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

2012年9月26日,我参加了在荔湾区举办的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既增长了理论知识,又对工作有很大启示。梁秋莲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同时,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相比较以前的课标,将“双基”修改为“四基”,明确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梁老师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各方面的变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基本理念的变化,数学课程理念由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它强调的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比2001版的说法意义更加广,它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获得了数学思想,这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2

一、客观看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教育部印发的《通知》指出:“2001年, 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 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通知》客观评价了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课程“有待调整和完善”的承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十年试验, 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有目共睹, 得到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理解与认同。尽管在试验前期曾经面临不少困惑, 但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专家学者, 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努力下, 不仅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且也促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融合, 推动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回顾十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取得了许多成绩, 个人认为主要的成绩有三个方面。

1. 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课程改革这件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观念意识发生了变化, 教育教学改革行为随之变化。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几个核心观念上, 即“健康第一”、“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十年课改, 这几个核心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并且深入人心。核心观念指向的是教育观、学生观与知识观, 即教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从事教育活动, 用什么样的学生观与知识观教育学生。核心观念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质量。实践证明, 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基本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才能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2.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 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

十年课改, 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改革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课改之初到现在, 无论是国家层面、省市层面还是学校层面, 课改成果从试验初期的表浅、宽泛到现在成果深入到课程理念、性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如何落实到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 深入到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探索上。这些成果不论是真知灼见还是略有瑕疵, 都是宝贵的财富。

3. 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

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看学生是否受益。十年课改, 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主动的参与、有效的学习、适宜的合作、有效的探究等方式涌现在体育课上,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力不断提高, 这对他们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取得的成绩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艰苦探索、认真实践的结果, 应该充分肯定。一线体育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力军, 是对课程改革成效作出客观评价最有发言权的鉴定者。十年课改的成果需要珍惜, 更要下工夫梳理、总结, 清楚哪些是正确的, 应该坚持;哪些是有待完善的, 需要修正;哪些是错误的, 应该汲取什么经验教训;清楚成果本身既是新成果, 也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二)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不足

体育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是正常的, 这也是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基本动力。实践证明, 十年课改存在的主要不足体现在——《课程标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理念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 课程目标按照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分水平建立了目标体系, 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和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却很笼统、不便于操作;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内容, 难以支撑起众多的课程目标;依据目标体系确立的评价体系理念很好, 但可操作性不强。

二、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一些基本经验

作为参加了5轮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制的人员, 对近十年课程改革经历的理想与现实、激情与冷静、兴奋与沮丧、挫折与成功等有多种多样的感受, 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与波澜不惊”的经历中有以下一些认识, 与教师们共享。

(一) 课程改革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

学理论作为指导, 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起点上, 站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用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用更扎实的工作,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继承发展、开拓创新

课程改革涉及2亿多中小学生的健康, 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的高低。因此, 课程标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确保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这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论, 避免空谈或空想, 只有理性、务实、实干才能解决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二) 课程改革要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克服片面性, 避免走Z字路, 避免折腾, 少走弯路

课程改革不像建高楼大厦, 对人的塑造需要长期的过程和适宜的环境。因此, 对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优秀传统需要继承, 只有知道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哪些是顺畅的、哪些是曲折的、哪些是徘徊或倒退的, 知道我们现在走到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上, 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走, 怎样走得更好。在课程建设中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 不加分析地把教学大纲定为“内容体系”、把课程标准定为“目标体系”, 既不符合历史, 也不利于课程发展。所以, 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无疑是正确的。需要用全面、辩证、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待课程改革, 避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推到重来等思想方法和做法, 可以少走弯路, 减少或避免折腾。

(三)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使得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感受到“如沐春风”“焕然一新”, 正说明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科学和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实践很快就会验证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实践会不断提出改革的新需求、新经验。因此,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不断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完善课程改革机制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并协调专家、教授、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体育教师等各方面的力量, 机制的完善和整合协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

