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尾训练
学习目标:
1、通过训练,了解结尾的作用、要求;
2、掌握方法,提升议论文结尾写作水平。
一、引言:
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强化形象,且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就议论文而言,其结尾的写作更应该极力体现作者思维的缜密,突出中心论点。因此,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的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要知道,作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的分数高低。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
二、探究
(一)结尾的要求有哪些?
古人云:“结尾如撞钟。”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收束之处,也是主旨的升华之处。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响。好的结尾一要收束全文;二要简洁有力;三要激励读者,发人深省;四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
(二)阅读下列的结尾,思考并总结其特点和好处。例
1、《活出自我》的三个结尾
分论点:活出真实,活出个性,活出价值
结尾1:总之,要活出自我,就是要活出真实,不虚伪,不欺诈,做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个性,不圆滑,不世故,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就是要活出价值,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会,做一个具有价值的自我。为了这样的自我,哪怕是“更多”“更好”也可以放弃。朋友,活出一个这样的自我吧!
特点:
本论与结尾的关系:
结尾2那么,怎样才能活出一个真实、有个性、有价值的自我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抑制私欲,时刻防止私欲膨胀。只有无私,才不会见利忘义,才不会争功委过,才不会害人害社会,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做一个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自我。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比如,要为人坦诚,胸怀开阔,勇于知错就改;要有主见,对正确的主见要坚持,不随声附和,随波逐流等等。总之,我们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活出一个最真实,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自我。
本论与结尾的关系:
结尾
3、诚然,我们强调要活出自我,绝不是强调突出个人,倡扬个人英雄主义;绝不是把个人置于他人、组织、民族、国际之上。相反,我们应当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时时考虑他人、组织、民族和国家利益,并为其作出最大贡献,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优秀分子,做一个出色的自我。
分论点和结尾的关系: 小结:要求
1、收束全文,升华主旨。(分总,层进)
2、激励号召,鼓舞人心。(好处、做法)
3、呼应题文,严谨结构。(照应题、文、材料)
4、简洁有力,富有文采。(多整句、短句、正说)
三、问题:
先看下面几个结尾,谈谈它的优缺点,然后加以修正。
1、题为“学会沉潜”,本论三个分论点:冷静思考,学会沉潜;心态平和,学会沉潜;扎实行动,学会沉潜。
结尾:总之,学会沉潜,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善于把握火候;学会忍耐,善于潜心静气地作好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好沉潜,才可能最后爆发,才可能取得成功。
优点: 问题:
修改:
2、作文《呼唤大爱》大意是:开始我不懂得什么是爱,认为所谓的“爱”都是虚幻的,后来在现实生活中,我逐渐懂得了“爱”的含义,感受到了别人的“爱”。
结尾写道:“爱是需要大家共同奉献的,不管远行的你是否已经遇到或者将会遇到早春的寒风,你都要坚持奉献,把一丝一缕的爱心送给需要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我们不就处在一种温馨之中了吗?不要再苦苦追求、苦苦追问幻景,投入生活吧!”
优点:
修改:
3、《请让我们“摔跤”吧!》
结尾:鲲鹏展翅九万里,来自于平日的风雨摔打。为了让我们更茁壮,请收起你的关爱之手,让我们“摔跤”吧!
优点:点了题,首句较好。问题:
修改:
小结:问题
1、偏离题文
(1)偏离题目:未点题,或内容与题目不一致;(2)偏离前文:多出、漏掉内容,未呼应开头;(3)偏离材料:未呼应命题材料,重要论据材料。对策:牢记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材料。问题
2、软弱无力
(1)语言拖沓罗嗦;(2)语言陈旧死板;(3)语言含糊费解。
对策:牢记语言简洁、鲜活、有力。
三、巩固练习
1、改错(修改下列结尾)
(1)议论文《谈美》一文,开篇由俗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出论题,提出“究竟什么样的美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美?美,究竟是什么?”这一论点,然后围绕问题具体分析论述。
结尾:“总之,每一颗美好的心灵都是人们在复杂的生活中逐渐学习、锻炼而培养起来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来铸就一颗美好的心灵吧。”
修改:“
(2)、南宋大诗人陆游临终时给他的儿子写下了一首《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谈谈你的感受。下面是根据这则材料写的议论文的结尾:
是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靠我们共同撑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国心,拥有一份高尚的爱国情吧!(《爱国,永恒的主题》结尾)诊断:病例一没有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而是毫无目的的空喊口号,如果紧扣材料结尾就更好了。修改:
3、根据08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设计几个结尾。(要求写出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结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四、课外作业:(阅读与积累)1.《倾听心灵的钟声》的结尾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行,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
点评:这段结尾运用的是照应式结尾,第一句照应上文所写的自己心灵的抉择,第二句将世事与自己的抉择照应,最后一句用自己的体会告诉朋友面对抉择时,要倾听心灵的钟声。
2《转折》的结尾 生活中的转折,快乐和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着面对。因为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生活。愿一个个转折为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点评:这段结尾运用的是总结性结尾,在上文论述了种种转折后,作者对生活中的转折进行了归纳性总结,主题十分鲜明。
3黑龙江省:为你跳一支感恩的舞
[开头] 珍珠记住了蚌的恩情,回报给了它一次无瑕;蝴蝶记住了蛹的恩情,回报给了它一段轻舞;
花朵记住了土的恩情,回报给了它一季盛放……天地奉献给万物生命,父母奉献给孩子养育,陌生的人们奉献给你我善良的帮助、温暖的笑靥,这世间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教会了我们——常情感恩之心。
[结尾] “感恩”的昨天叫明理; “感恩”的今天叫回报; “感恩”的明天叫传承。冷漠的眼冰封了付出的火种,只有感恩的余温才能重燃那伟大的圣火,施恩不图报,但每一个施恩者都希望这爱可以传递下去,生生不息,蔚然成风,真爱呼唤感恩!
