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精选8篇)
胡颜
活动设计 :
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
辅导目的 :
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三条规律。
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诀窍。
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辅导重点:
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二种记忆方法。
辅导难点:
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
教学对象:
辅导方式:讲述、自测、讨论、表演。
辅导前准备:
将记忆训练材料写在小黑板上或制成投影片。
辅导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我们非常羡慕别人聪明,你们是否知道,一个人聪明与否,与记忆力
有很大的关系。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增强的。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
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
(板书:怎样增强记忆力)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有三行数字,每行12个。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1)出示数字材料。上面的数字是: 63、85、34、27、59、48、92、47、12、75、28、4176、29、59、24、67、19、83、49、23、91、12、4658、62、87、93、25、98、28、32、45、16、73、51
(2)让学生读1分钟。
(3)让学生默写。
(4)记忆自测结果评价。
如果把每一行中的12个数字正确的写下来,记忆力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9个数字记忆力可得优;如果能写下4-7个数字,记忆力只能算一般;如果写下的数字在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
(5)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
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
3、告诉同学们,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
(1)根据上面的材料所得的经历告诉老师你们觉得记忆有什么样的规律。
①引出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
对策: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
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2)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①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
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②引出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3)出示字材料
送别
山中相送吧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①让同学读一分钟。
②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
③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
④引出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4、记忆方法训练。
(1)谐音记忆法。
例如:
清兵入关:1644年(一路死尸)
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
4930381(死狗山洞三把椅)
(2)奇特形象联想记忆法
①例:(眼睛)可发挥成@y@
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等于一年的月份和天数***这是9-1的平方数
②出示词材料,示范及让学生练习。
5、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记忆方法要灵活运用,记忆的十个要诀,供同学们参考。
背诵——记忆的根本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窃门联想——记忆的捷径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 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人们难免要出现一些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溺爱、过高期望等问题,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教育中, 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主流, 但也存在教育方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在这样迫切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时代背景下, 依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于2006年对全体七年级学生施测了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并于同年率先开设了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并倡导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 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 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 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 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 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 让积极的情绪主导自己的心灵。
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 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的心理特征, 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关心人的教育、成长、游戏、爱和智慧, 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问题。这些都是大家希望与孩子们分享的东西, 期待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能慢慢体现出这些优秀的潜能。
2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心理健康素质是根据心理科学的进展、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时代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旨在从健康素质的角度去考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入手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标准为:智力正常、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心理自控能力、健全的个性特征、自信心、心理耐受力等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要根据青少年的发展特点, 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帮助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起来。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时代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组织编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调查问卷》。针对问卷调查结果, 制定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措施。首先, 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开发了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以团体辅导形式, 每周一次。本课程以老子的生命的三重性 (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构建框架, 具体分为八个单元 (与自我的对话、学并快乐着、青春的轨迹、让我们相处得更好、向问题挑战、我的今天和明天、让好心情做主、做自己的主人) 。
心理辅导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尽可能让学生有情境可以体验, 有游戏可以参与, 有感受可以分享, 有梦想可以彼此鼓励与支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议论、自我管理、用心感受。在每年两次的生命教育公开课中, 对全校教师开放了团体心理辅导课, 无论是教学内容设计, 还是课堂上师生的精彩互动和共同体验, 或者是课堂延伸部分留给学生的思考, 都受到好评。
比如公开课《情绪健康维他命》, 这节课围绕生命教育, 重在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变化有着这样的特点:情绪活动的丰富和不稳定;情绪体验的深刻细致和固执;情绪变化的迅速和冲动性。如何让他们了解自己现阶段的情绪变化特点, 正视挫折, 学会让步, 合理宣泄情绪。因此, 这节课的探索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情绪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关心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习如何应对一般心理压力, 合理宣泄情绪。
