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2025-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通用7篇)

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篇1

委托开发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开发项目的委托单位,以下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开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开发项目的受托单位,以下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鉴于甲方需要就_______技术项目委托给乙方进行研究开发鉴于乙方愿意接受甲方的委托从事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技术合同的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规的规定,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就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项目名称

1.1 本合同的委托开发项目名称为:(本合同所涉及到的技术标的项目的名称)

1.2 技术合同的填目名称应使用简明、准确的词句和语言反映出合同的技术特征和法律特征,并且项目名称一定要与内容相一致,尽量使用规范化的表述,如关于_______技术的委托开发合同。

第二条标的技术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2.1 本合同的标的技术为:(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进行研究开发所要完成的技术成果)

2.2 本合同的标的技术是订立合同时甲乙双方尚未掌握的、经过乙方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成果应当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

2.3 乙方应保证该技术成果具有创造性,即订立合同时该技术成果并不存在,而是经过乙方创造性劳动,探索前人或他人未知领域中的发明创造项目,这种发明创造的项目,可以是世界上的新项目。也可以是国内首创的新项目,还可以是地区或行业中的新项目。

2.4 乙方应保证该技术成果具有新颖性,即该技术成果不是现有技术,没有被他人公开,为公众所知晓。

2.5 甲乙双方应明确本合同开发技术项目的技术领域、说明成果工业化开发程序,比如是属于小试、中试等阶段性成果,还是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的工业化成果;是属于科技理论,还是有关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等。

2.6 甲乙双方应约定标的技术的形式,是属于以技术报告、文件为载体的书面技术设计、资料,还是以产品、材料、生产线等实物形态为载体的技术成果。

2.7 本合同的标的技术应达到如下技术水平和具体指标:(载明本合同标的技术所应达到的科技水平及衡量和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

第三条研究开发计划

3.1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拟定一个比较周密、合理的研究开发计划,包括实施研究开发工作的总体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等,明确约定每一阶段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完成的研究内容、达到的目标以及完成的期限等内容。

3.2 乙方拟定的研究开发计划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与本合同标的技术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

(2)现有的技术基础和条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研究开发本项目的主要任务;

(4)研究开发本项目的攻关目标和内容;

(5)研究开发本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开发本项目的试验方法、技术路线和开发进度计划等。

3.3 乙方应在本合同生效后两个月内完成本项目研究开发计划的拟定工作,并在上述期限内将研究开发计划提交甲方审阅。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研究开发计划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乙方应在一个月内补充、修改完成。

3.4 乙方应按照拟定的研究开发计划,按期完成委托开发技术成果。

3.5 乙方不按研究开发计划实施研究开发工作的,甲方有权督促其实施计划并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条研究开发经费、报酬及其支付、结算方式

4.1 甲乙双方约定本项目的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总金额为:_______元人民币,其中研究开发经费为:____________元人民币,报酬为:____元人民币。双方约定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定比例作为使用费和科研补贴的,可以不单列报酬。

4.2 甲乙双方可以约定按以下方式支付上述约定的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

(1)支付方式:甲方按约定一次性支付或分期分批支付;分期分批支付的,应约定每期支付的金额。

(2)支付期限:甲方按约定在本合同生效后_______天内一次性支付;分期分批支付的,应约定每期支付的期限。

(3)支付地点:甲乙双方可以约定支付的具体地点,可以在甲方所在地,也可以在乙方所在地,或者双方约定的其他地点。

4.3 甲方按约定还可以资金以外的形式进行投资。若甲方以试验装备、设备、器材、样品、专业技术人员和现有技术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进行投资的,应明确约定投资内容所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归属及其提供的期限和方式。

4.4 甲乙双方可以约定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结算经费和报酬:

(1)经费实行包干。双方约定经费实行包干使用的,当合同完成以后经费出现结余时,结余的经费归乙方所有;如果经费不足,不足的经费由乙方自行解决,并且乙方的报酬包含在研究开发经费中,甲方不再另行支付。

(2)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双方约定经费实行实报实销的,当研究开发经费不足时,甲方应当补充不足的经费;当研究开发经费出现结余时,乙方应将结余经费如数返还给甲方。经费实行实报实销的,双方还应约定乙方的报酬金额及支付方式等。

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篇2

在建筑工程领域, 业主与承包商两大主体, 从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 更多的是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然而工程的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完成离不开业主与承包商的有效合作, 而只有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 为双方的合作打下基础。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离不开合同, 业主正是通过各种激励合同来激励承包商, 使其在满足业主利益的同时, 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得到提高, 从而达到合作双赢的效果。

