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共11篇)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1

10月27日至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会期5天,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听取并审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委 员会工作报告;二是审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三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 十届委员会;四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次大会,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来 山西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全省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特别是将全面 阐述和部署未来五年全省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举措,还将对全省党的建设进行部署,这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宝贵机遇,加快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将描绘未来五年山西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埋头苦干,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抓好关键部位。

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突破农民增收这个难点,确保早日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投资力度决定发展速度、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转型跨越离不开投资的强力支撑。要抓住投资这个关键,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开放半径决定发展半径。山西要转型跨越,必须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球经济大循环中,我们要建设的新山西首先必须是更加开放的山西。要强化对外开放这个动力,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要抓好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要把基层基础作为工作重心。要把群众工作作为根本法宝。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造福群众。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保障红线。要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是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也是改造主观世界、锤炼干部队伍的过程。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这个保证,打造一支在转型跨越上有激情、有能力、有思路、有突出成绩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坚忍不拔攻坚克难,卓有成效造福于民。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胆气,勇当排头兵,敢与标兵看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开拓山西发展的新境界,携手共创全省人民的新生活。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标志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山西之幸、山西之福。作为国家级综改试验区中唯一的资源型综改试验区,为山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平台、创新平台、发展平台。主要有两大任务:在生产力层面,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起低碳高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产关系层面,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一整套有利于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本质是体制机制创新。要把创新经济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要把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作为攻坚领域。要把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内容。

转型综改试验区的灵魂是先行先试。要克服“等靠怕慢”的心态,鼓起敢行敢试的勇气。要搞好上下衔接和沟通,探索善行善试的途径。要通过试点示范等途径,找到能行能试的方法。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要害是尽快入轨。既要放眼长远,更要抓好头五年。要着力突破路径依赖,尽快完善制度框架。要树立全局性视野,干几件标志性大事。

总之,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在转型的普遍规律和潮流中如何彰显山西转型综改区的特色;二是在能源价格居高企高的利益格局中如何引导生产要素投向转型发展;三是在几十年的转型历程中如何抓紧当前、尽快入轨;四是在庞杂繁重、千头万绪的转型任务中,如何明确工作的具体抓手。这四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确保转型综改试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就可以向国家和全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理学系0920862班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2

孙成德同志首先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和具体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系统的梳理。他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对于档案部门而言,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一个大格局下的两个环节, 是彼此融通, 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从文化角度指明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省党代会, 从全省角度, 明确做好新时期我省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全省档案干部职工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将两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在实现档案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大格局下统一定位, 统筹谋划, 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找准突破口, 以实际行动全面推动档案系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

在论及档案工作要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时, 他强调, 档案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的客观记录。档案工作作为整个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兴衰成败,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一要抓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科学谋划档案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档案管理范围, 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移交接收的制度标准;做到新档收全, 旧档不欠, 同时加大影像档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历史、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力度;认真做好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确保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方便共享、安全备份;开展学术交流, 不断总结经验。二要抓档案文化资源管理和开发。还原史实, 变某些文艺作品的“戏说”为档案编研产品的“正说”, 巩固和扩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 继续办好“风物辽宁”等特色栏目。实施“精品战略”, 努力推出体现辽宁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系列档案文化作品, 如清文化、近代工业文化、重要历史事件和当代名人典故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要把档案文化的内涵和符号体现在新一轮档案馆建设热潮之中, 发挥新馆的文化展览功能;实施“走出去”战略, 和社科部门、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档案文化编研和文化交流, 不断提升档案编研能力水平。

最后, 他强调, 要努力提高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水平, 为党中央和省委的大局工作服务。一是要做好年底工作。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把收尾工作做好, 认真准备, 抓好提前量, 特别是涉及考评、考核等硬性指标和基础性工作, 要稳扎稳打, 保质保量。二是要筹划好明年工作。各部门要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研究明年工作, 既要务虚, 也要务实, 既要抓好特色亮点工作, 也要注重基础性工作, 务必两手都要硬, 不能顾此失彼。与此同时, 要开展“档案部门如何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的大讨论, 深入思考档案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着力点、切入点和落脚点, 形成普遍共识, 制订具体措施, 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要在提高政治素质上下功夫,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思想, 指导档案工作。要在提高业务素质上下功夫, 努力学习钻研档案业务, 掌握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需要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要在激发干劲上下功夫, 用正确的导向引导人心, 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3