首先, 通过一个热身游戏, 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 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 而许多负性情绪, 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每个人都有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 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游戏完后, 给出一个情景回放——小林同学被人议论的尴尬难题。让学生带着好心情来解决, 并设计了四种可能的情绪反应作为铺垫, 引导学生去思考可能出现的行为及结果。接着对照刚刚的讨论, 反思自己平时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了解情绪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
其次, 通过情绪对狗的影响、情绪对人的外在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人的五脏六腑的影响, 以科学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即兴情绪表演, 让学生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有直观而深刻的体验。接着和学生一起分享健康的宣泄情绪的方法, 以同伴交流为主体方式, 易于学生接受和模仿。
再次, 通过心理压力自测, 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目前在控制情绪这一方面的身心状况, 并能关注自己的情绪状况, 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一般心理压力。
最后, 通过心情晴雨表, 以表格的形式,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情绪反应, 对照本节课的合理宣泄情绪方法, 能主动地分析、反思、调试自己的情绪反应, 努力成长为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身心健康的少年。
在学期末的心理成长小结中, 同学们袒露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 不同的课给不同的学生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小结都是那么真切、具体、实在, 他们的心路成长跃然纸上, 成为一种心情梳理和成长动力。
2.2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 帮助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有些成年人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肇始于青少年期, 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或治疗, 不仅省财、省力, 而且效果会很好。学校的谈心室主要接待这样一群人: (1) 遇到问题愿意主动来找老师谈心的学生; (2) 其他教师推荐来的学生; (3) 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不良或希望换种方式沟通的家长和学生。主要解决一些比较有个人特色的问题, 让一些比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得到及时的解决, 把一些心理冲突与阴影疏通于萌芽状态, 让孩子们更顺利地成长起来。
谈心室自开设以来, 已接待学生两百余人次, 帮助学生和家长解除了许多困惑。
2.3 开展生命教育专项课题研究
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来研究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与其身体健康、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一同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 而文化科学的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 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既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情况, 又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最佳选择。把全校的教师都纳入到研究的课题中, 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参与生命教育课题, 分享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每年两次全校性的生命教育公开课研讨及评课活动, 涉及到了语文、政治、音乐、美术、体育、生物、心理辅导等众多学科, 充分开发了课程资源。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生命教育月活动, 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2.4 校园网和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平台, 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深得学生的喜爱。通过校园广播节目, 让学生在心理小故事或心理常识中悄悄成长起来, 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网络已成为当今中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问卷显示, 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网络 (42.83%) , 说明学生从网络上了解了许多片面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东西。因此, 要注重网络疏导、引导, 在校园网上开辟心理健康园地, 把正确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展示给他们, 引导他们学会比较、选择, 让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平台, 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2.5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学校可针对学生各种不同时期的需要, 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如对刚入中学的新生, 辅导他们调整心态, 制定初中三年规划以及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对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 辅导他们学会抗压。因为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关键期,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他们自我意识、自尊心都很强, 在学业、行为上都渴望独立、自主, 而他们又未真正成熟, 非常敏感、脆弱。因此, 很容易受到挫折, 承受着比其他年龄段更大的挫折压力;对于九年级的学生, 给予初步的职业规划启蒙讲座, 介绍他们初步认识各类职业及其基本要求, 让他们明确职业准备与择业的关系, 逐步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还通过各种讲座向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人际策略、情绪调节、自我规划与发展、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等有效的信息和方法。
3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努力方向
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所说:“那些没有问题的人, 不全是健康的;而健康的人却是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培养中学生及时地了解自我,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积极心理学认为, 没有绝望的处境, 只有绝望的心境。比如, 人有时会陷入忧伤, 若他了解自己, 能够自己找到忧伤的原因, 并且有办法摆脱忧伤的困境, 那么他就是健康的人。中学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是希望在初中这一阶段, 让学生从容面对心理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了解和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了解和掌握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常识, 使学生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全的人格, 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为一个积极的人, 拥有充满阳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翔平.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一、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人际关系、学习、青春期问题,现试述如下:
1.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由于一些女生心胸狭隘及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表现为孤独、同学关系不融洽、小团体内拉帮结派等现象。
2.与父母关系的问题。由于与父母缺乏相互理解及沟通不当,加上初中女生个性娇气、叛逆,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3.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心理特别脆弱、敏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她们往往会产生老师偏心、不公平、不关心自己等错误的认知,以及感到失落,没有归属感。
