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德育论文(精选8篇)
中外中学德育课程比较是中学德育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1995年北京海淀区决定取消初中升高中的政治科 考试,这一课题研究对于政治课改革来说又具有了突出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我们注重德育内容的研究而缺乏对德育课程的研究。注重本国的课程研究而缺乏与别国课程的比较 。近年来我们从课程模式角度探索中外中学德育课程比较,有不少新的发现。
一、中外中学德育课程模式比较
所谓中学德育课程模式是指典型的相对稳定的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类型。现代教育学研究成果已总结归纳 出多种中学德育课程的模式特征。我们重点分析三种国外各具代表性的模式特征和三种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模式 特征。
(一)英国中学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模式,亦可称为“情感模式”。创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道德研究机构在中小学在校生、毕业生及社会各界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写了中小学德 育教材《生命线》和教师指南书《学会关心》。
英国在中学德育课程中提出生命线系列教育,他们试图表明,为他人活着是值得奖励的。他们要求学生善 于体察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兴趣、情感和关心他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生命线体谅模式教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部分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所经历的人际关系问题创设 情景。例如通过宣读或板书表示出一种体谅的情境,其次请全班学生写出如果自己处于此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所 作所为,再让学生选择一种行为分角色进行扮演,然后由班里同学对角色者的行为进行评论,最后师生共同讨 论、总结。
这部分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站在当事者双方的立场上进行考虑,或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思考,有的还从同学关 系、种族、文化、政治冲突等矛盾分歧设计情境。
第二部分是“证明规则”。这部分针对学生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如启发学生讨论法律、常规、原则、社会规则等内容,对不同规则的冲突或规则同自己爱好的冲突 进行分析。采用的方式,仍然是设置情境、提问、角色扮演。
第三部分是“你本该做什么”。这部分内容是设置以历史事件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让学生在戏剧性的道德 困境面前思考分析。
由于这种模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实际效果,因此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目前这种体 谅模式采用的教材在英国和北美以各种版本出版,历年不衰。
(二)美国中学的“能力模式”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美国的道德教育模式可以说是种类繁多,方法各异 。全国中学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各州有各州的课程,甚至一个州之中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德育课程。有的受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模式影响,有的受路易斯・拉思等人价值澄清模式影响,还有的受价值分析模式、社 会行动模式等影响。但无论受哪种模式的影响,归纳起来美国中学德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 培养训练。
美国中学采用“能力模式”特征的德育课程主要受价值澄清学派的影响,即将道德看作是一种对道德价值 观进行独立选择的综合能力,认为教育是发展个人独立作出价值观选择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采取更加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朝着多方向发展,就是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品行。然而每个国家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措施不同,中国和美国是其中的典范,在德育教育途径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外活动
在美国的高校之中,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愿意将课外活动贯穿其中,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充满乐趣,而不是呆板无趣。美国高校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之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教育的乐趣。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想法。在美国的高校之中,几乎都开办了类似于“学生活动中心”的场所,供学生进行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会有教师进行辅助,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但是这个辅导更多情况下,是针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而不是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学习之中赋予德育教育机会,这样就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开德育教育的空间范围。当然在很多高校之中,学生都自主地开发了类似于美术、音乐等的社团组织,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责任感,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教育更能体现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没有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却在德育教育的本质上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
中国的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也将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但是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而不是为了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在校园文化之中,社团将活动都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德育教育、学识教育、文娱活动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样就不能发挥其作用,进而没有办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2 教师的示范作用
美国高校的品德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思想品德影响学生的道德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是长时间的积累,能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面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美国在德育工作者的选择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需要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有责任感,能够在社会生活之中有较高的行为品质。(2)
中国高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的示范作用,这就是“为人师表”的最杰出代表。虽然如此,但是在对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择上,却没有美国高校严格,只是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德育教师。这样就没有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德育也十分重要。职业思政教育者更能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信服。
1.3 咨询服务
美国的高校都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能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些人往往都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能够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困境进行处理和分析,往往站在专业化的角度上,会更加理性,想到的方面会更加充分和具体。高校的咨询人员通过和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下转第55页)(上接第33页)施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能够保障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美国高校的咨询服务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参考。
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之中,几乎没有专门的“咨询服务”,只是辅导员在承担着这样的角色任务。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教育效果,这就是中国高校德育培养上的一个很大失误,至今任然有这方面的缺陷,没有进行完善和普及。通过这样的咨询机构,能够让学生对咨询人员予以足够的信任,从而讲出心中的问题,这样也就从本质上解决了德育教育的本质问题。(3)
2 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不同对于中国的思考
通过了以上的几个比较可知,中国和美国在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不好的,美国的德育教育就是优秀的,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从美国的品德教育上进行思考,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建设得更加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的特点。
(1)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彰显其德育功能。美国的课外活动是中国高校可以进行借鉴的,通过学生的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品质。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学生的辅导教师,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4)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中国的高校应该成立独立并且相对专业的心理服务咨询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自主地进行改正。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一旦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能够为之进行改变,那么就说明品德教育缺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国高校的领导要意识到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征集专业人才,对思政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德育工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开展。
(3)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只有高校重视学生的品德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度,只有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德育。高校要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而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高校要在社会上充分调动积极性,让社会倡导文明的环境,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提高。社会上可以通过高校学生比较关注的电影或是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对道德进行阐述,让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
中国和美国虽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但这就是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进行改变。但是中国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汲取美国德育教育中的“精华”,为中国高校的学生德育教育锦上添花。只有将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让中国在未来发展的途中,有光明的未来。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高校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中国和美国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似,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中美高校学生的德育途径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发现我国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途径进行改革,增加中国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Audrey L.Rentz.Student Mfairs Functions in Hisher Education[M].Charles Chomas Publisher,1988:103-110.
