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共8篇)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1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等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教学质量、办学模式等多方面提出明确指示。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我校已成为三二分段的试点单位

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我校已经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院校。这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在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和专业课程的衔接,更需要我们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才能更好地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广东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3)我校牵头已经成立的机电职教集团,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由国内外共55家企业和7个行业协会、13所职业院校作为第一批成员共同组建。行业单位有省机械行业协会、省电子行业协会、广州市模具工业协会等,企业包括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粤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气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牵头单位。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阶段,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植发展阶段。借助用机电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围绕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这两个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4)高素质项目研究团队

项目组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验,近年来作为主持和核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20项,主持和参与企业项目20项,校级重点课题6项,校级一般课题6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主编参编教材6部、专著1本。项目研发团队成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项目负责人:佘少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常务理事。主要课题有:《数字电子技术》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二;《电器产品强制认证》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一;广东科技厅项目《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装置》,200万经费,由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研究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单位第一负责人;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编号:0636),15万经费,项目主持人,项目提出弱混合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方案,通过标准和自设定两种模式对弱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由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数据记录和处理,输出试验测试结果 。

项目组核心成员:胡年,副教授,硕士,教务处处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专家,广州汽车维修协会专家,广东职业技能鉴定汽车维修专家。主要课题有:20“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10年“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一等奖两个;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三等奖;206月广东省物流中心原点研究,省科技厅项目;年教研课题《职教集团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评选为校内重点项目课题。

翟小兵,高级工程师,博士后,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改革工作,中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8年,曾任安徽省新型环保建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机械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大型企业项目12项,如: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项目编号:A090300006),项目总经费万元。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中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25篇,10篇次已被SCI、EI、ISTP等收录。2011年作为专业负责人筹建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20该专业已获批并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

漆军,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评估专家,广东省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数控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模具协会副秘书长,在企业工作9年,在教学岗位工作9年。近年来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企业项目6项;作为主持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省级精品课程《数控铣综合实训》课程负责人;出版专著2篇。主持了“(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等项目,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陈力捷,教授、技师,硕士,汽车学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近三年发表论文16篇,其中EI检索3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机械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汽车构造”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项目,该项目为学院一等奖项目;主持“汽车装配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被评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多媒体软件的制作,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赵小平,副教授,学士,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主持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且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广东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月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研究《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曾在普通本科院校当过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在高职院校当过教务处处长,现任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王巧巧,系统分析师、讲师,硕士,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曾在企业工作10年,从事电气维护工作,并负责企业网络维护和网站建设,负责用于电梯的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发项目,和学生宿舍计算机网络系统招投标工作。从事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有“高性能信息物理系统的资源优化调度问题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项目导向高职院校网络通讯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网络通讯基础》院级精品课程”、“网络安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院级课题,参与或主持企业项目3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5)已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前期研究工作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大部分来自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教改成果。如前期我校承担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基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产业升级转型下广东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等研究项目,就为本课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科类专业为依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工科类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实施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及项目的开展、实施与评价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2

关键词:循环水,磷,合成氨

按照国家2014年3月14日发布的《合成氨工业水 污染物排 放标准 》( GB 13458- 2013 ) ,新增加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总磷排放标准为 ρ( 总磷) ≤1 mg /L( 2014年7月1日 ~ 2015年12月31日 ) ,ρ ( 总磷 ) ≤ 0. 5 mg / L ( 2016年1月1日起) 。2014年4 ~ 6月,公司对南排口总磷进行了监测,在循环水无主动排污的情况下,南排口总磷平均为2. 86 mg /L( 最高4. 91 mg /L,最低1. 06 mg /L) ,已超过排放 标准,估计为地下管网泄漏以及旁滤池反洗导致。因地下管网错 综复杂,多次寻找 漏点未果,同时,考虑到即使消除地下管网泄漏,旁滤池反洗同样也会影响排口总磷指标。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循环水实施低磷或无磷方案是大势所趋,基于此,生产部请GE公司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循环水无磷配方方案,并与我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

根据GE公司的安排,先在合成循环水系统实施无磷方案,以满足南排口排放标准,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循环水系统。但是,无磷方案与目前公司采用的中性配方方案比较,无论是药剂、控制指标都有较大改变。本文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方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1无磷配方方案及建议

按照我公司目前循环水系统运 行实际状况,以及考虑到补水水质对循环水控制指标的影响,GE公司分别提出了以生产水,生活水、 V( 生活水 ) ∶ V( 生产水 ) = 7 ∶ 3配比为循环水补充水的碱性无磷配方方案。该无磷方案是采用MS6208 + GN8021替代现有中性水处理方案中的DN2240 + GN7004,以AEC碳酸钙阻垢剂、STP分散剂进行结垢、沉积控制,以锌盐进行腐蚀控 制,p H要求控制 在8. 0 ~ 8. 5。4大循环水系统的详细成本核算分别见表1、表2 、表3 、表4 。

根据表1 ~ 表4,在相同的浓缩倍数下,以生产水为补水方案时,阻垢、缓蚀剂药剂成本最低,与现有配方基本持平( 计算是以理论计算为依据,实际运行可能稍有偏差) 。以生活水为补水方案时,因其碱度、硬度较生产水高,6倍浓缩及以下时,阻垢、缓蚀剂药剂成本与生产水方案相同,7倍浓缩后,阻垢剂用量会提高( 由100 mg/L增加到120 mg / L甚至更高) ,阻垢剂药剂成本比生产水补水方案高,且随着浓缩倍数升高,阻垢剂成本差异更明显。V( 生活水) ∶V( 生产水) =7∶3配比方案时的阻垢、缓蚀剂成本居中,但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二氧化氯发生器残液,综合效益最优。

