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实验报告(精选8篇)
球阀
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23组 组员:
张猛威机械48 2140903040 张克捷机械48 2140702029 齐德鑫机械46 2141804022
指导老师:续丹 时间:2016年5月2日
目录
1.说明书................................................................................2
1.1 球阀简介.......................................................................................2 1.2 工作原理.......................................................................................2 1.3 零件构成.......................................................................................3 1.3.1 阀体..............................................................................................................3 1.3.2 密封圈..........................................................................................................4 1.3.3 密封垫..........................................................................................................4 1.3.4 前端盖..........................................................................................................5 1.3.5 球体..............................................................................................................5 1.3.6 上轴..............................................................................................................6 1.3.7 套筒..............................................................................................................6 1.3.8 旋转杆..........................................................................................................7
1.4 装配结构特点...............................................................................8 1.5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8 1.5 心得体会.......................................................................................9
2.工程图样............................................................................9 3.PPT演示...........................................................................15 4.参考资料..........................................................................17 说明书
1.1 球阀简介
球阀,如图1,它的启闭件是带有圆形通道的球体,绕垂直于通道的轴线旋转,球体随阀杆转动从而达到开启关闭通道的目的。球阀只需要用旋转90°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紧密。可根据工况需要,装配不同的驱动装置形成多种不同控制方法的球阀。
图1球阀
1.2 工作原理
① 装配图如上,当旋转杆11方向与阀体
1图2流量最大时的工作状态 方向一致时,如图2所示,在管道进、出口呈现球口,从而开启流动,并且此时的流量最大。② 当旋转杆11方向与阀体2方向垂直时,如图3所示,在管道进、出口呈现全球面,从而关闭阀门,阻断流
图3关闭时的状态 体的流动。
③ 当旋转杆11旋转方向介于①②两者角度之间时,如图4所示,在管道进、出口呈现部分球面与球口,流量处于调节状态。
图4半通时的工作状态
1.3 零件构成
1.3.1 阀体 如图5所示,底部对称钻了四个孔用于螺钉穿过固定,左右两侧攻有管螺纹,用于连接管道工流体通过,上部供上轴通过,连接球体和旋转杆。
图5阀体
1.3.2 密封圈
如图6所示,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阀体上,起密封作用。
图6密封圈 1.3.3 密封垫
如图7所示,作用与密封圈相似,装配在阀体上,介于阀体与套筒之间,起密封作用。
图7密封圈
1.3.4 前端盖
如图8所示,其上对称分布有四个通孔,用于通过螺钉与阀体连接,与阀体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
图8前端盖
1.3.5 球体
如图9所示,其上打了一个通孔,当孔与管道进出口相对时,供液体通过,与上轴连接
图9球体
1.3.6 上轴
如图10所示,穿过箱体,上部与旋转杆连接,下部与球体连接。
图10上轴
1.3.7 套筒
如图11所示,固定上杆,压紧密封圈。
图11套筒
1.3.8 旋转杆
如图12所示,通过上轴与球体连接,控制球阀内部流体的流量。
图12旋转杆
1.4 装配结构特点
1.4.1 不受安装方向的限制,介质的流向可随意。流体阻力小,全通径的球阀基本没有流阻。
1.4.2 球阀结构简单,相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
1.4.3 紧密可靠。它有两个密封面,而且目前球阀的密封面材料广泛使用各 种塑料,密封性好,能实现完全密封。在真空系统中也已广泛使用。1.4.4 球阀适用于经常操作,启闭迅速、轻便。操作方便,开闭迅速,从全开到全关只要旋转90°,便于远距离的控制。
1.4.5 维修方便,球阀结构简单,密封圈一般都是活动的,拆卸更换都比较方便。
1.4.6 球阀密封性能好。在全开或全闭时,球体和阀座的密封面与介质隔离,介质通过时,不会引起阀门密封面的侵蚀。
1.4.7 适用范围广,通径从小到几毫米,大到几米,从高真空至高压力都可应用。
1.4.8 由于球阀在启闭过程中有擦拭性,所以可用于带悬浮固体颗粒的介质中。
1.4.9 球阀无振动,噪声小。流体阻力小。
1.5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5.1 首先是测量的问题,一开始我们的量具不够精确,有些尺寸测量误差比较大如内径,还有一些尺寸难以测量比如深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工程坊借来游标卡尺,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降低了测量的难度。
1.5.2 然后是画图是视图选择的问题,在画出图纸时,我们以工作时的状态选取主视图,并以最简洁原则适当选取了其他视图反应出各个结构。1.5.3 还有画零件图时需要画9张零件图和一张装配图,如果直接画,费时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于是我们先用inventor软件做出三维模型,再修改生成的图纸,简化了画图的过程。1.5.4 对尺寸不明的螺钉、垫圈,通过查取国标获得 1.6 心得与体会