[2]何艾兵.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3.
[3]范华凤.国外大学学生服务机构介绍[J].世界教育信,2007(7).
一、中国古代先哲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1.孔孟荀的德育时机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启发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德时机的重要作用。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受教育者进入积极维状态,产生强烈求知的愿望时,是教育者进行启发教学的最佳教学时机;另一儒学代表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主张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荀子在其教育名篇《劝学》中,提到了德育时机的问题“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称之嗜;傲,非也;嗜,非也,……”荀子这一观点表明教育者解惑要避免急躁和有意隐瞒,应注意观察受教育者情绪变化和神情气色从而掌握其心理变化,把握最佳的德育时机。
2.颜之推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及早施教”的思想,并认为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他从受教育者幼年奠定基础和可塑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受教育者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受教育者早期乃教育的最佳时机。
3.张载的德育时机思想
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洪钟未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张载强调德要“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等身心发展状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时机对受教育者加以适时适当的引导。
4.朱熹的德育时机思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特别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并继承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育者应注意把握时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受教育者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注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一章时说: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述其辞。
5.王夫之的德育时机思想
“因机设教”是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王夫之所主张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了其注重把握德育时机的思想。王夫之认为,“教者之所以教,学者之所以学,皆以因人心自有之机,而纳之于道”,也就是说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施教,受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是因为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循序一定规律,并存在着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6.陶行知的德育时机思想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的幼年时期是进行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最关键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二、国外对德育时机的认识与研究
在西方,教育被视为一种人为善的活动,教育目的包括着德育意图。在古希腊,智者派的杰出代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命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杜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品德。
1.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将人的受教育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的教育,情感的问题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意识,是在儿童晚期随着对社会了解和接触需要的增强而突出出来的,所以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该晚些,即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时机在儿童晚期。
2.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康德把儿童受教育过程分为管束、教化及道德陶冶三个步骤。管束是防止本来就有的恶的本性膨胀,抑制天生的野性,保障善的本性向外显露;教化是要教育训练儿童知晓各种社会交往立身处世的礼俗,对问题有分析判断的本领。管束和教化都是为了儿童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地位。第三步是道德陶冶,即教育的最高层次。管束和教化阶段的教育是道德陶冶阶段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在儿童的管束和教化阶段之后。
3.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德育要“及早实践”,提出必须从儿童很小时候起重视对他们的德育,“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可见,在洛克看来,儿童早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机。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德育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怎样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使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既具有深远的意义,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区教育局所提出的“三有三讲”全员育人“德育导师”制可谓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思考和新尝试。我校一直以来认真贯彻区教育局的工作方针,以区教育局德育工作要求为依托,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德育导师工作。自开展工作以来,我也积极投身其中,与所任教班级中的一名学生产生一对一的德育师生关系,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彼此在“德育”的路上都有了许多思考与感悟。我想,德育工作的过程,也是我们彼此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一、德育工作遭遇的困难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也有了更深的感悟。首先,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我国中小学德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在肯定社会环境主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其影响,小学德育工作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困境,如:
1、学校德育教育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这一场深刻的革命,也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的重大转变。市场经济活动的弱点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就是更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样的环境也在影响着青少年和儿童的观念,造成了一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为自己打算,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缺乏社会责任感,视奉献、学雷锋为傻事,不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学校、老师仍依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德育要求照本宣科,没有很好地将社会大环境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很难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学校德育就很容易滞后于现代化建设,与现实脱节。
2、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另一部分的特殊家庭,如残缺型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放纵其自由,任其发展等。如学校和老师没有处理好这些来自家庭教育的不协调因素,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就会逐渐分离,德育工作寸步难行。