每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观点的争鸣, 有些时候十分激烈。针对课程改革的学术研究, 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越鲜明, 甚至有一点儿“对立”, 越能够激荡人们的思想, 使人明辨是非, 深入思考。有争鸣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大幸事。但是, 应该区分学术争鸣和课程实施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争鸣主要是从理论探索的角度, 而实施主要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课程完善和发展。面对艰巨复杂的课程建设,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学校体育同仁参与课程研究和实践, 才能有效促进课程发展。

(五) 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

课程设计需要坚实的理论做基础, 更需要科学的实证做支撑。仅仅从课程内容构建看, 我们从哪些角度确定课程内容, 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角度, 是从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角度, 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是从娱乐学生身心的角度, 是从终身体育的角度, 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 还是从侧重或综合的角度, 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 也无论内容如何分类, 如何分段, 如何确定难易程度, 如何协调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等, 都十分需要更加周密的理论研究, 更加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证研究, 只有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用实证的方法, 不断探索体育与健康学科理论, 才能构建出更合适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陆续将个人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和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提出一些建议, 供教师们参考。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要善于反思,更要重视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位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种知识背景,在平时的读书中积累自己,积淀一种文化底蕴。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又建立起独特的风格,这样就会具有你自己的个人魅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4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斯苗儿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变化

1.“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下姚小学:刘玉

今天的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课程概念更加明确。语文是什么,历来没有定论,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有的说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的说语文是“听说读写”,有的说语文是“语言文学”,还有的说语文是“语言艺术”。2011版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每天学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这才回到了语文的本源。比如我们每上一节语文课,或教学生学生字,或教学生学词语,或教学生学阅读,或教学生学习作,无论我们怎么教,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也正是说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写字教学更加重视。课标(2011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其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现在人们对字的书写的确令人担忧。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孩子们的作业里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孩子们写字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如:对写错的字,马虎涂改,不喜欢寻找错的根源。这些种种的现象,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写字这个环节没有严格地抓。或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抓得紧些,到了中、高年级便放松了。高估了孩子们的自觉学字能力。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汉字。

三、阅读要求更加贴切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读”得好会让人受益匪浅。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习作的要求更加合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011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我们追求的是静下来搞语文、学语文、品语文。

四、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6

请您谈谈研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心得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不超过3000字。(可以用附件形式上传)

学习《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学习,我对《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比较旧版实验稿,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突出能力为重,强化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我认为要上好美术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反映了美术教师对美术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对不同年段小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我们要充分建立起课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行组织和管理,并以整合的教育思维提出教学思路,既特别关注面对的不同群体,又研究每一个教学的细节。

二、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上厚

拿到新教材后要有针对性地对本册教材里的课题进行自主研究、钻研,然后以学生的需求点出发,设计出几种可操作的教学思路。

三、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取决与教师是否用了好的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老师不解学生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和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师教模式,以学生为主题,采取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尝试、积极参与。过程中不仅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同时也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五、师生互动,共同创造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于2011年全部修订完毕, 其修订后的单行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及时给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修订好的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 湖北教育出版社组织原课标修订的各专家组长联合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版) 解读》。本套教材由编写者、出版者精心选材, 精心设计, 经评审专家严格把关, 按学科共编写了18本, 质量较高, 由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主编, 是2011年国家最新教育重大政策教师读本。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教研员、培训者应当熟悉与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应当帮助一线教师获取所教学科新课标的解读教材, 并组织新课标的学习与培训。本套教材除了新课标解读外, 还详细附有修订后的新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版) 》单行本及其解读在湖南的独家代理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长沙湘教书刊发行部。请各中小学校和读者及时征订。

联系人:向白云0731-84391691 13786189470 QQ:14226607

吴阳光0731-84391692 13975165503 QQ:543878538

来函请寄:长沙湘教书刊发行部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华夏路82号邮编:410008

附:长沙湘教书刊发行部开户行:农行长沙市开福支行

帐号:342076201040004791 QQ:962587656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真正地运用语文。因此,必须拓宽语文教学空间,不断开发并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的教育资源,使语文教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那么如何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拓宽语文教学空间的一点尝试。

