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精选8篇)

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 篇1

657.42=2087.48×377.92/12×0.0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结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87.84=17128.37÷195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省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建账前缴费年限×计发比例

467.96=2087.48×(207-0.070)/12×0.0134、增发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56.52=0.754×2380.25×(378-0.080)/12×0.0015、调节金7.00=70×0.01

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 篇2

1《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1.1《条例》规定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条例》第32条确定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即“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条例》实施前, 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改革。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 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工资原则, 全国分区分别建立工资等级制度。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 实行直接货币工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职工的工资标准。第三次工改废除了等级工资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使新的工资制度按劳分配的弹性机。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 实行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相互脱钩、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 建立了正常增资机制。第五次工资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 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可以看到《条例》第32条确定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原则, 是对前面历次工资制度改革的功过得失的总结, 体现了权责的统一, 约束和激励的统一。

1.2《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工资的构成

《条例》第32条明确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在以往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由各个地方自行制定, 甚至是某些事业单位自己随意添加, 造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的混乱, 形成人为的工资待遇激烈上的不平等和地区差异。《条例》第32条确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除此以外再不得添加其他构成类型。

1.3《条例》确定了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

《条例》第32条确定了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 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 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中核心是分配制度。以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中, 存在的重大问题是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上不合理, 发放不规范, 分配秩序混乱。《条例》确定了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 明确了在分配上的基本因素, 而不能自行添加其他因素。

2 现实中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基本工资占比小津贴补贴比例过高, 工资水平差距大

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中基本工资占比较小, 所谓基本工资是标准工资, 是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应得的工资收入。科学的工资构成制度是基本工资占比较高, 因为基本工资是对工作人员岗位的价值衡量, 涉及调动时基本工资变化不大, 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保证。现实中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 基本工资占比较小, 经过几次工资制度调整后, 总体占比达到40%左右。虽然达到了40%左右, 但是对一线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 基本工资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由于基本工资低, 而物价水平不断上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构成中津贴的比例过高。

由于基本工资占比低, 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在工资发放上采取多发津贴的方式, 使得津贴占比较高。所谓津贴, 是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现实中各单位发放津贴标准不一, 一些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通过津贴补贴的名义发放大量的工资。另外, 津贴的发放往往依据编制、职务、工资年限等指标来发放, 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特别是以编制为标准, 往往事业单位中干活最多的是无编制的“合同工”, 他们实际的收入因为没有编制无法得到相对银的津贴。

事业单位之间工资的差距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层级比较高的事业单位和层级低的事业单位存在较大差距。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全国基本相同, 工资收入差距具体表现在津贴补贴的地区差异上。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达, 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广泛, 营利性的事业单位盈利能力强。发达地区事业单位的工资明显超过中西部地区, 主要是发达地区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收入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事业单位。基于地区发展的差异造成了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事业单位工资上的差距巨大, 形成地区的不平等。层级比较高的事业单位和层级低的事业单位在工资上个存在较大差距, 层级高的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明显高于层级低的事业单位。

2.2 缺乏工资增长的机制, 缺乏考核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现有的工资制度中缺乏工资增长机制, 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多年未增长。事业单位工资多年未增长,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造成工资收入实际缩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未建立增长机制, 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 与行政机关工资制度相仿, 基本工资制度为全国统一制定, 而基本工资水平多年未曾调整, 面对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事业单位工资多年未增长的话,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实际是贬值减少了。为了避免工资收入下降的事实, 在基本工资不变的情况下, 有的事业单位通过小金库、乱发津贴补贴等方式实现工资的增长。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并非是确定每年一定要涨多少工资, 而是在于每两年要固定涨一次工资, 具体涨幅根据当年的情况来定。当前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正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 在相当多的年份, 工资增长靠的是津贴补贴。

在一般的企业单位, 员工的收入往往与其业绩相联系, 即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工资收入的发放水平。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普遍建立的收入分配制度。发达国家的政府机关也建立起了相应的业绩考核制度, 将个人的绩效与其工资收入挂钩。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中缺乏考核激励机制, 往往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 工作业绩与工资收入分配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目前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 但大都只针对部门和单位, 不针对个人。缺乏对个人的绩效考核, 无法形成真正的激励机制。即使是建立了对个人的业绩考核机制的事业单位, 对个人的绩效考核也缺乏针对性, 甚至是流于形式。

