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用管理实施办法(推荐8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符合《规范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申请公告企业材料进行审核、公示并公告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以下简称规范企业)名单,负责对规范企业监督检查、变更、整改、撤销公告等工作。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央企集团)负责本地区(本集团)申请公告企业的初审、数据汇总及材料报送,对本地区(本集团)规范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规范企业应自觉保持符合《规范条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评,积极配合监督、检查。第三章 申请、审核及公告
第七条 申请企业编报《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1)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所属央企集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请。申请企业应对其材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八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央企集团负责对本地区(本集团)的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按照《规范条件》要求对企业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初审合格后将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九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监督检查采取企业自查自评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检查规范企业达标项和指标符合《规范条件》的情况。
第十二条 规范企业应于每年4月30日前提交上一的自查自评报告(格式见附件2),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审核后于5月31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央企集团所属企业的自查自评报告应同时抄送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央企集团应适时对本地区(本集团)的规范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每个规范企业的现场检查原则上不应少于每两年一次。第十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规范企业自查自评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定期组织对规范企业保持符合《规范条件》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第十五条 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对规范企业出现不符合《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第五章 变更
第十六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3)。
(一)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
(二)企业注册地址发生变化的;
(三)中央企业隶属的央企集团发生变化的;
(四)规范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公告内容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对企业变更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合格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合格后进行变更公告。
第十九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企业应于发生变化之日起1年内提出重新公告申请:
(一)企业生产地址搬迁的;
(二)企业发生分立的;
(三)与非公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
第二十条 逾期未重新提出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原规范企业公告。第六章 整改
第二十一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整改:
(一)未按时上报自查自评报告的;
(二)自查或检查发现问题的;
(三)经核实自查自评报告存在虚假统计数据的;
(四)其他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
第二十二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应督促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被要求进行整改的规范企业,应在完成整改后及时将有关情况经相应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二十三条 企业在3个月内没有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将按照相关程序撤销其规范企业公告。第七章 撤销公告
第二十四条 规范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实确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撤销其规范企业公告:
(一)一年以上无机器人销售业绩的;
(二)两年以上无新接机器人订单的;
(三)已停产,并宣布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
(四)被兼并,无独立法人资格的;
(五)填报相关资料有重大弄虚作假行为的;
(六)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七)不能保持符合《规范条件》,并且拒绝整改或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
(八)发生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定的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九)发生其他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重大事项的。
第二十五条 对拟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书面告知相关企业,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相关企业在收到书面告知函之日起30日内,可书面提出陈述或申辩。逾期未提出的,视为自动放弃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六条 被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从被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规范条件》公告。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5日起实施。附件:1.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 2.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自查自评报告 3.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变更申请报告 附件1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 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填 报 须 知
一、填写申请报告应确保所填资料真实准确。
二、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另附页面。
三、请在申请报告所选项目对应的“□”内打“√”。企 业 声 明
1.本企业自愿申请并遵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及相关文件的规定。2.本企业自愿向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机构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和资料,并为监督检查及抽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经济类型 1.国有□ 2.集体□ 3.私营□ 4.外商独资□ 5.中外合资□ 6.港澳台投资□ 7.其他:
企业形式 1.有限责任□ 2.股份有限□ 3.股份合作制□ 4.个人独资□ 5.其他:
业务类型 1.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 2.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 生产地址
是否上市公司 上市地点及代码 申报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企业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自有□ 租赁□
自有□ 租赁□
员工总人数 其中技术人员人数
上销售数据(本体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万元)年销量(台/套)上销售数据(集成应用企业)系统集成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年销售额(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 年销量(台/套)
二、企业资产情况 序号 内容 资金额
