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2.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4.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5.相反数:只有正负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规定:0的相反数是0;我们通常把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
6.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任意有理数a,总有|a|≥0.
7.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
一个有理数由正负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应注意确定和的正负号与绝对值.
9.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 + b)+ c = a +(b + c).
1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植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2.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积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13.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作除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4.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作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方,a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6.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17.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8.小结
一、知识结构
二、概括
1.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学习本章要善于结合数轴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如相反、绝对值),会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2.在有理数的运算中,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提高运算的正确性,还要善于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在实际运算中经常会遇到近似数,要注意按要求的精确度进行计算和保留结果.对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既方便,又容易体现对有效数字的要求. 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
1.代数式:数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结所成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如6×b常写作6•b或6b;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如6b一般不写作b6;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4)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要化假分数;5)括号与括号相乘可省略括号.
2.列代数式: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
3.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4.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2)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项: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正负号. 6.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7.降幂排列:按某一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该字母的降幂排列.
升幂排列:按某一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该字母的升幂排列. 注意:1)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移动;
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8.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 是同类项.
9.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10.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11.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12.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一、知识结构
二、概括
1.整式中,只含一项的是单项式,否则是多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当然也不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 3.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多项式中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4.去(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形:去括号时,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1.1)柱体:圆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2)锥体:圆锥,棱锥(三棱锥,四棱锥,…);3)球体.
多面体: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的面,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又称为多面体.
2.视图: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一般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3.表面展开图: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的表面变成一个平面图形.
4.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一个n边形至少可以分割成n-2个三角形.
5.射线: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直线: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就是直线. 表示方法:点: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线段: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射线:用端点和射线上任意一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直线:用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公理1:两点之间,直段最短.此时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公理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6.线段的中点:把一条险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7.角: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角的顶点:射线的端点;角的始边:起始位置的射线;角的终边:终止位置的射线. 表示方法:(1)用两边和顶点的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在中间);(2)用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3)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
8.平角: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所成的角; 周角: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重合所成的角.
9.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10.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1.互余: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互补:两个角的和等于一平角(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两直线相交形成了∠
1、∠
2、∠3和∠4(如图1),我们把其中的∠1和∠3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12.互相垂直: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交点为O,当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此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他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若线段AB垂直于直线BC,垂足为B.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BC的垂线段,它的长度就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而得到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见教材P164-165).
1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5.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6.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知识框图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
2.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低或长短来表示数据特征的统计图,它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如果有两个研究对象,常常把两个对象的响应数据并列表示在同一张条形统计图中.
扇形统计图是用圆的面积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用圆中扇形面积与圆面积的比来表示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图。如果关注的是某种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常常以时间为水平放置的数轴,以折线的起伏直观地反映出数量随时间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3.总结
一、知识结构
利用数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如下: 初一数学科总复习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
1、正数(position 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negation number):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 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 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 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11、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n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
16、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7、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拓展知识:
1、数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1)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2)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道:|a|≥0,即对任何有理数a,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
(1)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直接比较;
一、理性的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数学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已经存在的知识更为系统与网络化.平时在教学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作答,而有些学生却一筹莫展,这是由他们的认知结构与水平有差异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达到知识结构的最优化.
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与交流,顺利地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有效课堂交流的复习课策略实施过程
1. 课前问题生成,使复习形成问题的聚集
作为本节课的先导,学生提前完成教师下发的“问题生成单”.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复习内容,在完成题目时,有困难的学生会主动查资料,进行自我查漏补缺,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过程.然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有哪些体会和感想,这是对信息深加工的过程,进入理性化阶段.
【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
问题生成:课本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有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只)?
如果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请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写出你求解这个方程组的方法.
探究1:据中考阅卷老师统计,有约50%的学生求出了方程的解,约20%的学生没有写出求解方程组的方法.你认为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们忽略了什么?
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回顾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探究2:假如此题变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问鸡兔各几头(只)?”请你和同学们探讨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的概念.你能求出它的解吗?
探究3:假如此题变为“今有鸡兔同笼,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只)?”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又有什么发现?
探究4:对于本题的方程组,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探究5:请归纳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_____和_____.它的基本思想_____.
这些问题以一个情境为线索,却覆盖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概念、解法和数学思想等知识要点,题目容易又典型,便于学生巩固与作出总结.
