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文化体系建设(精选8篇)
一般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客户服务组织管理、客户服务关系管理、大客户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管理和呼叫中心管理。从客户服务角度来说,服务无止境,越完善越好。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源却永远是有限的。所以,一般企业应针对所在行业的特点有侧重地建立客户服务体系!
1,梳理部门职能,公司的期望目标
根据客户群体的需求定位,以及自身产品的定位,从而确定公司的目标
2,明确客服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
建立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
通过主动服务意识,让客户感受到星级服务,提供优质服务,在客户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发展潜在客户,提高成交率
3,确定主要工作内容
售前: 以专业的知识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库等
售中: 对产品的配送速度、配送质量、产品质量好坏及时跟进等 售后: 客户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客户投诉的受理与记录等
4,根据工作内容确立部门组织框架
客户关系维护:客户信息管理,客户需求 等
售后服务管理:售后的跟进,客户投诉,等
服务方式: 热线电话,WEB在线回复等
5,工作流程梳理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业务流程以及操作规范
6,确定工作职责范畴
如:协助开拓网络营销资源和渠道;
负责部门内部沟通外部衔接;
搜集行业及客户信息,负责业务需求调研
负责实施售前,售后服务
7,培训
对自身产品的了解
专业的技能的培训等
8,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完善
1. 现阶段中国企业客户服务体系质量低下。
根据2009年11月17日最新的一次全国消费者调查, 低质量的客户服务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糟糕的客服体系直接导致消费者另作选择和放弃购买行为。中国企业每年因此遭受的损失共计3146亿元人民币。在一项名为《低质量客户服务的成本:客户体验的经济影响》的报告对共517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调查询问了消费者通过网络、联络中心及个人移动设备与企业进行沟通的频率。同时调查也要求消费者指出这些沟通结果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被访者说出了他们所关注的服务重点, 还说明了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客户服务仍旧停留在低层次、简单化的状态, 没有真正将服务工作转化为客户附加价值。
2. 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不畅。
(1) 企业与客户沟通渠道不畅也是低质量客户服务的重要根源: (1) 被迫等待服务的时间过长。 (2) 客服人员缺乏解答问题所需的技能。 (3) 受困于自动的自助服务之中。 (4) 无法通过免费电话与客服联系。 (5) 需要重复说明。 (6) 无法轻松改变沟通的渠道。 (7) 最有难度的沟通渠道是网络自助服务, 21%的人认为它最难用, 只有5%的人认可。这些因素往往会使客户觉得服务低质量。 (2) 语音自助服务的沟通渠道不畅。在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问题上, 企业通常采用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随时为客户受理各类咨询、预约、订购、投诉等问题。然而有17%的消费者认为语音自助服务是最难用的沟通渠道, 而只有5%的人认为它是最令人满意的。自助服务相对滞后是因为通常没有与人工辅助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49%的消费者说他们经常从使用自动电话系统开始, 但需要人工协助。此外, 66%的人从使用网上服务开始, 同样需要协助。
3.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服务不到位。
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客户服务效率低下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涉及到销售部门、维修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等与客户服务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客户基本信息和销售信息不能及时归档, 查询不方便;无法有效地识别客户爱好, 对客户满意度和诚信度没有衡量的标准;信息共享度有效利用率低, 若相关人员离职, 市场和客户信息会随之丢失。很多时候, 客服部门和维修部门是一对矛盾, 尤其在家电行业中更加突出。客户购买的产品坏了, 需要维修。客户很着急, 客户服务人员可能也很着急, 想尽早帮助他解决问题, 但维修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好, 导致客户抱怨很多。
4. 企业缺少对客户服务的文化蕴涵。
消费者个人由于经济、地理、文化、民族、心里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偏好、兴趣, 他们对卷烟品牌的保障、回馈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有的消费者需要礼品回馈的超值享受, 有的消费者期待的是品牌售后保障的贴心感受, 消费者的需求差异不同, 我们在品牌物资的准备、服务策略也要因消费者而异, 服务手段和内容需要创新, 服务手段需求的多样化制约了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给后续服务工作也带来了不少困难。
5. 客户服务体系不成熟和不健全, 缺乏整体性与完整性。
当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越来越残酷, 国内的很多企业都非常关注战略问题、成本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 而往往忽略了客户服务这个企业长期生存的命脉。客户服务已经从过去的维修保养等战术层面上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战略层面, 很多企业没有及时认识到这一点, 市场化服务理念尚未完全转变, 客户服务重点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方面, 导致客户的流失问题, 客户服务发展的滞后和不成熟。
二、企业客户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1. 优化企业的客户服务组织结构设计。
要建立客户服务体系, 首先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近年来, 企业结合客户服务的业务流程实际需要, 进行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 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职能明确、垂直化管理的新体系。从总体运行情况看, 在建设初期其对规范服务行为、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 仍需对客户服务组织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减少组织层次, 实行垂直化管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设定合理的管理层次, 尽可能地减少环节和分支, 使组织的职能部门设置高效精简。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在现有基础上, 实现客户服务资源的进一步优化, 科学设置客户服务区域和服务职能, 优化服务流程。
2. 深入研究客户心理, 实行科学细化管理。
(1) 建立客户档案。通过认真分析客户需求的服务是什么、客户期望的服务标准是什么、客户今后可能更换供应商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进行客户期望的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可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 并对客户在不同服务下的满意程度进行定性分析, 建立客户感知模型。 (2) 建立企业服务档案。建立客户档案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重要客户, 掌握客户的特征和需求特点, 从而使服务变得更有效率。企业不仅要注重对客户原始信息进行采集, 更要注重对客户动态信息进行维护。 (3) 进行科学的客户细分。客户情况千差万别, 要提高服务效率, 就必须进行客户细分。企业要以《国家局零售业态划分标准》为依据, 对客户特征进行定性分析, 划分出相应的客户类别。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着重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进行分析, 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3. 完善企业的客户服务标准体系。
企业对客户服务的标准准确性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与执行力的前提。在现实工作中, 部分企业在服务标准的制定上不具体、不明确, 增加了服务人员执行的难度, 也不利于服务质量的考核。如“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回复”、“客户经理要认真做好品牌培育工作”等, 这样的标准很难为服务行为提供指导。服务人员是服务工作的执行者, 对服务工作进行准确、具体的分解和定义, 才能引导服务人员做好服务。真正良好的客户服务来自对细节的注重。因此, 客户服务的专业化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服务标准的定义上不能仅仅建立在企业自身目标上, 而必须与客户的服务期望紧密结合。
4. 建立企业客户服务的长远发展目标。
客户的问题和要求首先由一线人员面对, 一线人员若不能迅速解决问题, 就会导致客户产生不满。因此, 授权是优化客户服务流程的基石。管理层必须最大限度地对一线员工进行授权, 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务效率, 增强服务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授权调动一线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培训工作的加强密切相关。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 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客户服务学习培训体系, 增强客服人员培训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在不可能长期开展大规模一线人员培训的前提下, 要重点对服务管理层展开培训, 优化管理人员结构, 提高整体素质, 以点带面, 推动一线服务人员能力的提升。
5. 完善企业客户服务体系的质量考核与激励机制。
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是促进员工开展好客户服务工作的保障, 同时也是员工开展客户服务的动力。企业应围绕自身发展目标, 建立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第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包括员工的品德、能力、工作态度及工作业绩等, 考核指标做到明确具体。第二是完善考核办法。通过上级考评、客户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等, 全面考核服务人员的执行、服务、协作、沟通能力和水平。第三是加大对一线员工的激励。企业应从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成就感、认同感、满意度、忠诚度入手, 探索对一线员工管理激励的新途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人格上尊重、政治上平等;二是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渠道和方式;三是加大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打通人才流动渠道, 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与针对性, 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五是稳步提高员工的收入, 完善福利保障体系。
