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通用12篇)
学生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就是一个个安全隐患。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一些小事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如厕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5、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滑倒受伤。3.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4.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5.防碰撞。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四、学校向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二是课间活动文明游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三是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是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养成宁静的心理品质
阅读是一种高雅的心灵活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能使人充实, 让人受到心灵的洗礼。古往今来, 没有哪位有识之士不是博览群书的。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 我们提倡在课余时间, 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的文化素养逐渐深厚了, 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就会自觉地欣赏、追求真善美, 厌恶、摒弃假恶丑。学生的精神境界就会在众多优秀文化的熏陶中, 不知不觉地得到升华, 自然会去除浮躁的心态, 逐步养成宁静淡泊专注的心理品质。我们就不用担心学生整天叽叽喳喳、调皮捣蛋, 更不用担心学生不安心学习, 成绩下降了。
二、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开展体育活动, 促进学生体质、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机能的提高
课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体育竞赛, 比如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短跑、斗鸡、扔沙包、踢毽子等。这些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反应速度, 增强了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 提高了运动技巧, 更重要的是课间活动让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调整, 使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而且体育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 这种活动能满足学生相互交往、驱除寂寞的需要。在这种有组织的课间活动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遵守规则, 学会了与人合作, 也学会了竞争。
2.开展益智活动, 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由于课间活动只有十分钟, 时间比较短, 如果活动量太大, 课间活动项目不能在上课前结束, 让学生还意犹未尽, 必然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认为课间活动应尽量进行些小运动量的健身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间活动创新大赛, 让孩子改良已有的课间活动项目, 或者创造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课间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并通过创新活动, 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开展艺术类娱乐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对美的追求得到了空前发展。我们可以学校或者班级为单位, 把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 既可以三五成群小组交流切磋, 也可以大组集中由老师讲解指导练习。
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境界。因此利用课间十分钟开展艺术类活动, 对于培养少年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及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班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学校现有的活动资源, 安排丰富多彩且有校本特色的活动。活动中, 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 又是学生的保护者, 还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既有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让孩子们劳逸结合;又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风, 使学生不仅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可谓一举多得!
三、规范课间的活动管理, 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
1.发出倡议, 提倡文明活动
学校德育处、各班主任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晨会等阵地, 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课间活动以静为主, 比如读书、下棋等;艺术体育等热闹的活动最好在室外进行, 以免干扰静态活动的学生。一切课间活动要做到安全、有序、文明。
2.固定场所, 开展各式活动
学校要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课间有书可读, 有地方安静读书。开放舞蹈室、微机房, 规定各个兴趣组队的活动场所, 班主任和兴趣组队的老师要加强管理, 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3.规范管理, 强化文明行为
每班选出两名学生, 作为“文明课间活动”的监督员, 并实行每日汇报制度。学校设置文明岗, 值周学生加强巡视, 对学生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进行制止, 批评, 并记录下来, 与班级纪律分挂钩。全校老师齐抓共管, 贯彻“人人育人, 事事育人, 处处育人, 时时育人”的原则, 努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课间活动;近视;预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19-2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对象,了解视力现状。