一、引时代活水,让语文教学鲜活起来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空间所在,但有形的空间是不能隔断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科学选取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留心语文,并借助于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我为了教学议论的表达技巧,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为更好地教学小说,让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七年级下册课文《童年的朋友》后,给学生播放2011年和2012年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颁奖盛典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班有一个女生特别喜欢周杰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像这样盲目崇拜歌星、影星的现象在当今学生当中比较普遍,针对这种现象,我安排了“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调查了追星的情况,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崇拜谁?你喜欢他(她)什么?追星影响你学习吗?他(她)是完人吗?并逐步引导学生不能盲目崇拜明星,要客观地看待名人,最后让学生写出感受。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所有这些,在无形之中架起了语文与生活的桥梁,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校园、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场所。如果我们组织得好,利用得好,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培养语文能力不可忽视的场所。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锻炼。如举办书法比赛、开展“优秀手抄报”展、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了课外生活语文化,语文训练的实践化。

三、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里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去感知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如深入社区、了解风土人情、今日我当家等,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学生感悟人生的能力,让他们去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实地考察,亲自体验感悟生活,然后再写成作文。这样学生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翻开他们的“文集”,你真的会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会看见一个个鲜活跳跃的生命,一颗颗激情荡漾的心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又给了他们感知社会的机会。充分打开了语文学习走向生活的渠道。

四、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让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恰当地选择阅读材料。如学习节选介绍全文:我在教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介绍《骆驼祥子》,把课堂的节选教学作为开启长篇的钥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学习短篇介绍集子: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介绍《朝花夕拾》。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特地设计了每周阅读时间记录表,学生每天阅读后记录,一周交流一次;为了保证阅读质量,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渐渐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充实学生学习源泉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如教学《黄河颂》的综合性学习,我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找关于黄河的发源,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古今诗词、歌曲、民谣等资料,了解大量的相关内容及他人的评价分析,自己也参与其间分析评价,如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种严重的生态危机,让学生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最后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对黄河的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在网络中阅读了丰富充实的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以往作文中立意雷同、内容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的毛病。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练习的设计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9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我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新课标培训。通过读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

2011版新《英语新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第三部分是分级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还有附录,包括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词汇表等。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内容,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更加易于操作,更加简单化。本学期我校全体英语老师共同学习了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2011版新《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把小学英语课看成是技能课,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态度、自信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的兴趣,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设计上要多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新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英语课程标准,我们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工作。2011版新《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英语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0

一、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实践性的课程,触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换沟通,在此进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步思想文化修养,增进本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一。

二、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纵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三、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突出题目 比如,近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题目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太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进步经常使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构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毕生发展打好基础。

四、浏览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夸大浏览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浏览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浏览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浏览量,进步浏览品味。特别重视体验与感悟,重视语感。对课外浏览格外重视。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1

本次培训会由江玲主任主持,首先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贵亮致欢迎词,他表达了对来皖讲学的各位专家、主会场培训200名体育骨干教师、16个地市教研员的以及全省16市105个县区280个分会场收看主会场远程实时视频的体育教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家谭华教授作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说明”的专题讲座。谭华教授从课程目标的修订、关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在原有课改理念认识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一中张金生老师主讲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与理解”和“将体育与健康教师转换教学行为的思考”,张老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实例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大家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体育室江玲主任为大家作了“安徽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11版)暨新教材实施建议”的报告,江老师的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讲解到位、透彻,解决了大家在平常体育教学中的难题和困惑。体育与健康课改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潘绍伟教授又从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做了精彩而又翔实的分析,为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出了明确的指导。

本次培训工作全省统一组织,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实时视频培训及在线自主收看培训视频等多元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参加集中培训的人员有:各市学科教研员、2012年9月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分组讨论、大会发言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形式。虽然时间短,但形式新颖,并且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大家对此次课改的重要性、紧迫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认识。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2

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学校以《课标》的精神与要求为依据, 在分析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 由体育教师、学生、校长和其他管理者共同开发的体育与健康的目标、内容、活动组织和评价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诉求

(一)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

课程改革是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但是, 这一切对于课程改革而言都还是外部环境。学校课程改革并不是只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组织专家编制课程标准, 学校和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即可。同样,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是领导制定好相关的政策, 体育课程专家设计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课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施工图) 后, 体育教师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过程。