正如冰心先生说,我们将爱的种子撒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5.江西省: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开头] 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
[结尾] 语文,博大精深,包容世间万象,海纳百川,其灵魂在文学之光的普照下,得到精神的滋养,得到精神的润洗,彰显出人的本性,若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
6、山东省:民族记忆永不褪色
[开头]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涤荡了**亭前的点点残血,却吹不走“精忠报国”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猎猎西风,吞噬牧羊老者留下的痕迹,却带不走“坚贞不屈”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潮涨潮落,淹没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却淘不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记忆。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闪光的民族记忆永不褪色。时间又怎能使民族记忆风化?
[结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向前流走,高尚的民族精神永不褪色。时间不会使民族记忆风化!
鲁迅先生可以坐在他的椅子中,微微吐出一个烟圈,感受民族记忆的力量,赞叹中华民族的脊梁。
7上海市:必须跨过这道坎 [开头]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被牵绊束缚最终倒下?有多少人曾经为了这道坎不辞辛劳穷尽一生?
[结尾]当我们开始用复杂去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当我们不再用直白而是一语双关去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天空已被“构思过度”的槛坎所架起。而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被束缚,而是勇敢跨过它。
没有半点犹豫及退缩,必须跨过“构思过度”这道坎,你会发现:生活,比你想象的简单得多!
8湖北省:爱的就是你 [开头]爱的就是你——中国话。
爱你的发音抑扬顿挫,爱你的笔画千奇百变,爱你的意蕴绵延深长。总之,你的一切,我都爱。
[结尾]我真的全身心地敬仰着你,你不用怀疑。我真的爱的就是你——中国话,爱的就是你——我伟大的祖国!
9.湖北省: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
[开头]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用以区分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不是武器,不是权势,而语言,是我们从开口说话到死亡一直都能割舍的母语。
[结尾]守住母亲,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守住华夏之根。10.湖南省:诗意地生活
[开头]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向心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理想。奋斗。收获。
一、共鸣法
煽情法, 指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话语, 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 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 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和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在学生深深理解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母亲无限追思、感激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了一段结尾:“史铁生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 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出路, 顿生轻生念头。这时, 是他的母亲用自己无私而博大的母爱一步一步将他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这期间, 是母亲陪伴他承受无边的寂寞与苦闷, 是母亲默默地站在身旁看着无聊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也是母亲毫无怨言地接受着来自儿子无名之火和厌恶生命的压力。艰难的命运, 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如此, 作者发出深深的感叹‘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同学们, 其实我们的母亲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呢, 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罢了。”这结尾水到渠成, 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 学生们都激动不已。
二、过渡法
这里的过渡法指的是在教学一个课时 (或一篇课文、—个单元) 即将结束时, 用以小结本课时 (或本篇课文、本单元) 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入新内容学习的承上启下的谈话。如果这种方法用得好, 可以将整篇课文, 甚至整个单元或整册书的教学串联为一个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 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还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激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作进一步钻研。
如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 结尾不妨这样设计:“《陈情表》把对祖母的孝情寓于叙述中, 抒写荡气回肠, 感人肺腑, 才有了‘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之说。可是一代文豪苏轼却说‘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友’。那么此文抒写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韩愈跟十二郎仅仅是叔侄关系, 十二郎去世后竟伤心欲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欲知缘由, 请看下篇课文!”这样的结尾, 不仅总结了本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还通过设疑引起悬念, 促使学生继续探究。
三、续接法
有些课文的结局写得很含蓄, 没有明确交代出主人公的命运到底怎样, 而是让读者展开飞翔的翅膀去想象。在教学这类课文时, 教师如能用几句富有挑逗性的话语去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然后, 要求他们把自己刚才的想象记下来, 这样可以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 可以结束为:“玛蒂尔德借来项链, 只风光了—个晚上, 却因此而含辛茹苦十年, 甚至葬送了自己及丈夫的—生。而在小说的结尾, 佛来思节夫人却告诉她, 那一挂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听了以后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寥寥数语,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 进入了驰骋联想之天空。此时, 笔者就让他们自由畅想, 课后写出《项链》的续篇。结果, 学生个个写得神采飞扬, 激情满怀。