1.6.1 团队合作精神 1.6.2 提高了软件使用熟练度 1.6.3 加深对工程制图课程的理解 1.6.4 深入零件加工工艺的认识 1.6.5 磨炼意志,锤炼精神 工程图样 PPT演示 4 参考资料
1 实验报告的内容
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 一般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回答问题等。对于某一项具体的实验, 根据实际情况, 对以上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合并和删减。
1.1 实验名称
学生所进行的实验一般都是教师指定实验名称的实验, 应按指定的实验写上实验名称。
1.2 实验目的
任何实验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并应在实验报告的开头部分写明, 如实验目的分为几点时, 则宜用分行形式写出, 务求简明扼要, 以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
1.3 实验原理
在这一部分里, 应扼要地叙述报告作者所进行实验的原理依据, 实验的方案及重要的数学表达式。
1.4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本节应包括介绍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说明测量方法等内容。介绍仪器设备时应简要说明该设备或仪器的型号、结构与特点、主要组成部分、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等。说明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可以采用文字说明, 也可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说明。
1.5 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
实验测量所得的各种数据,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所以即使名义上实验条件不变, 测量的数据不可能完全重复一致, 总存在着一定的离散性。为此, 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正确与否, 关系到能否得出精确可信的结果和正确的结论, 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用曲线表示实验结果具有直观、明了等优点, 它能表明某一参数变化的趋势, 而且便于与各种分析方法联系起来, 并有助于得出经验公式。所以常作为数据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实验数据表格化, 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 表格的设计和表格中数据的排列既要有科学性, 又要符合读者的逻辑思维, 使读者能从实验数据的演变中易于自然地得出某种科学的结论。
这里有必要重复强调的是对数据的处理, 应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能无根据地、有意地掩盖有代表性的异常数据, 更不能糊凑数据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1.6 分析和结论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找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是实验的成果, 也是实验报告的核心, 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此, 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分析研究, 以期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实验结论, 必须是十分明了而清楚, 不能似是而非。
此外, 对于实验中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 也可在此提出, 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如果实验中走过的弯路或教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亦可写出, 以供借鉴。在这里还可以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或设想。
为了帮助学生思考, 进一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巩固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常常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分析思考, 学生应认真地以书面形式回答问题。
2 实验举例:钢的热处理
2.1 实验名称
钢的热处理。
2.2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钢试样的热处理, 了解冷却速度及含碳量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2) 得出钢淬火回火温度与硬度间的关系, 从而了解回火温度对马氏体回火生成物性能的影响。
(3) 熟悉淬火与回火的操作。
(4) 学会正确使用硬度计。
2.3 实验原理
所谓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操作方法, 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钢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常用的材料。钢件经热处理 (淬火) 后, 可以获得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也可以借热处理 (退火) 方法来降低工件的硬度, 改善其切削性能。
2.4 实验装置
淬火加热炉及控温仪、回火炉、淬火水槽和油槽、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2.5 实验步骤
(1) 每人领取下表中的一个试样材料。
(2) 测量各试样的原始硬度并记录于表中。
(3) 对上述试样进行不同规范的热处理。可参考如下规范。
(1) 加热温度:根据试样的含碳量确定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为Ac3+30~50℃, 过共析钢取Ac1+30~50℃ (一般由教师计算确定) 。
(2) 保温时间:对方形的边长或圆形的直径以每1mm/min计算。
(3) 冷却方法:采取水冷、油冷或空冷。
(4) 回火组的三位学生分别将已经过水淬的T10钢试样进行硬度测量, 并记录在表中, 然后分别进行200℃、400℃、600℃回火 (回火保温时间30min, 取出试样后在水中或空气中冷却) 。
(5) 测量经不同规范热处理后的试样硬度, 并记录于表中。
2.6 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按下列要求分析实验结果)
(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钢的含碳量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冷却速度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3) 作出T10钢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曲线, 并分析钢回火时所发生的组织转变。
(4) 问题讨论。
(1) 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是否愈大愈好?
