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美心理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灵美心理(精选8篇)

心灵美心理 篇1

大家好!

美无处不在,它等着人们去发现,只要你们去欣赏美,去体会美,就能发现更多的美。

美,有自然美,就是大自然创造的美。比如山上的泉水、小溪、瀑布,它们和翠绿无比的绿树是绝妙的搭配呀!从山下望去,绿树中隐隐约约地展现出泉水的清澈和瀑布磅礴的气势,真是美仑美奂!

美,有艺术美,在画展里看见的画就是艺术美。艺术美还有雕像、剪纸、音乐、舞蹈等。艺术美是人们眼中的美和心里的美,他们将这些美画在纸上、谱进曲里……也就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美,这就是艺术美。

美,还有心灵美,是我最喜欢的美。心灵美在人们的交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个特别的美,它是人们看不到的,但能感受到。它就在心灵美的人的心里。心灵美的人总是助人为乐,心胸宽广,俗语说:“互相退一步,将会海阔天空;互相让一下,将会看到更多的世界!”确实,有人就如此。但是心灵不美的人,别人碰到困难了,看都不看一眼,一转身就走,头也不回一下;朋友和他约好要一起去踢足球,可那天朋友生病了,他就很生气,差一点把球都踢飞了。你说,心灵美重要不重要?

心灵美心理 篇2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它们有的展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有的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社会美, 有的再现了自然、社会的艺术美。这些作品总是把丰富的情感蕴含在语言、形象、意境、情节等各个要素之中, 通过阅读、咀嚼、讲授、体味的多次反复, 就能对学生产生出一种情感的激发和强化作用, 把情感的一般体验升华为意识和情感的自我完善, 以求“融美于心灵”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

教师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 帮助学生分辨真伪、善恶、美丑, 通过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 进而在心理上产生感应,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使之获得多方面的启迪。

一、用美的语言去激发

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外在形式, 也是知识的载体。语文教材往往用与感觉和知觉密切联系的理解性与情绪性相统一的词语描绘现实, 表达感情, 创造艺术形象, 它弘扬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激励人奋发向上。通过阅读和思考, 把握人、事、景、物的个性表现及共性特点, 领会题旨和意蕴, 感受色彩之美, 形态之美, 场面之美, 音韵之美, 从中领悟出内涵之美, 激发情感, 陶冶情操。

在让学生直接感受教材语言魅力的同时, 教师要用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作者的感情, 让学生见其人, 闻其声, 临其境, 将生涩通俗化, 枯燥形象化, 抽象具体化, 复杂简单化, 从而引发美的遐思, 达到美的升华。

二、用美的形象去诱导

大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诸如思想理论、道德品格、观念精神、理想信念、态度意志等, 在语文教材中均有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学生从这些文章中吸吮人类进步文明的乳汁, 进而使思想丰富而完善。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识、愿望的。只要抓住课文的每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选取触发感情的共鸣点, 让学生去感知、去体味, 进入角色, 就能获得美感效应。如鲁迅先生的《药》中塑造了一群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群众的形象。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 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 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 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文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满脸横肉”, “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 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 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还有对茶馆里的一伙人的各种嘴脸的刻画, 都充分表现了群众的毫无知觉, 麻木不仁。通过对华老栓和康大叔以及茶馆群众的形象进行描绘, 揭示了革命者被杀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激励人们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 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三、用美的意境去陶冶

许多文章往往经过作者审美意识的艺术构思, 其意含蓄隐秀, 其境生动形象, 能触发学生想象, 引发出别致而隽永的美感, 激起感情上的共鸣。因而, 缘情入境, 深入开掘课文的意境美, 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作者采用以实写虚的手法, 用多种比喻从不同角度唤起人们的美感。如“田田的叶子”像“舞女的裙”、“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又如《绿》既写“她松松的皱缬着, 象少妇拖着的裙幅”的形态, 使人感到梅雨潭在清风吹拂下, 微波荡漾的动态美;又写“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的质地, 使人感到绿波晶莹光洁, 美不胜收;同时写“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的色泽, 使人感到潭水明澈而深厚的静态美。学生读着, 眼前仿佛出 现了一片涟漪, 指肤间仿佛触到绿波, 一种明快、柔和、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就会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比爱恋, 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四、用美的结构去拓展

