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精选11篇)
教科书也称课本,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论领域,对教材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同观点,有的从教材的构成要素来界定教材的概念,如,“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而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有的从教材的使用对象来予以规定,如,“教材是指教师教学用的主要书籍和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作为达到课程目的的手段,可以看作是为学习者提供的有计划的经验,获得预期学习结果所必需的知识,或必要的信念、理解力和习惯。”等等。尽管人们对教材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都将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目标,呈现课程内容的基本材料。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通常是“文选型”课本,即从人类文化宝库中精心挑选出好的文章作为“范文”,供学生学习,“范文”作为例子,可以成为学生读更多同类文章的示范,在学习范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语文知识,还得到技能的训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陶冶,也就是说语文教科书承担着示范、训练、教育的作用,而语文教科书的编制也是以负载多种教育功能为目的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有的把教科书仅仅看成是知识的载体,把语文知识点、技能点从一篇篇文章中“肢解”出来,导致教科书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弱化”“窄化”;有的把教科书当做有限的文章汇集,忽略了可能由教科书“生发”出来的丰富语文教育资源,导致语文教学与语文生活的脱节;有的把教科书摆在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只能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满足于“赶进度”教完教科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等等。教科书应有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与教科书本身的编制有很大的关系,可以通过教科书的合理编制,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教科书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指南和媒介,在教科书的引领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及其教育功能负载
教科书的体例结构通常由三大系统组成,即助学系统、课文系统、习题系统。各系统包括多个要素,每个部分都担负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关系到教科书的质量和效用。
助学系统的设计
助学系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方便的条件和必要的引领,如,目录、卷首语、注释、生字表、写字表、笔画名称表。
1.重视助学系统的激励作用
过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助学系统往往只有目录、注释、生字表等项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仅此是不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愿望是不可或缺的动力。现在一些教科书在助学系统中设置了新栏目,像“卷首语”,或“致小读者”“编者的话”,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卷首语”安排在教科书的前面,通常用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或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教科书中的精彩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还可以概述学习目的要求、说明学习方法等。学生在开学之初学习“卷首语”,可以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学期结束时阅读“卷首语”,可以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发挥助学系统的引领作用
“文选型”教科书是联系汉语文的特点而编排的。汉语文博大精深,尽管汉语文当中有字法、词法、章法、文章读法和作法等原理性知识,但它们往往包孕在具体的文章当中,需要学习者认真地阅读、领会才能感悟发现。而且汉语建构具有简易性和组织方式灵活性的特点,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之规,可随上下文自由运用。语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词组在铺排包孕中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不能是单纯的“接受学习”和“语法学习”,学习者的多种语言实践以及在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学习语文与成人学习语文有所区别,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有限和抽象概括能力的不足,在语文学习中要完全独立地感悟发现、抽象概括往往是不太现实的,而教科书以及教师的适当引领就显得十分必要。所谓“引领”有别于“直接告知”或“明示”,而是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一个方向,提示学生作出某种探索和思考,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收获。
为了发挥教科书的引领作用,可以保留类似“导读”这样的内容,把“导读”放在阅读课文或自读课文的前面,或者放在一个单元的前面,在“导读”中用感情充沛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或向学生提示阅读的基本要求等,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课文类型,像“批读课文”,围绕一篇课文,开辟独立的批注栏目,栏目中既有编者批注的内容,给学习者必要的说明和帮助;又有编者用“这里作者写的是──”“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之类的表述,为学习者提供批注的提示;还有在批注栏里留出空白,为学生独立阅读、自由批注创造条件。
3.注意助学系统的提示作用
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习与发展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这是小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之中不断训练、逐步养成的。通过教科书的适当提示,可以提醒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关注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一些教科书在呈现课文及相关内容的同时,出现“对话窗”,有的教科书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学习伙伴”,以“旁白”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学习要求,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像写字时提醒学生坐的姿势、握笔的方法,读书时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观察时提醒学生观察的顺序等。这些提示往往是散落在教科书中的,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尝试、认真体会,其教育效果远远优于生硬的要求与灌输。
一、朗读教学的概念及本质
1. 朗读教学的概念
所谓朗读教学, 就是运用朗读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 以获取言语能力的活动。朗读教学中的朗读, 既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也是阅读教学内容之一, 是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它以语文教材为对象, 通过学习, 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 积累语言材料, 学会运用语言, 获得一定的言语能力。