制气循环水系统而言,因目前循环水酸、碱耗量都不高,故成本核算时未单独列出酸、碱耗量。 由此也可见,在不考虑系统额外酸、碱消耗的情况下,采用生产水为补水方案阻垢缓蚀药剂成本较生活水更低。

运行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GE公司计算的酸碱加入量为理想状态时的消耗量,且碱性配方运行时p H稳定在8. 3,实际运行中可能有一定偏差。

GE公司确认: 采用以上3种补水方式,使用无磷方案都是可行的。基于无磷方案要求循环水p H控制在8. 0 ~ 8. 5,而目前合成、尿素循环水控制p H在7. 2 ~ 7. 6,都需要投加大量液碱的现状, GE公司首先推荐采用V( 生活水) : V( 生产水) = 7: 3比例配比方案,其次采用生活水为循环水补充水的无磷方案,可以较好利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残液,降低液碱消耗,从而降低循环水运行成本及控制难度。采用生产水为补水配方方案虽然可行,但p H控制会较困难,另外缓蚀剂主要成分为锌盐,易与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锌沉淀,在投加液碱和缓蚀药剂时要特别注意。

2制水车间生产能力及现状

制水车间设生产水和生活水两个独立系统。 其中,生产水系统为石灰软化系统,主要供合成脱盐及五大循环水系统补水。生活水系统经混凝、 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满足生活水卫生标准,供厂区辅助生产用水以及生活区、水富县居民生活用水。实际用水量见表5。

由表5可知,目前制水车间生活水系统尚有余量250 m3/ h左右,勉强可以满足合成循环水所需补充水量要求,但需要增开一台生活水送水泵 ( 制水车间生活水泵刚好满足目前送水要求) ,导致制水车间电耗增加。但若将所有循环水系统补水更改为生活水,则现有制水车间生活水系统制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3建议

建议暂时仅合成循环水系统更改为无磷配方: 合成循环水补水为生活水,其余循环水系统保持现状。

具体方案: 因GE公司无磷方案要求在碱性环境下运行,采用生活水作为循环水补水可有效利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残液,降低液碱消耗,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需在制水车间送厂区DN400生活水总管新增1根DN250生活水管( 约100 m,若干弯头) 至现有合成循环水水池作为补水,并安装调节阀和流量计,以便根据水池液位进行调节和计量补水量( 调节阀位号LIC102 -1、流量计位号FI2009 -1, 引入脱盐DCS控制和显示) ,见图1。原生产水补水管线保留以作备用。由于脱盐清水泵送了约60 m3/ h水作为二氧化氯发生器动力水,实际合成循环水补水采用的是V( 生活水) : V( 生产水) =7∶3方案,也就是综合效益最优方案。

制水运行费用增加估算: 按照运行2台送水小泵,估计比运行一台大泵增加电耗约100 k W/h。

风险: 制水电耗、成本增加,地下管网、送水泵增加了损坏风险。

从长远考虑,循环水采用无磷配方是大势所趋,但若要将循环水补水更改为生活水,涉及的关联面较多,需详细进行核算。初步可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 5大循环水系统补水均更改为生活水,仅脱盐补水仍保留生产水。

此方案制水车间改造较大,需新增一座800 m3/ h虹吸滤池( 或考虑通过重新配管,将5个重力滤池分设为3个生活水用、2个生产水用) ,生产水泵、生活水泵均需考虑重新设置,原生产水管线需进行改造或单独新增一根DN300管线至脱盐补水箱。

优点: 通过合理改造和匹配,制水运行成本以及脱盐运行成本都不会增加,而循环水采用无磷配方后运行成本将下降,且控制难度降低。

缺点: 制水改造项目较多,整个投资费用较高,预计投资350万左右。

2) 制水取消生产水系统。

在不对制水车间工艺进行改动的情况下,直接将现有生产水系统由石灰软化工艺更改为混凝沉淀工艺,对现有管线、送水泵等都不进行改动, 仅对加药系统进行改造。

优点: 仅改变制水工艺,没有较大改造项目。 取消了石灰软化系统,制水车间药剂成本将有所降低。

缺点: 生产水石灰软化工艺能否顺利更改为混凝沉淀工艺还是问题,存在一定风险。更改为生活水作补水后,脱盐成本将大幅度增加,预计酸消耗将由230 kg /kt上升到450 kg /kt,碱消耗由120 kg / kt上升到240 kg / kt,脱盐水成本将增加0. 47元 / t( 硫酸按500元 / t,氢氧化钠按3000元 / t计) 。此外,脱盐将出现批量低、再生频繁、废液排放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严重时将导致供水紧张。

为降低脱盐成本,可考虑在脱盐增加一套200 ~ 500 m3/ h石灰软化系统,或纳滤系统,或反渗透系统。预计投资300万左右。

4结语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3

关键词:工程机械;绿色再制造;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拉动,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上世纪的80年代起就逐渐重视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根据中国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我国政府做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节约能源和资源。

一、再制造的基本概念

再制造工程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环保节能、节材为原则,以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简单的说,再制造工程就是通过使用高新技术,使废旧的机电产品,恢复或超过原出厂时新品技术指标和性能,使报废的机电产品寿命延伸。

