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共6篇)
内容摘要:写作文体是人们在与自然及社会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艺术感受和体验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被社会普遍接受后就带有相对规范的意义,后来的写作者应遵循这种规范样式进行写作,即得“体”。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写作者也会突破原有范式添加新的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文体的选择一方面与表达目的和接受对象有关。另一方面,文体的选择更与写作者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只有当学生能够辨析文体,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从而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小学生,还是对中学生加强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写作文体的培养。
关键词:写作文体文体意识意识培养 强化教育
一、写作文体的内涵,文体意识的来源
写作文体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去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存储在大脑信息库中的某种文体模式,来建构自己的作品,以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他以这种文体模式为坐标和参照系,一方面遵循它的基本框架和规格,一方面又进行自由扩张和变异,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可见,文体意识是人们文本艺术思维趋向成熟的标志,是一种高度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的体现。
正确的文体意识,源于对文体本质的深刻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文体?它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种类、类型),是文本构成的规格或模式,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文体对现实世界的表达功能,是它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它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在对,等的种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寻找最符合创作意图和表现对象的某种体裁结构。它能代表某个时期、某个作家、某种说服人的特殊风格。文体又是读者的一种强调,即读者在不改变文体意义的情况下,给文体所传递的信息添加上自己在表达、情感或审美上的理解。文体是一种受文化制约的相对现象;其意义并非主要来自自身结构的属性,而是取决于某种非语言的、个人或文化的特 1
质。文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体内容决定体裁形式,选用哪种文体,取决于表现对象的特点及作者反映的具体方式。然而文体一经确定,又会反作用于表达内容,对它具有一定的制约和要求。文体又是历史性和稳定性的统一。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又有某种在历史上比较稳定的结构方式。随着历史文化积淀层的加厚,文体的内涵会不断更新和拓展,它还将被开掘出新的表达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文体意识之所以重要,是由文体在读写中的独特功能决定的。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为写作提供编码程序。构成文本的代码种类繁多。法国文艺批评家R?巴尔特在《S/Z》中,就曾用五种代码去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五种代码分别是释义性代码、语义素或能指代码、象征代码、行动代码和文化代码。正是由于不同代码的不同组合,从而形成了传递某一特定信息的文本。而文体模式,正是这些代码组合的一定方式。因此,作者想通过文本来传递信息,就必须选择并遵循相应的文体模式,否则这种信息传递就无法进行。施畸《中国文体论》认为:“创作文章,如不论体类,其势犹无轨之火车,失缰之骏马,虽在天才。不免危殆。”近年来,有些语文学家也多次呼吁,写作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文体感”,以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这是因为文体在写作中具有某种先导作用。文本写作如不先确定文体规格和体制,信笔写去必定是个“四不像”,文本也就无法负载一定信息,以实现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文体为阅读暗示解码方式。既然写作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阅读则是信息的解码活动。读者要读懂文本所携带的信息,就必须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着一套对语言代码及其组合规则的共同理解,这是文本信息传递得以畅通的保证。而这种代码组合规则的共识,就是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文体模式。读者只有根据它所暗示的解码方式,才能“破译”作者所编制的代码规则,真正理解文本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以及其中包含的美学信息、潜在信息等。正如英国卡勒在《结构主义诗学》中所说文体概念提供了“指导读者同文本遭遇时的标准或期望”,把读者的阅读“纳入规划”,给它以可知形式,赋予它以语境和框架,减少复杂性,使读者严格按照文本原意来“阅读”。不同文本,其代码组合及解读方法完全不同,这是由它们把握社会生活的各自方式决定的。例如,不同的文体其主题呈现方式迥然相异,有的表现为一种思想、观点或主张,有的显示为某种直觉、情绪或情感,有的则凸现为一种生动形象,文本的结构、语言、题材等也会随之表现出独特的形态。因此,读者阅读或欣赏文本时要因文体而异,不然就会不得要领。而评论作品则更应精通文体,否则,文学批评就会失去准绳,无法对作品进行多维全息的透视。梁刘勰《文心雕龙》上半部专论文体,下半部才论及创作和批评,这种体例安排极富深意,说明要成为有见地的批评家,必须首先是个文体论家。
三、文体意识的培养
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对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的认识。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本质的透视
力。其内容可包括文体的定义、结构、嬗变、分类、模式、边缘形态等。尤其应重点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的文体模式。它是认识客体和理论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把握文体的简化形式和重要工具,对文体实践具有预见和推断功能。它往往简要阐述某类文体的定义、源流、特征、作法等,为文本读写提供指南。吴调公《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钱仓水《文体分类学》,以及《文章体裁辞典》等可以一看。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文本的读写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
具体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严格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
1.在阅读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了解和掌握文体特点,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新课程下的“主题”单元阅读教学,对任何“文体”的文本一般都采用“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主题探究——拓展延伸”这种统一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应该说,对不同文体文本的阅读,的确存在着类似的共同规律。然而我们知道,每一种文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因此,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我们除了关注那些共性的阅读规律之外,理所当然地应该将视点集中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比如,诗歌教学我们首先应该关注“意象”、小说教学我们首先应该关注“人物形象”等等。正是由于出现了这种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阅读教学现象,才导致学生文体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应该把“文体教学”放到应有的恰当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是例子,我们要学会并充分的利用好课文这一典范的例子。每种文体熟识一个典范例子,将文体知识与典范的例子做好联系,烂熟于心,一旦选好写作的文体就有了参照的范本。这样就可以解决文体不明的问题。学习一篇文章,最起码要让学生弄明白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主题),也就是整体感知;(2)怎么写的?(体裁、特点),也就是品味探究;(3)为什么这么写?我们从中学什么?(体会、收获)也就是拓展延伸。通过阅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文体类型和文体特征,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并能够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写出像样的、有其鲜明文体特征的、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