2. 朗读教学的本质
“朗读的本质就是文本对象化与读者对象化的交互作用, 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1]简单地说, 朗读其实就是朗读者与作者的文本、自己的声音进行的一个交互对话的过程。
首先, 读者与作者的文本对话。读者对文本话语的倾听不是被动的, 他会把作者的文本整理成一个以话语为对象的阅读对象, 在语言对象刺激的情况下, 把自己的意识形态表达出来。当然, 小学语文的朗读, 更多的是让小学生的朗读意义接近文本意义, 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文《说话算数》 (语文版, 下同) 中有这样一句话:“圆圆正吃着又香又甜的龙眼, 听了舅舅的话, 突然停下来不吃了, 脸色微微泛红, 神态变得有点儿忸怩不安。”这里的“微微泛红”“忸怩不安”, 小学三年级学生会理解成圆圆不好意思吃龙眼, 是做了什么错事, 于是朗读时他们不会放慢速度。如果他们深入领会文本, 就会明白圆圆这样做原来是说话不算数, 心理有点愧疚, 那么朗读时, 学生不仅会放慢速度, 而且情感上也会泛起涟漪。
其次, 是朗读教学是朗读者与自己声音形态的对话。朗读者“既是文本声音形态的塑造者, 又是塑造结果的监察者。在多次、多重的对话中, 他不断调整着文本话语与朗读出来的声音形态之间的契合度”。[2]例如二年级课文《太阳的话》中有这样一句话:“快起来, 快起来, 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这是一个长句, 朗读时只根据标点来停顿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经过反复地吟咏感悟、比较推敲后, 才会发现并打破标点的束缚, 将这句话朗读为:“快起来, 快起来, 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这样更能体会到春天给人的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气息。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技巧
1. 依据文本, 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就小学高年级来说,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可爱的草塘》等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的基础上,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 有感情地朗读。例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时,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这样立足文本的朗读指导, 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 由于没有遮拦, 显得格外开阔, 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 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这种意境, 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一问一答, 以读代讲
语文不是无情物, 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例如, 我在教《桂林山水甲天下》课文时, 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随后, 让一位学生以读代讲, 并在读中作答。启发学生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接着, 我再提问:“桂林的美不仅在山, 也在水, 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哪些句子写出了水美?”在我的启发后, 引导学生继续朗读, 边读边想象烟雨漓江的景色。最后, 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了吗?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通过这种“一问一答, 以读代讲”的朗读教学法, 不用教师过多讲解, 就能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桂林山水之美。
3. 字音标准, 声情并茂
声音是情感的表达。朗读就是把文本话语所包含的情感, 通过自己的理解, 用声音宣读出来。如果读出来的声音不是自己所期待的声音, 那么情感的表达就会受阻。一些学生由于个人原因, 比如地方口音严重, 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朗读能力薄弱。这一现象在一些方言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广东茂名市电白县为例, 这里地处粤西深处, 学生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普遍缺乏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造成发音不准, 地方口音严重。而朗读教学的前提是会说标准普通话, 学生要想“与自己的声音对话”, 就必须纠正地方发音。纠正口音, 就是要让学生纠正平时方言里面的读音, 让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带有情感地发音。只有字音标准, 才能让字正腔圆的声音与课文的情感有效结合, 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它不仅能帮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广大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让美好的朗读之声在课堂上响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小学语文
一、给学生创设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是笔者思想保守,实在是笔者就是一名语文老师,不仅深知语文老师的心理,而且还深知语文教学检测的现状,因此即使想唱些高调,也是言不由衷。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在排课的时候,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起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小学生入学前,已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继续发展学生的口语,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第五册《中彩那天》,文章里的小作者很希望能把中彩的那辆奔驰汽车占为己有,但他爸爸却把汽车还给了库伯。这体现了他爸爸品格上的“真”。讲课时,我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并说说:你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向你爸爸说什么?大家异常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总结时,同学们懂得了:爸爸的诚实是最珍贵的,是一辆几十万的奔驰汽车无法比的,因为诚实正直是心灵美的体现。不论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是无私奉献,崇敬英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还是和蔼谦虚,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等都体现了人格的真善美。教师针对这些内容,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四、在设问、提问上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设问要特别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和激情。要设问时,要按照满足差异,拓展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原则。变“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从课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变“这段话的精彩、重点句子在哪里”为“你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又促使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由教师一方移交至学生一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教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就先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并要求学生阅读时抓住小说的三要素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带着初步的知识去阅读,去思考。