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红色遗址(精选6篇)
小组成员:陈林玲 张瑜 张育雪 韩磊 杜栎 胡红梅
坐落于四川西南的乐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不仅有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有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其在红色旅游资源上也是很丰富的,对此,我们展开了对乐山红色遗址与历史的调查与分析。红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专项旅游,它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在乐山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对推动乐山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增强人们的革命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4年4月30日,深入乐山市各红色旅游景点,对部分游客进行了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面谈为载体,街头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今后5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虽然乐山的红色遗址不多,但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
(二)调查问题分析
2.1红色景点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足,管理欠缺
我们来到乐山市五通桥丁佑君烈士博物馆,当天人不是很多,有一些小朋友甚至在四处打闹,红色遗址的开发不足,管理欠缺。
2.2投入不足,低层次开发普遍,内涵品味有待提高
对红色遗址的开发主要还是以革命遗址为主,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因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参与性项目开发较少,开发缺乏深度,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展示内容单调、僵硬,缺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更不能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凸显红色文化主题已成为打造红色文化产品工程的首要问题。
2.3外围的“红色历史”环境氛围不浓,现代气息较重
已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往往只注重景点本身的开发,却忽视了景点外围环境的“红色历史”环境氛围的营造。外围环境的营造更能起到教育和渲染的作用,在浓厚的环境下可以让旅客有置身历史长河中的感觉,能更好的体味烽火当年的情景。
2.4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与其他娱乐消遣为主要特色的资源相比,红色资源具有其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红色资源的所有权多为政府,与其他地方性的资源又有较大的不同。在其工作(服务)人员的配备上也往往存在着管于不管一个样,管多管少一个样的思想,造成其在服务的同时也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
2.5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
作为刚刚兴起并得到发展的红色旅游,在各个景点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各景区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能及时的跟进,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出来。
2.6交通不便、公共设施落后制约红色旅游区发展
交通不便在我们现有的已开发的红色旅游(景点)资源中存在的状况尤为突出,大多数零散分布的景点大多位于偏僻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山村,交通不便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更是红色旅游(景点)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2.7开发缺乏整体性观念
我市的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全国、全省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没有把红色旅游置于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大盘子中。一方面是开发缺少立足于全国、立足于全省的规划和统筹,旅游项目缺少特色,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产品单一,缺乏对资源的整合。
2.8就问卷结果来看,市民对红色遗址及历史了解欠缺。
市民对红色遗址及历史了解欠缺。说明市民对红色历史的了解比较缺乏,国家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教育。告诉新一代的青少年当年的血泪史。
三.解决对策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功夫,增加投资,使红色旅游项目做大做强,国家应对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增加投资,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建设要建立在对当地资源条件、文脉特征和市场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其总体形象的定位尤其要突破现有许多红色景区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象局限,要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要揭示红色旅游资源和产品与当地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内在联系,使形象的树立突出当地特有的红色主题。
一是加大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力度。在以党史研究为主线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中,对乐山市革命历史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地调查了解。
二是重视“红色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积极开发乐山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为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应在传统的参观活动基础上,努力体现红色旅游的“旅游”特色和旅游接待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
性和参与性。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四是在导游的讲解方面,除注意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外,还应尽量丰富解说内容,寓教于乐,使旅游者有多方面的收获。
涌山岩洞遗址, 位于乐平市北33公里涌山镇涌山村鸡公山山腰仙岩洞内, 遗址具体位置以北距乐涌公路约800米, 西侧和南侧紧邻下涌山和张家店两个自然村, 以东约1000米处为程家墩村。根据有关文献和以往的考古调查资料得知, 该遗址为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 距今约50万年, 也是江西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地区是我们研究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存, 也是目前江西地区为数很少的的原始社会居住遗存, 现将其保护范围确定下来意义十分重要。以后又经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专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对涌山岩洞遗址内发现的化石和石器进行了研究和科学论证, 得出重要结论:该遗存出土的化石属华南中更新时期的动物化石, 石片也为二次打击而成。
二、调查情况
