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管理办法
(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第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六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七条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八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 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第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伤认定中,可以进行以下调查核实工作:
(一)根据工作需要,进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
(二)依法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并作出调查笔录;
(三)记录、录音、录像和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调查核实工作的证据收集参照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守有关单位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
(二)为提供情况的有关人员保密。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八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第十九条 《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受伤害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断时间或职业病名称、受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
(四)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依据;
(五)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
(六)作出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
《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的依据;
(四)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
(五)作出不予认定工伤或者不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
《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应当加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二十二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工伤认定结束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保存50年。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中的《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认定工伤决定书》、《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样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 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 建立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制造产品, 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再制造技术、工艺, 对废旧工业品进行修复改造后, 性能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的产品。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制定相关制度、标准及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认定工作, 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认定申请的初始审查, 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符合条件的认定申请。
第四条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 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认定申请
第五条再制造产品认定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 申请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在中国境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 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三) 国家对产品有行政许可要求的, 应获得相应许可;
(四) 具备再制造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采用的再制造技术、工艺先进适用、成熟可靠;
(五) 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 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节能、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要求。
第六条企业根据本办法及相关的认定要求向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 再制造产品认定申报表;
(二) 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 依法应取得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四) 执行的产品标准;
(五) 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 (或) 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六)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再制造技术说明;
(七)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八) 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七条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始审查, 出具审查意见, 将符合条件的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三章认定评价
第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具有合格评定资质的机构 (以下简称认定机构) 具体承担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
第九条按照本办法及相关要求, 认定机构应:
(一) 制定《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查备案后, 用于指导和规范认定工作;
(二) 根据行业和再制造产品特点, 选取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专家, 参与实施认定工作;
(三) 规范实施认定工作, 出具认定报告, 并对报告负责;
(四) 依法保守认定产品的技术秘密, 不得从事认定范围内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第十条再制造产品认定采取文件审查、现场评审与产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 认定机构收到申报材料10个工作日内, 应完成文件审查, 并编制文件审查报告。
(二) 文件审查合格后20个工作日内, 认定机构应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评审;
专家组应在现场评审结束10个工作日内, 向认定机构提交现场评审报告, 并对现场评审结论负责。
(三) 认定机构应依据相关的产品标准, 对申请企业提交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 (或) 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查。需要时, 对申请认定的产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产品检验。
第十一条认定机构在结束文件审查、现场评审和产品检验后的10个工作日内, 完成认定报告并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四章结果发布与标志管理
第十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认定报告进行审查, 符合认定要求的纳入《再制造产品目录》并向社会公告, 同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指定认定机构的网站上发布。