在众多合同形式中, 学者们普遍认为成本加激励费 (cost-plus-incentive-fee, CPIF) 合同是对承包商进行激励的较好选择, 它不仅规定了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 而且决定了利益、风险的分配和激励的效果[1]。Kamal[2]从风险分担的角度就CPIF合同对承包商的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陈偲苑[3]将工程成本、工期、质量三者作为CPIF合同的激励因素, 建立业主与承包商的主从递阶决策模型, 研究了对承包商的激励;T.C.Berends[4]讨论了CPIF合同中的最大激励费和激励系数, 建立了业主对承包商的激励机制。

当然, 也有很多学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建筑工程领域的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朱冰[5]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在建设期业主对承包商的激励问题;李丽君[6]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工程成本的控制问题。然而少有学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具体的工程激励合同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此, 本文将用委托代理理论来研究CPIF合同, 着重解决CPIF合同中的激励系数以及最大激励费问题。

2 CPIF合同

CPIF合同是一种委托合同, 其模式下合同价格由成本、酬金、激励费三部分组成。成本部分包括人员费用、管理费用、办公费用、税金等, 业主需对项目管理承包商用于项目的实际费用予以实报实销。酬金和激励费构成了承包商的利润, 其中酬金部分是固定的, 它在合同签订时已经确定,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随实际项目费用的增减而变动, 激励费部分则要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而定, 一般是在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等达到的前提下, 当项目实际费用低于项目目标费用时, 将激励费与项目实际费用挂钩, 按照事先合同中约定的分享比例, 业主和承包商分享节约费用。同时, 合同设置一个对承包商激励费的封顶值, 而当实际费用超出项目目标费用时, 业主承担超支风险, 承包商的利润只有固定酬金。CPIF合同价格的表达为:

式中, C为承包商最终获得的工程费用;Ca为实际成本支出;f1为固定酬金部分;Cb为预算成本;α为承包商分享的项目费用节约百分比系数, 即激励系数。其中f1+α (Cb-Ca) 是承包商的利润 (f) 部分, 若假设合同中约定激励费部分的最大值为f2max=α (Cb-Ca) , 那么CPIF合同中承包商的利润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为:

CPIF合同下承包商的利润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个成本加激励费合同有效力的关键因素就是Cb的设置既有挑战性也要有现实性[3]。然而, Cb作为预算成本, 随各个项目内容的不同而完全不同, 难以也无需统一化, 而α与f2max作为合同中的两大参数, 合理地确定其数值, 既能保证业主的合理利益, 也能确保合同的激励效果。

3 委托代理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在工程建设方面没有私人信息的业主是委托人, 拥有私人信息的承包商是代理人。在CPIF合同下, 假设工程成本的差值 (Cb-Ca) 是由承包商的努力 (e) 与工程本身的不确定性 (θ) 共同决定的, 即Cb-Ca=e+θ。这里e是指承包商在追求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所付出的努力,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承包商不可能一直努力或一直不努力, 因此假定e为一维连续变量;θ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当时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地理气候条件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制约给工程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 假设θ服从均值为0, 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另外, 在当前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情况下, 假设业主是风险中性的, 承包商是风险规避的;假设承包商努力成本C (e) 可以等价于货币成本, 且C (e) =me2/2, 其中m>0, 表示承包商努力对成本影响, m越大则同样努力对成本影响就越大, 这个函数既满足成本递增的条件, 同时也反映了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

记业主的收益为v, 那么在CPIF合同下有v=R-[Ca+f1+α (Cb-Ca) ], 其中R是工程完工后对业主的价值;记承包商的收益为w, 那么在CPIF合同下有w=C-C (e) -Ca=Ca+f1+α (Cb-Ca) -me2/2-Ca, 即承包商的收益是合同支付扣除努力成本以及工程实体的实际成本。对于风险中性的业主而言, 其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益:

对于风险规避的承包商而言, 假设其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的绝对风险规避特征, 即u=-exp (-ρw) , 其中ρ是绝对风险规避度量, 那么承包商的确定等价性收入TCE为[7]:

承包商最大化期望效用函数Eu等价于最大化 (4) 式中的确定等价性收入。在委托代理理论中, 作为委托人的业主选择激励合同的目的是最大化自身的期望收益, 作为代理人的承包商在接受合同时面临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参与约束 (IR) 要求其期望效用不小于保留收入水平 (假设其值为) , 激励约束 (IC) 使得承包商选择能使自身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努力水平。

因此在CPIF合同下业主与承包商的委托代理模型可表示为:

3.2 模型求解

因为承包商最大化期望效用函数Eu等价于最大化 (4) 式中的确定等价性收入, 在式 (4) 中对e求导可得IC的结果为:e=α/m;对于IR, 业主的支付只要使得承包商的期望收益不小于其保留收入即可, 没有必要支付承包商更多, 因此式 (5) 取等号。将e=α/m与取等号的IR代入目标函数Ev, 那么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式 (7) 对α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 即可得在CPIF合同下使业主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激励系数, 将α与e的值代入Eu可得CPIF合同下业主的期望收益最大值为:

若业主在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不进行任何激励, 即在CPIF合同中α=0, 此时CPIF合同的表达式退化为C=Ca+f1, 此时对承包商而言, 付出努力其收入不会增加, 但是会有努力成本, 承包商的期望效用降低, 因此承包商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努力, 此时e=0。记业主的期望效用为E′v, 则有:

那么业主采用CPIF合同的激励成果可表示为:

对业主而言, 采用激励合同的目的是在工期、质量满足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投资, 由式 (10) 可知, 相对于不采用任何激励手段, 业主采用CPIF合同的激励成果相当于节约了投资, 那么在CPIF合同下业主能给承包商的最大激励费不会超过ΔEv, 否则业主宁愿不采用任何激励手段, 由此得激励费的上限值以及承包商能得到最大激励费时实际成本边界值为:

根据以上在CPIF合同下, 对业主与承包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结果, CPIF合同中承包商的利润f1+α (Cb-Ca) 与实际成本Ca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3.3 模型结果分析

由可知承包商越是害怕努力工作 (m值越大) , 承包商越是风险规避 (ρ越大) , 工程本身的不确定性越大 (σ2越大) , 承包商从项目费用节约中分享的百分比就应越低。从式 (11) 可以看出承包商越是害怕努力工作 (m值越大) , 其能获得的最大激励费越小。对式 (11) 求坠f2max/坠σ2=ρ (1-mρσ2) / (1+mρσ2) 3, 那么若1-mρσ2>0, 则f2max是σ2的递增函数;若1-mρσ2<0, 则f2max是σ2递减函数。在式 (11) 中, ρ与σ2的数学性质一样, 即1-mρσ2>0时, 承包商越是风险规避, 工程成本的不确定性越大, 最大激励费设置该越大;1-mρσ2<0时, 承包商越是风险规避, 工程成本的不确定性越大, 最大激励费设置该越小。对于承包商能得到最大激励费时的实际成本边界值, 由式 (12) 中后半部分求坠知, 此边界值是m的递增函数, 是ρ与σ2的递减函数, 意味着承包商越是害怕努力工作, 边界值越大, 与预算成本差值越小, 承包商得到最大激励费越容易;承包商越是风险规避, 工程成本的不确定性越大, 此边界值越小, 与预算成本差值越大, 承包商得到最大激励费越困难。对以上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见表1。

4 结论

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带有激励性质的CPIF合同, 其目的是与承包商共同分享工程节约成本, 以此来激励承包商满足业主节约投资的目的, 同时实现自身利润的增加, 使双方从经济利益对立的关系通过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而CPIF合同中的激励系数α与最大激励费f2max两大参数的合理确定将直接影响着激励效果。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出发, 得到了CPIF合同中α与f2max的计算式, 并分析了承包商努力对其成本的影响 (m) 、承包商的风险规避程度 (ρ) 以及工程成本的不确定性 (σ2) 三者如何影响α、f2max以及承包商得到最大激励费时实际成本边界值, 其中σ2的值根据工程的不同而不同, m与ρ的值则是根据承包商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业主在设计CPIF合同中相关参数时, 不但要考虑工程本身的情况, 还需要考虑承包商的情况, 从而保证激励合同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 合理有效的激励能使业主与承包商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促进项目的成功。成本加激励费 (cost-plus-incentive-fee, CPIF) 合同是一种激励合同, 如何确定其中各参数的取值将直接影响激励效果。本文通过建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 确定了CPIF合同中激励系数与最大激励费两大参数的取值, 构建了合同中承包商利润与其实际成本的具体关系图, 并分析了不同的工程以及不同的承包商是如何影响合同中参数取值的, 认为业主设计CPIF合同时不但要考虑工程因素, 还需要考虑承包商的因素。

关键词:激励,CPIF合同,委托代理,最大激励费

参考文献

[1]赵振宇, 谢铁军, 刘睿.工程项目成本加成合同激励模型研究[C].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2005.

[2]Kamal M Al-Subhi Al-Harbi.Sharing Fractions in Cost-plus-incentive-fee Contr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8, 16 (2) :73-80.

[3]陈偲苑,张巍.建设工程最优激励合同机制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2 (1) :171-173.

[4]T C Berends.Cost Plus Incentive Fee Contracting:Experiences and Structu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0, 18 (3) :165-171.

[5]朱冰, 李启明.信息不对称下工程建设期道德风险模型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5, 27 (4) :102-105.

[6]李丽君, 黄小原.委托代理理论方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3 (10) :937-939.