(2) 如将尺寸分别为Φ3×10、Φ10×10、Φ50×50的T10钢试样都进行油淬, 其硬度是否相同?原因何在?
(3) 与碳钢相比, 合金钢Cr12的热处理有何特点?
摘要:本文强调了学生实验报告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编写学生实验报告, 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回答问题等。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验报告,钢热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兰芬.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兴趣爱好;实验创新
一、让学生动手实验,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挑拣出来,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利用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证明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率。例如在学习直线投影的特征时,这个内容是机械制图这个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进行深一步学习的基础内容,学生必须灵活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虽然这属于基础内容,但是学习难度比较大,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吃力。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进行教学实验,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配,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然后让每一个小组分别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根铅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一个学生将铅笔树立起来,然后让另一个学生在白纸上绘制图。拿铅笔的学生将这个铅笔随意地放置,但是不能保持垂直,然后另一个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按照投影知识的特点进行作图,画出铅笔中每一个点的投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点的投影能够组成一条直线。换句话说,直线的投影就是一条直线。在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在以后的绘图时,只要将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画出来,然后利用两个点连接成一条直线就可以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别作出铅笔平行于白纸、倾斜于白纸、垂直于白纸等多个角度的投影,让学生测量这些投影的长度,然后将投影长度与铅笔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并得出一个结论,平行于投影面的投影长度与实际长度相等,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只是一个点,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长度小于实际长度。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高效地理解投影的真实性、收缩性和积聚性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在机械绘图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板书教学,或者是挂图,为学生展示一些教学模型。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课,而学生的听课效率却不高,对于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兴趣。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课堂上,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或者是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机件表达方法内容的时候,这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对于很多空间思维差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动畫模拟,这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
三、学生自由讨论,激发创新思维
在机械绘图课堂上,由于内容比较难,学生学习吃力,这使得课堂气氛比较低沉,为了活跃教学课堂气氛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绘图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制图课来说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确定的,学生可以选择最合理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表达方法的应用》这一节课程的时候,由于所学习的对于机件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应该选择哪一种才是最合理的呢?这是需要进行讨论研究的。例如在学习圆筒内部结构的时候,要想对其进行表达,就可以通过俯视图进行剖切,也能够利用左视图进行剖切,而哪一种方法是最为确切的,学生应该进行讨论,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这两个方法的特点和作用,选出最合适的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四、分层教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因此,学生对于知识难度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教学,这样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通过分层次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施展,还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让学生根据模型画三视图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知识基础能力进行分层,然后根据每一个层次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叠加图的三视图,对于普通学生可以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新一代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桑慧玉.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感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
学号: 07113021
姓名: 田孟浩
班级:测绘11-3班
2011-11-11 实验
一、地图扫描矢量化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ass、AutoCAD制图环境。