(万元)备注 1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现值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3 流动资金(均值)
资本金及比例
固产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其他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 9 净资产上销售收入 11 上利润总额 12 上缴税总额 13 上研发投入
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 累计投入研发资产
三、企业应具备条件情况说明
1、企业综合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四至十四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内 容 备 注
综合条件 是否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是否具有独立研发、生产、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纳税情况 提供纳税证明
是否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是否具备相应生产、检测和研发设备 企业规模 财务状况 审计报告
是否具备相应的研发/生产场所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十五至十九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填写附表1 质量要求 检测设备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核心产品的认证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是否建立符合GB/T 19001-201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 本体生产企业填写附表2 集成应用企业填写附表3
3、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二十至二十五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研发创新能力 核心产品专利权或软件著作权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研发能力及相关资质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人才实力 企业领导是否具备相关技术背景及经验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人力资源培训与考核制度是否完善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技术人员数量及占比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售后服务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二十六至二十七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工业机器人产品保修期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附表1(一)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二)主要检验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三)研发设备(含必要的软件程序)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附表2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本体生产企业填写)分类 达标内容 达标要求 是否达标 备 注
定位和精度检测等仪器设备 三坐标检测仪 量程及精度高于产品设计要求 是□否□ 校准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其他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测试设备 量程及精度高于产品设计要求 是□否□
耐压仪 量程及精度覆盖产品设计指标要求 是□否□
高精度工件尺寸测试设备 是□否□
减速器测试设备(除AGV)是□否□
伺服电机测试设备(除AGV)是□否□
合格标准及产品标准
GB11291.1-2011 工业环境用机器人 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机器人 经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是□否□
GB 5226.1-2008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是□否□
JB/T 8896-1999 工业机器人 验收规则 是□否□
JB/T 10825-2008 工业机器人 产品验收实施规范 是□否□
GB/T 12642-2013 工业机器人 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 是□否□
GB/T 20868-2007 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实施规范 是□否□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涉及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是□否□
GB/T 17799.1-1999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是□否□
GB/T 17799.2-200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是□否□
GB/T 17799.3-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用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是□否□
GB/T 17799.4-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是□否□ 企业及设备情况 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水平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50000小时 是□否□
附表3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集成应用企业填写)分类 达标内容 达标要求 是否达标 备 注
GB 11291.2-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合格标准及产品标准
全要求 第二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经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是□否□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 风险评分与风险减小 是□否□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否□
GB 16655-2008 机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统 基本要求 是□否□
GB/T 20867-2007 工业机器人 安全实施规范
是□否□
是GB/T16855.1-200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分 第1部分:设计通则 是□否□
GB 28526-2012 机械电气安全 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 是□否□
四、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申报时间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2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 自查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一、企业概况
请简要概述,并填报完成附表1“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附表2“企业资产情况”。
二、企业各项能力
概述规范企业的综合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与申报材料或上一变化情况。
注:重点填写企业符合《规范条件》的达标项和指标与申报材料或上一变化情况。规范企业应于每年4月底前提交上一的自查自评报告,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审核后于5月底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央企集团所属企业应同时抄送所在地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附表1 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经济类型 1.国有□ 2.集体□ 3.私营□ 4.外商独资□ 5.中外合资□ 6.港澳台投资□ 7.其他:
企业形式 1.有限责任□ 2.股份有限□ 3.股份合作制□ 4.个人独资□ 5.其他:
业务类型 1.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 2.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 生产地址
是否上市公司 上市地点及代码 申报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企业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自有□ 租赁□
自有□ 租赁□
员工总人数 其中技术人员人数
上销售数据(本体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万元)年销量(台/套)上销售数据(集成应用企业)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系统集成