因此,面对学校德育工作遇到的诸多困境,德育导师们对孩子们的德育工作一定要着眼目前纵观未来,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去研究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到位,发挥其作用。目前,我校结合区教育局所提出的“三有三讲”全员育人“德育导师制度”,德育工作正开展地有声有色。各位教师也努力地在做“知心”德育导师,育“三有三讲”新人的过程中,开拓新思维,运用新方法,在德育困境中看到了新希望。我同样也在自己的德育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看到了德育的新机。
二、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机
我们总爱教育孩子“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德育工作遭遇的困难,我们也应定下心来,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我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1、上好德育的第一课
我们应充分利用第一次接触学生的机会,上好德育的第一课。由于学校实行的是一对一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我有幸成为了所任教班级中一名学生的德育导师,我的受导学生是四年级的一位男孩子。选定学生后,我便开始计划如何进行与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单独接触前,我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观察。我发现他回答问题并不是很积极,但课后,无论是与同学相处还是在对待个人兴趣爱好上,他都表现活跃。有了这样的发现后,面对他上课不爱举手的问题,我就选择了适应难度的问题点名让他回答。几次下来,他都能回答正确,并从那以后举手的次数有所增多。我想时机已到,便在一节课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第一次面谈。
第一次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我向他介绍了我自己,我是他本学期一对一的德育导师。见他有些许不解和紧张,我便微笑着解释到:“现在我是你的德育导师,也就是你的老师朋友,你可以把开心的事情分享给我,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告诉我,我想和你一起想办法。今后我们要多聊天,我想帮助你做得更好,变得更优秀,你说好吗?”他听后,有所放松,但似乎有点不敢相信,问道:“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看到他天真的眼神,我顺势回答:“当然是真的!我说话算话,我们现在是朋友了,但彼此还不够了解,我们现在就来分享一下彼此的兴趣爱好好吗?”也许是他看到了我的真诚,听到这里,他终于开始一点一点地告诉我自己的爱好。于是,我们之间的话匣子打开了。经过第一次面谈,我明显感觉他与我亲近了不少,上课举手的次数增多了,下课有时还会围到我身边问些问题。我知道,“德育的第一课”,我上好了。
由此可见,教师要想更好地教育学生,首先要亲近学生,而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尤为重要。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很注重“德育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中我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求知者、对话者。只有让他看到我的真诚,我才能迈出“德育”的第一步。
2、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在第一次面谈后,我与他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但尊重信任不是姑息迁就,也不是放任自流。信任一定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我相信我所受导的学生,他有很多优点可以发扬,他有很大潜力还未开发,他需要更多更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养成更规范的行为习惯。于是,我诚心地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制定了德育目标,任务明确,逐步深入。而且每个德育目标都需要他通过努力达到,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他便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也应严格按照准则发展自己。这需要家长和教师们的共同引导。作为德育导师,更应付出努力,将核心价值渗透在每一个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中。
经过多次的谈话及与其父母交流,我了解到,我所受导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父母较宠爱,他的要求家人会尽量满足。这使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于他人的需求不一定能够理解和满足。在课上,他会忽视课堂规范,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同学交流,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在课后,他会关注自己的爱好,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较为亲近,却对其他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根据他的情况,在这个学期中,我为他制定的德育目标有:(1)对待学习:好候课、好倾听、好回答。(2)对待同学和老师:好礼貌、好友善、好帮助。(3)对待家人:好理解、好孝顺、好关心。与此对应的德育形式有:面谈、家校通、电话交流、家访等。除此之外,我也注重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对他及所有的学生讲述德育故事,通过情感的渲染提高学生的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让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渗透到教育中。
3、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接受的科目较多,兴趣广泛,但不一定对每个学习任务都有自觉性。我认为纠正错误的认识,改正不良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对每个学习任务都能用心地、规范地去完成,得到较好的反馈,那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就能提高,这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关心他的心理需求,满足他积极向上的要求和欲望,这为他后来的意外转变打下了心理基础。我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积极地与他沟通。对于他的优点,我及时赞赏,激发动力。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因此,在课堂上,我选择适当难度的问题让他回答,对于他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让他感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在课后,我关注他的兴趣,鼓励他把对兴趣社团的热情迁移到攻克学习的困难上。而对于他的不足和缺点,我也没有直截了当的指出,而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例如,他爱玩游戏一事,我并未直接批评,而是抱着宽容的心态,劝导他注意课后玩乐的时间、方式、内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一点通过之后与他父母的电话交流,我得知他确有所进步。与此同时,我通过与他及家长的交流中,一方面劝导他理解和关心父母,一方面帮助其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进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基本职责。而在这之中,德育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不可能成才的。正所谓“先成人,后成才”,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优良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对于整个班有直接的影响。好的班风,会让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整个班团结合作,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坏的班风,会让学生懒散懈怠,缺乏整体意识,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班风的培养,确实需要教师的认真思考。在平时,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形成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班级取得好的成绩,我会鼓励学生,强调这是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班级出现问题,我会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真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应该做到的,然后鼓励他们不要泄气,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时候做的更好。长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考问题的角度由我变成我们,由个人变成集体。凡事能够从集体的利益出发,以大局为重,并为集体荣誉而奋斗。班级风气积极向上,整个班充满活力。