二、再制造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再制造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再制造工程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本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就建立了国家级再制造与资源回收中心、再制造工业协会及研究所。1996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兰德教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美国的再制造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发布了再制造业调查报告《再制造业:潜在的巨人》。报告显示,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拥有专门从事再制造的企业超过7.3万家,主要生产46种各类型的再制造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30亿美元,再制造直接从业人数多达48万人。与传统的诸如计算机制造业、钢铁业相比较,再制造业的产值与它们相差不多,但是就业人数要明显高于它们。这说明再制造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财富,也能显著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2. 再制造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再制造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和大型企业的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再制造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组成《再制造产品目录》编制小组,并于2011年和2012年相继公布了两批次产品目录。并且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在中国,维修工程、表面工程这些先进的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推广应用,可将旧件利用率提高到90%。在满足再制造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同时,在耐腐蚀、抗磨损、防断裂等方面性能也能得到提升,使得再制造的零部件能优于原型新品。

三、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维修方式

20世纪初,工程机械维修方式基本上是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20世纪中期,随着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为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停机损失,提高可靠性,推行了定期维修制,同时在维修活动中改进维修工艺,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实践证明,只有定期维修是不够的,因为定期维修不仅存在着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维修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技术状态监测维修,并且将维修活动向前延伸至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当前,发达国家维修现状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以可靠性为中心,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状态监测维修,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及使用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一般设备采用事后维修,平时难以停机,出现故障对生产和安全影响较大,而对故障规律已基本掌握的设备,采取定期维修。关键设备在有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取状态监测维修。随着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今后状态监测维修在整个维修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维修方式。

四、我国实施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可行性

我国发展再制造技术较晚,特别是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但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市场上、技术上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与国外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随着世界上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殆尽,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绿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将会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五、我国实施工程机械再制造效益分析

制造一台工程机械产品会消耗大量的钢材、有色金属、玻塑制品等。假如机器报废后就弃之不用,已消耗的资源就没有可再利用的可能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再者废旧的工程机械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场地资源,造成固体垃圾;另一方面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有害成分将带来大气、水体污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人类健康。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也促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企业要想用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更高性能、更好质量的再制造产品就必须加大再制造产品的科研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探索新的再制造先进技术,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来,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快速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结语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家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在行业内实施再制造工程是必要的,同时根据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内发展的日趋成熟,使得工程机械行业在实施再制造工程的在市场、技术层次也存在相当大的可行性,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部分相关法规也为绿色再制造工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可进一步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绿色再制造工程进展。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再制造工程体系的搭建将会促进国内工程机械的更高、更快发展,提高国内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高峰.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中国制造业信息化[J].2003(4).

[2]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05:3-9.

学校实施管道直饮水可行性分析 篇4

一、前言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综合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全民健康饮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听取了国务院研究中心刘世锦副部长做的题为《全民健康、从饮水开始、从儿童抓起》的主题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保护水资源,改善饮用水质量,推行全民健康饮水战略,实施青少年健康饮水福利工程是关系到造福子孙后代、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会议倡导的《儿童健康饮水福利工程》,将能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学生饮水难的问题。

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饮水习惯: ⒈ 不注意喝水,每日饮水量不足

如今人们对饮水的认识程度远赶不上“吃”,认为吃要讲营养,而饮水只可用来解渴,不渴就不用喝水。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学校饮水设施不完善,不是想喝水就立即能喝到,时间长了,喝水欲望就减弱了。另外不少学生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

人体内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排除废物,散发热量,都会损失水分,保持体内环境的恒定,因此保持人体每日水分摄入与排出平衡十分必要。

学生每日摄入的水主要来源有三个途径:

饮水;食物中所含水;因有机营养物质在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其中代谢水来源很少,只占总摄入量8%左右。60%是靠饮水来补充,饮水对保持每日机体内水的动太平衡,尤其是保持血管中血浆稳定,即血液循环稳定起很大作用。

当饮水不足时,身体内缺水程序较严重,引起相对的渗透压增高,水则由组织间液向血循环内液流动,呈现早期脱水现象。若这时水分补充不及时,缺水加重,细胞内液的水则流向组织间液,这样这产生细胞内脱水现象。若这时水分补充不及时,缺水回重,细胞内液的水则流向组织间液,这样这产生细胞内脱水,脱水严重就损伤细胞,尤其易损伤脑细胞。为什么有些学生上课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疲劳,精神不集中,这除了固体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平衡外,很大程度上和体内细胞脱水有关。因此学生不但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而且要养成早晨喝水而且要喝足的习惯。⒉ 被动饮水:等渴了再想喝水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和,放多孩子经常放学一进门就“咕嘟咕嘟”灌下一大杯凉开水,如果学生经常如此,那就证明他确实经常处于缺水状态。人感到口渴,实际是细胞已经出现脱水现象,等口渴时再渴水,表明体内失水已经严重,水分最快也需24小时才能补充身体所需,所以在口渴时再喝水其实为时已晚,因此中小学生应养成随时主动喝水的习惯。⒊ 误将饮料水等同饮用水

饮料水与饮用水有联系,但也有区别。饮料水多偏于商品经济效益,多在商场、销售网点销售,不是每天的必需品,学生买来满足解渴,而饮用水则是日常必需品。像目前可乐系列、加果法系列、小瓶装饮料等都是饮料用水。从营养学角而言,在选项用饮料时,家长及学生应多选用开胃、助消化、能引起食欲、没有负面作用的饮料,例如我国酸枣法、酸梅法饮料,应当少喝具有引起厌食或加兴奋剂的饮料。

现在许多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就是不爱喝水,而喜欢喝带气、带甜味、带味道的饮料不但容易造成学生的厌食与厌水,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的营养缺乏症,造成学生酸性体质。饮用过多酸性饮料,必然会使机体血液呈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肌肉内乳酸堆积多,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龋齿、牙周炎等多种疾病。酸性食物过多摄入,还会使胃酸增加,过多的胃酸是造成目前儿童胃病和胃溃疡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水酸性饮料,会直接影响、损坏学生牙齿的外保护层。