第十三条通过认定的再制造产品, 应在产品明显位置或包装上使用再制造产品认定标志 (标志基本式样见附件) 。
第十四条经认定的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和管理等发生重大变化影响产品质量时, 企业应及时向认定机构报告。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取消其认定资格。被取消认定资格的产品不得继续使用再制造产品认定标志。
第十五条任何对再制造产品认定过程和结果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 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异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并反馈结果。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组织进行技术性等级鉴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含直辖市的市辖区、县,下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表组成。
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其设置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选聘医疗卫生专家,组建医疗卫生专家库,对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
(二)组织劳动能力鉴定;
(三)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四)建立完整的鉴定数据库,保管鉴定工作档案50年;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
第六条 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政策、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章 鉴定程序
第七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第八条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第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当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
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相应顺延。
第十二条 因鉴定工作需要,专家组提出应当进行有关检查和诊断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检查和诊断。
第十三条 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结合医疗诊断情况,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提出鉴定意见。参加鉴定的专家都应当签署意见并签名。
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第十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
(二)伤情介绍,包括伤残部位、器官功能障碍程度、诊断情况等;
(三)作出鉴定的依据;
(四)鉴定结论。
第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申请再次鉴定,除提供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原件和复印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十七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申请再次鉴定。
第十八条 工伤职工本人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提出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第十九条 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程序、期限等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至第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每3年对专家库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确有需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nlc202309031701
第二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选聘医疗卫生专家,聘期一般为3年,可以连续聘任。
聘任的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二条 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现场鉴定,严格执行劳动能力鉴定政策和标准,客观、公正地提出鉴定意见。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如实提供鉴定需要的材料,遵守劳动能力鉴定相关规定,按照要求配合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次鉴定终止: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现场鉴定的;
(二)拒不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的检查和诊断的。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出具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的各项诊断证明和病历材料。
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人员以及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六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或者组织劳动能力鉴定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及时审核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三)未按照规定及时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四)未按照规定随机抽取相关科别专家进行鉴定的;
(五)擅自篡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
(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七)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情节严重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职责的;
(四)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九条 参与工伤救治、检查、诊断等活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一)提供与病情不符的虚假诊断证明的;
(二)篡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材料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职责的。
第三十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鉴定结论、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因工(公)致残的劳动能力鉴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中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初次(复查)鉴定结论书、再次鉴定结论书、劳动能力鉴定材料收讫补正告知书等文书基本样式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各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有效缩短工伤认定时间,提高工伤认定质量,降低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率和行政诉讼率,维护好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现就加强工伤认定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行工伤认定分类管理。
对所有的工伤案件,划分A、B两类,实行分类管理。其中A类案件,指工伤事实简单、清楚、劳资双方无争议且劳资双方都同意申报的案件;B类案件指工伤过程复杂、事实模糊、劳资双方存在意见分歧的案件。对A类案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受理并经充分调查取证后,由职能科室直接进行认定;对B类案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受理并经充分调查取证后,由职能科室提交工伤认定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后,进行认定。
二、坚持工伤认定沟通先行。