2.在写作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严格的文体基本功训练,规范文体要求。文体是文章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载体,不同的文体在表达上有着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文体形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在动笔之前,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体,它牵涉到题目怎么命,立意怎么定,结构怎么安排,材料怎么选择,语言风格怎么确立等问题。它还会影响到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表达方式,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表达方式当然是好事,不过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记叙文以记叙为主,描写抒情使叙述增色,议论使主题深化,但不能喧宾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简洁的叙述可以引出论点,也可以充当论据,服务于论点,却不能长篇赘述。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严格按各类文体的特定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做到丁是丁卯是卯。各种文体的训练要因“体”而异,在各种文体训练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重点写好记叙文,它是历来高考、中考的主流文体,也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其实,无论考试作文怎么变,记叙文写作是关键;切实打好记叙文基础,把记叙文作为看家本领,而不是越过记叙文去练习其他。严格训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能力、议论
抒情能力,因为这是作文的得分点。合格的表达首先从记叙开始。成功的记叙文应具有以下特质:首先要体现“记叙”性质。所谓记叙文,即记人或叙事的文章。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所以,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3.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一气呵成”,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干瘪,行文缺乏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的感情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
最后要挖掘典型意义。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总得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从这一角度讲,缺乏典型意义的人与事是没有写作价值的,不宜进入行文。总之,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为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的始终。动笔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选择组织材料。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应紧扣中心。其次,叙事要具体完整,叙述一件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和结果,让读者对所叙事件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写复杂的记叙文,要把很多人和事件写好,就得做到线索清楚,并能围绕一条主线把事件发展过程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叙事要具体、忌空洞、干巴。以上是我们写作记叙文的一般要点,记叙文的写作其实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只要求能强化文体意识,学习写作规范的记叙文。
(二)、作文考试要体现阶段性的文体学习训练重点,体现出不同年级的侧重点
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每一个阶段的作文考试也应紧紧扣住这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有明确的文体要求。决不能在低年级随意放松文体要求,让学生“文体不限”地作文。只有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掌握好,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检测到位,才能在高考、中考中,写出像样的、有其鲜明文体特征的、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综上所述,不同文体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文体的作文同样也有不同的写法。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是不完美的;过分地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同样也是残缺不全的。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美好。因此,淡化文体不能丢掉文体意识,有了文体意识,才会清醒地去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才能避免学生写“四不像”的文章。
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文体意识将进一步觉醒和强化。它将受到文体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调节,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态势。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
3、斯大林:《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4、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文字改革》,1963年版。
5、赵乔翔《试论语感及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8-9期。
6、殷德才:《语感教学刍议》,《语文教学之友》(河北廊坊师专主办)1997年7期。
所谓文体意识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形成后,可用于两个领域的实践:阅读鉴赏实践;文章写作实践。就前者而言,我们拥有了强烈的文体意识,就等于掌握了分析评价一篇文章好坏优劣的标准和尺度,去更高效地进行阅读分析、阅读鉴赏、阅读评价活动;就后者而言,强烈的文体意识会引导和限制我们去从事具体的文章写作,一篇文章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使我们可以做到“立言得体”,心中有数;不至于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可见,养成和建构自己的文体意识,既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文体意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是对文体意识的粗糙的整体性的理解。若要获得较全面、具体、清晰的认识理解,则必须对文体意识展开深入分析,这涉及如下问题需要究明:什么是文体?文体是如何形成的?构成文体的诸要素有哪些?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培养文体意识?等等。
“文体”是一个见仁见智歧义迭出尚未形成共识的模糊概念。这集中表现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学体裁,文体研究即文学体裁的研究。作为文学体裁的“文体”(style),其涵义,无论中西方都非常丰富复杂,既指文类,也指语体、风格等。[1]另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本体式(指写作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一种形式规范)。[2]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为了建构我们的话语平台,必须对它们作出分析取舍,并给出我们自己的解释。大家知道,中外文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是:文艺理论蔚为大观,卓成显学,而文章理论踽踽缓行,艰难成长。这也自然导致一种不正常的理解———文体就是文学体裁。这种理解显然失之偏颇。从词汇学可知,“文体”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由“文”、“体”两个语素构成,要辨明“文体”之涵义,须先明了“文”、“体”两语素之所指。显然,这里的“文”指文章或文本,而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文学作品之类的文章。