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共11篇)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1

真的是理解不行吗,为什么看这些作品的时候都感觉写的一般般?

压根就没有那种让人幡然醒悟的感觉。

这本书我从年初的时候就看了一部分,然后实在看不下去就放下了,直到前几天才看完。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我无法理解王小波的作品,还是他其实写的就是一般般。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扫盲贴,里面说的都是一些关于文化啊、道德、科学之类偏社会性的问题。

然而我觉得他写的就像是正确的废话,这些道理我都懂啊,都是些常识性问题和道理。

但我觉得可能跟我现在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因为这本书大部分讲的是文化革命那个时期,那时候受过教育的人比较少,而我们现在普遍教育程度肯定是比以前高的,且随着时代发展,整个社会素质和思想也是提升的。

所以现在倒回去看这本书,就感觉写的很普通,不够惊艳。但是倒回到,那个这些言论见解可能就会看起来比较有创造性。

他写了两个自己经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好的反应了那段时期的一些现象。

有一次发大水,村里的一个电线杆被冲到河里去了,然后就有一个水性比较好的.年轻人跳下去捞,没想到电线杆没捞到,自己却被淹死了。

然后就有一些人讨论,用一条人命去换一个电线杆不值得。

以我们现在的看法当然是人命最重要了,但是那个时期不这么认为,那些说不值得的人都被批评了,因为那时候有个说法,只要是国家的东西就一定要想办法救,一切国家性质的东西的就要坚决维护。

还有个例子,有一次他的朋友犯了阑尾炎,去医院看病,那段时期真正医生都到农村“学习”去了,而留在医院的都是工农兵。

有做过阑尾炎手术的应该知道,一般这个手术现在十几分钟就搞定了,然而那些工农兵医生动手术的时候,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盲肠,从中午一直找到晚上。

然后他的朋友就问医生,“你们有经验吗?”

那些工农兵医生低着头,边捞肠子边说,“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其实对历史比较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两个例子都反应了当时文化革命的一些现象。

整本书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王小波先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反应出那段时期的一些荒诞行为,再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2

一、“权力即话语”

从权力诞生以来, 它与话语之间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话语”是一种需要用来表达的内容, 而权力使之转变为现实的基础。“话语”最初是语言学领域的专属词语, “……语言根据词汇和语法规则产生句子, 但句子只是话语活动的起点, 这些句子彼此配合, 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被陈述它们彼此变成言语事实, 而语言变成话语”⑴。“话语的最底层是语言和谚语, 它不能简单地归纳为语言或是言语, 它包含语言又高于语言”⑵。“话语权”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 话语并非词汇与句子简单的组合, 也不仅限于语法规则的控制, 而是蕴含了极为复杂的权力关系。

福柯话语权力哲学主要来源是现代主义思想, 而在该思想中主要的是接受了尼采极其哲学的思想精华。1872年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到:“这是新的对立, 酒神精神与苏格拉底精神的对立, 而希腊悲剧的艺术作品就毁灭于苏格拉底精神……苏格拉底的影响如同像暮色中愈来愈浓郁的阴影, 笼罩着后世, 直至今日乃至未来”⑶。

在外来思想的影响中, 福柯对王小波的影响最大。在《时代三部曲》的总序《我为什么要写作?》的最后, 他写到:“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 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罢”⑸。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小说的权威, 而是把判断的标准教给读者:“你”。在他的小说里, 故事的模式是打破传统的, 自己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写作, 其中还会插入很多作者客观、理性的看法。在小说集《黄金时代》的《似水流年》里, 在谈到线条对李先生表白后就插入这样的自白:“不少人听说我会写小说, 就找上门来, 述说自己的爱情故事……不过当我把这些故事写入小说时, 全用第一人陈。一方面驾轻就熟, 另一方面我也过过干瘾, 但是写李先生的爱情故事我不用第一人称, 因为它是我的伤心之事。线条原该是我老婆的!”⑹自白之后才接着叙述小说里的故事:“线条说了‘做你老婆呗’, 心里忽然一动”。在破除作者对小说写作权威的同时, 对于故事本身, 王小波对“话语权”的解构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集《青铜时代》的《万寿寺》, 对薛蒿的叙述就有好几种:第一种, “我的故事又重新开始道:晚唐时节, 薛蒿是个纨绔子弟……”⑺。第二种, “我的故事还有一种开始, 这个开始写在另一叠稿纸上”⑻。第三种, “有关薛蒿抢到红线的经过, 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是最繁复的一种……”⑼。纵观《时代三部曲》, 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多种叙述模式。一个故事有好几种不同的开始, 同时句中出现比较多的就是“据…… (说) ”, “我们已经说到……”。作者在推断故事发展时从不妄下结论, 在《寻找无双》的最后一句只是说“……所以我估计王仙客找不到无双”⑽。