四、启迪法
所谓启迪法, 就是指教师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为学生揭开生活、学习中的重重迷雾, 作指导性的点化, 并借以感化学生, 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如教学巴金的《灯》时, 笔者引申为:“常言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漫漫人生中, 不免会碰到挫折, 甚至灾难。但是, 不管遇到什么, 你都一定要铭记巴老的话:‘在这人间, 灯光是不会灭的!那么从今往后就让我们心中的那盏灯永不熄灭吧!”这结尾, 如—段强劲的音符, 深深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具有较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鼓舞了学生与困境作斗争的勇气, 强化了学生克服挫折的意志。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结尾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1
一节语文课不仅有导入,还有小结。很多教师,往往只记得导入的重要性,对于课堂结尾,却不太重视,要么直接布置作业,要么三言两语,草草结尾。其实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好的结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度概括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笔者结合课堂实际,在尊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重点谈谈语文课堂结尾的艺术。
一、采取发散式结尾,诱发学生思考
语文课堂不是自学,不是随意学习,而是围绕一定的文本内容、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因而语文课堂目标性很强,学生所有的思维都具有集中性,都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在结尾总结的时候,适当扩展一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比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目的是鼓励学生学会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创造。当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笔者在总结时提到文中的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文中的打破常规就是横着切苹果,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打破常规有哪些呢?”为了鼓励学生回答,笔者还诙谐地说了句:“你看,这个粉笔头怎样创新使用呢?”在学生懵懂中,笔者顺势一扬手,粉笔头呈抛物线抛了出去:“看,还可以做飞镖!”全班哄堂大笑。但是在笑声中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有的说可以用书脊做尺,有的说可以用桌子拼成床……
结尾不仅仅是文本的结尾,也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结束,而是语文学习的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在结尾中运用发散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他们在课后继续去探索、去求知。
二、采取回味式结尾,渲染课堂气氛
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有开始,有高潮,也有结尾。然而要真正生成课堂精彩,则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丰富的情感积累以及深厚的知识底蕴进行渲染,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充满生命气息。教师应通过课堂结尾给学生更多的精神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回味。在结尾中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围绕课文内容创设情境,用发自内心的语言、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真正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虎门销烟》这一课,笔者在结尾时做了如下处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那么,为什么要称虎门销烟为‘壮举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呈现相关视频,让学生感知当时的那种气氛、那种压抑,然后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就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会说些什么?”
这样的结尾,不仅运用了多媒体,而且还采用声响,目的是化静为动,通过各种感官,给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悲壮的氛围中,从而感悟林则徐的壮举。这种回味式的结尾,不仅让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文本,学到了知识,丰富了情感,发展了能力,还给予了学生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甚至说是一次灵魂的洗涤。
三、采取延伸式结尾,激发学生思考
相对而言,“大语文”范围比较广泛,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如果教师仅仅围绕文本来教,一来内容有点狭隘,不能体现“大语文”思想;二来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效较低。其实,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需要做的是发挥例子的作用,尽可能地从文本出发,因文制宜,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相应阅读水平,尽可能的对课堂进行扩充。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内心产生学习的欲望。当然,这种延伸更可以在课堂结尾时采用。
比如《少年闰土》这一课,是根据鲁迅小说《故乡》改编的。课文着重描绘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形象。在课堂结束时,笔者向学生重点推荐了《故乡》这篇小说,以便让学生对闰土前后的变化有个深刻的认识。
还有《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文本不仅描绘了沙漠化的危害,还重点提到了防止沙漠化的方法,即去植树。对此,笔者就引导学生结合《沙漠中的绿洲》以及《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两篇课文,并拓展了竺可桢写的《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以及北京春天的沙尘暴现象,让学生对沙漠有了形象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其结尾没有一定的模式,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好结尾,让课堂精彩延续到课后,真正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友谊