而“文章”概念从性质上说,有实用性文章、有审美性文章,这已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而“文本”概念是一个含义单纯的中性词,可以理解为“表现了一定思想内容有相对完整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它同样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文章即文本,文本即文章。那么,“体”应作何解呢?许多论者解释为:“体式”或“体制”或“语体”或“风格”或“模式”等等,这些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又总让人觉得“言不尽意”。按照前面我们对“文体意识”之解释,“文体”之“体”即体裁,但“体裁”已被普遍理解为文学体裁,显然语义偏狭,尚需再做解释。我们认为,“体”应理解为“文本之身体”,作为“文本之身体”,它既有文本之共性也有文本之个性,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从文类上说,在性质、特点、本质、规律等方面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自然地聚集成群,习惯上我们把这种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归为一个文类或叫同一文体,这样不同的文类之间,其内外部规定性就很好把握和区分;从具体的某一个文本来说,即使在同一个文类内部,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别是作者自身的特殊性,也会导致“文本身体”的独特性,这既显明了文本内部规定的稳定性,又突出了文本在历史时间中的变异性。不管是从文类还是具体的文本上说,作为“文本之身体”之“体”都应理解为文章在性质、形式、内容、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我们对“体裁”这个词的语源意义进行分析,一样可以得出与上面相呼应的结论。“体裁”也是一个合成词,由“体”、“裁”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体”指人的身体,“裁”指(裁缝)用刀或剪子剪割布料来制衣;“体”“裁”合起来指裁缝根据具体人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作与特定人体相符合的衣服。这个原始的语义后来发展出隐喻式的转义:引申为文章写作者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选用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表现主题。再后来,语义又发生偏转,专指文艺家根据文学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进行文学创作。但这个偏转并未被大众接受,人们在日常言谈中说到文章体裁,仍指具有不同规定性的文章类别。虽然原初语义“根据人的身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衣”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其引申义“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章”这个义项却仍然是“体裁”一词的最重要义项。可以看到“体裁”一词引申义的形成,本身彰显的就是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
结论是:文体即文章体裁,是具体的文本身体所呈现出来的既具有类的普遍性又具有个别特殊性的样式(这种样式不仅仅指普遍的形式规范,还有内容规范,是文本在性质、特点、规律、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规定性);“体裁”概念既显明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的内在自觉,又落实为写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外在尺度。
“文体”的蕴含弄清楚之后,“文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一言以蔽之,文体是人类整个写作实践史的产物。写作活动的历史一方面表现为写作活动自身的性质、特点、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自我呈现过程,一方面又表现为人对写作活动的本质、规律的感受、认识、遵守、利用过程;而文本自身的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认识、理解、遵守和利用乃至创新的过程,自然被包含在写作活动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人“聆听”与应答的过程之中。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流变的历史,有生命的文体自然被保持下来,生命力短暂的文体自然地被淘汰。保持也好淘汰也罢,文体自身的本质、规律必然会呈现出来,从而被写作主体认识、理解、把握,进入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主体的文体意识,成为主体读写实践的标准和尺度。而我们知道,人类任何实践过程都表现为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也就是说,紧紧伴随文体形成的另一个精神现象是:人的文体意识的形成。文体意识同样是人类读写实践史的产物。
拿“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我们既可以明白文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清楚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提出诗歌创作要避免的“八病”,“四声八病”理论得到了谢朓、王融等诗人的大力实践和倡导,这导致一种新诗体———永明体的出现。这种新诗体注重平仄、韵律和对仗,成为近体诗的开端,使我国古典诗歌由比较自由的“古体”向着格律比较严整的“近体”发展。到了唐代,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它的巅峰,而近体诗成为唐诗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涌现了大量的创作近体诗的诗人和作品。如今,近体诗虽然“式微”了,但古典诗歌爱好者仍坚守着近体诗的创作规范,用自身的创作实践在发展着近体诗。可以看到,“近体诗”及其意识的形成遵循如下规律:由实践到认知,再由认知到实践,在二者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发现诗歌创作的新的美学原则,并把它表达为一种诗歌理论,然后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促进诗歌创作实践。近体诗就这样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而文体意识也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文本的分析、概括,人们从中抽象出构成文本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任何文本都可以表达为“运用一定的材料安排适体的结构选择得体的语言来表现特定思想的文章”。任何成熟的文本无不代表着文本诸要素(材料、主旨、结构、语言)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浑融一体的和谐关系,体现着文本诸要素的综合。这种认识,我国古人概括为:言之有物(指材料、主旨)、言之有序(指结构)、言之有文(指语言)。这显明了古人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显示了古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而材料、主题、结构、语言是今人对构成文本的要素的普遍性的抽象,即天下所有文本都是这四要素以富有个性的方式实现的综合。不管古人今人,他们的概括只是对文本普遍性的占有,要成为称职优秀的读写者,还须把握特殊性:具体的文章体裁在材料使用、结构安排、语言运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写作主体自身等方面的差异性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首先,应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对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的认识。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本质的透视力。其内容可包括文体的定义、结构、嬗变、分类、模式、边缘形态等。尤其应重点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的文体模式。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文本的读写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其次,要在读写中去增强文体意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大量阅读经典范文(包括阅读名家对名作的鉴赏分析的文章);二是在摹仿名作的基础上大量训练;三是在熟知规律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名作往往是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化了的范本,它具体而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写,或不应该这样写。通过大量读写,我们从感性到理性获得了文本写作的知识,认识并掌握了文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在内心建立起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有了明确文体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反复训练,在阅读、思考、训练的反复互动中,定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自己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文体的发展。
