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精选11篇)

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 篇1

—— 交流、评价探究成果课

活动背景: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开展“端午节”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及传统习俗的参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责任担当: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对端午文化的需求,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将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感受端午习俗的魅力,掌握包粽子、做香囊、编五彩绳等基本技能,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活动实施年级:

五年级 课时安排:课时 活动计划:

回忆课前的分组及活动任务,导入“探究成果交流评价课”;出示本节课的交流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活动任务;各小组围绕“端午文化成果交流”分头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结合标准进行评价;各小组围绕“端午习俗我参与”分头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结合标准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提出新的学习任务。

活动实施过程:

一、回忆课前的分组及活动任务 导入新课 前一段时间,同学们从众多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了《端午节》、并自由组合成了六个活

动小组,分头对照活动标准对节日的来历、习俗、故事等展开了一系列的考察探究活动。这节课,我们分别从“端午文化 成果交流”和“端午习俗 我参与”两方面来共同交流分享,希望大家对照评价标准认真倾听、勇于质疑,掌握更多的考察探究类活动的学习方法。

二、明确第一环节活动任务 1、教师出示活动任务:端午文化 成果交流 2、各小组会汇报展示。

3、引导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三、明确第二环节活动任务 1、教师出示活动任务:端午习俗

我参与 2、各小组会汇报展示。

3、引导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四、总结提出后续活动要求

通过今天的成果交流、评价,老师看到了你们各个小组沉甸甸的收获。不论是成果交流,还是参与体验汇报,你们都从中获得了考察探究的方法,学会了分工,懂得了合作,能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呈现出累累硕果,同时,加深了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下节课,我们将整体反思本次活动,并进一步改进完善活动方法,争取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更大的收获!

学情分析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近几年随着洋节的深入,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重视,但他们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只有让学生理解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明白过节的意义,体验风俗,感受快乐,感受端午节浓郁的文化氛围,才能把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小学生活泼好动,阳光、充满活力,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让他们自主探究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很兴奋很感兴趣。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节日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提升家国情怀。开展观察、实验、考察、调查、设计与制作等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交流分享小组对端午节传统节日的探究结果,增强了对祖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探究意识和认同感。学生在掌握包粽子技能技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兴趣。

首先,在探究中增长才干,丰富了综合知识。社会是个大课堂,融合着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本次活动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为了探究问题,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确定好课题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别成立了“端午探源组、端午习俗组、端午诗词组、端午美食组、国外端午组、粽子飘香组”六个活动小组。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分工,合作完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无形中主动学习了许多知识,还掌握了不少课堂以外的学习方法。

其次,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参访中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流利的表达、如何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合作、如何总结、如何思考„„当学生尝试着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与此同时,家校互动,形成合力与家长交流多了、沟通多了,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教材 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成果交流评价课,是 考 察探究类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本节课,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从“端午文化成果交流”和“端午习俗我参与”两方面来共同交流分享,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评测练习

1、通过本次的考察探究活动,你觉得你掌握了哪些考察探究方法?

2、在本次的“端午文化 成果交流”环节,你在本小组当中担当了什么角色?自己认为表现得怎样样?以后打算怎样改进?

3、在参与端午习俗体验的活动中,你都收获了哪些技能服务于生活和学习?

4、能将在本次《端午节》考察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所有体验与收获,呈现出来吗?你打算怎样做?

5、在参与实践、调查采访、获取资料的时候,你是怎样与人交流的?觉得自己有进步吗?打算以后怎样做?