优秀的作品, 大都构思新颖而巧妙, 章法自然, 美寓其中。赏析作品美的结构, 可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产生喜悦、爱慕之情, 激起研讨的欲望, 拓开了思维, 既可获得美的享受, 又可获得成功的快乐。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是把革命者的遇难和华老栓买药———人血馒头的事巧妙结合在一起。药———人血馒头, 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群众买药、吃药、议药的明线与革命者被杀、被吃、被议这一暗线, 通过刑场、茶馆、坟地交织在一起, 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个被杀害, 一个被毒害;两个受害者, 一个根源, 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行, 以唤起麻木的人们尽快觉醒。

这种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 具有很大的震撼力。

五、用美的情感去培养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有三个特征:一是封闭性———多思, 但不喜表露;二是自主性———成熟且自主自尊;三是探索性———敏感且喜欢探索。他们的情感往往分成两大类, 或喜爱、愉悦、崇敬、仰慕, 或仇恨、痛苦、轻蔑、厌弃。由于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情感的波动性较大, 教师除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外, 借助语文教材, 用美的情感去引导, 去培养也非常重要。一篇文章总是把作者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 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 有渗透作用, 教育作用。美的情感不断激发学生, 学生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思想得到净化, 就会产生对美的追求, 以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

《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石钟山记》的自然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聚光点, 都能激起学生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偏爱心灵美 篇3

用料

魔芋丝 400 克

莲藕 100 克

蒜、姜 各5克

花椒 5 粒

泡椒碎 10 克

椒盐 1/2 茶匙

盐 1 茶匙

干淀粉 2 茶匙

生抽 适量

油 2 汤匙

做法:

1魔芋丝洗净,喜欢清淡的,只需拌点盐用水焯一下,再过凉水即可,也可用少许的油炒一下,加点盐调味。姜切末,备用。

2藕切小方块,洗净备用。均匀抹一层干淀粉,入锅高温炸至焦脆。

3锅里倒油,爆香大蒜、姜末、花椒、泡椒碎,放入藕块爆炒,加生抽、椒盐调味。将炒好的藕拌入魔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添加少许油辣椒、少许醋)。

Tips

现如今,藕虽然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夏末秋初仍旧是吃藕的好时节。藕要选身粗、圆正、节短的,从藕尖数起的第二节藕最佳。

梅子甜辣秋葵

用料

秋葵 400 克

奶油话梅 4 颗

味好美泰

式甜辣酱 2 汤匙

盐 1 茶匙

油 2 茶匙

清水 适量

做法:

1秋葵用清水浸泡,刷洗干净,备用。奶油话梅在热水中浸泡10分钟,使之变软。

2锅中烧热水,加盐、油, 将秋葵放入汆2分钟(使秋葵颜色更艳)。捞出沥干水分后,切成小圈备用。

3取出泡软的话梅,用刀将梅肉和核分离,将核丢弃,梅肉切碎。切好的秋葵装盘,在顶部放上梅肉碎,再淋上味好美泰式甜辣酱,食用前拌匀即可。

Tips

秋葵名气很大,但真正吃过它的人却不多,这种风靡世界的蔬菜其实很好烹饪,而且它除了对男性有特殊的滋补功能外,也能使女性的皮肤更加美白细嫩。

心灵美小学作文 篇4

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顾我这些小宝贝:喂兔子一点儿菜叶,给小鸡添些小米,给鸽子放一把玉米粒。它们的这些食物,都是我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的。每当看着它们美滋滋地饱餐时,我心里高兴极了。

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就要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了,这是炎黄子孙盼望已久的大喜事。

为了把亚运会开好,为祖国争光,给外宾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市开展了“比比谁家阳台美”的活动。阳台是美化家庭的一块天地,也是展示首都风采的窗口。阳台干净整齐,鲜花盛开,会给中外友人留下赏心悦目的感觉。

为了这些,居委会主任在距亚运会100天的时候来我家做工作,劝我把小动物处理掉,把阳台“动物园”变为阳台“小花园”。我听着主任的话,看着我那些可爱的“小宝贝”,真有些舍不得。

大人们的开导终于使我这个“小动物迷”明白了大道理:我是东道主中的一员,是亚运会的小主人,人家能为亚运会捐款数万元,能为亚运会付出艰辛的劳动,难道我牺牲几只小动物还不应该吗?当我把小动物关在笼子里,就要送回农村老家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但我又面带微笑地对小宝贝们说:“再见吧!我的小鸡、小兔子、小鸽子,你们和我一起为亚运会做贡献吧!”