现将有关情况叙述如下, 我们采取了田野考古踏查的方法, 将整个遗址分为三个 (I、II、III) 区。在此范围内采集了大量的标本。
(一) (I区) 为涌山岩洞遗址 (图1) , 为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貌所形成。洞穴面北, 向口东呈椭圆形并有约25度的斜坡, 洞内最高处约9米, 最宽处约宽15米, 洞穴全长约200米, 洞尾部地面平坦, 洞壁有水流痕迹。洞内原有石刀、石礅、石斧等旧石器时代人活动痕迹, 在洞穴尽身处有一类似于石床平坦的台面。遗址保护人在洞穴内发现原始青瓷豆残器 (图2) , 这一点对研究改地的陶瓷起源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但没有发现用火痕迹, 这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揭露相关的遗迹。
(二) (II区) 为一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陶业遗存, 应山洪冲涮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严重, 大量陶器残片裸漏到地表。该处陶器残片破碎严重大都无法确定器型。但从调查所得的陶器残片可推测该处为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遗存。出土的陶器残片大体有白陶、红陶、硬 纹硬陶等几类;按照纹饰有可以将采集的标本分为席纹、方格纹、菱形纹、几何纹等几类;按照器型分类有些困难, 但可以确定为碗、盘、罐、豆等常见生活器皿。
(三) (II区) 该处是在山腰偏上土建所揭露出的一处古代一层, 顺着土建所揭露的地层做了一个简单的地层剖析。该剖面深为35厘米, 自地表以下17厘米为表层;17厘米以下次生文化层, 出土遗物有少量的白陶并半生出土几片古代黑瓷器残 (残片太小无法判定年代) 和一把腐蚀殆的铁质工具。
另据王长寿、徐元旺两位文化遗址保护工作者提供的一些采集标本 (鸡公山遗址采集) 其中有不乏东汉代、唐代、宋代陶瓷器。根据以上三个调查点出土遗物和采集的汉代、唐代 (图3) 、宋代陶瓷器标本进行比较研究, 特别是印文硬陶和早期原始瓷共同出土, 推测该地在东汉或者稍晚一段时期可能就已经烧制陶瓷器物, 并且陶瓷器烧制历史的延续性较好, 千余年在该区域没有中断。
三、所得结论和相关建议
从以上三个区域采集的标本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可以推断乐平市涌山镇鸡公山遗址历史悠久 (从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的活动) 、时间跨度大 (自约史前50万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 更是延续至唐宋时期。) 、考古遗存丰富 (出土有50万年的古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软陶和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 并有原始青瓷相伴出土, 更有后世的青瓷、黑瓷) 。这对我们研究在史前时期华南地区的地质地貌变化、气候变迁、以及古人类的活动迁移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
鉴于该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性, 做以下几点建议:
将鸡公山古代遗址划为核心保护区, 应停止一切基建活动和商业开发, 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
将鸡公山周边地区划为为一般保护区, 一切基建工作和开采活动在进行之前都必须首先上报文化局等相关单位, 在考古发掘之后得出相关结论再开工建设。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至8月,光电学院光之翼小分队赴卢沟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调研。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问卷调查、访谈法,分析问卷以及得出结论后向有关部门反馈。
7月11日,光之翼小分队前往卢沟桥进行第一部分的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及卢沟桥。一大早,实践团成员从学校出发,乘公共汽车前往卢沟桥。到达后,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极富历史古韵的宛平城。随后,成员们排队进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了一系列的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仔细地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都觉得收获颇深。参观结束后,成员们又以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的名义在留言薄上写上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卢沟桥。站在卢沟桥上,成员们感慨万千,仿佛能看到当年战争的场景。参观完卢沟桥,实践团成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为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奠定了基础。
7月12日至31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开讨论会,网上讨论等方法研究出了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实践团成员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
8月1日,实践团成员第二次赴卢沟桥开展第二部分的实践活动—发放问卷并且和附近居民游客进行访谈。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抗战纪念馆门前的休息地区向许多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成员们相互鼓励。为了提高效率,成员们又分散地向卢沟桥方向分发调查问卷。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遇到了许多在参观完卢沟桥地区后有很多想法的游客,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为得出最终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在发完问卷后,实践团成员联系了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工作人员十月前都不在卢沟桥地区,原计划进行的当面采访改为电话交流,负责人孙涛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可以把相关建议发送到办事处的邮箱里,并对于我们反馈建议表示感谢和欢迎。
接下来,小组成员把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得出了一些结论。根据这些内容,实践团成员写了《给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一封信》,并期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
尊敬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红色遗址保护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们)对登封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登封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革命遗址300余处。2009年以来,登封已把红色旅游纳入了大旅游的范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老促会的帮助下,市委市政府对全市30多个较为重要的革命遗址进行了立碑保护,同时设计了红色旅游线路,并报郑州党史办备案。目前,登封各处革命遗址均被确定为革命旅游圣地,承担着教育青年一代、传承革命精神,推动四化建设的社会职能。近年以来我们把我市红色景区(点)与传统景区(点)旅游线路进行了整合,并把整合的旅游线路通过网络和旅游推介等方式进行宣传。
下一步,我们将依据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0年)的意见》,我市将积极申请专项保护资金对列入保护名录的革命遗址进行维修和保护,并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我市红色旅游发展。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们在百忙之中多提宝贵意见。
燕在学
学号:5101109063
