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职责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职责(精选9篇)

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职责 篇1

一、参加参加接种的医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熟悉和掌握《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免疫程序、性质、接种方法、途径、部位、禁忌症、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确保工作质量。

二、专人管理生物制品和接种器材、冷链设备抢救器械,作好领取、使用、销毁登记,各类生物制品按温度要求储存、保管并做好温度记录。

三、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应行为举止端正,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接种时戴口罩)、挂牌上岗,语气和蔼、微笑服务,视服务对象为亲人,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四、接种实施

1、接种前,应准备好消毒接种器材和抢救药品及器械工作。

2、家长带儿童接种证交登记台,登记人员要询问有无接种禁忌症并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儿童按上次预约接种生物制品时间进行登记接种花名册上卡上证,预约下次接种制品及时间,家长持证和公共卫生服务费到相应的接种科室接种,接种医生核对公共卫生服务费和接种制品时间无误时,取出相应接种制品实施接种,接种后接种医生和家长在证上签字,并嘱咐观察10——15分钟后离开。

五、接种完毕

1、清点接种器材,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2、打扫室内外清洁卫生。

3、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半小时。

4、每月做好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规。

二、按照《重庆市儿童免疫程序》及有关规定,认真、合理制定每季度疫苗计划。

三、掌握辖区儿童出生及流动儿童情况,对常住及外来居住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

四、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储存、运输疫苗,疫苗专人保管,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簿和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冷库、冰箱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午测试记录温度。

五、建立健全每月例会制度,定期培训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

六、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七种制品相应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和预防接种效果及制品质量监督。

七、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安全注射。

八、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九、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深入各村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按时按要求上报各种报表,做好统计、总结工作。

免疫规划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必须按规定建立预防接种证,实行凭证接种和凭证入托、入学制度。

二、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由户口所在地的基层防保机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六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三个月以上者,应由寄居地的基层防保机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卡册按村(居委会)分装订,流动儿童另建一个卡册。

三、预防接种证、卡应由实施接种的医生用钢笔填写,书写要工整,文字要规范,项目

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填写要以公历为准。

四、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办,预防接种卡由接种部门保管。

五、儿童迁移时,由接种门诊将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接种门诊要主动向迁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取预防接种证、卡,无预防接种证、卡者要及时补建。

六、每季度要对所有的证、卡核查和整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卡片另行妥善保管,每月10日上报上月辖区内儿童的出生、建证、建卡数。

免疫规划接种登记制度

一、儿童建卡、建证:婴儿出生后医院填发接种证并发放“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婴儿满月后持接种证和“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到当地医院接种门诊建卡,并将出生信息登记到儿童出生登记部上。出生日期以阳历为准。凡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要建证、建卡,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将有关的内容填写清楚。农村儿童住址填写到乡、村、组、门牌号,城镇儿童住址填写到居委、路、门牌号、栋、单元、室号。有一至二个联系电话。

二、接种登记:接种的疫苗(一、二类疫苗)均应登记到接种花名册上。一种疫苗建立一个登记册。严格按程序要求接种和填写,登记要完整、书写工整,妥善保存。

三、上卡、上证:接种后及时上卡、上证,接种者和儿童家长均要在接种证上签字。

四、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每针次的服务卷要分别保存,每半年统计后上报县疾控中心。

疫苗冷链运转制度

一、县疾控中心在有经费保障情况下每年进行6次全县冷链运转工作。其余时间乡镇需要疫苗由乡镇带冷藏包到县疾控中心领取,不带冷藏包县疾控中心拒绝发苗。

二、县疾控中心的低温冷库储存脊灰疫苗、冻干麻疹疫苗,普通冷藏库储存卡介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白破二联、乙肝疫苗、麻腮、麻风、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和二类疫苗等制品。低温冰箱用于冻制冰排。

三、各种接种门诊的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储存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冷藏室的上层存放冻干制品,下层存放水剂制品,各种稀释液放在箱门内。

四、疫苗要摆放整齐,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存放,疫苗的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厘米间隙。

五、在运转时将冻结的冰排整齐地摆放在冷藏库的四周和底部,中间摆放疫苗,上面覆盖冰排。根据气温、运输时间调整冰排数量,疫苗安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安瓶冻结破碎。

六、冷藏箱要锁紧扣牢,装车时摆平放稳,运输途中避免阳光直射、碰撞和剧烈颠簸。

七、疫苗冷链运转各级做好收发、交接签字工作,留底备查。

八、县、乡应按规定时间按时送接疫苗。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库、冰排速冻器、电冰箱

