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共8篇)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1

——品德课堂以“核心素养”为主体,根据特点分阶段设计教学创新活动

秭归县实验小学

现在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空间和平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种子”是:友善、思考、独立,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素质,情意是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简单地说品德“核心素养”教学就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通过教师巧妙地设计活动并融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终身发展的“核心综合素质”。小学生是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品德课教学一致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实行“核心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我们学校品德教研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反思,并以同伴互助、协作教研活动等形式,以点带面,共同成长。品德教师“聚众人智慧于一体”研讨与实施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每一个学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我们品德教研组每一月两次分(低、中、高)学段研究,再有两次是集体座谈整合“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说一说自己的教学经验体验,探讨遇到的教学疑难问题,在学科活动后学生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就是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根据各学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素养的不同,品德教研组决

定先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分三个学段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小学一年级今年的教材是《道德与法制》,李瑶琼老师参加新教材培训后在品德教研组学习并给我们讲解低年级《品德与法制》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贾艳华说: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故事讲解活动”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四、李瑶琼老师说“典型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上完《课间十分钟》这课后教师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师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低学段“核心素养”教学研究主题:

学生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活动之间的融合培养研究

中年级主要进行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也要进行一些浅显的法律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集体,继续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帮助家庭、别人的能力

中年级研究主题:

情景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兴趣互动培养研究

高年级主要进行浅显的政治、法律常识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实践的自觉性。继续培养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注意培养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初步能力。

一、杜江萍主任说:情景设计法

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

五、乔德智主任说“现实演绎”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

高年级研究主题:

学生品德素养形成与社会实践活动融合培养研究

在学校领导的教学教研主题思想的引领下,品德教研组“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就是紧扣“教学理念”,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引领学生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刻体验,逐步生成经验、内化为品德行为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姜校长说: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民主讨论”法

民主讨论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

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六、向丽晶老师说“社会调查”法

判断需要信息,信息需要实际调查。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

1、观课议课,改进实施环境(贾艳华“诚实的孩子”)课堂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主战场。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得付出艰辛的努力,不断地磨课。为了使自己的课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有特色,我请教“品德教学能手”听我的课,然后听取她们的建议磨课,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在上公开课鄂教版第九课《和诚实交朋友》第二课时——《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这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学生从听故事,看故事,辨故事,讲故事中学会分辨生活事例是否诚实;学生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了教学四环节:听故事,明道理——看书中故事讨论行为的对与错——观生活图片辨做法是否诚实——联系自己讲诚信的故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做好一切教学准备工作:我先根据教学进度确定好课题制作课件,在上课前的一个星期五,又请

姜校长、付主任听课。听课之后她俩给我指点哪一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一些地方应该删除,最后她俩给我的课的综合建议是:因为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所以这节课开始讲《狼来了》的故事是让学生明白撒谎害处大的道理只是对前一节课的回顾,后面应该添加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进行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人人夸的道理。她俩还建议我后面的课件可以不改动:因为课件能通过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辨别小朋友行为是否诚实,学生上台讲故事也能突出主题。我听取了她俩的建议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找了几个小时的有关诚信故事的视频动画,有的动画有广告,我想了一个办法用手机录像再用数据线传送视频做课件但效果不好,后来我又请教我校的电脑专家——王主任给我指点怎样删除不需要的视频,经过多方周折才制成了有动画的诚信故事。修改好的课件我又试教了几遍,直到把课件调试好,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我才在另外一个班给孩子们上公开课。

2、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乔德智“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杜“感悟亲情”)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的构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人的生命活力与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形成与发展。因此,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是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发展和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

2、活动决定人的发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活动着的个体,活动是认知发展的关键;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知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进行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习方式和创新教学活动模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科学化、有效化,促进师生可持续性的共同发展。

(2)真正解决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诸要素的统一;使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做到形式与实质的有机统一。

(3)有效解决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以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主动达成教学目标。现在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空间和平台。小学生核

心素养的“种子”是:友善、思考、独立,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4)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反思,并以同伴互助、协作教研活动等形式,以点带面,共同成长。基于上述思考,我校拟定并申报“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课题实验。

