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精选5篇)
忌行房事。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忌煮饭。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忌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否则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忌送菊花。因为那是祭花。
忌说”节日快乐“。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青年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踪迹。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却飞出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
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中午时分,汝河里狂风怒吼,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出水走上岸来,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村子里直奔瘟魔而来,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重阳节习俗
重阳登高
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与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祭祖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 国际学术界统称之为“塔布” (英文Taboo或Tabu) , 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塔布“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者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
在中国, 与“塔布”相对应的词是禁忌, 民间也称之为“忌讳”。中国古籍中, 有很多关于禁忌的记载:如《汉书·艺文志》云:“及拘者为之, 则牵于禁忌, 泥于小数, 舍人事而任鬼神”。
综合中外有关民族学和人类学方面的资料, 可以推导出禁忌的涵义:一是禁忌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 这种“禁止的”、“抑制的”行为, 在外观形态上通常是看不见的, 是无形的;二是违背禁忌所造成的惩罚是一种心灵的、精神的惩罚, 并由当事人精神上或自发的内心力量来实行, 是不可抗拒的。同时禁忌也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 对天体运行, 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状态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 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独特认识和经验性总结, 蕴含着各民族的自然观、社会观、宗教观, 并在一定时期作为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具有普遍性、原始性、神秘性、地域性、系统性等特征。
二、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种类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丰富多彩, 几乎充斥于人们生存的时空范围及自身所思、所动、所言的各个领域。禁忌的种类极其繁多, 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 本文主要从人事禁忌和物事禁忌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大致分类。
(一) 人事类禁忌。
所有与人相关的禁忌统称为人事类禁忌, 主要包括人体禁忌、性别禁忌、婚姻禁忌、生养禁忌、葬丧禁忌、祭祀禁忌、服饰禁忌、语言禁忌、宗教禁忌等。
(二) 物事类禁忌。
人类先民信奉“万物有灵论”, 认为不仅人有灵魂, 日月山河、树木花鸟等都具有灵魂。且人的灵魂与宇宙万物的灵魂是相通的, 可以相互转化。于是自然界中各种物事的某些形态便成为人之行为的禁忌信号。主要包括动物禁忌、植物禁忌、山水禁忌、人工物禁忌、天体禁忌、气象禁忌等。
三、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揭开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神秘外衣, 禁忌与科学一样都是起源于人们对自身和周围世界及二者关系的解释与操纵行为, 是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性知识。而今天, 由于科学主义的扩张, 形成了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禁忌中内涵的合理因素, 在科学主义话语中被扭曲排斥。
科学主义对理性极端推崇, 以经验证实为原则, 认为只有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来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才是科学。即以西方狭义的科学定义来否定其他所有科学, 推崇科学至上, 认为他们的科学是所有知识体系中最好最高的, 凌驾于一切其他知识体系之上。在这种科学观下, 科学几乎垄断了全部人类文化, 科学一词, 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 本义是“学问”、“知识”的意思。历史上许多人曾试图给科学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但直到现在仍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当前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科学, 主要观点是: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是发现规律, 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建制。这里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 它兼顾了科学自身与外部环境, 是包容的、全面的、整体的对待人类创造的文明, 凸显了科学中的价值因素。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作为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知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 虽说其并不符合科学知识的全部定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不少禁忌是具有“科学性”的。这个“科学性”, 是指它具有现代科学的某些特征。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是一种知识, 这种知识是经验性知识,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现代科学知识。
它是人们在分析综合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基本经验, 是人类先民在恶劣生存环境中与自然世界博弈所总结出来的生存之道。如被誉为江南第一古生态村的浙江武义郭洞, 其祖先就制定了不准砍树否则就遭报应的禁忌。因此, 村边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保存了下来, 同时保证了三面环山的郭洞村, 几百年来没有因为大面积水土流失而威胁到村庄生存。由此可见, 禁忌的制定者在当时就已经具有过度砍伐树木会引起水土流失的经验性知识。
(二) 这种经验性知识是具有合理性的。
这种合理性意涵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合规律性。动物禁忌中, 许多民族对狩猎时间都有严格限制, 如每年三月至十月间不许捕杀大型动物, 忌猎怀胎动物, 带仔动物, 幼小动物, 交媾和哺乳期动物。这就是认识到动物生存繁衍的规律, 并为了遵循这种规律而作出的相关禁令, 从而保证了动物的繁衍而不至于因为大量猎杀而绝种。另一方面是指合乎人们的理性, 即用冷静的态度全面地认识、详细地分析、并对后果进行预知。这一点在婚姻禁忌里体现的最为明显:中国多个民族都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古文中多记载, 如:《白虎通义》云:“不娶同姓, 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 遂至无子孙”。《左传》云:“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在远古时期, 先民人数稀少, 且相距不远, 同姓很可能就是同宗近亲, 近亲通婚对后代人的健康不利。由此可见先民很早就认识到近亲结婚会影响后代子孙的科学知识, 并理性地作了相关干预, 同时把它用禁忌的方式传承了下来。
