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书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书(精选9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书 篇1

一、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标及主要任务:

1、传染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学校校长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查。

2、学校负责人若发现群发性疾病,要在第一时间向镇、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学校疫情监测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并向当地或附近疾控机构以及区教体局报告。争取把病源控制到最小范围内(控制在3-5人之内)。

3、各托幼机构和各小学,在儿童入托和新生入学时,要依法查验预防接种证,并造册登记。对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或无接种证的儿童,应及时向所在地接种单位报告,并通知其监护人为儿童补种。

4、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每周要不少于2课时,传授卫生健康知识,增强学生防病意识。

5、各学校要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采取妥善措施,并及时按程序向相关单位上报,确保师生得到及时治疗,疫情不扩散、不蔓延。

6、要求学生定期体检,以便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及时治疗。

7、学生食堂食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加工及留验等要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学校食堂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有有效健康证。

8、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要符合卫生标准及有关要求。厕所、垃圾台、动物圈舍必须远离水源、宿舍和食堂(要相距至少30米)。

二、奖励与惩处

本传染病预防安全工作任务完成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中,对全面完成任务的学校予以表彰,未完成任务的学校年终考评不能评优。发生10人以上传染病的,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学校取消其评优资格,对主要领导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书 篇2

1 停课在控制学校传染病流行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学校由于人群集中、儿童免疫力未发育成熟, 且相互之间接触频繁, 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和暴发流行。近年来, 中国部分地区学校传染病暴发事件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起数的80.2%~91.6%[2,3,4,5]。学校传染病不但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 而且可能将疾病带回家庭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 引起疾病在家庭和社区内传播与扩散, 导致疾病的社会传播。由此, 做好学校内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工作, 对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虽然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能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减少发病人数, 但在不明疾病突发流行或流感大流行前期, 由于没有对应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因此使用一些非医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而在这些非医学手段中, 停课是最常用的[6]。WHO给出的停课通用守则表明, 在疾病的人群感染率不大于1%的理想状态下, 停课可以降低30%~50%的高峰感染率[7]。另外, 停课也可以降低10%~30%的总体发病率[8]。停课不但对学校儿童的保护效果明显, 而且对整体人群的保护也有作用。有研究表明, 停课可以降低13%~17%的累计总体发病率、18%~23%的儿童累计发病率、39%~45%的高峰期发病率及47%~52%的儿童高峰期发病率[6]。1918年, 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流感大流行期间, 实行了包括停课、禁止集会、关闭教堂、戴口罩、消毒保健等一系列非医学措施, 这些干预措施在美国降低了10%~30%的整体累计发病率及50%左右的高峰发病率, 在澳大利亚降低了38%的总体累计发病率[8]。

发病率的降低是停课最大的积极作用。发病人数的减少不但降低了卫生支出, 而且保护了人民健康[7], 缓解了因高峰期患者就诊需求导致的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压力, 缓解了卫生服务的饱和运转程度, 利于患者接受治疗, 也利于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维持正常运转。同时, 也为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争取了时间。

2 停课的负面影响

2.1 社会经济方面 研究表明, 在英国超过16%的劳动力为未成年人的主要照顾者, 停课1周花费 (2~12) 亿英镑;停课12周, GDP将下降0.2%~1.0%[9]。在美国, 停课1周导致教师损失工作5 d, 非教师工作减少2.5 d, 停课12周, GDP将减少6%。GDP的损失是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研发费用的14~21倍[10]。但从社会远期效应来看, 开展包括停课在内的综合干预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研发需要时间, 如果错过了控制疾病流行的黄金期, 将造成许多人员感染, 会加重因疾病产生的损失, 包括医药费的经济损失、劳动力损失及人民健康的损失。

2.2 个人收入及工作 因为照顾孩子而缺勤的家长, 收入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北卡罗来纳州, 学校因流感停课10 d, 对此, 只有10%的家长反映需要特别应对, 因为在北卡罗来纳州有50%以上的家庭有全职太太或居家成年人[9]。而在工作率较高的城市或停课时间更久的情况下, 需要特别应对的人也会更多。2006年9-10月对美国全国范围内1 697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 学校停课3个月, 86%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对停课采取特殊应对来确保有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11]。同时, 长期停课对低收入家庭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停课3个月, 受访的91户低收入家庭中有93%的家庭表示会有经济问题;有64%的中层收入家庭表示会有经济问题。停课1个月, 84%的低收入家庭, 37%的中层收入家庭表示会有经济问题[11]。

