《客至》唐诗赏析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客至》唐诗赏析(推荐3篇)

《客至》唐诗赏析 篇1

《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鉴赏】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的这首诗。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舍”,自称其家为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诗人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写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对仗颇具匠心: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蓬门”,茅屋的门。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以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是说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如果肯的话,我就隔着篱笆,招唤他过来,一起喝尽这最后的几杯。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客至》唐诗赏析 篇2

唐朝属于我国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 诗歌在此阶段也是一个鼎盛阶段。唐诗的发展不仅让我国文学熠熠生辉, 同时这些诗歌还能够体现出生活的很多方面, 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唐诗的渗透。一般人们口语中的诗歌大部分来自于唐诗, 与此同时, 在人们对是非进行划线, 执行价值标尺等方面, 都与唐诗具有紧密的联系。古往今来有这么句话,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从这就可以看出, 背诵唐诗可以终身受用。从过去开始, 诗教历来受到重点关注, 通过诗教来培养高尚乐观的道德情操。现如今人们学习唐诗, 就可以用诗人经验来培养自身的素养。

1 诗言志, 诗者好怀精神

诗言志, 其实就是作者通过诗歌抒写情怀, 同时从诗歌的品质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品质。因此, 诗品如何, 关键在于人品。现实主义作为诗歌的主体, 浪漫主义是诗歌的羽翼。如, 从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其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杜甫通过国家兴盛的外表看出衰败的危机, 从正义的举动看出叛徒的伎俩。杜甫辗转于颠沛之间, 常常不顾自己的安危, 在仕途不能获得发展的时候, 杜甫希望王业得以中兴。杜甫的清醒, 相较于其他的诗人的沉醉沉迷, 显得更加可贵[1]。正是基于此, 杜甫终生都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虽死不辞, 直至在诗中坦言"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悲恸。通过尖锐的诗歌语言直接将社会的本质暴露出来, 这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回。而李白, 从其个人生活历程来看, 多多少少带有道家的浪漫主义, 属于一血性男儿, 称得上是旷世奇才。李白放浪不羁, 侠义游行, 从他的视觉藐视所有权贵与奸佞。在李白大多的诗中, 都可以看出是以诗言志, 气度非凡, 进而展现中华民族的灵魂。这两位诗人都属于唐代的典型,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生, 为后世留下诸多似金似玉、胜刀胜剑的长歌短吟, 进而促使我国诗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享誉。白居易也是一位时代敬慕的大诗人, 在为君为臣为物为事而作, 并不是为了诗歌而创造。白居易的诗歌有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 就是采用对比手法, 将对立的矛盾双方展现出来。

2 动真情, 表真意, 诗人的求真精神

诗人在创造的过程中, 大部分都是自己所关心的事物, 进而通过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命运和心理。王维是一位恬淡闲适、崇尚空灵的诗人, 他擅长山、水、泉与林的鉴别和观察。这方面的特点可以从王维的《桃源行》中景、状物、抒情与咏事为一体, 进而发展成其独到之处。人之常情的表达更具形象, 远道怀人, 客里思乡。同时孟浩然在创造的过程中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诗, 其中各种语句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 都是诗人真情、真意的具体表达。通过诗歌来表达诗人的求真精擅。在众多诗人中, 对于时代更替与人事沧桑的描写, 岑参最为擅长。在其创造的过程中, 留下广为传唱的"犹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诗人在创造的过程中, 通过诗歌将真情、真意表达在诗中, 进而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求真精神。诗人求真精神是对当时所处社会环境的一种表达, 同时也是自己感受社会活动的一种倾诉。通过诗歌中情与意的理解, 就能够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更好理解诗歌中的真实世界。唐诗中咏物言志的不少, 而对于情感的真切, 更是可以从唐诗中感受到。

3 个性鲜明, 刻意求精、求新、求深的竞赛精神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诗篇较多, 无不斗奇争妍。即使在面对同样的事件、场面、人物、题材, 唐代诗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描写, 不会出现千人一面, 千手一腔的情况。并且在感情、思想、情绪、意象等方面特别接近的时候, 由于别具慧眼、匠心独运而表现得各具特色[2]。这可以通过李白的《将进酒》与李贺的《将进酒》方面看出。这两首诗都是对现实的不满, 但是两者的文风并不相同, 李白属于豪放、开朗;李贺则为险僻和冷峻, 两者各有千秋, 读者对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尤为喜爱, 在一定程度上该句诗能够树立信心和上进心。与此同时, 唐代诗人对生活的观察非常细致, 有时可以达到拍案叫绝的地步。另外, 唐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并不会拘于一格, 通过各种景象将其中的内容杂糅在一块, 进而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国发展历程来看, 唐诗深入人心, 有很多成语与格言都来自于唐诗, 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都是经过千锤百炼, 传颂至今。