对所有工伤案件,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前,坚持先行与发生工伤的`企业进行沟通,向企业详细讲解工伤保险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争取企业对工伤认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职能科室沟通、分管领导沟通、主要领导沟通三种沟通层次,根据工伤案件的复杂程度和与企业的沟通难度,选择一种或多种沟通层次进行沟通。在工伤认定沟通过程中,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安排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三、实行工伤认定部门合议。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工伤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按正常操作程序操作时,因公受伤、亡,凭市级医院病 历和出具的休息证明或伤亡证明和法医鉴定,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享受 病休期间的工资或经济补偿。
二、工伤的认定及责任划分 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指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尘粉、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因在上下班的途中受到事故伤害;在抢险救灾、见义勇为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等均视为工伤。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9、受伤员工及所在部门负责人应主动配合人事部协助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工伤事故调查和 善后处理,并提交初次治疗或抢救医院的诊断书或诊断证明。
10、因工受伤责任划分为:公司 50%、店长 20%、主要负责人 15%、部门负责人 10%、区域 负责人 5%。
三、视同工伤和不是工伤 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 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 伤复发的;
4、同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之类;
5、从事私人活动原因(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自杀的);
6、因员工个人的原因不按酒店规定操作而导致受伤,作伤假论处,但不作工伤论;
7、员工因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娱乐活动造成负伤、死亡的;
8、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9、非工受伤责任划分为:店长 50%、主要负责人 20%、部门负责人 20%、区域负责人 10%;
四、工伤的鉴定及办理程序
1、工伤鉴定定由部门负责人、区域负责人于事发处理完毕后及时通知人事部,并于三日 内写出工伤意外报告书,交人力资源部核查。
2、员工因执行公务而受伤,一般性(医药费 200 元以内)工伤经店长认定后,可按工伤
处理。
3、非一般性工伤(医药费超过 200 元以上)报人事部,经总经理认定后,可按工伤处理。
4、工伤医疗费用由员工先垫付后报销。
5、伤假由部门负责人和店长认定,人事部负责核实。员工受伤当日出勤未满一天其工资 按一天计发。伤假期间无薪,伤假最长不得超过七天,否则,超过的时间按事假论处,伤假酒店不报销医药费。
6、其它特殊情形经总经理签批后,方可认定为工伤。
五、工伤的待遇
1、员工工作时间按酒店规定操作流程而导致受伤,确认是工伤后,其医疗费用按 80%报 销,其工资在半个月、一个月(含一个月整)以内按 50%(保证最低生活费 500 元/月)发放,超过一个月以上按武汉市最低生活费(700 元/月)发放,超过三个月以上停薪 留职。
合同管理办法
一、总 则
1、为规范丽华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合 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2、劳动合同是公司与公司员工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 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
3、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4、本公司劳动合同的管理主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5、人力资源部职责: a、经总经理授权,负责公司所有员工劳动合同的管理,包括对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 更、终止和解除各个环节的管理; b、制定与劳动合同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 c、按规定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 d、检查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劳动合同争议; e、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对本公司员工的基本情况、实际工作年限、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等进行动态管理,并记录员工履行劳动合同情况。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订立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部应向员工说明公司情况 及劳动合同中的重要条款。
2、人力资源部应当与员工自确定录用关系后十五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签订劳动合同 后三十日内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及社会保险。
3、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公司根据工作岗位性质的需要,根据员工本人的 情况和意愿,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定。公司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 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种。公 司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一年、两年、三年三种。
4、劳动合同试用期,公司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约定试用
用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 同期限之内。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内不含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三年以上 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得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
三、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
1、下列人员签订一年期限劳动合同:
1、新入职员工。
2、可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的,而员工本人自愿要求签订一年劳动合同的。
2、下列人员签订三年期限劳动合同:
1、新入职领班级及以上管理人员。
2、可与公司签 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而员工本人自愿要求签订二年劳动合同的。
3、下列人员签订五年期限劳动合同:
1、续签合同员工
2、可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的,而职工本人自愿要求签订三年劳动合同的。
3、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认为有必要 签订五年劳动合同的员工。
4、下列人员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含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时,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的,公司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含十 年),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认 为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5、凡员工不愿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则不予录用。
6、凡公司出资培训、进修人员按规定公司与其签订的服务合同或培训协议,只要未到期限, 仍然有效。公司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短于签订的服务合同或培训协议规定应 履行的期限。