2、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
3、掌握用南方Cass、AutoCAD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4、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
二、实验原理
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工作底图如纸质地图、黑图或聚酯薄膜图,使用扫描仪及相关扫描图像处理软件,把底图转化为光栅图像,对光栅图像进行诸如点处理、区处 理、桢处理、几何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光栅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和编辑,包括图像二值化、黑白 反转、线细化、噪声消除、结点断开、断线连接等。这些处理由专业扫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其中 区处理是二值图像处理(如线细化)的基础,而几何处理则是进行图像坐标纠正处理的基础,通过处 理达到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然后利用软件矢量化的功能,采用交互矢量化或自动矢量化的方式,对地图的各类要素进行矢量化,并对矢量化结果进行编辑整理,存储在计算机中,最终获得矢量化 数据,即数字化地图,完成扫描矢量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图最重要的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各种地物的数字化均有自身特点,因而,在数字化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地物的特点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点状类符号(如独立地物符号),仅需采集符号的定位点数据;对折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 需采集各转折点数据;曲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对其特征点的数据进行采集,由程序自动拟合为曲 线,特征点的选择同地形测图时的方法相同,曲线上明显的转弯点等均是特征点。对于斜坡、陡坎、围墙、栏杆等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数据的采集要结合图式符号库的具体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只 在定位线上进行,采集数据的前进方向的选择要按软件图式符号库的规定进行,如规定有方向性的 线状类符号的短毛线或小符号在前进方向右侧(或左侧),由此可结合图上符号的具体位置决定数 据采集的前进方向;对面状类符号,则只需采集在其轮廓线上的拐点或特征点。面状符号内部有填 充符号时,面状符号的轮廓线必须闭合。
在地图地物符号采集时,为保证采集的点位数据的正确性,必须掌握地物符号的定位点、定位线的基本知识,知道各地物符号的定位点、定位线在地物中的位置。
(1)图式符号中的比例符号。对轮廓较大的地物,如湖泊、草地、林地、房屋等,其形状按实 测点(特征点)位置,再据图式配置规定的符号,据测图比例尺缩绘即可。
(2)图式符号中非比例符号。对轮廓较小而无法按测图比例尺将其形状和大小缩绘到图上的地 物,而按测图要求又不能省略的地物,如测量控制点、独立树、烟囱等,其在图上的表示是按图式 规定统一符号进行的,这类所谓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定位线的位置会因地物不同而异,特征点数 据采集时应加以注意,有关应注意的问题综合如下:① 类似三角点、导线点、检查井等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图形的几何中心为其定位点。② 蒙古包、烟囱、独立石类的宽底符号,其 底线为定位线,底线中心为定位点。③ 风车、路标等类的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其底部直角的顶点 为定位点。④ 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类地物的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⑤ 窑、亭、山筒等下方没有宽点或直角顶点的不规则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方 两端点间连线的中心点。⑥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如桥梁、水闸、挡水坝、溶斗等,定位点在 符号的中心点⑦ 半比例符号如通讯线路、窄道路、管道等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其长度可按比例尺 缩绘在图上,而宽度却因尺寸太小无法缩绘,即所谓线状符号,其图形的几何中心线即为该类符号 的定位线。地物在绘制时用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还是线状符号表示,是由测图比例尺决定的,比 例尺大时,宽度较小的地物也可按比例绘制,大比例尺地图中用比例符号的地物多,比例尺小时许 多地物无法按比例表示,在图中就变成线状符号。
三、实验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所用实验数据为王老师提供的Tif格式的地形图中第四幅地图,数据如下:
四、实验步骤
运行南方Cass软件,在Cass中载入数据:
步骤:工具->光栅图像->插入图像。
图象纠正,对图象进行变形纠正并赋以坐标:
步骤:工具->光栅图像->图像纠正。图像纠正完毕后,进行矢量化处理(1)对线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线状要素,首先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在图上选择要素的特征点,连成多段线。
对于曲线部分,用折线段来替代,曲率小时取点较少,大时可多取些点,尽量避免冗余数据。
数据采集要尽量与原图保持一致,但要识别出原图中模糊、毛刺、斑点等质量问题,做到精益求精。数字化时,要正确划分要素个体,不要多个要素连成一体,也不要单一要素分成若干段。对于能用线状符号描述的,只需数字化符号的中心线或控制线、边界线即可;不能用符号描述的,可以整体数字化。数字化时,有时找中心线很困难,可以沿着某边数字化,完成后再整体平移到中心线处。数字化具有平行、垂直、相交、相切、相连等关系的要素,需要使用捕捉功能,以及复制、镜象、旋转等操作,保证要素的精确、完整。
(2)对面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面状要素,首先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在图上选择面域边界的特征点,连成闭合的多段线。对面状要素,数字化为闭合的多段线,一定在结束时选择闭合命令,或在多段线属性中选择闭合,首尾点重合不表示闭合。数据点的采集要符合实际,如房屋的墙体一般是平直的,并且前后面保持平行,对于共用边界,要严格保证边界的一致,不要出现空洞、交叠的现象,做到不重、不漏。可以采用捕捉、复制等手段。对于不同层要素,也要注意相互的关系,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等的关系是否正确。
(3)对点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点状要素,数字化为点,点的采集要尽量位于要素中心,可以适当放大要素。
五、成果截图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试验我熟悉了AutoCAD制图环境;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掌握用南方Cass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本次实验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如何加图幅、图名、图框,辨认地形图上不清晰的地物符号、文字,最终经过请教同学和老师最终操作问题得以解决。受益匪浅!