四、课题研究内容、步骤与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內容的大致思路:沿着现状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研究——综合研究的思路展开。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6年3月——9月)(1)收集、学习有关理论资料,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3)制定和完善实验方案,申请立项。(4)前期研究基础调研与测评。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8年12月)重点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做好学情探测与分析,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主题活动与“核心素养”融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实效性设计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三)、整理完成阶段(2019年元月——2019年9月)

1、做好课题所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选编论文集、教学叙事集、教学案例集。

预期研究成果:对于“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课堂实施研究”实验研究方案、活动设计、实践活动资源库、活动案例、课

题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和结集,推出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的实物资料以及师生素质发展成果等。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3、举办成果推介会。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沿着现状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研究——综合研究的思路展开。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借鉴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行动研究为基础,在研究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并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的评析、教学过程的检查、组织教学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3、个案分析法:在研究中,我们针对具体情况,将对个别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以他们的教学实际为基础,对他们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找对策,逐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总结具有共性的规律。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教学实践提供的材料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探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成立实验组织,制定实验方案,培训研究队伍,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1、顾问:县、市教科院品德教研员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周少刚、姜勇

成员:梅国清、杜江萍、彭清香、乔德智、向丽晶、贾艳华

(二)、以新课程、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1、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2、有计划、有步骤地送出实验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研究水平。

3、加强督促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矫正实验中的偏差。

(三)、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与评估,让课题研究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1、及时反馈与交流,形成课题研究的浓厚氛围。课题组成员和全体实验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2、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学科研不分家,使活动

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学科建设和师生发展服务。

(四)、及时总结,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参加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活动反思。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2

在此指导意见下,专家们提出了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方面: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所以围绕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和教学理念。下面就本人在核心素养体系下的4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探讨:

1.初一教学目标“如何介绍一个人”。This is Tom.He is my father.He is a driver.根据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学会this is的句型或者he和she的语法区分,而是介绍一个人时的思维框架序列——这个人的名字、与我的关系以及社会形象。如果延伸到文化角度,在中国介绍一个人时思维框架序列一般是相反的——先介绍社会形象、再是与我的关系,最后才是姓名。这个过程便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社会常识。因此,教师应该建立思维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

2.初二的Unit4,讨论after-school activities时,由于课外负担太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压,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压力过大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初三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谈到学生在走廊上不能跑,除了要学生学会be allowed to do sth.的句型结构,同时还应讨论为什么不能跑以及撞到人以后怎么做,这样就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4.教课外阅读文章Just One of Those Things,an Accident时,让学生提前阅读最近一周的报纸,找出类似的关于意外事件的报道,课堂上用英语向其他同学作简要地介绍。这培养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完文章后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警方、Timmy的邻居或老师,询问他们对此事件的感想。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交谈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会对学生的行为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就文章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人物,确定谁最应对Timmy的不幸身亡负责,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把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中,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合理地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核心素养;教师观;美术教学

我国教育系统一直在不停的改革和完善中,建构主义的理论打破了一贯传统教学的束缚,为我们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美术课程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知识结构变得更丰富,从建构主义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出发,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还可以帮助美术教师构建符合时代趋势的核心素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于美术教学的影响

美术是十分重视实践性、技术性的学科。传统的美术课堂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示范进行绘画创作的单一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仅仅侧重于对技法的学习,而不注重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美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的性质,造成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临摹课的机械印象。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以及新课标的推广和新课改的实施,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得到重视,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同时,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凸显。

(一)改变了传统美术课堂模式

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学习是在社会文化参与的过程之下,通过借助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来获得个体的学习发展的。所以在我们的新型课堂中十分种重视情境创设,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广泛的人文情境中认识美术和学习美术的一种双边互动式教学。在新型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情境,统整各种影响学习的要素,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有效意义上的建构。同时,现在的美术课改变了以往讲授法、临摹法等单一的教学模式,民主教学、创造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得到重视与运用,教学模式灵活多样。