7、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 不得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员工改名,公司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更,不影响 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续订、终止、四、劳动合同的续订、终止、变更和解除
1、劳动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公司在员工劳动合同期满前十 日内与员工办妥续订手续。续订劳动合同,如果工作岗位未发生变化,不得约定试用 期。
2、员工距退休年龄三年者,须与公司按年续签劳动合同。
3、凡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公司相关规章 制度中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条件时,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4、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5、签订劳动合同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发生变化的;
6、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7、劳动合同变更后,未变更的部分仍然有效。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
取书面形式。
8、公司决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由所在部门上报,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审批 同意,人力资源部按照国家法规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9、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填写《员工辞职申请》,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经批准后按规定办理手续。凡是没有办清手续自行离职的员工,公司有权派人对其手 中的公司财、物进行追索或向法院起诉。
10、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三十日内将员工档案、社保关系转出。
五、经济补偿
1、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的,由人力资源 部经办,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按国家规定办理。
六、劳动争议
1、人力资源部是直接实施劳动合同管理的部门,负责处理公司以内的争议。
2、人力资源部接到部门或者员工个人的申诉后展开调查工作,并组织争议的双方沟通调 解,调解完毕后出具书面的调解报告,呈报总经理批示。调解有效,应在双方当事人 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并由双方签字记录在案。若争议的双方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直接向总经理申诉。
3、人力资源部应采取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的方式,以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为基础,充分 发挥在酒店内部对人、对事熟悉,对问题了解的特点,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当事人 开展调解工作。
4、人力资源部应经常检查内部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员工手册》的情况。积极配合政 府劳动关系主管部门做好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检查和监督工作。
七、附 则
1、本制度若与国家有关法规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一、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公司出现的工伤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全体员工
三、工伤认定条件
1、按照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是典型的工伤。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是指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诸如运输、清理、安全、贮存、收拾工具和衣服等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其必要条件是从事的工作必须是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这种情形,是工作原因要素的变化,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并非工作原因,而仅仅是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关。
(4)患职业病的。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在其他的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的有毒有害环境而引起的疾病。这里的职业病是指: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且是在本公司本岗位工作期间患上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公司后旧伤复发的。
2、为了加强职工行为管理,如若出现以下情形,公司将不给于工伤待遇处理:
(1)在工作时间不按操作规程进行,违规操作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串岗,操作非本人负责的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不遵守公司管理制度,与他人嬉戏、打闹等非工作原因造成的伤害;
(4)上下班途中,并非直接从家到公司或从公司直接回家,期间因购物、娱乐、用餐、饮酒、会友等原因滞留在外出现的意外事故或打架斗殴受到的伤害;
(5)在公司内,从事公司明令禁止的行为造成的伤害,如:非生产人员非工作原因不得进入生产区;行吊运行时,下方禁止人员行走或站立;切割或电焊工作时,非工作人员一米以内不得靠近等。
(6)故意犯罪的;
(7)醉酒或者吸毒的;
(8)自残或者自杀的四、工伤认定程序。
1、出现事故后,第一时间送伤者去医院进行治疗,第二时间上报公司领导。
2、事故出现后由人力资源部和车间三人小组调查取证,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认定其是否属工伤。
3、根据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车间工人出现事故,生产总监为第一责任人,车间主任为第二责任人;行管后勤人员出现事故,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部门经理为第二责任人。
五、工伤期间的待遇
1、员工工伤休养期间,公司发放生活补贴;
2、人力资源部负责为其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办理伤害赔付等相关事项;
3、根据员工受损伤情况,车间内勤或部门经理负责为其办理调岗,或休养,对该岗位工作另行安排他人替代;
4、如果出现工伤认定条件第2条之规定情形,公司将全厂通报批评并罚款,且后果自负。情节严重的,公司将给予辞退。
xxxxxxxx实业有限公司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适用本办法。外省企业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应当出具所在地省级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 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是指对符合《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产品及其生产规模、工艺和技术装备等进行认定。
第三条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以下称省工信委) 负责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和监督管理;江西省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以下称省墙革办) 具体承担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和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初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经省工信委认定和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等优惠政策。
第五条 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产品符合《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要求;