6. 案例——苏宁电器提出的“5315”的服务平台工程计划:
在我国的家电企业界中, 苏宁以其超前的战略眼光, 在三年内在全国建设500个服务网点、30个客户服务中心、15个物流基地, 总投资近12亿元人民币, 是国内家电企业首次提出专业自营服务连锁扩张计划。“5315”工程计划是苏宁电器为了实现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连锁化、规模化、信息化, 最终以此支撑苏宁连锁店, 以及销售的迅速增长。当企业发展了一个新客户之后, 就意味着有可能创造一个源源不断地业务往来的机会, 因此要将第一次交易当成是与客户往来的开始, 而不是结束。苏宁电器在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后, 首先提出了以“阳光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客户服务体系, 在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这种优质的客户服务, 提升了消费者对苏宁电器的信心, 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充分发挥了苏宁的品牌效应, 最终的结果是市场占有率的上升, 以及销售利润的增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投入,各地基层文化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文化活动场地扩大了,文化设施更新了,农民文化娱乐中心开办了,村级图书室也建起来了。就南康市而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站有23个,村级文化娱乐中心156个,村级图书室或阅览室122个。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文化设施的建成基本满足了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需求,也促进了农民综合素养的提高。顺应改革大潮的新形势,各地农村也显现出一派新气象。当然,与过去落后、愚昧、无知的旧农村相比,我们是进步了许多。可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已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块,文化建设的改善应成为当务之急的事。
1 现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异明显
由于地方部门及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在资金投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差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也截然不同。笔者所在的南康市,近十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较快,力度较大,整体情况较好。像邻近赣州市区的潭口镇、龙岭镇,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活跃,人民生活相对富有,乡镇与村级领导也重视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开展频繁且效益明显。潭口镇文化中心站被评为了全国先进,该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图书阅览室25个,每年举办大小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达百余次,如春节中国象棋擂台赛、每月广场“玉潭欢歌”文艺演出、正月鲤鱼灯彩表演等已远近闻名。文化活动的丰富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而相对偏远的地方如浮石乡、朱坊乡、隆木乡等,几个像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找出,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群文活动。
2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向多元化发展
在大多数人眼中,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非就是设几个文化服务点、建几个图书阅览室、放几场免费的露天电影等。应该说,过去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较低,因为那时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何谈文化娱乐与享受。但是现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来追求文化享受,已有的文化设施已然极不够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然成了当前的一大课题。
2.1 应争取各级部门和领导重视,确保资金投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行政村落,少说有上千人,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该在村级文化设施中配备有中心文化活动站、图书室(藏书量3000册以上,能不断更新)、报刊阅览室、科学文化知识讲堂等,有相应的文化工作者(或外聘),能经常性与其他村落开展文化交流。目前许多农村,上述设施不够完全,也有许多地方文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所以跟不上时代步伐。
2.2 应建立起村级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确保村级文化活动有序和连续进行,实现文化效益。现有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并且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虽然有地方经济低迷的影响,但人为因素造成文化活动的蔽塞也较明显。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表现和享受,所以人的主观因素占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大方面。如果能够固有文化活动场所、固有文化工作人员、固有文化活动内容,那么,村级文化建设便能上一新的台阶。
2.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文化工作队伍,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在农村,一般来说退休教师、村干部、老党员影响力、号召力较强,而且有文化,有工作热情,也有工作责任感。可以说,他们是较为得力的人选。要将这些人用起来,调动他们参与村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 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做到“四要”
一要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积极作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把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街道)和村级文化建设的比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来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当然,广大农民群众也要不断发挥主体主导作用,在文化主管部门整合人才、配备资金、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和发展新的文化事业,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三要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农村文化活跃,队伍建设是关键,针对农村文艺骨干人员少的实际,要加强对现有文艺队伍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要向农村不断输送文艺专业人才,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自主培训等活动。此外要下大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4、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5、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8、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9、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1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7、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18、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20、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2、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4、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8、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9、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0、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33、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34、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3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37、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8、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9、积极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1、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42、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44、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45、坚持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46、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47、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49、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51、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5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3、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54、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
55、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56、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57、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8、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59、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60、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61、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辱感。