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篇3

关键词 任意解除权 违约责任 损害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的逐年上升,关于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而引发的纠纷最为常见。针对此类纠纷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笔者愿与各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委托合同当事人的任意解除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委托他人处理事务,他人同意为其处理事务的协议。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委托他人为自己处理事务的人称委托人,接受委托的人称受托人。

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委托人之所以选定某一特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情,是以了解并相信受托人的品行,能力,经验为前提的,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并愿意为委托人处理事物,也是以了解并相信委托人的信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双方的信任与自愿,委托合同不可能成立。因此,委托合同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没有当事人双方相互的信任和自愿,委托合同关系就不能建立,即使建立了合同关系也难以巩固。

由于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和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失信于另一方,继续履行合同已无必要,因此,法律赋予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即只要一方想终止合同,就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而且不须有任何的理由。

由此可知,任意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不管相对人是否同意,委托合同有无期限,委托事务的处理是否告一段落,委托合同是有偿还是无偿,也不管是否具有一定的理由,双方均得以随时解除合同。

二、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是否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是《合同法》从实际出发,对合同解除的效力所作的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指根据履行部分对债权的影响。如果债权人的利益不是必须通过恢复原状才能得到保护,不一定采用恢复原状。当然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对债权人根本无意义,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指根据合同标的的属性。根据合同的属性不可能或者不容易恢复原状的,不必恢复原状。就诉讼委托合同而言,合同解除后,如果允许将已办理的委托事务恢复原状,就意味着委托人与第三人发生的法律关系失效,将使第三人的利益失去保障,因此不必恢复原状。

那么,诉讼委托合同解除后还能否请求损害赔偿?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依据本条规定,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因为,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解除不溯及既往,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请求赔偿损害,那么一方当事人在不利于另一方当事人的时期解除合同使另一方当事人受到的损害就无法补救。因此,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确因一方的过错造成另一方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向受害方赔偿损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应负的赔偿责任。

正因为上述原因,《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对于委托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责任作了规定:“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三、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中预先约定的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是否有效

诉讼委托代理合同是委托合同的一种,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约定由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的协议。在司法实践中,一个诉讼案件从启动到终结往往耗时数年。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了维护合同的稳定性,通常会在合同中作一些特别约定,对合同解除权作出限制,规定任何一方不得无故终止或解除合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是否有效?

笔者认为,既然任意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权利的行使显然不可能构成违约,法律上是不承认解除委托合同有违约责任问题的。即使当事人特别约定合同成立后,一方不得解除合同,但该特约有违于委托的基本性质,也违反法律规定,特约应无效。

四、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是什么性质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侵害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与基础,根据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表现形式,可以把民事责任分为三类:第一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即违约责任;第二类:侵权的民事责任;第三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

既然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任意解除权,合同中预先约定的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无效,那么当事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并未违约,合同解除后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性质也就不是违约责任。

笔者认为,《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赔偿损失”的责任应为民事责任的第三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了合同,使受托人不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而少获报酬,在可归责于委托人的情况下解除委托合同,显然意味着委托人不履行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义务,委托人应当承担对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受托人造成的报酬减少进行赔偿的民事责任。

五、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数额是否应包括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

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给受托人造成的损失分为两部分,即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实际损失即受托人因已完成的这部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而应得的报酬。可得利益损失即因为委托人在诉讼委托代理事务完成前解除合同使受托人不能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的报酬。

结合《合同法》第一百四十条及上述《合同法释义》对该条款的解释,笔者认为,对于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应由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合同法释义》中对《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作出如下解释:委托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解除委托合同而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谓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就委托合同而言,是指由于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了合同,使受托人因不能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的报酬的情形。委托人除对受托人已履行的部分给付报酬外,对在可归责于委托人的情况下,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受托人造成的报酬减少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托人处理事务不尽注意义务,怠于委托事务的处理,委托人无奈而解除委托合同,虽会给受托人造成一定损失,但因解除合同事由不可归责于委托人或者不能完全归责于委托人,委托人对受托人因合同终止而遭受的损失不予赔偿或者只赔偿其部分损失。

具体到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而言,笔者认为,应针对两种情况分别作不同的处理:

第一种情况,如果委托人解除合同的原因不可归责于其自身,而是受托人或第三人的原因,或是不可抗力,则委托人不应支付受托人对未完成事务部分的报酬。即委托人不须赔偿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

第二种情况,如果委托人解除合同的原因可归责于其自身,换句话说就是委托人对合同的解除有过错,则基于公平原则以及禁止利益损害原则,委托人应当将未完成事务部分的报酬作为受托人的损失予以赔偿。例如,双方在诉讼委托代理合同中已对报酬支付的时间及比例作出约定,而受托人已经基本履行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或即将完成诉讼委托代理事务,委托人依约支付所有的报酬为受托人完全可期待的利益,如判决即将生效或者已经确定能够取得执行款项但未真正取得时,而此时委托人为了逃避支付委托人报酬而解除委托合同,显然委托人对合同的解除存在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依据公平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判决委托人赔偿受托人的相应可得利益损失。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

[2]王利明.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江平. 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庆宝,赵培元,孟祥刚.委托类合同裁判原理与实务[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软件委托开发合同 篇4