然后,就要求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一般问题,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老师协助解决。学生在自读,思索后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如:酒店里的人可以分成哪几类?他们是怎样捉弄、奚落孔乙己的?课文写不同阶级的人都嘲讽孔乙己说明了什么?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后,酒客、掌柜的反应如何?学生的提问不仅说明了他们已在很大程度上读懂了作者作品,而且清晰地勾勒了作品的重点,凸现了教与学的连接点。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上设置“质疑”“释疑”环节,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师生“一讲一听的关系”,让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使语文课堂进入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
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走进新课程,领悟新课标,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兴奋地感受到领悟新课标真谛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认识、做法和困惑和大家交流。
一、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
(一)教师观与学生观的重新认识
(1)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2)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张扬个性,展示生机。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材料的多元反应,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而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
(3)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
(二)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
当前,由于考试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基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我总在想,课改与考试制度是否矛盾,考试制度始终会是课改的绊脚石。通过深入领会课标的新精神,才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形式之一,考试并不等于评价。
(1)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丰富了考试。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考试和分数,其实它直接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
(2)考试方法和手段本身并没有错。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本身,而是对于考试分数的诠释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我们应关注的是考试结果处理的问题。
(3)新课程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它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杜绝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鼓励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二、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从课堂新用语看我校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我校的语文教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仅从课堂上出现的新的教学用语中就可见一斑。下面试析几句最常用的课堂用语。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按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尊重了学生这个主体,还和谐了师生关系。
2.“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整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学生在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说(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吗?”──创造性思维要落实到创造性表达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相应的对策尝试
困惑一:我们倡导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对策:在讨论前,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困惑二:传统观念下的课堂环节观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以往的教学,考虑环节是否完美,是否紧凑。而真实的教学中以学生的体验、探索为主,由此产生许多预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问题,教师要改变固定课堂环节观,做到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师生产生积极的交流,产生互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强烈,从而往往出现拖堂现象,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降低课堂效益的现象。
对策: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他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与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困惑三:教材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它使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而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则显得导向欠明,这样让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工具性训练的度,尤其针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显得难度更大,这便成为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对策: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工具素质”,都不是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们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当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积累,扩大知识面。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写字教学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大被人们重视。虽然大纲上有要求,课表中也排入了写字课,但实际上常常被挪作他用。至于毛笔字,开设得就更不正常了,有的学校怕学生弄赃了手脸和墙壁,干脆将毛笔字停掉。学生的写字基本功堪忧,写字姿势的正确率很低。
进入新时期,社会上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现在电脑都普及了,让学生花这么大的功夫练字,值得吗?尤其是毛笔字,已经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又不要人人做书法家,何必让小学生去练?