课后 反思

本节课,分为两大环节,一个是关于端午文化的成果交流,一个是关于端午习俗的参与体验。关于端午文化的考察探究性学习,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端午探源组、端午习俗组、端午诗词组、端午美食组、国外端午组、粽子飘香组 6 个活动小组,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关于端午习俗的参与体验,多个小组能选择两样习俗参与实践。汇报的课堂上,孩子们能够人手包出一个粽子,并且有的学会了编五彩绳,有的学会了做香囊,有的还学会了做彩绳粽子„„收获劳动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恒心和毅力。

应该说,本节课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端午文化的魅力,在小组合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学会了沟通与包容,收获到了快乐、成就感、耐心、细致,可以说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课标分析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

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 篇2

一、课后反思

1.多创新、多实践

本学期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 我把80分以下的学生分为4人一组, 设组长, 进行平时常规学习活动的管理。

做法一:抓早读。小组成员按要求朗读或背诵课文, 每个早读课由组长逐个检查并向老师报告, 同时帮助指导困难学生。

做法二:抓单词。每天安排学生背熟8个生词, 由小组长检查落实。第二天当堂听写。

做法三:评价多样。每次测验或考试后, 分层次对全班进行表扬、奖励。

成效:

(1) 早读课读书积极性提高了。

(2) 基础同学朗读水得到提高, 课堂上能抓住机会举手回答问题, 树立了自信。

(3) 记单词、背课文积极, 能力提高了, 成功率高。

我认为这些做法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又关注了评价的多样性及合理性, 体现了因“才”和因“材”施教, 公平竞争。

2.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材中课文学习分三部分, 听力、对话、练习, 第三部分是练习, 让学生模仿例句造句, 我在备课时, 每个句子准备了三个例句。上课时我灵机一动, 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 一组练习一个句子, 各组展开竞赛。比赛开始后同学们抢着在黑板上写答案, 同学们情绪高涨, 兴高采烈, 思维开阔, 每个句子写了至少八个答案, 很多学困生也参加到比赛当中。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反思

(一) 理念反思

为了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提高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为主, 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 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 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 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2.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二) 英语学习效率反思

1.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 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 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而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当然, 对学生的批评也是少不了的, 只是教师的批评从内心让学生感到是诚挚的、爱护和帮助他们的。

2.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才能把沉闷的课堂激活为鲜活的课堂。

(三) 学习方式反思

《新目标英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要让学生变接受为探究, 变被动为主动, 变个体学为合作的学习。当然, 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是代替和否定旧的学习, 而是对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扬弃、一种发展。同时, 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那么,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哪些途径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1. 改变教法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设计任务, 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所收获, 有所发展。

2. 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 有事能做。

3. 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 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 以便获得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 篇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突出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以其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进入课堂。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不畅,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有认真分析其现状并加强反思,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书面多、操作少,接受被动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固有课程模式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本质与定位把握不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性尚未清楚,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依然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大量时间用于师生的交流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和建构作用,学生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整个主导思想呈现了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受应试观念和社会、家长的影响,采用的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数、英才是“主业”,把语、数、英分数看成是自己的唯一成绩,因而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性学习上,认为课堂上听听课,看看课本就差不多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潜在的探究价值。

二是课内多、课外少,空间局限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包含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只有通过拓展发掘、有效整合校内外活动资源,才能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存空间。但是当前,许多学校、教师对社会教育资源估计不足,认识不清,困于现实安全因素的影响,出于学生人身安全因素的顾虑,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范围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将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活动中呈现过多的是预设式教学,缺乏学生的深度实践,假合作、假自主、假体验现象较为明显。

三是讲解多、指导少,实施表面化。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与体验,要求教师突破时空的限制,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把学生置身于更加多元的活动环境,创设更多、更广的学习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确定主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策略与方向;切实带领学生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等。但有时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给问题、给思路、给方法,过多地“包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而,课堂上出现了“讲得多,导得少”的过度“指导”现象,使学生在活动中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是制度多、落实少,课程边缘化。当前许多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在素质教育评估、质量检测等方面也对综合实践活动划定了专项考核或评估的指标要求。然而,有些基层学校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实施的过程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常是流于形式。

二、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认识有偏差。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当前,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常有举办大型的通识培训和业务提升培训,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概念、地位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理性认识,对新课程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二是内驱力不够。经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中,一线教师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革新,更为迫切的是期望得到操作层面的具体帮助。但往往事与愿违,培训与实践效果之间出入较大,削弱了教师的内驱力,有的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应付课程改革任务。三是社会环境不够。究竟该怎样取得社会有关部门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如何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外出管理权限,进一步争取学生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的协同指导,以营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舆论氛围亟待加强。

