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通用8篇)

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篇1

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刻薄的人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古训筑成的高墙,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去寻求别样的人生”。

《故乡》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少年闰土活泼可爱,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要“逃异地,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使人与人隔膜起来、自私,走异路,机灵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

另一方面,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畏缩。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

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篇2

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两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但这美丽是虚幻的;现实中的故乡是萧索的,但这萧索是真实的。记忆中故乡的人物是少年闰土和青年杨二嫂。少年闰土是个健康活泼、富有活力、勇敢机敏的小英雄,杨二嫂是个年轻美貌的“豆腐西施”。现实中故乡的人物是中年闰土和老年杨二嫂。中年闰土神情悲苦又愚昧、麻木,是个“木偶人”;老年杨二嫂则变成了自私、贪婪、势利、泼悍庸俗的小市民。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因为儿童用直觉的感性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是世界美好的一面;成人用理性的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有缺憾的。这样,呈现在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理想的完美的世界,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有缺憾的世界。

《故乡》中故乡的美丽和萧索正是中国百姓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真实生活的写照。

记忆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那个时代,故乡是那么“美好”。景物美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人物美好: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杨二嫂终日坐着,很文静,被称为“豆腐西施”。小说中描绘的平静美好的生活,有鲁迅先生自己早年生活的影子。鲁迅早年的生活相对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尚可,13岁前,鲁迅生活无忧无虑,家中有四五十亩水田和一些店面房子,是个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如《故乡》中描绘的那样:“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鲁迅自己也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些内容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小说《故乡》《社戏》等作品中反复出现,可见鲁迅对童年的美好生活的留恋。小说中“我”回故乡是为了搬家,也是为了寻找遗失的童年的梦,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故乡的美丽只存在于记忆中。无论是“我”还是闰土的童年生活,并不像回忆中的那么美好。“我”家也只需要雇佣一个“忙月”,而闰土的父亲却需要做“我”家的“忙月”,以维持自己家的生计。“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就是对童年纯真友谊的记忆;再者,“我”处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所以故乡的美丽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

现实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社会的黑暗腐败,打破了人们“暂时做稳奴隶”时代的平静生活的美梦。小说中闰土的遭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天下千千万万穷苦百姓和城市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共同遭遇。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不得不卖掉老屋,搬到“我”谋食的异地去;农民闰土则麻木、呆滞,抱怨“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小市民杨二嫂势利、泼辣,说话尖刻,为了一点小便宜,不惜造谣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社会的黑暗腐败,腐蚀了心灵,麻木了精神,摧毁了道德的底线。对这一点,鲁迅本人深有体会。在13岁这年,鲁迅平静温馨的生活被打破了。由于一场变故,周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骤然败落下来,鲁迅在别人的白眼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所以在他记忆深处,既保留了童年生活的温馨,也保存了少年时代的伤心往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强烈的生活反差,给他的心灵烙上深深的阴影。弗洛伊德说,作家的创作就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压抑的经验的回忆。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是同一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场幻想,其中的主角归根到底是“自我”。作家创作的动机必然与作家的童年愿望有关。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实现,变成无意识隐藏起来,以后便创作一个幻想的世界(艺术作品)来补偿这一愿望。梦只在记忆中,现实粉碎了美梦。童年的故乡是“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现实的故乡却令人失望至极。但鲁迅并未停止探索,正如小说《故乡》结尾所写的那样:“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这篇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百姓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真实生活,但作者希望“我们的后辈……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参考文献

[1].甘竞存主编《鲁迅研究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由《故乡》谈鲁迅的“中国梦” 篇3

【关键词】鲁迅;故乡;改造旧社会;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杜甫诗云:“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便是中国人的故土情结。故乡的变化牵动着每个游子的心,在外忙碌个三年五载,当再次踏上那熟悉的故土,看到故乡日新月异,乡民安居乐业,自然是心生欢喜;反之,当回到久别的故土看到的是故乡的衰败,昔日纯朴真诚的同乡为了生存变得麻木不仁,作为归家的游子,内心自然痛苦万分,甚至只想快点逃离那令人忧郁的氛围,鲁迅先生便是如此。也正是怀着这样痛苦而又悲愤的心情,鲁迅创作了《故乡》这篇小说,去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概貌。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平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他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尤其是幼年的伙伴、农民章运水的遭遇。知道鲁迅回来,章运水特地从海边渔村进城来探望。章运水刚年过三十,却已是满脸皱纹,憔悴不堪。听他讲述“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鲁迅十分同情。后来,鲁迅先生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小说《故乡》,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

虽然整篇小说的基调是晦暗、悲愤的,但其中也有理想和希望的光芒,亦即鲁迅先生并没有绝望,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鲁迅先生仍然怀揣着那个一直未变的“中国梦”——希望中国人有理想的生活,有理想的社会,有理想的国民性。

