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推荐6篇)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 篇1

漳州五中 林小艳

1.通过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示,培养识图和判断能力;通过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和行为变化规律,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动手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特点,懂得道理,记住过程,不但学得有趣,掌握也牢固。对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认真剖析、深入对比。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象的区别,运用图形、曲线进行DNA、染色体变化分析,加深记忆和理解,效果会更好。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 篇2

下面是笔者对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过程,以及得到的教学体会。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之一,从整个教材来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减数分裂是继必修一有丝分裂后的一节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有丝分裂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在学习了这两个过程后,能解释生物个体中的细胞和生物前后代之间的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另外,这节课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教学内容是用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键。而在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也解释了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所以这节课也为学生学习生物进化打下了基础。可见减数分裂的重要性。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掌握减数分裂的本质带来了困难,因此减数分裂也是一个难点。

二、两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必修一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师]有丝分裂、无丝分裂我们在必修一已经学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2. 减数分裂的概念:

[师]指导学生观察“问题探讨”中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染色体图。

[生]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尝试说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和概念。

[师]对减数分裂概念进行总结和强调:

(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 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始生殖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

3. 精子的形成过程(以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n=4为例讨论分裂过程):

[师]课件展示精子形成的连续过程。让学生对减数分裂留下总体印象。

[师]课件分步展示精子形成的每个时期的变化,教师详细讲解各时期的特征。

[生]根据教师的展示和讲解,学生逐一完成表一中的各项内容。

第二次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师]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就比父母亲的多了一倍了吗?人的染色体就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代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精子、卵细胞形成后染色体数目与原始生殖细胞相比需要减半。

2.精子形成过程:

[生]展示课前预习作业:表二中有丝分裂一栏(学生课前对必修一有丝分裂的内容进行复习)。

[师]课件展示有丝分裂过程,并作点评。课件展示减数分裂各时期变化。

[生]认真观察课件,完成表二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栏。

[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教师适当点评、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疑问基础上,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交叉互换等重要概念作出讲解。

3.减数分裂的概念

[生]完成表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体会减数分裂概念的本质。

三、课堂异构的体会

按照第一次教学设计上课,笔者自认为讲得很精彩,分析也很有水准,很到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课堂气氛还是有点沉闷,学生主要还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中等以下的学生听得是晕头转向,一脸茫然,习题反馈也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在遇到这种理论较强的课时,真的需要这么费劲地、面面俱到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吗?如果教师能大胆地少讲一点,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是不是效果更好呢?通过什么方法,学生既掌握好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基于这些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第二次异构。

首先,对导入新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二次新课导入时,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显然比第一次课堂导入设计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地讨论,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新课的学习。

其次,在第二次异构中,笔者大胆放弃对概念、过程的大篇幅讲解,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真正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人教版必修一有丝分裂的内容是学习必修二减数分裂的基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也经常结合起来考查,如何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图像对学生来说本身也是难点。因此第二次异构中是在复习有丝分裂的基础上来学习减数分裂的,对有丝分裂的复习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就做好准备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用课件展示了有丝分裂的过程,由学生描述各时期的主要变化,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纠正和评价。有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做铺垫,才使学生自主学习精子形成过程、独立完成表二中减数分裂的内容成为可能。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仔细观看课件、同学间的讨论交流、独立思考来解决表二中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对重难点加以强调。在学习精子形成过程时与第一次教学设计相比,增加了画示意图一项,在完成了表二中其他内容后,最后让学生来画图,画完后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画图的错误,然后教师结合减数分裂动画课件和几位学生画的图讲解比较、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数分裂的核心内容———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规律。而对减数分裂概念的学习,也改变了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在第二次异构中,将减数分裂概念的学习放在了精子形成过程之后,学生更能体会其本质,通过完成表三,主动体会减数分裂概念的内涵及与有丝分裂概念的联系区别。总之,在第二次异构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异构中,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张军林.巧用比较法轻松学习减数分裂[J].中学生物学, 2011 (10) :26-27.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 篇3