年销售额(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 年销量(台/套)附表2 企业资产情况 序号 内容 资金额
(万元)备注 1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现值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3 流动资金(均值)
资本金及比例
固产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其他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 9 净资产上销售收入 11 上利润总额 12 上缴税总额 13 上研发投入
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 累计投入研发资产
附表3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提交时间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 变更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一、企业变更情况 类型 是否变更 变更前的内容 变更后的内容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所属地区或集团 规范企业之间的 兼并或重组
注:规范企业发生上述情况之一时,应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报告。地方企业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中央企业通过央企集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二、证实性材料
企业发生变更时需提供相应的证实性材料,所有证实性材料复印件需加盖本单位公章。
附表1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提交时间
在纪念《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对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医改大背景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
01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庞大的13亿群体奠定了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崛起,打破了国有医疗美容机构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丰富了医疗美容市场,为广大的爱美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未来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的前景依旧令人看好,一方面政府的严管、市场竞争的自然规律会加速行业洗牌,推动行业的成熟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医疗美容逐步被更多人接受,表现出低龄化、男性参与、综合整形、多次整形等特征。同时,医疗美容行业带动了相关器械,产品,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形成庞大的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
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却一直十分强劲,而且在机构总数、服务人数、市场份额上远远超过了公立性医疗美容机构,在人性化服务和管理理念上也创新于公立性机构。但是,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也有其“先天不足”:资本的趋利本性决定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失衡,虚假广告、不当竞争,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管理不规范等阻碍了它的长远发展。如何使得这两类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相互交融、和谐发展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为目前指导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一部重要法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自十年前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促进医疗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就医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医疗美容行业产业环境、社会需求、发展态势、从业人员和执业机构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这部法规有针对性地修订与完善工作已成为必要。
02医疗美容行业存在
“良莠不齐”、“不当竞争”态势
应该说,贯彻落实《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十年是我国医疗美容行业20多万医疗美容工作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十年;是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带动医疗美容相关的器械、产品、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产业链的十年。
毋容置疑,这十年的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了医疗美容行业繁荣背后存在着“良莠不齐”、“不当竞争”的态势,从而埋下了“事故频发”的众多隐患。主要原因: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专业医师队伍严重缺失,形成明显的供需矛盾,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赢得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的经济利益,医疗美容行业机构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向各类媒体投放虚假广告夸大手术效果、隐瞒手术风险,以不实宣传、炒作概念等违规手段来挤压同行,欺骗服务对象,是事故医疗纠纷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整形外科近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需要修复的患者高达20%-30%。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生活美容机构私下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国整形外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就曾多次呼吁:医疗美容医生不要为谋利而盲目操刀;病人和求美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医疗美容机构和手术医生,以防掉入陷阱。另外,医学综合学科的配合与支持特别是特殊的医疗设备的配备与使用是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医疗美容机构专业麻醉师的紧缺也是造成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譬如武汉的王贝贝事件,若发生在综合的三甲医院,绝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事故。
需要建立安全健康的医疗美容环境,就要依法加强打击美容院等非法从事医疗美容的非法行医行为。在上海,医疗美容行业相对规范,但是新近由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编辑出版的《上海卫生监督状况评估报告2011》还是反映出了医疗美容行业的一些问题。2011年上海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138家医疗美容服务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题监督检查。抽查美容主诊医师298人次,有18人次培训经历等不符合要求,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开具药品处方的情况,个别医疗美容主诊医师配备不到位;抽查护士354人次,30人次资质不符合要求。共抽查处方1460张,107张处方存在处方超量未注明理由,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等问题;抽查门诊病历871份,99份存在未书写诊断,以及病史修改处无医师签名等情况;抽查住院病历95份,12份存在无医师签名、修改后未签名确认等问题。39家医疗美容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发现9家医疗美容机构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检查116家设有手术室的医疗美容服务医疗机构,14家存在基础设备等配备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7家基础抢救药品配备不全或不符合要求,7家开展术前告知不到位,11家手术记录不完整。窥一斑而知全貌,上海的情况如此,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
03对未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模式的转变,如何将专业的医师队伍、有效的社会资本和规范的市场管理三要素有机结合,开创逐渐产业化发展的医疗美容行业新局面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一文中,强调“抓紧清理和修订相关规章办法,消除政策障碍,实行同等待遇,加快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外在推力。同时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搞好医疗市场监管,保障多元办医健康发展。”