在小说结尾部分有这样的话:“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虽然现今农民的生活穷困潦倒如闰土那般,人与人之间因那可恶的封建等级观念隔绝得如同我和闰土那般,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便是符合鲁迅理想标准的生活,便是他一直追求的“中国梦”。

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变化恰恰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糟糕。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没有等级观念,小小年纪便具备很多生活才能,是“我”心目中的小英雄;而阔别二十多年之后,出现在“我”面前的已不是当年那鲜活的“人”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被生活折磨得过早衰老,精神麻木,甚至将生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神灵身上的闰土。文中说道:“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种变化对鲁迅来说无疑又是一重打击,正如文中所说:“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再说说杨二嫂,“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如今,她发出的是“尖利的怪声”,做出的是“鄙夷的神色”,贪小便宜,全然没有了当年“豆腐西施”的形象。这两个人今昔对比如此鲜明,究其原因,在鲁迅先生看来就是生活的压迫所致。为了生存,他们放弃了精神的活力,而那活着的肉体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那样的社会,人宁愿没有尊严的活着,这在鲁迅看来才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唤醒国人的血性,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怀揣梦想并矢志追求,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崛起。这样的“人”便是《故乡》当中如宏儿、水生那般的下一代人。鲁迅深知自己这一代已无望过上他梦中理想的生活,但下一代还有希望,他们将不用再去忍受祖辈父辈的苦难和悲伤。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轮金黄的圆月”不正是鲁迅先生心中的“中国梦”吗?它会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去,它会像指明灯一样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去为之不懈奋斗。

现如今,鲁迅先生已经离世七十多年了,但他的梦想仍在发光,鲁迅的“中国梦”已然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而且这个梦正在实现。虽说实现国家富强是一条长远的路,但正是鲁迅先生的“中国梦”唤醒了一代又一代麻木迷茫的中国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中国崛起的一大推动力。虽然鲁迅一代没有亲身体会到中国如今的强盛,但是代代人民却是在亲眼见证着中国的巨变,鲁迅先生曾说过:“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如今,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上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子,他们为了实现那共同的梦想都甘为那“一木一石”,所以我们坚信,这“巨大的建筑”终会拔地而起!

作者简介:刘美玲,女,1987年生,安徽桐城人,巢湖市第七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篇4

我之前已多年没接触先生的作品了。

按说,一个工科生,和先生的作品的关系确是不大,但口中却会不时地冒出一两句来自于先生的口头禅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此看来,到还有些关系。

一谈到先生的作品,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啊Q,不是孔乙已,而是闰土,那个先生少年时的朋友,当然,也仅限于少年时。会有这种反应,大概是因为同样处于少年时的我,便读到了这篇文章,从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乡》是写鲁迅先生自身的故事,我觉得但凡看这种写自己的文章,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都是很重要的。《故乡》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由此,我可以想象出文章开头时描写家乡的萧条景象,那正是整个社会的反映:农民们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到头来连维持温饱都困难,这也为下文写闰土的变化作下了铺垫。

接着文章写到了闰土和迅哥儿的相识,及与其分别时显露出的深厚感情。从小在城市生活的我也如同鲁迅般深深地喜欢那闰土描述的海边的乡村景色,同时也为两个少年即将分离而无奈:“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我能想象出两个一见如故的少年要分离时那种情景,也在期待两人的重逢。

但,物是人非,二人再见时,双方的身份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其时,正如“豆腐西斯”所说,迅哥儿阔了,而闰土,则成了他父亲一般在海边种田的人。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允许他们再兄弟相称,我不想相信而不得不信,他们最终会成为陌路人。

而宏儿和水生,便如二十年前的迅哥儿和闰土一般,也成了好朋友,甚至在离开故乡时,宏儿还想去水生家里玩,一如二十年前的迅哥儿。至于二人到了以后会怎么样,鲁迅则以为他们都必须有自己的新生活,上一辈人未曾有过的新生活。

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昨天,我们带着问题预习了鲁迅的小说《故乡》,现在给大家2~3分钟时间,再翻一翻课文,也可以同桌间交流一下预习情况。

班级交流。

1、我是什么时候回故乡的?

二十多年前的深冬。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把第一、二两自然段朗读一下。

2、我为什么回故乡?

专为别老屋而来。

3、我大约在故乡呆了多久?

大约住了半个月左右。

追问,你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第二日,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等。

教师小结:

我们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就应该抓住文中表示时间或地点转换等的一些词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的理清文章的脉络。

4、我在故乡主要遇到了哪些人?

杨二嫂、闰土等(可让学生齐答)。

二、导入新课

在这样一个萧索的冬日,我为了变卖老屋,回到熟识的故乡,但是在短短的日子里,不管是故乡的景还是故乡的人,都让我感到悲凉和沉重。景的悲凉刚才已有同学读过了。那么故乡的人呢?我们先看看文中的杨二嫂。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杨二嫂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杨二嫂是个怎样的人?