关键词: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09年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五、五”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规范了课堂“五字”教学法则,并经过教学实际的反复推敲最终生成了符合课程新理念的“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体现在注重阅读思考,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通“本”塑“源”,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自我认知。教师释疑解惑,点拨思路,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与延伸思考。现笔者以《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课阐述对“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探入与展示

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境,合理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贴近生活的情境更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尽快地明确课堂任务。笔者的探讨与展示如下:

教师PPT展示有丝分裂的图像,设问:“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生:“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物质保持了稳定性,即前后代之间染色体数目不变。”

师展示有丝分裂条件下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并出示此条件下的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明显与人的46条染色体相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精子和卵细胞怎样分裂才能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恒定在46条,这种分裂方式的具体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使学生的焦点聚集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上。教师展示目标,明确任务: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二、探读与思考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有针对性的深入自主学习,通过阅读了解减数分裂的定义、特点,并对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有初步理解。此时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并汇总如下:

1.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定义不理解。

2.什么时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什么?

3.精细胞中的染色体之间有何关系?

4.书本展示的4个精细胞为什么有2种类型,且各有2个,是否还有其他类型?

学生就上述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并提出各种观点,教师此时不予评论。

三、“探”疑与点拨

狄德罗认为: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经过第二步,学生已非常好奇,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旺盛,笔者此时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全程动画,再分步投影各时期精细胞的形成图像,由学生代表详讲观察的各时期的特点。笔者以深圳“鹏城之约”速配相亲节目为例:将条件登对的男女比作同源染色体,将两人在节目中的牵手喻为联会,将两人的定情之物的交换喻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以两人在赤道板上浪漫一段时间后发现彼此不合适必须分手,永不相见,天各一方解释为减Ⅰ中期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这样借助生活实际抓住减数分裂中特有的现象及时对减Ⅰ完成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加深理解。

笔者对精细胞形成类型的点拨如下:

以教室中的一对男女同学抢椅子为例,使学生得出一张椅子上只能有一个人坐,却可以有两个不同的人坐,且和其他男女同学抢椅子是相互独立的,得出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而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可产生2N种配子,而在一个精原细胞中(不考虑交叉互换),由于坐椅子的机会只有一次,因此一个精原细胞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笔者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突破本课堂的难点——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精细胞类型的计算。

四、“引”导与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和意义”。基于此理论笔者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有丝分裂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先将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的图像、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制作成表格,并绘成相应的曲线图,再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重点关注各时期的图像特点、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将知识进行引导迁移。学生很快总结出减数分裂中的各物质的数目变化并制成相应的曲线图,此时展示代表学生的作品,由学生讲解制作的缘由,学生很快理顺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应。

五、引申与评价

一堂好课不论过程设计多么严谨,师生互动多么频繁,最终都必须以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评价。好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知识得以内化为前提。“五步探引”课堂模式注重对知识的引申和对课堂的评价。笔者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及两种分裂的染色体、DNA变化曲线组成相关习题,更多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理解和运用,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篇4

二 受精作用

【典例导悟】

【典例1】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配子来源的判断,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几点:

【自主解答】选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①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精原细胞。

【互动探究】(1)图甲中精细胞内大白染色体的一端有一小段黑色长段,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2)图乙中所示的4个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次级精母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提示:(1)产生该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这样可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2)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精原细胞。

【变式训练】(2009·晋江高一检测)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

A.2个精原细胞

B.4个精原细胞 C.3个精原细胞

D.5个精原细胞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知,①和④、②和⑥、③和⑦、⑤和⑧分别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因此题干中的8个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典例2】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规范解答】选C。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受精作用的特点,逐项分析如下:

【学业达标训练】

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解析】选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A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错误,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应该是相同的。图B表示同源染色体联会;图C表示同源染色体正移向两极;图D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正移向两极。

3.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 【解析】选D。1个精原细胞,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单体相同,减数分裂最多产生两两相同的4个精子,如果考虑交叉互换,染色单体并不完全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得到的4个精子都不相同。1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卵细胞,最多也就1种卵细胞。