省第十次党代会结束后,共青团晋中市委迅速组织团市委党组进行学习,并要求团市委机关全体同志在民主生活会上谈心得体会。在11月8日上午,共青团晋中市委在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号召全市团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大会精神落实到各项团的工作中去,为加快建设“四化”率先发展区奋力拼搏、扎实努力,真干、实干、大干、苦干、持续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引导、组织各界青年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实现转型跨越率先发展。

在会上,武晓花书记强调学习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是晋中共青团各级团干政治生活上的一件大事,既要通读“两个报告”,更要加深对报告核心和主旨的把握,深刻领会大会提出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大会提出事关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深刻领会“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省委提出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在省委的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我们晋中的深刻内涵,一是实质性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二是启动建设太原榆次科技创新城,三是深入推进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晋中的厚望,给晋中的重任,也是给我们晋中青年提出了开拓进取的方向,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提供了展现魅力的空间,我们必须以“主动、赶超、务实、克难”的四种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

1上,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各级团组织要充分抓紧2011年终的两个月的时间,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为契机,努力在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上做好攻坚突破,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积极倡导“三个执行者、三个推动者”的工作形态,完成团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个执行者的具体任务是:

1、先行先试的执行者。

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推进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的工作要求,分解晋中团市委的重点工作。在青年创业就业方面,扩大晋中市青创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岗位的衔接,根据青年技能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拓展青年就业要素,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加强基层团组织负责人与农信社、邮储银行青年小额贷款联系,做好项目筛选、项目对接、项目推荐等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向青年;在组织建设格局创新方面,扎实推进全市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建立健全全市基层共青团组织架构,切实把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推进到乡镇、街道,扩大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社会管理创新的执行者。

共青团晋中市委以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精神为指针,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系统设计、总体把握、项目化管理的要求,以思想教育有形化、民生建设常态化、维权保障机制化、志愿服务社区化、沟通联络信息化、团建工作社会

化为切入点,借助多方力量,积极筹备成立青少年社会事务管理理事会;搭建“青年互动交流平台”、“青少年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平台;构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青少年维权服务体系”、“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三个服务体系;组建“青年志愿者、青年自组织、青少年事务管理”三支队伍;建立“服务、沟通、帮扶、对接、执行”五项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以机制促创新,抓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机制建设项目建设,拓宽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夯实全市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基础,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晋中转型跨越发展和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执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共青团晋中市委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宣传党团的政策和先进的文化,把青少年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好党的执政基础,培养好党的生力军、接班人,在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实现对青少年思想的有效引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个推动者的具体任务是:

1、加强太原晋中两地的青年合作做同城化的推动者。太原晋中同城化,是晋中在新的时期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晋中各级团组织所要积极探索的新领域。共青团晋中市委因势

利导,积极沟通联络两地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通过团组织牵头,太原市放心早餐承办企业亨仕通商贸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晋中,与晋中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实施“放心早餐-邻家便利”项目,现该项目在两地青年的通力合作下放心早餐已全面推向晋中市场。此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地鼓舞了晋中青年投身于太原晋中同城化的发展的信心和大显身手的激情,共青团晋中市委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同城化的共建、共享,努力在大学城的高标准建设上、同城经济一体化建设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团务资源一体化。

2、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做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推动者。

晋中的转型跨越发展和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建设需要人才,共青团晋中市委将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选树转型跨越发展亟需的青年企业家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企业经营中的青年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方面的青年人才、的农村优秀青年等,形成以青年集聚、青年率先为晋中的转型跨越发展和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建设大展身手的生动局面。

3、全面开展“创优在一线、奉献在岗位”的活动做创先争优的推动者。

在晋中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优在一线、奉献在岗位为主题,找准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突破口,在全市共青团系统开展 “四百行动”。具体是:“百强支部创先锋”,乡镇农村团支部争创明

星团支部;街道社区团支部争创靓点团支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团支部争创示范团支部;企业厂矿工地团支部争创先锋团支部;学校团支部争创红旗团支部。“百日攻坚立新功”,围绕中心工作,发挥青年党团员示范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志愿者服务岗、青年文明号等“三岗一号”的先锋作用,开展百日攻坚。“百企万岗促就业”,依托晋中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学校,建立“团员青年+团组织+用工企业+培训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创业青年+团组织+金融机构+导师指导”的信贷模式;动员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为就业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指导。“百家万户送温暖”,开展“真情1+1”结对帮扶、“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通过走访慰问、亲情陪伴、爱心助学等形式,将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农村留守青少年等弱势群体作为重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让困难群体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怀。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篇4