开头: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要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结尾: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团结
开头:“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这话不错,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许许多多个人汇集成集体,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最终赢得胜利。
结尾: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的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风再大,雨再大,鸟儿不会怕,因为它有家;海再深,浪在大,鱼儿不会怕,因为它有家;天再冷,雪再大,鹿儿不会怕,因为它有家;希望再渺茫,前途再坎坷,我们也不会怕,因为我们也有一个家——我们的班集体。宽容
开头: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结尾: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谅解
开头:谅解如一杯清茶,冲淡彼此之间的误会;谅解像一缕春风,吹化人间隔膜的冰层;谅解像一只寒梅,预示心灵来春的温情;谅解是一架彩虹,让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结尾: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每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
把握谅解,社会便会进步;把握谅解,人类便拥有财富。理解
开头: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
结尾:相信总有一天误会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来浇灌!分享
开头: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结尾: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阳光就会洒满你的心灵。回报
开头:⑴绿草如茵,那是草儿在回报春天;鲜花缤纷,那是花儿在回报阳光;白雪千里,那是雪儿在回报朔风。生活,因回报而美丽。⑵绿叶尽情地释放自己,映衬了荷花,挤出了阴凉,虽然没有人赞赏,最后枯黄而死,但它相信,明年的夏天依旧绿意盎然。雪,忍受深深的孤寂,用自己的躯体保护农作物,虽然最后融化成了水,但它不后悔,因为农民会因此展开笑颜。梅,迎着风雪,一枝独放,虽然不能改变周围环境的寂冷,但它坚信,第一个报春的消息,迎来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就是它最好的回报。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一种声音,天使的声音,好人总有好梦,付出总有回报。
结尾:世人总是希望这个世界给自己多点回报,却忽略了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间那杆无形的大秤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诚如一首所唱: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们只有让自己付出,让自己做得最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感恩
开头: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朋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师生情
开头: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结尾:老师是无私的,他不求得到学生的回报;老师是“好面子”的,他希望自己的学 1
生成才。作为学生,我们难道不应该真诚敬献满腔的热情、无限温暖和一颗赤诚的心吗? 奉献
开头:奉献是秋天的白云,既点缀了蓝天,也诗化了自己;奉献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既壮阔了大海,也提升了自我。
结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什么是豁达„„走近诗人,与诗人同行,让诗句提升我的思想,慰藉我的感情,净化我的心灵。贡献
开头: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尾: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诚实
结尾: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郁;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责任
开头: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结尾: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鼓励
结尾:鼓励自己,我们充满斗志,迎接新的挑战;鼓励自己,我们会看到阳光,收获希望;鼓励自己,将为自己缔造新的辉煌。谦虚
结尾:成熟的谷穗低着头,成熟的苹果红着脸,它们启示我们:成功来自谦虚。珍惜
开头: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吃饭时,时间从碗边流走;喝水时,时间从杯口流走;睡觉时,时间又从脚边流走。这摸不着,抓不住的时间呵,它无声地来又匆匆地远走”。懂得珍惜,人生便是一种永恒。
结尾:我们常常感动,是因为懂得珍惜。懂得珍惜,阳光将洒遍心灵,懂得珍惜那么温暖;晚风将拂过心灵,让我们的心灵,那么安宁。珍惜吧,珍惜所拥有的以及还没有拥有的,心灵的土壤即使长不出参天大树,我们也可以拥有对蓝天的向往。心胸宽广
开头: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结尾: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名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薜渲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宽恕而不忘却,就如同把斧头埋在土里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样。——(美国)巴斯克里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诚信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诚信犹如春天的一缕阳光,令人向往,让人敞开胸怀去接受;犹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让人感到心里甜蜜;犹如秋天火红的枫叶,勾起人无限牵挂;犹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诚信——永远的绿卡》)
幸福
打开窗户,伸出手去,一片,两片„„雪花轻轻地落在手心,悄无声息融化成一滴水,凉凉的,晶莹着双眼,瞬间,命运就做了一次完全不同的蜕变,结束了一次完美的旅程。
幸福原来就是时光的伴侣,一直在身边静静流淌„„
风景
鸟在空中飞,天空是飞行旅途中最熟悉不过的风景;鱼在海底游,海便是它征途中最熟悉不过的风景;蜗牛在地上爬,壳是它形影不离的家,也是它最熟悉不过的风景。
其实,只要你是个真正懂得赏景的人,哪一刻不能赏到美景?别上演一场到陌生地寻美景却失去了最熟悉的风景的悲剧!“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并不是我们所希望所追求的。岂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心中有景赏景用心,哪一处不是景!