我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三年级是视力波动最大的一个年级,很多学生一二年级视力都很好,到了三年级视力就突然下降了,可能跟进入三年级后课程的数目、难度、作业量突然增加有关吧。我利用防近月对学生进行视力保护宣传,并以班级为单位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定实验班级。
为了让研究具有说服力,我开始找寻此研究的理论依据,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网上有些这方面的研究,如:在“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中,笔者明确指出了课间十分钟有效利用的各大好处:下课到户外活动可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生长发育;下课到室外或放眼远眺,可让双眼得到休息,预防近视等。在《近视防治漫谈》系列中,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新英格兰眼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把191个平均年龄在13.3岁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他们每天参加户外活动、阅读、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并每年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研究发现,患近视的孩子每周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为8.3小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2.5小时,而没有患近视的孩子每周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为12.6小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8.4小时等。然后我在三年级中随机抽选了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即三年级2、3、7班。
二、实验的实施阶段
1.课间活动情况问卷调查。
确定实验班级后不久,我在三个实验班级开展了一个“课间活动情况“问卷调查,大致把他们的活动情况作了三个分类,即:室内活动、走廊远眺和室外操场活动(以下简称:室内、走廊和操场),结果是:三个班级在室内活动的分别占班级人数的:66.7%、56%和88%;走廊活动的是10.4%、16%和6%;操场活动的是22.9%、28%和6%。由此可见,各班级课间选择仍然留在室内活动的占到多数。
2.课间活动分组后的视力现状分析。
针对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我又对这三大类学生的视力状况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室内活动人群的近视率是36.54%;走廊活动人群的近视率是18.75%;操场活动人群的近视率是21.4。这个数据让我看到室内活动学生的近视率均高于走廊远眺和操场活动群组的近视率。
3.课间活动情况的干预实施。
我到各实验班把班级的视力现状和课间活动三大类学生的视力现状分析给学生们听,并开始对他们的课间活动情况给予干预,告知他们远眺和户外活动的好处,鼓励他们多走出教室,参与户外活动,一方面放松大脑和身体,一方面让工作了一节课的眼睛得到休息,从而起到预防近视和延缓近视程度加深的目的。小学生喜欢并愿意接纳新鲜的、好的事物,当他们通过老师的数据比较了解到远眺和户外活动对视力的好处时,大多数原本下课后在教室活动的学生们,都能走出教室,或在走廊上远眺,或到操场活动。但他们自觉性差,很难持久的坚持下去,因此我在班上设立了“防近小助手”,让他们负责下课后督促学生走出教室参与远眺或户外活动。
三、实验的验收阶段
1.问卷调查。
2015年3月,我在各实验班级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经过干预后的课间活动情况,调查发现:经过干预后课间在室内活动的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学生选择到走廊或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
2.干预后学生的视力情况。
分析完调查问卷后,我对他们进行了视力检测,来了解他们的视力变化情况,以观察课间活动对学生视力的影响,我首先检测并分析了原先在走廊和操场活动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原先在走廊和操场活动的学生,视力波动不大,近视的新发病人数很少,大多数原先近视的同学近视没有加深,甚至還有所好转。而原先在室内活动的同学,经过干预后他们改变了课间活动方式,他们的视力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经过干预后,许多在课间在室内活动的学生都改变了课间活动方式,他们或到走廊上远眺、踢毽子,或到操场去打球或做小游戏。到走廊上活动的学生,近视率增长了1.89%,操场上的增长了5%,仍然在教室的增长了16%。而就近视程度的加深而言,走廊和操场活动的学生近视加深的均少于仍在教室活动的学生。
3.和对照班级的视力情况对比。
2015年4月我对所有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并和三个实验班级的视力情况进行了比较,三个实验班级的近视增长率分别为:4.2%、8.5%和2%,而其他对照班级,最低的为8.6%,最高的为11%。实验班级的近视增长率明显小于其他对照班级。
四、实验的总结阶段
1.检测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调查。
2.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实验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3.作好反思,上报实验成果。
研究内容:
1.课间远眺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研究;
2.课间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研究。
研究方法:
1.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来探索课间活动对小学生近视预防的干预研究。
2.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课间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nlc202309011454
3.比较实验法:通过干预前后学生视力情况的对比及和对照班级的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来总结课间活动对学生近视的干预作用。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五、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结论:课间十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远眺和户外小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延缓近视的发生速度和发展程度。
1.远眺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