作为饮用水除了讲安全卫生外,更重要的是要讲水的营养与健康,要符合学生人体生理需要水,对学生不会产生负面生理效应的水。⒋ 经常吃冷饮习惯不好

常吃冷饮极易使学生们的肠胃受损,很容易造成脾胃虚弱的后果,严重时会出现神经性腹泻,只要吃生冷食品就会腹泻,而这种病一旦患上就极难治愈,尿量减少,不利于新陈代谢,而代谢废物长期堆积于体内,对肝、肾等器官有不良影响。目前学生在校饮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⒈ 直接饮用自来水

很多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学生普遍直接饮用饮自来水,而且夏天生饮习惯更为普遍。我们应看到从大多数地区讲,自来水受水源污染,超负荷运转及自来水输配管道的二次污染,影响终端自来水水质差,很多卫生指标超标,尤其水中铁锈超超标,而且水质越差的地方,水中含氯漂白粉投入越多,水中有机物与多余氯结合形成三卤甲烷,是体致癌物质,要强调一点,自来水是生活饮用水,不只是饮用水。现在作为自来水的水源,污染程度也不容乐观,所以除一些大城市原水保护好,水厂净化条件先进,终端水质有保证才能生饮外,大多数情况不宜提倡生饮。从全国讲,我们自来水厂的净化工艺、设备及管理水平、自来水品质、输水管道等,还做不到国外能直接饮用的水平。⒉ 饮开水

由于自来水存在二次污染和异味问题,为保证学生饮水卫生,有些学校备有集体锅炉和热水机,把自来水烧开供饮用。把“有问题”的自来水烧成“开水”饮,而开水只是把水中微生物杀死,原来自来水中残留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仍然留在水中。所以自来水还是在学校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后再烧成开水饮或直接饮用为好。⒊ 学生自带水

现在学生自带水很普遍,而且种类多样,有纯净水、蒸镏水、各种可乐及饮料,品牌、容器也各式各样。自带水家长、学生都麻烦,每天离家时多一项“各水”程序,另外影响学校教室、书桌等的整洁环境,同时也容易产生学生间互相攀比的现象。⒋ 从小卖部买饮料

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为了怕自带水麻烦,家长每天给学生一定的零花钱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饮料。自带水还是备学生“解渴”,而学生除了非常渴时买矿泉、纯净水来解渴外,大部分是为解馋而买可乐、雪糕之类的冷饮。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学生随便花钱不懂节约的习惯,更有的学生把家长给买饮料的钱用在玩游戏机上,这也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5.桶装饮用水

不少学校引进IC卡智能饮水机,买卡打水,每杯1角至5角不等,由于IC卡不“智能”,水价高,二次污染严重,水质难以控制,送水及IC卡管理麻烦等问题己令许多学校饮水机“停工”。

综上所述,学生饮水问题的确值得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饮水工程必须以安全、卫生、价廉、方便为依据,否则难以普及。实践证明,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实施,由于直饮水充足任饮,学生的饮水习惯大为改观,家长既省钱又安心,学生饮水既安全又方便,学校既整洁又易管理,正所谓一举三得。

“管道直饮水”,就是在居住小区、学校、单位或公司内设净水站,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食用级供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用水点,供直接饮用。它的特点是省去了运输和搬运,用户可随时打开水龙头取用,水的价格相对于桶装水便宜得多,一般用户均能接受。因此,让人们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优质纯净水成为21世纪的呼声和潮流。

二、管道直饮水项目介绍 ㈠、管道直饮水的由来

从国外情况看,发展管道直饮水,将高品质的饮用水与一般生活、工业用水分流,是普遍采用的对策。饮用水供水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最初是开办净水厂销售瓶装或桶装水;然后是在居民住宅小区或学校单位建净水屋直接生产、供应净水;最后是在城市铺建净水管网。目前我省正处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从桶装到管道直饮,这将使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又上一个新台阶(摘自2000年8月12日《南方日报》陈韩晖)。根据我们现阶段国情,提高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可以改善自来水水质,但却需要投入巨资,水处理成本上升,实施难度大,市政管网的老化难免二次污染。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水处理方式是当务之急,实施管道直饮水,将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活化,再通过特殊管道输入每家每户,与其他用水彻底分开,这种办法不仅在经济上十分合理,操作上也完全可行。

在国内,自1997年上海浦东锦华住宅小区首先实现管道优质直饮水工程后,目前,杭州、宁波、大庆、深圳、广州等地也陆续实施,所涉及应用领域有住宅小区、宾馆和学校。对于生活小区供水,只需将自来水输入管道直饮水系统中,经系统化的深度处理后,水中的有害物质都被去除,并保留水中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再用无污染的专用管道将水送至用户终端,用户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享用到安全、卫生、健康和充满能量的优质水。㈡、管道直饮水的优越性

自来水加热的方式最简单,一次投入低,但存在很多弊病:⒈烧开的方式虽然可以杀灭细菌和病菌,但无法去除重金属、砷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有机污染物(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合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⒉水煮开能使氯气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三氯甲烷及卤乙酸(强致癌物);⒊用铝或铁容器煮水时,水中的亚硝酸氨(一种强烈致癌物质)会明显增加;⒋水烧开后,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不利于人体新陈代谢;⒌生水中的六环水较多,六环水与人体细胞最具亲和力,也最有利于健康,而开水因受热大量失去六环水结构,相比而言,较难为人体所吸收。

桶装水的水质难以保证、送水麻烦、成本高及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己众所周知,送水车频繁进出社区,给物业管理及学校单位带来不便,居民还得专门等候。相比之下,管道直饮水供水有如下优点:

⒈卫生:管道净水供水具有水箱臭氧和流过式管道紫外线灯双重杀菌保鲜功能,每天对饮用水水源、管道和饮水机、直饮龙头、热水器等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确保水质的洁净卫生。⒉新鲜:管道净水经常保持循环状态,没有细菌滋生的死角,确保管道供应新鲜活水。⒊方便:管道净水用多少水,产多少水,即开即饮,方便又不造成浪费。⒋便宜:管道净水省却许多中间环节,成本低,仅是桶装水的1/10价格。

事实证明,在已实施管道直饮水的住宅小区或学校,这一先进的供水模式,以其卫生、新鲜、价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居民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是今后发展的方向。㈢、管道直饮水的保证

采用国际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美国)及新型材料,经砂滤、碳滤、微滤、反渗透膜滤等,去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出水水质标准符合《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通过食用级无污染的管道将纯净水送到用户家中,所有管路均全封闭自动控制,在不锈钢储水箱内通入臭氧(O3)进行消毒,再通过循环水泵,即使用户不用水,净水仍不停循环流动杀菌消毒,不存在“死水”,保证24小时即开即饮,安全健康又方便;实施日检、月检、年检,并由市卫生防疫站监督实施,确保用户饮上健康水、安全水。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管道直饮水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㈣、管道直饮水入户对学生的开支

支装水售价为40-60元/桶,桶装水为6-20元/桶(1桶=5加仑=20升),而管道净水的制水成本仅为0.5元/桶。管道净水设备工程一次性投资分摊约为每学生50元至80元左右;设备每年的运行开支约为工程总额的10%左右(3000元至5000元);按惯例,每学生每学期只需交纳20元,即可每日任饮纯水,这是目前流行的桶装水无法相比的,它不仅保证了水质、提供了方便、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比桶装水节省100%的开支,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饮水难的问题。

㈤、管道直饮水是国家发展趋势 自然界存在着数百万种化合物,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每年又增加数以万计的新合成有机物,在供水系统中已检出2221种微量有机物,有的是有毒有害的,特别是致癌或可疑致癌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当人们认为所饮水质对健康有些影响,或感到口味不够满意时,就会追求更高的水质。改革开放以来,住宅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不少城市的住宅小区都实施了管道纯净水入户工程,使住户“打开龙头喝净水”这一梦想成了现实。

2000年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慰问广州市节日坚守岗位的职工,在谈到广州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一个台阶时说:要把人们用塑料桶买回家的纯净水,变成用管道送到各家各户,用最优质的水来满足人们的饮用水需要。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5

摘要:学校学生食堂工作关系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涉及学校和社会稳定,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 《关于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的若干意见》 指出:“凡有条件的地方,可考虑对高校学生食堂所需粮油副食品供应实行定点直供,或采取其他更有效的统一采购方式,尽量降低采购成本。”针对近年来市场供应特别是粮油、蔬菜、肉类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情况,教育部、财政部、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以及学生食堂经营实体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北京、上海、黑龙江等省市采取食堂联合集中采购的办法,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在校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关键词:学生食堂;粮油配送;统一采购

一:引言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防食源性公共卫生事故发生,从源头上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以及保证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和质量的基本稳定,建议由山西省教育厅牵头,组建为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对全省学校食堂食品原料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为较为准确的判定组建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的可行性,以最优的质量组建这样一个配送中心,在省教育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单位对方案的可行性作了如下分析。

二:对项目的整体了解及目标

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是满足和适应学生食堂需求的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粮油配送服务体系;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六统”管理原则,可使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监管变得更为简单化。省、市、县各级物价、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对粮油配送中心进行全程监督,真正把粮油配送中心办成学生、学校、家长、政府放心的粮油供应中心。因此学生食堂的质量可以得到确实有效的保证,而粮油配送中心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粮油的采购成本,保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三:项目介绍

(一)、投资及经营规模:

全省11个地市、136个县(市),有大中学校5198所。按住宿生412.50万人,年配送粮油559,700吨。为确保配送学校食堂的粮油新鲜、优质、安全可靠,根据学校实际需求,按每周一次性配送和上述配送经营规模。项目投资总额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置配送箱式货车、租赁仓库和开办费等。

(二)、配送品种及标准:

1、配送品种:大米、面粉、食品豆、杂粮及食用油等粮油商品。

2、配送标准一等大米,特制二等小麦粉,二级以上食油。供应学生食堂的粮油执行国家粮食和食用植物油标准。

配送中心在粮油采购、调运、加工、供应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加强质量检验。凡经检验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油豆,不得供应学校食堂。如供应达不到规定等级的粮油,学校食堂有权退货或调换。

配送中心陈列经地市级以上粮食部门检验合格的粮油实物标准样品,供学校食堂采购验货时对照。

为确保粮油质量,配送中心设立的各地供应点建立粮油质量检查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粮油进行检、抽查。

学校食堂应对所购品种与相应质量标准的实物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低于标准的,供应点应予调换。学校食堂必须当面过秤验斤,多退少补,产生的费用由配送中心负担。

(三)、配送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所需的粮油商品,全部实行定点采购统一配送。经调查,实施标准化建设和布局调整后,绝大多数学校所在地交通方便,企业有条件也愿意按要求进行物流配送。

(四)、配送价格执行方式:

由粮油配送中心根据合同、市场自行决定,其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原则上米、面、油食品价格应低于市场基准价一个百分点以上。每周五粮油配送中心向当地物价局、教育局报送粮油配送价格,经审核后作为结算价格。