4 形式完美, 诗人追求艺术精神

从唐诗的性质就可以看出, 唐诗兼具艺术性, 如绘画、鼓瑟、书法、文物遗等, 同时还善于骑射, 能舞蹈。这些都能够从唐诗的表达中看出。从诗中就可以了解到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艺术性表露出来, 同时还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 写入诗人的命运, 揭示出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而这些诗篇不仅仅具有艺术性, 更是对生活的剖析, 同时还给后人以警醒, 通过了解诗歌, 来进一步了解当代的社会。

5 结语

从现今的发展状况来看, 唐诗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唐诗不仅朗朗上口, 语言优美, 同时还具有形式美的特点。唐诗内容非常丰富, 情感浓郁, 结合历史, 就能够对古今文献有一定的了解, 进而更好的了解当代诗人的风度、气质。

摘要:诗教在我国向来就具有重要的地位, 利用诗教以推崇高尚乐观的道德情操。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到巅峰时刻的一个具体表现。唐诗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作者通过诗歌传递的人生教养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唐诗鉴赏,诗人精神,思考

参考文献

[1]凌朝祥.漫谈诗教在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中的作用[J].新疆社科论坛, 2012, 10 (5) :89.

探究小学语文唐诗赏析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唐诗赏析;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各种课程的广泛扩展,作为我国的文化财富唐诗就更应该受到重视,对小学生实施从小培养政策,让小学生意识到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从中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古典诗词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学义务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关注当代小学生关于古典诗词的学习及赏析是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赏析的具体含义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传统文化底蕴充满着多样化,而古典诗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典诗词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古人的生活作风及其独特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这一诗词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优美生动的方式写出了孔雀幽怨不舍的情感,如此的表现形式,也造成了现代人对于古典诗词理解上的障碍,所以,要想把古典诗词学好,不应只是简单地把表面意思理解好,而是要对深层含义进行挖掘与探索,正确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和意义。

二、关于小学语文唐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预过多,导致其依赖性

在教学过程中,诗词教学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但是仍存在着教师干预过多,导致学生失去了个人的观点,造成其依赖性,在小学语文唐诗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处于引导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及看法,尝试去想象、去理解古典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及包含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去照搬照抄,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走,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不会自己去思考,导致小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下降。

(二)注重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含义

由于中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其数量也是非常庞大,而在小学期间,规定需要背诵的古诗词大约是在150篇,拥有一个记忆力好的头脑是非常重要,但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唐诗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融会贯通地去理解,了解其中的意义,当前,一些教师的思想仍比较陈旧,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重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赏析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缺乏感性教育,开拓新式方法

现在语言与古代语言的区别在于,现代我们说的是白话文,特点是通俗易懂,而古代则是文言文,文言文的特点是用最少的字数去表达多层的含义,通过诗词赏析教育,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小学唐诗赏析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唐诗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在翻译时应保留住原诗词的神韵,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五言的律诗,单看名字就感觉充满着无限的意境,但由于许多教师只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更深层的意思不会进行细致的探讨,像为什么夜这么安静啊?作者又在思考什么呢?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呢?如果像这样进行唐诗赏析教学,跟古板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具有直接性、引导性,容易引发小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爱好,从小培养其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让唐诗越来越成为伟大的民族智慧。

三、小学语文唐诗赏析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积极采用游戏教学法

现今,唐诗在教学方面仍然是一个难题,而如何提高唐诗教学的成效,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游戏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幻灯片播放,并找一些图片、视频等与课堂有关的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更容易了解其深刻内涵。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占据引导地位,而不是主体地位,教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想、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讲述传授的。

(三)注重唐诗美感的领悟

一首诗词的教学过程,要学会重视其阅读这一环节,充满感情地用优美的语言将其阅读,体会诗词中的韵律感、意境美,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把握发展的步调,长此以往,就会提高小学生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引起与文章作者强烈的共鸣。

在小学期间关于唐诗赏析的培养是有必要性的,要把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唐诗赏析能力的教育,帮助孩子深刻理解其意境,通过唐诗赏析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让小学生能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实现最终的领悟。

参考文献:

[1]李兵.小学语文唐诗赏析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

[2]吴迪.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廷玉(1959—),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汉,小教中级职称。

上一篇:产业基层工会2016年度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