摘要:文体意识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它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明确的文体意识对于写作主体的读写实践尤其重要。写作主体只有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才更有利于实现成功的写作。
关键词:写作主体,文体,文体意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
关键词:写作主体 文体 文体意识
介绍和探讨文体写作理论和知识是所有写作学教材最核心的内容,但“探讨和研究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却成了一个薄弱环节。这种反差表明,文体意识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尚未获得深入思考、研究和讨论。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思考。
所谓文体意识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形成后,可用于两个领域的实践:阅读鉴赏实践;文章写作实践。就前者而言,我们拥有了强烈的文体意识,就等于掌握了分析评价一篇文章好坏优劣的标准和尺度,去更高效地进行阅读分析、阅读鉴赏、阅读评价活动;就后者而言,强烈的文体意识会引导和限制我们去从事具体的文章写作,一篇文章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使我们可以做到“立言得体”,心中有数;不至于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可见,养成和建构自己的文体意识,既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文体意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是对文体意识的粗糙的整体性的理解。若要获得较全面、具体、清晰的认识理解,则必须对文体意识展开深入分析,这涉及如下问题需要究明:什么是文体?文体是如何形成的?构成文体的诸要素有哪些?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培养文体意识?等等。
“文体”是一个见仁见智歧义迭出尚未形成共识的模糊概念。这集中表现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学体裁,文体研究即文学体裁的研究。作为文学体裁的“文体”(style),其涵义,无论中西方都非常丰富复杂,既指文类,也指语体、风格等。[1]另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本体式(指写作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一种形式规范)。[2]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为了建构我们的话语平台,必须对它们作出分析取舍,并给出我们自己的解释。大家知道,中外文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是:文艺理论蔚为大观,卓成显学,而文章理论踽踽缓行,艰难成长。这也自然导致一种不正常的理解——文体就是文学体裁。这种理解显然失之偏颇。从词汇学可知,“文体”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由“文”、“体”两个语素构成,要辨明“文体”之涵义,须先明了“文”、“体”两语素之所指。显然,这里的“文”指文章或文本,而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文学作品之类的文章。而“文章”概念从性质上说,有实用性文章、有审美性文章,这已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而“文本”概念是一个含义单纯的中性词,可以理解为“表现了一定思想内容有相对完整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它同样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在此意義上,可以说,文章即文本,文本即文章。那么,“体”应作何解呢?许多论者解释为:“体式”或“体制”或“语体”或“风格”或“模式”等等,这些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又总让人觉得“言不尽意”。按照前面我们对“文体意识”之解释,“文体”之“体”即体裁,但“体裁”已被普遍理解为文学体裁,显然语义偏狭,尚需再做解释。我们认为,“体”应理解为“文本之身体”,作为“文本之身体”,它既有文本之共性也有文本之个性,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从文类上说,在性质、特点、本质、规律等方面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自然地聚集成群,习惯上我们把这种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归为一个文类或叫同一文体,这样不同的文类之间,其内外部规定性就很好把握和区分;从具体的某一个文本来说,即使在同一个文类内部,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别是作者自身的特殊性,也会导致“文本身体”的独特性,这既显明了文本内部规定的稳定性,又突出了文本在历史时间中的变异性。不管是从文类还是具体的文本上说,作为“文本之身体”之“体”都应理解为文章在性质、形式、内容、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我们对“体裁”这个词的语源意义进行分析,一样可以得出与上面相呼应的结论。“体裁”也是一个合成词,由“体”、“裁”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体”指人的身体,“裁”指(裁缝)用刀或剪子剪割布料来制衣;“体”“裁”合起来指裁缝根据具体人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作与特定人体相符合的衣服。这个原始的语义后来发展出隐喻式的转义:引申为文章写作者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选用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表现主题。再后来,语义又发生偏转,专指文艺家根据文学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进行文学创作。但这个偏转并未被大众接受,人们在日常言谈中说到文章体裁,仍指具有不同规定性的文章类别。虽然原初语义“根据人的身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衣”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其引申义“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章”这个义项却仍然是“体裁”一词的最重要义项。可以看到“体裁”一词引申义的形成,本身彰显的就是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
结论是:文体即文章体裁,是具体的文本身体所呈现出来的既具有类的普遍性又具有个别特殊性的样式(这种样式不仅仅指普遍的形式规范,还有内容规范,是文本在性质、特点、规律、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规定性);“体裁”概念既显明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的内在自觉,又落实为写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外在尺度。
“文体”的蕴含弄清楚之后,“文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一言以蔽之,文体是人类整个写作实践史的产物。写作活动的历史一方面表现为写作活动自身的性质、特点、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自我呈现过程,一方面又表现为人对写作活动的本质、规律的感受、认识、遵守、利用过程;而文本自身的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认识、理解、遵守和利用乃至创新的过程,自然被包含在写作活动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人“聆听”与应答的过程之中。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流变的历史,有生命的文体自然被保持下来,生命力短暂的文体自然地被淘汰。保持也好淘汰也罢,文体自身的本质、规律必然会呈现出来,从而被写作主体认识、理解、把握,进入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主体的文体意识,成为主体读写实践的标准和尺度。而我们知道,人类任何实践过程都表现为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也就是说,紧紧伴随文体形成的另一个精神现象是:人的文体意识的形成。文体意识同样是人类读写实践史的产物。