心灵美,一切皆美 篇5

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界万物都很深刻,所以,要想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更深——林清玄

——题记

清晨,送走了上学的儿子,就去了附近的南湖公园散步。说是散步,其实就是想晨练,消耗消耗多余的脂肪,让自己看起来身材更加匀称。公园里的马油路绕一圈正好是3.5公里,由于想健康的人很多,马路上三三两两的人都结伴而行,有聊着家常的,有伴着音乐节拍的,有慢跑的,有昂首挺胸的。看着他们我也不自觉的挺直了腰背,心想,锻炼也要走出气质来,这样一路走着,竟没觉得累。

经过了一夜的秋霜,路边的树叶又掉了许多,马路上也聚积了一层枯叶,看着这些失去生命的叶子躺在路上被行人踩踏,心中隐隐作痛,觉得秋天竟如此凄凉,如此无情。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心里又多了些自责,花开花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生命都有它的起点和终点,可终点并没有结束,那是下一次轮回的起点。这样想来,心也明亮的起来。一缘起,一缘灭,都是每个生命要经历的历程。笑也好,哭也好,都是为生命增添些色彩罢了。唯一让别人记得的就是那颗柔软包容的心。

一辆清扫树叶的汽车迎面过来,一层层的落叶被它吸了进去,遗落下来的零零散散的贴在路面上,这样刚刚沉闷的画面,竟被清扫车化解了。真的好神奇!再环顾一下公园的秋,树上仍生机盎然翠绿的叶子;树下星星点点没被枯叶掩盖的不知名的绿草;马路上零零散散的落叶;还有树中间夹着的几株挂着红叶的枫树。被刚刚升起的暖阳晕染得如此优雅,禅静,我竟被这清美迷住了。从没有发现北方的秋竟然也如此怜人。从小到大都是认为只有南方的四季如春才诱人,有观赏的情趣,因为东北能看到颜色的季节太短暂了,你觉得刚刚嗅到她的香,刚刚触摸到她的温柔,就被突如其来的秋风带走了。你拼命的拽着,使劲的抱着,可还是留不住她的温柔,攥在手心里的是唯一带着朝霞一样颜色的红叶,看到她娇红的容颜,骨感的脉络心也宽慰了很多。把一切五颜六色的的思念寄托在这小小的红叶上,也是一种安然,一种洒脱,更多的是一种回味。

外表美,不及心灵美作文 篇6

外表美,不及心灵美

在公交车上,难免会发生一些小学生作文大全”那位阿姨没办法,只好把坐位让给了老奶奶,她带着小女孩无可奈何地向后面走去。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那个姐姐还悠闲地听着歌。我心想:这个姐姐怎么能这样呢?关爱老人是美德,就算你不让位,也不能这样和别人说话呀!那位阿姨带着小孩多么不方便啊,怎么还让她让位呢。我很是气愤,可是也没有办法。

现在,我只想对那个姐姐说一句话:“外表再美,有什么用呢?只有心灵美,才能得到别人的赞同,赞赏。”我一定会关爱老人,让他们得到温暖,让他们的晚年不会孤独。

心灵美心理 篇7

七彩荧屏 师生喜爱

浦小为了锻炼每位学生的能力, 根据各阶段教育要点和学校、班级、生活、时事等内容, 定期定班轮流编制电视节目。

校园电视节目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童趣十足, 视角新颖, 同学们爱看、想看、盼看。校园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地向直观形象、真实亲切、感染力强、说服力强的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孩子们在收获中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每到周四的晨会课时间, 浦小校园里, 全校师生都会迫不及待地聚集在电视荧屏前兴致勃勃地收看自己的电视作品, 品尝成功的喜悦。

拓展外延 深化内涵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为主阵地, 密切深入家庭、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充分利用校园电视生活化、融入式、多元化的德育教材, 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发挥学校特色,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深化了德育内涵。例如, 2008年3月, 学校通过电视台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开展了“台名台标”征集活动。消息一传出, 全校师生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家长们也热情高涨。活动中共收到学生、教师、家长作品500多件。最后来自四 (2) 班张烨同学设计的“小百灵”图案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一举摘得了台名台标设计比赛的桂冠。

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以调查表的形式让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对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打分, 并诚恳征求反馈意见。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电视台的同时, 让电视节目也走入家庭、走进社区, 与社会零距离接触, 丰富节目内涵, 不断改进、创新。