让一到两位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能点出语言、动作,教师就直接点出,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物。

如果学生读到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追问学生,你把这姿势给大家做做好吗?你觉得这种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呢?

如果学生讲到语言,请他给大家读一读,感受一下杨二嫂尖酸刻薄的语气。

如果有学生讲到对比,教师强调:把相关的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看,而不是孤立地看一个句子,一个词。

2、教师小结:

研究人物,我们不仅要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情,还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这样能够进一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指着板书说)

三、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来看看文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闰土是怎样的人?提醒同学,要前后联系起来看这个人物

(5分钟后)提醒大家,看完的同学,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同时,提一个更高的要求:先用几个词,概括一下闰土是怎样的人,然后简单说说你的依据。

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条理地阐述,先讲观点,再讲依据。

班级交流。

教师强调:希望回答问题的同学能够清晰地表明观点,并且有条理地陈述理由,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

四、教师小结,引出新的问题

从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内容,我们发现,我回到故乡,遇到的两个主要人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呢?

让学生再看看文章,找找变化的原因。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注释①

教师点拨:

同学们不仅能仔细阅读课文,还能借助注释来找变化的原因,这很好。但是同学们说到的仍是一种生活现状,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刻画这种现状呢?

(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启发:

看来,同学们遇到了难题,其实阅读与我们生活距离比较远的作品,仅仅研读课文上的内容恐怕是不够的,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得寻求其他帮助。根据以往的经验,你会通过哪些资料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意图呢?

教师小结: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意图,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历史课本等途径查找作者生平、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等相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1、今天的作业,就请同学们用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2、在探讨过程中,恐怕不能忽略文中另一关键人物我,这用所学分析人物的方法,去探索一下我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言行、举止、外貌、神情

写作意图 人物形象

鲁迅故乡赏析 篇6

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

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我们可以看到,”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少年“我”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贞的心灵的自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机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子”。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我们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兴趣的话。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2O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返回目录

(二)现实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它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这时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其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1.豆腐西施杨二嫂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的美来招待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名义的。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在这类人的感受里,”利”即是“情”,”情”即是“利”。”利”外无“情”,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她感受不到别人的真挚的感情,对别人也产生不了这样的感情,“感情”也只成了捞取好处的手段。她的眼里只有”物”,只有“利”,只有”钱”,而没有“人”,没有有感情。有道德、有精神需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但人类社会是在相互关联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为了其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感情的联系,需要道德的修养,需要精神品质的美化。像豆腐西施杨二艘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厌恶乃至憎恨的。所以,就她本人命运的悲惨而言,她是可怜的,而就其对别人的态而言度,她又是可气、可恨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狭隘自私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作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干净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这些小聪明心把戏都是瞒不了人、骗不了人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如果说少年”我”和少年闰土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一切言行的总特点则是“不自然”、”不真挚”。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做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她对”我”没有怀恋.没有感情,但又故意装出一副有感情的样子。她能说的只有“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但却把这个事实说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就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的重要性。她不关心别人,因而也不会知道别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她通过自己的想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无非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豆腐西施杨二嫂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2.成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他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帝王与臣民,大官与小官,官僚与百姓,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兄长与弟弟,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也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力,上尊下卑、“上”对”下”是指挥,是命令,是教诲,“下”对”上”是服从,是驯顺,是听话。闰土之所以说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是按照现在他已经懂得了的礼法关系,”我”是少爷,他是长工的儿子,二者是不能平等的。“我”尊,闰土卑,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但那时年龄小,可以原谅,一到成年,中国人都要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不遵守这套礼法关系,就被中国社会视为一个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念着“我”。”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次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重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脱着一种“冷”。在这种”冷”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树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使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钢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呵!是多么勇敢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地忍耐。只有意识到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3.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他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在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做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返回目录

(三)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像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重贞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这种童贞的心灵是脆弱的,是注定要消失的。少年可以不承担物质生活的压力,不必养家糊口,也不必介入到成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去。但人注定是要从少年成长

为成年人,成年人注定是要独立谋生的。所以成年人眼中的“故乡”才是一个更重要的也更真实的”故乡”,因为它不但决定着成年人的命运,同时也决定着一代一代孩子们的前途。但是,这个现实的“故乡”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缺乏发展的潜力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自己的自私狭隘、用自己物质实利的欲望腐化着”故乡”的精神,瓦解着“故乡”的前途,闰土则用自己的忍耐维持着现实的苦难,使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向着美好的前途转化。但是,我们不能不希望”故乡”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能不产生改变现实的“故乡”的愿望。这不但因为它毁灭了自己回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更因为现实的“故乡”决定着一代又一代故乡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理想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但那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那样的”理想”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去,是一个人可有可免的东西,一遇困难他就会轻易放弃它。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是在自己不同生活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具体到《故乡》中来说,“我”有一个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也有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前一个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故乡”的现实,不是全体“故乡”人民实际生活中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但是,现在的”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才是“我”的最真切的理想,因为它是从自我的生活感受、社会感受中自然形成的,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升华出来的。这种理想一旦产生,”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我”对故乡的理想。