李克强在前述中还表示:“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医疗。基本医疗卫生的职责由政府履行,也可以由政府向市场购买部分服务;非基本医疗主要交给社会去办,政府对医疗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调节。”而医疗美容正是非基本医疗的范畴,是时侯规范和创新医疗美容行业运行模式了。
一、通过体制机制的改变,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医疗美容资源:
1、公立医院美容价格的放开。
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医师通过系统学习和规范培训,已经形成了全面的综合的临床诊疗技能。应是目前医疗美容行业的主力军,而公立医院因受市场宣传的限制和价格的影响,很难成为医疗美容市场的服务主体。
能否通过“消除政策障碍”,放开公立医院医疗美容价格,以更为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或者结合市场化运营模式来管理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行业,调动公立医院的医疗人员积极性,促进整个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值得探索。
2、公立医院医师队伍多点执业。
当前,医疗美容事故频发的民营医院,由于政策的放开,市场管理有效运行,为整形美容医师带来了众多病人。但是,由于民营医院从业人员诊疗水平的限制,导致美容效果差、医疗事故频发。卫生部2009年9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为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医师多点执业提供了依据。因此,在这一政策引导下,我们应该进一步鼓励公立医院有经验的具有资质的整形美容从业人员到非公立医院中去,在多点执业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示范等方式,进一步带动和规范非公立医院整形美容从业者的水平。
3、公立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医师开设医疗美容机构。
分析国外医疗美容发展模式,我们或许有新的启示,由于医疗美容行业的特殊性,在欧美国家包括亚洲的韩国、日本等,专家均可以开设医疗机构从事整形美容业务。而这些国家整个医疗美容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
因此,通过学习欧美医疗美容发展模式,鼓励公立医院接受过系统学习培训具有资质的副高以上的整形美容医师开设整形美容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医疗美容行业的主体力量,推动该行业的良性竞争,规范整形美容行业市场,为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4、改变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科的运行模式。
公立医院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缓慢,主要的原因在于受到政策和运作模式的限制。整形外科和医疗美容外科在三甲医院很少受到重视,受到重点扶持的医院更是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医疗美容发展中坚力量的“营养不良”式的孱弱,造成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缓慢。
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无疑是一个发展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室的一个思路。通过制定灵活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公立医院多学科综合实力,促进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室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二、加强医疗机构在岗医师队伍的培训及筛选。
1、专业教科书的编写。
专业医师队伍的培养,离不开正规教学;而正规的教学,离不开规范的教材。规范的、科学的、权威性的教材,是系统培养医疗美容从业人员临床技能的保证。聘请权威资深专家编写中国特色的具有前沿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材是当务之急。
2、专业培训基地的建设。
由于许多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病人的匮乏,这必将对医疗美容专科培训造成困难,而通过筛选或者重点扶持个别较为规范的非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机构,借助其丰富的资源,以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权威性的师资力量为培训人员,共同建立专业的培训基地,为真正完成专业学科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可能。
3、专业医师准入制度的完善。
一方面,通过予以正规医疗美容专业专科培训结业人员颁发结业准入证书,从一开始规范医疗美容从业者的行业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制度,定期考查当前从业人员的执业技能素质,加强整个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的规范,对于无法通过考核的人员,可以实行继续教育或者强制进修等形式,提高其诊疗水平。
三、有序培养医疗美容医师队伍的新生力量。
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从业人员的不断参与,特别是新生力量的加入。上海自2010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为规范整个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临床诊疗、操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医疗美容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除了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求具备专业性要求更高的培训学习。通过专科医师培训,结合大专院校整形外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训,为医疗美容行业注入新的力量。
四、建立严格的医疗美容监督制度,加强市场管理。
1,针对大量虚假广告的发布与宣传,《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使其得到有效的扼制,特别是平面媒体广告,电视媒体广告。但是目前对于互联网的宣传,医疗美容机构内自我宣传所用的招贴广告、宣传册子以及各种造美活动等监管、监督依然存在空缺。
2,建立全国“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库”和“医疗美容信息查询系统”。通过“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库”可方便病人和求美者查询主诊医师名单、执业地点、执业范围等相关资料。通过“医疗美容信息查询系统”可方便病人和求美者知晓和查询医疗美容界的开展项目的真实信息和业内动态。让求美者有知情权,并可自由选择哪家医疗美容机构、哪位医师。
五、加强对求美者医疗美容知识的宣传、辅导。
通过科普文章,讲座等方式让广大的求美者掌握基本的美容知识。学会如何选择机构和医师。譬如:网络的竞价排名,仅是因“价”而“排名”并非因实力而排名。权威医院,权威医师不是靠“钱”买来的,而是靠多年积累而来的等等。
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的监督管理,保证兽药质量和动物用药安全有效。控制动物产品兽药残留。促进养殖业发展,维护人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兽药监督管理的领导。完善兽药质量监测体系,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将兽药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兽药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立兽药生产企业,应当达到《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并按照规定办理《兽药生产许可证》。
第六条兽药生产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生产兽药的质量要求。
生产兽药产品应当具有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申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记录保存至该批兽药的有效期满后1年。无有效期的,保存3年。
第八条已经注册的兽药,拟改变原批准事项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九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文号组织生产。不得接受委托或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兽药。
第十条兽药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与所经营兽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
(三)与所经营兽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经营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申请人方可向市、县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符合前款条件的证明材料;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应该向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合格的,发给兽药经营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兽药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兽药经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兽药经营企业是否符合《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第十二条兽药经营企业应当从依法取得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兽药,并签订购销合同,合同应当设定质量保证条款。