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的过度疲劳会产生睫状肌痉挛而产生假性近视。当这个疲劳延续下去,假性近视也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甚至变成病理性近视。上完一节课后,学生的眼睛多处于疲劳状态,远眺可以让眼睛放松,把聚光点放大,缓解眼部疲劳,松弛视神经,从而达到防控近视的作用。在实验研究中,干预前的调查就发现在课间在走廊上进行远眺孩子的近视率明显低于室内活动的孩子,而经过干预后,部分室内活动的孩子改变了课间活动的方式,选择到走廊远眺,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些孩子的近视新发病率和近视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后未进行活动方式调整的学生。
2.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
(1)下课让学生到操场活动,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到孩子身上,可以促使孩子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维生素D。多巴胺可有效地抑制眼球的增长,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钙的吸收。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钙则易使眼球壁的弹性和表面张力减弱,在近距离用眼或在低头状态下,易使眼轴拉长而发生和发展近视。阳光还可使孩子瞳孔收缩,加大眼睛的聚焦力,看到的事物更清晰,從而起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2)户外玩耍、运动等减少了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机会,而增加了看远的时间,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球类运动。运动时,眼睛以球为目标,不停地远近上下左右调节和运动,使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收缩和舒张,不断地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改善睫状肌的功能,有效防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3)在我的实验研究中,干预前的调查发现在操场上活动的孩子的近视率明显低于室内活动的孩子,而经过干预后,部分室内活动的孩子改变了课间活动的方式,选择到户外活动,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些孩子的近视新发病率和近视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后未进行活动方式调整的学生。
反思:小学生的近视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部门也一直着手研究如何对中小学生的近视进行有效的防控,但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依然是一路上升。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究其原因预防的方法也很多,防控近视要从爱眼护眼的小事做起,点滴成河。课间活动每天都有,对孩子的课间活动情况进行适当的干预,让他们在愉悦、放松身心的同时,眼睛得到休息和锻炼,是防控近视的一个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生 课间安全 安全防范 教育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我们的小学校园里,每每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便簇拥着飞奔出教室,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课间十分钟,做做游戏,休息放松一下还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往往有些孩子追逐打闹、游
戏过头,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拥挤伤害经常发生在教学楼道、门口等场所,下课后学生大量拥挤着冲出教室,或者在楼道上拥挤,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学生极易跌倒而发生严重人身伤害,更有甚者还会发生踩踏事故;追逐伤害发生的频率也很高,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经常会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满校园追逐打闹,边跑边不时往后看,极易被绊倒摔伤,倘若手中还拿着棍棒一类的东西,那么就更危险了;游戏伤害是课间十分中普遍存在的,游戏本身就包含着危险的因素,如打陀螺,斗独腿,扔飞镖等游戏,加之游戏的场所一般在楼道、教室等比较狭窄的地方,人又多,极易发生危险。
为保障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安全,学校和班主任要加强教育和正面引导,强化安全管理。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间安全,加强对学生的课间安全教育。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利用集会、晨会、班队会、校刊、橱窗等阵地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教育学生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危险性玩具,遇到伤害不慌张,沉着应对,设法自救,及时联系老师等。
发动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地排查活动安全的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及时发现,及时整改。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和打闹。学校还要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保障学生课间安全的规章制度,例如为各班规定专用楼道,以杜绝拥挤,课间增派值班教师或者值班学生加强监督等等。
第二,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细致耐心的做好课间管理工作。规范护导,安全防范,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保障学生在校活动的安全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作为班主任,要端正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密切联系班委会和任课教师,强化监督,课间要多巡视,及时排除课间安全隐患。其次,坚持依法执教,坚决打击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责令写悔过书和保证书,促其自省,以儆效尤。
第三,建立红领巾课间执勤小组,把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执勤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红领巾执勤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执勤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与此同时,可以把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监督氛围,增强安全管理的时效性。