6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63、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64、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65、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66、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67、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已的歪风邪气。
68、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69、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7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71、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72、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7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7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75、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76、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77、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78、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79、要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80、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81、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8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83、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84、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85、要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86、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87、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88、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89、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90、文化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91、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推出文艺精品。
92、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抵制低俗之风。93、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94、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95、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96、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
97、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
98、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99、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制。
100、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101、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为,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102、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103、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104、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105、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惩处侵权行为,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106、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07、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08、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09、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110、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同时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111、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112、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11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11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15、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116、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117、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118、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
119、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120、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21、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122、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123、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
124、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12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126、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27、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28、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129、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130、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131、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132、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的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治化水平。
133、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
134、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135、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136、坚持以我为主、为我利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137、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38、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139、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40、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141、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人名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142、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情感。
143、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144、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145、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146、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147、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148、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
149、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党员意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50,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51、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152、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153、要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154、全党要满怀信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2011-09-24 17:25:30 来源: 新华网
转发到微博(10)
有1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 在上海,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按需自主选择,预订品种丰富的文化“美食”;在深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吉林已实现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500多支农村放映队穿行在乡间村屯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期盼,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将之作为“三加快一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各地各部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吉林省靖宇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刘晓明近来“相当忙”,他开着自己的微型面包车,每天穿梭在吉林省东部山区的乡间小路上 他要赶在秋收开始前,为14个村庄放映完今年的最后一场电影。
作为一名农村放映员,刘晓明切身感觉到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今年我们就放了《建国大业》《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好几部大片,这样的大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搁以前谁敢想呀?”