2.3 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由于女性是许多国家卫生服务系统主要的劳动者, 所以, 停课会对卫生服务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Sadique等[9]的研究表明, 英国30%的卫生行业劳动力 (16%的社会总体劳动力) 是照顾孩子 (16岁以下的儿童) 的主要力量。Dalton等[12]研究表明, 在澳大利亚, 72名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受调查者中38%的人在停课期间会请假在家照顾孩子[12]。一份英国对5 000名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调查显示, 77%的受调查者为女性 (全国的医生护士中女性比例为78%) , 50%的受调查者有16岁以下的孩子, 21%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学校因流行病停课会请假在家照顾孩子[1]。

Sadique等[9]的研究显示, 在卫生服务系统缺勤的高峰期, 缺勤率可能达到45%, 其中30%是因为停课。由此可见, 停课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在疾病多发的季节, 医院的病床闲置率非常低, 医院运转负荷很大, 此时每名工作人员的缺勤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 如何平衡因疾病流行而增加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因停课而减少的卫生服务资源是关键。

2.4 社会公平与伦理问题 美国等国家有许多依托于学校的社会援助项目, 如学校午餐计划和早餐计划项目分别包含290万、89万儿童, 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食物[11]。如果停课, 这些项目将会终止, 对低收入家庭及孩子等弱势群体不利。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25%的受访者接受免费午餐或早餐, 其中34%的人表示免费午餐或早餐终止3个月会是个问题[11]。

13岁以下儿童的自我照顾与危险行为 (同辈间欺辱、吸毒、饮酒等) 具有相关性[13], 也就是说, 长期停课会使儿童因缺乏管教而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增加。成年人有时会高估儿童的自我照顾能力, 留儿童独自在家 (低收入家庭居多) 。研究表明有许多低收入家庭及少数民族背景的学生在长假之后辍学[13]。说明停课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 这会加剧社会的不公。而且停课会使一些儿童脱离教育, 导致加入不良团体的可能性增加。

2.5 其他 停课会影响教育的连续性, 停课3个月时, 95%的家长会辅导孩子功课, 其中47%的家长表示需要帮助[11]。在升学压力大的中国, 停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会很大。国内有研究表明, SARS流行期间, 停课在家的学生以自学为主, 其主要困难为缺乏教师指导、耽误学习和学习态度松懒[14]。

停课作为抑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也会给学生与家长造成上学危险的印象, 可能会有家长不愿再送孩子上学;教师也会担心被传染, 并会造成社会恐慌。

3 如何让停课发挥最大作用

3.1 停课的时机 虽然在疾病流行期间停课已经是常用手段之一, 其对疾病流行的抑制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但也有许多案例显示停课的效果不佳。2008年3月香港因流感而停课2周, 但因为停课时已经过了发病的高峰期, 停课后的疾病流行情况与以往没有明显差别[15]。1957年流感在法国大流行, 卫生官员害怕因停课造成恐慌, 直到学校的病假率达到50%~70%才停课, 致使停课基本没有取得任何作用[16]。

2000年6月, 以色列因教师罢工而导致全国停课2周, 此次停课正值流感发病高峰, 停课期间与停课之前的2个星期相比, 内科就诊率降低22%, 急诊率降低43%, 提示停课对发病率有影响[17]。

对1984-2006年间法国3个不同放假模式的地区调查发现, 在放假期间, 儿童间接触减少25%, 与成人接触数据不明。在流感流行期间, 如果学校持续开课, 流感发病率上升16%~18%;如果学校前瞻性停课, 则总的发病数将减少13%~17%, 高峰期的发病率将减少38%~45%[16]。

以上数据说明, 停课时机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总人口发病率达到1%以前停课, 效果最大[18];当感染率达到20%时, 停课基本没有效果[1]。

3.2 停课的实施 为了能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停课, 达到预防目标, 就牵涉到触发标准和停课的具体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依据什么标准来实施停课、在多大的范围内实施、停课持续多久、在停课期间采取哪些综合措施来确保干预成功等, 都是影响停课效果的因素。