第四,学校要重视安全游戏的教学,多开发一些轻松、简单、健康的、有意义的课间安全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优雅的音乐等方式设法渲染课间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降低课间不安全因素。
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无数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明显地左右人们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曲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大课间活动的音乐一响,原来安静的操场,立刻变得人声嘈杂,一片欢声笑语。同学们生气勃勃,各显神通,活动花样多多。有跳绳、皮筋、毛毽、篮球、足球……同学们成群结伴,甩大绳的排成一排或几排,有秩序地跳起来,大家都很认真,接连不断地跳来跳去,很少有间隔。有的同学在跳皮筋,几个同学一伙,圈成一个小圆圈,仿佛是欢快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显得更加活泼与可爱……还有的同学在打篮球、踢足球,场面十分激烈,场下的加油声也是少不啦的。面对双方的对手,他们一个个信心十足,充满啦必胜的信念。虽说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他们依然不向对方低头认输。
我们班举行啦一场踢毽比赛。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五彩斑斓的毽子飞起来啦。一个动作轻盈的小女孩吸引啦大家的目光,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踢毽高手吴靓,她的脚一勾一弯的踢着毽子,好像是在跳着芭蕾舞。突然一阵带有寒意的风儿吹来,像是要把毽子从吴靓的脚上夺走,然而,胸有成竹的吴靓脚一伸,又稳稳当当的接住啦毽子。两分钟过后,比赛成绩出来啦,不出所料,吴靓获得啦第一名。
大课间活动让同学们可以增强体质、开发智力,还能帮他们解除忧愁和烦恼……课间活动真是太有趣啦,怪不得所有的同学都喜欢它呢。
为增强同学平安意识,把同学平安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平安教育
1、加强教育,增强平安意识
利用集会、晨会、班队会、橱窗等阵地进行课间活动平安教育,增强同学自我平安防护的意识。
2、加强宣传,普和平安知识。
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危险性玩具,遇到伤害不慌张,冷静应对,设法自救,和时联系老师。
3、适当训练,提高平安防范能力。
通过班队会、晨会时间,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争辩会、讨论会等形式对同学进行活动平安能力训练,普和知识,提高能力。
二、平安管理
1、定期召开值日组长、值日导师工作会议,增强平安责任意识,思想上重视平安工作。
2、明确值日组长和当天值日教师的工作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规范护导,平安防范,和时处置平安事故。
3、值日教师和时到岗,密切关注同学活动,对危险性游戏和时制止,正确地处置突发平安事故。
4、发动教师和同学,多角度地排查活动平安的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和时发现,和时整改。
5、设立年级、班级“平安检查员”和 学校“文明礼仪小使者”。每到课间,楼道楼梯口、操场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佩戴红色“安检员”标志的同学和佩戴“文明礼仪使者”绶带的同学在巡视,并对同学友情提示“轻声、慢行、不要拥挤”“慢慢走,不要跑”“请不要追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等。
三、平安职责
在校同学课间活动平安工作由李慧珠校长总负责,大队部高云老师具体负责。各值日校长、值日组长负责当日平安工作,加强巡查、监督,担当督导工作,做好平安防范。
四、具体措施
1、丰富同学的课间游戏活动
在小同学群体中流传的课余游戏活动,大多是内容单一、狭窄,教师应该依据同学的活动内容、过程、步骤适当地进行调整,空虚和完善,并积极鼓励他们自身在原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改革,推陈出新,使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有意义。可以举办一次“我的游戏我做主” 课间小游戏征集活动。
2、参与同学的课间活动
教师和同学做游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休息,使自身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同学的活动兴趣,规范同学活动的.游戏规则,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品质。
3、积极倡议课间体育
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课间体育,用课间体育占领课间活动,只有引导小同学开展健康的、平安的课间体育活动,来替代“追逐打闹”,才干从根本上规范小同学的课间行为。体育教师可以教授同学一些健身益智的体育小游戏。
4、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
中小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到底是集体统一做操好还是让学生自主活动好?笔者认为:大课间活动既要集体做广播体操, 也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二者兼而有之。
一、广播体操对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广播体操是教育部推广的国操, 必须做。2007年7月, 教育部又推出了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介绍说, 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更具科学性, 整套体操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理论为创作的基础, 动作的设计注重适应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注重学生承受体育负荷的规律, 符合有氧代谢的特点;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 更加注重体现广大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广播体操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分量很重, 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因此, 它还是体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很好的载体。你到学校去看看, 这个学校广播体操做得好, 其他方面工作也不会太差。学生精神面貌、学校管理、师生和谐等方面, 都能在每天的广播体操中体现出来。
二、大课间给学生创造自由快乐的活动天地
大课间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快乐的活动天地, 学生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选择活动项目, 体现了“因人制宜”的原则。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还要考虑校情、场地、季节、安全等因素, 也就是要体现因校、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那么, 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呢?