4.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题海战术,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5.青春期心理问题是初中女生心理困扰中较为又一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初中阶段,性器官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女生主要表现为性情多愁善感,容易产生青春期闭锁心理。另外,初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出现好奇与向往,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女生更容易涉足早恋。
综上,由于初中女生情感脆弱,且敏感多疑,在人际关系问题、早恋问题、学习适应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冲突比男生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尤其要正确认识初中女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针对初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师和家长必须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1.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女生产生这些心理困扰,既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她们自身生理发展有关,如学习竞争加剧,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所造成的烦恼与忧虑,以及部分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这些都需要初中女生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使其主动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只有她们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才能自觉克服、糾正其心理困扰。对初中女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她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2.积极关注,激发学生心智潜能
要消除初中女生的学习困扰,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大多数女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低下造成的,这就严重地挫伤其学习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往往能激发其智力活动,使其智力活动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评价方式积极关注学生,以建立自信心,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中女生学习负担过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理负担过重,只要加强学习辅导,注重学习信心的培养,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其负担过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3.引导健康情感,鼓励学生正常交往,
人际关系是初中女生心理困扰的一个重要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女生,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她们产生人际困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女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作为父母、教师要充分认识初中女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理解她们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教育,以提高她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早恋问题对部分女生心理困扰很大,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女生不能正确对待男女生情感,产生早恋。面对女生的早恋困扰,教师和家长必须全面诱导,及时疏导。应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用全新的恋爱观对女生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1
【辅导背景】
初中生的情绪丰富而多变,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并且懂得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辅导目标】
1、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加强对情绪的认识
2、认识到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3、认清情绪和信念的关系,明白不良情绪是由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学会转变不合理的想法。
4、将课堂所学习的合理情绪疗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辅导重点、难点】
1、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认识到情绪和信念的关系。
2、能够运用ABC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辅导方法】
认知法、情景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辅导准备】
1、材料设计并打印:常见的四类基本情绪的相关成语卡片和制作的七彩心情卡片。
2、准备角色扮演短剧,老师设计短句脚本,选出三名同学(或自愿报名),按老师所提供的脚本进行排练,并在课堂中表演。
3、相关背景音乐的准备及幻灯片中图片的展示。
【辅导过程】
一、集体宣读“心理契约”
“我愿意敞开心扉,积极参与。我愿意真诚分享,信任他人。我愿意充分尊重同学和老师。我绝不会嘲笑、批判他人的分享。”
(通过宣读“心理契约”,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堂中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并强调课堂当中“保守秘密”的原则,让学生大胆的敞开心扉去分享自己的内心。)
二、热身活动:雨点变奏曲
引导语:同学们,大家喜欢下雨天吗?不同的雨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如果是小雨,你会制造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示?中雨呢?大雨?暴雨?刚才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但有没有一种混乱的感觉?咱们可否有节奏的来演奏呢?接下来我会说一段话,在话语中会分别出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你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游戏规则:
A:小雨:手背敲手背
B:中雨:双手轮拍大腿
C:大雨:用力鼓掌
D:暴雨:使劲跺脚
播放背景音乐,“天空灰蒙蒙的,开始下起了小雨,小雨渐渐的变成了中雨,中雨又变成了大雨,大雨变成了暴雨,暴雨又变成了大
雨,大雨变成了中雨,又渐渐的变成了小雨,慢慢地,雨停了。”
师: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这个活动带给你的感受?(开心、高兴、放松...)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快乐,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开心,但现实生活中也总能这样开心吗?(不是),是的,我们的心情也会像“雨点变奏曲”一样,时常发生变化。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关于情绪,叫做“快乐情绪ABC”。希望通过这堂课的讨论,同学们能够找到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通过“雨点变奏曲”,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就像雨点一样时常变化。利用热身活动,让学生形象而真切地感知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轻松自然的引出课题,同时让学生明白这堂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目标。)
三、自我感知:情绪知多少
(1)“我的心情你懂得”表现力大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请四名同学上台领取有关情绪的四字成语。
2、上台者只能采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3、其他同学竞猜。眉开眼笑——喜,咬牙切齿——怒,抱头痛哭——哀,目瞪口呆——惧
(通过游戏,引出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情绪,并认识到可由此派生出多种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羞涩、嫉
妒、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等。)
(2)心理预热——我的烦心事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自己处在哪种情绪状态中?(喜)但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今天就请大家把最近发生过的一件烦心事写在你的心情卡片上吧。
(通过回顾生活中的烦心事,让学生寻觅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让学生体会到烦恼的普遍性。)
(四)寻求方法:改变想法、改变心情
(1)故事分享
师:大家刚刚都抒写了自己的烦心事,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中的老婆婆遇到了怎么的烦心事呢?