二实施自我管理
班级事务纷繁复杂,教师事事亲力亲为,显然是不可能的。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班上可以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一举两得。首先,可以采取值日班长制度,让学生轮流执政。既可以体会到班级管理的不易,体会教师的辛苦,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第二,对于班上的纪律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纪律委员监督制,每个星期进行评比;第三,实行民主选举,让学生自主选举,选出他们心中认为有能力胜任的同学作为班委,同时,采取淘汰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还是让学生民主投票,确定是否由其继续担任;第四,在学习、纪律各方面开展竞赛,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第五,大胆放权,让学生自我管理。每个班委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既锻炼了能力,又给班级带来了活力,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三以爱为纽带,进行情感交流
作为教师,爱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学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位置思考问题。对学生经常鼓励,注意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对于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其成绩优秀而享有特殊待遇。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对于中等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中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平平,并不突出,但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及时鼓励。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进步。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老师所关注,自己被老师所关爱。
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加注意。后进生的行为和成绩一般都存在较大问题,他们自己也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从而放任自流,破罐破摔。教师就是要唤醒他们的自尊自爱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但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有争取进步的念头,有追求优秀的动力。对这样的学生,要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他们出现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鼓励,从而让他们充满自信,充满努力的动力。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后进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例子向来不缺乏。比如我班的李亮同学,虽然成绩暂时落后,但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每次有脏活累活,都积极参与,抢着去干。对此,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看的出来,他很高兴,在后来的劳动中,更积极了,学习上也更加投入,成绩逐步提升。还有我班的张颖同学,一度出现厌学情绪,上课积极性不高,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按时完成。课下,找到她单独谈话。一上来,我并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指责她,而是询问她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存在哪些问题。经过了解发现,她的基础较差,尤其是数学,上课听不懂,渐渐的就失去了信心,最后索性放弃。首先,我让她端正学习态度,其次鼓励她认真学习,提高她的自信心,最后,安排班上数学成绩优异的几个同学作为她的小老师,从最基础的开始补起。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次询问她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遇到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及时鼓励。学习状态的改变,最终使得成绩发生改变,虽然进步缓慢,但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教师以爱浇灌,明日方能收获栋梁之才。
四、培养良好习惯 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但犯了错误以后要认识到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在周会、班会和平时我都会进行渗透,让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并且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榜样,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远比说教更有效。长期耳濡目染,学生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学生的自觉性毕竟有限,教师还要监督,看管。对于班级事务,教师要进行宏观调控,从整体把握,指导,监督。对于违反纪律的同学要进行批评,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于学习缺乏劲头的同学,要耐心劝导,鼓励,从而重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如,刚开始,课间的纪律很差,整个教室很嘈杂,我得去班里提醒,看管。逐渐的,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课间班里也安安静静了。包括做完值日摆放好清洁用具,不在桌子上趴着听讲,当日事当日毕,养成预习复习的意识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学生逐渐形成。
通过严格训练,我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班风优良,积极进取。在学校冬季长跑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在英语单词拼写大赛中,获得了团体表现优秀奖;在学校篮球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学科竞赛等,均有突出表现。
五、注重细节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时刻注意规范学生的言行,对于学生的错误观念及时纠正,把孩子的进步反馈给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也及时地与家长沟通,注意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不用语言去伤害他们,要知道,温和的鼓励比冰冷的呵斥来的更有效。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抓好班级德育工作是推动班级前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本学期,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结合班级实际,我班采取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措施,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明确目标,形成推动力
学期伊始,为了能更好的顺利完成实习工作,我给每一位学生提出了根本目标:小节行为常规范,实习安全在首位。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我班学生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个人仪容仪表上,校内校外一个样,始终保持作为一名中学生的良好形象;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学生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基本理念。随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更具体的管理小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形成自制自律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班级成员不掉队的信心,同时,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有的放矢,形成凝聚力