停课的触发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学校出勤率来决定是否停课的方法会使停课迟于疾病的传播, 使停课的效果不明显。依据病原学的鉴定来确定是否需要停课似乎是最可靠、最灵敏方法, 但类似于H1N1流感病毒, 每季都会变异, 类别太多的病毒, 加上灵敏的测试方法, 会使停课长达数月[1]。

停课的实施有2种方式:一是依据当地情况由地方长官实施停课, 就是在某校或某一特定区域出现了某种流行病的传播则实施停课, 这种方法依靠当地的疾病监测, 会有灵敏度低和反应迟缓的缺点, 意味着学校关闭动作迟缓, 不能达到预防目标, 而且有假阳性的可能;另一种方式是全国同步, 这种方式具有简单一致性, 准确度较高, 健康效益比地区停课要大很多, 但依据国家的疾病监测数据比较粗略且不具备地方特点, 停课的区域更大, 时间更长, 成本相应也高很多[19]。

什么时候恢复上课也是个需要斟酌的问题。随着学校的复课, 之前的社会隔离效果就会消失。1918年秋天, 美国有许多城市发生干预措施停止后, 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的现象。所以, 恢复上课要在人们具备了相应的免疫力之后, 不管这免疫力是通过隐形感染还是疫苗注射获得[1]。血清阳性率检验是最可靠的检测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学生接种疫苗后再复课。也有研究认为, 在学生感染率低于1%时就可以复课了[19]。

统一的停课政策对停课效果也有影响。1957年法国因停课政策不明而使停课混乱没有效果的例子说明了停课缺乏清楚、一致的决策步骤会不利于政策的实施。在欧洲有许多教育组织, 只有少数组织有指挥和控制中心能够做出整体决策, 更多的组织是分散的决策。在美国, 地方也有对教育决策的自主权, 导致停课的决策得不到充分的执行, 有组织或地方政府拒绝执行, 而降低停课的效果, 并且更易造成社会混乱[16]。

3.3 停课期间的干预 停课能够阻止疾病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减少了儿童之间接触, 使之相对孤立起来, 所以停课期间的儿童活动会直接影响停课的作用。如果停课期间儿童间接触或儿童与成人接触更加频繁, 那么停课就失去了意义[6]。这就需要家长安排好停课期间儿童的生活, 减少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此外, 如果政府安排好社会福利工作, 扩大慈善帮扶范围, 可以减小停课的副作用。在停课期间, 综合使用其他干预措施, 也可以增强停课的效果。如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禁止集会, 建议人们佩戴口罩, 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减少人员流动等。有研究模型显示, 在特定情况下, 综合运用各项措施可以取得比单独运用各措施的效果之和更大的效果[18]。但是, 如果这些措施针对的对象单一的话, 那它们起的协同作用就比较少, 比如让接受了疫苗的学生再停课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综合措施的采取是为了进一步减少人们的接触密度, 减少疾病传播机会, 所以宜覆盖社会大部分人群。

4 进一步开展停课对传染病流行影响的研究

国内就停课对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视, 国家先后颁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防控诊疗方案 (2003年) 》、《防控禽流感及学校传染病紧急通知 (2005年)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年版)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等, 湖北省也颁布了《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警工作方案 (2009年) 》, 对学校发生相关传染病的停课标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但国内对学校停课对传染病控制方面学术研究还较少, 对学校停课与传染病发生、流行及其他防控措施之间相互关系需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详细的学校流行病暴发调查 (包括暴发前、暴发过程、暴发后) , 同时详细调查学生家庭情况, 这不仅可以提供健康收益的信息, 更可以使我们了解疾病在学校传播以及学校与家庭间传播途径。家庭调查可以用于将学校暴发案例外推。

学校应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篇3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

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领导机构,校长为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由校医及后勤校长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机构名单每班都张贴上墙,有联系电话;有独立的校医室;有专职校医主持日常工作;各班有传染病宣传员的健康教育网络。

2建立健全预防传染病的工作制度

(1)疫情報告管理制度:要求第一发现人立即直接向行政领导报告或班主任报告。若第一发现人是班主任,直接将学生送到卫生室,并向行政领导报告,同时通知学生家长。行政领导向县主管部门汇报,在报告的同时,教职工将学生送往医院,报告程序列表为