实验
二、构建TIN-生成等高线
一、实验目的
2、熟悉Cass、AutoCAD制图环境。
5、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生成等高线处理。
6、掌握用南方Cass、AutoCAD制图软件构建TIN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7、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
二、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中我用的是第六幅图
三、实验过程
通过本菜单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计算并绘制等高线或等深线,自动切除穿建筑物、陡坎、高程注记的等高线。
1.建立DTM 功能:建立三角网。
操作过程:左键点击菜单,弹出如图1-133所示对话框,首先选择建立DTM的方式,分为两种:由数据文件生成和由图面高程点生成,如果选择由数据文件生成,则在坐标数据文件名中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如果选择由图面高程点生成,则在绘图区选择参加建立DTM的高程点。然后选择结果显示,分为三种:显示建三角网结果、显示建三角网过程和不显示三角网。最后选择在建立DTM的过程中是否考虑陡坎和地性线。
2.图面完善
功能:利用“图面DTM完善”即可将各个独立的DTM模型自动重组在一起,而不必进行数据的合并后再重新建立DTM模型。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要处理的高程点、控制点及三角网:选择需要建网的点或三角网。3.删除三角形
功能:当发现某些三角形内不应该有等高线穿过时,就可以用该功能删去它。注意各三角形都和邻近的三角形重边。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select objects: 用鼠标在三角网上选取待删除的三角形后回车或按鼠标右键,三角形消失。当您修改完确认无误后,必需进行修改结果存盘。4.过滤三角形
功能:将不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过滤掉。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请输入最小角度:(0-30)<10度> 在0-30度之间设定一个角度,若三角形中有小于此设定角度的角,则此三角形会被系统删除掉。请输入三角形最大边长最多大于最小边长的倍数:<10.0倍> 设定一个倍数,若三角形最大边长与最小边长之比大于此倍数,则此三角形会被系统删除掉。5.增加三角形
功能:将未连成三角形的三个地形点(测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依次为顶点1:顶点2:顶点3: 用鼠标在屏幕上指定,系统自动将捕捉模式设为捕捉交点,以便指定已有三角形的顶点。增加的三角形的颜色为蓝色,以便和其他三角形区别。当增加完三角形确认无误后,请立即进行修改结果存盘。
6.三角形内插点
功能:通过在已有三角形内插一个点来增加建网三角形。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提示:输入要插入的点: 输入插入点。高程(米)= 输入此点高程。7.删三角形顶点
功能:删除指定的三角形顶点。适用于DTM中有错误点的情况,为避免画等高线时出错将该顶点删除。
操作过程: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请点取要删除的三角形顶点: 选取要删除的点。系统会立即从三角网中删除该点,并重组相关区域的三角形。8.重组三角形
功能:通过改换三角形公共边顶点重组不合理的三角网。指定两相邻三角形的公共边,系统自动将两三角形删除,并将两三角形的另两点连接起来构成两个新的三角形。如果因两三角形的形状无法重组,会有出错提示。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指定要重组的三角形边: 此指定边应是相邻两三角形的公共边。9.加入地性线
功能:由于等高线是与地性线是互相垂直的关系,所以在建三角网时要考虑到地性线的位置。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提示:第一点:输入一地性线的起点。曲线Q/边长交会B/<指定点>输入第二点。
曲线Q/边长交会B/隔一点J/微导线A/延伸E/插点I/回退U/换向H<指定点>继续输入点,回车结束。10.删三角网
功能:删除整个DTM三角网图形。当您想单看等高线效果时,需要执行此功能删除三角网。11.三角网存取
功能:可将已经建立好的三角网DTM模型保存到文件中,随时调用。12.修改结果存盘
功能:将修改好的DTM三角网存入文件。13.绘制等高线 功能:系统自动采用最近一次生成的DTM三角网或三角网存盘文件计算并绘制等高线。
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弹出如图1-134所示对话框。
对话框中会显示参加生成DTM的高程点的最小高程和最大高程。如果只生成单条等高线,那么就在单条等高线高程中输入此条等高线的高程;如果生成多条等高线,则在等高距框中输入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最后选择等高线的拟合方式。总共有四种拟合方式:不拟合(折线)、张力样条拟合、三次B样条拟合和SPLINE拟合。观察等高线效果时,可输入较大等高距并选择不光滑,以加快速度。如选拟合方法2,则拟合步距以2米为宜,但这时生成的等高线数据量比较大,速度会稍慢。测点较密或等高线较密时,最好选择光滑方法3,也可选择不光滑,过后再用“批量拟合”功能对等高线进行拟合。选择4则用标准SPLINE样条曲线来绘制等高线,提示请输入样条曲线容差: <0.0>容差是曲线偏离理论点的允许差值,可直接回车。SPLINE线的优点在于即使其被断开后仍然是样条曲线,可以进行后续编辑修改,缺点是较选项3容易发生线条交叉现象。14.绘制等深线
功能:计算并绘制等深线。