拿“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我们既可以明白文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清楚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提出诗歌创作要避免的“八病”,“四声八病”理论得到了谢朓、王融等诗人的大力实践和倡导,这导致一种新诗体——永明体的出现。这种新诗体注重平仄、韻律和对仗,成为近体诗的开端,使我国古典诗歌由比较自由的“古体”向着格律比较严整的“近体”发展。到了唐代,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它的巅峰,而近体诗成为唐诗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涌现了大量的创作近体诗的诗人和作品。如今,近体诗虽然“式微”了,但古典诗歌爱好者仍坚守着近体诗的创作规范,用自身的创作实践在发展着近体诗。可以看到,“近体诗”及其意识的形成遵循如下规律:由实践到认知,再由认知到实践,在二者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发现诗歌创作的新的美学原则,并把它表达为一种诗歌理论,然后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促进诗歌创作实践。近体诗就这样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而文体意识也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文本的分析、概括,人们从中抽象出构成文本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任何文本都可以表达为“运用一定的材料安排适体的结构选择得体的语言来表现特定思想的文章”。任何成熟的文本无不代表着文本诸要素(材料、主旨、结构、语言)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浑融一体的和谐关系,体现着文本诸要素的综合。这种认识,我国古人概括为:言之有物(指材料、主旨)、言之有序(指结构)、言之有文(指语言)。这显明了古人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显示了古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而材料、主题、结构、语言是今人对构成文本的要素的普遍性的抽象,即天下所有文本都是这四要素以富有个性的方式实现的综合。不管古人今人,他们的概括只是对文本普遍性的占有,要成为称职优秀的读写者,还须把握特殊性:具体的文章体裁在材料使用、结构安排、语言运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写作主体自身等方面的差异性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首先,应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对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的认识。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本质的透视力。其内容可包括文体的定义、结构、嬗变、分类、模式、边缘形态等。尤其应重点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的文体模式。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文本的读写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其次,要在读写中去增强文体意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大量阅读经典范文(包括阅读名家对名作的鉴赏分析的文章);二是在摹仿名作的基础上大量训练;三是在熟知规律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名作往往是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化了的范本,它具体而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写,或不应该这样写。通过大量读写,我们从感性到理性获得了文本写作的知识,认识并掌握了文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在内心建立起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有了明确文体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反复训练,在阅读、思考、训练的反复互动中,定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自己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文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
[2]张杰.大学写作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241
社区管理专业《实用文体写作》教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的要求
《实用文体写作》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管理专业专科阶段的实践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实用文体写作教程》(任鹰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系统掌握实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材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了解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公关文书、财经文书、法律文书和生活文书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写作通用文书、与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文书、以及日常生活事务处理所需的生活文书,所写文书主题正确集中、材料充实、结构符合文种形式、语言表达简洁明确、严谨得体。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可选用文字教材及其配套的录像教材、IP课件等。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包含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是学习者学习的核心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是强化媒体,主要分层次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强化和补充。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 1.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与教材。学习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本课程文字教材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学习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各类文书的基本内涵、用途、规范格式、写作要求及写作特点,注意不同文种之间的异同,以形成对实用型文章的总体认识,以及对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途径、方法的切实把握。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从本质而言,是一门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技能实践型课程。学习者应学以致用,在掌握写作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范文的研读及写作训练等实践性环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对一些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文种要做到能写会用。
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学习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2.面授助学
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学习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要使学习者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
要引导学习者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要指导学习者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习者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此外,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学习者所学的专业课程相配合和衔接,特别是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的写作,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得到应用。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懂得所学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办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着重掌握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了解提高实用文体写作水平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
(一)实用型文章的含义与特征
(二)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三、重点与难点
实用型文章在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征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实用型文章的涵义、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途径