实习管理过程中,我发现班级的部分学生缺乏凝聚力,不能正确认识实习工作的现象。面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平时下点巡视及学生返校汇报工作时,一一提醒指出,并给他们讲述“事在人为,重在过程”的道理;讲述“实习就是为就业奠定基础”的道理等等。结合学生的工作特点,要求他们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探讨交流实习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事实证明,该方法为学生塑造自我,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细化,形成约束力
本学期报到,我就根据上学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依照学校实习规定制定辅助性的细则。如“实习生业余时间”细则、“周期性工作小结”细则……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家教感染,形成吸引力
家庭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能给学校教育以强有力的支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良好的家校联系在无形中给学生的生活织出了一张无微不至的关怀之网,同时,也能有效地填补对学生督促的盲区。为此,我常常以电话、面谈的形式和学生的家长联系,以此来了解学生在家的相关情况,同时也将学生的在单位实习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相关表现有个及时的了解。密切的家校联系,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家长参与管理,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倍受鼓舞。,从而促进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中美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一、中美日三国社会文化背景比较
我国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儒家思想为中华文化之精粹, 影响我国长远而深厚的德育传统, 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国家, 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水平也是首屈一指。美国人价值观多元, 崇尚自由、民主与法制。移民带来的多种文化使得美国没有形成统一文化而是奉行个人主义精神, 且宗教信仰异常复杂。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其别具一格的文化。战后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 由国会、内阁、法院行使对应权力, 天皇仅作为国家的象征被保留。日本珍视传统文化, 注重国民教育, 把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作为构建以人为本社会的关键环节。
二、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三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均源于国家客观实际, 都体现了本国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高校在学生德育目标方面有共性又有差别。
(一) 相同点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目标与国家性质密切联系, 既体现了国家性质, 又将政治性要求蕴含于高校德育目标中。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 德育目标兼具继承性、融合性与统一性。美国德育目标是要培育一大批同国家价值理念相符合的合格公民, 注重个人能力训练, 又强调民族、民主精神。日本高校德育倡导忠君爱国等品质, 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
(二) 差异
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坚持国家与集体利益,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和统一, 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 又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美国高校德育目标讲求自由、民权、个人主义等价值观, 渗透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性。日本高校德育注重培养具有完美人格, 拥有健全道德判断能力的公民, 倡导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心灵。[1]
政治属性体现程度不同。在我国, 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属性体现较为鲜明,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德育目标更具现实实践性与严格的规范性。美国对于德育目标的设立坚持隐晦的方式, 高校青年学生的德育与政治联系淡薄, 乃至在政治场合也鲜少谈到。日本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德育, 但高校德育在国家政治中体现程度明显低于中国。
三、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一) 相同点
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中美日三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倡导热爱国家辉煌的文化, 热爱国家的美丽山河, 热爱本国的社会制度, 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 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等。
注重法制教育, 维护法制权威。三国都是法治化国家, 倡导依法治国、依法治校, 高校德育都有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例如, 中、美、日高校均注重对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 帮助大学生正确识法、用法、守法, 在法律的保护下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注重健康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大学生。三国高校均注重结合本国传统、社会文化、社会制度, 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又依据学生自身年龄与发展特点, 通过交流谈话、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 培养具有完备身心的青年学生。
德育内容突出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而培养健康人格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 差异
在公民教育方面:转型期的中国, 整体公民意识较为薄弱, 思想教育又蕴含浓重的政治色彩, 公民教育不仅偏向于理论, 水平也亟待提高。美国注重通过公民教育, 培养有影响力、恪尽职守、忠于祖国的合格公民。[2]日本公民教育受到本国社会地理因素的影响, 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 公民教育围绕品质素养, 突出道德对个人与家庭, 乃至社会、民族兴衰的重要影响。
在价值思想方面:我国高校德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以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为准绳, 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荣辱观的青年学生。大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关键期, 学生获得大量社会专业知识, 人格与性格也基本定型, 此阶段进行德育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而美国高校德育侧重个人才能发展与独立精神发展, 追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 指导思想绝对服务于资产阶级。日本高校德育将把发展学生智力放在第一位改为将发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放在首位, 进行人生观教育, 鼓励寻求人生兴趣与意义。
在取材来源方面:我国高校德育课本一直沿用往年, 稍显陈旧单一;德育教材种类虽多, 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脱节, 导致青年学生学习热情无法调动, 达不到理想德育效果。美国高校德育贴近生活, 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实际生活, 讲求真实, 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轻松。日本德育的取材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 侧重情感上的体验。
四、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的启示