3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

3.1 提高基本工资占比规范津贴补贴标准

长期以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未建立, 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往往通过津贴的增长来实现, 此种机制非常不合理。特别是事业单位工资构成中的基本工资占比较低, 合理的是基本工资应该占到60%至70%。基本工资应当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基本体现。《条例》虽然规定了事业单位工资的构成要素, 但是对基本工资方面, 没有直接规定。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趋势中, 提高基本工资在整个事业单位工资构成中的比例。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津贴发放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 由于基本工资占比低, 事业单位工资增长制度的缺失, 客观上也助长了事业单位滥发津贴补贴的现象。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规范津贴补贴的发放标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津贴补贴的发放标准, 避免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层级差异而形成的工资制度上的不公平。

提高基本工资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 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 根本是增加基本工资。当前事业单位的主要有三大类: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政府全额拨款,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为财产拨款。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为政府差额拨款,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部分为政府拨款、部分为自收。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无论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还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在提高基本工资占比上仍然需要政府统一进行。目前, 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提高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在规范津贴补贴上, 主要是实现不同地区和层级的事业单位的津贴发放制度和标准进行统一。根据最新的消息, 具体的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正在进行研究, 主要考虑是,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等情况,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3.2 建立工资增长机制,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 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所谓工资增长机制, 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适当、稳定提高。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具体来说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的增长机制。对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来说, 建立增长机制尤其显得重要, 特别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完全靠财政资金来支付工资, 其增长机制核心是通过制度确定财政拨款逐年增加,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核心是规范工资发放的标准, 避免“乱发钱”。

事业单位的考核激励机制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 建立起健全的考核绩效机制是当前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当务之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的核心是构建一套考核标准和体系, 特别是针对事业单位工资人员的岗位特点, 目前已有的考核激励制度往往是以编制和身份为重点, 没有建立起以“事”来考核激励的标准, 即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为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的核心就在于以工作人员的业绩为评判标准。

摘要: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确定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存在的诸多的问题, 造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事业单位的工资难以全面顺利推进。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对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的规定, 全国开展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改革。据此, 以当前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前提, 结合当前改革的热点, 阐述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宋艳红.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初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

[2]梁新怀.浅谈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3) .

[3]董凯静.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审视与思路创新[J].学术交流, 2012, (5) .

[4]赵东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3, (12) .

[5]黄娜.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发展历程浅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11) .

[6]韩晓艳.浅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 2009, (09) .

[7]李文清.浅谈事业单位工资体制管理的改革思路[J].时代金融, 2012, (12) .

[8]李婷婷.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占比有望再提高[EB/OL].http://finance.qq.com/a/20160314/012634.htm.

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 篇3

问:编辑同志,我们是事业单位的退休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时,我们都是技术等级8、9级。2006年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及2011年在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时,技术8、9级军转干部都是按照正副处级增加退休金、生活补贴。2012年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没有按照正副处级而是按照中级职称给予生活补贴标准,我们对这一做法很不理解。请问: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军队转业干部如何享受工资和生活补贴待遇?

读者:曾先生等

答:读者你们好!现就你们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机关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的基本工资待遇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关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6〕50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机关军队转业干部其规范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按其已享受的职务工资标准对应的职务(岗位)相应待遇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其已享受的职务工资标准对应的职务(岗位)相应待遇规定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其在单位中实际任职岗位按单位奖励办法确定。

四、机关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退休后,其生活补贴按其退休时退休费计算基数对应的职务(岗位)生活补贴标准规定执行。

编辑部:魏珉

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问:编辑同志,我是县卫生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属于县级基层单位。 2011年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会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请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读者:田先生

答:读者您好!根据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实际是职称工作的思路或原则,是制定职称政策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并非一条独立的职称管理政策。从现有政策看,“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具体体现为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政策及实施特殊的职称评审程序等政策规定。

(一)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政策

根据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外语和计算机是参加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要求等,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存在外语或计算机方面相对较弱的情况,如果要求县、乡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市及区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同等要求参加外语、计算机考试并成绩合格,很多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将因此不能达到评审条件,从根本上失去参加职称评审的资格。为此,国家、自治区层面出台多项措施放宽外语、计算机评审条件,从政策层面,降低入门门槛,实现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

一是职称外语免试及降低合格等级要求。2007年,国家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7号),规定“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经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放宽至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据此,结合我区实际,经自治区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研究同意,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桂职改〔2007〕1号),明确规定“在乡镇以下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同时规定,调整职称外语考试等级要求,对县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以上等级职称的,相比市级以上人员降低外语合格等级一级。即申报正高市级及以上单位需A级合格,而县级的只需B级合格,申报副高市级及以上单位需B级合格,而县级的只需C级合格。通过以上免试及降低外语合格标准政策,对县级及乡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给予倾斜。