操作过程:同“绘制等高线”,但过程中系统会提问水面高程,高于此高程的等深线将用实线来画,否则用虚线画。15.等高线内插
功能:当等高线过疏时,通过此功能在其中内插等高线。
操作过程:根据命令区提示选择两条边界等高线,然后命令区会有提示:
提示:输入等高线上采样点距:(米)<3.0> 采样点距越小,内插等高线精度越高,当然计算时间也越长。系统默认值为3米。
请给出内插等高线数:<1> 输入需插入的等高线条数。
在做此项工作之前,要使内插等高线更准确,最好先将等高线进行拟合。但有时在边界等高线弯曲过大时,内插线变形稍大,这时需要手工进行局部处理。16.等值线过滤
功能:当等高线或等深线过密时,通过此功能删除部分等高线或等深线。17.删全部等高线
功能:删除屏幕上的全部等高线。18.查询指定点高程
功能:查询图面上任一点的坐标及高程。如之前没有建立过DTM,系统会提示输入数据文件名。19.等高线修剪
功能:提供强大的等高线修饰功能。
批量修剪等高线
功能:批量切除不符合条件的等高线。说明:左键点击菜单,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20.等高线注记(1)单个高程注记
功能:在指定点给某条等高线注记高程。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需注记的等高(深)线: 指定要注记的等高线。
依法线方向指定相邻一条等高(深)线: 依法线方向指定临近的一根等高(深)线。【注意】:等高线应含有高程信息,如果没有应该用“批量修改复合线高”加入复合线高。(2)沿直线高程注记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高程。(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3)单个示坡线
功能:给指定等高线加注示坡线,特别在等高线稀疏区。操作过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提示:选择需注记的等高(深)线: 在等高线上指定位置。依法线方向指定相邻一条等高(深)线: 依法线方向指定临近的一根等高或等深线。
【注意】:高程注记通常字头由低向高,而示坡线通常由高向低,等高线应含有高程信息,如果没有应该用“批量修改复合线高”加入复合线高。(4)沿直线示坡线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示坡线。(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体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
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
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第1柜 机构的组成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 曲柄摇杆机构;② 双曲柄机构;③ 双摇杆机构 2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①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② 偏置取冰滑块机构 ③ 正弦机构 ④ 偏心轮机构⑤ 双重偏心机构 ⑥ 直动滑杆机构 ⑦ 摇块机构 ⑧ 转动导杆机构⑨ 摆动导杆机构 ⑩ 双滑块机构 第3柜 连杆机构的应用鄂式破碎机、飞剪;2 惯性筛;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 鹤式起重机; 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 插床模型。
第4柜 空间连杆机构
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 凸轮机构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
第6 柜 齿轮机构类型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
第7柜 轮系的类型
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
第8柜 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 第9柜 间歇运动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第10柜 组合机构
反馈组合机构、叠加组合机构、串联组合机构、并联组合机构、复合组合机构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 思考题1: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机构由构件和运动副组成。其中,机构中的构件又可分成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而运动副又有低副和高副之分。
思考题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是什么?
解答:优点:①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低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压强小、耐磨损,可承受较大的载荷;② 低副的接触面容易加工,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③ 连杆的长度尺寸可做的较大,可在较长距离传递运动,适合于操纵机构;④ 低副的约束为几何约束,无需附加约束装置。
缺点:① 低副有间隙,会引起运动误差积累,运动精度不高。② 连杆机构设计复杂,难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③ 连杆机构运动时产生惯性力难以平衡,所以不适用于高速的场合。思考题3:轮系的功用?