(二)教学媒介的转变——重视视觉素养的培养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流无处不在的社会,我们的美术不再只存在于真实情景中,还广泛存在于虚拟情景中。现在的美术课堂,在地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快速、便捷地获得灵感、信息与素材。

同时,传媒与科技的进步发展,方便我们教学、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信息符号接受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进入了视觉艺术文化时代,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对国民的视觉素养的培养,有着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优势。

(三)美术教科书的改变

为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审美认知的特点,美术课本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1.版式新颖,图文并茂;2.编排方式灵活多样;3.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4.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样编排的教科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

(一)素养

什么是素养?素养概括说是指人的素质和修养,是个人的能力、才能和内涵。素养很难被准确定义和测定,但是它却很容易被感知。比如,你在路上看到一个陌生人随地扔垃圾,虽然你并不认识他,他也一句话都未说,但你会觉得很不舒服,你可能会因为这样的环境场景而判断你面前的那个人素养不高。

素养并不完全是先天的、不可变的。素养可以在个体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得到改善与提高。人的素养,是离不开文化的,只在有好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才能滋养出好的素养。

(二)美术教师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美术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具体化。美术教师核心素养应当是基于美术学科的规律上,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建立不仅能够帮助美术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长久的自我发展与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涉及教师的专业能力、道德素养和个体的发展与适应能力,是教师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教学工作,实现自身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建构主义对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

素养是所有职业和专业的基础,今天的美术教师如果只注重传统美术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式发展”,就不可能承担起新课标和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下,美术教师需要反思和探索,探索新时代对美术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美术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想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建立创新的美术课堂,就需要我们教师先改变、更新自己的观念。美术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评价观;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改变传统以教师灌输、学生模仿为主的机械模式,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民主的教学,形成创造互动式、开放式的新型美术课堂。

(二)美术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个体的核心素养只有在广泛的文化影响与熏陶下才能得到发展。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理解世界的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所以想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就需要在汲取丰富的文化精华,这些文化不仅仅包括我们美术本学科的文化,还“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界定的文化)

(三)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需求

以往,教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总想学生也会像我们自己一样热衷于美术,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对美术感兴趣,都以成为艺术家、画家为理想。特别是在幼儿美术教育这一块,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导入游戏法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适当运用表扬性、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攻克创作难点,树立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识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老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还指要清楚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正确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教学前分析好学情,对于美术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美术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知识体系有通透的把握,还要具备理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要有合理把握,这些都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实性和说服力。但这些能力不可能在刚进入教学岗位时就能够获得,它需要一名教师日积月累的知识与实践的积累,更需要美术教师意识到虽然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但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自己也是一名学习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一起进步与成长。我们一般都讲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建构主义的优良理论,但是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我们也要学会将这些优良的学习策略、理论反用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和提升。

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知识是发展的”,现代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也提醒着我们美术老师终生学习的重要性。美术教师除了需要拥有传统的视觉素养、艺术修养以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具有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能够带领学生使用现代化的学习资源和手段,去开展美术教学的自主、合作、研究学习。

(五)美术教师需要拥有整合的能力

建构主义重视在整合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建构新的知识,所以教师需要整合所有的教学资源,优化课程安排。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如果把课程按泰勒的四要素划分成“学校教育的目的、选择教学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教学评估”四个部分,美术教育者需要把这四个环节融会贯通,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是一个多种复杂教学要素系统,这需要教师对系统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编排和组合,让教学大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六)美术教师需要研究创新并积极实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会认为教师必须是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学高为范的,但是在当今的教育中,一个学识广博的学者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名好老师。在美术教学这一块,一个专业美院毕业的画家并不代表就适合中小学美术教学,成功的美术教师不是取决于高超的绘画技巧,而是取决于他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智慧,当今社会需要研究型的美术教师。

正如建构主义的观点如果不落实到实践,就会犯形式主义错误,美术教师的研究与创新也应当落实到实处,要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能够对当地未开发的文化领域进行开创和探索,将优秀的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开发成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参考文献:

[1]毛新勇.情景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05).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05):74.

[3]尹少淳.美术“好课”之我见[J]].中国美术教育,2007,(02):4-8.