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的通知》(桂职改〔2001〕1号)规定,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设在乡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暂不作参考的统一要求”。《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桂职办〔2009〕93号)进一步明确为对于“个别边远乡镇或确实不具备计算机运用条件的乡镇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申报参评专业技术资格情况,经县或市人事职改部门审批,可办理免试手续。

(二)实施特殊的职称评审程序

2012年,自治区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就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审议,形成关于对基层艰苦边远地区职称评审给予政策倾斜的决议,从程序上实现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具体规定是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县级以上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应聘乡镇企事业单位空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以上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未办理人事调动手续的情况下,以乡镇同等人员身份参加评审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乡镇同等身份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对通过上述方式取得的评审结果保留二年,在两年内调入乡镇单位工作的,则按程序报批及发证;如超过二年时间仍未调入的,则评审结果失效。对通过上述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设定三年的最低服务期,如在最低服务期内离开的,则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如最低服务期满后离开,则其专业技术资格继续有效,可以带离。同时,还规定对乡镇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有岗位空缺的乡镇单位,所在评委会应根据岗位空缺数额,对其本单位参评人员给予优先通过。

以上政策规定,结合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从政策上放宽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评的条件和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资格及为基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因此,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确实得到落实。编辑部:魏珉

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高级技师何时能享受相关生活补贴?

问:编辑同志,我们是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的高级技师,退休前都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从2012年1月1日起,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规范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津贴补贴的通知》(桂人社发〔2011〕191号)文件精神,该文件没有高级技师的补贴标准,只能暂按高级工的标准发放补贴。请问: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高级技师何时能享受相关生活补贴?

读者:张先生等

答:读者你们好!你们在来信中提出的有关技师补贴标准问题,自治区已于2012年11月12日出台了指导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桂人社发〔2012〕83号)第三条强调指出:“补充部分岗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根据桂人社发〔2012〕63号关于‘从2012年1月1日起,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控制线(标准)可按所在地政府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控制线、标准执行’的要求,各地在制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时,应按第一条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关系原则补充制定相应的正厅、二级正高、高级技师的生活补贴标准。”

你们的生活补贴问题,按各市贯彻落实上述文件后的相关规定执行。

编辑部:魏珉

业务提成是工资的一部分 篇4

法律贴士

现行有效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第六条都有明确规定,提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是计件工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即按照营业额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关于工资的发放,《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法》第九十一条指出,用人单位如存在克扣或无故拖欠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另外,企业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且内容合法,进行公示才发生效力。

特别提醒

在涉及提成工资、加班费等纠纷时,劳动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常因不能举证而得不到法院或仲裁的支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应承担不利后果。

一般提成工资的计算基数所需要的销售合同、进账凭证等由用人单位掌握,在此特别建议劳动者在工作中注意将自己与客户签署的交易凭证(可以通过复印件、照片等形式保留证据)、回款情况(通过录音或其他形式,如微信、短信等)与客户或单位财务进行确认,以在发生争议时提供初步证据。

★ IBM经典广告词:ON随需应变的业务

★ 工资提成方案

★ 业务员提成制度

★ 超市收银员提成范文

★ 提成分配方案

★ 员工工资待遇及提成合同

★ 提成的解释及造句

★ 业务员规章制度及提成制度

★ 公司销售提成方案

事业单位工资组成部分 篇5

★ 协议薪酬期满工作总结

★ 协议 合同

★ 合同协议范本

★ 合同期满离职申请书

★ 挂靠协议合同

★ 合同变更协议范本

★ 房屋买卖协议合同

★ 合同转让协议

★ 合同终止协议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探析 篇6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及原则

1.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 以绩效考核为核心, 把职工的工资收入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绩效挂钩, 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全国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 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涉及到整个单位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 也就是用薪酬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从而提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高知群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设计有效激励的分配方案, 才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2. 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职工的收入应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 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

第二, 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结合岗位聘用制, 强化岗位职责, 使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岗位竞聘密切联系, 坚持考核上岗, 建立以岗定薪的分配制度。

第三, 突出岗位, 岗动薪变。坚持因事设岗, 因岗配人, 以岗定薪, 薪随岗变, 真正体现靠竞争上岗, 凭业绩拿薪的原则。

第四, 科学设计, 分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要与管理体制、用人、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相配套, 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推进。

二、事业单位设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面临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打破事业单位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搞活单位内部分配,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实现单位经营目标, 最终达到单位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但由于把绩效考核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中, 国内外无借鉴模式, 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困难