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政策方案对于政策目标的贡献率只占10%, 其余90%则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的时候, 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通过选择并开设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学校文化特色。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 在课程门类及其关系方面都应适应每一所学校之学校文化的特殊性, 学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据本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开发, 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只有每一所学校都能真正有效地建构与实施《课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

《课标》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课标》明确制定了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学生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的要求, 又为学校校本化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既明确规定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和程度的标准, 又为各校创造性地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创造性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供了可能;既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提供了要求与思路, 又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制定具体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与实施体育学习评价提供了充分的余地。

(三)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

程是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情况的需要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发展、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都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学校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要求全国的所有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齐步走, 一二一”。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尽管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科目、学习理论以及对儿童的理解, 但是课程目标不能仅仅从科目中推论出来。相反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 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 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本校的环境, 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转引自《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57~58) 只有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 建构以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才能使《课标》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二、制约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因素

要想建构符合《课标》精神, 具有实效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最主要的是对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外环境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讲, 环境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认为, “课程开发应该针对单个的学校和个别的教师。以学校为单位的课程开发是真正促进学校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 环境开发模式主张,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状况, 对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估价。” (《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40~47)

(一) 外部因素

教育学家查尔斯·汉梅尔明确指出:“教育的未来更取决于外部因素, 而不是教育制度的内部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有类似论述:“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是自甘浅薄, 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两位学者的论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也非常有启发。学校在建构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知识、技能等, 也比较关注学校内的师生、办学条件等, 但是, 对外部世界往往关注不够、研究不够。“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教育世界之中, 如果我们只关注学校, 就意味着用禁锢的思想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 (克雷明Lawrence.A.Cremin, Public Edu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Inc.Publishers, 1976, P59转引自《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04)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相对于一个具体学校而言的:

1.《课标》与《实施方案》

《课标》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全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 各省、市、自治区在《课标》基础上制定的地方实施方案是指导本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从这一意义上讲, 《课标》《实施方案》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制约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在一定意义上讲, 《课标》《实施方案》是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因此, 应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研读《课标》《实施方案》, 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的精神实质, 明确《课标》与《实施方案》的结构、目标与内容框架, 在此基础上思考本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

2. 学生家长

所在学校的学生家长对体育的认识, 对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态度、对待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必须了解与把握学生家长的态度、期盼等。

3. 社区文化与资源

学校总是在特定的社区存在, 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总是受特定的社区文化与资源等的制约。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定要充分了解与把握特定的社区的文化与资源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构适应社区特点, 并能与社区有效互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地适应与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另外, 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还要对当下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能引领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二) 内部因素

1. 学生

学生既是接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被教育者”, 同时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所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否取得实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这里的学生的自身, 包括: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生理心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经验等。在一定意义上讲,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以了解与研究学生为基础, 没有对学生的切实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建构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2. 教师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者、实施者, 没有一件事可以绕过体育教师。正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所言:“教师必定依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些教学的主导者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争论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计算机可以取代教师, 没有什么脚本可以导演教师, 没有什么责任只可以绕过教师。”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体育教师的期望、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等都是决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关键的因素。

3. 学校体育的物质资源

现有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购置体育教学器材设备的经费、社区可以提供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

4. 其他因素

学校的体育传统, 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水平、影响;学校领导对待体育的看法与态度;其他科任教师的态度与行为。

只有对上述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进行认真地分析, 挖掘与优化上述因素才能建构符合实际的、有效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三、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建构

(一) 认真阅读理解《课标》与进行环境分析

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课程, 《课标》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习后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素养, 以及学习的内容, 这些是进行以校为本体育与健康课程建构的基础。认真阅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 把握精神实质, 并在此基础上, 认真分析研究学校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是每一所学校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

(二) 建构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目标

《课标》通过总目标——分目标——水平目标——课程内容 (标准) 形成完整的体系。《课标》制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运动参与是关于正确与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运动技能是关于体育文化、科学锻炼与娱乐的知识, 以及正确进行运动的方法;身体健康是关于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提高体能水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关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四者紧密相关, 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结合具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教学资源等整体思考与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时, 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 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整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资源、学生等情况有所侧重。校本化《课标》目标的三种策略:

1. 替代策略

以本校的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模块计划、单元或课时中的某一主题、具体内容替代《课标》中的关键词, 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 将《课标》水平一中以“初步学会篮球游戏”替代“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 (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 ”, 即可形成篮球游戏单元的一个学习目标。再比如, 以“在做广播操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替代“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 ”, 即可形成广播操教学目标。

2. 拆解策略

将《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拆解为几个相互联系的细小目标。比如, 将《课标》中“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 (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 ”可以拆解为“80%的学生能完成横叉练习, 发展学生的下肢柔韧性”、“75%学生能完成起成桥动作, 发展学生腰腹的柔韧性”、“完成逐渐减少握杆距离的握杆转肩动作, 发展学生肩带的柔韧性”等, 即可形成“身体健康”教学中的若干具体学习目标。

3. 组合策略

以一个具体的单元和课时的内容将《课标》中分散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融合到一起, 形成学习目标, 比如, 将《课标》中学习目标:“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和“全面发展体能”两个目标组合成为“完成跳绳的综合性练习, 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塑造强健体格”。

(三) 建构以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课标》的内容 (内容标准) 指明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知识点和具体的运动技能所包含的、所反映的、所支持的课程目标。《课标》的内容为学校和体育教师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提供明确的指向、范围与程度。校本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是对《课标》内容的选择与创新。

1. 以《课标》的内容为依据

在建构校本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时,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创编的过程中应明确意识到, 期望通过所选择、创编的内容和活动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经历与体验, 即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经验, 促进学生在哪些方面、发生什么程度的良好变化。教师应根据《课标》目标与内容标准, 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加强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等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

2.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设计,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基础、身体特征、运动兴趣与需求、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注意选择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 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

3. 适合教学实际条件

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场地与设施条件、季节、气候和安全等具体情况, 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同时, 要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 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各地各校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加之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 所以为了实现同一个学习目标, 可以在分析实际条件的基础上, 选择和创设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

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建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课标》中体能与运动技能内容:“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 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从中选编与创新的运动进行教学实现。

运动参与往往是结合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具体内容进行, 或是通过体育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 比如, 《课标》中运动参与的内容:“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主要是通过创设和谐的、安全的学习氛围, 或是通过学生不同速度、力量、方向的运动体验加以实现。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内容一部分通过具体内容的讲授实现, 另一部分是通过运动技能与体能练习的具体情境创设等加以实现。比如, “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 与同学友好相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 乐于帮助同学。”可以通过创设团结合作、克服困难、新的体育活动情境等活动进行。

(四)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

制定校本化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是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依据《课标》中指明的学习评价要点与举例, 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 制定体育学校评价内容和标准。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3

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白了《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同时还明白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英语学科的特点。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句话,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我认为要尽可能让他们多听地道的英语,语言介绍宜采用先输入后输出的方式。

1、Just Listen 即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运用听觉记忆,使他们用第一语言做出反应,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操作呢?例如,教文具单词时,以前教师大部分采用这样的方法:Look at the picture and read after me.出示图片,学生跟读。现在新教材要求在Just listen这一步时教师出示图片,反复示范发音,让学生静听,使他们处在听觉记忆的过程中,然后可以把图片朝下,打乱顺序,由教师本人抽出一张,做猜谜游戏,教师问:Pencil? Is it a pencil?学生只要回答Yes或No即可,这一步学生仍然是听,并用第一语言作出反应。

2、Listen and move 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指一指,找一找,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一阶段他们运用的是形体或运动记忆。如Listen and point /colour /number /circle /check.也就是教师发指令,学生动一动,例如在教数字时,教师快速报数字,学生做出手势,再把数字卡片发给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排顺序,我们还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在教室前放几把椅子,让手持数字卡片的学生坐在椅子上,教师报出两个数字,手持这两个数字的学生尽快更换位置,教师也可参与进去抢座位,这样,形体记忆在这一阶段得到发挥。

3、Listen and pass it on 即学生先听再重复,这时他们运用的是短期记忆,也就是跟读学说的过程,如在教对话时,教师放录音学生边听边看,继续放录音,学生听替换进对话里的新单词,边听,边说,就属于这一过程,在教句型时,由于不讲语法,我们可以教学生唱语法歌,教材中配有相应的语法歌。