不仅农村电影片源不断丰富,放映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让农民看电影的积极性更高了。“以前放电影赶驴车,扛的是好几十斤重的胶片机,放的影片老,图像还模糊;现在我们开 微面,用的是轻便的数字机,放映影片新,图像清晰,声音还逼真,你说大家伙能不爱看吗?”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并非靖宇县农民的“特殊待遇”。来自广电总局的数字:“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共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40条,数字电影放映队4.1万多支,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多套。2010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超过800万场,覆盖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定的“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包括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内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而按照1998年这一工程刚实施时的统计,在我国有70多万个散布在偏远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区的行政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1.48亿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
覆盖了90%行政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为基层送知识、送欢乐,截至2010年底累计服务群众近10亿人次。
已覆盖全国50%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阅读场所,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到今年底,全国预计建成50万家农家书屋。近年来,为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的公共福利,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不断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174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期全面免费开放。
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目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已免费开放,陕西实现省内“三馆”全部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之举,获一片叫好声,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犹如一股春风,在人们心中激荡起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汲取知识、提高修养、享受文化权益的阵阵暖意”。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文化民生品牌
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锣鼓巷的民俗文化到相声俱乐部,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北京文化惠民工程带给市民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
据介绍,北京市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全国第一,部分领域已接近世界主要城市水平。其中博物馆数量156家,仅次于伦敦居世界第二;公共图书馆在伦敦、东京和巴黎之后居世界第四;人均拥有电影屏幕数量接近巴黎、日本水平。各行政村已基本建成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有线电视、电子政务、有线广播、图书信息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电影、党员教育和远程教育“八网”合一。
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各地纷纷出台新举措,努力打造文化民生品牌,探寻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发展新路。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三大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推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河北全面完成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全省各地规划建设了一批集游艺娱乐、休闲健身、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观、文化广场,打造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邯郸市“欢乐乡村”农村文化工程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陕西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统筹职能、统筹规划、统筹项目、统筹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2011年上半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群众自办文化: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虽说平时也参加过不少演出,但是如此高规格、大场面的舞台还是头一次,这些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真是好,我没想到自己也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唱歌。”说到参加“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的感受,张林田竖起了大拇指。
正在举办的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将持续到10月15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14台特色文艺晚会,从社区群众声乐器乐展示、老年合唱节、农村小戏小品展演,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皮影戏精品展演等,将有4000余名张林田这样的群众参与演出。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大大调动了群众自发的文化创造热情:“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在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 农民自办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各地文化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因运行机制较为灵活、演出成本较为低廉,在农村文化市场如鱼得水。作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领头人,“梅花奖”获得者胡嫦娥和团里的演员们抬着戏箱,上矿山、进山庄、入农家,足迹遍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数十个县、近千个村落,演出6000余场,观众上千万;五年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平均每年下基层演出300场次,几乎天天有演出,同时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文化骨干 与当地文化馆联手,开办“马头琴培训班”,全县现在有专业马头琴手5000多名。
一、工作思路
##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 以“创新”为建设途径,以”诚心、诚信“为建设根基,以打造“精.诚”服务品牌,实现“阳光烟草”为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认真挖掘和提炼##烟草多年来积淀的优秀文化内涵,努力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文化,规范行为文化,提升精神文化,从而在消费者以及企业员工中塑造良好的烟草企业形象;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烟草科学、和谐、较快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撑。
(一)在“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统领下,挖掘和提炼##烟草的优秀企业文化内涵。
(二)上下同心,努力打造##区局优异的八大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专管文化、营销文化、安全文化、人文文化、创新文化、廉政文化、品牌文化。
(三)通过企业文化体系的推广传播、文化资源的价值
利用、渗透和深植,形成干群同心同德、人人爱岗敬业、个个用心服务、内外和谐奋进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四)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文化建设,使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和实践过程中学习提高,逐步形成积极的思考与行为模式。
三、体系架构
##区局企业文化体系以“新.心.信”为核心打造八大文化理念。
管理文化理念:提升境界、身体力行 专管文化理念:为国为民、公正执法 营销文化理念:市场导向、精准营销 安全文化理念:精细管理、预防为主
人文文化理念:为员工成就事业、为企业凝聚人心 创新文化理念:积极创新、提高效率 廉政文化理念:反腐倡廉、弘扬正气 品牌文化理念:至真至诚、共生共赢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的深入推进对于管理层的个人修养是一种展现和考验。企业中领导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领导干部以个体形象展现在职工面前,会在职工中产生一种思维定势,会影响到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区局党组