未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及个人不得以技术服务、代购、代销等名义变相从事兽药经营活动。
兽药经营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经营地点,异地开展兽药产品经营活动。
兽药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建立购销记录,购销记录保存3年。
第十三条规模养殖场采购自用的国家强制免疫兽用生物制品的。应当将采购的兽用生物制品的品种、数量、生产企业向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兽药经营企业经营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兽用药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兽用特殊药品的经营企业。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
第十五条兽药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并建立用药记录,用药记录应当保存备查。记录内容包括兽药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批准文号、标签等。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
第十六条通过饲料途径用药。在饲料产品中添加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应当符合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
饲料中含有饲料药物添加剂,应当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含有药物添加剂”并标明所含药物的化学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休药期及注意事项等。
第十七条屠宰企业不得采购、屠宰含有违禁药品或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
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品或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
第十八条兽药使用单位和个人在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兽用药品时。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兽用特殊药品管理的规定,由执业兽医开具处方,并将处方保存备查。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对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实施监督检查。
被检查者应当如实提供资料、样品。不得拒绝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者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负责全省兽药产品、药物饲料添加剂质量的监督检验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
兽药监督检验结果和兽药残留检测结果由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
第二十一条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是假、劣兽药的,应当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并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之日起7个T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即解除行政强制措施。
未经行政强制措施决定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擅自转移、使用、销毁、销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
第二十二条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在地方媒体发布兽药广告,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作出是否核发兽药广告批准文号的决定。广告内容应当与兽药标签、说明书内容相一致,未经批准的,不得发布。
对责令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兽药,在暂停期间不得发布广告,已发布广告的必须立即停止。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兽药生产企业接受委托或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兽药的。由省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兽药经营单位或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一)拒绝监督检查或质量抽检的;(二)无购销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三)未按国家规定执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四)不按照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范围和地点经营的。
第二十六条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一)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记录不完整、不真实的;(二)未按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三)未按照国家有关特殊兽用药品管理的规定,擅自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第二十七条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对饲喂了违禁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违法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谋取部门或者个人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南其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水产养殖中的兽药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和监督管理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农副产品收购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实施办法
为了切实开展农副产品收购行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根据《湛江市农业产品收购行业增值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家税务总局《商贸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条纳税评估的企业范围
凡使用有抵扣联的收购发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含外贸企业)均纳入本评估范围。
企业必须按季进行纳税评估。
第二条纳税评估的资料要求
(一)凡纳入纳税评估范围的企业应在纳税申报期向直属征收分局报送如下资料: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3、收购农业产品进销存明细表;
4、农产品收购企业收购业务档案;
5、《税收专用缴款书》;
6、原材料明细帐、收购业务“现金”辅助帐的复印件;
7、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纳税申报资料。
(二)所有企业,凡有自营进出口业务或委托代理加工业务的,均应报送以下资料:
1、进出口经营权批件复印件;
2、委托代理加工合同复印件。
第三条纳税评估工作岗位及职责
(一)纳税评估资料受理岗位及职责:
负责接收纳入纳税评估范围的企业报送的纳税评估资料,并审核其资料的完整性。
(二)纳税评估资料传递岗位及职责:
负责收集整理并向纳税评估岗位传递全部纳税评估资料。
(三)纳税评估岗位及职责:
1、按照纳税评估内容,对纳税评估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2、对评估指标有两项异常的企业,应及时向其提出质询。企业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且销售人(收款人)不能出示证明的,直属征收分局有权重新核定其收购价格和数量,并暂停其凭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或移送稽查部门进行检查。
3、对评估指标异常的企业,在稽查部门稽查期间,核定 企业收购发票的限额和用量,并通知发票部门按照核定结果销售收购发票。
4、对稽查部门反馈的稽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稽查 部门定期实施复评复查。
5、汇总、整理评估资料及档案,总结评估情况及发现的 问题,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形成评估工作报告。
第四条纳税评估工作流程
(一)纳税评估资料受理岗位应在每月纳税申报期内严格审核企业报送的纳税评估资料的完整性,并于当月15号前将资料传递到纳税评估资料传递岗位。
(二)纳税评估资料传递岗位应在接到纳税评估资料受理岗位传递的资料次日,完成以下工作:
1、收集整理全部纳税评估资料。
2、填制《增值税纳税评估资料传递单》,连同纳税评估资料以纸质或电子信息的方式传递到纳税评估岗位。