4.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解析】选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雌雄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与正常体细胞的一样,从而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后,卵细胞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解析】选C。受精前,卵细胞代谢缓慢,受精过程使卵细胞变得十分活跃,然后受精卵迅速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开始了个体发育的过程。

6.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A.4个,1个

B.4个,2个

C.4个,4个

D.1个,4个

【解析】选A。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每个卵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1个卵细胞,每个精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4个精子,异卵四胞胎由4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需要4个精子和4个卵细胞。7.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解析】选B。受精卵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8.下图表示高等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过程A表示________,它发生在哺乳动物的_______中。(2)过程B表示_______,其实质是__________。

(3)如果该图表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那么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分裂。(4)假设成体Ⅰ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那么图中Ⅲ和Ⅳ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_________。

【解析】生物体成熟后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高等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再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完整的生物个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答案:(1)减数分裂

睾丸或卵巢

(2)受精作用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融合

(3)受精卵

有丝(4)10条和20条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有()

【解析】选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212种组合,即最终产生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组合方式就有212种。

2.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的比例是()A.1/2

B.1/4 C.1/8

D.1/16 【解析】选C。3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就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来说,每一对中的母方染色体都可以移到任一极,在每一极的可能性都是1/2。3个都在同一极的可能性就是1/2×1/2×1/2=1/8。

3.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解析】选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对于含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来说有两种分离情况:若一组是A与B组合,另一组则是a与b组合,经第二次分裂和变形后分别形成两个AB和两个ab的精子;或者是另一种分离情况,即形成两个Ab和两个aB的精子。但对于一个细胞来说只能有其中的一种分离情况,因此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4.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解析】选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A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故B错误。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裂分配情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故C错误。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故D错误。

5.下面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受精作用的实质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后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大部分来自精子的尾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解析】选B。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中大部分的细胞质最后分配到了卵细胞中;受精卵中的线粒体等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

6.(2010·南京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解析】选C。图中AE段表示有丝分裂,FK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GH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LM段表示受精作用,MR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中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GH段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是(多选)()

A.减数分裂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B.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 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D.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

【解析】选A、B。减数分裂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这样,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

8.(13分)(思维拓展题)某雌性动物体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数为2a,如图表示该雌性动物卵细胞的产生及受精作用和受精卵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_________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段,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_______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间期在_____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3)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有关。受精时,只有精子的______进入卵细胞。(4)受精过程使得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速率_______,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_。(5)F点所能表示的生理活动过程是__________。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是2a→4a→2a→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的DNA的含量变化是2a→4a→2a。而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的复杂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其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从而将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结合起来,保证了物种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答案:(1)AE CD DE(2)FK FH(3)糖蛋白(糖被)

头部

(4)加快

受精卵

(5)受精作用 [实验·探究]

9.(16分)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23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编号为1号~23号,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也叫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患儿常表现出特殊的面容:眼间距宽,外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舌常伸出口外,所以又叫做伸舌样痴呆。对患者染色体进行检查,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正常人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共有_____种,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非

同卵双胞胎)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请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角度解释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可能原因。(3)若一个正常人与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婚配,他们的后代发病率是多少?为什么?

【解析】(1)正常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类型有223种。从理论上讲,丈夫产生的两个相同的精子与妻子产生的两个相同的卵细胞结合后,所形成的两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内染色体组成才完全相同,所以一对夫妇所生两个孩子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为

(2)由题干可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为47条染色体,可能是正常精子(23条)和异常卵细胞(24条)结合成的,也可能是异常精子(24条)和正常卵细胞(23条)结合而成的。异常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条21号子染色体未移向两极造成的。

(3)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配子,有一半的可能为正常配子(23条),一半的可能为异常配子(24条),所以当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后,正常配子可产生正常后代,异常配子可产生异常后代,子代患病率为1/2。

【精品题库】

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以下哪种结果()A.20个卵细胞和20个精细胞 B.15个卵细胞和20个精细胞 C.15个极体和20个精细胞