第一发现人——卫生室 行政领导——县主管部门班主任——家长

(2)学校环境卫生每日清扫消毒制度:学校每天对教学场所、宿舍、食堂、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凡是在班内发现等传染病,及时通知卫生室,卫生室根据不同的传染病进行不同的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学生在患病期间必须停课离校隔离,病愈后需经卫生院出示病后康复证明,校卫生室同意后方可复课。

(3)班级卫生通风制度:学校做到教学场所经常开窗通风换风,发现传染病疫情患病学生,教职工及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校医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生健康的晨、午检。学生的健康教育,校内食堂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做到主动与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学校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后 ,学校要积极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全校停课一周,并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两周。学生复课后,进行入校前检查校检、晨检、午检,每天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二、加强宣传,群策群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科学防病能力,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失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我校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尤其是食堂下作人员, 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教育,向师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师生知道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散发、暴发、流行)、有地方性、有季节性、有免疫性。

制定学校预防甲型HINI流感、手足口病和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书,校长签字,责任人签字,学校盖章。

(1)责任对象:学校校长是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此项工作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教师是直接责任人。

(2)责任目标:(一)班主任(二)卫生室(三)食堂宿舍 (四)后勤门卫。

(3)责任追究:如因责任人工作失职,造成事故,按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我校充分利用校智慧报、板报,刊登了不让任何病毒进校门一文,让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

三、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 篇4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通渭县平襄初级中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制订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传染病预防

1、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组织落实。组长:杨淑敏,副组长:马呈祥、张全洲、吕军太,组员:各班主任。

2、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学校对教师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每学期至少两次,收集培训材料、作好培训记录。

3、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全校集会、红领巾广播、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等时机,在师生中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清洁、讲卫生,不吃不洁食品、无“QS”标识的食品,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4、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工作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晨检查工作。

5、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学校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管理,实行环境卫生划区管理,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教室等各责任区内清洁,无卫生死角。

6、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师生中发生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

7、学校定期对校内通水沟、垃圾场、厕所、各室等进行消毒,并要求各室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8、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落实食堂管理的制度和要求,防止“病从口入”。

9、学校建立并落实传染病预防接种查验制度。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分管领导为学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

2、传染病防治报告程序。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分管领导和校医室,分管领导和医务室工作人员应及时查看,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校长、通知家长。若有3人以上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报告县教育局和县疾控中心。

3、坚持因伤病缺课登记和传染病登记,做好因伤病缺课学生情况反馈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马上采取隔离措施,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送医院治疗。

2、密切跟踪接触疑似传染病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3、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疑似传染病的病人经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休学住院治疗,待病愈并凭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

5、做好学生健康档案及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完整的学生健康档案。

2014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当前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的严峻形势,我校认真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为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

一、学校紧急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工作大会,安排布置传染病防控工作。会上要求各班班主任及上课教师,严密监控学生最新疫情,如有发现必须及时上报。我校成立了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疫情应急预案》。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传染病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向家长发放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

二、学校花费600多元购买了消毒灵和小桶,并让各班每周不少于三次对教室地面、课桌椅及走道进行消毒。花费400多元购买了啶虫脒、乙酰甲胺磷等杀毒药水,安排绿化工由原来的一周两次改为一周三次负责对师生宿舍、厕所、花园等重要场所进行消毒,防患于未然,并记录每次的消毒情况。同时要求宿舍管理员在每天做好宿舍的消毒外,还要负责每天对宿舍的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学校要求食堂使用84消毒液,对食堂严格监督消毒工作。严格要求食堂和小卖部的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为有效防控传染病,已经对学校大门口的所有垃圾进行全部清理。学校政教处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对各班的环境卫生管理区域进行监督,卫生工作人员对校内环境卫生也坚持每天打扫清理,以确保师生有一个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学校购买了700多元的快速体温测量仪,发放到每个年级,每天对进校的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每班也配置了体温计,安排卫生委员协助班主任对全班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要求各班使用体温测量仪和体温计配合进行检测,只要发现体温异常或体温达到37.5℃以上,要立即报告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确诊、救治。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方案 篇5