(五)、配送方式:直配式。

四、各学校食堂现行机制简析

现在各学校的食堂多半有规模不大的食品公司连锁承包,更多的中小学校食堂有私人承包,由学校主办的学校食堂少之又少,而教育主管部门对其的监管也比较困难。因此,从校方、学生和教育部门等各方面来说,有一种有明确后勤保障、实惠方便、便于监管的运行学校食堂业的方式是有必要的,也是教育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山西省教育厅就近采购、当地加工、区域销售的工厂布局,自己压榨、自己精炼、自己灌装的生产模式充分保障了向顾客、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新鲜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其采购的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认证,兼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消费需求。

通过合作单位和与山西省教育厅相结合,开展为全省大中学校食堂配送米、面、油等粮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货源充足有保障;二是产品质量安全优明显;三是由合作单位直接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可确保配送粮油供应中心米、面、油食品价格低于市场基准价一个百分点以上;四是山西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界有较高的声誉并有较强的人脉资源。上述四个优势可确保学生食堂的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和质量的基本稳定,因此组建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的目标和设想是必要和可行的。

六、结论意见

从上述对配送粮油供应中心项目的效益情况看,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市场和配送优势,项目在经济效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加上项目能够通过合作单位把握住物流和仓储两大环节,拥有较强的收储、配送网络和队伍,该项目作为全省学校食堂粮油配送中心具有较大优势。

总之,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支持和帮助学校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办好学生食堂,保证学生伙食价格基本稳定,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学校食堂配送粮油供应中心的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治理“空心村”可行性实施方案 篇6

治空挖潜 一举多得

管好宅基地,涉及着农村发展和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涉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然而,在各地还有许多村庄建了新房不拆旧屋,闲宅基、闲住宅和闲园子问题突出,导致了村庄盲目向四周扩展,形成了外大内空的“空心村”,既引发土地纠纷、使信访案件增多,又浪费了大量

土地资源。对此,××县国土资源局针对面上这一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实现了一举多得,即充分挖掘盘活了存量土地,促进国土资源监察信访工作,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加强宣教 赢造治空良好氛围

抓好“空心村”治理,符合国策,惠及百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村民继承祖业观念深厚,有的一户多宅,加上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多种因素纠结,要消除拆迁阻力,必须先转变老百姓的观念。××县国土资源局把宣传教育放在了治空挖潜工作的首位,在抓好每年“6.25土地日”等重大活动宣传的同时,狠抓日常性宣传,并到重点治理的镇村大造声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镇村规划建设和养殖等用地的管理规定,宣传“空心村”整治的目的、意义及目标要求,让群众逐步理解一户一宅,按规划用地,建新房交旧宅基地等政策规定,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多措并举 确保严格治理成效

所谓“空心村”多是因村镇规划工作滞后,村历史遗留问题多,居住环境差,纠纷、信访不断,村干部按排宅基地畏难发愁等问题而造成。要治理“空心村”,就要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做到规划先行。××县政府首先成立了“空心村”治理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成立专门班子,层层召开会议,做到县、乡、村高度重视、协调配合。该局根据全县的村庄排查摸底情况,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了整治规划。从98年开始,以试点为龙头,带动全县逐步推开。治理工作中坚持以村民自治为主,县乡国土管理人员分片包干,一线指导。对拆房户按照先急后缓次序分类排队,张榜公开:即公开拆除范围与户主姓名,公开治理政策规定,公开自拆与强拆的时限等。然后,实行典型引路压茬治理,将一些典型村的治理过程与成效拍成电视片,在其它村治理前公开播放,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治理的好处,看清了阻碍所导致的后果。该县杨善镇潘家埠和西朱阳两个村,是出了名的规划混乱村,群众怨声载道,纠纷、上访不断,治理展开后,局领导和执法人员靠上,对不同情况的拆房户采取多种渠道和方法,耐心说服教育,尽力感化和启发他们自行拆除,减少损失。对那些执意不拆引起民愤的“钉子户”,则依法进行了强制拆除,群众拍手称赞。通过治理,这两个村通街巷35条,扒老屋586间,安排住房困难户24户,腾出的空闲地10年内村民建房不用外延占耕地。卧龙镇双沟村在县、乡执法人员的协助下,大胆治理,拆除老屋78间,收回闲园子23亩。××镇三里庄村组织力量强大,措施得力,与县乡执法人员配合密切,先后拆除老屋92间,安排69个急需建房户,使村庄得到了全面规划。村民刘老汉两个儿子已到结婚年龄,在村里划了一处宅基地,因村内闲园子问题,多年一直被阻挡建不成,多次上访,镇村几次协调难以解决。经治理“空心村”房屋很快建了起来,他高兴的对人说,治“空心村”这办法真好!这一治村里闲地没了,破屋烂墙全变成了新房,俺的一块“心病”也治好了。几年来,××县先后治理“空心村”220个,盘活存量土地6100多亩,有效地利用了闲置土地资源。

建章立制 促使工作更加规范

××县治空挖潜这一民心工程实施后,使监察信访工作和宅基地管理等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是领导包案措施切实加强。他们在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接访室、加强接访人员的基础上,认真坚持每月26日陪县领导下乡镇接访和每月16日、2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采取了挂牌接访和“有访接访,无访排查”的做法,实行了“首接责任制”,即接访后要包查处,包督办,一包到底。对上级交办和受理的一些重点案件,坚持领导包案带案下访,使每件信访都能依法及时处理。二是分级管理责任真正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土地信访监察网络,全面落实了“一岗双责”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领导是监察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落实了监察信访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日常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大。针对治理规划成型的村庄,采取县、乡、村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领导挂靠分头巡查的做法,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旧病”复发,对发现的信访苗头和