[4]高明主编.美术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4.

作者简介: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4

周一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体系。它把我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关系到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此,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战略主题,其关键便在于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深度推进,靶向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是学生在面向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脚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决胜环节在课堂。这是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过程和效益,最终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承载、实行,并落实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课堂”与“教室”是两个联系紧密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确切地说,“教室”只是一个建筑空间,而“课堂”却是生命共同体同成长共发展的一个神奇圣坛,诸多大脑在这里产生了各种矛盾的冲突,引爆出多样奇妙的联想,闪烁着多少智慧的火花„„于是,教育质量从这里落实,办学效益在这里体现,未来人才从这里起步,名校名师在这里铸就,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十三五”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方向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新格局,它必然昭示着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因此从“十三五”元年始,如何建立当下课堂教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体系,无疑是目前探索如何真正把提升儿童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实践的重大命题。

一、课堂需要“创新”发展

把创新纳入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理念体系,并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过去我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建设,更多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和效率。然而今天,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未来社会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创新的意识去培养创新的人才,又如何在未来的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创新”是它的第一动力。课改的不断深化,带来了教育的诸多新常态:教育发展提速,课堂结构升级,必然带来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改变。“以生为本”“以学为重”正在不断颠覆传统课堂片面强调教师掌控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的时代转型能获得成功必然要呼唤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这不只是理念要创新,课堂教学的资源开拓、教材选配必须同步创新。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实践层面上至关重要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导学方式等,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方能使创新发展真正落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处。特级教师季科平的一课“《窗边的小豆豆》家校共读交流会”,比较充分地显示了语文课堂全方位创新的特色,颇值得关注。《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本小朋友爱读的书,淘气的小豆豆被迫退学后,来到小林校长主持的“巴学园”上学。在那里,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阳光般灿烂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课前,季老师已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和家长,展开了“亲子共读”的活动。同时又把孩子的课外阅读、家庭的“亲子共读”引入到课堂作为阅读的交流指导课。在课堂上,不仅有学生,还有部分家长和听课老师。大家一起快乐地聊读书感受。孩子聊的自然会更关注小豆豆在巴学园里那阳光灿烂的童年,家长更关注是豆妈的那份耐心,听课老师则更关注小林校长的学生观、教育观。大家一起回忆内容,链接内外,都有自己的获得感。从中,教师引导大家重点聚焦之后,让学生当堂写了“好书推荐语”,家长写“心愿卡”,并继续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家庭的“亲子共读”。显然这是一堂很有创新特色的语文阅读指导课,把家校连动、亲子共读引进课堂,深度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狭隘、单调、僵化的局面,学生、家长、执导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成了充满活力的课程资源。

二、课堂需要“协调”发展

“协调”在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课堂教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时空、同发展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存在,如师与生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人与物的矛盾、讲与练的矛盾、思与行的矛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内与课外的矛盾等。这是因为课堂教学关乎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诸多的矛盾并不是坏事,正是课堂教学存在价值的本质呈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我们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存此去彼,甚至也不能过分的厚此薄彼,而是要亦此亦彼,在“对立”中看到其中的“统一”,在“共生”中求得融通的“互惠”。这种课堂哲学的灵动视角,应当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公共理性。这其中得以融合的关键便是“协调”。《现代汉语词典》对“协调”的解释是“配合得很好”,可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矛盾,不是两者之中选其一,而是要讲矛盾双方的“配合艺术”,求得平衡点,从而达到课堂的“协调发展”。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说的是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室里来。于是同学们带来了有紫丁香的花瓣、有杨花、有柳枝、有青草、有画下的画„„“为什么课题叫‘特别的作业’,它指的是谁的作业?”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让小朋友去读、思、议。不料,同学们争论十分激烈。有的认为当然是小丽的作业,她不摘花,用画来代替,体现了她对大自然的爱护;有的说是小龙的作业,他带来了一只装在纸盒子里的蜜蜂,准备展示后放回大自然„„不料,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争论。执教老师在众说纷纭的当口,找到了一个争论的原点: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课题)是什么?学生齐答“找春天”。现在我们不妨仔细读课文,深入思考一下,同学们的作业有不是“春天”的吗?对呀,既然找来的都是“春天”,就都是“特别的作业”,为什么只能是其中的一个呢?小丽的作业固然完成得很特别,小龙的作业也与众不同,但其他的作业难道就不特别吗?何况课文中老师还说“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由此看来,语文课堂的协调发展,关键还得牢牢抓住语文课程之本,即语言和思维,对课文的语言做深入的合乎逻辑的思考,这不仅是抓住了语文之本,也是获得了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课堂需要“绿色”发展