万柏林区科技实验小学

2017年9月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分工职责

----是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及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调动全校所有力量确保此项工作高效落实。

----负责全校突发事件及传染病防控的保障落实,指导、监察各处部门工作,确保各处环节紧凑有效实施。

----是学校防控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主要负责防控工作的制度、方案的制定指挥,卫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调配及后勤物资保障,及具体执行。

----负责做好知道班级防控、宣传教育,及管理班主任教师的自我防护责任人。----主要负责防控工作中对全体教职工的管理和保护,协调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正常实施的直接责任人。

四、日常管理要求

1、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2、班会课、卫生与健康课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指导学生的起居饮食,对卫生、生活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教育,用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学生患病率。

3、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负责学生到校情况检查,班主任做好缺课学生的原因记录,对因患病缺课的学生要做详细病因记录。

4、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电告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5、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因病请假的学生要进行跟踪了解。对明显的传染病种及发热、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一旦发现马上报告,如超过报告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6、要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一般不鼓励学生带病上课,对明显有传染病的带病学生要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7、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并根据法律、法规有关细节和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九、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到非法饮食场所就餐,防止病从口入;教育学生不要把食品带入宿舍,防止老鼠咬噬食物,构成隐患。

八、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在学校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为此,必须明确各自职责,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疫情报告的程序是:班主任(班级第一责任人)→疫报员→学校主管领导→报上级。力求做到: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按文件有关时限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

五、学校本着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高度出发,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使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组织学校师生学习和演练。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内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传染病监测网络、传染病预警系统、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控制措施、传染病的日常预防措施,还应包含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特殊重大传染病流行(如非典、甲流感),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等内容。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工作。

1.各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每学期至少集中开展2次以上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责任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到“四勤”(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四不”(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牙刷和口杯、不过度紧张和疲劳)。

2.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饮食管理,保证学生饮食安全。要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各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特别要依据传染病发病规律将有可能暴发或流行的病种纳入重点检查内容。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食堂、教室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落实奖惩制度,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做好记录并进行公示。

(三)建立学生晨检制度。

各级学校必须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在学校兼职校医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兼职校医进行进一步核实排查,必要时将患者送正规医院就诊,保证对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四)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怀疑为传染病,要及时报告给学校或兼职校医。学校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五)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

各学校按照规定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气温较低时要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气温回暖后则要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同时,要做好校园内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六)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班级(相邻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班主任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主要领导上报相关信息,为各级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打开安全通道。2.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应当以最快捷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乡中心校及当地传染病防治部门。3.疫情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定期消毒制度 篇6

篇一

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及时做好消毒工作是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方法,我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保证消毒工作有效贯彻落实。

1、我校定期安排专人对学校进行消毒,尤其是重点场所(卫生室、教室、办公室、专用室、食堂、厕所、门把手、走道等)。

2、平时做好校内卫生工作以及开窗通风等,传染病散发或流行时加强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3、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进行相对隔离、消毒。

4、消毒人员做好消毒的情况登记,包括用药情况、消毒时间、次数等。

5、负责消毒的后勤人员应尽职敬业,不得懈怠。

6、学校对本校消毒工作定期考查,做好记录。

7、常用消毒剂量如下:

(1)体温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2)空气

1500mg/L

含氯消毒剂

(3)物体表面

500mg/L

含氯消毒剂

(4)餐具

20分钟

熏蒸

篇二

为了认真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和流行,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如下:

一、学校消毒隔离工作在校医指导下进行,接受卫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二、消毒工作应在无学生在场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学生进入教室前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

三、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的消毒工作,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擦拭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或用2%过氧乙酸溶液对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班级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

四、寝室勤洗晒衣被,地面过氧乙酸消毒。

五、体温表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六、教室、寝室、办公室等场所每日坚持通风,利用课间休息,每次通风至少1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七、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立即让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校医检查后方可返校上课。

八、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要与其他班级学

生相对隔离,停止去公用教室上课,禁止与其他学生共同用餐、共同游戏和活动。

九、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十、学校应认真落实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篇三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制订本制度。