“镜头说话”与潜移默化

浦小的电视德育把整个校园的风气催化得更加和谐。校园里看不到乱扔纸屑, 听不到大声喧哗……文明学风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这些成果的取得, 得益于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摒弃了“不应该怎样”的生硬说教, 取而代之的是“镜头说话”。

例如, 针对课间学生喜欢在校园里奔跑追逐的不良现象, 《校园写真》电视节目让大家受益匪浅。当校园荧屏上出现个别同学因在校园里追逐打闹, 而划伤、摔伤, 垂头丧气的镜头时, 学生笑过之后, 开始思考和讨论这种现象的危害性。此后, 校园内追逐、奔跑、做危险活动等不良现象减少了。电视台小记者们经过调查统计, 原来课间有危险行为的学生从原来的14.7%减少到了2.9%。课间文明休息, 人人争做文明学生的意识加强了, 校园安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让语文美渗透孩子心灵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 美育 渗透 孩子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82-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语文美渗透孩子的心灵是当前教育界共同探讨的问题。《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美的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不断让语文美渗透孩子的心灵,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因此我们认为,让语文美渗透孩子的心灵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在带入情境中,激发孩子审美愉悦

语文教师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的情境之中,去牢牢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递情感的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打动心灵。例如:《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抒情诗。在执教这首诗时,我通过收音机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通过课件播放祖国壮丽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的录像,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首先,气势磅礴的《爱我中华》和随音乐徐徐推出的祖国壮丽山河、民族多样、光辉历史、伟大成就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审美注意。其次,歌声、画面和课文又有着共同的感情基调,学生一边观赏,一边同唱《爱我中华》,在歌声中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中的情境,激发了审美愉悦,接着让学生朗诵全诗,抓住诗中的意境,为下一步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进行审美评价奠定了基础。又如在执教《负荆请罪》第二幕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蔺相如和廉颇,根据课文的有关描写,模仿人物的神情、动作进行传神的对话。这种浓浓感情色彩的语言、动作,一下子便拨动学生心灵,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声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格美和廉颇勇于改过,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渗透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审美愉悦,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 在美读中感知,引起情感共鸣

进入了美的情境,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知美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指导学生美读。美读时,应让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想,想象美好意境,感知语言的无穷魅力,引起情感共鸣。如《火烧圆明园》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有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塑造孩子人格美。

3 在品味理解中,享受美的熏陶

课堂语文美如果只停留在“入画”层和“入情”层还不够,还必须进入“入理”层。即品味理解作品中的内容,对美做出相应的理性判断,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指导朗读来充分理解感悟课文,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文本中主动的体验、思考,将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我本人在执教《荷花》一课时,首先是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如让同学们闭上眼睛闻一闻,观看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入情入境,然后让同学们找一找自己认为美的词语及句子,说说美的原因,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体会了用词的巧妙,更在合作学习中互学提高。其次,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融入在朗读中,在朗读过程中做到重点引导(引导重点词语),用评读赏析的方式来朗读,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朗读过程中配有优美的音乐,其他学生也在倾听中感悟、学习、享受。再者,引导学生联想翩翩,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看着看着,我们也陶醉了,闭上眼睛,发挥你们的想象,听——”,这时老师配乐诗朗诵,把学生带到荷花那姿态美的环境中,有的学生都边听边翩翩起舞着。这时,我相机引导学生,“一阵微风吹来,让我们也变成一朵荷花,翩翩起舞”,学生们兴趣盎然,边听音乐边舞蹈,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朗读此段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与文本有机的地统一在一起。

4 在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教育不只是教给孩子学会生活,而是让他们学会怎样更好地生活。

课文中举出了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有正面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和睦共处的《灰椋鸟》、《小狮子爱尔莎》等。更多的是描写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后果,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如《云雀的心愿》、《一个村庄的故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前者使我们感受到自然多么美好,后者给了我们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学生应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的发展,我们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5 勇于创造美,促使美感升华,让明天更加辉煌

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美。语文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美只是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这种熏陶感染作用下,夯實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美的态度的基础上,为将来的创造做出了铺垫。本人结合学校倡导的“弯腰捡一捡,捡净了我们的校园,捡亮了我们的心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让他们在为环保的付出中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体验行为美,去深化心灵美,去创造美,完成了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意念促使行动,使明天的生活更加灿烂辉煌。

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中蕴藏的美,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美的情趣来学习知识,提高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雷锋观后感作文400字下一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