二、“在沉默中学习”

王小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语言风格直白, 在揭开伤疤之痛的背后又有一点点冷冷的幽默, 他的杂文讥诮反讽, 充满了思辩的智慧。在《沉默的大多数》中, “文革”时期就好比一个特殊话语时期, 作者不得不服从与该“权力”, 但是他的心灵却一直是自由的, 保持了理性的思考。

(一) “话语”与“权力”

“话语”与“权力”综合产生“话语权”, 存在于两个部分人群间两种“平等”和“不平等”的关系。“平等”主要是在信息的传播, “不平等”主要是在社会地位上。前者形成“话语霸权”是不可避免, 人们接受得自然, 但后者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形成的“话语权”, 成了“权力”产生以来“不平等”两端势力纠纷的源头, 不同的团体都在争夺这个“话语权”, 要取得平衡, 总有一方让出部分利益, 利益的退让就是交出一部分“话语权”, 使二者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就得到了和谐。

(二) “弱势群体”

鲁迅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力, 勇敢地站起来, 进行反抗, 不然就会消失在沉默中。这种的看法带有更多的革命气息, 在当时民族存亡的关头, 如果仍保持沉默, 势必会遭到对方吞没, 那在世界相对和平的年代呢?沉默有时就蜕变成了难得的金子。对于看惯了对话语权争执的起起落落, 有些人选择了沉默, 甘愿地做一名“弱势者”。作者认为自己也属于弱势群体, 他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话语说不出或者是即使说出了也无人听信的那部分群体, 综观社会, 最显著的就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在中国的历史上, 没有天生就抱着一股热情于“沉默”的退隐者, 几乎人人都具有一股儒家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精神, 大凡是在现实受打击后才选择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出于生命最原始的本能, 任何人都是渴望被他人接受, 希望能表达自己的, 但是现实不允许, 尽管是一个多元化社会, 兼容并蓄, 但也不可能以每个人为一种模式, 同时还有与自己矛盾的对方力量存在, 成长的历史变成了社会在自己身上烙下的痕迹, 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放弃一切感觉到的觉今是而昨非的时候, 就是选择了沉默, 用一种合适自己生活的方式来生命, 才是智者的选择。对于正在“阳”的世界奋斗的人来说, 这些由“阴”转“阳”的人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曾经发生的都刻划在他们的心路历程上, 向“阳”的世界的人照应着过去, 同时也反射着未来。

三、谁说了算

《沉默的大多数》指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 到了私底下则妙语连珠, 换言之, 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 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国人的生活模式, 为什么总会有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似乎不屑于表达自己, 在作者看来是这个话语圈没多大意思, 自动退出;还有的是无法争取到话语权, 只好沉默地呆在“阴”的世界里;另外还有的是天性使然, 不在乎别人是否意识自我的存在。最终都沉默的人之前大都经历过话语的日子, 为什么还是放弃了话语?从根本上都是被迫的, 似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支持这“沉默的大多数”。

(一)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尴尬地位, 但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在动乱的时期, 是他们勇敢地为民族的站起来扛风挡雨, 一言一行都激励着民族思维的跳动, 是社会的脉搏;和平的时期, 他们用理性的眼光洞察着社会的关节, 用言行修缮着社会的大机器。但是在动乱时期是他们辅佐着政权得到领导权, 到了和平时期便沦了政权控制的主要对象, 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精神食粮的创造者。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是:他们之间是矛盾的状态。最理性的选择是:真理说了算。但是什么是真理?如今已经在开始反省曾经无数人证明过的“真理”, 而且真理掌握在谁手中也是理不清楚的问题。