(2012年5月)

5月24日至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917人,特邀代表7人。大会审议通过了姜异康同志代表中共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和省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委委员83名、候补委员15名,省纪委委员55名。5月28日,中共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和中共山东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和省纪委领导班子。这次大会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团结鼓劲、振奋人心的大会,是一次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大会。

一、关于九届省委报告的主要精神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报告共有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报告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省委和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齐鲁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气象。这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是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是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17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5.9亿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770.7亿元,年均增长22.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55.7亿元,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利税突破1 万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8:52.9: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192元增加到22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68元增加到8342元。同时,客观分析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规律;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富民与强省相统一;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六是必须始终坚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抓好党的建设。

第二部分:明确目标奋勇争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

报告深刻指出,当前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迅猛,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看总量,更要看创新能力强不强、经济结构优不优、质量效益好不好、体制机制活不活,看核 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创优、求好求强、以强胜出,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良好态势。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统筹发展为着力点,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的硬仗,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文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走在前列,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今后五年,要努力做到“一个提前、六个更加”。“一个提前”,即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六个更加”,即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全省生产总值跃上7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科学发展高地,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生态山东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新形象;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法治山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健全完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巩固发展。第三部分: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一是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打牢经济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高端提升,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载体支撑,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实施园区提升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使各类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创农业农村新优势。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土 地管理制度、金融服务体制、农村流通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继续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以深入实施蓝黄两大战略为引领,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支持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步伐;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初步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综合实力。要加快构建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实施扩权强镇政策,争取用3-5年时间使部分镇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尊重群众意愿,规范有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四是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增创科技支撑新优势。要深入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形成技术突破、平台支撑、产业引领的创新驱动格局;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大幅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税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引智,积极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六是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着力解决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示范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补偿惩罚机制。

第四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一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先 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山东人民忠厚淳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奋力争先、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进一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深入开展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活动和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扶持发展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四是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文化繁荣发展活力。加快推动经营型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发挥齐鲁文化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文化品牌。

第五部分: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头等大事,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重视做好社会养老和老龄工作,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增强民生政策普惠性。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完善民生工作落实机制,加快完善民生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做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努力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五是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六部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拓展基层民主渠道。二是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提高法治山东建设水平。三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始终做到与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第七部分:提高能力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三是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是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

二、关于省纪委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省纪委工作报告共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主要成绩:强化监 督检查,保证了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严肃查处案件,保持了惩治腐败强劲势头;开展纠风治乱,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教育监督,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进改革创新,深化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注重自身建设,提高了履职能力和水平。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以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必须坚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必须坚持夯实基础、提高素质。

第二部分:今后五年工作建议。一是以严明党的纪律为重点,着力加强监督检查。二是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为重点,着力加强作风建设。三是以有效防治腐败为重点,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四是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点,着力加强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五是以提高素质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有创业的激情,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攀登;要有拼搏的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要有争先的勇气,不甘落后,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要有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决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5

精神

【2012-6-7 8:21:28】 【来源:中国网西部高地】【字体:大 中 小】 【颜色:红 绿 蓝 黑】

【中国网·西部高地】讯“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省、市、县委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是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作为南江县“实施扶贫开发、推进城乡统筹”重点乡镇之一,黑潭乡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化”互动,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切实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一、坚持城乡规划建设统筹,着力推进共同繁荣

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落实全县“规划提升年”的各项措施,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的原则,加快完成集镇体系、全域畅通、全域产业、全域扶贫、全域新村、全域公共服务等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努力突破规划瓶颈,基本实现有规可依。要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重点完成集镇、11个村的聚居点规划,着力提高村落民居的规划、布局、设计水平。

构建城镇体系。积极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向集镇、中心村和聚居点聚集,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创新集镇经营管理,运用BT、BOT模式和土地捆绑项目等方式,有效筹措集镇建设资金,全面完成集镇客运站、公厕建设,拓展集镇框架,提升集镇功能品位。提升南鹰村、元顶村2个中心村,抓好南鹰村旱坝子、元顶村魏家湾聚居点的扩面,全面启动南鹰村蒲家坪聚居点建设,农民聚居度达到40%。深入实施“五创联动”和“五治三化”活动,积极配合生态县的创建。