如果说自然界或社会是个“大生态环境”,那么课堂就是一个“小生态环境”。有人说课堂是由三个“四十几”构成的“圣坛”,即四十几个个体(师生)、四十几分钟(一节课时)、四十几平方的空间面积,但这三个四十几构成的特殊环境,却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因为那是未来人才的成长之地,称其为“圣坛”,自有它的意蕴。课堂的绿色发展乃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所以不能以为强调课堂的绿色发展理念,就只是要加强生态教育,美化课堂环境。当然,这也是应有之义,但不能仅仅于此。绿色发展的实质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应突出育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真正让教学回归本质,让儿童站在正中央。教学的以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在自主、真实表达见解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认知度和思考力。这样适合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课堂才真正是“绿色”的。教学《珍珠鸟》一课(人教版),学生对冯骥才写于文尾的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提出了不少异见。有的说,小珍珠鸟不是因为作者的呵护而对他产生了信赖,原因是小珍珠鸟根本不知道人类会伤害他,当然就不会害怕。有的说,为什么笼里的大珍珠鸟一定要召唤小珍珠鸟回笼子,难道它和作者之间没有信赖吗?还有的说,既然作者这么信赖珍珠鸟,喜欢珍珠鸟,为什么不把珍珠鸟放了,还他们自由呢?把珍珠鸟关在笼子里,这也叫信赖吗?„„当然,这些问题很复杂,关系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类关养宠物的价值考量等,教师一时也回答不了,就说:“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很深刻,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做深入的探讨,之后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说到底,学习就是学生的质疑,学生的探究,学生的成长。教师一时答不上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再探究,直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有了“绿色”的生命意蕴。

四、课堂需要“开放”发展

开放是大国崛起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课堂教学品位提升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根本点。现代课堂教学的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中华传统教育的诸多精华,不应妄自菲薄,要让华夏文化的血脉,在现世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此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则要拓宽国际视野,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类教育资源于课堂教学,把全球优质的、前沿的课堂教学理念、策略、模式、方法引进来,为我所用。在课堂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双层面,引入先进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当然,在开放发展的大格局里,有时会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去有选择地吸收,有创新地运用,寻求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让课堂教学获得健康发展。

《北京晚报》2015年10月13日有孙乐琪同志的一篇文章《这是什么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京革新里小学六(4)班的教室里传来了邓丽君的歌声,家长们以为这是音乐课,猜错了。曲罢,老师问:“孩子们,让你想起了哪个传统节日?”大家异口同声:“中秋节。”“那你们有哪些词语和诗句可以描写中秋节呢?”„„听到这里,家长们断定今天上的是语文课,结果又猜错了。老师又问:“不错,从月亮你会想起了什么平面图形?”学生齐声回答:“圆!”老师接着说:“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所有的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最美的‘圆’。”老师说到这里,大家仿佛才明白,原来这是数学课!可这时老师打开大屏幕说:“美丽的圆也是美术家们的最爱。大家来欣赏这幅梵高的名作《星夜》,大家数一数有多少圆形在里边?”