1.工作人员工作时应该穿好工作衣,诊疗前后应该洗手。

2.体温表消毒

预防性消毒:先用含有效氯1000

㎎/L的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清洗、擦干;然后再放入另含有效氯1000

㎎/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最后用冷开水或75%酒精冲净、擦干后备用。

传染病消毒:方法同上,浓度加倍。

消毒液更换频率:浸泡用的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

3.用品消毒:煮沸消毒。

使用方法:一般污染物品煮沸10~15分钟,特殊污染物品需2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被消毒物品应完全浸没于水中;作用时间从沸腾开始计时。

4.在传染病疫情期间落实以下具体防范,消毒措施:

(1).教室、办公室开窗通风,分别由班级卫生委员和各办公室组长专人负责。每天通风2~3次,每次≥ 30分钟。做好消毒登记。

(2).教室、办公室每天消毒一次,由卫生工作人员负责,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做好消毒登记。

(3).各洗手处安放肥皂,由总务处负责。

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控 篇7

我国水貂、狐狸、貉等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 水貂年存栏数达6000万只, 狐狸2500万只, 貉1500万只, 年裘皮进出口总额达500亿元, 已经具备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 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犬瘟热、水貂病毒性肠炎、水貂出血性肺炎、水貂阿留申病、狐狸脑炎等主要传染病的发生日益频繁,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上述传染病的发生, 成为保障毛皮动物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1 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

1.1 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引起的犬科 (狐狸、貉) 、鼬科 (水貂) 和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上以双相热型、急性卡他性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2]。断奶前后幼龄动物和育成期动物最敏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50%, 其中雪貂最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发病动物的鼻眼分泌物、唾液、血液、脑及脑脊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和胸腹水、尿液中, 都可检测到病毒。本病可通过患病或带毒动物与健康动物的直接接触传播, 或经污染的饲料、水源和用具等经消化道传染, 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犬瘟热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程经过和轻重程度, 取决于动物的饲养管理水平、机体的抵抗力、病原体的数量与毒力, 以及防疫和管理措施等方面。毛皮动物犬瘟热主要发生在每年6~9月份[3]。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大时, 2~3月份和10~11月份病例也有增多的情况。目前, 该病主要通过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来预防, 发病后紧急免疫和治疗效果不佳。

1.2 水貂病毒性肠炎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 (Mink enteritis virus, MEV) 引起的以剧烈呕吐、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4], 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养殖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 在粪便中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组成的管套状物[5]。该病的死亡率约为25%~30%, 幼龄水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约为70%左右, 多数病貂转归死亡, 而成年貂因为在幼龄时接触过病原并且耐过, 体内含有对肠炎病毒的抗体, 因而发病率相对较低仅为10%~20%[6]。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暴发, 由于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一旦地区内有貂场暴发过该病, 则会在该地区迅速传播, 形成疫区。在我国一些毛皮动物主要养殖区, 本病通常发生在7~11月, 近年来有在10月份集中暴发的趋势。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后的耐过动物也会通过粪尿、分泌物持续不断的向外排毒。自然条件下的水貂、狐狸和貉子都可感染该病毒。断奶前后幼貂和育成貂最敏感, 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而且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增加死亡率。

1.3 水貂出血性肺炎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以出血性肺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 发病急, 死亡快, 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 死亡率在10%~50%[7]。该病自2001年在我国山东、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频繁暴发。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尤其是在秋季, 气温多变, 并且动物受到换毛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母源抗体逐渐消失, 部分养殖场水貂感染出血性肺炎的死亡率较高。近年来, 出血性肺炎的发病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 以前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等地, 近来在河北、吉林省等内陆地区发病日益增多;发病高峰期变长, 以往集中在8、9月份, 现在6月初即有绿脓杆菌导致的出血性肺炎发生, 7~10月是该病发病高峰期[7]。绿脓杆菌共有A、B、C、D、E、F、G、H、I、J、K、L、M、N 14种血清型, 我国毛皮动物出血性肺炎的流行血清型主要以G和B型为主[7,8]。本病发病急促, 病貂表现为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呈腹式呼吸, 病程1~2d后出现全身抽搐、尖叫死亡, 死后口鼻流出泡沫样红色液体。剖检主要可见肺部弥漫性出血或充血, 切开流出大量血样泡沫, 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充血肿大、质脆;脾脏有出血点、梗死;肾脏有出血点。