一是实行“双间制”。上、下午第二节课后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二是采取先集体做操后分年级、班自主活动的形式。每个年级、班一周各两个必选项目 (毕业年级项目与体育考试科目结合) , 每四周一循环。即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前5分钟集体做广播体操, 之后25分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自主活动。每周每班安排两个必选项目, 其他游戏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如七、八年级的活动项目有:长绳、沙包, 短绳、皮筋, 软式排球、呼啦圈, 毽球、仰卧起坐;九年级的活动项目有:篮球投篮、篮球运球、软式排球、实心球、沙包、皮筋、短绳。另外根据季节调整活动内容, 冬季时, 上午大课间进行全校冬季长跑, 下午大课间按原计划进行, 最后安排5分钟时间调整气息、整理队伍、带回教室。
三、搞好大课间活动的几个建议
1. 领导重视、转变观念是前提。
大课间活动质量的高低, 关键是看学校领导是否真正重视大课间活动, 是否树立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着想的理念, 是否使“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植根于师生的心田。我校提出“以体促智”的办学理念, 着力在师生中确立“我运动、我快乐, 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 将体育工作确实提上日程, 坚持“双间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体育锻炼成为师生每天的必修课。
2. 活动方案的制定是保证。
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才能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对于活动时间的安排、不同季节活动内容的确定与选择、活动强度的论证、组织形式、场地划分、器材的配备、音乐的选配、行进路线、教师的指导与参与、领导的监督、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的结合、民间游戏开发、各种赛事 (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等) 的确定等因素都应在设计范围之内。充分发挥大课间的综合效益, 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贯穿于活动之中, 既强身健体, 又陶冶情操。
3. 组织管理是关键。
只有管理到位了才能保证活动质量, 才不会使大课间活动制度落空。在上述方案的指导下, 制定系列相关制度和相关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执行, 保证每一次活动中师生参与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领导监督检查到位、评价机制到位、方方面面的协调到位。尤其是安全保障更要到位。大课间活动是每天全校师生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与的大型集体活动, 学校场地有限, 人员密集, 在自主活动时对组织管理工作要求更高, 除进行场地、器材安全检查外, 还要避免开放式的“自由”活动, 保证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减少和防范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
大课间活动项目毕竟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致使一些体育项目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因此, 学校可举办各种体育社团或俱乐部, 如健美操、藤球、乒乓球、足球、武术操、田径训练等, 给师生创造锻炼健身的广阔天地。
尤芳:老师,怎么写关于“课间”的作文?
郭老师:同学们在学校里每天要度过好几个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课间十分钟带给了同学们欢乐和幸福的童年。
小楠:您的意思是——一定要写好同学们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的?
郭老师:首先要关注身边的同学们课间做了哪些活动。选准活动。
尤芳:写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是详写;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等活动都可以吗?
郭老师:是啊。写这些都可以。这就要思考第二个问题——哪里需要详写、哪里需要略写。要有详有略,抓住两三个小的场面作为重点来写,抓住一两个同学作为重点来写,其它的一带而过。
小楠:写场面、写人物的时候,具体怎么处理呢?
郭老师:要思考从哪几方面写这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写活动场面不光要写参加活动的人是怎么做的,还要写出周围观众的表现和情绪,这样才会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写活动场面时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情绪等。这里面的诀窍是——把句子写具体,可以用比喻的手法以及准确的动作词语、形容词、象声词等。
小楠:是的。句子“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就比“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一抬腿,沙包从裤腿边飞了过去。”这两个句子,就不一样,在意思表达上有不同。
尤芳: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轻巧地”和“嗖”两个词。“轻巧”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动作敏捷、灵活。“嗖”这个象声词说明沙包飞过来的速度很快,还带着风声。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气,就不够具体。
郭老师:是的。这就是说,要注意用词,把句子写得越丰富越形象,效果就越好。
尤芳、小楠:知道了。想写好“课间活动”要做到——选准活动、有详有略、注意用词。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对“郭老师聊作文”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踊跃给我们投稿,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噢!