宽容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是什么使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却能所向披靡,成就千秋大业;是什么激励着唐太宗放下皇帝尊严,摒弃私仇,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普天之下,唯有宽容的魅力使然。
记住这一刻
在我的记忆里,曾经有一颗颗美丽的明珠浮现于其中。每一颗里都蕴涵着一副副美好的画面。然而,在它们之中,却有这么一颗明珠格外闪耀,令我不禁透过它看了起来„„
美好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一生,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分勇气,少一分怯懦;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挑剔„„
信念
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尊严
翻开浩瀚的历史画卷,许多历史人物脱颖而出,向人们诉说着尊严。从在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从未放弃祖国的苏武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从置生死于不顾、愤怒销毁鸦片的林则徐到巴黎和会上从容不迫、昂首挺胸的顾维钧,他们用尊严描绘着自己的人生。尊严之歌穿越岁月的风尘而历久弥新;尊严之歌趟过历史的长河而亘古不变。坚强
是什么使青松矗立于断壁裂缝边,依然枝繁叶茂;是什么使刚出生的小牛犊摔倒后,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是什么使史铁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轮椅上描绘出灿烂的人生?是你——坚强。目标 目标如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跋涉者干涸的意志;目标如黑暗中的灯火,燃亮了夜行者心中的希冀。目标是高耸入云的山,是竞帆思归的岸。真情
游子的千层底里缝进的是亲情,黄鹤楼上遥望不归的是友情,千里孤坟埋不住的是爱情。敢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生的灵魂,是人生妙章中最重要的一笔。没有亲情,犹如酷寒的冬季没有结束的日期;没有友情,犹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没有避风的港湾;没有爱情,犹如黑夜里的寒月没有温暖和光明。
于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成了亲情永恒的写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成为友情不变的承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了爱情永恒的誓言。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情,情如酒一样醇,如茶一样浓,如潭一样深。精神
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一块基石,是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是灿烂人生的标尺。有了谦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孔子缓缓吟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终成一代儒学大师;有了宽容,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齐桓公摈弃私仇,任人唯贤,成就千秋伟业,终成一代霸主;有了坚贞,寂寞忧愁、孤寂郁愤的苏武始终不扔掉手中的汉使族节,心系祖国,终成千秋爱国楷模;有了奉献,善良质朴、平凡无闻的徐虎才能够十年如一日,情洒百姓,温暖万家,终成当今的“活雷锋”精神,穿越历史隧道,趟过历史长河,将永远撑起人生巍峨壮观的大厦。追求
如果追求是刚发芽的幼苗,那么彩虹便是盛开着朵朵鲜花的枝干;如果追求是一棵翠绿的果树,那么彩虹便是那五颜六色的硕果;如果追求是人生的起点,那么彩虹便是成功的彼岸。感激
对阳光雨露心存感激,小草一岁一枯荣之后又萌发新绿;对蓝天白云心存感激,雄鹰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飞;对巍峨高山心存感激,溪水从山涧低吟下泻;对广袤大地心存感激,泥土在田野里散发沁人的芳香。感激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激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希望;感激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激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道美丽的彩虹。生命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只好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常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难道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吗?对,这就是打破常规。从古到今,我们言秋必称其“肃杀”,我们眼中的萧索已经掩盖了秋日真正蕴涵的丰韵美与成熟美。是的,春,妩媚多姿;夏,风华正茂;但为什么一定要把秋日的夕阳看作风烛残年呢?(《打破常规》)自由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穿过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羁绳的束缚,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摆脱束缚》)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感悟生命
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星星夜话》)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
还记得美人鱼与公主的故事吗?面对王子圣洁的邀请,美人鱼含泪却微笑着接受。纵然柔软的脚似在刀尖上滑过,美人鱼却未曾凌乱她的舞步。每次读到这个故事,都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美人鱼用她对王子真挚的情感充分感悟到女巫呓语中深邃的暗示。正是这深沉的感情,使她对爱与生存有了最深刻的认知。(《看着我的眼睛》)追求
追求,就是千年不变的至情,百代流传的绮梦;追求,就是沁人心脾,令人留连的田园风光;追求,就是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奋斗不息的崇高理想。因为有了追求,才有了一个个古老而又美好的传说;有了追求,才有了一座座绵延无边、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有了追求,才有了一尊尊屹立于天地之间、永不低头的雕像。美丽
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记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的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原来美丽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落到地上的声音;就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
数载却只能在阳光下歌唱若天的蝉;就是小乌鸦为其年老父母找食而来去匆匆的身影;就是翻山越岭的游子对家乡深情地回眸;就是蜡烛在临熄灭前那一瞬间的无比瑰丽的跳动„„ 雨