(二)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 所用原料来源稳定、可靠, 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 开采矿产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 应当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四) 符合环保要求, 不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由企业自愿申报, 所在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初审, 省墙革办审核, 省工信委审定。
第七条 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 应当向当地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提供如下申报材料 (一式三份) :
(一) 申请认定报告 (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艺及流程图和厂房布置示意图, 主要生产设备、电子配料系统及产品质量检测仪器的名称、型号和数量等内容) 和《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申报表》;
(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具有法定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检测 (验) 报告和热工性能检测报告 (轻质墙板产品除外) , 采用矿产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须提供采矿许可证, 利废产品须提供废渣掺量报告;
(三)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保合格证明;
(四) 经法定机构审计的申报项目财务报表, 含资产负债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首次申请认定企业提供投产以来的报表, 续报企业提供最近六个月的报表) , 并附生产性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的发票;
(五) 产品说明书 (含企业组织生产执行的产品标准, 产品商标或标识、代码, 产品合格证及其建筑设计构造图集号、施工规程 (规范) 标准号等) ;
(六) 首次申请列入《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 应当提供具有工程咨询资质单位编制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 企业厂区、车间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的照片。
以上第 (二) 、 (三) 、 (四) 项申报材料提供复印件, 应当由初审单位核验原件后复印并加盖初审单位公章。
第八条 省墙革办组织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 组成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 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 对申报认定的产品进行审查认定。
省墙革办根据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的审查结论以及对申报认定产品情况的核实结果, 提出认定审核意见报省工信委审定。
第九条 每年的4月和10月, 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组织对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进行初审, 符合条件的, 在4月和10月底前集中行文上报省墙革办;不符合条件的, 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每年的5月和11月, 省墙革办组织对设区市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材料进行审查, 符合条件的, 提交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审查认定;材料不符合条件的, 退回初审单位。
第十条 省工信委对审定合格的新型墙体材料认定产品予以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 由省工信委颁发《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并在《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中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申报单位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的认定审查结论有异议的, 可向其提出重新审议,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
第十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期满前三个月可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三条 各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认定产品的监督管理, 每年应对认定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获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 应当严格按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条件组织生产,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统计报表, 按期向当地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上报新型墙体材料的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十五条 获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企业, 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等, 应当向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根据认定条件提出是否保留其认定资格的意见, 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墙革办审核。
经省墙革办审核, 仍符合认定条件的, 报请省工信委换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报请省工信委取消其认定资格, 收回《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并予公告。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 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第十七条 对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 或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以及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未及时申报企业变更情况的, 由省工信委取消其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资格, 收回《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 移送主管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并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 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 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对伪造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者,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工信委负责解释。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是否以及如何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否在具体操作上体现课程改革方案制定的初衷,是当前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而“学分认定”是本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的一个亮点和重点,也是许多高中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的一个问题。江苏省高中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已完整实施一轮,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推广。我们于2009年四月份选择了全省各地不同星级的高中学校进行课改专题调研,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情况。对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查找与分析学分认定的实践问题,旨在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当前“文件”的回顾与解读