抓好新村建设。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巴山新居工程为抓手,增强农村发展能力,推进农村共同发展。巩固提升南鹰村、元顶村连片扶贫成果,力争完成280户农村土坯房改造。以“建设新村、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奔向小康”为目标,扎实推进巴山新居工程,使元顶村魏家湾聚居点占地面积扩展到60亩,再完成聚居人口30户126人,使南鹰村旱坝子聚居点占地面积扩展到50亩,再完成聚居人口15户62人。完成南鹰村蒲家坪聚居点规划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聚居人口140户526人,同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聚居点建设形象。

二、坚持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精心打造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好茶叶和稻鱼轮作这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扩大万亩富硒茶产业基地,年内新植茶叶1500亩。切实抓好茶叶管理,走“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培育茶叶大户,引进茶叶加工大企业,延长茶叶产业链,开发夏秋茶系列,依托“云顶茗兰”、“光雾茗兰”等品牌,提升茶叶加工质量,增加效益。依托小农水项目,引进四川金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生态养殖和稻鱼轮作产业,计划三年内投入5000万,打

造无公害现代渔业小区。

集中发展旱作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以旱作农业为重点,推广良种良法,大抓露天蔬菜,重点抓好地膜玉米、地膜洋芋和翡翠米的扩面增产,以野正线的中梁山村、樟木村和元黑线的元顶村、南鹰村、黑潭村为重点,抓点示范、以片带面,整体推进旱作农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生猪、南江黄羊、巴山生态鸡等养殖业,扩大生产规模,健全流通体系,按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的要求,巩固大户,发展新户,不断壮大规模,新建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培育养殖大户50户。

三、坚持城乡改革发展统筹,着力推进方式转变

实施开放合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和“一把手”工程,营造亲商、重商、护商的环境,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强力推进开放合作,重点抓好茶叶产业链、千亩稻鱼轮作招商,坚持“非禁即入”,坚决破除“三论”,放宽投资领域,推行BT+EPC等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加快发展进程。

加大项目投入。要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关于“项目工作年”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带动统揽经济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向上争取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项目,强化项目实施保障,坚持“三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一线工作法”,努力破解项目实施中的土地瓶颈、资金瓶颈、环境瓶颈,力争规划的项目提前开工,开工的项目尽快竣工,年内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投资增长50%以上。

积极推进改革。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产权等确权、登记、颁(换)证工作。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办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市场体制改革,坚持“非禁即入”,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

四、坚持城乡基础设施统筹,着力推进功能配套

强化交通基础。围绕“全域畅通”目标,加快构建区域交通网络。全面完成窝坪村3公里、石笋村5公里、李家营村8公里、樟木村3公里、中梁山村1.5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统筹配套抓好南鹰村蒲家坪至旱坝子富硒茶产业园区道路硬化、元黑线公路加宽和落碎台整治、绕镇过境公路建设工程。

强化水利基础。围绕“全域灌溉”目标,以人畜安全饮水和小农水建设为重点,向上争取一批项目。全面完成乡供水站建设,开展部分病险塘库整治、治理水土流失,新增有效灌面500亩,解决2800人安全饮水问题。

强化农业基础。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实施山、水、林、田、路、电综合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新能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加快通

信网络建设,使扶贫连片开发的南鹰村、元顶村通宽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坚持城乡公共服务统筹,着力推进民生改善

着力解决民生难题。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要点,着力解决就业难。实施人才培训“五大工程”,加强就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训劳动技能人才220人次,年内完成劳务输出5000人次,实现人均劳务增收200元。着力解决上学难。实施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计划和社会助学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超小班”和城镇“超大班”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看病难。强化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严格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制度。着力解决住房难。加快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全面完成年度地质避让搬迁、扶贫移民搬迁、土坯房改造任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五大保险”覆盖面。提高新农合报账标准和参合率,参合数达到11650人、参合率达到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6400人,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1900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达到59人。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并应保尽保,“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2%,做好特困户、大病、助学等专项救助工作,规范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减少群众因灾损失。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科技富民战略。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鼓励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教育,由培养知识性人才向培养技能性人才转变。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抓好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公益电影放影工程。切实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文化建设,扎实抓好以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工程等为重点的文化体育活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