(二)领会: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行政公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着重掌握公文及行政公文的概念、特点、分类、构成要素与写作要求;各类公文的主要用途。对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文种要掌握其写法。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公文的概念及特点 2.公文的基本功用 3.公文的分类
(二)公文的构成要素 1.眉首部分 2.主体部分 3.版记部分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公文写法示例 1.决定 2.公告 3.通告 4.通知 5.通报 6.报告 7.请示 8.函
9.会议纪要
三、重点与难点
(一)公文的概念及分类
(二)公文的构成要素
(三)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文种的用途、分类和写作注意事项
(四)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文种的写法
四、考核要求
(一)公文的概念及分类 1.识记:公文概念 2.领会:公文的分类
(二)公文的构成要素 1.识记:公文的构成要素
2.领会:眉首、主体、版记各要素的含义、标注方法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识记:公文的行文规则
(四)公文写法示例
1.识记:(1)行政公文各文种的格式
(2)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的用途;
(3)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的分类。
2.领会:(1)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2)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3.应用:对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文种做到能写会用
第二章 事务文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及各类法规规章的含义、分类及作用;掌握调查报告的特点以及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法规与规章的写作要求;对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等文种要掌握其写法。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事务文书的特点 2.事务文书的作用
(二)几类常用事务文书的写法 1.调查报告
2.工作计划 3.工作总结 4.讲话稿 5.述职报告 6.法规规章
三、重点与难点
(一)事务文书各文种的含义、分类与作用;
(二)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法规与规章等文种的写作注意事项;
(三)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的写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1)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章程、条例、规定、办法、守则等文种的含义和作用;(2)调查报告、总结的分类;
2.领会:(1)调查报告的特点;(2)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3.应用:对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等文种做到能写会用。
第三章 公关文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公关文书的主要种类;理解公关文书的主要特点;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公关文书的一般写法。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公关文书的主要种类
(二)函电 1.贺电和贺信 2.唁电和唁函 3.请柬和聘书 4.慰问电和慰问信 5.邀请电和邀请信 6.感谢信和表扬信 7.求职信和推荐信 8.介绍信和证明信
(二)致词
1.欢迎词和欢送词 2.祝酒词和答谢词 3.开幕词和闭幕词 4.追悼词
三、重点与难点
(一)公关文书的主要种类;
(二)函电类和致词类文书的用途;
(三)函电类和致词类文书的一般写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公关文书的主要种类;
2.领会:函电类和致词类文书的用途; 3.应用:函电类和致词类文书的一般写法。
第四章 财经文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掌握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结构和内容;掌握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写作要求。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经济新闻
1.经济新闻的含义和特点 2.经济新闻的结构和内容 3.经济新闻的写作注意事项
(三)产品说明书
1.产品说明书的含义和作用 2.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和种类 3.产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
(四)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含义和种类 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
3.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六)合同
1.合同的含义和作用 2.合同的特点和种类 3.合同的结构和内容 4.合同的写作注意事项
三、重点与难点
(一)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结构和内容;
(三)掌握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写作要求。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2.领会:(1)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结构和内容;(2)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写作要求;
3.应用:经济新闻、合同的一般写法。
第五章 法律文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主要种类;理解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掌握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刑事自诉状、刑事答辩状、行政起诉状、行政答辩状的含义、用途、结构和内容及写法要领。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民事诉讼文书
1.民事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 2.民事起诉状 3.民事答辩状
(三)刑事诉讼文书
1.刑事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 2.刑事自诉状 3.刑事答辩状
(四)行政诉讼文书
1.行政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 2.行政起诉状 3.行政答辩状
三、重点与难点
(一)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主要种类;
(二)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
(三)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刑事自诉状、刑事答辩状、行政起诉状、行政答辩状的含义、用途、结构和内容及写法要领。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主要种类;
(二)领会:民事诉讼文书、刑事诉讼文书和行政诉讼文书的含义、用途及分类;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刑事自诉状、刑事答辩状、行政起诉状、行政答辩状的含义、用途、结构和内容及写法要领。
第六章 生活文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条据、启事、书信、读书笔记的用途和特点;掌握条据、启事、书信的一般写法;掌握读书笔记的主要类型和常用形式。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生活文书的概念
(二)条据
1.条据的含义、用途和特点 2.条据的一般写法
(三)启事
1.启事的用途和特点 2.启事的一般写法
(四)书信
1.书信的含义和特点 2.书信的一般写法
(五)读书笔记 1.读书笔记的作用 2.查阅文献的方法 3.笔记的种类 4.笔记的形式
三、重点与难点
(一)条据、启事、书信、读书笔记的用途和特点;
(二)条据、启事、书信的一般写法;
(三)读书笔记的主要类型和常用形式。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条据、启事、书信、读书笔记的用途和特点;
(二)领会:条据、启事、书信的一般写法;读书笔记的主要类型和常用形式。
(三)应用:对条据、启事、书信等等文种做到能写会用。
第三部分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由平时作业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60%,学习者要独立完成4次平时作业,内容以知识点巩固和写作训练为主,成绩由辅导教师根据完成质量评定。学习过程占40%,包括参加集体讨论、写作实践等,学习者参加集体讨论或写作实践不得少于2次。写作实践可以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文体知识,撰写应用文,如通知、会议纪要、调查报告、计划、总结、求职信、经济新闻、经济合同、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等。辅导老师根据学习者参加过程学习的情况给出学习过程考核成绩。