这个理想能够不能够实现呢?“我”没有给人做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任何的理想都是无法做出确定无疑的回答的。因为”理想”是要人去具体地实现的,是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是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的,这就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理想都难以得到确定无疑的实现。但“我”的理想又绝对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因为人类自身永远存在着向上追求的力量。在《故乡》中,那就是水生和宏儿的友谊。它像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一样,也是脆弱的,也是可以瞬时即逝的,但他们到底还没有被社会压榨成像成年闰土、成年“我”或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他们是有可能变得比现在的人们更好、更有朝气、更有美好的心灵的。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作者没有给我们做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求,去追求美好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故乡》,三个”故乡”的关系是:

过去现在未来少年闰土成年闰土少年“我”成年”我”豆腐西施杨二嫂少年水生成年水生少年宏儿成年水生成年宏儿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看到,《故乡》具体描绘的是”我”回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却是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个概念。所以,在有的民族的语言里,”故乡”和“祖国”是同一个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就是”祖国”,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就是“故乡”。也就是说,《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在我们的观念里,”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故乡》中,”我”与“故乡”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但“我到底是曾经与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难看出,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时,他对”祖国”的感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精神中的“祖国”失落了,物质”祖国”虽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祖国”,主要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他们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沾光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他们没有“别人”的观念,更没有”祖国”的观念,他们是社会腐败、人与人关系混乱的精神根源。中国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重了部分中国人对单纯的物质实利的关心,加重了这些人的狭隘和自私。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上些“不老实”的人。但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是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的人。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两种人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他对这样一个“祖国”万能不感到严重的失望。但这种失望又是在关切着它的时候产生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没有失望的感觉,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的祖国;闰土也已经感觉不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失望,因为他只有在忘却中才有刹那的心灵的平静。”我”已经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正是这种失望,使“我”产生了对祖国未来的理想,并切实地思考着祖国的未来。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虚请假意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自私的”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出来的。

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篇7

“太宰鲁迅”的形象是注入了过多个人要素的太宰治的自画像,太宰治自我的投射这个观点在研究中一直占据主流,而藤井省三在《太宰治的〈惜别〉与竹内好的〈鲁迅〉》一文中反对这种观点,肯定了太宰治在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的同时创造了具有“真实性”的鲁迅形象,对于形象研究起到了质的改变,这个观点同时也得到了董炳月先生的支持。在笔者看来,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正确性,但同时忽略了《鲁迅全集》在鲁迅形象创造上起到的具有决定性的媒介作用。太宰治的确努力在创造一个真实的鲁迅,但是这个“真实的鲁迅”不是现实的鲁迅,而是厚厚的《鲁迅全集》中的鲁迅,所谓“自画像”,是以鲁迅的作品为颜料的描摹,所谓“投影”说是太宰治透过《鲁迅全集》的影像,鲁迅的作品在《惜别》中起到连接鲁迅与太宰治的重要作用,太宰治通过阅读《鲁迅全集》,在心中形成了一个主观理解的鲁迅,这便是“太宰鲁迅”的来源。我们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太宰鲁迅”包括的外在和内在的形象基本上都可以在鲁迅作品中找到对应文字。由于笔者本人实为才疏学浅,对于《鲁迅全集》无力全面细致对比研究,只能发现一些有明显的影响痕迹之处,实际存在之处肯定不仅如此。

一、鲁迅作品对《惜别》的影响

太宰治本人并没有见过鲁迅,《惜别》的创作素材除了他到仙台的实地考察,参考日本的研究论著(小田岳夫的《鲁迅传》,竹内好的《鲁迅》)外就是利用鲁迅的作品了,藤井省三曾说:“太宰治没有‘无视鲁迅的文章’主观捏造鲁迅的形象,他是在认真通读了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之后,根据鲁迅的文章创作出的《惜别》。”应该说,鲁迅的作品在太宰治的创作中影响是最大的,小说甚至有大量对于鲁迅作品的直接化用,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在《惜别》中既有“鲁迅”回忆自己身世时明显地对《朝花夕拾》的化用,也有“鲁迅”的谈吐举止与其杂文暗相契合的地方,在小说情节上基本采用了《藤野先生》的框架,当然除去那些明显的化用外,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相似相像的地方都确实来自于鲁迅的作品,并不排除太宰治是通过其他的资料甚至于艺术想象的写作,但是这些呼应之处应该受到鲁迅作品的影响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另一方面《惜别》与鲁迅的作品相对应、相呼应的地方,实际上何为化用、何为间接地影响二者有时是难以区分的。不论是在人物、环境还是情节上《惜别》都深受鲁迅作品的影响,而笔者在下文只针对“鲁迅”这一形象受到影响进行探讨。