展示“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智者对老婆婆说了一句什么话让她变得开心起来了?
学生自由发言,大体意思为:“晴天的时候二儿子家的生意会很
红火,下雨的时候大儿子家的生意会很红火,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你家天天都在发大财。”
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样的一件事,换个角度去看,改变自己的态度,心情就大不一样。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试的。
(2)图片展示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思维。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让学生认识到创造思维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攻破思维定势,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创造力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团体活动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2-3分钟)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叫做“大-小西瓜”。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当我说出大西瓜的时候,你们的手就要相应的摆出小西瓜的形状,当我说小西瓜时,你们的两只手必须摆出抱着一个大西瓜的形状。做对的同学就坐下,做错的同学继续做,同组的人互相监督。游戏开始!
谁想来分享一下你在做这个游戏时的感受呢?
我们这个活动运用的是逆向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创新思维的乐趣。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创意集市》。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大-小西瓜”游戏这个环节,活跃课堂气
氛,同时利用游戏中的逆向思维,导入新课内容—创新思维。
二、创意集市第一站:创意解题
1、每人手中的白纸上有3x3排列的9个点。请用四条连续的直线连接九个点。
先独立思考,若3三分钟后还不能解决,可以小组内相互交流。
2、展示结果:请成功连接9个点的同学向全班展示结果。
3、分享: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揭开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请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请没有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师总结:面对在框内连线的题目,我们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所画的线不能超出框的范围。这其实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只有利用与之相对的创新思维去突破它,我们才能解开这个谜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心理学家说,创新能力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也离不开后天的训练。希望下面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帮助你掌握打破惯性思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的讨论的总结,引出本课核心内容——创新思维。
三、创意集市第二站:百变回形针活动规则:
(1)请在3分钟内想出尽可能多的回形针的用途;
(2)想法最多、最新奇的小组获胜。注意:
1、做活动中不要有任何批评意见,只考虑想法,不考虑可行性;
2、想法越古怪越好,鼓励异想天开;
3、所要求的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4、可以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小组讨论:
1、你在活动时有什么样的顾虑?看到别人的创意后,你有什么想法?
2、为什么组内小组成员会有如此多的创意,他的积累源自何处?
3、看到组内成员的分享和经验之谈,你又有和感触?你觉得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让学生交流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教师依据小组分享梳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四、创意集市第三站:创意小屋
有两个房间,在A房间里有三盏灯,这三盏灯的开关都在B房间里(每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另外,只有进入A房间才能看到里面的三盏灯是否亮着。现在假设,你只能进一次A房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三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三盏灯?(最多
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
请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请没有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教师讲解:平时我们都习惯于认为,灯就是用来照明的,那么自然就会想到“看”它是否亮过,再沿着这一思路去找解决方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一思维定势,联想到灯不但会发光还会发热,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你以后成为一名侦探,这样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很有用呢?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五、创意集市第四站:创意大比拼
根据老师发给每个小组的材料,要求每组在15分钟之内用所发的材料建造一个外形美观,富有创意的物体。给这个物体命名。各小组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比。
小组讨论:
(1)在活动中,组员们表现如何?
(2)在活动中,你做了那些工作?
(3)参加本次活动你有何感受?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分享活动收获。
设计意图:发挥团队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迁移到学习生活中。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很出色,老师欣喜的看到你们具备了创
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思维,还有创新意识。神奇的大自然正等待你们去探索,老师坚信,通过努力,你们中间也许会出现第二个爱迪生,第二个阿基米德,你们相信吗?