其次,专业缺引领。一是知识结构欠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但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主要为专兼职,且兼职居多。许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培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之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性指导的缺失,使得学校教师无法重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开发课程能力弱。由于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国家、省颁课程体制,使得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普遍较淡薄,主客观上造成课程开发不力。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面对这一门无教材、无模式、无任何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新兴课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零开发、假开发、乱开发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本质的特点是“生成性”,面对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在课程规划、实施指导上出现明显的不足,存在诸多盲点。

最后,系统待完善。一是管理机制不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课程,其管理权限自然而然地落在学校,使学校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但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管理理念、课程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与指导纲要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教研机制不全。当前,由于全国各地尚未普遍构建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队伍网络和区域教研协同体系,许多县域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学校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三级教研平台”也缺失,甚至面临空白,而导致基层学校无法建立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三是评价体制不全。由于当前许多基层学校尚未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使学校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方法上钻研不深,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活动开展的积极性。

三、对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为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价值,教师应树立大课程观,更加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施展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将会越来越多,能力将会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

1.改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生的亲历实践,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朋友和导师角色。教师既要成为教与学的合作者,也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激励者;既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要成为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邹开煌教授多次强调,方案设计是前提,是载体。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新的身份融入活动中去,应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活动方案,做一个课程的“开发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也不一定要做硬性划一的活动程序、学习方式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甚至,对于已经设计好的活动主题,也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重点落实好如何指导学生筛选问题、分解主题、制订计划方案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地展开。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往往伴随着问题的不断生成。学生总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经历课堂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时教师应充当“牵引者”“重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准确把握活动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重组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对有价值的问题紧抓不放,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教学,促进新的有效生成。学生在经历了探索和实践后,必然已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应充当“指引者”角色,指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将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强化制度保证,做学生实践活动的保障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建设是有效推进课程常态的重要保证。郭元祥教授多次提出:“建立并完善地方和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制度,用课程制度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制度文明和程序文明。”因此,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管理的主体,负有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价的职责;只有健全的学校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省颁课程计划安排课时,并建立相关的检查制度和评估制度强化过程落实,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确保其不被学科课程挤占、挪用。其次,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来源单一、配备不尽合理之现状,应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相关待遇,确保其得到类似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和评价,并认同专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和相关业绩,优先考虑指导教师的各类政策待遇并予以倾斜。最后,学校要立足校本,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盘活地域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指导预案和学生活动方案,突出活动过程,淡化活动结果,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的产生。

3.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发挥个人天赋,挖掘个人潜能。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基于以上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应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张扬。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动开始阶段,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出现、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迫于应付,有些学生甚至中途放弃,出现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与对话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并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实施资源开发,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拓展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当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外,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其一,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资源包”,让学生认识到“资源包”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支撑与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鼓励学生大胆超越、取舍、自主建构。其二,要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有效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使得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重组与提升,并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其三,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限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搭建活动探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学生走向生活、参与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其四,教师可依托学校特色,使隐蔽课程与外显课程相结合。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甚至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可用资源,抓住学校优势,从学校的具体特色出发,立足学生发展要求,建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资源。

5.重视家校沟通,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其所具有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活动拓展指导能力,构建全员参与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是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因此,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们若能扮演好“催化剂”角色,定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只有正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呈现的诸多不足,理性地分析阻碍课程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主要成因,进一步整合社会、学校、教师的指导力量,才能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稳步实施,助其健康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4

兴峰小学方远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性课程,它应该具有其区域特色和实践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将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三年级以上每周二节),综合实践课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能化的课程,它强调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注重能力发展,特别是生活能力的发展和态度的形成,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知识向应用、科学向生活转化的中介靠实践。“实践就是一种中介物”(黑格尔语),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学科内容向生活经验实现转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实践汇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沟通。综合是指向实践性的,实践的本质也是综合。

1.综合实践与生活、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每天除了在学校接受课堂学习外,还要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2.综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过程。

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文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篇5

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去涉及各种饮食场所,让他们通过看、闻、尝、问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2、分类整理资料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如剪报、写日记、画美食册、做调查表等形式让学生们交流心得,进行资料共享,丰富资料储备。