首先,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难以量化:从性质方面说, 事业单位是从事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组织, 更多地强调服务性与公益性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岗位大多很难定量, 特别是在职工能力和行为态度考核上;从主体方面来说,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 所从事的多是在易变和不确定因素下的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等思维型活动, 具有复杂性和无形性的特点, 绩效考核难以完全量化。其次, 绩效考核缺少行业指导性意见: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 地方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 其自由度很大, 也容易走形。

2. 职工在考核中容易倾向指标量化极端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出台和落实, 可能会激励职员更多地追求绩效量化考核的达标, 以效益为准则, 甚至可能出现事业单位较大幅度的“市场化”, 如此, 事业单位的职能将被扭曲、弱化。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应明确事业单位性质, 遏制其创收的冲动。

3. 个人绩效工资与团队绩效工资的问题

通常来说, 人们认为绩效工资是针对个人而设计的, 并由此断定绩效就应该是个人绩效。然而现代社会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的复杂社会, 个人作用在下降, 团队作用在上升, 可见, 现代管理应更重视团队绩效而非个人绩效。

4. 考核意识淡薄, 易引发内部矛盾

绩效工资改革, 看似工资有所增长, 其实质上不是单纯的工资变动, 而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些工作能力一般、业绩平平的同志, 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就会有抵触情绪。岗位的竞争, 易造成不同科室或同一科室职工之间的矛盾, 互不协作, 互不交流, 影响团结, 影响工作, 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的健康运行。

三、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建议

事业单位总体分配思路是坚持分配与业绩挂钩,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探索实行多元化的工资分配机制和形式, 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也就是, 根据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 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在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绩效工资更多地承担了绩效激励的功能, 是事业单位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下自主实施的内部分配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都要制定适应自身特点的分配方案。

1. 从实际出发, 科学全面地制定绩效考评机制

首先, 合理的岗位设置是绩效工资分配的前提:各单位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岗设岗, 明确岗位职责, 实行岗位聘任、竞聘上岗。根据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书, 应先明确整体目标责任, 然后按各科室岗位责任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 转化为各科室、个人的分目标。其次, 既要搞好专项考核, 又要搞好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和年度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 在一个年度考核中授权考核人应关注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 动态发展, 与其沟通, 观察、调整被考核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 使其顺利实现年度考核的目标。

2. 合理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 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任务都有所不同, 决定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体系不同。专业技术岗位、业务科室考核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 主要考查业务量、业务强度、完成效率和创新程度等, 定性指标为辅。管理岗位、后勤保障科室考核指标采取定性指标为主, 主要考查工作完成过程、工作质量、团结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辅以定量指标。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应设置简洁, 明确标准, 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有效促进科学管理与创新业务相结合。

3. 以团队绩效为主, 统筹兼顾个人绩效

绩效一般分为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 在推行绩效工资时, 事业单位这杆天平是应倾向于团队绩效。把个人绩效融入于团队绩效之中, 对绩效良好的科室实行全员奖励, 这样既可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 又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科室考核, 科室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 在设计科室的部门责任书时, 不仅要考核整体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定量指标, 还要重视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定性指标。

4. 建立考核反馈机制, 规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如果不建立和完善考核的反馈机制, 绩效工资的分配就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工资、奖金等物质奖励, 结合精神奖励, 从而达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标。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励先进并鼓励后进, 考核领导应定期与考核对象进行沟通, 将考核结果告知考核对象, 对其进行鼓励或鞭策, 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时调动职工参与分配方案的制定, 接受职工监督, 了解职工诉求, 及时修改方案, 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绩效工资改革也仅仅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事业单位管理者所做的就是更加理性的积极响应绩效工资改革、合理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科学运用绩效管理模式,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振夏, 柳大伟.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J].经营管理者, 2011 (3) .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研究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特殊岗位津贴以及绩效工资等三部分构成。其中,绩效工资作为其中唯一活的部分,有力体现了单位职员的实际业绩与贡献。而加强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力度,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能够体现收入的公平与公正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健全,并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而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能够有效的体现多劳多得,这便在契合我党按劳分配要求的同时,还充分调动了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与改良还有利于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促进了我国各事业单位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2.保障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工资作为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仅关乎到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同时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现阶段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队伍中,不乏人浮于事以及铁饭碗的现象,这种缺乏公正的现象大大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进而也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埋下了诸多的隐患。而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严格实施按劳分配制度,便有效的打破了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营造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有益于保障社会的稳定。