违法用地行为立即制止,镇村管不了的做到了及时上报依法从严查处,避免了事态扩大。四是宅基用地管理更加严格。在宅基地审批过程中,首先加强了村务公开,对划房研究的审报结果与群众关心的难点、疑点问题全面公开。其次,县乡国土部门做到了“三到场”,即严格审查要房户所具备的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对审批后的宅基地做到实地丈量定点放线;房屋建

成后,实地核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规定要求用地。确保了依法合理用地。五是环节监督管理更扎实。该局在宅基地审批、确权发证、建设用地等各项工作中,实行了定期组织、监察参与、集体会审,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从严监督,使透明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7

一、梯田建设现状及成效

㈠梯田建设现状长期以来, 面对秦安县地形复杂,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少雨, 人均耕地少, 生活困难的局面, 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7年底已累计建成梯田44700hm2, 占250以下宜修坡耕地面积的62.5%, 人均梯田占有量0.073hm2。这些梯田工程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改善了生态环境, 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全县共有山地面积67002.13hm2, 已修成梯田44700.81hm2, 还剩余坡耕地面积22301.32hm2, 其中小于<5°的1524.44hm2, 5°~15°的10643.07hm2, 15°~25°的6789.20hm2, 大于25°的3344.62hm2, 分别占剩余坡耕地面积的6.83%、47.72%、30.44%、15%。剩余坡耕地以5°~25°为主, <25°的坡耕地零星分布在沟畔、梁坡上, 5°~25°的坡耕地面积为17432.27hm2, 占剩余坡耕地的78.17%, 具备进行大规模梯田建设的基本条件。

㈡梯田建设取得的成效长期以来, 秦安县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 梯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已累计兴修梯田44700hm2, 占坡耕地的63.8%, 占宜修梯田坡耕地的62.5%。截至2008年底, 逐步形成通过规模化的梯田建设, 已有刘坪乡和100多个村实现了梯田化。

第一, 拦蓄地表径流,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梯田可使有限的降水得到有效拦蓄, 使大量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减轻了水旱灾害, 改善了生态与环境。经测算, 全县梯田每年可拦蓄泥沙267.3万t, 拦蓄径流2203.9万m3。

第二,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促进粮食增产。坡耕地修成梯田后, 随着微地貌的改变和土壤水肥状况的改善, 土地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为推广旱作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 为机播、机耕等农业机械的运用创造了条件。据测产分析, 梯田比坡耕地每公顷增产1425kg, 增产率为47.5%。按此推算, 全县已建成的44700.81hm2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6369.86万kg, 可提供21.23万人一年的口粮。因此, 梯田已成为旱作农业区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长效工程。

第三, 在梯田建设技术、开发利用、管理经营等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梯田建设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出了一条“修梯田、集雨水、调结构、兴科技”的发展之路。按照“治理抓特色、特色抓产业、产业抓优势、优势抓规模”的思路, 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梯田+牧草、梯田+中药材等多种特色产业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品牌产品不断涌现,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通过以梯田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使我县涌现出了“杜寨模式”、“大山沟模式”等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 经济效益显著。“杜寨模式”按“梯田+水窖+日光温室+沼气+养殖”的开发模式, 共兴修日光温室120座, 水窖240眼, 占地6.48hm2, 年均总效益117.6万元, 每公顷产生效益18.15万元。“大山沟模式”根据我县发展林果支柱产业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要求, 累计兴修梯田307.6hm2, 发展梯田地果园282.22hm2, 人均0.062hm2, 现在已进入盛果期, 年产果品1269.99万kg, 果品销售收入达1524万元, 人均3372元, 每公顷总效益5.4万元, 净效益3.9万元。这些模式都已成为现代旱作农业的样板, 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二、项目实施规划情况

该项目建设以实现全县梯田化为目标, 坚持统一规划、科学设计、集中重点、规模建设、力求实效的原则, 与农业产业相结合, 与区域综合治理相结合, 实行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梯田化建设进程, 为广大农村稳定粮食安全和全面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该项目涉及全县17个乡镇, 40余万人, 根据各乡的不同地理条件、土壤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和坡耕地面积、宜修梯田坡耕地面积、梯田保存面积、乡村劳动力等状况, 在4年实施期内共新修梯田10080hm2, 使全县梯田累计达到54780hm2。

在工程布局上坚持近村、近路、近水源, 在坡耕地集中连片的区域实施, 合理配套田间道路, 做到田成片、路成网。梯田建设一般布设在坡度较小、土质较好、离村庄近、交通便利的梁峁顶、梁峁缓坡区域。

三、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秦安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60.9万人生活在1601.6km2土地上,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土地瘠薄破碎, 农业基础脆弱, 人均耕地少, 尤其是基本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少, 始终制约着我县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㈠进行梯田建设, 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减少入渭泥沙的迫切需要秦安县所处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典型地区, 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尚有的22347.54hm2坡耕地是我县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 梯田建设工程不但必要, 而且势在必行。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 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74.85万t, 对渭河流域减蚀减沙, 减少水土流失将发挥主要作用。

㈡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 有利于实现梯田化县建设目标, 有利于整体提升治理水平,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全县平均人口密度达380人/km2, 人口对土地特别是耕地带来巨大的压力, 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为0.09hm2, 人均耕地0.115hm2, 严峻的耕地现状不但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因此, 梯田建设工程是我县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必由之路。