1、必须由专人管理、专用。

2、按照说明书使用、保养。

3、随时保持内外清洁。

4、除存放生物制品外,不得存放其它制品。

5、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不得强行使用、擅自处理。

6、每天必须做好温度记录两次。

二、冷藏箱、冷藏包、冰排

1、必须专人保管使用。

2、不得擅作它用。

3、保持清洁完整,不得损坏和遗失。

一类疫苗管理制度一、一类疫苗实行逐级下发。

二、疫苗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疫苗入库和出库登记簿,帐物相符。领发疫苗做好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领取日期的登记。领取、分发人签字。

三、一类疫苗要做到计划准确,需用疫苗应先提出疫苗计划。

四、疫苗应按规定的温度储存、运输。冻干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品、乙脑疫苗、白破二联:在4——8°C储存运输,脊灰疫苗、冻干麻诊疫苗:储藏在三个月以内,在—20—8°C条件下储存运输,储藏在三个月以上,在—20°C条件下运输。

五、疫苗应按品名、批号、效期长短分别存放。

六、发现疫苗也说明书不符合时,一律停止使用并做好登记逐级上报。

七、不准使用过期失效的生物制品。

八、不准私拿疫苗。

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流动儿童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外省、外地区、外县、外乡)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我县各乡(镇)的流动儿童一般以经商、寄养、超生为主,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居无定所,常常不能及时得到免疫接种,已成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消灭免疫空白人群,使流动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接种,特制定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一、认真组织调查,城区尤其是要抓住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民区、拆迁户等重点地区的儿童为重点对象,乡(镇)要以超生儿、弃婴和外地留、寄居儿童等为重点对象,弄清流动儿童的底数和类型。

二、广泛进行宣传,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报告制度,行政村的医生每一个月应向乡(镇)卫生院报告流动儿童人口数,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向县疾控中心报告本乡(镇)流动儿童人口数,以保证流动儿童去向信息畅通。

四、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应定期主动搜索,及时发现流动儿童,及时建卡、建证补种。

五、动员流动儿童居住地的群众发挥监督作用,主动向当地卫生医疗单位报告。

免疫规划宣传培训制度

一、按时参加县疾控中心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

二、充分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强化免疫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活动,接种人员要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

三、接种门诊应张贴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四、每月办一期免疫规划知识宣传专栏,并留底备查。

五、接种门诊应有电视机、VCD和免疫规划的宣传光碟并时时开展宣传。

免疫规划档案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收集、整理以下计划免疫资料

1、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儿童数、各年龄组人口构成、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自然增长率、流动人口情况等。

2、疫情资料:各种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年龄、性别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病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暴发调查资料,传染病漏报率的调查,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疫情预测资料和毗邻地区的发病情况。

3、免疫接种资料:免疫接种人数包括基础免疫人数、加强免疫人数、强化免疫人数、零剂次儿童数、接种率、接种质量分析、未接种原因分析、接种率抽样调查、检查考核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4、疫苗供应及使用情况统计资料。

5、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资料。

二、按照档案整理的规定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于每年一月底前将上的资料分类装订归档。

三、档案资料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四、查阅档案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人员借阅档案时,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五、人员调离时,应将个人所管资料移交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预防接种反应及事故处理制度

一、接种人员要监测接种反应及事故,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

二、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除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病例的诊断,必须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确定。

四、对于发生的预防接种偶合症,应及时向儿童家长说明,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并积极治疗。

五、对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倒,应立即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应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予以处理。

六、病人家属对异常反应处理不服的,可申请上一级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诊断。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情况介绍 篇2

xx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情况介绍

xx镇位于xx县南部,距县城7.5公里。鄄菏公路、鄄巨公路过境。境内有箕山河、南三分干等主要渠道,水源充足。是全国著名的人发皮毛、猪鬃马尾营销专业镇。1994年投资建成的人发皮毛综合贸易市场是全国四大皮毛专业市场之一。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45318人,0-6岁儿童4866人,辖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村级一体化卫生室12所,门诊现有工作人员5名。

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后,房间清洁明亮,预诊、接种、宣教留观和办公等区域设置合理规范;宣教留观区人性化设计,同时还设立了哺乳区,配备了儿童娱乐设施和宣教设备,接种室安装空调,为儿童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预防接种环境。我们坚持每日开诊,严格执行科学化、信息化操作,强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能够引导受种儿童井然有序地完成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接种门诊服务流程更加规范,接种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赢得了广大儿童家长的好评,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提高了接种门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