3.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事业单位的改革客观来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其改革内容也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岗位制度及聘用制度的改革,还包含工资制度的改革。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与完善使得事业单位将原有的工资制度进行不断改良,并有效体现出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进行。除此之外,改革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员工的工资与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进行挂钩,有效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员工为社会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是根据我党在十六大中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而制定的,该制度曾在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与完善工资日常调整机制方面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存在的部分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影响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建设。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同地区、行业以及经济类型的事业单位,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则表现为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单位职员收入水平高;金融、服务行业的事业单位职员工资普遍比住宿及餐饮类行业的单位职员工资高。其二,未能体现出事业单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的人力资本价值与贡献的评价体系欠缺完善,在分配监督约束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力度也有所不足,进而使得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其三,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工资水平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而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路径

1.科学制定方案,实行政务公开

工资分配制度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切实利益,更关乎到社会的稳定。为此,在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制定和改革时务必应当保持严谨、公正的态度。而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分配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方式来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制定与完善。与此同时,在工资分配制度的内容上,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并将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以及考核方法进行细化,以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另外,在设定好一定工资绩效总量的基础上,给各单位一定的灵活空间来制定具体的工资分配制度,促使其建立起符合自身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方式。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的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进行挂钩,以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基本分配原则。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工资绩效分配,要将其发明、技术以及专利等要素参与到分配中,其分配比例则由其个人和收益单位协商决定,同时积极建立起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和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另外对于处于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和担任重点工程、项目的的带头人采取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以充分落实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着实保障到各职工应有的利益。

3.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政府的衔接

首先,就是将清理津补贴工作与规范津补贴工作相结合。即除了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及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和按国家规定保留的福利性补贴外,其他各种形式发放的津贴及补贴一律取消。其次,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与实行岗位设置管理衔接起来,规范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以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对不同岗位等级的工资标准进行有效确定,促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有效落实。其三,与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不论是在行业类型方面,还是在职员数量方面都较为繁多,为此,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要想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与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相适应,即以事业单位的性质、承担指责以及行业特点来实行分类管理,以此来促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事业单位及社会的发展的必然需要,而要想将该制度进行有效完善与落实,各事业单位则必须深刻认识到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并科学制定方案,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政府的衔接,以此来对我国事业单位原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不断改良与优化,进而促进个人、事业单位甚至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丰良,刘心.浅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以南阳市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 2013(05)

[2]林琰,高慧颖.关于福建省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34)

[3]杨洁,战梦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提和核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2)

[4]李全胜,黄一超.浅论当前中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问题[J].新疆社会科学,2012(01)

[5]周晓萍,柳玉民.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不能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12(10)

[6]李晓轩,黄鹏.美国国立科研机构薪酬体制与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S1)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 篇8

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是我国建国以来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工资构成: ㈠、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详情请点击: 《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㈡、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㈢、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重庆市现经国务院批准的艰苦地区是:一类地区有黔江县、武隆县、巫山县、云阳县;二类地区有城口县、巫溪县、奉节县、石柱县、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

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尚未制定)㈣ 其它工资

在重庆市有关津补贴出台前暂保留以下津补贴。

1、保留奖金:在1993年工改前,国家规定机关执行的奖金额度为:3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为3个半月工资,工改后该奖金项目取消,但保留了事业单位多出的半月工资。该保留奖金只有93年工改前的老职工才有,执行当时的标准(每个人不一样),之后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工没有。

2、老粮贴:1965年开始执行的因粮食价格提高而发放的补贴。补贴数额不同地区、职工有差异,重庆地区大约在1.00~3.5元之间。1979年1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再发该补贴。1993年工改对职工原有的该项补贴予以保留。

3、保留津补贴:原执行的69元保留津贴。

二、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㈠ 岗位工资变动: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岗位确定新的岗位工资标准(工资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双肩挑”人员免去领导职务后执行所在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工资。

㈡薪级工资变动:

2006年6月30日以前(含6月30日)参加工作并已转正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确定薪级工资的基准时点为2006年6月30日,此后参加工作并转正的工作人员确定薪工资的基准时点为其转正定级之时;以下所述的薪级工资的变动均以教职工在上述基准时点时的学历、工作、岗位情况为基本计算依据。

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渝人发〔2007〕50号)

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在编在岗正式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但因岗位变动而发生工资变动(见下条①)时,增加薪级工资超过原薪级工资1个级差的,当年不再增加薪级工资。

2、岗位变动调整薪级工资: ⑴ 在同类别岗位中变动的: ① 由低等级岗位聘用到高等级岗位的,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工资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达到或高于新聘岗位起点工资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② 由高等级岗位聘用到低等级岗位的,薪级工资不变。⑵ 在不同类别岗位之间变动的: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即返回到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按当时(2006年6月30日)本人基本情况和套改政策规定重新确定薪级工资(具体计算方法按市人事局有关规定执行),再加上2007年后按规定可正常增加的薪级工资。① 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工作年限+未计算入工作年限的大学专科以上学习年限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时间为:2006年6月30日,工作当年计算为1年,2006年计算为1年。