2. 课中民主对话,让思维在交流中增值
小组交流时一般每小组4~6人,大家互相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在各小组间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即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
例如,方程组这节复习课,教师布置课堂交流,有一组同学在探究2题的结论时,加入了两组答案,使得本题的解有36组,我便提示他们应该从实际意义考虑问题.另一组同学在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探究4中解法外,通过组内交流,发现可以先把(2)式整理成x+2y=47再解答会更简单,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巡视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动向,抓住思维的火花不断加以鼓励.这一过程,学生全面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最后各小组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3. 及时归纳小结,让知识在梳理中系统化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每组选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讲解对这一题目思考与解答的感受,其他小组可以提出更正与建议.而教师则对学生的讲解给予鼓励与肯定,当有其他组的学生提出不同想法时,则通过引导加以澄清.最后笔者因势利导,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本章知识的架构图.
通过对一道中考题的分析,即激发了学生对中考题探秘的兴趣,又通过探究题的逐步分解,使学生梳理了知识要点.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自我效能不断增加,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又通过各小组讨论和补充,形成对数学内容的共识,总结规律,其中包括解题策略及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4. 适当拓展,让思维在深化中升华
在学生建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活动,教师提出更高层次问题,同样组织各小组讨论,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请你根据消元的思想方法,试着解决如下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相信自己,你能行!
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新的问题中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归类,再与本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很快,学生举手发言.第一小组由(3)-(2)得x-2y=-8(4),先消掉z,再由(1)-(4)得y=9,回代入(1)求得x=10,再回代入(2)得z=7.立刻又有学生提出由(1)变形后,代入(2)和(3),先消掉x.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自告奋勇地举手发言,在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转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到拓展.
1. 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2. 如果5x|m|y2-(m-2)xy-3x是四次三项式,则m=.
3. 若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4. 有资料表明,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15 000 00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公顷.
5.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3.10×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
6. 如图1,直线AB平分∠COE,CD与AB相交于点O,∠BOD=25°,则∠DOE=.
7. 有些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如口、工、田、由等,请你再写出三个.
8. 如图2,AD=AE,BD=CE,∠1=∠2=100°,∠BAE=60°,则∠CAE=.
9. 已知∠BAC=∠DAE=90°,AB=AD,要使△ABC≌△ADE,还需要添加的条件是.(填一个即可)
10. 有一列数,前5个数依次是,-,,-,.根据规律,你认为这列数的第100个数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2a3=a6B. a2a3=a5C. (a2b2)3=a2b3D. (a2b2)3=a2b6
12. 已知x+=3,则x2+的值是()
A. 5B. 7C. 9D. 11
13. 若∠A+∠B=180°,∠A与∠C互补,则∠B与∠C的关系是()
A. 相等B. 互补C. 互余D. 不能确定
14.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仍与原来的行驶方向相同,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5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15. 把一只乒乓球任意投入到A、B、C、D四个盒子内,则A号盒内无球的概率是()
A. 1B.C.D.
16. 有四根长度分别为2 cm,3 cm,5 cm,6 cm的小木棒,从中选取三根,能构成不同三角形的个数是()
A. 2 B. 3C. 4 D. 5
17. 在△ABC中,若∠B+∠C=3∠A,则此三角形()
A.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B.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C. 一定有一个角是45° D. 一定有一个角是60°
18. 小仪制作了一个对面图案都相同的正方体礼品盒(如图3所示),这个正方体礼品盒的表面展开图可能是()
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8分,22题10分,23题12分,共46分)
19. 先化简,再求值:2(2a+b)-(a+2b)(a-2b),其中a=,b=-2.
20. 周末八年级某班60名同学进行假日义务劳动.为方便分工,随机分成人数相同的A、B两组,请问:
(1)该班学生小明和小刚都分到A组的概率是多少?
(2)小明和小刚分到同一组的概率是多少?
21. A、B、C三个村庄的位置如图4所示.三个村庄决定合挖一口井,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希望井口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假如你是施工人员,你会把井挖在何处呢?请在图中画出具体位置.
22. 如图5,△ABC中,∠ACB=90°,CE⊥AB于E,在AB上截取BD=BC,∠ABC的平分线BF交CE于F,连接DF.
(1)猜想AC与DF的位置关系.
(2)说明理由.
23. 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用图象描绘了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什么时间离家最远?离家多远?
(4)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可能是在哪段时间内休息,并吃午餐?