甲方(受托人):

乙方(委托人):

【本合同由盈科研究院赵成伟、刘永沛、牟晋军律师提供】 甲方(受托人): 法定代表人(如有):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乙方(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如有):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达成本协议。双方申明,双方都已理解并认可了本合同的所有内容,同意承担各自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本合同。

1.合作内容

乙方为提高企业信息管理化水平与公司形象,特委托甲方为其开发 软件,详细要求见附件。

【律师提示】对所要开发软件的要求单独以附件形式列出。2.合同期限

自 年 月 日始至 年 月 日止。

3.甲方权利与义务

3.1甲方应在 年 月 日交付本合同约定的软件。3.2甲方所开发软件是自行研发的,保证不是侵权软件。【律师提示】甲方因自行开发软件涉及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由甲方承担侵权责任。

3.3 甲方将严格按照乙方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进行软件的开发设计。

3.4甲方开发的软件不得含有病毒,不得含有黄色,反动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

3.5甲方所开发软件的所有权,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只有使用权。【律师提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此处是作品完成之后的权利归属归受托人的约定。

3.6甲方只根据乙方提出的书面要求进行开发。

3.7甲方交付软件时将对乙方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律师提示】因计算机软件不同于其他作品,其中包含必要的软件设计程序、参数及一些必要的技术支持,乙方为了使用便利,双方可视情况约定甲方在交付软件之时提供哪些技术指导、培训及相应的维护。

4.乙方权利与义务

4.1 乙方托付甲方所开发的软件保证不含有反动,黄色及违反国

家法律规定的内容,否则甲方将不予开发。

4.2乙方必须保证对甲方所开发的软件不作任何侵权行为,如不进行拷贝,篡改,泄露给第三方使用等,否则甲方将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4.3 乙方托付甲方开发软件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一式二份且加盖公章)详细地说出需求模块,提供给甲方各项技术指标。

4.4乙方托付甲方开发的软件在签订合同之后如需增加其它功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呈交给甲方,甲方做改动并酌情收取适当费用。

【律师提示】合同履行过程中,若要增加双方约定软件功能时,最好有书面说明。

5.乙方验收标准

5.1乙方验收时,不得对甲方所开发的软件提出附加条件。5.2 甲方所开发的软件符合乙方呈甲方的附件要求及各项技术指标即为合格。

5.3甲方完成软件工作, 乙方应在三日内组织验收,超过七日不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律师提示】此处为验收期的约定,防止乙方无故拖延验收期及付款期限。

6.支付报酬

6.1该软件乙方付给甲方费用总金额 元整。

6.2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当日,乙方将预付保证金人民币 元整(占总造价 %)。

6.3 甲方交付软件当日,乙方验收合格后付甲方人民币 元整(占总造价 %)。

6.4 甲方收取完开发费用后,免费为乙方维护软件 个月。【律师提示】软件开发工作涉及技术操作及相关工作,需由受托方提供相应培训指导及维护服务。

6.5免费维护期过后,乙方如需甲方对该软件继续进行维护,甲方将提供有偿服务。

6.6付款方式。

【律师提示】付款方式可以约定每次服务的要求及服务费用的结算方式。

7.支付方式

乙方应在本合同第6条约定的期限内向以下银行账户支付报酬,报酬支付时间以银行收到该款项为准:

甲方开户行:

开户名:

账号:

8.保密

甲乙双方保证对在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包括商业秘密、公司计划、运营活动、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

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 年。

9.违约责任

9.1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造成的实际损失及救济的合理支出费用。

9.2甲方违反本合同第3.1条规定,由于甲方原因未能按时完成软件的开发, 逾期 日完成软件开发的,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索赔,具体额度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合同中乙方支付费用总金额的10%。

9.3由于乙方未及时提供软件开发所需的信息而导致甲方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甲方不负任何责任,并有权向乙方提出延期要求,延期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9.4乙方违反本合同第6条规定,乙方应每日按约定报酬的 %向甲方支付迟延履行金。如该项付款超过20日,乙方仍未付款,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需赔偿甲方由此造成的损失。

【律师提示】延期履行时,双方可以约定宽限期或者延期履行期限内应支付的赔偿金额。

9.5因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承担守约方为保护和实现本合同项下权利和救济所产生的所有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等)。

10.其他约定 10.1通知方式

本合同要求所有通知应以信件或传真等书面方式送达对方于本合同所载地址,若地址有所变更应通知对方,否则视同于送达。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 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由未通知方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责任。

【律师提示】此条约定,避免一方因口头或电话方式通知,涉及合同相关事项变更,对方实际没有收到,没有相应证据。

10.2不可抗力

10.2.1如果本合同任何一方因受不可抗力事件(不可抗力事件指受影响一方不能合理控制的,无法预料或即使可预料到也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并于本合同签订日之后出现的,使该方对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任何事件。此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灾、火灾、旱灾、台风、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交通意外、罢工、骚动、**及战争(不论曾否宣战)以及政府部门的作为及不作为)影响而未能履行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在不可抗力事件妨碍其履行期间应予中止。