工作年限只计算国家政策规定认可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有间断的须扣除;连续病、事假超过半年的,当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渝办发 [2006]257号文)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实际学习时间多于规定学制的,按规定学制计算学习年限,短于规定学制的按实际学习时间计算;电大、函授、夜大、自考等成人教育毕业按所取得的学历计算学习年限:本科不超过4年、专科不超过2年;实际学习时间低于上述时间的按实际学习时间计算;参加工作后毕业的须扣除已计入工作年限的时间。(渝办发 [2006]257号文)、(渝人发[2006]144号文)

▲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不计等次或未考核的,当年不能计算套改年限。(渝人发 [2007] 26号文)② 任职年限计算:

以实际聘任在岗的任职时间计算,计算截止时间为:2006年6月30日,任职当年计算为1年,2006年计算为1年。中间有间断的须扣除。

▲职员职务的任职起始时间以任命机关(单位)的任(聘)时间为准;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任职起始时间以实际聘任时间为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任职起始时间以重庆市人事局规定的考工定级当批次的聘用起始时间为准。

▲由高等级岗位到低等级岗位的高等级岗位任职时间可与低等级岗位任职时间合并计算。由专业技术岗位改聘到管理岗位原任专业技术职务可按以下条件与新聘管理岗位任职时间合并计算:

正高级职务改聘三级及以下管理岗位,副高级职务改聘六级及以下管理岗位,中级职务改聘七级及以下管理岗位,助理级职务改聘管理九级及以下岗位,技术员级职务改聘管理十级岗位。(管理岗位转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年限不能按上述标准反向计算)

▲2006年6月30日之前没有担任过新改聘岗位系列的任何职务的,按起参加工作时的学历确定见习期及转正岗位等级,再按2006年套改文件规定进行套改并按正常增加薪级工资的规定按年增加薪级工资后,确定新改聘岗位的薪级工资。(渝人发 [2006]144号文)

▲工人聘用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其任职起始时间以具有相应权限的政府人事部门批准的“转干”时间计算,之前单位自行聘用的时间不能计算任职年限。

▲以下情况不能计算任职年限: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不计等次或未考核的;连续病事假超过6个月的;在职人员读统分研究生的读书期间;停薪留职(包括自费留学)期间;未签、缓签聘用合同的时间。

▲受降职、撤职处分人员受处分前后的同级职务任职时间合并计算;受留用察看、开除、劳动教养、有期徒刑缓刑、有期徒刑等处分、处罚任职年限从聘现岗位时间起计算。

▲自动离职后重新参加工作,任职年限从聘现岗位时间起计算。

(渝办发 [2006]257号文)㈢ 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基本工资标准。㈣ 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才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以下毕业生仍实行一年的见习期,发给见习期工资。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不实行见习期,硕士实行3—6个月的硕士初期(我院执行6个月),博士可直接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尚未聘任之前,发给相应的初期工资。各类毕业生见习期工资或初期工资执行期满后,按其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确定的行政职务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技术工人学徒期、熟练期2年,普通工人熟练期1年。学徒期、熟练期满后考工定级,按初级工1档确定工资。(见习期、初期、熟练期工资详见《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表》)

四、退(职)休待遇:

实行新工资制度后离退休的人员,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其退休待遇按下规定执行:

规范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计算比例,工作人员退休时,职务工资和津贴按国家有关规定打折扣后计发退休费。除继续执行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的提高退休费比例政策外,其它提高退休费比例的政策一律停止执行。(详见《退休费计算比例一览表》)

事业单位各职务层次对应绩效工资标准表

专业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

工勤岗位

绩效工资月标准 正高

910 副高

七级职员

技术工一级 技术工二级

830 中级

八级职员

技术工三级

770 助理

九级职员

技术工四级

710 员级

十级职员

技术工五级 普

685 注:经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并执行相应管理岗位工资的人员,执行对应岗位的领导职务津贴补贴标准。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补贴比例标准表 人员类别

原生活补贴(元/月)

提高后生活补贴(元/月)

月增资额(元)退休

450 905 455 离休

450 1035 585 200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标准

评论:29 条

查看:30974 次

www-发表于 2009-09-11 12:4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岗位等级:三类岗位 各分等级

依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不同,结合我市实际,对三类岗位划分了通用的等级。

管理岗位按现行的县处级正职到办事员分为6个级别,即五至十级职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