1.4 水貂阿留申病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阿留申病毒 (Aleutian mink disease parvovirus, AMDV) 感染水貂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 蓝色和黄色彩貂发病率最高, 标准黑貂和其他深色貂也时有发生[9]。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貂产仔量降低、死胎、流产、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 并导致成年水貂的免疫系统紊乱, 仔貂突发严重肺炎而死亡[10]。该病还会造成公貂丧失配种能力和免疫力, 毛皮质量下降。该病在我国貂群中的感染率达80%以上, 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水貂阿留申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貂和处于潜伏期的带毒貂。水貂阿留申病能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传播, 带毒水貂能通过损伤的粘膜和皮肤传给健康的水貂。在笼养条件下, 主要是通过传递物或传递者间传播, 如病貂污染过的饲料、饮水、食具等, 特别是饲养人员和兽医工作者, 往往是散布传染的主要媒介[11]。在自然条件下, 直接接触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60~90d, 饲养在笼舍中的水貂, 潜伏期最长可达7~8个月之久;非经肠道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1~30d;试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6d。慢性经过的病程为数月或数年, 结果几乎都以死亡告终。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虽然常年都能发病, 但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自然感染的病貂, 多呈慢性进行性经过, 少数表现急性病程, 2~3d后死亡。口腔黏膜及齿龈出血或有小溃疡, 粪便呈黑煤焦油状, 病貂被毛粗乱, 失去光泽, 眼球凹陷无神, 精神沉郁, 嗜睡, 步态不稳, 表现出贫血和衰竭症状。

1.5 狐狸脑炎

狐狸脑炎是由犬腺病毒 (Canine adenovirus, CAV) 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致死性传染病, 以感觉过敏、肌肉痉挛、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 并伴有呕吐、腹泄、便血等症状, 该病死亡率高, 是我国养狐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给我国养狐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2]。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各年龄及品种的狐均可感染, 幼龄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5%~20%之间, 有时可达30%。患病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而且痊愈后动物在数月内依然可通过肾脏经尿液排毒。本病主要是通过食入被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本病潜伏期较短, 呈急性脑炎症状, 表现为体温升高、眼球震颤、呕吐并伴有腹泻、过度兴奋, 肌肉剧烈痉挛, 一侧躯体或全身麻痹, 一般在发病24h内死亡, 偶尔也有病程较长的, 后期会出现精神沉郁、血样粪便、最后昏迷死亡。

2 毛皮动物传染病流行现状

2.1 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依然呈散发式流行

由于饲养管理不规范, 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 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疫病在部分毛皮动物养殖区依然发生和流行, 而且亚临床病例增多。水貂阿留申病感染率居高不下, 种群难以净化[10]。

2.2 病原变异, 致病力和耐药性增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 (水貂狐狸及貉源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犬瘟热的宿主谱和流行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 CDV H蛋白位点的变异突变可能影响了与受体的结合效率, 导致CDV在宿主体内发生了适应性进化, 使非犬源宿主 (水貂) 易感性增强;潜在N-糖基化位点的增加可能导致CDV H蛋白中和表位的改变, 从而使病毒逃避疫苗株诱导的中和抗体的中和作用, 进而使疫苗免疫失败, 致病力增强[13]。绿脓杆菌的耐药性产生迅速, 不同养殖场、不同流行时间的敏感药物都用变化, 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出现多重耐药菌株[14]。

2.3 混合感染现象增多, 加大防治难度

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犬瘟热和出血性肺炎、犬瘟热和阿留申病、病毒性肠炎和出血性肺炎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增多, 甚至出现三重混合感染的现象。而且近年来, 除绿脓杆菌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以外, 支原体、巴氏杆菌、克雷伯氏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水貂肺炎、胃肠炎等也有增多的趋势。