二、《惜别》中深受鲁迅作品影响的“太宰鲁迅”

(一)不爱旅行、五音不全的鲁迅

鲁迅第一次出场时就让同船去松岛游玩的“我”感觉“很像城里人,十分文雅,无论怎么看,都比我更像一个秀才”。太宰治这样的描写也许是更多受到鲁迅在日留学时留下的照片的影响。但去松岛游玩应该是根据鲁迅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写到的“最幸福的事实在是莫过于做旅人,我先前寓居日本时,春天看看上野的樱花,冬天曾往松岛去看过松树和雪”这一句话的想象,太宰治将鲁迅喜爱的松岛作为了与“我”见面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对于日本的印象常提及的就是秀丽的风景,“日本风景优美,常常怀念。”( 《致山本初枝》)“日本为旧游之地,水木明瑟,诚足怡心。”( 《致李秉中》1931 年2 月15 日) 所以“太宰鲁迅”在小说对松岛赞不绝口。松岛被比作日本西湖,但在《惜别》中鲁迅对家乡的西湖却不以为意,不知道是不是太宰治看到过许寿裳的回忆文章,从而受到影响,在许寿裳的回忆中鲁迅并不爱游玩,即使对西湖美景只是说平平而已。也正是在这次偶遇中“我”又听到鲁迅跑调的《云之歌》,对于鲁迅唱歌跑调这一有意思的描写,日本评论家藤井省三认为可能是太宰治发现对于视觉艺术(鲁迅有着多篇美术、戏剧、电影等视觉艺术的文章和翻译作品)十分感兴趣的鲁迅对音乐却很少谈及,可以说发现鲁迅本人对音乐兴趣寥寥之后的大胆想象。在接下来中鲁迅干脆承认:“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可却不大喜欢风景。还有一个不太擅长的,就是音乐。”不爱旅行,五音不全的外在形象的鲁迅不得不说是有凭有据的艺术创作。而在第一次交谈中鲁迅不停地使用德语,也许是太宰治在阅读了《朝花夕拾》后得知鲁迅在中国的新式学堂里学的是德语的缘故。而鲁迅在使用日语时严格遵守“对小孩子讲话用小孩子的语言,跟女性说话使用女性语言”的准则,又说“日本的美学实际上非常严格”。鲁迅从语言到日本美学在他的文章里也有相应的体现,在他翻译的童话《桃色的云》的序中说:“由我看来日本语实在比中国语更优婉。而作者又能抓住他的美和特长,所以使我很觉得失了传达能力。”

至于鲁迅的身世和回忆,太宰治则直接是化用(甚至可以说是摘录)了大段大段的《朝花夕拾》,还有《呐喊》中的《社戏》也被太宰治化用在小说其中,这些都十分明显不再赘述。

(二)鲁迅的思想

鲁迅的思想性格在《惜别》全书主要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鲁迅的“日本观”(包括中日对比),思想中流露的主要是鲁迅对于日本的肯定,模仿日本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对于“科技救国”的否定和对“文艺救国”的追求。这两个重要思想又是相交融的,小说中鲁迅在逐渐深入认识日本的过程中发现日本发达的原因不单是先学习西方的科技,而是其国民性中优秀的那一部分,因而鲁迅的“日本观”深入和完善使得他改变了原来的道路,太宰治通过这篇小说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弃医从文”的新见解。

1. 对日的肯定态度

对于日本的肯定态度是“太宰鲁迅”的重要特征,一些评论者认为《惜别》中的鲁迅身上有过多太宰治本人的投影,也有些评论者认为太宰鲁迅的亲日态度无疑暴露了太宰治写作的政治目的因而予以否定。笔者认为这些评论虽然有其正确性,但忽视了“太宰鲁迅”的思想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鲁迅全集》中透露出来的鲁迅本人的思想组成,“太宰鲁迅”对于日本一直保持着正面赞赏的基调,这并不是太宰治作为日本人自夸自大,这也是现实中鲁迅本人一贯的思想(也是当时留日的学生的普遍观点)。虽然留日是鲁迅人生中重要的经历,鲁迅也结交了许多日本友人,但我们很难找他对日本的系统的评论,也没有刻意在思想论文化论或国民性论这种学术论究的层面上去研究日本,提出自己的日本观,但是他对日态度片段地呈现在他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中,秉持着“拿来主义”的鲁迅是出于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实际考虑出发,从而始终是从正面把握和阐述日本,很少论及日本的缺点和坏处,他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说到自己翻译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文明批评集《出了象牙之塔》:“也并非想揭邻人的缺失,来博国人的快意。中国现在并无取乱侮亡的雄心,我也不觉得负有刺探别国弱点的使命,所以正无须致力于此。”因此在《惜别》中鲁迅常常在中日对比之中褒扬日本,可以说是太宰治阅读了《鲁迅全集》之后发现了鲁迅的对日的思想倾向后的有根据的书写。