终结性考核,即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60%。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按教学大纲要求的不同层次安排。
第四部分 教师简介
一、教师介绍
陆海云,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学习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著有专著《网络学习:思维与策略》、主编或参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现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实用写作》《应用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杭州市振华路6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10030)
随着中国文学理论界对西方文学概论的逐渐接受, 西方文学及随笔对中国文学及散文的走向起着巨大的影响, 其中关于文学中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的文类四分法也在一百多年前由此确定。[1]
文类四分法在文学上的理解是成立的, 但考虑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与广义散文的文本解读的差异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广义的四分法则会引起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都是散文”[2], 但由于散文兼具“文章学和文学学的两栖性特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仅仅将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章”通通归结为“散文”, 就会导致教学中出现“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 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问题。”[3]的问题。也就是将“这一篇”独特的文本架空, 进而言之外在的真实对象, 这在散文教学中是一大弊病, 将独特的文本作为跳板, 忽略作者美好的心灵、别具一格的文风以及独特的抒情方法, 无异于买椟还珠, 逐末舍本。因此, 对于广义的散文, 在语文教学中, 还需要细分。诸如新闻通讯、演讲词、说明文及应用文等“文章”应单独分门别类作为“实用性文章”, 如抒情、叙事及议论等文体作为“文学性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这三种“完全由语言所营造”的纯文学并驾齐驱。[9]
在三大类的划分下, 本文所强调的散文教学主要为“文学性散文”。
二.散文教学是否应该从文体出发
一些学者认为散文教学要从文体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认为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所谓“外”即指外在真实, 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戏剧之处在于, 除了由语言营造的文学世界以外, 散文所提到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种存在在文本中变成了作者心中的世界, 全凭作者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所构建。离开了朱自清先生美好的心灵清华园的荷塘只是一片黯淡的荷光, 没有季羡林先生独具情思的怜惜, 幽径的藤萝只是一串串无人问津的小野花们。因此在散文的教学中, 绝不可以忽略作者的主体性, 在教学之中应“以己之心, 贴近作者之心。”[4]体会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主题情思。
徐江老师则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强调文体意识“一是做不到二是没必要”[5]。他认为李海林老师在《幽径悲剧》的教学中强调“直接陈述”和“隐藏在语气语调中”两种抒情方式不为《幽径悲剧》这类散文 (狭义) 独有, 而认为所有的“文本体式”均有“直陈”和“隐藏”两种方式。同时他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自述所感方式”上教抒情方式是过于注重文本体式, 并且依据它进行教学, 实际上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文本的外壳上, 而有将原文架空的嫌疑。但他所谓的“文本体式观”是繁杂的, 在阅读教学中所谓的依据“文本体式”是需要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文本种类划分为如下体式:“诗、词、曲、赋、传奇、寓言、小说、通讯、报告文学、消息、新闻特写、杂文、政论、传记、随笔、论说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 当然还有散文。”[6]此种划分不要说教师在备课时的困难, 更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 将每一种小文体分门别类进行教学无异于教条主义。
但认为“解读文本的根本点是准确、全面地探求文本所载事物的存在方式, 是依据这种存在方式来判断其性质以及给人们的启示。”[7]无疑是以文本为跳板而言之外在的世界或抽象的感情, 将文本架空同样是舍本逐末的。在散文阅读教学时应从散文的类别特征、作者独特风格、文本个体特征等方面意识到散文内容的规定性, 同时由于散文文体边界的模糊性, 又要考虑到散文的开放性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应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 进行审美的读,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由此而处理好“这一篇”散文与“这一类”散文的关系。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与规定性并存的文体, 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散漫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这一篇”的教学为重点, 从文体出发, 挖掘“这一篇”散文独具一格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与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并学习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文本中人物的对话。面对不同的散文文体, 教学都从“这一篇”开始, 在教学《故都的秋》、《幽径悲剧》等抒情散文时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重点挖掘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和审美特征, 在融情于景中体会作者融于景中之情, 同时也将作者的人生经验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连接, 让学生融入文本, 当学生在面对故园、面对生命、面对自然界的时候, 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会怎样面对, 又应该以怎样的情思来珍藏?在如《落花生》和《藤野先生》等叙事散文阅读教学中, 则应挖掘“这一篇”叙事散文文本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面貌, 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表现手法及其间的所思所感, 体会叙事散文明白晓畅、朴素传神的特点。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议论散文的教学时则从“这一篇”出发理解作者对事件独有的理性与感性思考的交融, 从体会文本中所饱含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底蕴并挖掘思想价值, 同时走出文本, 重视人文关怀和生命体验。
四.结语
因此, 在散文的教学设计中, 文类文体意识的考虑必不可少, 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面对各类散文, 要从独特的文体出发, 进行“这一篇”的剖析, “里”“外”兼顾, 进行“审美式阅读, 通过审美的读, 识透文本中的美质, 体验阅读中的美感。”[8]从整体上感受并鉴赏“这一篇”散文的美, 并由此而升华回归真语文, 将语文课上的有语文味道。
参考文献
[1]吕若涵, 吕若淮.文类研究:百年散文研究的新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79-85.
[2]叶圣陶.关于散文写作.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156.
[3]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9) :14-15.
[4]李海林 (执教者) , 王荣生 (观察者)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2) :18-26.
[5][6][7]徐江.文本解读不要蜗居在“文体体式”里——《幽径悲剧》解读与教学——要有正确的“文本体式观”[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2011 (6) :29-31.
[8]袁爱国.“不散”与“散”:散文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幽径悲剧》为例[J].语文学习, 2012 (2) .