4、Choose what to say 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够开始用英语说话,这时他们运用的是长时记忆,他们可以用英语选择他们会说的,每个学生都会有成功的愉悦。例如,教食物bread, ice-cream…和句型I like …, I don’t like …可采用开放式教学,让他们自由选择所知道的食物来说出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有的学生就会说出,sandwish,salad…这样能使学生感到成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5、Just say it 在这一阶段学生能说出他们所学的内容,甚至能脱口而出,这是长期记忆起着作用。在这一步中,可让学生表演,自由对话,复述故事,同时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语言表现中的错误,要让学生有安全感,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将其编成儿歌、童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加上教师灵活亲切的身体语言,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跃。培养学生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4

学习心得

2012年8月,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新课标调整了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宽泛的条目

(2)删去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的知识

(3)删去了小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

(4)降低了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2、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学习中只设“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

(2)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

(3)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

(4)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3、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4、正确实施科学探究

5、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教学建议等学习内容

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比以前的新课程标准更清楚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想探究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1、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产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2、在编排上,知识系统结构连接更加合理。

3、让科学内容的教学更加明确,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王小龙

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5

教育部历时8年时间, 于2011年4月完成了对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 并于2012年2月1日颁布。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 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以下简称为“用英语做事”) 。[1]

究竟什么是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笔者认为“用英语做事”, 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目的语 (英语) 的使用, “在做中学” (learn by doing things) 。教学过程由任务 (学生学习语言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统领, 语言教学的任务并不是单纯地脱离语境讲解词汇与语法规则, 而应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相应的活动。通过实施这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做中学, 从而调动他们的内在动机, 发展他们的认知策略,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语言能力, 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程晓棠老师认为, 任何内在的思维活动和外显的行为 (做事情) 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例如, 小学生见面用英语相互问候和打招呼, 就要经过英语思维过程;这种行为就是用英语做事情。问候和打招呼也是做事情。小学生课堂上用英语向老师提问, 也是用英语做事情。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一些任务 (如连线、涂颜色、做动作、用手指指人或物) , 也是用英语做事情。程晓棠老师列举的这些活动在小学课堂上是很常见的, 而且大家也不会怀疑小学生做这些事情的能力 (尽管所使用的语言不一定完全准确) 。[2]

二、“用英语做事”的意义分析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工具。当今的中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 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加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发展学生“用英语做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1.“用英语做事”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其目的是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 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布卢姆认为, “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3] 据此, 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 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 因此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止步于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而是要引导学生诵读材料, 积累语言, 感悟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这样不仅实现了语言能力的训练, 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而且在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中, 感悟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 使其思想情感受到感染与熏陶, 实现了“人文性”在教学中的渗透。

2.“用英语做事”体现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交互主体, 二者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实现共识、共享、共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勇于实践, 大胆质疑, 发表观点和意见。英语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素养的主渠道, 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 其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强烈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 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开发他们的能力, 发挥其主体性。

3.“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1) “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对英语的初学者来讲, 应养成“多张口、勤练耳”的好习惯, 克服担心表达错误等消极的心理暗示。在英语课堂上应认真倾听和模仿教师的发音, 同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分角色表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英语做事”, 不让学生放弃任何锻炼“听说”的机会。

(2) “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 只有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促成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每天定量阅读英语读物。“用英语做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词汇量, 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欧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土人情, 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加德纳 (1983)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 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智能。其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4]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的。通过“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读是信息的吸收与摄入, 写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通过写, 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听说能力, 从而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一目的。

4.“用英语做事”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1) “用英语做事”能使学生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 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2) “用英语做事”能使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问候, 交换有关个人的简单信息, 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3) “用英语做事”能使学生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 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 “用英语做事”能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 合理制定和安排学习任务, 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 “用英语做事”能使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三、“用英语做事”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理念认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但要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获得情感体验, 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英语教师在实施“用英语做事”时应重视以下策略:

1.明确“用英语做事”的目标

(1) 依据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来分析学习任务。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我们常用的知识概念实际上是加涅讲的言语信息, 也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陈述性知识。加涅认为技能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智慧技能, 即运用概念和规律对外办事的能力;另一类是认知策略, 即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第三类为动作技能, 身体和肌肉协调的能力。信息加工心理学则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这三类技能。这些技能都是概念和规则对人的行为控制。在分析学习任务时, 即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要学什么”。在教学步骤设计时至少体现两种目标:本课题“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终点目标”;“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目标”——“使能目标”。使能目标, 是指从原有知识基础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次级目标。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目标, 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条件。如果这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还不具备,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 它们就是使能目标。[5]

(2) 教师要明白让学生做什么。

这样在实施“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保证自己设计的活动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必须清楚通过活动要具体实现什么任务, 达到何种目的。每一阶段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 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3) “用英语做事”的目标设计应由浅入深, 要具有区分度。

教师在确定任务内容和形式的切入点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出发。此外,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师要有“用英语做事”意识

学生若想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仅仅学习和掌握基本语言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还必须通过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来表达个人的想法。目前, 英语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 学习渠道越来越多元化, “用英语做事”完全有可能, 关键是老师能否转变观念。传统观点认为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英语学科知识, 专业技能 (能教) 教育专业知识, 即教学技术 (会教) ;教育专业精神, 即师德 (愿教) 。理查德和法雷尔[6] 确定语言教师发展涉及六个相关领域:一是学科内容知识 (subject-matter knowledge) 。TESOL学科基础知识的增加——即英语语法、话语分析、音位学、测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论、课程发展以及其他确定语言教学专业知识基础的领域。二是教学法技能。掌握新的教学领域, 增加教学专门化的技能, 提高对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进行技能教学的能力。三是自我意识。对教师自我的了解, 对个人教学原则、价值观、长处和不足的了解。四是了解学习者。加深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学习者问题及困难的理解, 加深对教学方法的理解, 促进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五是理解课程和学习材料。深化对课程和课程选择、教学材料的使用和发展的理解。六是事业进步。获得个人发展和进步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包括管理和监督技能。诚然, 不同的教师理念在教师发展内容的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具备通识的教学能力以及英语教师特有的语言能力是任何英语教师理念都不可否认的重要内容。总之, 英语教师应该有机整合英语学科知识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并对英语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形成自主的“用英语做事”意识。

3.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时的诸多障碍。因此, 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 教师要注意对这两种语言的比较教学, 在对比中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 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 帮助他们提高语用的能力, 开拓文化视野, 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Hanvey (1979) 将跨文化意识定义为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 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7] 根据Hanvey的文化学习的阶段式模式, 即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意识到表层或者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文化成见;意识到目标语文化中与本族语文化成鲜明对照的重要且微妙的特征, 其反应仍然是不理解;意识到目标语文化中与本族语文化成鲜明对照的重要且微妙的特征, 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意识到目标语文化的人们如何看待该文化, 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 其结果是由于熟悉其文化而达到理解的境地。正如Moran[8] 所说, 文化学习是一个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可以通过文化对比把隐含的东西明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4.“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声音符号系统”。[9] 任何英语学习者, 如果说已经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 也就意味着他/她已经具备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相互传递和解释信息以及进行交往的能力”。[10] 语言教学要坚持在用中学, 不仅要让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 (语法能力) , 还应该让他们习得如何适切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的各种交际功能 (语用能力) 。此外,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英语课外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 树立国际意识, 提高思维方式, 逐步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 “用英语做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实施教师设计的“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 能够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语言知识与交际知识运用的过程中, 发展和提升技能, 从而实现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7.

[2]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24.

[3]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 (第二分册) :情感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2.

[4]加德纳.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3:1.

[5]Richard, J.C.&Farrell, and S.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for Language Teachers: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9-10.

[6]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Hanvey, R.G.Cross2Cultural Awareness in TowardsInternationalism:Readings in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ed.by Elise C.Smith&Louise Fiber Luce, Newbury HousePublishers, Inc, 1979:53.

[8]Patrick R.Moran.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4:122-123.

[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3.

上一篇:在车间的工作职责下一篇:班会设计班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