在《惜别》中青年鲁迅认为,对日本的“忠”是日本思想的最大特点,“日本的思想被统一在‘忠’”,认为日本思想为“忠”的一元论,在鲁迅的作品中难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对于封建思想深恶痛绝的鲁迅先生怕是也难以对源头来自于中国的日本的“忠”的思想有太多好感。如董炳月先生所说这显然是太宰治构想的“东洋图景”,也是他希望借助“翻译”传达给中国读者的基本理念。那么《惜别》之中的鲁迅对于忠的赞扬是完全出于太宰治的个人想象和意图吗?笔者认为并不是这样,在书中鲁迅是将中国的“孝”(中国以孝治国)与“忠”相对比谈起的,青年鲁迅说中国的“孝”成了统治者权谋诡计的工具使得“被统治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因为不孝的罪名被杀”,并且认为中日的“忠”是不同的,中国是“帝位巧取豪夺反反复复”。因此,中国的“忠”成为“复杂而暧昧的东西”,而日本则是“万世一系的皇室俨然地治理日本”,日本的“忠”是“干脆爽快、朴实无华”的。青年鲁迅的这些发言显然是从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得出来的,在这篇杂文中鲁迅说:“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既然鲁迅反对虚假的“忠”,反对以“孝”统治民众,太宰治也许便从此得出鲁迅对于日本的虔诚的“忠”是肯定的态度。接下来“太宰鲁迅”称“二十四孝”为愚蠢的传说,这又无疑是对杂文《二十四孝图》的化用。另外,不知是否可以作为佐证,鲁迅对于“忠”的重要体现之一的武士道异于他人地持肯定态度,在《〈三浦右门卫的最后〉译者附记》中评论说“武士道之在日本,其力有甚于我国的名教……他们古代的武士,先是藐视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也藐视他人的生命的,与自己贪生而杀人的人们,的确有一些区别。”

“我”与“鲁迅”刚见面之时,青年鲁迅感慨中日差别时所说:“现在的清国,若一言以蔽之,那便是怠惰。”体现了现实中鲁迅最为重要的日本观,清国是怠惰,而日本正是与之对应的认真。鲁迅先生立足于日常的感性角度,去体味日本人对待事物的方式,提出了认真是日本人最大的长处,同时是现实中中国人最缺欠的品质。在《新的女将》及《宣传与做戏》这两篇文章中讽刺一些人喜欢做戏、喜欢装点门面,而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做事是做事,做戏是做戏,决不混合起来”,又说“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中国实在是太不认真,什么全是一样”。与鲁迅交谊深厚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在其回忆录中记录下了鲁迅的话:“中国的四亿民众是染上了重症,而那病源,我以为就是我说过的马马虎虎,那种无所谓、怎样都行的敷衍的生活态度。”因此“那便是怠惰”。绝不是太宰治随随便便写出的一句抱怨而已,这是与鲁迅作品中乃至现实鲁迅的思想的呼应点。

小说中的鲁迅谈到了对于中国人的故步自封和日本人善于学习的特点,他说:“日本很早就意识到科学的力量,并率先学习了科学……成为东洋最先进的独立国家。”又说:“对于东方各国而言,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学。”“不只是中国才有古代文明,印度拥有,埃及也拥有,但是那些国家的现状又怎么样呢?”这又是太宰治对于鲁迅思想的转译,鲁迅在译作《出了象牙之塔》的《后记》中说:“之所以使日本能有今日,因为旧物很少,执著也就不深,时势一移,蜕变极易,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合于生存。不像幸存的古国,恃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得一切硬化,终于要走到灭亡的路。”

2.“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太宰治认为“幻灯片事件”只不过是鲁迅转变的一个导火线,在《惜别》中太宰治更强调鲁迅受到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从而渐渐地发生了思想转变,为了集中表现鲁迅在“科学救国”与“文艺救国”的抉择,于是才有在“救济自己国家的民众”这一章里,鲁迅大段大段地谈及对于封建礼教的批评以及通过文艺改造思想、改造国民性拯救中国的观念,为接下来著名的“幻灯片事件”做铺垫,在鲁迅先生著名的文章中也多是针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中国道路的探索,所以笔者不再赘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家也必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在鲁迅近似于演讲的长谈中,太宰治又再度引用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魏晋人士的例子,“魏晋时期竹林隐士等等,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礼’这种思想的堕落,才逃到竹林,饮酒度日……”于之前“太宰鲁迅”与“我”讨论中国的“孝”与日本的“忠”时候的发言相呼应。另外,在小说接近结尾时候鲁迅赠予“我”的那篇阐明自己对于文艺的看法;文艺对于大众的作用的名文,便是《摩罗诗力说》中的一节。