预防接种门诊申请 篇3

申 请 书

源汇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

我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精心策划,积极筹建,规范运转,主要负责我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4人,医师1人,专业护士1人,均持有卫生局统一发放接种上岗证。

预防接种门诊相关制度 篇4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镇)防保所设立以所长为组长,乡(镇)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计划免疫领导组,负责制订本乡(镇)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令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生物制品计划双月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卡、簿、表由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7岁后,接种卡片由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2003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共带来危害。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安全注射制度。

一、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剌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

二、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技术合格证、上岗证上岗。

三、预防接种必须掌握各种疫(菌)苗的禁忌症。

四、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五、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六、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安全的回收、销毁。

工作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预防接种门诊要设 立登记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安徽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册、证。预防接种册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注消手续。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并经过县级以上计划免疫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上岗工作应佩带胸卡。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计划免疫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接种医师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在计免医生指导下工作。

2、按规范要求完成各种疫苗的接种操作,协助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3、填发接种通知单。

4、逐日、详细、准确地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5、做好接种前器材的准备,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按时进行冷链温度监测。

6、负责疫苗的管理及疫苗帐册的建立与使用。

7、担任接种门诊的卫生保洁工作。

8、协助进行接种后回访。

疫苗管理制度

一、疫苗使用要有计划性,根据每月接种日安排,准确合理地制定用苗计划。

二、疫苗使用应遵循“足量、适量”的原则,既不能紧缺也不能浪费。

三、疫苗领发手续要完备,使用要有详细登记,包括名称、规格、批号、效期、产地、领苗日期及数量等,帐目要清楚,帐物要相符。

四、疫苗领用一般每月一次,接种门诊用苗有剩时,如冷藏条件具备,在效期内转下次使用。

五、疫苗使用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活疫苗开启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1小时,即应废弃。

六、疫苗应按规定的温度贮存和运输。

七、疫苗应由专人管理,按品名、批号效期,分类整齐存放,短效期先用,长效期后用。

八、接种现场要求一苗一冷藏,即一个冷藏包只冷藏一种疫苗及其稀释液。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家长应掌握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有明确的过敏史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如正在发热或患有各种疾病应暂缓接种;如属早产儿或营养不良、体质较差者,也应暂缓接种。

二、孩子接种后要在接种场地休息15-2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接种后要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不吃刺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后,半小时内不得喂奶或吃热东西。

三、孩子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它接种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四、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能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日期进行接种。

五、如孩子经常外出,应告知接种医生,办理相关手续。外出时应注意到当地预防保健机构咨询、接种,以免漏种相关的疫苗。

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工作衣帽,勤剪指甲。工作前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戴好口罩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接种间隙也要勤洗手。

二、保持登记体检室、侯种室、接种室等环境整洁卫生,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每天下班前须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和候诊室室内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新装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应≥70UW/cm2,<70UW/cm2的灯管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按每M3空间≥1.5瓦安装,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洁净,每2~3周用酒精擦拭1次。

三、皮肤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液须每周更换2次,盛装的容器每周消毒2次。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皮肤消毒时可用无菌棉签浸润2.0%碘酊,涂擦注射部位1遍,作用1分钟,再用75%酒精擦拭2遍,擦净余碘干燥后方可注射;使用0.5%碘伏则直接涂擦皮肤2遍干燥后即可注射。消毒操作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局部消毒后注意不得触碰污染。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疫苗接种务必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必须就地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0%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60分钟)毁形,放入专用收集袋,严禁出售或随意丢弃。因无回收指定单位无法集中处理的,应及时焚烧处理。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用毁型机毁型或将针管、针头分开放入有消毒液的防刺破安全盒或回收桶。

五、保持工作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的洁净,每个工作日前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消毒。

六、地面采取湿式清扫,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液湿拖地面。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必须专人管理,明确职责。

2、冷链设备必须专用于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的贮存、运输,不可挪作他用。

3、冷链设备要建卡、建帐、建档、上、下帐目相符,帐物要一致。

4、冰箱必须安装在远离热源、通风良好、避光干燥、无震动、无腐蚀的场所,放置平稳。底部安有10cm的支架,上部和背部要分别留下40.30cm的空间。

5、冰箱要配有专用稳压保险装置,并有统一的标志和编号。

6、冰箱内不能存放私人物品或非生物制品。

7、贮存疫苗时,存量不能超过设备容积的2/3,且疫苗间要留有间隙,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制冷效果。