教育部于2003年研制并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其中明确规定:在三年刚性学制下,采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学生选课情况,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学生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其中包括116个必修学分(含综合实践活动的23个学分),且选修28分中至少有选修Ⅱ中的6个学分。因此,学分认定是我们国家规定的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准获毕业资格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认定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学校。实验区的大部分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分复审工作小组,学分评定组,学分评定监督组。学校认定学生修习学分的依据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必须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通常,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获得需要有一定形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学校组织的答辩等形式的考核;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须出具有效力的社区街道证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教育部要求的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学生选课情况,不是实行学分制,也不是实行年学分制。普通高中在以行政班进行教育的刚性学制的前提下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仅作为毕业认定。教育部只是将学分引向集中管理,并没有配套实施与学分制相应的弹性学制、学分互通互换制等弹性化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不直接规定实施学分制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学分认定作为学年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形式可能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全国范围内统一进入学分制肯定还不具备条件。那么,这种平稳过渡思路的实践情况又如何呢?本文拟通过实践调查,揭示实践经历及其困惑,为推进课程改革方案实行提供调整思路。
二、“学分制”实验的历史回顾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就曾引入学分制。1929年8月,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初中及高中分列,初中设置职业科目,取消选修科目;高中仍设选修科目,但文理科不再分组。但时隔不长,在三年后的1932年11月公布《中学课程标准》时,宣布取消了学分制,改行时数单位制。其理由是中学有固定的修业年限,学科又有先后的次序,不能任意伸缩。高中部分取消了选修科目,加强语文、算学、史地和其他理科科目的分量,使普通中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学业时间,学生的负担也加重了。有研究者指出,当时之所以取消选科制和学分制,一是由于在实行过程中,单纯突出学生中心主义,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需要,学生选择容易拿学分的课程,结果导致教育非但不能改进国计民生,反而破坏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中学教育水平的下降。二是当时的教育经费、师资、教室等方面还达不到选科制的要求。选科制要求开出相当数量的选修课,在当时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导致资金缺口更大。加之选科制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而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数量又严重不足。所以有的学校虽勉强开出了选修课程,但未经审定,教学质量也就自然不能保证。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是推行学分制的保证,尤其是加大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在当时就最基本的教室而言,还达不到要求,以致晚上也得排课,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三是管理不严,制度不配套,造成了学生的一门课已达到毕业水平,而另一门课尚在起步的问题,教学秩序因而发生混乱。可见取消选科制,废除学分制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初中统一实施学年制。改革开放以后,部分高校重新实行学分制,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延伸到中学,但在中学层面还只是一些实验性的做法,并未成为政府的政策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我国部分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已达到国际一流的今天,学分制实验所碰到的问题在学分认定中是否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呢?殷鉴不远,可为今日之戒。
三、学分认定的实践经验与困惑
以学分认定这一新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在国家和各实验省份的文件下达之后,地方及学校相继出台了更为详尽的区域或校级学分认定方案。各校在实践中也逐渐“熟悉”了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新范式的相关操作。比如,选课的操作问题,课程编排的问题,走班的管理问题等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
1实践经验: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
认真执行学分认定的高中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困难。解决这些困难是实施好学分认定的前提。
(1)选课的操作问题。选课是学分认定的基础,执行教改方案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进行校本选修课的选择问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于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学生如何选课、教务处如何管理选课,都面临新的操作方法的困难。我们认为,选课的一个重要参照是各个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有称之为学校哲学和发展目标。教师报上的五花八门的选修Ⅱ课程,校方审批时的根据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观,由此确定哪些课作为该校的选修课,当然也可从其他许多因素来考虑。具体的操作是在课程开设前,发放学生选课手册、学分认定书,明确学分认定的条件、标准、要求、方式、日期。明确不予认定学分或得不到学分的情形。选课手册和学分认定书是具体开展学分评定的依据。
(2)课程编排的问题。学生选课后需要实行走班制。走班制教学的特点是每一个班级的课程表不再表示每一行政班学生的课程表,而是表示该地点的课程表。每一位教师的课程表不再是简单的一张纸一种表,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必修课的课程表,另一个是校本课程的课程表。要让教师看懂课程表,否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
(3)走班的管理问题。由于部分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以教学班组织教学,再加上校本课程也是以教学班教学,使学生走班的频度大大增加,如再加上一些学科在专用教室上课,学生在行政班上课的时间就很少了。管理问题需要重视起来。班主任不知道他所管理的学生在何处上课,学生也难找老师,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会随之增多。
(4)刚性学制的问题。学年学分认定与留级制在精神上是相抵触的。怎样处理学校规模过大、班额过大的考试
不及格的学生,特别是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同时就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怎样安排这类学生是我国实行学年学分认定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尽管在国家课程设计的层面已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具体措施,比如新方案推出的最低学分数、设置多样化与有层次的课程、适当降低共同标准以迎接大众化的高中教育、要求学校设置辅导教师等。除此之外,在课程管理上还必须作出相应的规定。如有些学校明确提出对考核通不过的学生要及时通知该生,规定补考的时间地点,补考合格,仍可获得相应学分。