可是恰恰相反,国家不久前公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未因为电脑的普及而降低了写字教学的要求,相反倒是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电脑取代论者”只是把汉字看作纯粹的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殊不知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让学生学写汉字,是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也就是说,写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灵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课程功能,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正是《课程标准》重视写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得郭沫若先生曾为《人民教育》杂志题词:“总要把字写的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为什么写字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呢?因为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体,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学生通过写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品质又能对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影响。上海市内江路第二小学曾对小学生写字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做过测试,其结果是:语文学习成绩优良的85名学生中,写字不符合大纲要求的只有8人,占9.4%,而在17名成绩属于中差的学生中,却有14人写字达不到大纲要求,占82%.在数学成绩优良的69名学生中,有87 % 的人写字达到了大纲要求,在成绩属于中差的学生中,写字达到大纲要求的只占25.6%.(方水浩《小学生写字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笔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目的、性质、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等方面谈几点看法。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目标;理解
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 余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二是中央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 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 所左右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是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5 年9 月12 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曾感叹“职业教育太需要了,也太重要了”。四是国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在用人政策上,很大程度上倾向专业对口的高职生。对114名高职生“高等职业教育”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75 人,占65.8%;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是一线生产工人的有17 人,占14.9%;认为是考不上大学的才上高职院校,是低层次教育的有22人,占19.3%。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理解或认识不足。笔者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为了完善知识体系……;为了增进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动手能力;为了提高社交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以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向和标准,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培养人才模式的重要内容。明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所需人才规格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措施的前提之一。
影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专业划分是否恰当,专业划分取决于国家建设对专门人才提出的要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专业,以体现其职业性。专业划分宽窄关系到课程的设置,专业划分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讨论,总的原则应是“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技能,长于实践”,以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学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通高等院校难以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实践课来培养。实践课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能搞一刀切,应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分析,找出其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用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来实现。
五、高等职业教育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市场竞争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第二,办学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第三,作为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很好把握学生知识宽窄“度”问题。实现学历与能力的统一;第四,就业渠道不畅通问题;第五,新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对专业建设和设置没有创新概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师授课方式方法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1) 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并对阅读内容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想象,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问, 当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时, 自然兴趣会越来越高涨, 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 实践证明, 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问, 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思索, 也表明了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3)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 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综合分析过程中, 找到相应的答案,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作为教师, 要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质疑, 不要盲从教材或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观点, 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取最终的正确答案,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并通过科学引导, 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质疑方法。这一教学过程不但有效克服了学生的惰性心理, 而且积极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 提高了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阅读活动中获取快乐体验。例如, 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诱导学生阅读文章, 如, “谁飞夺泸定桥?”“怎么飞夺?”“为什么飞夺?”等。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理顺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内涵,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当学生针对某一知识提出疑问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让他们在自主分析中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质疑能力。实际上, 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应用知识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意识、想象力、口语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强化锻炼。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比较喜欢读书, 家长们也经常给学生买书, 但是却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这就是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所造成的。我们知道, 只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方法不对, 则事倍功半。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不仅喜欢读书, 而且善于读书, 并能从书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首先, 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活动中, 然后,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实际上,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文章, 对于不同的文章, 其阅读方法就不尽相同。此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 略读、精读、快读、默读、朗读等等, 此外,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的方法, 使他们能够自己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培养阅读、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因为它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 语言学科的学习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 所以, 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需要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 重要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灵活运用语文本身的规律。对我们来说语文是母语, 它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 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实践语文, 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实践活动, 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创新能力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改变自身, 改变环境的应变和创造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机会, 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提高。 (1) 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都会有其对生活不同的见解, 多阅读, 就能汲取更多的更全面的营养知识。 (2) 个人能力的展示、每个人都是好强的,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展现自我的机会, 无论是才艺还是学识, 都会令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 产生成就感, 激励自己, 更加完善自己, 主动学习,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社会要向上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的人。”所以, 多举办些才艺展示、读书心得、书绘画展等比赛, 锻炼学生积极独立的性格,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 以上仅是本人在五年级教学中有关阅读教学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 并讲究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五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 谈谈对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徐芳.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 2011 (11) .