(三) 这种经验性知识具有有效性, 即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禁忌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兼具了道德教化、法律制约、宗教规范的功能。禁忌的基本叙事方式是不要做什么, 否则, 就要受到惩罚, 如:悖逆亲尊、擅改父讳、不送亲终, 多以雷劈火烧, 猛虎吞食。通过这类禁忌故事进行了有理有据, 极具震撼力的演绎, 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然而道德毕竟是一种“软约束”, 只对讲道德的人起作用, 而禁忌又兼具了法律的效用, 德国著名学者冯特曾说:“禁忌是人类最古老的无形法律”, 它在法律未产生之前就具备法的强制约束性, 具有“违法必究”的权威性, 一旦有人触犯, 必将受到惩罚;同时, 禁忌又具有宗教的神秘性和权威性, 它不仅指向行为, 也指向内心, 不仅管今生, 也管来世, 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是法律和道德所不能及的。也正因为此, 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巨大的, 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不可否认有些传统民间禁忌, 带有封建迷信的特征, 对人类生活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但不能因此否认其中的科学性, 或许人类正是在前人的这些科学性的禁忌中, 才迈入现代科学的大门。同时也不能否认禁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当时生活环境恶劣、认识能力低下的条件下, 人类总结的客观规律、经验知识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和传播, 只能借助于神灵的帮助, 运用这种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去发挥效用并使其传承下来。即使时至今日, 这种禁忌所带来的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心理, 也是其他习俗文化甚至科学所无法企及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深入, 一旦禁忌的神秘外衣被揭开、敬畏心理被解除, 人类就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人的贪婪私欲也就展露无遗, 自然环境被无节制地破坏、生命尊严被无情地践踏、伦理道德被毫不为意地丢弃。到那个时候, 人们是该保持对禁忌的敬畏, 还是要去废除他呢?我们可以引用恩斯特·卡西尔的话来结束我们的探讨。“禁忌体系尽管有它明显的缺点, 但却是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禁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 虽然笼罩着层层神秘色彩, 但融入分析就会发现其本质源于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是人类对于自然和自身的朴素认识, 是人们在生存实践中经验的总结, 也是约束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准则, 时至今日一些禁忌仍起着不可小觑的效用,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在今天西方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中, 一些具有“科学性”的禁忌被披上封建迷信的外衣而被拒斥。本文希望借以探讨禁忌的“科学性”来呼唤学界对禁忌的理性研究。
关键词:禁忌,科学主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2].任聘.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1
1、不宜吃辛辣食物
重阳节的饮食要注意尽量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等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聚体内。有辛香气味的食物可以散发体内的湿热之气,例如芹菜等,秋季可以多食用。
2、不宜吃燥热食物
重阳节燥邪当令,肺为娇脏,和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很多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从秋季开始复发或情况加重。此时的饮食要避免过于燥热的食物,煎炸类的食物则需要避免。
3、不宜吃生冷食物
重阳节气候由热转冷,人体的生理代谢也会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饮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的问题。
关于重阳节的几点禁忌
1、忌送菊花
重阳节千万不能送人菊花,因为菊花只是祭祀用的,并不适合送活着的人。不管是白色的还是黄色的菊花,都千万不要送人。
2、忌回娘家
在鲁西南地区的滕县一带,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说在重阳节这天,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要是回了娘家,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所以,出嫁三年之内的闺女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就可以回。
3、忌互相道快乐
重阳节的寓意是老人健康长寿,所以我们应该用平安康泰来代替节日快乐,,而不是重阳节快乐,大家一定要牢记!
4、忌房事
古人认为: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是战国时期,出自《吕氏春秋》之中的《季秋纪》。在古代插吴茱萸也很流行,所以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可入药酿酒,养生祛病。吴茱萸、菊花簪多见于唐代。山茱萸香味浓郁,具有驱虫祛湿、祛风消积、治疗寒热的作用。
吃重阳糕的习俗与爬山有关。和饼作为节日食品,原本是为了庆祝秋粮丰收,享受品尝新食物。后来,人们有了爬上去吃蛋糕,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吉祥寓意。在北方,吃重阳糕特别受欢迎。
重阳节以来就有赏菊的习俗,所以在古代也叫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花月,节日举行菊花大会,全市人民参加会议赏菊。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饮赏菊写诗成为时尚。在汉族古老的习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饮酒祈福的吉祥酒。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3、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4、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5、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6、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7、贴秋膘
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
但是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
因为民间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严禁房事
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
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
因此古训严禁端午房事,并且规定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并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3、忌毒气攻身
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
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
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
4、忌举行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
加上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办理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重要事项的日子。
端午当天忌下河游泳。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需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习俗。
5、儿童的禁忌非常多
端午节不仅是重五恶日,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关于孩子的禁忌就比较多,例如说端午节这天不适合生孩子;周岁以内的婴儿端午节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灾祸;儿童在端午节当天早上要吃两个鸭蛋,并且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驱邪平安的习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返回目录
端午节挂的艾草什么时候拿下来
没有时间限制,多挂几天少挂几天无所谓,但是根据我小时候家里挂艾草的经验看基本上是等它自己干了没有味道了就扔掉了,大概一个月左右。
据了解,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从我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多数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药方子较少,如伤寒论中的“胶艾汤”等用到了艾叶。
<<<返回目录
端午节门前为何要挂艾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返回目录
端午节的习俗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X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躲端午
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端午雨
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禁忌】推荐阅读:
传统节日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教学设计05-27
传统节日重阳节祝福短信06-16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禁忌07-20
所有的中华传统节日06-06
被遗忘的传统节日11-03
中国传统节日的练习12-11
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10-11
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10-21
中国传统节日的初三语文作文06-18
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秀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