(5)追求升学的问题。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普遍性。在此大环境下,高中学分认定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难以孤军突破。高校仍然依据高考分数招生,社会仍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片面评价。在学分认定试行的实践中,认真执行的一些学校,高一、高二搞学分,高三阶段拼考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学分认定与高考如何挂钩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6)办学条件的制约。总体上讲,要有效实施学分认定,目前许多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首先要得到改善,包括校舍、场地、设施、师资,特别是农村学校。即使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教育大省,有些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还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即使是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无场地设施,高中优质师资短缺,课程无法开设。活动无法开展的情况也很普遍,更无从谈及要求学生取得学分。学分认定要求学校开设出足够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然而有的学校由于校舍小、资金少、教师缺乏或教师素质低等原因连艺术课、计算机课、音乐课等选修课程都不能开设齐全,这样必然不能实现高中学分认定的初衷。
(7)校本课程的问题。由于选课制是学分认定的前提,所以能否通过提供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受其素质的影响不能开发出优质的选修Ⅱ的课程;另一方面,即使开发出了优质的选修Ⅱ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并不一定就是学生们需要的课程。针对优质选修Ⅱ课程缺乏的问题,校际的选修Ⅱ课程资源共享是一种可能办法,但是可行性不强,因为当前高中学校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合作需求;另外,在实践操作性上也有问题,可能直接会给学生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8)选课指导的问题。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期,心理特征不稳定,心理成熟度不高,其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能力较弱,缺乏选择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在学分认定条件下选课的盲目性、功利性和随意性暴露无疑。一旦课程丰富,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选课又成为一个问题。教师能否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能否在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方面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这些都是要在学分认定中得到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9)教师面临的挑战。学分认定管理制度下,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量的不足和质的欠缺。从量上看,高中师资相对不足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教师除了要完成常规的大量授课任务、进行培训和作业批改、考试等外,在学分认定要求下,他们还将创造性地开展大量的工作,包括课程指南的编制、学分计算、课程考核与评价、指导学生等系列工作。这无疑将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从而也成为高中实行学分认定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质的角度来看,教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方能有效应对学分认定的挑战。无论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教师个体素质都面临严峻挑战。学分认定要求学校教师开设出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发展兴趣的选修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究竟怎么样,能否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对教师素质是一个直接挑战。
(10)其他配套的问题。比如,高中学生的学习报告单得配套另行设计,也要能全面反映高中新课程结构的特点。要起到反映学分认定的相应管理作用,它不仅要准确记录学分,还要对学分进行适当的描述,从而具体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及个人课程的面貌,可成为学分管理的工具。还有,学生到社区进行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根本不知如何安排这些学生,只是盖章了事,这是社会配套资源的缺乏。如果学分认定与高考不挂钩,结果增加了一大堆资料,在学生毕业后如何处理,现实是很具体的,比如如何存放这些材料,在许多学校就被作为问题提了出来。
2可能困惑:需要预防的不良状况
学分认定不与高考挂钩,只作毕业认定,其实践十分容易走样。为了避免改革的现实背离改革的初衷,我们需要对“学分认定”这一课程与教学管理政策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敷衍状况作出充分估计。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进力度、学校管理理念及执行能力等诸多因素外,方案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弹性空间也是防止敷衍了事的应对内容。一是选修Ⅱ的课程包括对选修Ⅰ的各个学科模块以及必修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处理,可能导致选修课Ⅱ形同虚设,学生只学习选修Ⅰ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学习选修课Ⅱ也可以获得学分;二是防止一些学校重复计算学分,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板块本来均为必修,许多学校既可将其计算必修学分,又可将其计入校级选修课程,重复计算学分;三是谨防以学业水平测试代替学分认定,一些学校对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一律给予该学科的学分,冲抵校级选修学分;四是当前学分认定仅与毕业挂钩,有些学校可能连“综合实践活动”等必修课程都不开设;学分给定只认章不认过程,见章给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活动与社会实践板块弄虚作假非常容易;五是不开设选修课的学校,挪用时间以应对高考,学生毕业时都给予获得足够学分顺利毕业并参加高考。这些现象导致一些原本比较重视学分认定工作的重点高中觉得时间花在选修课程上不值得。当然。随高中一把手校长的理念和管理能力高低不同,随意应付的不良现状表现的形式及程度都不同。这些不良状况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实践行为中,或是缩小或指定选修模块,或是选修取向于学科中心,或是囿于在高考录取上的权重。
四、关于学分认定实践的结论
通过调研高中学分认定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普通高中实施“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可以实现的,它在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要全面有效推进“学分认定”,又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强调指出:“公共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抵制变革,而是出现太多的改革或者毫无批判性地和肤浅地进行革新,这些革新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临时进行的,是支离破碎的。”这一点可能适用于对我国当前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实践的评价。然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来讲,课改成功之路就在校长们的脚下,关键是校长们能否坚持教育的理想。改革很难,只是,再难,也要一步一步推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制度的实行也是如此。
【工伤认定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工伤认定办法实施细则07-05
醉酒不得认定工伤10-26
工伤认定个人申请09-07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10-25
工伤认定委托书06-21
申报工伤保险流程与工伤认定申请材料10-06
工伤认定申请书范本10-21
工伤认定申请表正本12-17
工伤认定材料一览表-清单05-30
工伤认定一次性告知书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