来稿请寄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家教世界》杂志
郭老师 收
摘要: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提前到校或放学未离校这段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本文调查了某小学240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得出目前小学生课间活动在活动种类、活跃程度、游戏类型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研究课间活动的性质、规律和特点可以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规范小学生课间行为,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质量。关键词:小学生;课间活动;课间游戏
一、调查背景“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教室沸腾了起来。课间的十分钟,学生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是在跳绳、踢毽子、拍皮球、还是在做游戏?根据媒体报道,许多学校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禁止学生在教室和走廊奔跑、打闹或大声喧哗。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诚然,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性活泼的孩子们,在校规校纪的束缚下,该如何享受这宝贵的十分钟呢?课间活动在时间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学生进校到上课这段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按照大多数小学每天6节课,每个课间10分钟的时间来计算,课间休息时间是50分钟,再加上每天早晨提前到校的时间,平均每个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超过了60分钟。这些时间学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也是很宝贵的。那么,小学生在课间究竟喜欢做些什么活动?学校和老师又该如何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间活动呢?为此我们展开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希望能在充分了解小学生课间活动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对策。
二、问卷调查
2013年5月上旬,我抽取了某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年级40名学生,共计24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课间活动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1.你所处年级?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E.五年级 F.六年级 2.性别?
A.男
B.女
3.课间你感到:
A.紧张
B.有趣
C.无聊
D.放松
E.其它___________ 4.课间你都做些什么?
A.运动游戏
B.看书
C.做作业
D.聊天
E.上厕所
E.自娱自乐
F.发呆,无所事事
G.其它______________ 5.课间你通常在什么地方玩?
A.走廊楼道
B.教室
C.操场
D.其它地方
6.你认为课间多长时间合适? A.15分钟
B.20分钟
C.10分钟
D.无所谓
7.课间你喜欢做什么游戏?(可多选)
A.跳皮筋 B.跳绳
C.成语接龙
D.拍手游戏
E.棋类游戏
F.智力游戏
G.棒棒线 H.踢毽子 I.捉迷藏 J.老鹰捉小鸡
K.石头剪刀布 L.跨大步 M.编花篮
N.其它 ________________ 8.影响课间活动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老师拖堂
B.没有玩伴
C.有学习任务
D.有其它事
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了240份问卷,收回240份,经过认真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具体信息:
240名学生中,有28%的学生觉得课间时间比较无聊,34%觉得能利用这段时间放松自己,但觉得有趣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9%。
38%的学生觉得课间10分钟就够了,59%觉得应该延长到15分钟,选择20分钟的只有7%,还有些觉得无所谓。
53%的学生下课后只在教室活动,25%会去走廊楼道,选择操场的人并不多,因为时间不够。那么学生们课间到底在做些什么
呢?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学生分成三组,即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来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如下:表
一、课间活动内容课间活动内容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平均百分比做作业 8% 10% 25% 18.7% 上厕所 12% 10% 6% 9.3% 看书 4% 11% 23% 12.7% 运动游戏 19% 20% 7% 15.3% 聊天 16% 21% 22% 19.7% 无所事事 25% 20% 11% 18.7% 其它
16% 8% 6% 10% 虽然很多小学生在课间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某一项活动内容,但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年级,学生在课间大多都是无所事事,要么和同学聊天,要么在教室内外无聊地走几圈,要么就是看书写作业,选择运动游戏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即将小升初,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利用课间看书或做作业,从而浪费了宝贵的休息与放松的时间。从数据中我们还发现,低年级同学由于年龄小,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更加不知在课间做些什么。这样的课间让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无聊和沉闷。那么学生在课间喜欢玩什么游戏呢?高中低年级的选择有很大不同,请看以下表格:表
二、课间游戏内容(可多选)年级游戏内容低年级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拍手游戏、跨大步、石头剪刀布等中年级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棒棒线、编花篮、棋类游戏等高年级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踢毽子、棋类游戏、跳绳等数据显示,高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而且他们喜欢的游戏种类也很多,并不集中在某一两个游戏上。许多游戏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给他们带来许多乐趣。通过小范围地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发现学生下载文档到
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
10人已下载下载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我要定制简历
通过游戏不仅收获了快乐,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有:表
三、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因素(可多选)年级老师拖堂没有玩伴有学习任务有其它事低年级 58.5% 8.5% 13.8% 13.2% 中年级 50.8% 4.8% 25.2% 15.7% 高年级
41.6% 2.3% 38.7% 19.8% 由表三可知,目前影响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师拖堂”和“有学习任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老师拖堂”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但最低都已超过了40%。“有学习任务”这一因素主要包含预习、复习、背书、做作业等,这一现象在高年级特别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作业量也比较多。而低年级同学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有限,“没有玩伴”的比例比其它两个年级要偏高一些。