㈢梯田建设工程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我县属丘三副区, 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且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农产品的商品率年仅为21%。据统计, 截止2008年底, 全县农民人均产值仅为2109元, 人均纯收入仅1632元, 人均产粮245kg, 脱贫仍不稳定, 波动很大, 遇天灾返贫率高。因此, 梯田建设是可以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土地的承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县域主导产业的增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㈣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结合县域自然特点、坡耕地改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实施梯田建设工程, 使我县尽快达到梯田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时机已经成熟。一是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农田基本建设, 现保存梯田面积达到44700hm2, 还有18284.4hm2宜修梯田坡耕地尚未进行坡改梯工程, 规模适中, 加大投入达到梯田化已成为可能。二是随着果椒生产、草食畜牧业支柱产业的逐步形成, 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产业结构调整打牢基础已成为全县各级政府和全县人民共识与迫切要求。三是山地实现梯田化, 可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荒山荒坡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提供可靠的保证。四是梯田建设规划基础资料来源于秦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及土地、农林水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及规划资料。根据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保存率, 综合分析确定和相关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科学规划, 年度规模适中, 建设技术可行, 依据确实充分。

四、项目实施效益明显

㈠经济效益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梯田面积10080hm2, 全县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将达54780hm2, 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09hm2, 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915.89万元, 人均产粮由245kg增加到356kg, 人均产值由2109元增加到2536元, 人均纯收入由1632元增加到2178元。

㈡生态效益年均新增蓄水量503.27万m3, 保土74.63万t, 使降水就地拦蓄入渗, 地表径流减少, 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改善, 土壤肥力将逐年上升, 土地潜力、光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防洪抗旱能力和径流利用率提高, 水环境改善。

㈢社会效益随着耕地质量的改善和粮食单产的提高, 土地利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 既可促使县域内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优质化、高效化农业发展, 又可促进果椒生产、草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步伐, 支柱产业将更加突出, 还能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

五、项目实施有可靠的保障

㈠成立组织机构秦安县已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 县水保局局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梯田建设领导小组, 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梯田建设。县水土保持局作为梯田建设施工单位, 具体负责梯田建设的实施与日常管理, 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各乡、镇也将成立相应的梯田建设组织机构, 负责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梯田建设。

㈡工程建设管理县梯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秦安县梯田建设建设管理办法 (暂行) 》等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使梯田建设的组织管理制度化、计划任务规范化、财务管理专业化、物资管理程序化。

㈢资金管理梯田建设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依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财务核算与管理。确定专人、专户, 加强资金管理, 实行梯田建设资金封闭式运行制度, 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同时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执行, 实行定向、定额, 确保项目资金不以任何形式截留或挪用。

㈣质量管理梯田建设工程实行“政府 (主管部门) 监督、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水保局作为梯田建设单位, 对梯田质量负全责, 明确质量标准和责任, 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指导与质量检查。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承包合同进行施工, 明确质量责任人, 做好施工质量自检记录, 严格施工质量关, 并接受省、市水土保持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验收。

摘要:多年实践证明, 梯田建设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干旱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项目实施完成后, 可新增梯田10080hm2, 全县累计梯田面积达到54780hm2, 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09hm2, 人均产粮稳定在300kg以上, 拦泥、蓄水效益将得到充分发挥, 年蓄水2843万m3, 年拦泥231.82万t;基本农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8.3%, 这对加快全县实现梯田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可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 篇8

一、 数学建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

数学建模课程是集数学、计算机和实际问题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一门课程。建模是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参与其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能体会到数学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近年来,我国专门针对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少,该课程教学大多数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1.教师采用模型的机械讲解,很少顾及问题形成的背景和建模过程中可能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课堂参与度不高,压制学生质疑、批判、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3.讲授时间偏度,内容偏多,易造成认知超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4.忽略教学对象的差异,漠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是从英文“The Flipp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也有学者称为“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化学课上的尝试;轰动于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建的基于视频的公开课,之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媒体的大量关注。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由。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翻转课堂中,教师在安排好教学整体进度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进度。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每一个视频通常是为特定知识点制作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集中学生注意力,播放过程中可以暂停、回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 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这一全新教学组织模式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是否适用,下面从教学内容、授课特点、学生情况、师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上看,数学建模课程主要内容包含MATLAB数学工具介绍和不同数学模型:几何模型、轮廓模型、数据处理模型、回归模型、优化模型、规划模型、评价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MATLAB数学工具介绍部分主要教会学生软件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方便学生观看视频自学;数学模型部分的各知识点相对独立,重难点内容可采用微视频呈现,学生能反复观看,自己安排学习进度。

2.授课特点

大部分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课程规模不大,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便于开展课堂讨论与管理。另外,数学模型的求解要借助MATLAB数学工具,数学建模中每一个模型的讲解均采用授课+实验的方式在机房内完成,便于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3.学生情况

选修数学建模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且数学基础好的,这些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对学习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各种网络平台的操作和多媒体资源的发布、获取等没有太大问题,并且基本上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4.师资能力

从事数学建模教学的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都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制作、管理和发布各种学习资源,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

四、 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意义

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的一种转变;对于教师而言,则是教学的一种转变,故对于学生、教师来说都存在巨大意义。

1.对于学生

首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倡导先学后教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主动参与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其次,加强学习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增强课堂互动性,课堂中,学生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针对性交流讨论,学生之间互为指导者,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到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再次,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翻转课堂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只在教室学习,可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学习工具随时随地学习,学习时间地点自由化,摆脱传统课堂一些硬性要求带来的束缚和紧绷感。

2.对于教师

首先,便于开展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种身份的转变促使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思路,打造本人的教学风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魅力。

其次,减轻课堂管理负重。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授课的同时还要管理课堂纪律,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学效率。翻转课堂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故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都会集中精力于小组活动或与教师讨论中,无暇捣蛋或调皮。

再次,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翻转课堂意味着学生是带着已知知识和一定问题上课的,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密切频繁,教师可以更深入学生的内心,更加容易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

五、 结语

数学建模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改变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方式,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实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应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上一篇:中秋节的故事作文下一篇:目标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