3、确定主题研究阶段。活动小组商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我与同学们一块筛选他们手中的资料,根据重点在指导她么进行深入研究。

4、成果汇报阶段。各小组确定汇报方式之后,我在演练过程中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成果汇报时,同学们大胆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展示自我风采,成功体验了快乐。

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开展“厨艺比拼”大赛,建议学校开展“美食节”活动等后续活动,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上完这一次课,我反复琢磨,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该是一个积极地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们感到他们所作的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第二,对学生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或做法,老师应该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发挥及至,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望”循环。但是当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挫折时,老师应该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有反思。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一次活动后都要反思一次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做到“有则加冕,无,让反思为下一次课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第四,谈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生则改之”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个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其,在“动”

小学体育教学课后反思 篇6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突出教法与学法的区别,主导和主体的不同地位,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动脑,发挥聪明才智。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中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合作、学会放松的目的。

本课以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教学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为主旨,着力体现兴趣性、互动性和特色化、个性化。在分析和处理两个主题内容()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去解决的。、导入:

通过优美的音乐导入课题,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武术操要求学生活动开身体各个关节,同时保持动作姿态的优美。

2、学习体验:教师设疑,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合作学习来达到解疑。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3、自主发挥:自己设计动作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又能发挥学生自主练习积极性,同时又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4、放松活动:课的结束选择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放松身心,要学生懂得放松身心也是锻炼身体的一部分,并且应在优美的音乐和轻松愉快的心情中。

本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体 验和实践为主。以看、想、议、练的学练方式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特点,我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在尝试合作 交流、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分析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我的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较为丰富,折射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需要改进之处:

1、狮尾动作的练习还应多练习一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掌握狮尾动作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碰壁瓶颈困惑感悟

作为本市第五期综合实践师徒结对的徒弟,展示课的首位老师,心里有许多感触。我反思一下自己在准备和施教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以后更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课前本市教研员谢老师和学科带头人谢校长曾善意提醒我上课前的“舒活筋骨”行为。我不紧张,只是感到无奈和惭愧,这种情绪自己从未有过,很明显这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面对这样一门从未上过,只听过三堂现场课的课程我只能照样画葫芦。

对于综合实践个人缺乏该学科领域专业性术语和词汇的积累,这种缺失基本理念的短板导致对这门课的陌生感和理解力上有偏差,这些都使得对上这样一门既无固定教材又无固定套路的课程有些畏惧。

通过平时多上课、提炼本学科的语言来提升自己,不光是公开课,更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穿插进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汇贯通找到一种综合实践实质的精神内涵。自己一直很想进行原创型的综合实践课堂探究,但却忽略了它的基本理念和思路。课后谢校长也传授了一些自己的理念,给我以非常大的启发和点拨,他列出的“题”有关的“问题、课题、主题、话题及专题”的研究探索让人印象深刻,这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让我避免尚未完全消化吸收之后就匆忙“土法”上马。

上课前我对自己所施教的学生的类型、年龄、素养的定位有一定的偏差,导致以“一招鲜吃遍天…‘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态度来对待施教的班级。加上所选主题过于庞大,在课堂上做不到收放自如。对于学生的总体情况没有很好地把握,“生本位”还是“师本位”的定位还没有设置到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游离不定、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表述,也让自己和学生乱了阵脚。过渡语的衔接没有起到相应作用,学生短暂的冷场让自己变得更是无所适从,至于开题课前的多媒体准备则遇到了一个主场授课教师不应有的失误,将剪辑视频误拷致播放时间过长,超出了学生注意力之极限,最终课堂时间把握失误。所以,过往烟云间学生也只是记住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场面,好像他们是“被记住”的。

课堂的导人和生成有较大的脱节,提问的思维跳跃性太大,一开始从“新上虞人”说起,就应该跟学生简单聊一聊自己的家乡“上虞”,这个环节是个纰漏。可能太想扭转颓势,结果在引导学生讲出非物质文化和传统历史这一块的时候,非常累,像挤牙膏一样。并且又有一个低级错误,边采访学生的时候应该边板书,后来又扭过头来让学生自我补充,变得异常被动。