(二) “宇宙中心论”

话语权, 信则有, 不信则无。就是因为很人对它的迷信, 才会显得越加扑朔迷离。用宇宙形象地来比喻, “地球话语”是“月球话语”的中心, 但“太阳话语”又是“地球话语”的中心, 越往高级, 同时就会衍生出无数个“话语中心”, 没有人知道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犹如话语权的绝对中心无人知晓在谁人手中一样, 每个人都受到来自上一级的中心辐射的影响, 所以, 话语权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当“地球话语”面临“太阳话语”时, 前者还有像面对“月球话语”的话语权吗?它同样成了一个被话语控制的对象。话语权就像佛家说的“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一般, 它的确存在, 却追溯不到它存在的源头。

综上所述, “话语权”是个复杂的概念, 它充斥在各个领

谈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构成和演变

朱延松 (江苏省灌云县新村小学222200)

摘要:本文从三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构成和演变作了相关的描述, 加深了我们对古代书籍的发展、演变的认识。

关键词:书籍形态构成;演变

书籍是人类记载、传播、积累和延续智慧的媒介。翻开古人留下的文化典籍, 那淡淡的墨香、素雅的封面装帧、浑厚饱满的文字, 分明有一股沧桑过后的悠然古朴之气。这些古籍虽然没有现代书籍的奢华和瑰丽, 但它们严格地遵循着一定的体例和规范, 浑然天成, 依然值得我们去仔细品位和研究。

书籍与文字的诞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二者共同完成了记录和传承人类智慧、表现和传播人类情感的历史重任。从承载书籍的材料出发, 中国的古代书籍形态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诞生前的初期形态 (主要包括结绳书、契刻书、陶文书) ;第二阶段, 书籍的常规形态 (包括甲骨文、金刻、石刻、简策书、帛书) ;第三阶段, 书籍的成熟形态 (即书籍的册页形态) 。

书籍的初期形态是在真正的文字诞生之前出现的, 人类出于记事和交流的目的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原始书籍”。这种原始书籍主要包括结绳书、契刻书、陶文书。所谓“结绳书”是原始人类为了提醒自己某事做过与否, 而在绳上打结作为记录的形态。契刻书和陶文书则是人类刻写在陶器和木契等材料上用以记事的图画形象。这些原始书籍只是承载了书籍最基本的记录和交流的社会功能, 因为文字尚未诞生, 社会发展滞后, 还无法真正实现书籍的记录承传人类智慧的作用, 也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升华, 必然要求书籍和文字的变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以甲骨文作为文字的雏形, 那么以甲骨文书为分水岭, 中国古代书籍发展便进入到了书籍的常规形态。时间上应该是在夏商时期, 但是由于甲骨无论在写作还是储存运输上都极不方便, 无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故而商周时期的书籍形态除了甲骨文外, 还有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即青铜礼器上的铭文。今人能见到的周代的典籍就是这种金文形态。内容无非是宣扬周王功德、纪念祖先功绩、记载重要历史事件。但是这种书籍形态依然是非常原始的, 不具有广泛使用的可能性, 这就限制了他作为书籍的作用。石刻, 是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现存最早的石刻是秦时的石鼓文, 之前的石刻无任何留存, 但从商周时期的金文上, 我们可以想象石刻的状态。石刻书籍的最大功能在于“石经”的刻制。汉平帝元始元年, 王莽命甄丰摹古文《周易》、《尚书》、《诗经》、《左转》于石, 开石经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石经。首先是汉石经, 又称“熹平石经”。这是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集诸儒, 正定《周易》、《尚书》、《诗经》、《仪礼》、《公羊传》、《论语》这六部经典的文字, 刻碑于太学门外。后还有魏石经, 刻于魏废帝正始中, 有古文、篆、隶三体, 又称“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唐石经刻成于开成二年的, 又称“开成石经”。