创意集市
学情分析
中学生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并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辩证思维能力的增强,让他们看问题不再那么绝对化,思维的创造性也在迅速发展。但是,七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发展相对不成熟,存在思维定式、功能固着等现象。本节课旨在鼓励学生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处理问题,逐渐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意集市》效果分析
本节课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创意集市》。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环节,通过设计“大-小西瓜”游戏这个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利用游戏中的逆向思维,导入新课内容——创新思维。
二、活动开始让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带来的解题困惑,通过老师提示,学生逐步体会到了创新思维的乐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
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是创新思维的训练达到高潮。教师依据小组分享梳理补充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的解决了一个开始看来不可能的问题。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学生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用具:
准备中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中学生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生时,告诉老老师有人欺负他。老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中学生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老师批评,放学生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老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老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生习、纪律等方面。
五、写感受
小结: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中学生会认知,学生会做事,学生会共同生活,学生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学生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生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4
理论分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2.缺乏交往技能。
3.学业负担的影响:学业太差,自卑的包袱过重,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畏缩、怕受伤害,不愿与人交往。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高气傲,也容易“鹤立鸡群”,“知音”难觅。
4.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有些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偏见,交朋友挑三拣四,有很强的小团伙意识,也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范围。
鉴于以上因素,我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针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进行交往意识的培养和技巧训练。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使学生认识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知道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二)情感
能够乐于、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体验有效沟通带来的乐趣、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行为
学会认识并分析自己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能够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他人和自身同伴交往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几种同伴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
游戏、心理剧、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室内学生位置按照预先安排好的6*8的分组排位就坐。
多媒体课件。
放置案例的信封。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心有灵犀
1.指导语:
你试过与别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感觉吗?你跟朋友之间有过异口同声的默契经历吗?今天,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你与朋友间的默契程度。
要求:
与搭档面对面坐好,左手置于身后,右手四指勾握,大拇指顶住,闭上双眼,不准出声。当教师说停止交流的时候,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2.教师导语:
现在请用大拇指来交流确定,双方哪位为帽子,哪位为袜子。给大家5秒的时间予以确定。
交流
3.结束语:
停止交流,现在请大家将双手置于身后,同样不可以说话和睁开眼睛,现在请认为自己是左的同学举手。
双手不要动,睁开眼睛。
看,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
4.分享:
刚才游戏进行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游戏中,你们是怎么沟通的?
学生回答
二、女生小阳的故事
1.过渡语:
看来,我们有时候总会与自己的朋友意见相左,甚至各执己见,有时候也难免出现矛盾和不愉快。
前几天,女生小阳就遇到了一件令她郁闷至今的事情。(配音乐)
女生小阳的故事:
我是女生小阳,虽多愁善感却善良可爱,小学时,我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大家都愿意来找我聊天,我也从来都不用愁没有朋友。
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童年已离我越来越遥远了。现在,我已经是位初中生了。在新的时期里,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可是事情却没有我想象地那么顺利。由于我不会主动交往,所以一个学期结束了,我还是形单影只。同学们成群结队地从我面前走过,我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注视他们远去,仿佛我是生活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最近,我感觉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他们似乎在说我的什么事情。当我想加入的时候,他们却根本无视我的存在。而我也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他们。
这几天,因为这件事情,我一直很郁闷。尽管外面艳阳高照,可是我的世界却阴雨绵绵。早上醒来,想到又要去学校面对这些,我想到的只有:逃??
(音频播放)
2.分享:
小阳怎么了?
她为什么会这样?
3.方案讨论:
如果你是小阳,你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4.追问:
如果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同学,作为同学,你会怎么做?
个别发言
三、人际攻略
过渡语:
小阳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理出了问题的头绪,可是在人际交往的路上,她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所以,她今天同时也希望向大家请教一些同伴交往的技巧。
每个小组拿出信封里的纸,请大家根据纸上所提供的人际交往情境,想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表演或者说明分析。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信封,每个信封内装有一个情境。各组根据情境实际内容进行排演,再到台上进行表演。
情境:
1.(赞美——真诚)运动会上,小A夺得了100米跑的冠军,并且打破了学校的记录。周一回到学校,同桌的小B很想赞美一下小A,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2.(道歉——关注)昨天小A误会小B把他的书藏起来,当时还说了几句重话。今天小A发现书原来就在自己的抽屉里,他想跟小B道歉,却不知该怎么说?