要求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注重自身学习,积累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敏锐感,以产生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真正赢得职工的尊重。区局管理层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身作则,使广大职工从管理者身上感受到学习和理论指导实践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管理工作中要实现“五个创一流”。第一、争创一流的基础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五项基础工作,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严格的绩效管理。第二、争创一流的体系建设。要按照“五化”要求,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建设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改进持续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三、争创一流的目标管理。要通过目标管理形成企业合力,把树标、赶标、超标作为动态的标准管理,真正发挥标杆的引领作用。第四、争创一流的创新机制。要进一步形成管理创新的氛围,真正做到从重投入向重管理转变,形成企业创新的主体和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五、争创一流的管理团队。要打造学习型团队,建设专业化团队,培养团队精神,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起到身体力行的作用。敢于抛弃旧思想,旧观念,带领职工在问题和矛盾中寻求突破,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参与到文化的共享活动
中,让大家觉得文化是大家的文化,是自己在企业里立足、成长、发展的根本。同时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要善于发现问题,挖掘闪光点,及时做出响应,建立必需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专管文化
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是由烟草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烟草行业具有国有控股、政策调控、地方保护、高额利润四大特性,在我国烟草专卖制度下市场是国家垄断,发展受政策调控。国家通过立法赋予了行业排他性的权利,作为垄断行业,比其他行业更要对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负责,这就是烟草企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烟草特色文化所在。
因此区局党组积极倡导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烟草特色的专管文化。即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消费者利益至上为己任的价值取向,这是作为权利享有者的全体职工所对应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烟草的专卖与市场主体是统一的,专卖是为了规范卷烟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是为市场经营主体服务的;而市场主体则是在市场规范的前提下,更好的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造就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抓好师资保障,充实培训队伍。要在已经获得中级、高级培训师和专卖内训师资格的人员中选聘具有较高理
论知识、实践水平和传授能力的人,成立业务知识过硬的培训师队伍,从培训需求预测、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效果评估等各方面保证培训质量。二是要抓好内容保障,丰富培训形式。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把证件管理、市场管理、案件查办、内部监管等内容纳入培训教材,采用基础理论培训与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批培训相结合,模拟考试与岗位竞赛相结合等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形式。
2、完善监管制度,践行“公正执法”理念。
一是制度要完备。首先要完成自上而下的“对标”动作,这个“标”既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的规章制度,意见、办法等,也包括国家局重要会议精神、领导重要讲话和要求等。其次要正确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制度,要对准标。制度应及时公之于众,让广大干部员工知晓,从而指引其行动。二是制度要可行。首先要通过制度提升监管部门的地位,划定职责权限,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制度中应明确监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再次制度中应明确被监管人的申诉途径和程序,杜绝监管部门说了算的一级终极裁决现象,实现监管程序合法化。
3、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彰显烟草特色文化。
首先是要充分发挥“12313”举报电话和许可证管理长效机制的作用,通过分类建立零售户档案,分类管理等办法,侧重加强对烟酒商店、娱乐场所等容易发生不规范经营的零售终端的监管,提高获取情报的效率。其次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与专业路线相结合的思路。注重培养零售户作为信息收集点。同时稽查人员要根据假烟的流向有针对性的发展职业线人,提高情报的精准度。再次是要重视“一包烟”线索,扩大情报来源的覆盖面。任何一包假烟都有它的出处,其背后必定隐藏有一条销售网络和一个制假窝点。
4、完善专卖管理服务流程,打造“诚信服务”。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服务流程,并以流程规范工作,保障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打造一支让国家放心、让违法者惧怕、让消费者称赞的专卖队伍,为消费者提供诚信服务。
(三)营销文化
营销文化是营销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形成的营销理念和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以及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
企业文化是营销文化的理论基础。企业文化给予产品或营销一种文化内涵,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
区局营销文化秉承“诚心负责、诚信服务”的思想,通过营销文化打造强势品牌,实现销售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互惠共赢。
1、实施精准营销。以《卷烟品牌管理工作规定》为基
础,进一步完善品牌管理工作细则,进一步推进品牌管理工作的细化;抓好辖区在销品牌的品类划分工作;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和手段,突出抓好品牌评价标准的健全完善工作,努力提升品牌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品牌的引进、退出和市场培育提供有效依据。根据##烟草品牌发展规划,以532和461的重点骨干品牌为培育方向,加大工商零三方协调力度,为工业企业品牌扩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零售户提供利益最大化。
2、实施规范营销。规范经营是巩固完善烟草专卖体制、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切实转变客户经理职能,对客户经理等营销人员的督察考评分值进行调整,加大基础服务考核分值,引导客户经理职能向维护市场、分析市场、培育市场转变,保证规范销售。
3、实施现代营销。丰富创新营销服务手段,增加飞信营销等现代化营销手段,降低营销成本;进一步优化送货线路,综合考虑全区地理条件、交通路线、送货时间等,进一步优化送货线路和顺序,充分加强GPS系统在送货监管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做好网上订货,打造##区局现代化营销手段。
4、完善营销服务流程。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电话订货、市场调研、货源投放、送货等服务流程,并以流程规范工作,同时通过规范的服务将区局服务文化、企业及员工的行为文
化、组织的机制和制度文化,特别是##烟草的企业精神、价值观、伦理等理念文化,有效地传达给公众,达到一个以文化影响营销、以营销宣传文化的良性循环。
(四)安全文化
确立安全文化,是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中所依靠的强大的无形管理力量。因此我们要使安全文化深植于烟草系统的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凝聚人心,营造群体安全氛围和安全互助的团队精神,使烟草安全文化成为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使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成为具有现代安全意识的财富创造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根本的安全。因此##区局的安全文化使命就是精细管理、预防为主。
1、建设观念文化。区局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把安全知识牢记心中,彻底消除习惯性违章带来的事故隐患,从根本上确保烟草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强化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通过对员工进行道德品质、法律法规、文化知识、作业技能、事故案例等教育,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安全第一、共建平安”的思想意识。
2、加强行为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宣教使职工注重行为安全,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形成良
好的行为文化氛围,避免事故发生。
3、推行制度建设。建立详尽的安全制度、法律和法规,加大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的力度,做到有章必依。通过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抓好安全基础工作,从根本上实现安全无隐患。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交通安全法》等安全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安全文化。
4、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安全物质环境,实现本质安全是整个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关键所在。组建企业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建立监督管理网络,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作业,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五)人文文化