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它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更有人爱雪,爱它的纯洁,爱它的素雅。
当暴风雨来袭时,林海枝舞叶涌,俯仰起伏,万千树干就是万千根摇曳的琴弦,弹奏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当云雾涌来时,一切淹没在白茫茫的浪涛之下,变成一片摇摆晃动的海底森林;当热带雨倾泻过后,太阳重又照耀,亿万叶片上的水珠,闪烁出亿万晶莹的星星,眩人眼目。而我,唯独钟情于雨。(开头)童心
是的,童心无价。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拥有天真纯洁、无私无邪的品格;拥有了童心,你便会忘记生活中的琐屑愁事,快乐的面对人生;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命运
命运就是西楚霸王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命运就是屈原一心报国而屡遭排挤后遗留在汩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悲壮的交响;命运就是保尔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骨气就是那一页页辉煌的诗文。骨气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了里爬出”的凛然不苟。遗憾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爷爷告诉我,奶奶生前最爱梧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是一种思愁;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剪不断”的离愁;周邦彦“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寄托的也是一腔愁绪。在梧桐树下,我学会了很多诗词,也渐渐地懂得了诗人们的心情。
2. 早几天见到父亲,我说不清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了。尽管我们才两周没见面,但父亲微笑,让我感觉好久违了。他见到精神爽朗的我,我不知否是从前的我未感知到这微笑背后的魅力,还是因为只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父亲微笑背后所承载的东西,这么多年以后,才谛结而成的。同时见到父亲的几个朋友,看到他们善意的微笑,同时对爸讲:“你女儿看起来真是不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听起来没什么,我想父亲听来心里定然会很开心,当然我也笑了。以前从没注意过长辈的这种情绪,今天才觉得亲情在我生命里显得如此的重要。跟父亲走了一段路,便离开了。父亲有他要处理的事情,我也有。而且我更想让这种和-谐且真挚的感觉残留在心底。女儿大了,翅膀硬了……终究得逃离父母的束缚。但不管我们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在父母眼里,我终究是个孩子。
3. 儿时的记忆隐现,父亲总跟我聊起他年轻时候的岁月。为了我们家也能过上小康的生活,父亲起早贪黑的工作,而如今生活是好了,但父亲也因他的付出,而日渐的苍老。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我下辈子都无法还清的。再看看如今的我,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虽然这当中会有太多太多的困惑,但比起曾经父亲那一代人所经过的岁月,我如今所要去承受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结尾的要求和方法。学习重难点:结尾的要求和方法。
一、【知识链接】 结尾的作用:
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如果把中考作文的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犹如“撞钟”,古人云:“好的结尾,有如咀嚼甘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那么,怎样设计靓丽的结尾呢?
二、【画龙点睛结尾法】
1、亮出高见,尽展哲思美
有了文章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以其厚重意味引人警策,法人深省。这种结尾方式,对于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发掘生活深层内核与思考人生的审美价值,可谓两全其美
如《路过幸福》,是以“幸福”为论题的,它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生活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地上。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路过幸福,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路过幸福,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路过幸福,让我感到人生的快乐。朋友,请放缓你的脚步,瞪大你的眼睛,敞开你的胸怀„„”
这个结尾要言不烦,作者解读了人生幸福的不同细节,在上文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敞开心扉,尽展真情美
文章当是有情物,佳作须得动人心。正以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所以优秀作者总是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在丰赡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艺术的张力。
如《根》的结尾写道:
“母亲如根一般,默默地滋养着我的身体,我的灵魂。我十分思念母亲,思念着她的一切。自上次分别,已有两年未见到母亲,不知母亲这段时间生活得怎样?真想回去看一下母亲,看一下她那憔悴的脸,摸一下她那粗糙的手,亲一下她那湿润的眼睛,抱一下她那伟大的身躯„„”
这个结尾,饱含深情地赞美了母亲对“我”的养育,表达了对母亲 的深切思念,很好地升华了文章的感情。
3、欲言又止,尽展韵味美
文章结尾有意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他们的阅读情绪,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考品味,这是一种美妙的结尾方式。
如《生日》结尾仅一句“那个梦,真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没有对为妈妈庆祝生日置评,而是通过一场梦表达女儿的爱,梦所承载的内容亦没有过多表达,只以“美”一字蔽之,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4、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此时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的转折,戛然而止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新奇,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如《战胜自我》作者先大量铺叙了因考试失利而痛苦,在父亲的启发下,重新振作。振作是本文的关键,亦是重点,而文章只在结尾处很简短的写振作,可是这个结尾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明天,明天,我对父亲说:天晴了,我要去复读。是可敬的父亲帮我重新找到了信心和勇气。”
“我”的信心,勇气,甚至对父亲的感激全留给读者去品味吧!