关键词:散文教学 文体意识 这一篇 这一类
一.散文中的文体文类意识
随着中国文学理论界对西方文学概论的逐渐接受,西方文学及随笔对中国文学及散文的走向起着巨大的影响,其中关于文学中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的文类四分法也在一百多年前由此确定。[1]
文类四分法在文学上的理解是成立的,但考虑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与广义散文的文本解读的差异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广义的四分法则会引起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都是散文”[2],但由于散文兼具“文章学和文学学的两栖性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将除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章”通通归结为“散文”,就会导致教学中出现“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问题。”[3]的问题。也就是将“这一篇”独特的文本架空,进而言之外在的真实对象,这在散文教学中是一大弊病,将独特的文本作为跳板,忽略作者美好的心灵、别具一格的文风以及独特的抒情方法,无异于买椟还珠,逐末舍本。因此,对于广义的散文,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细分。诸如新闻通讯、演讲词、说明文及应用文等“文章”应单独分门别类作为“实用性文章”,如抒情、叙事及议论等文体作为“文学性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这三种“完全由语言所营造”的纯文学并驾齐驱。[9]
在三大类的划分下,本文所强调的散文教学主要为“文学性散文”。
二.散文教学是否应该从文体出发
一些学者认为散文教学要从文体出发确定教学内容,认为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所谓“外”即指外在真实,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戏剧之处在于,除了由语言营造的文学世界以外,散文所提到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在文本中变成了作者心中的世界,全凭作者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所构建。离开了朱自清先生美好的心灵清华园的荷塘只是一片黯淡的荷光,没有季羡林先生独具情思的怜惜,幽径的藤萝只是一串串无人问津的小野花们。因此在散文的教学中,绝不可以忽略作者的主体性,在教学之中应“以己之心,贴近作者之心。”[4]体会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主题情思。
徐江老师则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强调文体意识“一是做不到二是没必要”[5]。他认为李海林老师在《幽径悲剧》的教学中强调“直接陈述”和“隐藏在语气语调中”两种抒情方式不为《幽径悲剧》这类散文(狭义)独有,而认为所有的“文本体式”均有“直陈”和“隐藏”两种方式。同时他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自述所感方式”上教抒情方式是过于注重文本体式,并且依据它进行教学,实际上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文本的外壳上,而有将原文架空的嫌疑。但他所谓的“文本体式观”是繁杂的,在阅读教学中所谓的依据“文本体式”是需要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文本种类划分为如下体式:“诗、词、曲、赋、传奇、寓言、小说、通讯、报告文学、消息、新闻特写、杂文、政论、传记、随笔、论说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当然还有散文。”[6]此种划分不要说教师在备课时的困难,更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将每一种小文体分门别类进行教学无异于教条主义。
但认为“解读文本的根本点是准确、全面地探求文本所载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依据这种存在方式来判断其性质以及给人们的启示。”[7]无疑是以文本为跳板而言之外在的世界或抽象的感情,将文本架空同样是舍本逐末的。在散文阅读教学时应从散文的类别特征、作者独特风格、文本个体特征等方面意识到散文内容的规定性,同时由于散文文体边界的模糊性,又要考虑到散文的开放性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应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的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由此而处理好“这一篇”散文与“这一类”散文的关系。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与规定性并存的文体,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散漫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这一篇”的教学为重点,从文体出发,挖掘“这一篇”散文独具一格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与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并学习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文本中人物的对话。面对不同的散文文体,教学都从“这一篇”开始,在教学《故都的秋》、《幽径悲剧》等抒情散文时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重点挖掘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和审美特征,在融情于景中体会作者融于景中之情,同时也将作者的人生经验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连接,让学生融入文本,当学生在面对故园、面对生命、面对自然界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会怎样面对,又应该以怎样的情思来珍藏?在如《落花生》和《藤野先生》等叙事散文阅读教学中,则应挖掘“这一篇”叙事散文文本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面貌,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表现手法及其间的所思所感,体会叙事散文明白晓畅、朴素传神的特点。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议论散文的教学时则从“这一篇”出发理解作者对事件独有的理性与感性思考的交融,从体会文本中所饱含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底蕴并挖掘思想价值,同时走出文本,重视人文关怀和生命体验。
四.结语
因此,在散文的教学设计中,文类文体意识的考虑必不可少,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面对各类散文,要从独特的文体出发,进行“这一篇”的剖析,“里”“外”兼顾,进行“审美式阅读,通过审美的读,识透文本中的美质,体验阅读中的美感。”[8]从整体上感受并鉴赏“这一篇”散文的美,并由此而升华回归真语文,将语文课上的有语文味道。
参考文献
[1]吕若涵,吕若淮.文类研究:百年散文研究的新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9-85.
[2]叶圣陶.关于散文写作.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156.
[3]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9):14-15.
[4]李海林(执教者),王荣生(观察者).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2):18-26.
[5][6][7]徐江.文本解读不要蜗居在“文体体式”里——《幽径悲剧》解读与教学——要有正确的“文本体式观”[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1(6):29-31.
[8]袁爱国.“不散”与“散”:散文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幽径悲剧》为例[J].语文学习,2012(2).
[9]此种划分引自王荣生老师《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个人以为此种划分有利于将“文学性散文”从散文大类中提取出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是较为合理的。
【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推荐阅读:
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再认识10-07
读书中的写作意识11-30
写作教学中的激励策略09-15
文体意识阅读教学07-12
报告类文体写作12-14
实用文体写作课程考试06-08
应用类文体写作范文10-31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10-28
英语写作思维过程模式与写作教学10-20
写作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教学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