8、冰箱内应有温度计,每天上班后、下班前两次记录温度,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检修。

9、冷链设备应定期清理,一般每月一次,保持内外清洁干燥。

10、冷藏包要专架清洁存放,冰排倒空洗净后存放。

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实行一个窗口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镇—接种门诊(接种点)。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台帐,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三月前将下一的计划免疫用苗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冷链设备要有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

一、核对受种者免疫卡证、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既往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某种疫苗的接种对象。若发现预约接种的日期有误,应及时更改,并做好解释工作。

二、询问受种者近期健康状况,以及既往疾病史、过敏反应史、接种反应史等。经询问健康无疾患,再检查体温和其他有关体征,确定可否接种。凡患有接种禁忌症的不得注射或暂缓注射相应疫苗,并在卡证上做好记录。

三、执行“接种告知与家长签字”制度,务必告知家长接种何种疫苗,预防何种疾病,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必要的注意事项等。体检与告知后,医生与儿童家长均需签字负责。

四、用钢笔做好免疫卡证接种日期等项目的工整书写登记,接种证上还应记录所使用疫苗的批号、接种者的签名。疫苗使用登记簿上应记录所使用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和有效期等。

五、接种后受种者应留在现场观察20分钟,便于一旦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时能即时处理。离开接种门诊前应预约好下次接种疫苗日期。

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一、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定期到门诊所属计划生育部门、派出所收集接生儿资料,每月定期到门诊辖区的各个负责接生单位收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

二、例会制度。指定门诊辖区内的妇女主任、乡村医生、治保主任作为联络员,每月定期召开例会一次。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资料,核对本月门诊收集的新生儿资料。

三、及时查访。地段主管人员收到卡后,及时巡访,调查新生儿的户籍所在地。发现户籍在其他医院辖区内的,应及时注明户口所在地地址,及时退卡给有辖权的医院。并反馈,做好登记注明,以备核查。

四、登记入册。属于医院地段辖区的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建卡立册。并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及时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给家长,督促家长按时间来医院接种有关疫苗。

五、资料保存。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报告卡,以备核查。做好“五变动”登记工作,并每月上报儿童变动报表。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均须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关于印发福建省预防接种相关免疫程序的通知》要求实施预防接种。

六、须对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册,每月定期收集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地儿童资料。门诊须每季度组织专人到流动人口聚集地、出租屋、市场、工地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七、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每年9月派专人到门诊辖区内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核查7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无接种证的,须补发接种证,并按免疫程序补种疫苗。

接种物械保管制度

一、接种门诊各项器材设施必须专人管理、分类存放。

二、接种门诊设立接种物械一本帐,每季进行盘点,确保帐物相符。

三、一次性注射器材等易耗品应随时清点,及时补充,确保库存充足。

四、做好各种物械尤其是冷链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保持冰箱清洁,无灰尘、无污垢,定期化霜和除霜;冷藏包和冰排要分开并专架清洁存放。

留观提示标语

各位儿童家长: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需在留察室观察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谢谢合作!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家长应掌握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有明确的过敏史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如正在发热或患有各种疾病应暂缓接种;如属早产儿或营养不良、体质较差者,也应暂缓接种。

二、孩子接种后要在接种场地休息15-2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接种后要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不吃刺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后,半小时内不得喂奶或吃热东西。

三、孩子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它接种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四、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能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日期进行接种。

五、如孩子经常外出,应告知接种医生,办理相关手续。外出时应注意到当地预防保健机构咨询、接种,以免漏种相关的疫苗。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共带来危害。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安全注射制度。

一、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剌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

二、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技术合格证、上岗证上岗。

三、预防接种必须掌握各种疫(菌)苗的禁忌症。

四、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五、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六、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安全的回收、销毁。

预防接种门诊卫生保洁制度

一、接种门诊必须配备痰盂、扫帚、拖把、毛巾、面盆等卫生洁具。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每天上班前进行室内外卫生打扫,做到桌面无灰尘,地面无污渍、痰迹、杂物、纸屑等。