解答:1 实现大功率传动;2 获得较大传动比;3 用作运动合成;4 用作运动分解;5 实现变速传动; 6 实现换向运动。
六、讨论、心得
通过实验了解了机构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实际模型。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根据实际的机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学会用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二、实验原理
撇开实际机构中与运动关系无关的因素,并按一定比例及规定的简化画法表示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工程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1、测绘的机构
2、草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用品(自备)。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1、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实际组成,先搞清楚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使其缓慢运动,然后循着运动传递路线,找出组成机构的构件,弄清各构件之间组成的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2、恰当地选择投影面
选择时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表示清楚为原则。一般选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多个投影面,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先确定各运动副的位置(如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导路方位及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并画上相应运动副的符号,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要标出构件号数、运动副的代号字母及原动件的转向箭头。比例尺:
l
实际长度lAB(m)图上长度AB(mm)
4、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要正确分析该机构中有几个活动构件、有几个低幅和几个高副。并在图上指出机构中存在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及复合铰链,在排除了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检查计算的自由度数是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以判断该机构是
否具有确定的运动。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F3n2PLPH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 见附页:实验报告
六、讨论、心得
通过对一个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程序的设计,熟悉基于PLC的类似机械手机器人的控制特点,掌握其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为今后工作中PLC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装置: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手和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本实验是使用PLC控制一部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这部机械手有4个动作,手抓的抓取和放松,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左右摆动。由4个气缸分别控制。
三、实验要求:
1、熟悉PLC对气动系统的控制元件—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2、按照设定的动作顺序使机械手动作:
手抓抓取—上移—前移—右摆—下移—手抓的放松—上移—左摆—后移—下移—手抓的抓取—循环
节拍的控制使用时间原则,每个节拍为5秒。
四、实验过程:
1、熟悉机械手的结构。
2、画出气动系统原理图。
3、气动系统接线。
4、PLC控制程序设计。
5、控制系统接线并调试。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出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2、总结程序编写和调试中的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认识
1. 使学生充分认识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首先在绪论课中就着重说明: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讲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时, 举简单例子说明, 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 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 如车工、钳工如果看不懂图, 就无法生产零件。尤其我们学生将来从事技术工作 (技术工人) , 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意识到, 学好机械制图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 都有重要影响, 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认真学习,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提高其学习自觉性。
2. 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认识难度。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学生怕学、难学的课程, 在学习绪论时就清楚地告诉学生这一点, 只有“知难”, 才会知道需要多花功夫, 想轻松地混过去是不行的。但若由“知难”即变成恐惧那也不行。再告诉学生, 这门课之所以“难”实际是指必须经过认真学习, 艰苦努力才能掌握。若不努力, 不认真, 就会感到“难”。同时也指出, 尽管这门课有一定难度, 但过去有很多学生学的非常好, 让学生看看以前学生的优秀作业, 让学生确实感受到他们也可以学好这门课,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的特色, 树立学好它的信心。
二、提高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 绘图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如果只讲授教材中的理论, 要让学生掌握绘图技巧, 显然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的基本体视图, 练习绘画简单的基本体视图, 熟悉之后, 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空间到平面, 再由平面到空间的转换,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视图。而绘图是识图的逆过程, 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绘图练习, 学生识图与绘图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 深刻理解投影规律, 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模型、挂图, 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工厂, 加深感性认识, 也是较好的教学手段, 可使问题简单许多。提高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
三、精讲精练
1. 精讲。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从学生实际出发, 用精练的语言, 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讲课时一定要抓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同时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易错的例题讲解, 进一步突出重点内容, 加深学生的印象。
2. 精练。
如果一节课只由教师讲, 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但如果让学生反复做练习, 也有消极作用, 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精练, 要选择各层次、各个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有目的练习, 这不仅可以照顾到各层次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便于学生在学习时的融会贯通。
四、立足中间、抓住两头