(6)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字母叫做代数式。
2、求代数式值要注意: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字母的取值要确保它本身所表示的数量有意义。
3、代数式的系数应包括这一项前的符号;如果代数式的某一项只含有字母因数,它的系数就是1或-1,而不是0。
4、同类项所含的 相同;相同字母的 也相同。
注意: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不变。
6、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
(2)括号前市“-”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
1、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直线 端点:射线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2)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 。
(3)线段的比较方法:叠和法和度量法。
(4)线段的中点: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 ;反之,如果点M在
线段AB上,并且有(AB=BM),那么点M是AB的中点。
例:C是线段AB的中点,可得AC= = ,或者2AC= =AB,
AC+ =AB , BC=AB- 。
2、角的度量与表示
(1) 1度= ; 1分= ; 1周角= 度 ;1平角= 度= 周角
(2)角的三种表示方法: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
3、角的比较与运算
(1)角按大小分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如果射线OC是
4、平行线
(1)如何画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1:过直线外一点 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
5、垂直
(1) 如何画垂线?
(2) 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垂线的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中, 最短。
垂直的性质3:点到直线的距离。
6、有趣的七巧板:
第一节 中东
1、在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在P51—52 图8.3、图8.4中找出以下国家和地理事物,明确其地理位置。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城市:
①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
海洋:
④波斯湾,⑤阿拉伯海,⑥红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峡、运河:⑩霍尔木兹海峡,⑾苏伊士运河,⑿土耳其海峡,⒀尼罗河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
4、欧洲西部位于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在P59。P64图8.15、图8.23中找出以下国家和地理事物,明确其地理位置.国家: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E德国 F意大利
地形、半岛:A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①西欧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
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大部分位于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在P67 图8.26中找出以下地理事物,明确其地理位置
5、A索马里半岛 B刚果河 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 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东非高原 附近有东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的国家,称为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的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在P75 图8.38中找出以下国家和地理事物,明确其地理位置
城市:A悉尼,B堪培拉,C墨尔本,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本土有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以侧,大西洋沿岸。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4.地形:; a.西部------b.中部-----c.东部------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国全境)、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为主
7.农业地区
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c.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仔细看教材P85的农业带的分布图,注意发展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8.工业:
a.特点: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要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
10.资源消耗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
(2)大量
第二节 巴西
1.位置
2.首都:首都:。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国家。
3.地形:----地势——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和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语。
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a.主要分布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热带雨林的危机: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1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
2、地形:以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有之称;人类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
二、北极地区
1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更替表
朝代
起止时间
国都
建国者
制度
亡国者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间
夏
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阳城(今河南登封)
禹
世袭制
桀
商(殷)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亳(今河南郑州)殷(今河南安阳)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镐,史称镐京今陕西西安)
武王
分封制
周幽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争霸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间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中央集权制
秦二世
胡亥
汉
西汉
公元前2--公元9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推恩制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
洛阳
光武帝(刘秀
汉献帝
三国
魏
2——266年
洛阳
曹丕
蜀
2——263年
成都
刘备
刘禅
吴
222年——280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西晋
266年——3
洛阳
司马炎
东晋
3——420年
建康(今南京)
司马睿
南朝(宋齐梁陈)
420年——589年
建康(今南京)
刘裕(宋)
陈后主(陈)
北朝
439年——581年
隋朝
581年——6
长安(今西安)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
唐朝
618年——907年
长安
唐高祖李渊
北宋
960年——1127年
开封东京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年——1276年
临安
赵构
元朝
1271——1368年
大都(今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年
南京(古称应天)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36——1840年
北京
清太祖皇太极
一、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和春秋)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建都阳城。
4、夏朝的统治措施: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5、盘庚迁都原因:水患和政治-意义: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充,成为当时历的大国。
6、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周幽王都有哪些-?商汤、周文王又有哪些政绩?