结合我国国情与高校德育工作现实状况, 首先, 高校德育应结合本国国情, 而不盲目借鉴别国经验。其次, 在德育目标方面, 弘扬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目标不能动摇。再次, 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 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公民教育, 维护法制权威, 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加强传统道德教育,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 让德育内容的取材来源更加广泛、立体多面、贴近热点。最后, 在德育方法方面要完善课程设立, 改变传统的集中式课堂灌输教育。高校青年学生人格渐趋独立, 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讨论式教学, 日本的情感体验式教学, 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高校德育要不断改革, 胆子要大一点, 回避路径依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雯娟.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德育,首属群体,次属群体,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18-04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迥异,家庭、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别。家庭作为首属群体的主要形式,在两国都是典型的传承伦理规范的载体,但具体作用又有所不同。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作为次属群体的几种基本形式,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各自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除了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之外,青少年NGO(非政府组织)这种新兴的教育载体,在中美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拟从首属群体、次属群体和青少年NGO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青少年德育的途径展开通观的比较研究。
1首属群体家庭的职能比较
首属群体又称作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都属于首属群体。首属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家庭作为青少年个体的首属群体,在中美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基本职能却有很大不同。
1.1中国家庭教育承担了重要的伦理传承职能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丰富的蒙养教育思想。例如,强调蒙以养正,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再如,强调未成年人教育德教为先,提倡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此外,强调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主张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并注重良好环境对其品德形成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今天的中国更加注重家庭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并承担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伦理规范和伦理道德传承的作用。一方面,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文明洗礼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影响深厚的传统伦理道德,如忠国家、孝父母、敬长辈、讲谦让、重诚信等。除去一些带有明显糟粕性的封建文化残留外,很多优良的传统价值理念还值得继承和发扬。中国家庭从小就注重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分清对与错,培养其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孩子伦理规范的教化,将纲常伦理教育作为对其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例如对孝悌伦理的宣扬和对血亲伦常的灌输等。此外,中国家庭注重对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教化,是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首要执行者。例如,父母从小就会教育子女要懂得尊敬长辈、谦和忍让、诚信友爱等,并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这样的伦理意识。
另一方面,中国家庭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则要求公民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尊老爱幼敬贤、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待人和气、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等。中国的家庭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受社会主义教育的家长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制度、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感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同时,家长对社会主义公德中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等道德规范的日常践行也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对子女具有不可忽视的感染力。
1.2美国家庭教育承担了部分宗教教育职能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严格的伦理规范,中国的家庭在伦理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美国作为基督教文明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的伦理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基督教文明中的宗教价值观深深地规约着美国的伦理道德,而家庭则在宗教伦理的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美国人对宗教的信仰,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孩童时期的未成年人,对于宗教的热情、信仰等深刻地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的宗教选择和信仰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宗教观。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回答“你的家庭在形成你的是非信仰中起多大作用”这一问题时,在“悠闲的一代”中,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回答“起极大作用”[1]。例如,每逢宗教举行活动,参加的青少年很多,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随父母去的。因此,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得未成年人与父母的宗教观往往相同或接近。
另一方面,美国家庭还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公民宗教”信仰。所谓公民宗教是把上帝的意志和民众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公民宗教是美国社会的凝聚力量,是在一体化的国民生活与信仰多样性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体现着美国的民族精神。或者可以说,公民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国民认同感和国家道德。除了作为国家行为的铺天盖地的灌输,美国家庭中的父母在对青少年的公民宗教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美国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旧意识影响不太严重,常常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子女从小能体会到美国式的民主、平等价值观。再如,很多美国家长喜欢将自己一辈子奋斗中最精彩的部分讲述给后代,突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向他们传输美国式的奋斗精神。
2次属群体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的职能比较
次属群体又称作次级群体,是用来表示与首属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一般说来,次属群体规模比首属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
2.1中国青少年德育中学校作用突出,其他为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学校教育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中国更加重视学校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渠道之一。从狭义上说,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包括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的公民道德教育,例如道德知识、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以及道德信念等。从广义上说,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民主自由观念、法律法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素质教育等。