在教学中, 主要困难是体现在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 并因此影响整体, 因此要抓好这部分学生的学习, 进而推动整个教学工作, 但在课堂上不能只照顾差生的学习需要, 这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 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所谓“立足中间、抓住两头”, 即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并注意提高学得快的学生, 促进学得慢的学生。这样将使班级中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可在教师的指导下, 如找一些难度较大的补视图、补画遗漏线的题, 或找些零件图、装配图让学生读图, 由学生深入钻研, 培养兴趣;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在课后适当加以个别辅导, (课后辅导是为在课堂上跟不上的同学提供的一个补救的机会, 避免这部分同学因为一些知识点的脱节而进入一种慢半拍状态, 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 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 多作多练, 逐步加以提高。这样一来, 在全部教学时间内, 每个学生的活动都是充足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关键词:机械制图;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68-1
一、“欲成才,先成人”,学习也要摆正心态
机械制图强调的是立体空间感,注重的是手工绘图。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手工绘图又累又费时间,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借助于计算机绘图工具来完成图纸的绘制,而不是手工绘制。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学习机械制图的必要,倒不如紧跟社会的脚步直接学习CAD绘图、ProE等绘图工具。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学生都错了,机械制图想要体现的并不是手工绘图的累和慢,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就是锻炼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笔者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绘图之前必须要考虑整张图纸的布局,最后从美观和清晰的角度决定绘图比例,这就是锻炼你整体布局能力的过程。
二、机械制图的基础很重要
机械制图的基础就是绘制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最先接触的就是点、线、面的三视图的投影原理。然后遵从由简到难的原则先学习简单零件的视图绘制,绘图过程中要牢记“多看图,多思考,勤动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并要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一些规律,例如,简单的通孔、规格的凸台或凹槽等三视图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图像,把这些常见的特征牢记于心就会大大提高绘图的效率。
机械制图也是有相应的国标的,所以我们制图时必须按照国标进行绘制,这样才能保证图纸的标准化。机械制图涉及到的还有一方面就是标注,标注很重要,不光要绘图标准,还要标注规范。比如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行为公差的标注,当然还有最基本的尺寸标注。
三、机械制图的过程(简—难—简)
我们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对于相对比较简单的零件,我们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图形绘制,完美的表达出零件的结构。但是我们也可以组成几人小组,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零部件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家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看别人的分析和思考方法,觉得别人的思考方法比自己好的可以借鉴,这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每个人也可以自己想像出一个物体,画出三视图,让别的同学来完成实体的三维描述,这样可以大大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其实一个复杂的部件是由很多个简单的零件的组成的。如果一个相当复杂的部件我们无法很清晰地整理出结构来,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个部件先拆成小零件,然后再把小零件的图装配成部件图,这就是所谓的“难—简”,其实这也只是一个拆装的过程。但是这是非常考验我们空间想象能力,因为不是所有的部件都能让你拆成零件的,这一点在工作中体现得很多。
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指自己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表现在《机械制图》上就是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熟练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和运用AutoCAD绘图能力。对零件的绘制进行多个方案的设计,通过比较和实践最终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就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想结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自己的时间操作能力。学得好的同学要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之外,多做一些拔高题(如各种辅导习题集等),给他们讲授一些课本所涉及不到的但对他们以后工作非常有帮助的知识;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则降低问题难度,只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即可,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为以后学好这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使每位同学都学到一定的知识,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同学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
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培养自己的思维的批判意识、质疑意识、多角度思考意识。
五、制图心得和建议
制图对于一个机械工程师来说是一个体现价值的手段。用图纸说话,用美丽的图纸来证明自己的功底,用创新的设计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对于刚接触到机械制图的学员,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看重知识并重实践,只有很好的掌握制图的知识,才会大大提高制图的效率。
②不能片面地觉得某种制图方法使用频繁就掌握了一种方法,要全面地掌握知识。
③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迹点、迹线以及各种特殊平面和特殊线的画法和识别。
④不要让自己的手懒,要经常拿出工具画图,还要注重徒手绘图。
⑤要善于、敢于和勇于运用想象。要让图纸在自己脑中变成实物。
⑥对于讲过的内容要勤做考核、总结。不论是课前复习章节总结,还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及时讲解、加深,多做习题加以巩固,直到学生掌握了再开始讲解新的内容。同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交流,如学生互相测试或互相批改试卷,这样学生对于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同时对改正完的正确知识也会记忆深刻,同学之间的这种交流更胜于同老师的交流。
中国的制造也是比较悠久的行业,它也将是会一直传承下去的行业,所以作为机械专业的基础的机械制造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加实践,理论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机械制图07-16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07-16
机械制图心得体会07-04
怎样上好机械制图课09-13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10-30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全11-23
机械制图教学之反思12-20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案例07-07
论《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06-24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书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