其实这是革新里小学“构建课程文化,师生乐学科学”课改推进的研讨会。开展学科间的有效联动,可以让学生在统整中超越传统课程间过度僵化的边界,从而在更加灵动、鲜活的情境中学习,学会整体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需要开放,课堂才能在开放中发展前行,为未来造就新型人才。

五、课堂需要“共享”发展

“共享”既是新发展课堂的基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发展过程的必然展现。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课堂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之任务担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共享”已是现代课堂“以生为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是教育发展的公平、民主、均衡的主要象征。课堂应当“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课堂教学的共享发展,实质上体现了课堂教学必须有高位的学生参与度和话语权,实现真正的“民主”“对话”与“合作”“共享”。这也只有在学生拥有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方能实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当代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人教版),课文记叙了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安置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倒塌的房屋进行挖掘,一个人经历了38个小时的奋斗,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在一起的13位同学。教师的讲析解读,自然把主题集中在“亲情无价”“父爱伟大”,但学生不是这样想的,一位学生问:“怎么其他13位小朋友的父亲都没有父爱呢?只有一个父亲有父爱?”“课文中的警察是无情的,救火队长也是无情的,他们为什么劝父亲不要再挖了?课文中说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这些人也是无情的吗?”„„老师觉得孩子们说得有道理,便说:“好,那就让我们再仔细读课文,找一找原因。”不一会,大家发现了决定父亲坚持挖下去应该是课文中的这一处“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有的说,“前面还有一句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还有的认为:儿子之所以坚信能被救出,他没有忘记“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老师很开心,同学们学得真好,便说:“大家说得对,这种父子亲情正集中表现在他们的相互承诺上‘永远在一起’!”谁说学生只能听老师的,老师也可以听学生。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才是共享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是构成21世纪面向未来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五个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方面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和短板问题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新发展的靶向,瞄准的正是学生面向未来世界挑战和社会生存需求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定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显然,我们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大发展,会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人文特征,究其根本是关乎学生的发展;精神家园的建设。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课堂新发展理念具有长期的意义,也是改课的方法论指导,是今后一个时期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时代在前进,课改在深入,语文课堂育人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篇5

——赴上海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四年级

组校级交流稿

高丽

5月9日到5月13日,我们有幸来到上海华东师大,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正本清源”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三届上海儿童阅读“点灯人”高峰论坛,现场聆听了各位专家和名师的精彩研讨,对照自己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下面,我重点从作文教学谈谈我感受。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师生不为之“头痛”呢?

一、改变观念,留心观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加强阅读,积累材料

现行的考试制度“以分取人”分数几乎成为升学的唯一标准。这样迫使许多学生,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无话可说,要使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读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厚积才能博爱,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必须加快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积累材料,让它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写作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掌握技能

学生能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老师辅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学习其写作方法,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言:“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瘐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模仿中学到了方法,掌握了技能,以后才会有所创新。始求“与古人合”,其后才会“与古人离”。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后再写。还可经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培训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写片断,多写日记

一般的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只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及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多写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心得 篇6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形成?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书中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在第一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中细致阐述了什么是素养和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则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将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接力奋斗的一代代优秀青年。所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书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应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英语这门学科,英语学科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育在实践中被异化为纯语言工具取向,师生往往都聚焦语言知识结构,而英语课程丰富的文化意蕴被无形地遮蔽。尤其是近年来“分数热”愈演愈烈,瞄准中高考成了中学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最初的内心深处追寻教育本义的理想主义,被考试成绩这个残酷的现实所摧残,屈于考试压力,英语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以讲解语言知识结构为主,即使对文化有所涉及,也基本局限于文化知识和差异介绍,而不重视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失去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趣味性,文化弱化成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不少学生看来,学习英语除了应试别无他用。其结果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程晓堂教授戏称的“累且不快乐”状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要知晓英语学科对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有的作用,要知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同样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有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书中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由此我想起我们的活动导学,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原则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以活动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活动导学的“五不”原则: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自己必须会阅读也就是先学,然后再思考,这也就要拥有一定的思维方式,接下去讨论,和其他学生共享,擦出思维的火花,深化思考的问题,在讨论中还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例如:倾听、合作、竞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后进行展示也就是表达。有小组集体展示,有推荐代表展示,有擂台展示……这样的一个活动导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书中提出要先学后教,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学定教、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性学习为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先学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前能做到先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由此我想到我们英语课的预习设计,我努力做到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求异化”的原则。所谓“具体化”,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所谓“精思化”,是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预习时,可把自己不会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听课时,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寻求解答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样也就满足了先学后教的基本特性: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针对性、参与性、发展性。