中国学校主要通过这样几种途径开展学生道德教育:第一,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例如,中国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开设了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常识、法律知识、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内外时事政策等课程;第二,党团组织和党团活动等。中国无论各级各类的学校都设有党团组织。例如,在高校中,党团组织具有极强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功能,尤其是进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的重要方式;第三,各种课外活动。中国各级学校常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体验中国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加强传统文化和伦理教育,使其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伦理和道德文明。
中国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但作为青少年德育载体而言,宗教在中国的作用是有限的。社区、大众媒体等次级群体在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中国城乡中的居民小区、某些行业成员的宿舍区、乡(村)民聚居区(点)等,以及与它们相配套的居(乡)民委员会、治安组织、粮油副食店、文化娱乐场所等,还有各居民区制定的公约、乡规、守则等等,是社区概念在中国城乡的具体实现内容[2]。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中国社区教育可以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属于典型的隐性教育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的社区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些活动向其教化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帮助其增强道德认知和是非鉴别能力。
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籍、刊物、网络等。在中国,它们是党和政府进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青少年教育基本途径之一。例如,通过向学生发放具有道德和政治教育意义的书籍,在电视上播放有关社会公德教育的公益广告,拍摄关于榜样学习的教育影片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青少年德育的作用。当今时代,网络等通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教育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来说,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中国开始日益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管理,这也是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待提高的领域之一。
2.2美国青少年德育中宗教作用突出,其他并存
如前所述,美国非常注重宗教伦理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宗教在青少年德育中作用突出。作为基督教文明国家,虽然美国的科技发达,人们普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但宗教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美国国民的精神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方面,美国通过基督教道德教育来建立美国式的道德基架;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公民宗教”教育来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美国式奋斗精神。因此,在美国国民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中,宗教具有突出的地位,很受重视。例如,虽然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在形式上同宗教分离,学校不可以支持或带领学生去相信某个宗教,但其课程可以教学生认识宗教,并允许学生参加宗教活动,而且如果当学校活动和学生的宗教信仰相抵触的话,校方不可以勉强学生参加校方活动。
美国的学校担负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职责。虽然美国历来鼓吹教育的民主性和互动性、反对单向的灌输式教化,但并不意味着绝对没有灌输式教育。例如,在美国,学校开设了大量的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如社会课、公民课、历史教育课、政治和法律课、宗教教育课等。上世纪末,美国开始明文规定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例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6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读、写与是非》,副标题就是《学校教育中“回归基本课程”的教育逐渐包含了教育》,这篇文章反映了美国学校在德育中的地位被重新重视了起来。
社区教育也是美国独具特色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之一。美国的社区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治安、教育、宗教生活、生活服务、娱乐等。对青少年而言,社区教育是以发展相当于高等专科职业学校的社区学院作为重点,把社区教育主要看做是社区学院的一个社会职能,重视发挥社区中心学校和大学的普通教育学院推广部的作用,通过社区学院进行高级职业教育。
在美国,传媒对公民往往起着一种导向性“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力工具。在众多的大众传媒中,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网络、书籍、报纸等是最重要的载体,这些载体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架构,将美国式精神和道德灌输到青少年的头脑中。例如,电视原本作为一种娱乐性工具,却同时扮演着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工具,历次美国总统选举进行的政治宣传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再如,好莱坞电影不断拍摄出反映美国式政治精神和道德观念的“大片”,表面上是一种消遣的物品,实际上却不仅教化了美国青少年,而且将这些价值观输出到了世界各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青少年NGO的职能比较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直译为“非政府组织”。中国NGO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青少年类的NGO组织也相对较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相对有限,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美国NGO已经非常发达,相关的青少年性质的NGO也已相当发达,并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1中国NGO青少年德育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
总的来说,相对于美国有众多NGO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些社会团体、教育基金、学生组织、大学协会组织等,中国关于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对其具有直接影响的NGO并不多。例如,尽管中国青少年社会团体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除了多数规模很小的组织以外,少数较大组织都带有一定政府性质,如多年来为首都社会服务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北京青年志愿者协会,虽然具有一定的非政府组织特性,但基本上还是在北京共青团领导下工作的。再如,较大的教育基金多是政府性质的,如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是2006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支持发起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另如,虽然中国的学生组织和大学协会在学生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大都具有官方组织色彩。