前言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和同学们相约进行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一方面锻炼自己独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支持与热爱。于是在2011年8月1日前往上海市崇明岛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
调研方法:亲身探访
提出的问题:当地红色文化的大众认知率及我们的宣传
正文
一 实践的原因
(一)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生子女,自小就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心无牵挂,手不劳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生活。
(二)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三)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式以及当地人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二 实践内容
此次我们一行3人来到了崇明岛,在当地参观了一些红色文化的景点之后,开始了我们的宣传活动。我们在当地向一些居民发放了我们之前做好的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普及率以及建党90周年之际,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作的宣传情况。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时候,我们同时和被问居民进行了小小的交谈,在和他们的愉快交谈中,也宣传了我们的红色知识,当然我们也有所收获。
三 收获与感想
这次往崇明岛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正是有了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2天的旅行,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足够我受用一生。崇明人民热情淳朴,在这片沐浴在革命精神的土地上,困难仿佛都变成了大家伙儿前进的动力:越是困难越是艰苦就越要往前走。我想这也是当年老前辈们的信念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支撑,才能呈现出现在这般繁华的不断前进的中国。
四 关于崇明岛今后发展的我的一点点想法
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寓教育于旅游之中,防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商业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加强资源整合,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以人为本、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不拆或少拆房屋,做到朴素实用、功能完善,切忌奢华浪费。
3.坚持统筹协调。注意做好与相关区域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开发。
“慰安妇”制度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广泛实行的为军队提供性服务的丑恶制度。目前, 各界对于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在华设置慰安所, 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罪行已有所揭露。华北地区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 同时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最普遍、最深入、最频繁, 广大妇女所受迫害也最深重的地区之一。但是目前对日军在华北地区设置慰安所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揭露却远远不够, 原因在于资料的缺乏。
“慰安妇”制度的实施主要是在慰安所进行的, 因此慰安所是日军实施“慰安妇”罪恶制度的有力证据, 关于日军慰安所研究的主要论文有:苏智良《战时日军的第一个慰安所》, 考证论述了日军在中国的第一个慰安所设立于1938年, 位于上海军工路的东沈家宅, 纠正了日文的错误记录。苏智良《关于上海四个日军日慰安所的调查》考证了: (1) “杨家宅娱乐所”, 得出东沈家宅娱乐所才是日军在上海最早设立的一个慰安所的结论; (2) 浦东庆宁寺日军慰安所; (3) 浦东其昌栈慰安所; (4) 南翔金家园慰安所。房建昌《日寇铁蹄下汉口的日本陆军慰安所》, 考证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 日本陆军秘密在武汉积庆里设立了慰安所, 后来数量越来越多。凌以安《湖州的日军慰安所》, 则揭露了日军在浙江湖州设立的慰安所的名称、地理位置、如何操作等。汪业新《凤宜楼慰安所始末》, 考证了日军在安徽芜湖设立慰安所的罪证, 指出此处慰安所为汉奸所建立, 揭露了芜湖妇女受日军性暴力侵犯的残酷事实。经盛鸿、管尔冬《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调查研究》, 根据对南京六十多家慰安所遗址及相关的中、日、韩史料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论述了南京“慰安妇”制度的由来、途径和慰安所的分布、活动情况, 揭露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给中、日、韩三国妇女造成的伤害。
在这些考证当中, 对于娘子关慰安所的研究, 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由此可见, 娘子关慰安所的研究,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娘子关同井陉关隔山相对, 同为军事重地, 扼太行山井陉口, 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 不论是要保障山西, 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 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现今石太铁路和晋冀公路均从此关口经过, 为交通要道。
娘子关战役为中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 地点是在中国山西战略要点娘子关, 起始时间为1937年10月6日。攻击部队为日军板垣征四郎率领的关东军第二十师团。守军为中国孙连仲与曾万钟率领的十七师。10月8日至10月22日, 日军于关外被中华民国国军包围, 10月23日日军第14师团前来解围, 10月26日, 日军攻陷娘子关。
在娘子关旁有一座坚固的石头小院, 住在附近的老人说, 它是侵华日军关押“慰安妇”的地方。日军在此设置慰安所就是为了给进攻山西的部队提供性服务, 这是日军侵略中国的又一铁证。
在抗战的14年中, 这群特殊的受害者:在整个东亚地区大约有40万名妇女被日军掠为“慰安妇”, 其中中国战区受灾最重, 约有20万名妇女被强迫成为性奴隶, 她们以1∶29至1∶37的比例被配给日军军队, 目的是为了避免日军官兵得性病, 增强战斗力。她们都曾被日军施暴, 导致其中大约75%的妇女死于非命, 死难人数相当于一次南京大屠杀, 日军却把这种兽行当成他们“圣战”的一部分。
目前国内仍健在的慰安妇只剩下了三十几位。而这些老人也都到了风烛残年, 如果不尽快保留她们的音频资料, 会造成历史的遗憾。实际上, 日军在中国的20多个省市设立的慰安所不少于1万个, 其中上海达149个。
这些慰安所的设置, 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并进一步揭露日军的侵华暴行, 特别是日军性暴力犯罪的残酷事实和罪行。
摘要:华北地区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 同时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最普遍、最深入、最频繁, 广大妇女所受迫害也最深重的地区之一。而娘子关慰安所的发现, 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铁证。
【社会调查报告红色遗址】推荐阅读:
寻访红色遗迹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1-18
疫情社会调查报告05-25
社会调查报告205-30
语言社会调查报告06-08
技术社会调查报告06-25
护理社会调查报告07-09
幼师社会调查报告09-18
社会研究调查方案07-15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07-26
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