10.2.2声称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书面形式将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通知另一方,并在该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十五日内以手递或挂号空邮向另一方提供关于此种不可抗力事件及其持续时间的适当证据。声称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其对本合同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一方,有责任尽一切合理的努力消除或减轻此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10.2.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应立即通过友好协商决定如

何执行本合同。不可抗力事件或其影响终止或消除后,双方须立即恢复履行各自在本合同项下的各项义务。如不可抗力及其影响无法终止或消除而致使合同任何一方丧失继续履行合同的能力,则适用本合同关于合同终止的规定。

10.3合同修改

本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特殊情况时,甲、乙任何一方需变更本合同的,要求变更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双方在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发出 天内)签订书面变更协议,该协议将成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未经双方签署书面文件,任何一方无权变更本合同,否则,由此造成对方的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10.4合同终止

任何一方终止合同,需提前 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正当的终止理由,由双方代表签字后方可终止本合同。

10.5法律适用

有关本合同的解释履行等相关事宜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11.争议解决

因履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双(各)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按照下列方式解决(任选一项,且只能选择一项,在选定的一项前的方框内打“√”):□ 向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律师提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

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因此,对争议的解决不能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二者只能择其一。争议解决选择法院,双方可在此处进行约定或者在争议产生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实践中一般约定当事人自身所在地的法院较为有利。

12.附则

12.1 合同签订前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合同签订后,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对本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变更或者补充时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12.2本合同一式肆份,双方各执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附件与本合同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以下无正文。合同签订地: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委托开发合同 篇5

法定代表人:xxx电话:xxx

乙方(开发方):xxx公司地址:xxx邮编:xxx电话:xxx

负责人:xxx电话:xxx

甲方委托乙方,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开发xx软件产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定制开发软件产品,并向甲方提供技术培训;甲方向乙方支付费用。

二软件内容要求及验收标准:

1、依据本合同约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发的软件产品为:

2、总体设计原则:

3、软件的构成及功能需求、验收标准以经甲方确认的《软件需求说明书》(见附件一)为准。(《软件需求说明书》通常应包括软件的功能描述、验收标准、验收期限、验收方法、产品缺陷的确认和补救等内容,可以根据委托项目的特点予以增减。例如,我方的详细设计已经完成,只需要承包方编写代码,此时就不需要功能描述)

三、工作进度:

乙方应按本合同所附的《软件开发进度计划》(见附件二)完成工作进度

四、费用支付

1、本项目总费用为x元,双方同意以下列第x种方式付款

(1)现金

(2)支票

(3)其他方式

2、付款期限

在乙方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时间表完成工作进度并验收合格的前提下,甲方将按如下日期向乙方支付:

(1)后x日内首付合同总额的%,金额x元;

(2)后x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金额x元;

(3)后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金额元;

(4)后支付最后一笔,即总额的%,金额元。

3、付款地点:双方同意付款地点为xxx

4、上述费用包含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的的所有费用,乙方承担所得税,并由甲方代扣。

五、双方权利和义务

1、如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甲方保留追回所有投入的权利;

2、如设计缺陷导致部分功能无法正常运行,乙方应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如问题不能按期解决,导致影响甲方正常使用,甲方有权扣除部分费用;

3、系统设计必须完全符合甲方设计要求,否则甲方有权拒付款项(设计要求见附件一);

4、乙方需协助甲方安装调试,直至甲方验收合格;

5、乙方负责为甲方培训、人员各x名,甲方接受培训的人员应达到熟练操作并能解决简单问题的程度;

6乙方应亲自完成本开发项目的全部工作,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乙方不得将本项目的全部或部分转委托给任何第三方。

7、乙方必须在交付使用时作出该系统技术升级、功能扩展的计划,升级、扩展所用费用由承担(或另议);

8、系统维护

方案一:系统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后,乙方负责免费维修个月。系统出现紧急问题,乙方应现场解决。乙方人员应于甲方发出书面维修通知后日/小时内到达现场,因乙方迟延造成的甲方损失,由乙方承担。

方案二:系统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后,乙方负责提供人天工作量的免费维修。系统出现紧急问题,乙方应现场解决。乙方人员应于甲方发出书面维修通知后日/小时内到达现场,因乙方迟延造成的甲方损失,由乙方承担。

六、知识产权条款

1因本协议产生的开发成果(包括源代码、系统技术文档、软件、数据等)由甲方享有知识产权。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乙方不得许可第三方阅读、使用或复制。

2乙方保证其开发成果及其开发过程不侵犯第三人的知识产权,如第三方以该产品侵犯知识产权为由提起诉讼,乙方将以自己的费用解决问题,并赔偿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3乙方对本协议有关内容及产品的研制过程负有保密义务,保密期限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年。具体保密义务以本协议附件三为准。