[2]丁先明.浅议如何改进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7 (10) .
一、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艺术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二、夯实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思维的独创性等。“如前所述,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着重搞攻关创新和创造发明。
三、还学生以自由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的前提,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创设适应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要从解决儿童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入手,唯有这样,儿童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其双手才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才能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景,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开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强烈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句话里,提出了知学,好学,乐学三种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学生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教育观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思维受限,结果高分低能比比皆是,这样的学生缺乏思维活动力与创新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首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训练。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自身要具有创造性。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能够发现并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作为创新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要拥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有真挚的教育情感;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要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艺术,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的求异、创新等。
二十一世纪是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精神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时代。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和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它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界的联动,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长久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法律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里。但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自序;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的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亲眼目睹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进步的突飞猛进。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与法律同行?作为未成年的我们更应该学习法律知识,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惩罚不到我们。不!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不要吧法律理解的那么简单,那是你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法律就是正义,体现公平公正,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规范社会的准则。
青少年时期我们人生成长中很关键的一个时段,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当同学发生争吵时,有的同学就会有打架杀人的念头,这就是我们身心脆弱和法律意识浅薄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会运用法律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例如:当有人胁迫我们,向我们索要财物时候,这个人就是在触犯法律,我们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来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
此外,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强化社会主义到的意识,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租金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成长需要。道德是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的辩证观点,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的人类社会规范,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也是全人类维护安全稳定的基本要素。
我国法律的实施一方面要靠国家的强制力,另一方面要靠全体国民的自觉遵守和维护。自觉遵守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素质的好公民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人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小学语文第一次作业 题目内容:
关于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历来争讼不断。有人认为是“传承和创造文化”,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人认为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人认为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要求: 500字以上,严禁抄袭,最好用附件的方式提交。
我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四川内江 某某某
我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语文课程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认识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22-01
课堂教学是一门需要非常强的艺术性的活动。当前,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始日益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认真研究和反思,并且努力寻找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让学生思维不再拘束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来进行阅读体验的释放和碰撞,教师应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由交流、无话不说、无题不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更易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与他人见解的差异性,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其中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果,是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高度概括,赞叹之情蕴于其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这“13年”司马迁是怎么样度过的?鼓励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就会通过对文本的搜索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司马迁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有学生利用关键语句来回答:“他尽力克制自己”,“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司马迁当时生活的艰苦,使学生们理解这就叫做“发愤”,从而才能完成这本“前无古人”的巨著;使学生领悟“耗尽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完成史书的宝贵精神是前人没有的。学生的感悟在读文、思辨、交流中逐渐深刻、升华。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让教师指导不再拘泥
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差别的,对于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由于每个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背景差异较大,同时个性的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
如《梦圆飞天》一课中有一段杨利伟在与家人通话时描述眼中看到的太空中神奇美妙的景色的话:“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对拥有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理解本段内容并不困难,学习本文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而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提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哪里来的金边”,教师要用尽量浅显的语言来解释,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
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四、拼音教学让孩子学会聆听
多为学生提供聆听的机会,分别给学生出示多个音节的读音,让他们仔细地听,把听到的相同之处说出来,这种音素的练习与入门,教师要让学生细细体会。当然这需要大量语音素材与训练时间,在大量训练中,学生只需要说出某种感觉,就是发现。这种细致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如何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为字母的书写做好准备。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学会加工,学生的任何一个想法都是创造。拼音是字词句之问的联系,拼音与汉字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听音识字成了学生过拼音关的基本方法。音节的拼读不可一蹴而就,学习音节的过程中防止模糊。利用一些浅显的谐音笑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注意力。
五、让作文评价因人而异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自己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示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激发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推荐阅读:
我对小学教育的认识09-26
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初步探究09-08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10-28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实践反思07-26
《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22
小学语文教育的探讨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