夏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他们服劳役。商纣王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人民。周厉王暴虐无道,平民没有-,只能“道路以目”。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取悦自己的王妃褒姒竟下令点燃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后来戎族真的来攻打,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
7、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的一次战役,是一场讨伐-的正义之战。
8、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办法: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9、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引发了国人(平民)-
10、我国奴隶制经济的文明即青铜文明。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11、青铜铸造业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种类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种类更加丰富,用于祭祀。
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代表:司母戊鼎(世界上现存的青铜器;商朝)、四羊方尊(商朝)
与商周同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的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13、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农业的发展:五谷齐备;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畜牧业的发展: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有;有牲畜圈栏和专门的牧场。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14、奴隶的悲惨生活(略)
二、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
15、春秋争霸的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16、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17、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所以能够首霸中原。称霸方式:诸侯会盟
18、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19、春秋争霸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称霸方式:城濮之战
2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22、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大革命。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3、都江堰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古代战役列表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交战地点
交战双方
典故
结果
影响
涿鹿之战
涿鹿
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炎黄大败蚩尤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牧野大战
公元前1046年
牧野
周军/商军
反戈一击
商军大败
商朝灭亡
城濮大战
公元前7世纪后期
城濮
晋军/楚军
退避三舍
晋军大败楚军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桂陵之战
前4世纪中期
桂陵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魏国大败
马陵之战
马陵
魏/齐
减灶计
魏军主力被歼
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
长平
秦/赵
纸上谈兵
赵军大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漠北战役
公元前1
漠北
匈奴/西汉
西汉大败匈奴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历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交战双方
双方兵力
结果
历史影响
备注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项羽
秦军主力
数万人VS三十万人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消灭了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
破釜沉舟
官渡之战
公元2
曹操
袁绍
三四万人VS十万人
曹操大败袁军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
曹操
孙刘联军
五万人VS二十多万人
孙刘联军获胜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火攻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
东晋
八万人VS八十万人
前秦大败
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把握课改理念, 诱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 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 深下工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教学有深刻的印象, 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时, 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呢?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数字?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向往着教师, 向往着本学科。
二、创设良好氛围, 激发创新意识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 它以丰富的内容诱发学生情趣,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请他们做我的助手, 一道准备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 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 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加强“活”性教育, 激发求知欲望
( )1. —How does Mr. Brown look like?
—He a medium build, and he has brown hair.
A. has B. is C. looks D. likes
( )2. —I hear you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Who is it?
—The young man a pair of sunglasses is.
A. wears B. with C. has D. gets
( )3. —Why didnt Jim come to your party?
—I dont think he know my address. I just there last week.
A. decided B. put C. agreed D. moved
( )4.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
—Yes. Id like some apple juice.
A. eat B. drink C. read D. play
( )5.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 .
A. Not at allB. Yes, please C. Yes, I would D. I dont like it
( )6. —Why do you look so unhappy, Mike?
—Im hungry, mom. I would like a large bowl of dumplings with eggs and tomatoes.
A. to have B. have C. having D. had
( )7.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to visit my friend Lin Tao the morning of last Sunday.
A. on B. in C. for D. at
( )8. —Did you watch the kids on the playground this afternoon?
—No, I was in my office all the afternoon.
A. to play B. plays C. play D. played
( )9. —Whats Jim doing over there?
—He is his lost keys.
A. looking forB. finding C. looking at D. looking after
( )10. —Did you enjoy your trip?
—Yes, it was !
A. awful B. terrible C. boring D. great
( )11. —Is the boy ?
—Yes, he cant find his way home.
A. happy B. late C. cool D. lost
( )12. —Your words made me feel again. Thank you.
—Im happy I can give some help.
A. tired B. nice C. sorry D. sad
( )13. They are too tired. They decide now.
A. to go longer B. to stop to work
C. not to have a rest D. to stop working
( )14. Oh dear!The shop is .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here.
A. empty B. sunny C. crowded D. big
( )15. —I dont like mutton beef.
—I dont like mutton, I like beef a lot.
A. and; but B. and; and C. or; but D. or; and
二、完形填空。
There was a little poor boy in a small village. He lived 1 his mother. His mother had to
work all day. In the morning she 2 cakes. In the evening she was back home with some
3 .
One day she was ill in bed, 4 she gave the box to her son and said, “There are one
hundred cakes in the box. Go to the park with these cakes and sell them all. Now 5 , come back early 6 you sell them.”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The boy got to the 7 , opened the box and cried, “Cakes! Cakes! The most delicious cakes in the world.” A woman had a cake. “Oh, its really 8 !” Then many people near came to 9 them. Some wanted three and others wanted five. After a little time, there were not any cakes in the box, but one hundred 10 in it. How happy the boy was!