(三)纳税评估岗位在《增值税纳税评估资料传递单》上签字接收后,在15个工作日内,对纳税评估资料逐户进行指标分析,逐户填制《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重点指标分析表》,并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评估无问题的企业,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将评估资 料归档;
2、对评估指标有两项属于异常,如需移送稽查部门进行 检查的,填制《增值税纳税评估移交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随附《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重点指标分析表》及其他评估资料,一并移交稽查部门。
(四)稽查部门在《增值税纳税评估移交单》签字接收后,做如下处理:
1、在30个工作日内,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虚开收购发票的行
为,并将《增值税纳税评估移交问题反馈单》传递到纳税评估部门;
2、按照稽查工作要求,对被移交的企业做出稽查结论或做出税务处理决定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将《税务稽查报告》及相关稽查资料(复印件)传递给纳税评估部门。
(五)企业在检查期间提出领购收购发票申请,稽查部门根据核查结果,填制《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核查结果通知单》连同企业的申请资料一同传递给纳税评估部门。纳税评估岗位核定其收购发票的限额及用量,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填制《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核定结果通知单》通知发票发售部门按照核定结果销售收购发票。
(六)纳税评估岗位应对当季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分别形成以下工作报告:
1、按季形成《增值税日常评估工作总结报告》,对当季纳税评估户数、指标分析结果、移交稽查检查的户数、稽查部门反馈时间、稽查结果、稽查结果复查情况、核定收购发票限额、用量等情况进行总结;
2、每季形成《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综合分析报告》,对季度内纳税评估工作台中发现的问题、指标分析的一般规律、与征收、稽查部门工作衔接及日常征收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第五条纳税评估内容
(一)销售额变动率分析:
1、累计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2、当季销售额变动率=(当季累计销售额—上季销售额)÷上季销售额×100%
累计销售额变动率或当季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的,属于异常。
企业没有上年同期销售额的,只分析其当季销售额变动率;有上年同期销售额的,可以不分析当季销售额变动率。
(二)税负率差异幅度分析:
税负率差异幅度=(某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平均税负率)÷本地区平均税负率×100%
企业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本地区平均税负率为湛江市国家税务局根据本地区制定的平均税负率。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的企业税负率按照“先征后退”税管理办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负30%的,属于异常。
(三)增值税缴纳情况分析:
未按规定申报的,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而没有及时缴纳增值税税款或没有足额缴纳增值税税款的,属于异常。
(四)向农业生产企业或单位购进农业产品,未通过银行支付货款;向农业生产者个人收购农业产品,凡以现金支付收购款项的,收款人未在收购发票备注栏签名,凡以现金支票会款的,现金支票的收款人名称未与销售方一致;属于异常。
一、烟花爆竹的生产
(一)我县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四个,产品已能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的需求,应保持现有规模,不再新建、扩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按照国家规范要求确需整改、调整车间、厂房布局的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方可进行整改、调整,但不能突破现有规模。
(二)为了保证生产安全,爆竹作为传统产品,目前保留其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所核定的爆竹品种的生产;各种烟花品种的生产,由于我县各厂家的生产设备简陋,技术和管理条件差,且烟花生产的危险性较大,在我县境内不予规划发展和生产。
(三)烟花爆竹的生产属高危行业,在加大日常监管和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下,保留其爆竹的生产,鼓励各生产厂家采取多种形式逐步转产;在条件成熟时,全县将完全退出烟花爆竹生产行业。
(四)禁止生产任何形式的土鞭炮、火药炮、试制炮等仿爆竹类产品。
二、烟花爆竹的经营
烟花爆竹是一种特殊商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必须依法获得许可方可经营。
(一)烟花爆竹的批发企业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按程序报批取得相关资质手续,其数量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控制审批。
(二)烟花爆竹的零售网点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按程序经批准依法取得相关资质手续,严格实行“三专”(专人、专店或专柜)。在布局上要保证安全、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全县零售网点布局规划按以下核定:
县城45户(凯江25户,南华15户,东北5户);仓山镇20户;其它5万人以上的乡镇各15户;3万人—5万人的乡镇各10户;2万人—3万人的乡镇8户;2万人以下的乡镇各5户。
三、部门职责
(一)县发改局负责对烟花爆竹产业结构牵头实施规划,对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进行监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实施调整。
(二)县安监局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管理;负责核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负责烟花爆竹经营市场的安全管理以及法律法规赋予的其它职责。
(三)县公安局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核发《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焰火燃放许可证》以及法律法规赋予的其它职责。
(四)县经济和商务局负责督促生产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搞好日常安全监管,按政府产业规划组织生产。
(五)县质监局负责烟花爆竹的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励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
对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的力度进行考核,对支持力度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利用财政存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配,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工商银行***支行、农业银行***支行、中国银行***支行、建设银行***支行、农业发展银行***支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银行***支行、***银行***分行、***金盛村镇银行。
三、评价体系
(一)考核指标
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参评银行对当地经济的支持程度、风险把控能力、社会效益贡献、社会服务等设定如下指标:
1、主要指标
(1)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包括期末存贷比、完成信贷计划、期末短期贷款所占比重、全年上交税收、期末涉农贷款额、期末中小企业贷款额、期末重点项目贷款额、期末支持企业户数等。
(2)全口径信贷投放及存款情况:包括期末贷款余额、期末贷款余额所占比重、全年贷款累计发生额、全年贷款发生额所占比重、期末贷款增长额、期末贷款增长额的增长比例、期末存款余额所占比重、期末存款余额增长比例等。
2、附加指标
(1)资金支付环境:包括服务质量、POS刷卡机数量、ATM自动取款机数量、银行卡发放数量等。
(2)不良贷款管理:按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当年不良贷款下降率确定。
(3)社会综合评价:根据市政府及人民银行掌握的投诉和表扬情况、千人评机关名次、各银行参加市上活动情况、报送报表及材料情况等。
(二)考评标准
1、主要指标,占综合得分的80%。
(1)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占综合得分的40%。其中: ①期末存贷比(10%)
②完成信贷计划(8%)
③期末短期贷款所占比重(6%)
④全年上交税收(5%)
⑤期末涉农贷款额(3%)
⑥期末中小企业贷款额(3%)
⑦期末重点项目贷款额(3%)
⑧期末支持企业户数(2%)
(2)全口径信贷投放,占综合得分的40%。其中:
①期末贷款余额(8%)
②期末贷款余额所占比重(5%)
③全年贷款累计发生额(6%)
④全年贷款发生额所占比重(4%)
⑤期末贷款增长额(5%)
⑥期末贷款增长额的增长比例(4%)
⑦期末存款余额所占比重(5%)
⑧期末存款余额增长比例(3%)
2、附加指标,占综合得分的20%。其中:
(1)资金支付环境,占综合得分的5%。其中:
①服务质量(1%)
②POS刷卡机数量(1%)