为了方便平常使用, 古代书籍早在商周时就发明了简策书。据古文献记载:“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尚书·多士》) “简”就是一种竹片, 类似书籍的一页。一般能写一行汉字。“策”是用丝绳或韦 (熟牛皮) 将多片竹片编连起来, 成为一册, 就像今天的一本书。简策之外还有“方”, 它比简宽, 可写数行字, 不需要编连。写字就是用漆在竹简上书写, 由于漆的燥湿不易调节, 后改用石墨, 书写有谬误, 则用书刀削去。供书写域。但是这个世界, 到底谁说了算?到底谁把握着决定他人的话语权?最后的答案是:没人说了算。

的简, 都须经过“杀青”。因为“新竹有汁, 善朽, 凡作简者, 皆于火中炙干之” (《风俗通》引刘向《别录》) 。诸简以绳横贯其间, 上下各一道, 排比成册。简策亦和甲骨一样, 不便于使用, 以致有东方朔用数车的简策向汉武帝进言的典故。

由于简策在使用中的诸多不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在简策使用后不久出现了一种新的书籍形态——帛书。帛是一种丝织品, 又称缣、素。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当时社会上竹简和缣帛都用于书籍的制作。竹与帛的质地不同, 竹简在写作中若有谬误可以用书刀削去重写, 适用于作为写作的初稿。缣帛在书写后, 墨色渗入腠理难以修改, 适合做书籍的定本。《汉书·艺文志》收录群书, 或以篇计, 或以卷计。以篇计者为竹木, 以卷计者为缣帛。而卷数不如篇数多, 由此可知, 西汉缣帛的制作没有简策的制作广泛, 但是到东汉的时候缣帛的使用已经比较广泛了。简策失于笨重, 缣帛虽然轻便并易于裁剪, 但是囿于太过昂贵, 都不适合书籍的广泛使用。这时候就催生了书籍用纸的改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但是受到当时生产水平的限制, 纸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不仅使造纸的成本更加低廉, 也大大扩大了纸的生产量, 使纸的广泛使用和纸本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到了两晋南北朝的时候, 纸写本已经非常流行了。《晋书》记陈寿《三国志》成书, 时人多爱抄录;唐代以前的纸写本书籍, 其装帧形式是卷轴。这种书高约一尺, 以数纸连为一幅。其接缝处, 以胶粘连在一起, 因其横幅可以卷, 故谓之“卷”;又因其卷心之轴漏于卷外如车轴, 又谓之“轴”。汉、唐的纸写本留传甚少。今天能见到的有唐写本《切韵》残卷、《说文》残卷等, 此外就是在20世纪初于敦煌莫高窟发现东晋后期至北宋初期的古写本2万余卷。

纸写本书籍的出现为成熟的书籍形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纸写本成本低廉, 携带运输和储存都极为方便。在书籍的材料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之后, 则是书籍的装帧形式的改革。纸写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卷轴形式, 翻阅不便, 也不利于查找。于是古人将连接起来的纸幅解为散叶, 俗称作“页”。书籍的装帧也由卷舒改为折叠, 称为“册页”, 即积叶 (页) 成册之意。这就是书籍形态的成熟形态。在册页书籍出现之后, 围绕书籍的装帧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最终线装书成为中国古籍装帧的成熟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 在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这些曾经一度风流的书籍形态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状态, 在同一时期往往同时存在着多种书籍形态, 只是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不同而造成某种书籍形态居于主流而已。透过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发展, 我们仿佛看到那些流传于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文化, 故而我们可以说, 一部书籍形态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社会的发展史。参考文献:

[1]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版。

作者简介

朱延松, 1963年4月生, 江苏省灌云县人, 任教于灌云县新村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摘要:随着人类现代化的开始, 对传统的解构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的主流, 人们对“谁说了算”的问题开始争论不休。在此背景下, 本文通过对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探讨, 剖析话语权的实质, 揭示沉默与自由对个体的重要意义, 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关键词:话语权,沉默

参考文献

[1]托多罗夫, 《巴赫金, 对话理论及其他》, 蒋子华、张萍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 第l7页.