工勤技能岗位分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结构:按照政策 优化配置

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市人事局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对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制定了首次设岗的分级控制目标,市本级事业单位为1.5:4:4.5,县(市、区)事业单位为0.3:3.5:6.2。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2,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

一、执行时间

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额度和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每年执行12个月。

二、执行范围

在编人员、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的人员及离(退)休职工。

三、绩效工资总额的组成

1、年终一次性奖金。

2、节假日补贴。

3、现行的生活补贴。4、2009年1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

5、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

四、发放办法:

一、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现行生活补贴发放渠道不变,即由单位自筹;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由财政全额发放;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的50%由财政补助,其余部分自筹解决。

二、标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标准单位:元/月

三、职级标准 管理岗位 副局585 正处550 副处430 正科355 副科265 科员255 办事员235 试用期150 专业技术岗位 教授600副教授430讲师265助教255技术员235 工人 工勤技能岗位 高级技师355 技师265 高级工255 中级工235 初级工195 普工195 学徒期150.事业单位各职务层次对应绩效工资标准表 专业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

工勤岗位

绩效工资月标准 正高

910 副高

七级职员

技术工一级 技术工二级

830 中级

八级职员

技术工三级

770 助理

九级职员

技术工四级

710 员级

十级职员

技术工五级 普

685 注:经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并执行相应管理岗位工资的人员,执行对应岗位的领导职务津贴补贴标准。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补贴比例标准表 人员类别

原生活补贴(元/月)

提高后生活补贴(元/月)

月增资额(元)退休

450 905 455 离休

450 1035 585

实行新的岗位聘任等级发放标准: 管理岗位

五级(正处)30000元/年 六级 26000元/年 七级 23800元/年 八级 19600元/年 九级 15800元/年 十级 11400元/年 专业技术岗位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34000元/年 副高(中高、副教授)32000元/年 30000元/年

26000元/年 中 级(讲师、中

一、小高)

九级 24800元/年 十级 23800元/年 十一级 19600元/年 初级

十二级 15800元/年

十三级 11400元/年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表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一级 26000元/年 二级 24800元/年 三级 23800元/年 四级 19600元/年 五级 15800元/年 普通工 11400元/年

2006套改后

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我个人的工资条各项如下(省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科研)

姓名 日期(年月)岗位工资 薪级工资 工改保留 其他国家(现在是0)的方出台 应发工资

扣失业 住房公积金

其他扣款

实发工资

(其中前两项是基本工资,国家给-参照下面表的标准,占约70%)例子

2006年套改

下面是文字的背景:2006年10月8日,河南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范围■

此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包括下列单位中 2006 年 7 月1 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教育、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交通、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其他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的实施■

根据此次改革精神,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的实施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三类执行。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 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 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的人员, 需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 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任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 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自己是多少级,恐怕要到人事部门专门问有情趣的对照后面的表喳喳自己的,很难看懂)

薪级工资的实施办法是: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 结合工作表现, 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 其中须扣除 1993 年以来除见习期外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 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在校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 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 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 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的计算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

绩效工资的实施由国家和省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 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 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 自主决定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 合理拉开差距。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实施办法是: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 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 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工资分类管理的实施■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根据其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新的分类办法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前, 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暂按工作人员上 12 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 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事业单位, 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 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 2006 年 7月 1 日起, 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 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并从第二年的 1 月起执行。(记住了哈)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 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 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 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 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 薪级工资不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 薪级工资不变。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 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 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 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

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工资标准分别为: 初中毕业生 570元, 高中、中专毕业生 590 元, 大学专科毕业生 655 元, 大学本科 毕 业生 685元, 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710 元。见习期工资执行期满后, 上述人员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初中毕业生执行 1 级薪级工资标准, 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 2 级薪级工资标准, 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 5 级薪级工资标准, 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 7级薪级工资标准, 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 9 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 770 元[这个很重要],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 845 元。明确岗位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分别执行 11 级和 14 级薪级工资标准。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 可提前转正定级, 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可适当高定:其中, 对在县直单位工作的高定一级, 在乡镇工作的高定两级。