看看远方无际天空,再望望脚下的众生,你便油然地发出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穿梭在人海中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们迈着轻盈的步伐,也别是一番趣味,想起一句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街上衣着时尚的年轻男女,也是城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是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亮点处处有,只等待你去发掘和传承。
———摘自《生活中的“亮点”》
5、借助写景,尽显情景美 环境描写的作用,在作文中一般是为了烘托气氛,借以表达思想感情。在文章结尾写景,能更加有效地渲染文章表现的情绪,增强表达效果。
如《窗外的故事》结尾一段写景颇具特色: “窗外,我睁大眼睛看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欢快的鸟儿,漫山遍野的小草,谈笑风生的路人,还有他,笑容灿烂的男孩„„”
6、呼应开头,尽显结构美
文章结尾,如果考虑到文章结构的完整严密,可以有意识地照应开头。这种照应可以是内容的小结,也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回应,还可以 表现为手法上的配合。总之,它的优点就是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如《兴趣》开头说:“生命之船不可无兴趣之帆,兴趣可以怡情怡性。”而结尾写道:“生命之船不可无兴趣之帆,我在三大‘趣’所支撑的圣洁天地里久久徜徉。”
这个结尾不仅为内容作了小结,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兴趣的圣洁天地的一片痴情得以表达,在感情上回应了开头。
7、妙用佳句,尽展多姿美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摘引几例佳句、名言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意境的结尾。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还可以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般清宁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晶莹坦荡,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释然阴晴圆缺,笑对悲欢离合。
———摘自《中秋思月》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外,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三、【美文欣赏】
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
泥泞留痕,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题记
人生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生路上,只有留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时得到的启示。
当竞赛成绩出来后,我得知自己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家后,吃过晚饭,父亲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说带我到家后的田野走走。我无精打采地答应了。由于刚刚下完雨,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稻穗和山峦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显得生机勃发。我望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这时,父亲说:“你能找到我们走来时的脚印吗?”我低下头望着地,很快就找到了,并指着给父亲看。父亲又问:“在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能找到这些脚印吗?”我马上回答不能,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道:“因为下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所以留下了痕迹。”父亲边走边说:“这不正像是人生吗!”“人生?”我猛地醒悟过来,是啊,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之路留下痕迹,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望着父亲踏下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仔细地思 考着这过程中收获的智慧。
挫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
我振作了,我充满斗志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走泥路时收获的智慧,我将踏出一个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脚印,用我的行 动为自己书写一条成功之路。
点评:本文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运用,类似文中“走泥路”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可贵的是作者能从中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二是巧妙的构思,作者没有直接写“走泥路”的过程,而是通过心情的变化“久久不能平静”“稍微放松了些”“充满斗志了”等表现出来,避免了记叙文平铺直叙的“俗套”。
给同学们写作的启示是:平时要多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那些常见的、普通的人和事),写作时“以小见大”,从中写出自己的感悟,可以使文章的立意变得深刻;在构思时从不同的方面思考,换一个视角来写,或许会平中见奇,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四、【作文训练】: 根据下面要求作文。
在黑暗中,我们呼唤光明;在酷暑中,我们呼唤甘霖;在生活中,我们呼唤理解、呼唤诚信、呼唤亲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呼唤民主、呼唤和谐、呼唤文明„„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
【内容摘要】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重视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自由、独立地表达情感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当前学生造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用词不当,句子的逻辑性不强,句式单调等。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教学中能提供帮助。【关键词】造句 问题 训练
“我聚精会神的发呆。”
“雷锋叔叔是个所向无敌的人。”
“几年不见,我老弟长得膘肥体壮,都快认不出了。”
“我们的班长和蔼可亲的对我说:‘小栋,你还没交作业哦。’”
“上语文课时,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讨论,我和同桌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