四、建议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小学生还无法充分利用这课间十分钟进行有效的放松,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是由于学校的规定,他们不能痛痛快快地去玩,被规定束缚了手脚。第二是学业负担太重,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课间有大部分人进行学习活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第三是老师参与少,学生缺乏引导,不懂得如何放松和休息。第四是课间活动时间短,活动空间有限。那么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学校到底该如何开展学生的课间活动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多开展小学生喜爱的课间活动,例如玩一些不受场地、时间和人数限制的游戏,锻炼身心。
放学安全儿歌
放学了,排好队,整齐队伍出校门。小摊贩,设路边,不要停下去购买。过马路,走横道,前后左右看一看。上公交,不争抢,等车停稳再上车。红领巾,胸前飘,违反交规我不做。按时间,回到家,莫让家长在等望。
课间活动儿歌
摘 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学生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有组织、有计划、新形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它具有组织形式简单,适合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需要等特点。在实效性方面表现为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心理素质的增强。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探析,旨在更深的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涵义、有效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理论探析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涵义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学生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学生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它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体操、健美操、舞蹈、民间体育、体育游戏等。传统的课间操的体育活动的活动时间短,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得以缓解,它不仅可以调节学校紧张的学习氛围,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新形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学者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看作“大课间体育活动课”,把传统课间操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新形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它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一)组织形式简单,适合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
我国在学校推行和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实践证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除了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们紧张的学习氛围起调节作用。各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计划、组织和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欢迎。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需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决定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诸多功能,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置才能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结构功能更加趋于完善。
第一,活动时间充足。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以集体形式完成的传统的广播操、健美操,新兴的体育游戏等,这些集体性的内容,有利于学校的组织并且有利于保证学生满足基本的运动量要求。
第二,满足个体需要。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同时满足各学生的个性需求,它将单调、形式单一的课间操变成为学生感兴趣,形式多样、寓乐于练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第三,满足文化需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因此各个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排就拥有了足够的自主性,不少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构建自己学校的特色项目,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与影响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需求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原因,是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绩效的前提。与传统的课间操比较,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从而深得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充分的展现自我,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班级凝聚力等。
(二)大课间活动能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大课间体育活动通常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一般是在早上九点,学生通过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能够调节眼部肌肉,缓解疲劳,对预防近视有良好的作用;强度适中的户外运动能够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吸收足量的氧气,从而迅速解除脑疲劳,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三)大课间活动能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而选择自己喜欢参与的项目,可以将技术熟练的应用到活动的参与过程之中,大大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项目的运动技能;另外一方面,老师可以将动作技能的教学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复杂、枯燥的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大课间活动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或比赛的机会增多,比如足球比赛、接力赛跑等。另外,大课间体育活动通常都具有节奏清晰、活泼、具有活力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下去参与体育锻炼,边锻炼边欣赏音乐,心情轻松愉快。这样能达到放松身体,调节心情的目的。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产生的问题