3.(关心——真诚)小A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好,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伤心的哭了。旁边的小B看了也高兴不起来了,他该怎么办呢?
4.(倾听——关注)小A今天心情很不好,总是闷闷不乐,善良的小B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该怎么办呢?
5.(微笑——真诚)小A转学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也渐渐认识了班里的同学。今天,走在大街上的他忽然看到一位班里一位不是很熟的同学小B正迎面走来,怎么办呢?
6.(善意的提醒——关注)小A以前的学习成绩很差,行为习惯也不怎么好,经常违反纪律。最近,他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还是经常违反纪律。小B是他的好朋友,很想帮助他,提醒他,那么他要怎么说呢?
7.(提出合理的要求——自我表达)小A平时十分爱看书,最近小B买了一本新书,这本书刚好是小A很想看的。他很想向小B借,可是又怕小A不愿意借,他该怎么向小B提出借书的请求呢?
学生讨论
技巧展示
(当一个小组表演或者说明之后,教师请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是什么交往技巧,请学生归纳。最后一个情境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过渡语:
刚才大家展示的这些技巧都很实用,那这七个情景都体现了哪些沟通技巧呢?
请学生回答
接下来,让我们来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展示归纳
四、真心力量
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与朋友之间良好的沟通具有无穷的力量。要成为真心朋友,就要从沟通做起。你知道朋友之间哪些沟通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吗?
学生回答
屏幕呈现
沟通的无穷力量来自于朋友之间的真诚与关注!
用真诚与关注架起沟通的桥梁,释放真心的力量,因为桥的另一端是你的伙伴!
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名为《朋友》的诗歌,体会真心朋友的幸福。
朋友
朋友是春寒料峭中的新绿给我带来生机和活力
朋友是酷夏的清凉茶
给我开启一份清凉与快乐
朋友是秋风瑟瑟中的披风为我送来默默的守护与关怀
朋友是冬雪迷漫时的暖阳给我浸入温暖和希望
朋友
你是我四季中的调剂生命旅途中的圣者因为有你
我能笑着面对生活因为有你
我能跃过沟壑
走向光明
朋友
我亲爱的朋友!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5
活动目的:
教会学生面对内心的“恐惧”,要敢于自我挑战;恐惧往往不是来自于外界事物,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正所谓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参加人数:全体成员
使用时间:
45分钟
材料准备:
无毒蛇一条,灌满水的电水壳一把,盛满冷水面盆一个,电源插座一个。
活动场地:
班级
适用对象:
经常出现恐惧心理的成员
活动程序:
主题活动一、面对恐惧学会说“不”
1.老师请学生在纸上列出五项学习生活中最怕的事或物,然后进行交流。
2.老师分析并总结学生最怕的事,得到回答最多的是,怕蛇、怕某门功课不好……。接着老师突然掏了一条长长的活蛇,学生见状后,一定会非常紧张,甚至是屏住呼吸,将整个人紧缩一团。老师示意学生不要害怕,并告之这是一条无毒蛇,也不会咬人,如果你们不信的话请看,老师先作示范,将蛇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时老师提议,有哪位勇敢的学生能上来抓一下这条蛇。
3.在老师的鼓励下,第一位上来做尝试的同学,老师给予高度评价,接着在他的带动下,让每一个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试一试。
讨论要点:
1.明白当我们感到害怕时,与其向“恐惧”投降,不如理智地判断一下。
2.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若想得越多,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
3.针对具体的例子如何战胜“恐惧”心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2、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成长蓝图。
3、通过拼图游戏懂得“做人要认清目标,做事才能容易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2、与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认清目标,做事才能容易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盒拼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你能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看吗?好让大家都来了解你的成长历程。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示照片,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
二、活动坊。
1、成长阶梯。
规则:
(1)请学生对下列几种不同的情况按个人想法依照优先次序加以排列,者在最上面,最无关重要者在最下面,排成阶梯式。
①提高学习成绩。
②结交更多朋友。
③学习改变自己。
④使自己更可靠、更信任别人。
⑤改变自己的脾气。
⑥使生活更充实。
⑦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2)学生排好个人优先次序后,老师在地板上画一阶梯。然后把每个项目分别念出。学生依照自己排列的这项次序站在阶梯上,彼此看看别人的位置,并各自说明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2、设计师。
规则: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
(2)拼图分两次进行:先用背面拼装,即在没有图象提示的情况下拼装。老师看每组同学在固定时间内拼装得怎样。再用正面来拼装,即在有图象提示下拼装。最后比较前后两次的拼装情况,看哪一次更容易些。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图象就如理想和目标,能认清目标,做起事来才容易成功。