D.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解析】选C。5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5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则形成20个精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____种精子,基因型为_________;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经减数分裂能产生_____种精子,基因型为_______。

【解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主要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有两种自由组合的方式,两种可能的结果,但是最终只能选择一种方式进行,产生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其体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按概率原则,两种组合方式都有,最终能产生四种精子。答案:两

AB、ab或Ab、aB

AB、ab、Ab、aB 3.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C。根据图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2N→N →2N→N→2N→4N→2N,结合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的特点可知:a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着丝点未分裂,仍然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精细胞或是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是一个极体分裂为两个极体,总之细胞数目会加倍;c过程表示精子和卵细胞发生融合,完成受精作用;d过程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

4.高等动物的后代都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发育而成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用人工的方法在鱼类和两栖类中获得了单性后代。例如,我国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朱冼教授,用玻璃细丝刺激上海蟾蜍产生的卵细胞(①),经过多年实验,前后获得了25只无父亲的小蟾蜍(②),其中一只小蟾蜍在次年三月顺利地产出了3 000多枚卵细胞(③),受精后发育良好,并获得了新一代的小蟾蜍800多只(④),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蟾蜍。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后代,也叫做雌核发育。(1)卵细胞产生的方式是________。

(2)②小蟾蜍的性状和谁相似?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卵细胞(③)的遗传物质和①中卵细胞的遗传物质是否一样?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新一代小蟾蜍(④)的遗传物质和②中小蟾蜍的遗传物质是否完全一样?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产生的方式是减数分裂,通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首先进行受精作用融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的个体,由于新个体从双亲那里各继承一半的染色体,所以具备双亲的遗传性状。但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有些卵细胞未经受精就能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这样发育而来的个体,仅继承母体的染色体,所以其性状与母体几乎完全一样,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答案:(1)减数分裂

(2)上海蟾蜍

小蟾蜍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上海蟾蜍

(3)基本一样

产生卵细胞③的蟾蜍是由卵细胞①发育的蟾蜍经单性生殖发育来的

(4)不完全一样

这些小蟾蜍是由卵细胞③受精后发育成的,遗传物质由卵细胞③和外源精子共同提供,发生了基因重组

5.如图是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细胞名称是______,处在减数分裂的_____时期。(2)图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______。

(3)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

(4)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______发生交换片段,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解析】由图可知,A与B联会,C与D联会,说明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有A与C、A与D、B与C、B与D四种组合。如果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后只形成一种卵细胞,即上述四种组合中的一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

四分体(第一次分裂前期)(2)2

A和B、C和D(3)4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题 篇5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哈师大附中检测)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2.(2019·邯郸模拟)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3.(2019·淮安检测)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4.(2019·贵州六校联考)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乙所示细胞可判断,此生物为雄性个体

B.图甲所示细胞与正常的体细胞相比,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目均加倍 C.图乙所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有1个染色体组

D.在形成甲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5.(2019·南京检测)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②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④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1·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6.(2019·洛阳质检)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A.2种和2种

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

D.8种和4种 7.(2019·焦作模拟)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假使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雄鼠的精巢中,成熟的全部初级精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那么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个含有白色基因的精子()A.10

B.20

C.30

D.40 8.(2019·郑州质检)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的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2019·石家庄质检)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B.ab段染色体数目加倍

C.a之前的细胞没有mRNA的合成 D.d之后的细胞只有2个染色体组 10.(2019·豫南九校联考)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有两幅是错误的。请将其余正确的图片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其中排在第1位与第3位的图片分别是()

A.①②

B.①⑥

C.③②

D.④⑤ 11.(2019·江南十校联考)如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 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2·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12.(2019·青岛质检)如果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标记,然后该细胞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假设染色体发生了正常的平均分配)()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

二、非选择题 13.(2019·苏北四市模拟)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_______对。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叫作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14.(2019·南京模拟)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图乙中的________(填标号)阶段。(4)基因突变最可能在图甲中的________细胞中发生。

(5)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选D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A错误;减数第一

·3·

次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B错误;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着相同基因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除了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还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以使得配子具有多样性,D正确。