■■相关政策■

另据了解, 中小学教师、护士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 10%。这次套改增资, 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统一按 30%计算。单位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 30%的部分, 套改后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特殊岗位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 暂时予以保留, 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事业单位未聘及缓签聘用合同人员参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按照原聘岗位套改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作为计发生活费待遇的基数, 其计发比例仍按国家和省现行规定执行。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且 1993 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的人员, 仍保持荣誉的, 薪级工资可适当高定: 曾经高定过两个及以上工资档次的, 可高定两个薪级;曾经高定过一个工资档次的, 可高定一个薪级。因同一事迹同时获得过多个荣誉称号的, 不得重复高定薪级。相关链接:新的中小学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工资构成: 新的中小学工资制度总称为中小学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制。工作人员工资由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为工资中固定的部分, 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重复复杂程度津贴主要体现各类人员的岗位工作特点、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各单位工资总量构成中, 职务(技术)等级工资部分占 70%, 津贴部分占 30%(这个也重要可能不同的地方这个不一样,具体多少有待“考古学家”考证)。如何执行中小学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标准: ⑴中小学教师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序列和职务工资标准。受聘中小学教师职务的人员, 执行中小学教师职务等级工资标准。⑵中小学中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执行国家规定的同类人员的职务等级工资标准。⑶中小学行政人员实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 执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标准。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等行政人员根据其学校的具体情况分别执行三至六级职员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行政职务与职员职务等级的对应关系,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具体确定。⑷中小学技术工人执行技术等级工资标准, 普通工人执行普通工人等级工资标准。幼儿园保育员原则上执行技术等级工资标准。

个人注

机关单位工资改革标准是国发2006(22号);事业工改后标准是国人部发2006(56)号,机关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8)号,事业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9)号。网络普通搜索文号即可得文件的全文。

由于精力有限,在此不发附件,不作说明。各省分别有基于国人部文件的相应政策文件出台。正式的文件有2个很大的表格,见后,供不同的人查自己级别和工龄和多少钱,难看懂。

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及结构是什么?

技术职务

|--------------------------------------

技术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十二|十三 --------|--|--|--|--|--|--|--|--|--|--|--|--|--

高级技师

|368 |390 |412 |438 |464 |490 |516 |542 |568 |594 |620 |

| --------|--|--|--|--|--|--|--|--|--|--|--|--|--

技师

|309 |327 |345 |363 |387 |411 |435 |459 |483 |507 |531 |555 |

--------|--|--|--|--|--|--|--|--|--|--|--|--|--

高级工

|274 |290 |306 |322 |342 |362 |382 |402 |422 |442 |462 |482 |502 --------|--|--|--|--|--|--|--|--|--|--|--|--|--

中级工

|244 |258 |272 |286 |304 |322 |340 |358 |376 |394 |412 |430 |448 --------|--|--|--|--|--|--|--|--|--|--|--|--|--

初级工

|224 |236 |248 |260 |276 |292 |308 |324 |340 |356 |372 |388 |404

|(初期)|确定职| 职务工资|

||职务|

|职务 |职务工资 |

|职务工资 |

| |

|-----|津贴||

|津贴|

|-----|津贴|-----|津贴|

|工 资|务范围|档次|标准|

||工资|

|范围 |档次|标准|

|档次|标准|

|--------|---|---|--|--|--||--|--|---|--|--|--|--|--|--|

|博士学位研究生 |415

|讲师 |三 |352 |151 ||352 |151 |讲师 |四 |372 |159 |五 |392 |168 |

|--------|---|---|--|--|--||--|--|---|--|--|--|--|--|--|

|硕士学位研究生 |375

|助教 |四 |308 |132 ||308 |132 |助教 |五 |328 |141 |六 |348 |149 |

|--------|---|---|--|--|--||--|--|---|--|--|--|--|--|--| |获得双学士学位的|

||

| |大学本科毕业生及|

||

| |

|350

|助教 |三 |288 |123 ||288 |123 |助教 |四 |308 |132 |五 |328 |141 |

|未获得硕士学位的|

||

| |

研究生

||

| |

|--------|---|---|--|--|--||--|--|---|--|--|--|--|--|--|

|大学本科毕业生 |330

|助教 |二 |274 |117 ||274 |117 |助教 |三 |288 |123 |四 |308 |132 |

|--------|---|---|--|--|--||--|--|---|--|--|--|--|--|--|

|大学专科毕业生 |315

|技术员|二 |248 |106 ||248 |106 |技术员|三 |260 |111 |四 |278 |119 |

|--------|---|---|--|--|--||--|--|---|--|--|--|--|--|--|

| 中专毕业生

|295

|技术员|一 |236 |101 ||236 |101 |技术员|二 |248 |106 |三 |260 |111 |

|--------|---|---|--|--|--||-----|---|--|--|--|--|--|--|

| 高中毕业生

|295

|技术员|一 |236 |101 ||

295

|技术员|一 |236 |101 |一 |236 |101 |

|--------|---|---|--|--|--||-----|---|--|--|--|--|--|--| |

|280

||

上一篇:试运申请单下一篇:周安全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