六、坚持城乡社会管理统筹,着力推进和谐稳定

强化社会管理。扎实开展以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和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环境优美示范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刹住抢修乱建、私下卖买土地的歪风邪气。对已经锁定的违规违法建设要迅速依法处理,对已经按照两清政策处理了的房屋,要迅速整理资料,优化业务流程,及时办理房屋两证。努力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向社区转移,向农村转移,推动政府职能和工作重点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积极探索中心村村委、社区双重管理模式,认真研究建立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管理制度。

做好群众工作。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广大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困难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切实制订可行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切实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不断完善乡村社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和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办事。

维护安全稳定。加强社会管理,推进依法治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民的合法权利,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加大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制订地质灾害点防御预案,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城乡组织建设统筹,着力推进党的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把拷量党员干部的尺子,更要成为一把“戒尺”,切实解决好本领不硬、水平不高的问题。把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精力、工作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上来。

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必须把实干、苦干、带领干、带动干作为班子抓工作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实行党务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凝聚和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力。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报活动,大力实施“326农村党建示范工程”,深入贯彻“文建明工作法”,完善基层民主“四式工作法和“一定三有”政策的落实。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推进党内关爱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管理、使用。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增加基层组织活力。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继续开展“破除三论、弘扬三风、践行五要”作风建设活动,要进一步巩固深化践行“四个特别”作风建设活动,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行而不快,抓而不紧的作风,做到立说而行、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坚决执行县委、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提高执政效能。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6

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

1、李东福,男,汉族,山西临县人,1955年1月出生,1975年1月入党,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山西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

2、畅日宝,男,汉族,山西应县人,1953年6月出生,1975年12月入党,大专,现任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3、秦良玉,男,汉族,山西新绛人,1953年11月出生,1972年6月入党,大学普通班,教授,现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

4、石扬令,男,汉族,山西陵川人,1955年3月出生,1975年7月入党,在职硕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5、倪生唐,男,汉族,山西武乡人,1954年11月出生,1975年7月入党,大学本科,教授,现任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6、杨怀恩,男,汉族,山西繁峙人,1957年1月出生,1975年9月入党,硕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7、杨波,男,汉族,山西壶关人,1957年2月出生,1982年7月入党,大学本科,教授,现任太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8、田润华,女,汉族,山西文水人,1952年7月出生,1974年12月入党,大学普通班,副教授,现任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9、师帅,男,汉族,山西河津人,1964年11月出生,1985年6月入党,大学本科,副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党委书记。

10、张文栋,男,汉族,河南太康人,1962年9月出生,1986年6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1、段志光,男,汉族,山西稷山人,1963年8月出生,1983年11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2、贾锁堂,男,汉族,山西沁源人,1958年3月出生,1985年5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3、李俊莲,女,汉族,山西运城人,1963年2月出生,2001年6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

14、李富华,女,汉族,山西阳高人,1963年1月出生,1993年12月入党,大学本科,教授,现任山西大同大学学生处处长。

15、吴俊清,男,汉族,山西宁武人,1965年6月出生,1985年1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太原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6、彭月兰,女,汉族,山西怀仁人,1967年8月出生,1996年6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17、谭迎新,女,汉族,河北定州人,1964年3月出生,1984年11月入党,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北大学出版社主任、党支部书记。

18、李巧云,女,汉族,山西阳城人,1962年11月出生,1990年11月入党,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现任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

19、雷建治,男,汉族,山西平遥人,1968年11月出生,2004年12月入党,大学本科,现为山西大学后勤管理工人。

20、揣战生,男,汉族,河北沁阳人,1958月4月出生,2002年12月入党,初中学历,现为山西财经大学后勤保障处校园环境服务中心工人。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7

(一)寺台乡中心小学 吴银贵

五年,若融于历史长河,仅是弹指一挥间。对于我省而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后的这五年,注定会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五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这场渗透着智慧和勇气的探路,以顶层设计与基础布局相融合,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革触及社会肌体。

发展新局面: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1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人均GDP倒数第三,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倒数第五。

这组数据,让每一个不甘落后的甘肃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跟上全国的步伐,如何让前进的步伐蹄疾步稳?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追赶的号角——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同心协力谋发展,上下一心百业成。回首过去的五年,我省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令人惊喜:

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5020亿元增加到5569亿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第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第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第5,生产总值增速第6。

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1%、30%和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和13%。

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835.27亿元,特别是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3.2∶42.8∶44,第三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超过经济增长增幅,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良性发展的好局面。

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201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达7085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9530亿元,增长10.5%;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综合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8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吹响了“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进军号角,开启了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征程。 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重点是学习王东明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省党代会的报告对过去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过去工作创立的宝贵经验、未来的战略定位、未来全省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了详尽的阐述,体现了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要求,传递了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时代强音。蓝图已经绘就,思路已经明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劲的气势,抢抓机遇,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全省实现工作目标而奋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一,以学习为契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必须懂得: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一定要把学习党代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省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 第二,以学习为契机,深化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与市情、县情、乡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自觉用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 第三,要以学习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将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与同志之间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工作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重在吃透精神,重在把握实质,要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履职尽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踏实肯干、奋勇争先,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9

中共三阳镇委员会

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情况报告

县委: 按照县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平发„2012‟17号)精神,镇党委于2012年 月 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所作的题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并展开讨论。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符合省情实际,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社会建设为根本、以生态建设为支撑的重大部署,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对全镇今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出周密部署和详尽安排,现报告如下:

一、扎实实施山地移民搬迁。在做好已启动107户新建房后续建设管理的同时,全面启动剩余89户新建房工程,按时完成农户购置二手房手续收集送审工作,确保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300户1110人(其中:进城250人,入镇192人)的搬迁任务。

二、通过政策宣传、形势分析和示范引导等措施,组织农户积极发展茶饮、蚕桑、畜牧、魔芋等农业产业,完成500亩山地茶园改造、1500亩标准化绞股蓝建园,1000亩新建桑园、6200张发种量,2户500头以上、1户1000头以上生猪正大模式,1个生猪万头村,2户良繁大户、2户特色养殖的主导产业建设任务。

三、攻坚克难,多措并举,高标准完成梁家坝(九里)社区防洪堤、牛角坝村人畜饮水和23.7公里通村示范路建设任务。

四、统筹兼顾,注重质量,加快进度,全力做好“双高双普”迎省验、人口和计划生育“创国优”、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卫生、双创等各项社会事务工作。

五、加强预防,夯实责任,致力做好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及防汛防滑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六、精心做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转变年”、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2年 月 日

学习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汇报 篇10

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兰州市红古区委宣传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红宣发[2011]24号)文件精神的部署和要求,我街道坚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以会议精神引领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主要做到三个及时,确保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全面开展

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后,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学习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前期工作主要是做到“三个及时”。

一是及时动员部署。区第十次党代会后,街道于10月10日召开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动员会议,对深入学习会议精神作了全面动员,对如何围绕主题、把握实质作了全面辅导,对结合街道实际如何抓好贯彻落实作了全面部署,确保了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扎实开展。

二是及时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宣传,在全街道范围内营造抓学习会议精神

就是抓实际工作的良好氛围。到目前为止,共张贴宣传标语20余条,出黑板报3期。街道全体机关干部积极充当学习的宣传员、辅导员,深入到各村开展帮教帮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三是及时学习贯彻。先后于10月10日、10月17日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及四村村干部集中学习了咸书记在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并要求机关支部及四村支部继续认真深入学习,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总结好近一年工作,理清好新一年工作思路。街道理论中心学习组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专题学习,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谈想法,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报告精神实质,积极谋划街道发展新举措,确定街道发展新方向,明确新一年街道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推进街道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做到三个注重,确保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有效实施

在确保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的基础上,我们以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为目的,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扎实开展了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做到了“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强化组织领导。街道专门成立了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并设立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落实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对照区委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

际,明确宣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订宣传教育措施,确保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是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在全街道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一学两为”主题活动,即学会议精神,为基层服务、为发展出力,并把“一学两为”活动情况列入党员干部评先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一学两为”活动,进一步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人气、士气、志气和正气,进一步发挥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好会议精神宣传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宣讲活动,真正使会议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注重学习教育效果。针对各村及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街道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好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如针对四村部分党员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不强,老党员行动不便等情况,街道党员干部及时下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将有关宣传资料和辅导材料送达四村党员手中。不但使四村党员能很好的接受理解;而且使这些党员足不出户也可以参加学习,保证了会议精神的全面学习贯彻。