2.4 出现新发传染病和病因不明病例

目前已有水貂伪狂犬病、水貂星状病毒、水貂圆环病毒性肠炎等新发传染病的报道, 而且存在明显心肺、肝脏等器官病变明显, 但检测不到病原微生物的不明原因病症[1]。

3 防控措施

3.1 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加强疫病净化

从毛皮动物养殖场的选址、笼舍设计建设、引留种、饲料配制和饲喂、卫生防疫等方面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选择在远离疫源地、居民区、水源地、工厂的区域, 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养殖场。良种引进和留种过程中加强对主要传染病的检疫, 尤其是阿留申病, 已有养殖场要加强疫病的净化。合理搭配饲料, 繁殖饲料霉变和肉毒梭菌污染, 尽量采用熟喂的饲养方式, 并确保饲料的新鲜, 提供动物抗病能力。养殖场要实行必要的隔离措施, 防止外界动物和人员和随意出入, 进出车辆和人员要做消毒处理, 及时清理粪尿, 并做好防蚊蝇和灭鼠工作, 病死动物尸体做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3.2 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进行接种可有效的减少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的发生。目前, 已有商品化的犬瘟热活疫苗 (CDV3-CL株、CDV11株) 、水貂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 (MEV-RC1株) 、狐狸脑炎活疫苗 (CAV-2RZ株) 在销售, 水貂出血性肺炎二价灭活疫苗已批准临床试验。毛皮动物养殖场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和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并认真实施。一般情况下, 每年应在种兽配种前和仔兽分窝后3周进行两次预防接种[15],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接种途径、保存方法合理的使用疫苗。

3.3重视传染病疫情监测, 及时采取隔离和诊疗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8

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与健康,所以我校特别注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开学初期我校开展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孙伍志校长为组长,汪忠成主任为副组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青少年对各种传染病来说都属于易感人群,而且学校人员比较集中,稍为有所松懈,就很容易大面积的染上各种传染病,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就会受阻。这样不仅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把这些道理给学生讲清了,他们就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重视传染病的防治。

3.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利用校园橱窗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提醒学生做好个人、班级、寝室卫生。

4.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增强学生防病意识。我校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大扫除,消除垃圾、污水、污物,实行垃圾袋装化。

5.狠抓寝室、班级、食堂卫生消毒工作,在每大周学生返校前我校都会组织相关人员对人口密集场所进行消毒。

6.开展各班晨检午检工作,通过询问、测体温等简单处理检查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学生发烧、呕吐班主任第一时间要带医院检查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

2013年10月21日上午8:00左右八(3)班班主任扶庆志老师在晨检过程中发现李进同学身体不适,班主任立即带李进同学到中医院检查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于2013年10月22日10时左右李进同学被郎溪县人民医院确诊为结核病。县医院及时上报给郎溪县疾控中心,疾控中心12时左右告知我校,我校得知此事后做了如下工作:

1、在全校开展了一次结核病的防治教育。

2、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并再次要求各班、各寝室加强班级消毒、通风各寝室搞好寝室卫生。加强检查力度对没有达到标准的班级、寝室立即整改。

3、对八(3)班班级、寝室进行重点消毒一周、并要求八(3)班全体同学把所有物品及时清洗晾晒。

4、配合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传,同时协助他们对八(3)班58名、八(2)班8名、八(4)班8人和八(3)班10位教师进行了ppd筛查。

5、县疾控中心还给八(3)班全体同学上了一堂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课,并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

2013年10月26日县疾控中心对ppd筛查的全体师生做了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其他师生并未被传染。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9

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开展了与春夏季节相关的传染病防治宣传及防控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接到上级文件通知以后,我校迅速组织以校长陈智彬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工作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由政教处具体牵头组织宣传防控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落实责任后,政教处制定了宣传防控工作方案,研究部署了形式多样的宣传防控方式,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1、利用升旗、课间操等集会时间开展全校性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讲。

2、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发现及巩固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3、利用橱窗、板报等形式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4、开展晨检工作,每天早上利用营养早餐时间,值日教师仔细询问各班同学有无身体不适情况,初步排查可疑病例并及时送往乡卫生院确诊。

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学校定期开

展卫生大扫除,并对学生通行最多的校外路段适时清捡,确保卫生。

6、制定传染病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

7、强化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对食堂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隐患开展大排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狠抓落实

制定工作方案之后,相关人员迅速狠抓落实,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清扫宿舍、食堂、等环境卫生的热潮。晨检工作正常开展,迄今为止,我校无一季节性传染病例出现。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模式论文 现代图书馆论文下一篇:《鞋底花纹的启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