第三个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情景化策略。情境=情+境。它赋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可以说,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情境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完成事情。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版8BUnit3Onlinetours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网络学习游戏的操作过程,同时将课文问题设计成游戏闯关形式,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下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热情饱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的情境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7

一、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在, 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 以期让学生更适应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和竞争。从美国、芬兰到韩国、日本等, 各个国家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教育改革, 改革方向趋同, 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推动了核心素养模型的制定, 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2.知识与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 终身学习已成为常态, 精选学习内容, 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本位的教育, 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多变和复杂的工作环境, 学生需要具有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素养。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知识更新换代不断加速, 人们需要习得一些可受用终身且超越特定工作职位的必备关键性素养。

3.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转型, 而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主要的是人才。传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重视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学习的规范性, 忽视学习的广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从小学开始的精细化分科课程, 导致学生在面临真实的整体性世界时, 显得无能为力。在新的知识经济模式面前, 我们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级创新人才, 已有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是真正困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也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所在。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核心素养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态度、知识与能力, 即最关键的素养。相较于以往的知识取向和能力取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解决育人目标的问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与课程标准都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而存在的。课程标准从具体学科出发, 按照学科教学规律, 规定关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 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 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 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强调的是“学什么”的问题, 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

基于这一目的, 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 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2.依据人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

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按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从学科逻辑转变为人终身发展的逻辑, 以“人”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因此,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 建议在目标、内容设计、教学安排上, 依据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素养表现和标准。

3.突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 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 不能称之为具备“素养”。核心素养较之能力, 强调了很多非认知技能, 融入了对价值观和态度的要求, 强调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素养是学习的结果, 同时也是教育的成果, 强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世界各国均将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将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作为育人的核心。

可以说, 价值观在21世纪核心素养中占有核心地位, 起到“引擎”的作用, 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提供最初的原动力, 具备强大的本土能力, 特别是强烈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4.注重跨学科的可迁移的综合能力

素养的获得, 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是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 但素养的功能不仅包括升学和就业, 其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核心素养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构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使得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都更为复杂, 须调度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能力及非常规的人际互动能力和可迁移技能, 这将是确保人们有效合作并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区域课程建设策略

1.明晰育人目标, 开展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基于知识本位而构建的分科教学体系, 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课堂教学, 但忽视了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强调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 建立以人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才能消除当前分科教学体系的弊端和应试教育倾向。

因此, 应重视整体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校基于核心素养自主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1) 学校课程目标要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作为育人目标, 结合办学特色, 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 (2) 依据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 统整学习领域, 构建学校课程结构。同时, 注重课程结构的层次性, 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满足不同学生的最大化发展需求。 (3) 按照学生素养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领域, 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强调学习方式的体验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4) 明晰不同学段学生形成某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构建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可测评的课程评价标准。

2.加强学段的衔接和整合,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应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 从小学到高中一而贯之, 才能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和效果。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国家课程的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整合研究, 加强学段衔接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从而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全面提高及素质的综合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应在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使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小学和中学各段的学习中, 具体内容包括: (1) 学生能力体系。基于高中学段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和21世纪人才素养要求, 构建整体的小学和中学段的学生培养能力体系。基于学科特点, 开发不同学段各学科的能力目标体系。 (2)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材内容的衔接与整合。梳理同一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 对学科内的国家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国家课程各学科间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基于国家课程的整合课程;开发不同学段的衔接课程。 (3) 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征, 探究与学习内容相配套、最有效的以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例如, 探索学生在不同学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差异。 (4) 评价体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中普遍缺少“扶上马, 送一程”的衔接评价体系。所以要探索中小学培养总目标的“一贯性”, 建立核心素养等级标准, 明确各段学生在态度、知识、技能上的具体表现。 (5) 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学生能力素养手册及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手册》, 针对各学科的教学要求,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3.研究学科素养表现,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只有将核心素养很好地渗透、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中, 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相关的理论也才能得到必要检验及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对接, 构建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和学科内容标准, 才能使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真正转化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及教学实践。