③ATM自动取款机数量(2%)
④银行卡发放数量(1%)
(2)不良贷款管理,占综合得分的5%。其中:
①不良贷款率(3%)
②当年不良贷款下降率(2%)
(3)社会综合评价,占综合得分的10%。其中:
①千人评机关名次(4%)
②参加市上活动情况(3%)
③报送报表及材料情况(3%)
(三)奖项设定
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按照项指标综合得分排名,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
3四、考核程序
(一)成立机构
成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支行、银监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考核及日常工作。
(二)考核程序
1、各参评银行于次年元月15日前根据上业务情况,向考核领导小组报送有关资料,作为考评依据。
2、考核领导小组召集考核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对参评银行进行考核,对各参评银行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按计分办法排列名次,拟定获奖名单,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领导小组。
3、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将考核结果报市政府,在次年的元月31日前确定评审结果。
(三)考核要求
1、考核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保守参评银行的商业秘密。
2、各参评银行要如实报送有关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的工作业绩,如发现虚假数据,取消参评资格。
3、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与资金安全和金融安全有关的重大案件,不参加当年考评奖励。
4、对部分指标考核核定取数主要来源应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及统计口径。
五、考核结果
(一)表彰奖励
市政府将根据考核结果对获奖的银行予以表彰奖励,奖励标准为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主要负责人奖金按照获
奖金额的30%确定,其他班子成员的奖励由各银行自行确定比例和列支。
(二)财政存款、项目账户
考核结果作为市财政存款及项目账户在银行分配数额的依据。市财政局、市发改局根据财政资金的收支计划及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情况,按照各银行的总得分在各银行评分总和所占的比例,作为财政存款、项目账户开设在该银行的分配比例,确定该银行获得的财政存款分配数额和项目账户的开设。
六、其他事项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市金融办会同人民银行***支行负责解释。
一、勘察行业市场状况
伴随全国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掀起, 全国各类勘察设计企业由2002年的10098家发展为现在的11500多家, 从业人数达112万。但各企业的体制、机制、经营模式、服务功能、管理水平和技术质量等方面差异性不大, 施工工艺也具有基本相通性。由于市场不规范, 同行竞争激烈, 企业经济效益较低。以2002年为例, 全国共完成营业收入931亿元, 行业利润仅64.14亿元。1 9 9 9年后, 我国大型勘察设计企业70%都进行了转企和转制。转制后的企业无疑要求实行股份多元化, 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员工的思想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转制后都存在管理机制松散, 成本控制和项目管理粗放, 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形式下, 部分企业选择了有实力的员工独立经营收取管理费, 或直接分包及挂牌收费等方式经营, 这种粗放的模式给完善的经营管理带来可怕的冲击。
二、经营管理重要性不可忽视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地指出:“经济繁荣在于企业, 企业兴旺在于管理, 管理优劣在于文化”。经营管理部门是企业的龙头, 对每个企业来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业务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 经营管理的手段、方法、归口应该统一。经营部门的职能要健全, 这是安全、质量和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事实上, 各地质单位都非常重视经营管理工作, 但重视的不是管理, 而是承揽业务。总结起来有如下不到位的现象。
1、地质单位所从事的业务、专业性很强, 经营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市场需求, 往往不能独立洽谈业务, 这也使单位领导忽视经营人员的作用, 忽视其管理职能。
2、有些单位只注重承揽任务, 忽视造价评估和预算管理。由于单位资质要求, 重视注册岩土工程师培养, 而造价师考取鼓励政策不到位。
3、由于管理职能缺失, 出现如下一些弊端: (1) 没有认真组织进行与顾客有关要求的评审, 对承揽的项目各种风险认识不足, 也因此使签订合同的项目存在很大的技术和财务风险。如某院地基与基础公司承揽某C F G桩施工项目, 合同签订有漏洞, 积压一千多万的资金。某基坑支护项目漏掉对一条埋藏冲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增加了一百多万的支护费用; (2) 造价及成本核算工作不到位, 市场调研工作缺失。致使有些利润较高的项目, 利润被虚成本冲减, 很容易引发经济犯罪; (3) 合同履行后, 在劳务分包上缺乏管理。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后才发现分包单位没有资质。 (4) 工程费用结算不及时, 积压过多的债权、债务。严重时, 有人问没人管。
三、完善项目管理的思考
完善经营管理职能, 针对项目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克服以上弊端的有效手段。要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不论独立经营收取管理费, 或直接分包及挂牌收费等方式, 都要实现技术质量管理、单项工程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实施项目核算制度, 要先算后干, 项目开工前审核项目成本, 交财务部作为资金支出的依据。针对单项工程要捋顺如下管理程序: (1) 项目信息要到经营部门备案, 防止各项目部之间相互压价; (2) 投标或签订合同前要落实项目组织, 在此基础上由经营部组织“与顾客有关要求的评审”, 既定的项目组织的技术和装备能力不能胜任, 院里要补充必要的资源 (这些资源产生的效益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 ; (3) 合同签订后要由评审中确定的项目组织完成, 并与项目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 (4) 在技术质量部审核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后, 要针对各项费用组成做出详细的成本控制清单, 作为项目考核的依据; (5) 项目实施中, 需要劳务分包的, 要对拟定的分包方进行评审, 确定合格分包方的劳务成本并备案; (6) 项目完成后, 监督工程结算和财务挂账以及利益分成、兑现各种支出。
实现如上的精细化管理, 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必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增强制度的执行力;2、要重视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培养专业造价师;3、要完善激励机制, 增强责任意识, 加强监督考核。
以上是笔者多年经营工作的一些思考。兄弟院、所的一些管理经验证实, 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但给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还预防了经济犯罪现象的发生。对安全、质量、财务管理都起到好的推动作用, 能有效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院整体形象。由于本人资历和业务能力所限, 好多想法不是很周全, 但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我很愿意在这项工作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和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选编。
《管理办法》指出,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范围是为加强科普事业宏观指导和建设,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部门为市财政部门和市科协共同负责。其中,市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组织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市科协主要负责提出预算建议;根据批复的预算提出实际方案,执行支出预算;对科普项目进行审查,督促项目实施和监督资金使用;按规定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等。