[2]文贵良, 《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 (1937—1948)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年, 第10页.

[3]尼采,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修订本) 》, 周国平译,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第47页.

[4]尼采,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修订本) 》, 周国平,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

[5]王小波, 《我为什么要写作·》, 花城出版社, 1993年第一版.

[6]王小波, 《黄金时代》, 花城出版社, 1993年3月第1, 第106页.

[7]王小波, 《青铜时代》, 花城出版, 1993年3月第1版, 第36页.

[8]王小波, 《青铜时代》, 花城出版, 1993年3月第1, 第39页.

[9]王小波, 《青铜时代》, 花城出版社, 1993年3月第1版, 第48页.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3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篇杂文随笔集,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是凡事都要保持沉默,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现在读完我才知道当时理解太简单了,太可笑了。

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片文章,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讲道理,比如书中他的外甥,天资聪明,却爱好摇滚音乐,白天上课,晚上弹吉他唱歌还聚了几个同学,自称是在排演,几个学期下来,眼见得尖嘴猴腮,两眼乌青,瘦的可以飘起来,他还想毕业后以摇滚为生,他的父母觉得灾祸临门,王小波用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因为他外甥是个聪明的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终于同意好好念书。

无论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事,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4

内容简介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本书创作谈,如写作的动机、作者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和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读研期间。在那座爬墙虎铺满整墙、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图书馆里,在写论文困乏时,我四处翻看小说打发休息间隙。无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记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记得我被他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荒诞不经的想象力、酣畅淋淋的表达所吸引,看着很过瘾,以至于一口气就接着读了下去,直到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写论文的,匆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于是,后来就自己买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一本杂文集,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导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个性鲜明的部分。每篇杂文的标题都很特立独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几个词就组成了一个标题,比如“皇帝做习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长虫·草帽·细高挑”等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短文开头常常从贴近生活的事情讲起,把平常的琐事和深奥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经据典、借用俗语都显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与文学巨匠在做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学,接受他的熏陶。

这本杂文集中,说了很多中国人的国民性,与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中国人不太懂幽默、比较寡言少语、有受虐受压迫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开头第一篇杂文《沉默的大多数》,分为六个小节讲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么从怀疑话语、不爱说话的小孩转变为走进话语圈的文学创作者,因为他感觉“有义务谈谈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他最终挤进了话语圈。他说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为没能力或没机会说,有些是因为有隐情不便说,有些是因为对话语世界厌恶。这让我开始思考,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甚至一问三不知,在课后以及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上吐槽起来却妙语连珠,一个堪比一个精彩。这样看来,他们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也许是出于对课堂这个公开场合的担忧,又或者与老师对话让他们提不起兴趣。不管是哪个原因,如果出于对这个课堂、对这次学习有一种责任感,那么我想他们也会像王小波一样,做一个主动掌握话语权的人。

读到《用一生来学习艺术》这篇时,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我是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人,画画不好,即使是临摹也能临个四不像,也欣赏不了什么世界名画;唱歌唱不在调上,甚至还可以在合唱的时候把别人带偏……王小波开篇就说理科老师比文科老师提到更多的艺术,想起来,好像我的化学老师在完整地做完一个实验并且分毫不差地得到所有的反应和现象时,他也说过类似的话“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文中,他通过对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作品的怀念,道出了“比之科学,艺术更能使人幸福”的感叹。诚如王小波所言,科学教给人的是规则,艺术作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给人以精神世界的饱足感。

读完这本杂文集,收获的不仅仅是王小波播种的精神食粮,文中提到的诸多优秀作品,他们是经由王小波删选后呈现给我们的,我想这些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汲取到我们自己需要的营养。

经典语录:

1、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放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沉默的大多数》

2、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沉默的大多数》

3、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的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 ”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海明威<老人与海>》