三、小结。
成长是一个过程,要走好每一步。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熟知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一个人的良好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
据调查了解,当今中学中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自立能力,缺乏奉献精神,利己主义严重。且由于他们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心理状况,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怎能成为合格的跨世纪的一代建设者和继承者,对此感到忧虑。
二、如何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中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提出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经常听见有中学生抱怨“老天不公”,悲叹自己“命孬”、“运气不好”、“处境不佳”没有遇到什么值得快乐,令人高兴的事,相反的,却经常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事,倒霉的事。于是乎成天闷闷不乐,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虚度光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应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入手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极其偶然的存在。这个存在在茫茫的宇宙中,与漫漫的历史长河相比,就象电光那样短暂易逝。因此,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让人的一生具有价值,具有意义,让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大众作出无限的贡献,闪烁出绚丽的光芒。当然,人生道路上要经历无数风雨、坎坷,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就会发现人生的天空如此广阔,青春的鲜花如此美丽,活在世上真是一种幸福。
2.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道德修养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及寿命的长短。孔子曰:“仁者寿。”就说明了人的道德品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意思是说要想长寿,就必须要乐观;要乐观,莫过于乐善好施。古人还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也明确指出有高尚的道德,才可能有快乐的心态;有快乐的心态,才可能健康长寿。现代医学、心理学也证明了:道德高尚多做好事经常满腔热忱地帮助人,扶持人,爱护人,援救人,人们会投桃报李,给以热情地回报。爱人者,人便爱之;助人者,人必助之;敬人者,人亦敬之。这种良性的反馈,必然使人产生欣慰,受到鼓舞,使人愉快,获得欢乐,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正如古人所说:“善者善,祛病而得后福。”
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道德修养,勤于付出,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多做好事,这样可以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获得欢乐,有益于身心健康。
3.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处于人生关键的转折期的中学生,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要想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学会正确地对待名利。如果一味地追名逐利,整天处心积虑,挖空心思,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必然会产生消极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悲剧。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争先进,创一流。另一方面,不计较功名得失,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淡于名利,知足常乐。有了这样的名利观,他们就不会因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而自卑,也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心理平衡了,身心自然也就健康了。
4.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读书学习能使人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懂得人生的真谛,使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名利,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始终斗志昂扬,乐观向上。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对学习没有热情,毫不感兴趣。他们反感、厌恶、甚至憎恨学习。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有些中学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悲观厌世,道德伦丧,甚至产生反-社-会的攻击行为,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努力培养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向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三、形成性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让你的心理更加健康?