我们知道鲁迅是大力推崇科学的,但在《惜别》一开始鲁迅就说“把科学用于娱乐是很危险的”“有许多原始形式的快乐。由酒发展成了鸦片,中国变成什么样了呢”,发展到小说最后“我已经全部抹杀了科学救国论”。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鲁迅所说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先生还尖锐地批评说:“麻将桌边,电灯替代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现实中鲁迅虽然对科学本身是一贯地持肯定态度的,但对于科学的使用却有着深深的担忧,因为人如果不改变,外物如何发达,也终究是徒劳的。另外,《惜别》中鲁迅的那句“我认为叫爱迪生的发明家,是世界级的危险人物”是明显对鲁迅杂文《电》的利弊那句“前年纪念爱迪生,许多人赞颂电报电话之有利于人,却没有想到同是一电,而有人得到这样的大害,福人用电气疗病,美容,而被压迫者却以此受苦,丧命也”的化用了。

于是小说中的鲁迅由对科学(医学)救国的向往到怀疑再到否定,又在留日期间(通过中日比较)渐渐地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思想从而决然地投身于文艺事业中。

三、结语

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篇8

一、儿童视角:介入或旁观

这里的儿童视角是指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的口吻客观地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审美评价。从第一篇小说《怀旧》起,鲁迅自始至终对儿童怀有一种持久的关注,“他的胸中燃着少年之火,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其不少经典作品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和思考的。

1.诗意的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成人的沧桑口吻开头,一提起承载着许多记忆和温馨的儿时乐园,叙事者顿时转换为翻砖扒墙的顽童,看“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竟是一方妙趣横生的乐土,甚至蜈蚣和美女蛇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憎。“记忆中的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芒,使逝去的一切在无知儿童的眼睛过滤中恍恍惚惚多层美感,在这层美感的烛照下,三味书屋也从封建礼教的象征中解放出来,附丽了特有的情趣”:溜出去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描绣像,都饶有兴趣;先生是和蔼而博学的,即便他不知道“怪哉”,而那拗头诵读的形象,已经成了我们记忆中不逝的风景。

《社戏》展现的是一群儿童月明之夜的浪漫之旅。作为旁观者的“我”在京看戏的郁闷经历被删去,课文是以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的身份来开始这次精神还乡的。小说写到和小伙伴们撑船去赵庄看戏时,叙述者动用了他所有的感觉器官,用诗意盎然的文字,写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悠扬的笛声,渺如仙境的野外戏台远景,儿童们偷豆、煮豆的欢快场面,字里行间仿佛朦胧着江南水乡的暧暧夜气,欢腾着双喜阿发们的晏晏言笑。这里儿童叙述视角的选择,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内心情感表达与怀旧情绪流淌的需要。

和上述两篇作品不同,《故乡》中的童年视角只是出现在一段补叙性文字中。“我”到家后母亲提起闰土,这时,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闰土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弶捕鸟,夏日海边拾贝壳,月亮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作者以充满浓郁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闰土童年时的友谊与欢乐。此时,叙述者已由一个忧郁的返乡者悄然变为十多岁的富家子,叙述语言也转为轻快欢畅,冲淡了现实中的故乡给人的压抑与感伤,而童年回忆中的美丽故乡,深蓝的天空中金黄圆月下的缥缈乐土,正是返乡者苦苦寻觅的治疗成人世界病痛的诗意家园。

2.亲情的温度

在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叙述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对长妈妈进行了刻画,语气诙谐而富有情趣,但感情又不失深沉庄重。“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就叫她阿长”,“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稚气可爱的孩子的口气给人一种亲切感。“切切察察”的神态,“大”字的睡相,吃福橘的紧张,“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而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许多“规矩”、“道理”“烦琐之至”、“非常麻烦”,这些抱怨显得率真而幽默,隐藏着浓浓的爱意。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的长妈妈“哥儿”的一声高喊,“三哼经”的误读,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愚鲁中见真率,粗犷处显细心,这种发自天性的淳朴无私的爱,至今读来仍觉情真意切,暖人肺腑。

《风筝》似乎是关于文化原罪的诘问和救赎可能的思考,其中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叙述仅限于毁风筝一节,但兄长在“精神的虐杀”后的补过之举,兄弟的全然忘却,仍能让我们触摸到“春日的温和”与亲情的温度。