( )1. A. with B. like C. at D. from
( )2. A. had B. ate C. made D. got
( )3. A. cakes B. food C. children D. money
( )4. A. because B. so C. but D. after
( )5. A. look B. see C. listen D. hear
( )6. A. and B. so C. after D. before
( )7. A. park B. street C. village D. cakes
( )8. A. bad B. terrible C. awful D. delicious
( )9. A. eat B. buy C. sell D. take
( )10. A. coins B. cakes C. boxes D. people
三、阅读理解。
A
[The Ant Bully
Actors: Julia Roberts (voice), Nicolas Cage (voice)
Language: English
Running time: 1 hour 25 minutes
Price: Weekdays——$ 30 $ 15 (children under 7)
Weekends——$ 40 $ 20 (children under 7)]
I really enjoyed this movie. Its a fun movie for the whole family. I had really good laughs and enjoyed being there. —James
I would recommend (推荐) this movie to everyone. Whether you go with family or friends, I honestly think this movie has something you will really enjoy! —Sam
Ive seen several movies of this kind, but this one is the best. It is so well made—some of the scenes are so beautiful. —John
I went to see this movie with my 9-year-old daughter this Tuesday, really without knowing too much about it. My daughter and I were pleasantly surprised at how funny it was. We just couldnt help laughing. I would recommend this movie to the whole family. —Mary
( )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tell that is spoken in the movie.
A. Chinese B. English C. Japanese D. French
( )2. The poster shows that the movie lasts .
A. 25 minutes B. 60 minutes C. 85 minutes D. 125 minutes
( )3. John likes the movie because of .
A. the funny actors B. the wonderful music
C. the sweet voices D. the beautiful scenes
( )4. Mary and her daughter spent watching the movie.
A. $ 30 B. $ 40 C. $ 45 D. $ 60
( )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movie most probably tells a story.
A. funny B. sad C. terrible D. true
B
Here is a form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平均气温) of four American cities.
( )6.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Chicago in winter is .
A. 24℃ B. 13℃ C. -3℃ D. 9℃
( )7. What is the weather of San Francisco like in autumn?
A. It is cold. B. It is cool. C. It is hot. D. It is warm.
( )8. Which citys temperature is usually about 11℃ in spring?
A. Winfield. B. Chicago. C. Miami. D. San Francisco.
( )9. Which city is the hottest (最热的) in July?
A. Winfield. B. Chicago. C. Miami. D. San Francisco.
( )10. Which city has the best weather all the year round?
A. Winfield. B. Chicago. C. Miami. D. San Francisco.
C
No Car Day was first started by 34 cities in France on September 22, 1998. It was start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now, more than 1,000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had a No Car Day.
The first No Car Day in China was in Chengdu in 2001. Other cities, including Taipai, Shanghai and Wuhan, also support (支持) the day.
In Beij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joining the campaign (运动). It asks drivers to leave their cars at home for one day each month and walk or ride a bike to work. It also calls on Beijing people not to use cars on June 5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 slogan for the day is, “If we drive for one less day, we can have one more nice day.”
So far, more than 200,000 drivers have shown their support. “We cant control the weather, but we can choose not to drive,” said Wu Zonghua, a car club chairman. Beijing is trying to have 238 blue sky days this 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2, Beijing only had 52 blue sky days. This was 11 days less than the number for the same period in 2011. Much of the dust comes from the desert, but cars cause most of the air pollution. We must do more for No Car Day.
( )11. The first No Car Day is on _______.
A. February 2nd B. June 5th C. July 5th D. September 22nd
( )12. _______ was the first city to have No Car Day in China.
A. Beijing B. Chengdu C. Shanghai D. Wuhan
( )13.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slogan” mean in Chinese?
A. 目的 B. 原因 C. 意义 D. 口号
( )14. How many blue sky days did Beijing hav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1?
A. 63. B. 52. C. 41. D. 238.
(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China is the first country to start No Car Day.
B. No Car Day is World Environment Day.
C. No Car Day has been supported by over 1,000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so far.
D. Much of the dust in the air comes from cars.
四、阅读理解填词。
Spring is coming. The w 1 gets warm. Its still a little cold and w 2 these days. But we can find spring everywhere.
Look at the trees. The l 3 on the trees are green now. They are growing (生长) well.
Some flowers are c 4 out. They are so b 5 . Listen, the birds are singing. They are happy to come b 6 . Spring is a good time for outdoor(户外的) a 7 . Children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 Some are flying kites; others are taking p 8 ; still others are playing football. They wear sweaters and j 9 . Spring is a comfortable season. Its not too cold or too h 10 . I like it.
1. w 2. w 3. l 4. c 5. b
【七年级数学复习提纲】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09-15
八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复习提纲05-26
七年级学生数学复习计划11-22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复习资料11-07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期中考试复习计划及措施07-14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07-08
七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07-1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09-12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0-09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复习提纲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