就像倪老师所说的,我是把小课题找出来后,又凝练为大主题,这是非常本末倒置的做法,可见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力上亟需加强。

至于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在课堂上成了虚设。就我个人而言对它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上还欠重视,这张表制定的象征意义似乎更大一些,从现实意义上来讲,表格的严谨性在课堂的小组讨论中得到深化是比较难的。我观摩了后两堂课后,觉得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个环节变成了固定的交流时间,有些程式化,有一部分学生暗自做其他事,因为插不上嘴,尽管有温馨提示,但小组讨论的形式和时间是否可以变得更实用、更有效一些。上课的老师能否上得开放性再大些、冒险些,创新的东西都体现在这份表格上了。当然这仅是拙见,自身这堂课此环节就做得不好,还是希望先做好程序式的套路,再有所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谢校长的学术培训,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别出心裁的3G理论非常有文采,也妙趣横生。希望以后在网上多向这些前辈、专家和同仁们讨教授课之道、备课之策,多参与一些课程的开发、研究和探讨,对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也有利。

就学校层面来讲,这堂课不能很好地反映小越镇小的校本课程——剪纸文化艺术的瑰宝,实为遗憾。本人曾在一年前搞过一个关于小越桥文化有关的一个主题调查研究活动,不能为自己所用,更值得反思和总结。

小学英语公开课后反思 篇8

又一轮公开课开始了,这两年的“摸爬滚打”已经让我没那么如临大敌,紧张害怕了。可是“老革命”也有了新问题,如何能展现一个新的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在准备课的阶段,目光落在了教参上“TPR”几个字母上。所谓TPR,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外语教学法,注重的就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在课堂上,适当、恰当地运用TPR辅助教学,更能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我在以前的教学中只敢浅尝,因为孩子年龄小,一旦动起来就容易收不住,影响了课堂秩序,效果不佳。但是现在小家伙们已经二年级了,我决定冒险尝试。

我讲的是Unit2 《my family》中father(dad)、mother(mom)、grandfather(grandpa)、grandmother(grandma)、woman、man.教授单词的时候,我用动作来诠释单词的意思,比如弯着腰,用手捋胡子的`grandfather;拄着拐杖踮起小脚的grandmother;有着强壮臂膀的father;辛勤做家务大汗淋漓的妈妈;温文尔雅的man;行优雅屈膝礼的woman......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有的笨拙可爱,有的机灵麻利,可爱的动作把听课老师们逗得忍俊不禁。在学习句型Who’s she/he? She/He is……的时候,我特意叫学生上来组成了临时家庭,每个学生用动作来扮演角色,我来和同学们做情景问答,孩子们不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课堂也井然有序。另外这节课的评价孩子们也比较喜欢,灵感来自于网络游戏“开心网”,每个组都有一个花园,孩子们只要努力就能换来种子,换来一次一次的张叶发芽,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大家都摩拳擦掌等待自己努力之花的绽放!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堂TPR“尝试”课。课后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我体会如下:

第一、TPR汲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们要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让微笑的目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不仅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孩子们看到我和他们一起模仿老爷爷,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有利于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记忆的方式有很多,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证明,按全身反应法结合动作记忆对儿童来说,成功率最大,没有全身动作,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多次也依然是一连串的噪音。

比如,在教单词时候,没有采用机械的操练来学习人物名称,而是通过发指令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说出单词,指令速度由慢到快,要求学生做出快速反应。这样,通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不少学生就已经会模仿教师发指令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避免了死记硬背,不但记住了单词的读音,而且对单词的意思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并且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全身反应法就是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堂实验课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单词操练阶段时间有些紧张,没有细致的教发音规则,下节一定要补充上发音规则,以便学生能举一反三。