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青少年NGO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对青少年道德和素养提高有所影响的NGO。例如,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各类青年NGO组织浮出水面,从事各类志愿活动,无论是在抢救人员、筹集运送分配物资、人员心理疏导、灾后重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值得尊敬的奉献精神,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为青少年品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素材。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在募集资金,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有很多年轻人组成的数以百计的小规模NGO,如“5.12昆明救灾援助组”、“广东狮子会”、“自然之友”、“厦门绿十字协会”、“福建同仁”、“麦田计划”等,都在抗震救灾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细致专业领域,如心理救助、学校重建、孤儿抚养、个案关怀、家庭回归、社区建设、文化恢复等方面甚至具有一些政府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NGO行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演绎了青年人追求品德进步的动人事迹,为青少年品质德行的修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之,中国青少年NGO发展刚刚起步,但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虽然影响力尚小,且有资金不足、经营散乱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随着中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青少年NGO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3.2美国NGO青少年德育已经较为成熟
在美国,有各个阶层、各种成分的青少年组成的社会团体或志愿者活动组织,如城市志愿队、和平队、环保队等。美国教育家认为,参与社团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志愿活动可以对青少年起到净化心灵、提升道德的作用,因此道德品质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就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例如,以“重视品质同盟会”(The Character Count Coalition)和“品质教育联合会”(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为代表的民间机构,定期举行研讨会、建立资料库、出版教材,并帮助社团组织开展“品质教育”活动。再如,美国的很多志愿活动组织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参加环保服务、贫困支援活动等,从而培养其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教育基金在美国青少年教育中不仅起着提供充足资金的作用,而且起着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辅助性作用。例如,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s)和在它之后成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s)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规范的运作模式,并至今对美国教育事业产生着影响[3]。这些基金一方面向教育事业资助了丰厚的资金,通过其选择性的支持来影响美国教育结构,另一方面也通过它们的“基金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教育观,并用这些基金所倡导的服务精神、政治价值观和职业精神,深刻地规约着基金所覆盖的所有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规范。
学生组织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是青少年自己组建并负责管理的组织,其中多数都属于非政府组织。例如,基督教青年会(YMCA)就是影响力较大的一个。美国50多个州中40多个州都有由YMCA赞助的“青年政府”(Youth In Government,简称YIG),让中学生来模拟政府运作,学习行使民主权利,锻炼领导才干,激发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培养其良好的品质素养。这种实实在在的民主实践,对年轻人的价值观、社会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经在这样的“学生政府竞选”中“当选总统”。这些类似的学生活动,直接影响着成长期的青少年,对他们的政治观、社会观和精神素养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在美国,大学协会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协会中,有的是“半政府”性质的,有的则是非政府性质的。例如“美国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协会”与“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就是具有“半政府”性质的大学协会组织,“美国教育理事会”与“美国州立大学和学院协会”则是全国性的、非政府性质的高等教育协会[4]。非政府性的大学协会组织一方面以代言人的身份与政府、社会“对话”,另一方面不断实践着其组织精神,提倡教育的公平,倡导大学生教育中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推动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此外,有的大学协会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如募捐、灾区救助、社区服务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基本的道德素养,从而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其品德修养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在美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影响的NGO组织还有很多,这种新兴的、发达的NGO教育形式对中国这样一个NGO教育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9:83.
2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2.
3 [美]阿尔巴赫,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3.
4胡娟,李立国.大学协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Comparative study on ways of teenager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SONG De-xiao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As far as the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primary group,families,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two countries,that is,the Chinese family takes a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 but the US takes a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religious ethic of Christianity.On the other hand,the secondary groups such as school,religion,community,mass media,also play quit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ame field in two countries.For example,in the secondary groups,school is the first strength in China but religion is the first one in US accordingly.Furthermore,as a rising way of mor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NGO is increasingly playin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both in China and US.Definitely,relative to the straggler China,American youth NGO is mature and laudable,but the former actually now expand as soon as possible.
【比较德育论文】推荐阅读:
比较文学论文点评11-05
戏剧与电视剧的比较论文11-18
国内外航空服务质量比较毕业论文06-27
智慧德育论文10-05
抒情作文:德育论文05-25
初中生物德育论文10-17
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06-23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07-04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论文09-26
年度最佳德育答辩论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