“以人为本”是人文文化的精髓,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进一步使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创和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进一步提升、融合工、商、零三方共赢目标的实现。
人文文化也是要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努力建设”业务精湛、感恩尽责、爱岗敬业、进取奉献“的员工队伍。因此要增强上下同心、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要使全体员工对企业产生向心力。区局
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向全体员工广泛宣传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状况,使员工时时感到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树立“振兴企业,人人有责”的思想,把企业的盛衰存亡和自己的责任紧密联系起来,使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1、关爱人。要把员工看成是自己的家人,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员工,对员工的工作压力、身心健康和生活疾苦,给予真诚地关心和关怀。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优美的工作环境。同时关爱员工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要用真真切切的大家庭温暖凝聚人心。在涉及员工根本利益的机制上要格外用心,大胆探索、积极完善。
2、激励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区局管理层进一步探索改进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科学合理,操作适宜,有效触动,形成更加有效的压力传递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让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以构建完善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为前提,制定科学的员工等级晋升、薪酬管理及考评激励办法,进一步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敬业高效、开拓创新。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闲者退”的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干成事,干成事的有职位,从而振奋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尊重人。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推动##烟草发展的决定力量。员工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尊重每一名员工的人格、权利,包括个性、隐私、兴趣爱好等,只有把尊重每一位员工做为企业始终坚持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去感化、鼓舞每一位员工,使他们“聚精会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不懈努力。
4、培养人。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有高素质的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还应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学习培训机制和培训内容,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工作素质。”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这是##烟草培养锻炼人才坚持的基本原则。对具备一定道德品质、思想境界的员工予以使用加以培养,让其在大环境中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员工,这也有利于“卷烟上水平”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六)创新文化
近年来,国家局提出的“全面提高烟草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正是解决行业在的新历史发展关键期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推力。因此区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培育全员的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
形成尊崇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1、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激发群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合力。
要给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发展平台,要敢于压担子,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独树一帜。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和智慧,让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尽情发挥,给他们以足够的精神力量,在生活上、身体上予以关心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创新研究上去;给他们以足够的工作责任感,让他们能感到领导的厚望和员工的期待,从而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加快进度,提高效率。
2、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建立创新型人才与创造的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用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这样,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个人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不论是在技术、管理上,还是在收入分配上。
3、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要通过构建学习型企业来建设创新型企业。要尽一切努力,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拓宽渠道,完善教育阵地,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要定期选派员工到科研机构学习、培训;聘请管理、科研人员到企业讲学,鼓励员工通过成人教育、在职函授和自学等方
式不断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使员工培训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转变,从传、灌知识,到“提升学习能力”的转变,将以前“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学习向超前跨岗学习转变,通过个人和团体的学习,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让大家的思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个人和团队的知识,增强区局主动适应外部变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管理不断创新。
(七)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它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提倡廉洁精神,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重要使命。廉政文化既体现为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要求,又体现为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政文化是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又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环境的公平和正义,为区局健康和谐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氛围。
1、开展正反典型宣传教育。继续深化“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廉洁从政”方面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制度的教育成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观看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为主题的真实案例,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在梳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与反腐倡廉形势相适应,与人们思想实际相联系,与具体工作相衔接。坚持警示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区局网络平台,加大党风廉政法律法规文件的宣传力度,将廉政教育活动寓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对情景案例的内容、形式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增强教育的及时性和感染力。
2、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先进单位。廉政文化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廉政理论知识,重点学好党章,把理论学习同工作实践相结合;要坚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方针,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立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贵在实践。针对党员干部出现的思想波动和廉政意识淡薄问题,要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工作,对岗位风险认真查摆,加强风险预警防范。针对廉政风险较高的岗位和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预防腐败的教育防控机制。要关心爱护高风险岗位的党员干部,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建立针对岗位廉政风险隐患以及制度上存