因此, 应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及表现进行研究,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具体包括: (1) 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构成系统:具体化素养能力内涵、素养活动表现;定制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发展进阶系统;建立各学科的核心教学主题和重点教学单元关键素养模型。 (2) 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测评指标和测试工具诊断和评估学生素养发展现状, 进行前测。 (3) 确定本学科的关键和重要教学主题, 系统分析在该主题下的学生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功能价值和教学要求, 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发展的学科教学有效策略。 (4) 基于诊断结果明确教学改进点和具体改进目标, 进行主题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 整体规划主题—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精细且有梯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任务。根据能力水平和进阶, 尤其是高阶思维水平, 合理选取和使用原型、变式及综合复杂陌生的任务情境素材。 (5)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对学生素养达成情况进行后测, 与前测做差异性比较, 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指导意见。

4.重视教师的参与, 开展课程建设力培训

校长和广大的一线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具体实施者, 应该把教师作为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而不应试图通过行政的方式推进改革。因此,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教师应作为建设者全程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研制的过程, 就是核心素养价值认同的过程, 是主动接受新理念的过程。

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课堂 篇8

某些数学核心素养与单一的某个学习领域存在以下关系。

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关键在于数学核心概念的建构。既需要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同时也离不开学习者的自身实践。要求学习者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一、深入研究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

就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对6-12岁儿童的学习数学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度,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名有格局的教师。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待和分析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以改进日常教学。

二、整体把握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包括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及应用在内的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立足整体进行设计并实施教学。

例如,以鸡兔同笼为例。在小学,可以使用“列举法”,也可以利用“逼近法”,还可以使用“假设法”。但更需要重视的是学习“方程法”,因为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更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一类问题,如把所有鸡兔同笼问题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给出求解的一般方法或运算程序。不仅如此,还可以为初中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奠定基础,解决更大一类问题。到了高中,还需要进一步从解析几何、向量的角度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抽象、推理、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三、抓住数学本质展开教学

抓住数学本质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师生从纷杂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学习重心也应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

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距离”这一数学核心概念,在第二学段要求“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在此,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将“生活意义”上的距离同“几何意义”上的距离进行区分,明确数学上“距离”的本质是指:从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这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详见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而非我们日常口头表达上的“经过路线的长度”。这个核心概念的教学,能为第三学段“距离”这一核心概念的拓展延伸作好铺垫。

四、提供数学探究和数学思考的机会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表格)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学法指导”,学生才能系统掌握。

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自主尝试→合作探究→活动升华→应用创新中敢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写一遍,通过不断深入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深度地参与教育全过程。例如,教学《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设计学校的花坛。学生设计着自己喜爱的不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图形,使所学有了发挥的空间,并在同桌交流计算面积方法的活动中,锤炼了数学语言,提高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挖掘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学习数学需要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数学教学应深入挖掘数学曲折的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伟大的数学思想、科学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真实的科学精神,关注人性、人格和人文,恢复现实生活世界、学生情感体验等要素在数学求知活动中的价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设置了“你知道吗?”这一版块,里面有许多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及数学的发展历程等,为我们挖掘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教师可借用教材中的《圆柱容球》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该教学片段通过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引出圆柱容球定理,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大师的智慧,最后设问,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六、创设有待解决的真实情境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开展数学研究。

到现实生活中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将其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从学生爱喝的饮料的情境中引出教学内容:“雪碧一箱24瓶,16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通过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到实践活动中去。数学探究是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如复习分数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研究如下问题:调查本班中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今天出勤几人?缺勤几人?再根据调查结果深入思考,可以提出哪些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如何解答?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研究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爱探究、乐求知、善研究的良好的心理倾向。

七、注重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

学生探索数学、建构认知、形成能力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数学的解析、引导,其中融入了教师的理解、教师的精神和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中的核心因素,数学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能力,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信手拈来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是体现数学课程价值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改进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关注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应用,创设有利于能力发展的学习和现实情境,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孙爱蓉

上一篇:以老带新实施方案下一篇:推荐意见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