《管理办法》规定,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用途主要用于市本级科普项目建设的引导推动和科普业务活动费用,以及科普工作的表彰奖励。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十三个方面,分别是:一、青少年科普:主要指围绕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的各类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各类青少年科技场馆(室)建设引导、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建设和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等。二、城镇劳动人口科普:主要指围绕城镇劳动人口的科普活动;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以提高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科普宣传活动等。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主要指围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着力提高其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在机关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开展科技素质培训和科普教育等活动。四、农民科普:主要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兴农富民,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宣传科学思想,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和鼓励建立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一站一员一栏”、科普惠民服务站等平台建设,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专家库的作用,开展各类“科技三下乡”活动。五、社区居民科普: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科普活动,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要,建设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组织开展科教进社区、社区科普学校等品牌活动,普及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应急避险、科学生活等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六、科技社团科普:主要指苏州市科协所属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企业科协开展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各项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科普创作、科普研讨、科普论坛、科技推广、专业科普馆(室)建设的引导等活动。七、重大科普宣传活动:主要指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每年由市政府及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专项活动。八、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主要指科普影视拍摄、科普活动多媒体、科普展板制作、科普刊物出版及科普资料编制印刷等;重点扶持资助原创性和地方特色的科普作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作品的创作开发。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小型科普场馆建设的引导资金投入;科普画廊和科普网站的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和管理,大型科普设施建设方案的调研活动;科普设施的维护管理,逐步扩大科普场馆免费开放引导资金的范围。十、大众传媒的利用:主要指在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上开辟科普专栏和专版;租用户外广告媒体进行科普宣传的项目。十一、围绕全市科普工作目标,由各区承办的对全市产生直接影响和有示范作用的活动,以及由各区作为投资主体且具有典型推广意义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十二、优秀活动项目的评比:鼓励各项科普活动在形式、内容、效果上不断创新,对在活动中积极创新,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等给予表彰。十三、经市财政部门、市科协批准的其他科普项目支出。
《管理办法》明确,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实行预、决算制度。市科协按照批复的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支出预算,于每年4月30日之前编制科普经费的详细使用计划报送市财政部门,市财政部门按照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流程,按照市政府会办的审定意见,会同市科协以正式文件下达“科普经费使用计划”。同时,全部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预算确定的项目以《苏州市市级科普项目申报书》的形式进行管理。市财政部门和科协按“科普经费使用计划”规定的金额、用途和进度进行拨付。使用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项目结束后60日内,由项目单位向市科协提交《苏州市市级科普项目绩效报告书》。预算年度结束后,市科协根据市财政部门编制年度决算的要求,及时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收支情况按预算科目编列财务决算报表向市财政部门报告,并抄送市审计、监察部门。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按规定形成国有资产的,应当及时办理决算验收,进行产权、财产物资移交,办理登记入账手续,并按规定纳入单位资产管理,同时录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凡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用款单位应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实行专门核算,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批准的使用计划和内容并按有关程序组织实施,不得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用于单位工资福利和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科普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变动项目计划的,应当按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管理办法》更加突出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市科协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自评价。市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跟踪,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评价报告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和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资金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资金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要限期纠正;逾期不改且情况严重的,停止拨款,收回经费,报市政府在全市通报。并按规定,由相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市科协应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开展日常检查;及时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对科普经费专项项目进行验收;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纠正科普经费专项资金使用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管理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科普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界定。凡是承担科普项目的实施单位要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科普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自觉接收并主动配合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项目单位骗取、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的,由财政部门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苏州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江苏省省级科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苏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路径,也是实现市级科普经费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的制度创新和规则设计,必将在市级层面对各市(县)、区科普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苏科 编辑:唐釜金)
【行业信用管理实施办法】推荐阅读:
行业信用体系建设09-07
电力行业项目管理办法12-04
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06-13
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暂行办法10-04
卷材行业实施方案06-15
加强行业税收管理09-09
变革管理行业标准07-13
物业管理行业规范10-12
路桥行业管理难点11-30
旅游行业管理平台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