这是笔者任教的四年级学生在作业和单元测验卷里的部分造句。这些句子,一看就知道学生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许与笔者在授课时没有详细析词有关。近年来,造句这种测试题型已经不常见,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没有把它当做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有老师认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造句教学是渐行渐远,甚至可以消亡了。而笔者认为,这是对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理念上是有不同的,它更注重的是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交际的需要。那么,在这样的要求下,句子作为习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应该着重训练了。当然,“检验同学们是否准确理解了词义并能正确运用该词”,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造句教学中需要落实的根本。所以,在遭遇了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句子后,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调整和改正。
一、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
让学生明白词义是造好句子的前提。很多学生理解词义多是靠词典的解释,似懂非懂,所以才会闹出笑话。因此,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除了查字典理解生词,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最好能写上两三个意思相近的词或一个句子。只要在课堂上一提问,学生有没有认真去完成一目了然,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有些学生虽然理解了词义,让他说一个句子出来,他一下子也会无从下手,还是需要老师在一旁创设情境加以引导。
例如讲到《全神贯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我请学生用“全神贯注”说一句话,个别反应快的就说:“我全神贯注的听课。”我表示太简单了。于是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再请两名学生演一演,然后让学生再造句。“张老师上的课很精彩,我全神贯注的听着,外面下雨了也不知道。”“妈妈在全神贯注的研究新买来的手机,菜烧焦了也不知道。”“我在全神贯注的看新买来的书,妈妈喊我吃饭我也没听见。”„„我再问:“与‘全神贯注’意思相近的词有哪些?”“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我调侃:“那你们还会造出‘我聚精会神的发呆’这样的句子吗?”全班哄堂。
只有对词语有了深刻的感受,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造出好的句子来。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的学生在造句时,只考虑词语本身,而不太注意句子的逻辑性,显得不合事理。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一个“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样的句子。我让学生仿照说一句,有学生说“在家里,我时而吃饭,时而睡觉,时而写作业,时而看玩游戏,结果被妈妈骂。”我说:“你这个句子很特别!你能现场给我们大家示范一下吗?”这学生才演了一半就不好意思的停下了,显然也觉得不太合理。
怎样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我认为可以多用关联词语去造句。在讲授课文时,只要文本中出现了关联词,我都会让学生模仿练说句子。如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造句时,我先完成前半部分,让学生补充。“因为他不认真学习”,有的学生补充“所以成绩下降了”,有的补充“所以老师批评了他”,还有的补充“所以他的爸妈很生气”。又如用“非......不可”造句,我启发学生:有哪些情况使我们“非好好学习不可?”有的学生造出了“要想成绩优秀非好好学习不可。”“要想做三好学生,非好好学习不可。”“要想考上大学非好好学习不可。”这时我再让他们汇总,于是就有了“妈妈总是对我说:‘嘉俊啊!你要想成绩优秀,要想做三好学生,要想考上大学,现在非好好学习不可了。’”再如“不但„„还„„”,很多学生都是造“她不但学习好,还乐于助人。”四年级还造这样的句子,显然单调了。于是我启发他们,除了在班里,在家里或社会中有没有可以用上这个关联词的?很快,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句子“今天我在家不但帮了妈妈做饭,还和爸爸一起了打扫房间。”“昨天在超市里,妈妈不但给我买了好吃的零食,还给我买了学习机。”“今天早上天气还好好的,现在不但刮起了风,还下起了大雨。”这样的训练,学生还是很有兴趣的。
三、鼓励学生百花齐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要使学生造出的句子有活力,有新意,表现出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记,教师不但自己要具有创新意识,更要鼓励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在造句教学时我不断强调:
1.在内容上,要求学生尽量一词造多个句子,避免雷同。我平时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其他同学已造过的句子我不造,我要别出心裁地造别人没造过的句子。对于与众不同的句子,我高调给予表扬鼓励,而对于那些内容雷同或抄袭的句子则要求重造。
2.在感情色彩上,要求学生一词造多句。有些词既可以作褒义词,又可以做贬义词,对于这类词,在指导学生造句时,要从感情色彩上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骄傲”这个词,学生更熟练运用它的贬义,对它的褒义,似乎反应不过来。于是我举例:“中国的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我们是不是感到很„„?”学生马上领悟过来,纷纷发言,“经过我的努力,这次语文测验我考了98分,妈妈夸我真棒,还说我是她的骄傲。”“今天我为自己是永一小学的学生骄傲,明天我要让学校为我骄傲。”嗬,广告词都用上了。
3.在句式上,要求学生一词造多句。同一个词,可以造陈述句,也可以造反问句;可以造比喻句,也可以造拟人句,甚至夸张句。
例如“敬佩”这个词,有学生说:“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真让我敬佩。”我给予肯定后提示,能不能换一种句式?沉默一会后,就有了“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怎能让我不敬佩她?”“张老师上课精彩,知识渊博,我不得不敬佩她。”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造,而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擅用手中的那把钥匙。
其实,在造句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教师用心去引导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灵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的造句就会文思泉涌,造句就会变成一件令人畅快的事,造出来的句子才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重新审视新课程下的造句教学》 周巷镇中心小学 吴红利
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造句训练》新中南平小学 程秀珠
4、《让“造句”绽放灵动的光彩》东莞中堂中心小学
【议论文结尾训练】推荐阅读: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09-12
议论文写作训练07-25
高中议论文结构训练09-19
高三议论文训练一09-25
高中议论文段训练10-05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1-09
初学者议论文阅读训练06-12
高考作文复习之议论文审题训练01-13
并列式结构议论文训练学案教案06-20
议论文的议论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