4、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工作与人生》

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篇5

18环科一班吴非霏

王小波的名字我早已有耳闻,在高中老师的推荐下,也阅读了他的《黄金时代》《似水流年》等作品。他的杂文不仅继承了他独特的文风,更夹杂着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带着他诚挚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受益匪浅。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讲得非常精彩,作者把讲的道理和故事联系在一起,让人通过故事加深对道理的理解。整本书通俗易懂。正如书中所言: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承认,成年后的我也归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依着古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不禁联想起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沉默的官员和民众,其中不乏知道真相的人。但是他们都选择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怕说出真相会牵连到自己。唯独故事最后的小孩,童言无忌,说出了大实话。说句心里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沉默似乎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对此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总是那么地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有时很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而如今的我早已不能像孩童时期那般童言无忌,因为成年后的我晓得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代价。

龙应台女士就曾大发感慨,问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了。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殊不知“开口是银,沉默是金”王小波的观点与龙应台的相反,正如他书中所写“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好的。这是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不做沉默的羔羊,就当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因此,我们需要理性与冷静,在该发声时勇敢发声,在需沉默时懂得沉默。堂皇转眼凋零,喧嚣是短暂的别名。这个时代确实有太多的纷杂喧嚣,因此,更需要我们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适当地选择沉默与发声。有时候,沉默并不代表怯懦,而反倒是一种睿智与沉思。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篇6

今年夏天我大侄毕业,老远的从大连给我背回几本书来。他说知道我喜欢书,是从同学们手里划拉来的,盗版,十元一本。其中就有一两是王小波的《白银时代》、《沉默的大数》。我不咋了解王小波,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不过我大侄说他是个名人,有金银铜铁四大名著。

有一天我就带着二十分的兴趣,拿着王小波的《白银时代》,去花果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读,读了几页,就烦死了,因为写法太特殊了,看不懂。完全不知其所云。只好扔在了一边。

后来在博客里看到了李银河,她写的一篇文章,大至意思是写她虽然是五十岁的年龄,但却达到了七十岁人应有的精神境界。跟贴评论的人有很多是出言不逊的,说她同性恋变态,恶心。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别人这么不宽容,个人有个人的生活,只要没有妨碍到别人,那是人家的自由,别人有什么理由对人家进行谩骂指责。这里面提到了王小波,这才知道了李的老公是王小波,而且王小波已经去逝了。我还知道王小波在世的时候,跟李是相当的恩爱。

怎么这么恩爱的人为什么不能白头偕老?看来两口子还是要打着过比恩爱要强的多了。老年古语说,太恩爱的两口子都走不长远。

我对王小波的印象又多了一层。我把他的书《沉默的大多数》翻出来看。

这是一本杂文集,整个书里的几乎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提到文革的事,看来作者对文革的记忆是相当的深刻,并且恨之入骨。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经历过文革,王小波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比现在的他更出色?

文革害惨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有时你的苦难成就了别人,有时别人的苦难成就了你。王小波是自己的苦难成就了自己的吧。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专门研究同性恋的,还出了书。我想,李银何的同性恋是不是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呢?实践出真知啊,这样做是不是更有利于她研究这个课题呢?但不管她如何去做,那是人家的自由。所以对待这个问题,最好保持沉默。

我们都很难坚持真理,所以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比如我。

生气的时候很沉默。委曲的时候也沉默。高兴的时候也沉默。因为说出来并不是我的长项。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我不想爆发,更不想灭忘,所以我倾诉的途径就是在这里写博客了。很多时候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安慰,心中对各位好朋友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

在工作中我也沉默的时候多。我这个人很愚钝,发表不出什么创造性的意见,人微言轻,说来也无益,还懒得恭维,只好像个哑巴一样。当然绝对不是玩深沉。

反正这本书我看得很过瘾,因为看了一遍,也没记住什么,只觉着看的时候有很多经典的思想和语言,但因为懒惰也没有记下来。不过,我打算看第二遍,抄一些喜欢的东西。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7