(一)器材设施等投入不足
虽然素质教育在体育改革中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基本的考核标准。主要表现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不够、学校的体育教师投入力度不够缺少指导和引领以及体育器材短缺等几个方面。
(二)与体育课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当前学校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要么是随意性太强,要么就是太过于统一而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致使学生们所做的体育运动和理论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需要制订完善的计划和方案
在当前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中,依然缺乏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对体育教学整体性的把握不够。毕竟,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科学文化课程依然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旧的教育思想理念依然制约着教育机制的改革进程。这些都是根本性影响体育活动计划和方案形成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刘晓.大课间体育活动值得大力推广[J].中国学校体育.2004.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学生大量转移到城镇学校求学的潮流。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班额大、校园面积小, 活动场地更小, 又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 供需矛盾突出, 加剧了城镇学校小学生课间活动管理的难度。学生相互碰撞、碰伤、摔伤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校和教师对此忧心忡忡, 提心吊胆, 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对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分组,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以班级为单位, 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前提
班主任应着眼全班学生,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 掌握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熟知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以此信息作为分组的依据。将有共同兴趣和爱好、性格特点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如艺术类、活动类、读书类、环保类、书法类、写作类、绘画类等小组, 这样做可使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开心有趣、能持续、有效果。再结合学校活动场地控制每小组人数, 不至于因为小组人数多而无法开展活动。分组切忌随心所欲, 不尊重学生实际, 要科学合理, 全面兼顾, 避免影响学生课间活动的效果和正常开展。
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有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有保障措施,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关键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兴趣相同、性格相似、配合默契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来开展课间活动。因为小组成员趣味相同, 兴趣一致, 活动中乐此不疲, 相互鼓励, 才激发了小组活力和创造力, 增强了凝聚力, 产生了共振效应。为保障小组活动的落实, 每一小组都要精心挑选一名责任心强, 善于管理和沟通的组长, 带领各小组开展课间活动。同时针对不同小组的活动特点和学生特点, 教师要事先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如读书组对读书方法的应用和总结, 读书内容和任务的落实, 运动小组在活动中应注意那些动作要领和安全隐患等情况, 教师事先都要细化, 提出明确要求, 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要注意哪些方面。从而减少不利因素, 降低安全隐患, 提高小组活动质量, 确保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三、学校和班级健全检查评价机制,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保障
学校把各班级课间分组活动的情况统一汇总, 制成评价表, 从组名、组长、活动地点、组员姓名、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注意事项、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 通过适当的分值加以量化, 派专人随时检查小组活动, 把量化结果作为班级管理和班主任日常工作考核评价的依据。班主任也要对本班活动情况及时检查指导, 总结提高。同时学校把在小组活动中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有创新的班级、小组、个人进行大力表彰, 推广经验, 相互借鉴, 营造氛围。使得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有推动力、吸引力, 从而形成常态化、效益化、品牌化的小组活动, 为创建文明平安校园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定期轮换小组活动内容或不断创新活动内容,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不竭源泉
小组活动一段时间后, 学生有可能出现厌倦乏味, 不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质量下降的现象。此时班主任根据实际需要轮换本班小组活动内容, 让不同的小组整体互换角色, 接受新鲜内容, 使小组学生常有新鲜感和进取心, 以增强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由于小组互换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接触面广了, 在巩固自己优势的基础上, 又弥补了不足, 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 从而促进了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能全面健康发展。
五、学校随机开展各种比赛活动, 是小学生课间分组活动的长效动力
为了持久推动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 学校还要随机开展读书比赛、趣味运动会、书法比赛、绘画展览、歌咏比赛, 环保小卫士评选、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汇报的平台, 把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比赛, 并大力表彰。这样将会极大地鼓励小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学生既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又能获得前进的动力, 使小学生课间小组活动更高效、更有生命力, 更有价值。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推荐阅读: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10-31
学生课间活动要求11-03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模式探索09-29
学生课间营养餐05-26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课09-19
课间活动文明标语12-01
有趣的课间活动小学作文07-16
快乐的课间活动话题作文11-10
安全过课间11-30
有趣的课间活动作文600字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