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公开、岗位操作规范、行政执法规程和区局内部管理等规章制度,推进防控措施“制度化”,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岗位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两项工作”。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区局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政企务公开,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公开的覆盖面。政企务公开是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动和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一种方式,是将企业领导干部权力运作公开化、民主化,提高运作的透明度,强化党内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因此在实践中要把政企务公开作为一项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一项稳定的企业管理规范,一种有效的职工民主监督机制,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把政企务公开纳入区局岗位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考核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公开的形式是否合乎要求、公开的程度是否符合规定、职工的意见是否落实等,公开前进行预审,公开中进行监督,公开后组织评议,把监督贯穿于公开的全过程,及时发展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企务公开、民主议事、监督执行的有效机制,以保证企务公开健康发展,推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也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不断完善和规范物
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流程,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长效机制,在物品采购和办公用品管理工作中,坚持阳光采购工程,大宗物资设备的采购做到公开透明操作、确保监管到位。
(八)品牌文化
打造服务品牌是以烟草流通服务为主业的烟草商业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服务品牌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在烟草商业企业中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核心理念,从而推动烟草商业企业的市场观念转变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这也是国家局把服务品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初衷。我们按照国家局、市局要求,联系行业文化实际,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确实使服务体现在企业运营中,使服务成为文化。
1、全员参与,传播服务品牌。
烟草企业的服务品牌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理解服务品牌的内涵,形成整体打造服务品牌的合力效应。
①企业传播。借助培训、走访、宣传单等手段,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宣传服务品牌的意义、内涵,增加客户、消费者的了解和认知度,提升服务品牌公众形象,形成服务品牌的知名度。
②员工传播。加强企业员工对服务品牌标识、理念的深刻认同和理解,同时通过员工各自的公共关系向外部有效进行传递,拓展服务品牌的效应。方式可采用开展全员讨论活动,针对各个岗位开展“服务品牌在岗位,我为岗位做什么”的主题思想讨论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后台服务前台、前台服务客户的良好氛围。
2、提升服务,诠释企业品牌。
服务品牌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优质、稳定的服务质量标志,而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就是打造企业服务品牌的核心内容。
①区别优化零售客户分类管理,加强客户从货源供应到经营指导,从卷烟营销到情感营销,从零售客户卷烟经营前、中、后的体系化服务,提升卷烟零售客户的盈利能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②大力推行承诺服务。围绕服务手册内容,利用实地调研和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解决与零售户之间沟通的问题。主动开展零售客户服务期望和服务需求调研(简称零售户满意度调查),建立畅通的客户投诉渠道,对服务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评价,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使服务内容贴近零售客户预期,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发展导向,充分展现烟草企业诚心、诚信、负责的的社会形象。
3、延伸服务,拓展服务品牌。
服务品牌的核心是让客户满意,但客户的满意又具有差异性,同时也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客户群体,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①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访问)是了解客户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市场调查的资料分析,最大限度、最大层面地了解客户的意愿与需求,相对应的制定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服务品牌意见征询活动,征询零售客户最希望服务品牌具备什么,包含什么,能为他们日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什么,以真正使烟草企业所打造的服务品牌最能贴近客户,让服务品牌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②以刚性举措净化卷烟消费环境,使工商零共生共赢。卷烟产品较高的利润成为各类涉烟非法活动区域性、阶段性猖獗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卷烟打假工作表明打假与营销相辅相成,是行业稳健发展的可靠保证。##烟草应强力推进卷烟打假工作,强力开展市场管控工作,切实将非法卷烟遏制在萌芽状态,从制造、分销、流通各环节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丰富监管体系内容,创新监管体系构架,全方位构建放心的卷烟消费环境。
4、着力提升一线员工队伍建设水平
提升卷烟营销工作水平的核心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送货员以及专管员队伍。首先要进一步提升一线员工的服务水平,在零售户眼里,他们代表的是##烟草,他们的素质与工作态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形象。
①进一步明确一线员工工作职责。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一线员工日常工作进行梳理,把服务客户、指导客户经营与盈利提升、品牌培育与宣传促销、市场信息(包括假烟、非烟渠道和无证户)收集作为日常工作重点,细化落实研究市场、服务客户、培育品牌三大职能。
②加大一线员工培训,提升技能和水平。把服务品牌和经营理念作为培训的工作起点,把服务客户、指导客户经营与盈利能力、品牌培育与宣传促销、市场信息收集作为培训的工作重点,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反复不断地培训来提高营销团队的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工作水平。
构建服务品牌是##烟草彰显企业个性、突出企业形象的必由之路。因此##烟草要把服务品牌构建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只有提供高质量、特色化的服务,才能与客户建立起牢固的纽带,获得稳定的渠道,才能控制市场、占领终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从战略角度讲,构建服务品牌是提升##烟草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另外注重传播非常关键。品牌成功的关键是让社会认同,受众满意。因此应通过员工实践、客户体验、舆论宣传、社会公益活动等途径,大力宣传服务品牌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服务宗旨,扩大受众对品牌的情感感知,以最大范围地获取社会、舆论
对服务品牌的认可。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要用足够的精力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融入企业创新、发展和经营的全过程,并要努力成为先进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有力组织者、带头实践者,要结合实际提出发展的新思维,倡导实践的新理念,以此来统一全员的意志、规范全员的行为。
(二)创新工作载体。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员工的行为模式,从提高注意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自觉性出发,采用员工乐于接受和参与的形式和载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在广泛的参与和互动中不断提升,真正建设以客户为根本,以员工为中心,内外和谐发展的先进企业文化。
1 现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异明显
由于地方部门及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一, 在资金投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差异,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也截然不同。笔者所在的南康市, 近十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迅速, 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较快, 力度较大, 整体情况较好。像邻近赣州市区的潭口镇、龙岭镇, 区位优势明显, 经济活跃, 人民生活相对富有, 乡镇与村级领导也重视文化建设, 农民文化活动开展频繁且效益明显。潭口镇文化中心站被评为了全国先进, 该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 图书阅览室25个, 每年举办大小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达百余次, 如春节中国象棋擂台赛、每月广场“玉潭欢歌”文艺演出、正月鲤鱼灯彩表演等已远近闻名。文化活动的丰富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而相对偏远的地方如浮石乡、朱坊乡、隆木乡等, 几个像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找出, 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群文活动。