沉默的大多数是作者以自己为典型而揭露的人群,这些人没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很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时候都以“沉默”的姿态示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沉默是金”这句话的影响,反正我身边有很大一群“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就是作者描述出来的样子——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性的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沉默是金”的名言可能是很多人保持沉默的原因,而这些沉默的人需要的是打破沉默,将自己的思考和所得告诉给身边的人,否则他们也会变成“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的典型特征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群体,作者在书中如是说。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差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其实提到“物欲”,我们一定会想到许多文章,大到文学著作、各期刊杂志的文章,小到一篇普通的学生作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句话不知道被多少人引述,持着或褒或贬的态度。“物欲”是古代先贤批判的“外物所累”,是现在很多人叫嚣着的“钱,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对物质的追求在我们看来都是需要被批判的,因为物质索取会让精神变得不纯洁,这是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告诉我们的。而人性的追求,从来就不止精神和思想高尚,再贤明的人也离不开一日三餐,再高尚的人也难以脱离粗布蔽体,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这是肯定不存在的。

“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人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如果你也曾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很有道理的话,你再想想其用以安抚那些辛劳的人们安心接受辛苦时的作用,也许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说所有逆境都是为顺境的来临而预备,给人们这样殷切的盼望却没有任何保障性的结果。或许是我曲解了,但是我觉得作者这一观点仍然是值得我们细细分析的,我们可以去寻找更多的例证,证明其正确以及错误性。

赫拉克利特说“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就像那些标榜着“善”的人很有可能是“恶”的所在,事物的两面性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句话不仅是对善恶的解读,也是尽力给人们启发的意义。我们常说事物都有两面,当看见华丽的正面,我们却抹不掉阴暗的背面。每个人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处事方法,甚至有很多时候向好向怀的发展只是我们单纯企盼,但是却不能忽略其反面带来的影响。抱着最好的期待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是确确实实的践行大概才是该做的。

鲁迅说:人是一种善于遗忘的动物。这实在是人性,人的本能中有一种让自己快乐的动力。鲁迅说了遗忘的坏处。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人是一种自己欺骗自己的动物。人的动物本能让自己学会趋利避害,且绝无例外。这话说起来或者让人听了很难受,毕竟我们标榜着“大公无私”“不求私利”的大字标语让人再熟悉不过,但是我们又真实的知道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人的利益选择不是由于知识文化道德决定的,而就只是因为我们是动物,我们的本能就是自私。

也许话语中有很多道理,但是沉默也许能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也许沉默可以明哲保身,但是话语却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还是需要我们好好使用。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读完《沉默的大多数》,试图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却发现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写下来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时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脑了!开口的权利似乎被征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观点,话语的世界可以分出两级。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模棱两可: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史。

既然谈到纳税,不得不说一下那些开口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即使做纳税人也要做一个合格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王小波曾经是一个沉默的人,不喜欢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也不喜欢写稿子。然而当作者不再沉默时,却有着强烈的感受,有如丧失了童贞。违背了他多年的积习,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了。但作者还不至于感到痛苦,只是有点轻微的失落感。然而这并不代表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纳税人,满足了自己的责任感。只是作者觉得如果这么做,大家会看到一个最大的废话篓子,这便是是另一种责任感。

谈到废话篓子,我就会联想到那些鸡汤和官话套话。他们有着最好的发言机会,顺应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说着读者喜欢听的言语,一味的迎合读者。这样下来他培养了读者,读者也有可能成为了下一代的他们。与其这样,沉默的大多数该怎么做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8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忽视现实情况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计算机编程和几何题都算是科学范畴,因此也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医里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样:觉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质疑,自然也不用做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一下。不光如此,数学物理这种学科没有科学素养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来基于经验和文字的观点如果不顾现实、不顾自然规律,胡编乱造,那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对的――所谓道理并不是固定的、只有一个的,脱离现实的观点从来也站不住脚。