七、协议的补充、变更、终止

1、协议的补充、变更、修改:如因业务发展需要对本协议现有内容进行补充、变更、修改,由双方或任何一方提出补充、变更、修改的建议和方案,经双方协商并达成统一意见后,以书面形式确认,并由双方签字盖章后补充为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协议的终止

方案一: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有任何一方要求暂时停止或终止本协议的执行,应提前一个月向对方以书面形式提出,经双方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执行。

方案二: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因乙方不能正确协议义务而导致项目开发受到严重影响,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八、违约责任

1乙方应按附件一所列的时间按时完成工作进度,如乙方迟延完成工作进度,每迟延一日,甲方有权扣除合同总金额的%作为违约金。迟延超过天,影响甲方正常使用的,甲方有权单方终止合同,乙方应于甲方终止合同日内返还甲方已支付的款项。

2乙方应保证开发完成的产品达到本协议约定的性能要求,如因产品不能达到约定的功能而影响甲方正常使用,甲方有权酌情(或按不能使用的时间长短)扣除开发费用;给甲方造成其他损失的,乙方应予赔偿。

3如乙方擅自中断开发,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应自甲方发出书面通知起日内返还甲方已支付的全部费用,给甲方造成其他损失的,应予赔偿。

4如乙方未经甲方书面许可将本项目的全部或部分转委托给第三方,甲方有权立即解除合同。乙方应在甲方发出书面通知起日内返还甲方已支付的费用,并应向甲方支付相当于合同总金额%的违约金。

5乙方提交的工作成果验收合格后,甲方应按时履行付款义务,如甲方无正当理由迟延付款,每迟延一日,应向乙方支付迟延支付部分金额的%作为违约金。

九、争议的解决途径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由甲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十、其他约定事项

本合同附件如下:

附件:

1、xxx

2、xxx

本合同一式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xxx乙方:xxx

(盖章)(盖章)

签字:签字:

信息平台委托开发合同 篇6

甲 方:

乙 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达成本协议。双方申明,双方都已理解并认可了本合同的所有内容,同意承担各自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本合同。

一、合作内容

乙方为提高XXXX信息管理化水平与服务效率,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特委托甲方开发XXXXXX工作平台(一下简称“系统”),详细要求见附件。

二、合同期限

(麻烦补充一下)

三、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所开发系统是自行研发的,保证不存在任何侵权问题。

2、甲方将严格按照乙方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进行系统的开发设计。

3、甲方开发的系统不得含有病毒,不得含有黄色,反动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

4、甲方所开发系统的所有权,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只有使用权。

5、甲方只对乙方提出的书面要求进行开发。

6、甲方交付系统时将对乙方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

7、如需提供短信功能,乙方必须提供短信平台及短信平台数据接口。

四、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托付甲方所开发的系统保证不含有反动,黄色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否则甲方将不予开发。

2、乙方必须保证对甲方所开发的系统不作任何侵权行为,如不进行拷贝,篡改,泄露给第三方使用等,否则甲方将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3、乙方托付甲方开发系统时必须以书面形式(一式二份且加盖公章)详细地说出需求模块,提供给甲方各项技术指标。

4、乙方托付甲方开发的系统在签订合同之后如需增加其它功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呈交给甲方,甲方做改动并酌情收取适当费用。

五、乙方验收标准

1、乙方验收时,不得对甲方所开发的系统提出附加条件。

2、甲方所开发的系统符合乙方呈甲方的附件要求及各项技术指标即为合格。

3、甲方完成系统开发工作,乙方应在三日内组织验收,超过七日不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六、费用结算方式

1、该系统乙方付给甲方费用总金额元整。

2、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当日,乙方将预付保证金元整(占总造价%)。

3、甲方交付系统当日,乙方验收合格后付甲方人民币 元整(占总造价%)。

4、甲方收取完开发费用后,免费为乙方维护系统个月。

5、免费维护期过后,乙方如需甲方对该系统继续进行维护,甲方将提供有偿服务。

6、付款方式。

七,违约责任

1、由于乙方未及时提供系统开发所需的信息而导致甲方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甲方不负任何责任,并有权向乙方提出延期要求,延期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由于甲方原因未能按时完成系统的开发,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索赔,具体额度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合同中乙方支付费用总金额的10%。

八,争议解决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共同协商解决。

九,合同终止

1、任何一方终止合同,需提前1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正当的终止理由,由双方代表签字后方可终止本合同。

2、由于战争、地震、火灾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工作中断,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待条件恢复后,由双方协商确定合同内容的变更。

十,附则

1、合同签订前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合同签订后,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对本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变更或者补充时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2、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3、本合同的详细要求见附件,附件具有同待法律效率。

甲 方:乙 方:

代表人:代表人:

研究项目委托开发合同 篇7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通过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改造,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资金投入方式。根据2007年对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统计,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四项工程措施中,水利措施占总投资的66.69%,农业措施25.4%,其它占7.91%。而水利和农业这两项目措施中,涉及到的主要就是灌溉渠道及机耕路等工程建设。因此,从投资结构来看,水利等工程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入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这几年的项目建设实践,就土地治理项目施工合同签订的方式进行一些探讨,通过合同签订方式的选择,减少项目实施各方间的工程纠纷和索赔,并使作为发包方的县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能够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1 目前主要施工合同签订方式

1.1 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人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分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但这类合同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够精确计算、工程较短、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采用这种合同类型要求发包人必须准备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使承包人能准确计算工程量。

1.2 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承包人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按承包方投标单价,工程量按实际完成量计算,分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这类合同能够成立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计算方法的确认。

1.3 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发包人向承包工程人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在这类合同中,发包人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承包人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这类合同的缺点是发包人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而承包人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

2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宜采用合同签订方式及优缺点

由于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方式需由发包人承担项目全部风险,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承包人也往往不注意降低项目成本,缺点较为明显,在一般项目中采用不多。同时,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工期一般较短,时间对建筑材料价格影响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常用的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两种方式进行表述,探讨这两类合同签订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自身的特点,探讨其适用性。

2.1 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的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人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适用范围比较宽。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往往涉及到几千、上万亩农田,几十公里机耕路,渠道的建设内容,前期施工测量的工作量较大,工程测量精确往往不够;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镇、村、群众等多方利益主体,施工调整往往较多,像路渠等单项工程的增加、减少,位置的调整和偏移等,使实际工程量与预计的工程量有较大出入。由于这个原因,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较为合适,工程结算时以承包人的投标单价结算,工程量则根据施工现场按实结算,使承、发包双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并能及时应对项目工程设计的变更和工程量的增减。

但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种合同方式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弊端和缺陷,即承、发包双方对工程量的确认。在固定单价合同签订方式下,工程量成为了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是影响竣工结算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承、包方遂利的本性,在工程计量时往往采取多计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等方式,使工程计量尤其是隐蔽工程的计量存在偏差。由于农田水利项目的工程范围较广,施工分散且交通不便,监理工作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对工程计算的审核也存在漏洞,往往会造成工程造价提高。但农业综合开发是以项目定资金的,实行投资限额控制,一个项目有明确的项目区和投资额,资金跟着项目走,一个项目立项后,原则上要求资金足额按设计投入到项目中,无法对同一个项目随意的追加或减少投资额。因此,当实际投资额超出项目建设资金时,将对项目涉及各方都产生不良影响,极易引进合同纠纷和工程索赔,造成整个项目无法顺利完成。

2.2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主要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够精确计算、工程较短、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单个项目的投资额一般在500万元左右,且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根据涉及村范围,分为几个标段,单个标段投资额较小。同时,机耕路、渠道、小型泵站等项目建设内容技术不复杂,风险也不大,工期基本要求在一年中10月份至来年5月份之间完成。因此,从这些条件来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由于一次性对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投资额包死,项目的风险以承包方承担为主,在按设计要求建设情况下不涉及到工程计量问题,不仅能够按照合同要求足额完成规划建设内容,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承发包双方的计量纠纷和工程索赔。

然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要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即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对工程量的精确计算,这对土地治理项目来说是一个问题。因此,要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发包方留有充足的前期工作时间,一是要有充足的测量作业时间,要求发包方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施工测量和预算,提供比较详细的施工图及相关施工说明,保证工程量的准确,做到心中有底,既不能让承包人无利可图,也不能使其成为暴利项目;二要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调整较少,即使需要部分调整,也要保证增加与减少的工程内容与工程量与原设计相符,实现增减平衡。

同时,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下,虽然可以鼓励施工单位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但也容易使承包方想方设法通过降低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在固定总价合同下,需要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工程建设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3 结语

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其自身的操作方式和管理制度,在选择合同签订方式中要根据项目特点灵活采用,笔者个人认为,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比较合适,一是因为项目投资相应较小,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等条件与固定总价合同要求比较吻合;二是因为固定总价合同可以使监理从大量、复杂的计量审核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专门针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进行监管,可以有效保证项目按要求建设;三是因为固定总价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了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满足了土地治理项目限额投资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发包方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与项目投资的控制,这一点对于作为发包方的各县级农发办来说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利的。同时,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要求发包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精确工程数量等前提条件也是可以通过提早建项目库、尽早启动项目的设计测量工作等手段能够实现的,从这些条件上来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比较有利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国家支持“三农”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该项目存在着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限额控制等因素,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在总结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实际,对项目施工合同签订方式进行必要分析和比较,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上一篇:春季开学典礼学校领导发言稿下一篇:物业公司档案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