2.解析:选C 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和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没有染色单体即着丝点已经分裂,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即将形成配子,C正确。

3.解析:选B 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A项错误。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②)中,C项错误。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D项错误。

4.解析:选B 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因此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因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均等分裂,可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为极体,故不能判断该生物的性别;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均加倍;图乙所示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5.解析:选C 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为有丝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乙、丙均可发生在生殖器官,先后顺序为乙→甲→丙;甲、乙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4,丙不含同源染色体;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据甲图可知,此动物为雄性,甲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为次级精母细胞。

6.解析:选B 由图知,该生物基因组成为AaBbDD,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对基因中有两对是杂合的,所以它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2=4种(ABD、AbD、aBD、abD)。但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只能是2种,这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开,只能有两种情况:A—B(或b)—D、a—b(或B)—D。即A与a分离、B与b分离后,若A与B分配在一起,则a只能与b分配在一起;若A与b分配在一起,则a只能与B分配在一起。

7.解析:选B 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已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进行了复制,20个黑色基因就代表有10个杂合类型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黑色基因和白色基因分离,最后形成40个精子,其中20个含黑色基因,20个含白色基因。

8.解析:选C 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ab或Ab、Ab、aB、aB 4个配子,其中两两相同,若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成a,则有3种配子,故C项正确。

9.解析:选A 题图表示染色体与DNA数目的比值变化,a~b表示DNA复制,DNA复制后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之前是DNA复制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mRNA的合成;b~c表示1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数目的比值可用b~c表示;图示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d之后的细胞可以是体细胞或生殖细胞,细胞中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

·4· 10.解析:选A 图①为有丝分裂间期,图②为有丝分裂后期,图③为有丝分裂前期,图④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不形成细胞板,图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图像,不能发生在体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图⑥为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

11.解析:选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末期又恢复正常,田鼠为二倍体,所以图中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数目为108,子细胞内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为54,B正确;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不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精子,C错误;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12.解析:选C 由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被标记的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有放射性。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放射性;如果是减数分裂,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放射性,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放射性,由此可以判断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着丝点分裂。

13.解析:(1)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此分析可知DNA数目变化规律为6→12→6→3。(2)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1号和4号染色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来实现的。(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5~6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8~9时期。

答案:(1)6→12→6→3(2)第一极体 0、0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8~9 14.解析:(1)通常情况下,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D。(2)图甲中B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E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的②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的时期分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③⑥阶段。(4)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最可能在图甲中的A细胞中发生。(5)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第一极体,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②;由于第一极体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细胞③的基因组成为aaBB,故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aB。

答案:(1)A、B、D(2)8 2 ②(3)③⑥(4)A(5)② aB

减数分裂教案 篇6

设 计 者:XXX

教学主题:减数分裂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时候我们可能都问过父母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来的。现在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你的父亲提供了1个精子,你的母亲提供了一个卵细胞,(卵细胞和卵子的概念区别?)二者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受精卵又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个体。我们上学期学过了有丝分裂,回想一下,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不是复制1次,分裂1次,这样产生的子细胞和母细胞是不是一样的?那么,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作出推理)事实上,哪怕多一条染色体都会产生致命的危险,在后续的染色体变异课程中我们会详细介绍。那么,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自己大胆的预测一下。

早在18世纪,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染色体数目。

活动2【讲授】 【1.概念】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相信你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我来问问大家,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板书:减数分裂】

强调: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下面我们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讲述:同学们阅读过教材后可以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有丝分裂。)2.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细胞又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下面我们分步详解减数分裂过程。【板书:减数第一次分裂】

(1)边画图: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画图: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不同颜色粉笔画染色体,方便表示交叉互换】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同源染色体配对】我们把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每条染色体都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就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交叉互换】。

(3)画图:减Ⅰ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提问: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又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中期时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染色体减半)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变化特点。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4)画图: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不再减半。同时精细胞变形为精子。(7)再完整回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 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活动3【活动】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

上一篇:深圳市公司股权转让办理流程下一篇:自主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