其实先生写了很多很多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讲假话空话。这可能听起来像口号一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不熟的人百般恭维、对讨论中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赞扬、害怕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或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这都对自己和听者毫无帮助和长进。这相当于你灌了一碗鸡汤,然后又吐出来邀请听者喝一样――令人恶心。我希望假话空话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们能过脑子――但是事实不可能如此。假话空话听起来才好听、才暂时不会引起矛盾,确实如此,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一个组织想团结起来发展,绝不是靠搪塞恭维来进步的;一个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认真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认识朋友,就要掏心窝子说真话。事实上并不是人们都傻到想不到该如何做,而是碍于面子不敢做。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会荒唐,但不能总是荒唐着。说真话的人会成为攻击的焦点,做实事的人会成为弹劾的中心,人们在大家都虚伪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也选择虚伪,而不敢站出来说一句真实的、却没人敢说的话;说假话的反而能活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它不讲逻辑、不讲事实,讲的是人际关系。为了”和谐“的关系,人们也主动选择沉默――没人牵头担责任,我为什么要站出来呢?如果只有我站出来了呢?于是虚伪成了文化的主流,人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事实,却害怕并攻击表现出真实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是异类――这真是悲哀。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 篇9

这本杂文,王小波写得有点累,言辞之中显得有些紧张,看来知识分子还是不太好批判的啊!想要不沉默做一个总是大声嚷嚷的长舌兄弟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

王小波是比较重视自己的小说的,也就显出了他不怎样喜欢写杂文,只是他脾气好得很,只要是别人开口,他一般都理解,也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想写。

作为一个表达自身思想的途径,文章也就好像任何的艺术形式一样,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绪是什么样的,我感觉王小波在写这些杂文的时候,心里是憋屈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00字 篇10

大半本书读到现在,已比较能够理解他对于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情节的批判,尤其是作为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革命而又走出过国门的他来说,这样的体会是很明晰的。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学一路独尊,无论是有没有曲解孔夫子的本意,也无论曲解了多少,在与政治相伴的历史长流中,必不似起初那般朴素。宋明理学是受诟病很多的了,但它的影响不会马上消失,在如今的社会中,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尤其是对于那些乐于此道的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王曾专门解释,书中几乎随处可见此四字,我仍疑惑),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是不可避免也有些悲哀的。王提到中国知识分子就事往往先以道德的角度加以认识,再伟大的文艺作品也难逃道德的攻击。

并不是道德伦理有什么错误,错在过度的依赖和滥用。王称西方社会为物欲社会,中国社会为伦理社会,过度追求物欲会带来侵略、战争、杀戮,过度的追求伦理会带来更悲惨的战乱。可以说道德带来的麻木不仁,直接攻击人类的精神,造成一大批疯子和傻瓜。

关于中华文化更重视精神性一点,我很同意,除上述所谈论的以外,从中华传统艺术中也可得到证实,水墨丹青、太极八卦、禅宗、园林之类种种。这无疑是我们伟大的宝藏,也是我们存在、发展的证据和依靠。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11

适时而鸣,适时而默

-刘丹平

前不久刚读完王小波先生的一本杂文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其中有篇文章所记载的他对沉默看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沉默到底是怎样的?我想它对我们中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沉默是中性的,本无褒贬之分。但在不同的打开方式下,它所能带来的影响却是大不相同。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使用。我想见机行事不失为是种合适的选择。可我们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沉默?什么时候又该打破沉默勇于发声呢?

不如从个人与集体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默默成长,积蓄力量击败吴王夫差的励志故事。楚庄王答臣子问时曾说:“此鸟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从这两个典故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适时选择沉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积蓄力量。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沉寂期,没有在沉默中的反思与积淀,哪来成功者的喜悦?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谈的博学者,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沉默和艰辛。成功往往与积累密不可分。我想于我们个人来说,学会独处,学会思考,给自己留一点沉默的时间是必要的。

再从集体层面来看吧。大家都知道,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那么仅依赖一两个人的呕心沥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去努力。身处集体之中,当真正需要我们去表达自己观点以帮助社会进步的情况来临时,我们却闭口不言,选择沉默。这样真的可以吗?龙应台女士在她的文章《以“沉默”为耻》中写道:“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此话一点不假。她在文中高度赞赏了高雄市民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而勇于发声的行为。与之相反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诸多“看客”的沉默举动,让鲁迅不得不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青春的我们,理应更多的主动去融入集体胸怀他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关心自己。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王小东在十届市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07-16

上一篇:协会经费申请书范文下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一检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