三、接种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衣冠整齐、清洁地进入工作场所。

四、接种门诊禁止吸烟,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地吐痰,儿童不得随地大小便。

五、每日接种结束后,及时清理接种现场的接种器材、冷链器材、废弃安瓿、棉球、一次性注射器材等物品,打扫卫生,并对接种室进行消毒处理(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地面、物品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为确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根据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如下:

1、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经所长批准后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做好疫苗领发记录,详细记载品名、数量、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及领发人签名。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

3、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保证疫苗质量。

4、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

5、使用疫苗要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

6、每次领发疫苗数量应根据使用量和贮存能力妥善安排,减少疫苗浪费。

7、使用情况必须按规定向县疾控中心统计上报,随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使用情况,反映效果和剩余数量,严防积压浪费。疫苗过期或失效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并妥善处理。

接种门诊中英文标识 篇5

预防接种门诊 Vaccination Clini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

咨询台 Information Desk;问讯处 Information;服务台 Service Desk 候诊区 Waiting Area;候诊室 Waiting Room 分诊台/门诊接待室 Reception 挂号处/登记处 Registration 收费处 Cashier 预检区 Pre-Examination Area;预检室 Pre-Examination Room 接种区 Vaccination Area;接种室 Vaccination Room 观察区 Observed Area 处置室 Treatment Room 冷链室 Cold Chain Room 入口

Entrance 出口

Exit 咨询电话 consulting Hotline;投诉电话 Complaints Hotline 办公区 Administrative Area 卫生间 Toilet 请勿触摸 Don’t Touch 小心玻璃 Caution!Glass;小心地滑 Caution!Slippery

门诊工作岗位职责 篇6

2、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部门关系,督促检查门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

3、改进服务流程,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门诊就诊流程畅通,及时处理和解决门诊发生的突发事件。

4、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健康宣教、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5、处理门诊病人的医疗纠纷和投诉,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6、对所属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7、及时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8、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门诊部工作职责 篇7

2.制订门诊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全面掌握各科门诊医疗、护理工作的情况,负责组织检査门诊病人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接受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人时,要及时上报院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4.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和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方便病人就诊,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负责督促指导门诊各科做好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对门诊卫生员的管理教育,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配合健教科,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卫生、疾病防治知识、计划生育等宣教工作。

6.接待和处理门诊的群众来访工作,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组织管理各类健康体检等工作,协助管理家庭病床和腹浑病门诊工作。

7.做好门诊各工作室的统计和整理分析工作,按时上报。

8.领导和组织门诊医疗质量和病历文书质量的考核、评比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奖评和汇报。

9.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巡视门诊制度,督促病人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卫生,注意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和处理,同时检查督促开诊情况及工作秩序,保证门诊工作运转正常。

10严格管理使用门诊印章。

预防接种门诊验收应注意的问题 篇8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应在有效期内,接种人员执业证书原件或复印件、预防接种合格证。

2、提供卫生局下发的预防接种认可资质文件

3、公示内容(见河南省预防接种门诊考核验收标准)必须醒目

4、接种门诊设有醒目指示,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河南省免疫规划主要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公示材料(十个制度),接种室、观察室等须设置醒目的30分钟留观提示。

5、一、二类疫苗专帐,自2012年2月起报告一类疫苗使用情况月报,并留存,疫苗出入库记录应有疫苗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批号、效期等须完整,苗帐相符。

6、二类疫苗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三证”齐全。

7、信息化管理基本内容必须录入齐全(包括预防接种人员基本情况、疫苗批号以及数据备份等预设置内容);筛选应种对象每次运转前使用信息系统进行筛选,并做好记录或打印,应种儿童应在接种登记底册中标记“∥”,应接种而未接种者应通知前来接种,并在接种登记底册中记录,未种者标记原因等。

8、接种率:所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统计接种率≥95%,特别是1岁以内疫苗

9、今年的查漏补种工作、摸底查漏未开展或流于形式,不予验收。(有详细的资料记录)

10、公示区域图,包括区域划分,人员分工,责任人联系方式等

11、所有免疫规划工作表格使用三规范一意见要求的新表格即最近由疾控中心下发的省级表格。

12、预防接种门诊申请表单位存一份。

门诊部主任工作职责 篇9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分管院长安排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门诊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计划、督促,检查。

三、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如期总结汇报。

四、负责门诊患者的检查、诊治、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会诊工作。如接受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患者,要及时上报。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五、督促检查门诊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照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严防差错事故。

六、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诊。

七、负责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工作,严防院内感染。

上一篇:学校规范化管理下一篇:幼儿园特色美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