2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向多元化发展
在大多数人眼中, 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无非就是设几个文化服务点、建几个图书阅览室、放几场免费的露天电影等。应该说, 过去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较低, 因为那时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 何谈文化娱乐与享受。但是现今社会日新月异,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来追求文化享受, 已有的文化设施已然极不够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然成了当前的一大课题。
2.1 应争取各级部门和领导重视, 确保资金投入, 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个行政村落, 少说有上千人, 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应该在村级文化设施中配备有中心文化活动站、图书室 (藏书量3000册以上, 能不断更新) 、报刊阅览室、科学文化知识讲堂等, 有相应的文化工作者 (或外聘) , 能经常性与其他村落开展文化交流。目前许多农村, 上述设施不够完全, 也有许多地方文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 所以跟不上时代步伐。
2.2 应建立起村级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确保村级文化活动有序和连续进行, 实现文化效益。
现有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并且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虽然有地方经济低迷的影响, 但人为因素造成文化活动的蔽塞也较明显。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表现和享受, 所以人的主观因素占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大方面。如果能够固有文化活动场所、固有文化工作人员、固有文化活动内容, 那么, 村级文化建设便能上一新的台阶。
2.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文化工作队伍, 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有条不紊。
在农村, 一般来说退休教师、村干部、老党员影响力、号召力较强, 而且有文化, 有工作热情, 也有工作责任感。可以说, 他们是较为得力的人选。要将这些人用起来, 调动他们参与村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 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做到“四要”
一要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 深刻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积极作用,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把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工程, 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 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不断提高用于乡镇 (街道) 和村级文化建设的比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 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来发展文化产业, 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当然, 广大农民群众也要不断发挥主体主导作用, 在文化主管部门整合人才、配备资金、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建和发展新的文化事业, 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三要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农村文化活跃, 队伍建设是关键, 针对农村文艺骨干人员少的实际, 要加强对现有文艺队伍的培训, 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要向农村不断输送文艺专业人才, 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自主培训等活动。此外要下大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 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煤矿安全文化宣教体系涵盖安全文化宣教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煤矿安全文化宣教的组织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经费保障体系、群众基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陈述一孔之见。
一、煤矿安全文化宣教组织体系建设
安全文化宣教组织体系目前我局权属单位都成立了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一般涉及公司相关领导政工干部等人员为主,由于,这些人员一是事务性较多,二是对相对应专业性知识缺乏全面性,三是对安全文化的全面了解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安全文化宣教组织体系的外延,也即相应增加有一定技能专长的人员,充足到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中来,充分利用其一技之长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同时,将更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组织,真正地将安全文化宣教龙头舞活,进而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扩大安全文化宣教的外延,保证宣教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二、煤矿安全文化宣教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目前我局各权属单位安全文化宣教安全教育培训的载体是四级安全培训中心,随着国企改革的力度深化,专职师资人员也相对缺乏,而安全文化宣教的外延较为广扩。为此,笔者认识到安全文化宣教安全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到实施效果,为此,在开展安全文化宣教活动中,可适当聘请有一定专业技能(术)水平的人员或专家级人员出任培训主讲教师,进而有效拓展安全文化宣教的内涵与外延,确保安全教育培训既有针对性,又能取到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再者,适当增加安全教育培训的硬件投入,杜绝单一的教师上课念规章、法规的枯燥教学模式,采用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新模式,达到吸引学员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从而保证安全教育的目的实现。
三、煤矿安全文化宣教经费保障体系建设
安全文化宣教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否则活动将无法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目前我局安全文化宣传教育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活动往往是上面一阵风,下面一阵雨的现象经常存在。为此,笔者认为在安全文化宣教上的资金投入首先必须得到充分保障,矿井安全宣教经费而且应纳入企业的资金预算,要定资金总量、定分期划拨方式,一改现行开展活动找领导审批的单一模式,只有这样才有益于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四、煤矿安全文化宣教群众基础体系建设
目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造成员工流动性较大,一则在同一单位内部人员调动也存在较为频繁现象。造成企业安全文化宣教受众对象的群众基础不牢固这是其一;二则企业改制以后,从事安全文化宣教的专职人员也相对缺乏,同样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文化宣教活动正常开展。为此,笔者建议各单位要下大力气抓好维护员工队伍,有稳定的安全文化宣教受众群众基础,反复接受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教育,才有益于达到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根本目的,再者,适当地增加安全文化宣教的专职人员,也是拓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
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是个宏大的空间,既是系统化的工程,又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事情,不断反复实践、探索、总结,煤矿安全文化宣教活动,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客户文化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建设06-2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09-1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09-22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06-03
税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09-23
网站建设客户问题专业回答12-02
饮食文化体系10-03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体系11-08
医院文化价值体系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