2.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4.怎样判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板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更加健康的方法:
1.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3.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
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学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1、对班主任教师经常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教 育学、心理学理论及新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和班级工作有机地融合。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1、本学期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根据不同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2、教育学科老师之间平时应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学科应组织听课、评课,逐步掌握心理辅导课的原则、要求和辅导技巧,为今后将心理辅导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认真开展好心理咨询室工作
1、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每一位来访的学生做到真诚
倾听、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助人自助、过程保密等要求。
2、做好阳光信箱的咨询、指导工作
3、认真做好个别来访辅导。
(五)健全心理辅导档案管理。
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及时了解、掌握辅导效果,总结各类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方法。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整理、讨论。
三、工作安排: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东干城小学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心灵,全面发展
三、活动目的:
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
2013年9月30日
五、活动内容:
(一)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活动主题:心灵的成长
活动内容: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让心理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因此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知识,将学习变更加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
(二)活在当下——心理健康活动课
活动主题:把握今天,把握现在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总把属于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活动时间:10月07日
(三)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
活动主题:关爱心灵,重视心育
活动目的: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让他们在心理上健康成长。特别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如性格内向、脾气暴躁、胆小极端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对象:全校留守儿童
活动时间:10月21日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东干城小学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但积极开展谈心活动, 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 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 也是每个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与学生谈心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重视德法、运用得当, 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 建立友谊, 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要平等待生, 不“居高临下”
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 不可厚此薄彼, 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这样往往会发现, 站的角度不同, 了解的情况不同, 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 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 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 同学生交心结友, 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 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 (她) 们。
二、要讲知心话, 不“空洞说教”
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 有喜、怒、哀、乐。因此, 要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 与学生真心实意地沟通, 这样
任何人都无一例外地渴望着自己能够成功。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讲, 成功毋庸置疑地应该就是带好班级、教育好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上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获得成功, 能够桃李满天下。为此, 笔者借鉴成功学的理念将其用之于班级管理,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调整消极不良的心态。
心态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所遇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土都坚信这样一条哲理;心态决定一切。因为心态决定行动, 而行动决定结果。为此, 我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五种心态: (1) 归零的心态。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前进, 螺旋上升, 周期性变化。成功学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过去不等于末来”。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或和学生谈心时, 告诉他们初中无论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的失败, 对于现在都已不重要, 因为对于现在而言, 失败与成功都已为零, 把现在作为起点, 从头开始。 (2) 谦虚的心态。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谦虚让你得到尊重”。只有虚心才能进步, 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习空心的竹子, 弯腰的麦穗, 低于地平线的海洋, 俯首去学、躬身去做, 理解“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道理, 虚心向他人求教, 博采众长, 去掉缺点、吸取优点, 方能快速进步提升。 (3) 坚持的心态。坚持的心态是遇到坎坷的时候反映出来的心态, 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 直到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峰, 要坚持到底, 不能输给自己。时间会耐心等待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只要坚持到底, 成功就会离你不再遥远。成功学上讲:成功就是每天比别人进步一点点, 这和学生熟知的“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是等同的。坚持者不一定成功, 但放弃者永远不会成功。通过班团会和教室的黑板报等阵地, 向学生灌输树立“我一定要, 马上行动, 决不放弃”的心态。 (四) 感恩的心态。感恩自己周围的一切, 包括坎坷、困难。事物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要有耐心, 不“计较报怨”
为了解决某个棘手问题与学生谈心时, 一定要有耐心, 即使谈心不顺利, 产生了一些误会, 甚至碰到钉子, 也不要灰心, 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 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
四、要选择时机, 不“急于求成”
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 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 对此不必操之过急, 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 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 场所变了, 气氛变了, 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 因势利导, 解决问题。
五、要善于倾听, 不“先入为主”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 总想找信赖的人, 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 指点迷津, 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 他 (她) 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 又不听学生诉说, 就先入为主, 自以为是, 说三道四, 甚至捕风捉影, 横加训斥, 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六、要以德感生, 不“以势压生”
为人师者, 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 为人师表, 爱护和关心学生, 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 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 学生才会听得进。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 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 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 还会适得其反。
总之,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心理健康如何, 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 更是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社会问题, 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视, 切实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怎样教学生走“成功”之路
◇田志生
不是孤立存在的, 没有周围的一切就没有你的存在, 就连阻力都是动力的反作用力, 常存感恩之心, 可以增强前进的动力。每月的学生放假回家时, 都要布置学生如何孝敬父母亲人的家庭作业, 使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同时,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心存感激, 而且对于周边的人, 经历的事甚至陌生人也要心存感激, 且常思报答。 (五) 学习的心态。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 先有输入, 才能输出。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不断摄取能量,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才能生存下来。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分析, 善于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为了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倌资源, 为学生办理了借阅卡, 使学生可以博览群书;同时还利用学校的局域网, 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中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中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二、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1.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中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中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中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2.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中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中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中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中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3.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总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 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荐阅读: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06-24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9-17
初中数学心理健康教案09-17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全学年)07-01
家长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10-14
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09-0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10-16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05-2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07-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总结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