二、句型练习时,同时出示了she’s和she is两种形态,同义不同音节,孩子们读的时候容易混淆,下节课应分开教授。

小学美术《剪花边》课后教学反思 篇9

小学美术《剪花边》课后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以前,由于过分强调美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因此,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在第四课《剪花边》中,先让学生欣赏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涡汶曲腹盆上的花边、清代青花缠枝莲纹碗、青花花鸟纹盘上的花边以及俄罗斯的民间工艺织物上的花边,讲讲“花边”的用途及不同的特点,说说古今中外花边的发展历史,为“剪花边”创设文化情境。 学生在剪得时候应该提醒他们边缘的连接可以用哪些方法,阳剪的问题比较少,阴剪就存在图案太单调。可以让学生重复多个的为一组图案,作业会更加漂亮。

小学综合实践课后反思 篇10

从生活经验看,五年级学生大多有打电话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支持完成此任务。但学生在平时打电话时一般都是一个一个通知,没有想到要尽量节约时间,选择最优方案来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充分联系实际,从通知人数较少的开始,想一想、画一画,再通过比较,知道有最节省时间的方案,然后再找出设计最佳方案的规律。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0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多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难点

根据最佳方案探究其中隐含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境导入

师:上周晚上8点,王老师接到一个紧急通知,要求15名舞蹈队员第二天早上演出,你们认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

师:通知可以用许多种方式,我们就选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2)设疑思考

师:如果每1分钟通知1名队员,通知完15名队员需要多少分钟?

师:我们把这种打电话的通知法叫逐个通知法。(板书:逐个通知法)

师追问:如果你们是老师,会选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都认为这种方法很费时间,看来大家有比上面这种通知方法更省时的方法了。

2.探究策略,逐步优化

(1)合作探究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设计要求),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以同桌为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比逐个打电话更省时的方案。听清楚要求了吗?现在开始,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有目的找到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分成三组或五组的打电话方案。

师小结(分组通知法):这几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比我们逐个通知的方法要省时,都采用了先分组,由老师先逐个通知组长,然后再让各个组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知组员。这种方法我们在数学上叫分组通知法。(板书:分组通知法)

师追问:分成3组,5组都用了7分钟,大家想一想是否把组分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少呢?

师: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比分组更省时的方法。

(3)探究无空闲通知法

师:先分组通知中,当小组长在给组员通知时,谁休息了?

师追问:如果老师和得到消息的队员都一起不空闲的向下通知,会不会更省时间呢?下面我们就在黑板上摆一摆。

师:我用一个正方形代表老师,用不同颜色的圆片代表队员,打电话用直线连接。

师:第一分钟老师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队员?

师:第二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队员?

师:第三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几个队员?

师问:这4名队员又是谁分别通知的呢?

师:以此类推,大家想一想第四分钟我们最多可以通知到多少名队员?

师:是这样吗?我想请一名同学上来给大家摆一摆,谁愿意?

其他学生可以仿照老师黑板上的图示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找一找。

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8名队员是谁通知的吗?

师:大家同意吗?现在我们一共通知了多少名队员?用了多长时间?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更省时呢?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和老师一起通知其他队员,每个人都不闲着,直到通知完所有队员,所需时间最少。我们把这种打法叫无空闲通知法。(板书:无空闲通知法)

3.填表观察,找出规律

出示表格(表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将我们所得出的结果填入表格。

(1)让学生回答表格内容。

(2)师:第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你是怎么得到的?5分钟一共通知了多少人?

(3)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是2倍2倍递增)

师:大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

三、教学反思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把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我创设了紧急通知舞蹈队员活动中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找出打电话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说出来了。

(二)图表结合,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伊始,我以接到要紧急通知15名舞蹈队员第二天早上演出为线索,用打电话的方式如何尽快通知引入课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比较方案—得出结论”七个步骤经历了“逐个打电话太慢—分组打电话较快—无空闲打电话最快”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借助了学具小白板,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相互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孙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1(57).

小学四年级小数点搬家课后反思 篇1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2.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我创设了“山羊快餐”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电脑游戏来组织学习,在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它们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3.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学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上述教学中,我在引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理解小数点移动,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也参与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

4.在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学生发现并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在练习设计时,注意知识的梯度,循序渐进,学生解决就容易了许多。

上一篇:环境保护低碳环保下一篇:义务支教心得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