3.旁观者的冷眼

当然,叙事人并不总是事件的介入者,《孔乙己》的叙述者就被设置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酒保,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漠地述说着孔乙己的生存际遇,见证着被看者的可笑与可悲。

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显示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小伙计的活动舞台在咸亨酒店,因此,孔乙己不会营生,偷书被打,腿折身亡,这些极为重大的事件只作为暗线处理,通过酒客们漫不经心的闲谈侧面交代。而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活动成了叙事明线,他站着喝酒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在旁观者的冷眼中被聚焦,引来掌柜和酒客们的哄笑与嘲弄。在小伙计的儿童视角里,“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人们提起他,仅仅因为粉板上记载着他“还欠十九个钱”。鲁镇的酒店成了世态炎凉的陈列橱,旁观者的冷眼成了人性的显微镜,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二、乡村乌托邦:逃避现实都市的诗意家园

不管儿童叙事人是作为事件的介入者还是旁观者,以儿童视角构筑的回忆性文本终究无法拒绝成年经验的入侵。儿童视角的采纳并不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远离,成人作者借助儿童的视角,实现了对成人世界的拷问。

自早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后,鲁迅便开始了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的辛苦辗转,不断变换的都市环境赋予作家鲁迅“旁观者”气质和“漂泊者”心态,“过客”与“弃儿”的苦闷和孤独成为他凝重的心理内涵,这种生活在别处的都市体验构成了鲁迅许多作品的阴郁底色。即使面对寓居了十四年(1912.5-1926.8)的北京,他也感觉“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如其有灵魂,他们的灵魂恐怕未有不染遍了灰色罢”。在《社戏》的前半部分,作者借成年叙事人之口渲染都市生活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长凳让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使人觉得“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希望从拥挤的街市中解脱,从喧闹的人群中逃离,这使作者从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都市生活,而是远远地站在都市的边缘,以隔岸遥望的姿态向诗意乡村观望,向童年经验回眸。

在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中,乡村成了作家的情感依归和精神家园。“在中国文学叙述中,对乡村的诗意想象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家园’的意义,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乌托邦,陶渊明和王维们的灵魂,就栖息在乡村。”当回忆穿越漫长的时间之河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以儿童视角构建的乡村拼图绽放出诗意的光芒。童年叙事中的乡村图景并非现实故乡的实指,它只是回忆编织的诗意存在,是逃避现实都市的乡村乌托邦。“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童眸中的诗意乡村能使作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慰人“无端的悲哀”,暂时成为作者心灵栖息的草庐和对抗城市文明的解毒剂。

三、教学上的启示

运用叙事学的视角理论来考察中学鲁迅作品中构建的乡村图景,对我们的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还原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间鲁迅,消解鲁迅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脸谱化形象,让学生通过温暖的乡村去认识冷峻鲁迅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一面。

1、童年回忆,见证鲁迅的率真和温情。

鲁迅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因此,如何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出发,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让学生亲近鲁迅,阅读鲁迅,是我们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个冷峻的鲁迅也许令人心存敬畏,而一个率真的、温情的鲁迅会让人愿意亲近。从儿童视角解读鲁迅作品,品味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文字,走进一方寄托深远的风雨故园,触摸都市游子的内心情愫,学生或许暂时还难以理解其中复杂的人生况味,但对故乡的脉脉温情,文学的纯粹与人性的温暖,已经深入人心。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亲和力后,再去了解鲁迅的时代、鲁迅的身世,去阅读鲁迅忧愤深广的作品,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梯度阅读的良性循环。

2.去脸谱化,还原一个立体的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有限,加上鲁迅作品自身意蕴丰富、艰涩难懂,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误读,甚至不读。在老师们抽象的政治说教和机械的阶级分析中,鲁迅被简单地脸谱化为一个笔如刀剑的战士,一个横眉怒目的好斗者。

事实上,鲁迅不仅是高声呐喊的斗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如说他小时候顽皮,上课搞小动作,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他生活小资,好吃小吃,还抽烟,更爱看电影,尤其是3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他还喜欢坐汽车兜风,这可是当时的高消费;他甚至像普通的父母一样,溺爱儿子海婴。鲁迅就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用孔庆东的话来说:“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如果我们在文本教学之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点关于鲁迅的相关材料,还原一个立体的、率性的鲁迅,学生也许就不再畏惧鲁迅先生,不再抗拒阅读先生的作品了。

3.多维解读,品味鲁迅作品主题的丰富内涵。

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角度单一的解读活动难以涵盖其深刻内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教参对《风筝》主题的处理颇具代表性:“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还为教师提供了一篇《〈风筝〉思想内容面面观》的资料,告诉教师可以从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等角度去理解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这种多元化解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批判揭露型主题概括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和自由讨论的学习风气。

鲁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能使学生认真地品读鲁迅作品,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得到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上一篇:无敌作文500字下一篇:院感-手卫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