三、下一步工作主要做到两个坚持,确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主要目的是切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转化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指导工作实践,开创科学发展的过程。下一步街道将始终做到“两个坚持”,确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坚持完善工作措施,继续营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

坚持领导带头,努力使领导班子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集体,注重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带动全街道各部门的学习热情;坚持周密部署,真正做到“三个着力增强”,即: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有效性、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生动性。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学习计划,及时掌握情况,加以认真指导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确保学习内容、时间、人员、效果“四落实”。坚持形式多样,党工委及各党支部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把对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通过各类形式黑板报开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讨论专栏,在全街道范围内营造出学习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落实会议精神,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根据为实现全区今后五年“五翻番一突破、四前列一提

前”奋斗目标,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任务,结合街道实际,努力抓好街道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抓好项目建设,整合沉陷区空闲土地,引进年产120万吨的大型洗煤厂,做好红大板坪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坚持打好改善民生硬仗,重点抓好沉陷区居民搬迁工作和低保、医保、就业、救助等工作。三是坚持抓好维护稳定工作,重点抓好宝川煤矿经济纠纷和窑煤公司危房赔偿引起的矛盾纠纷,确保了“三会”期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四是进一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非法开采露天煤矿违法行为进行24小时监控,配合区上相关部门进行严厉打击。五是坚持强化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办公阵地的主渠道和主战场作用,整合各种优势资源,进一步完善硬件、规范制度、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服务型党建。

中共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工作委员会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11

推动酒泉转型跨越发展

(宣讲稿)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转型跨越,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大会上,省委书记王三运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整个报告近两万字,分七个部分。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评价客观,对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透彻,对今后五年的工作部署扎实。通过学习,结合酒泉的发展实际,我想讲三个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刻领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

1、清醒认识困难挑战

王三运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

王三运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和积累,今天的甘肃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迈上了加速转型跨越的高位平台,展现出更加美好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王三运指出,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 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3、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甘肃五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具体用了‚八个新‛来概括。(①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②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③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④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⑤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⑥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⑦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⑧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同时,在正确把握省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亮点。即‚围绕一个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落实十大重点行动,落实五大重点工作‛。

一是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报告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 3 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二是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就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三化‛并进取向。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村、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坚持把加快发 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人才支撑取向。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就是: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第三,项目带动行动。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统筹各种资 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第五,全民创业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第六,生态屏障行动。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强化文化辐射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精简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 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竭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我市既定的目标任务

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核心是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使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此,提出了‚八个发展取向‛的新发展理念,确定了‚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奋斗目标,安排部署了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必须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当前,我市发展面临各种政策叠加、资源优势明显、自身发展基础较好的重大发展机遇。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增长30%;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增长20%;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02亿元,增长18.8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这两项分别高出全省近2100元和4200元。2011年10月26-28日,酒泉市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立足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了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发展理念、奋斗目标和重点行动完全一致,全面落实我市既定的目标任务,就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最好行动。

1、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基本要求。

省党代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王三运书记指出:‚酒泉在全省的发展大格局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委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不是空洞的口号,酒泉是其中的一翼。‛酒泉市未来5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这是时代的要求、是酒泉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实现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基本要求。

2、‚精强大美实‛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重要着力点。省党代会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开发上同步推进,以此推动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酒泉市要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做精一产, 就是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落实六大产业(现代制种、蔬菜、果品、啤酒原料、草食畜牧业、棉花)发展专项规划,把肃州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把敦煌市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做强二产,就是要发挥我市拥有的世界风口、世界风库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高载能产业,把酒泉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火电装机达到900万千瓦;加快以新能源装备为主的制造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新能源装备成套化、高端化和数字化;加快发展冶金、石化、煤化工、硅材料等先进高载能产业,实现能源资源就地开发和循环利用。

做大三产,就是要发挥我市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新的支撑的第三产业。把酒泉市建成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敦煌旅游整体上市;把金塔县建成酒嘉后花园;大力发展阿克塞县和肃北县民族风情旅游。全力支持过境的国家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电力输送和公路铁路等通道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肃州、敦煌两个省级物流节点

做美城市,就是要认识到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我们在这方面认识不足,群众意见也较大,所以市上专门召开了全市城市建设暨园林绿化大会,本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原则,明确提出肃州区 和敦煌市要按照‚国际明星城‛的标准去建设,其他县市要按照‚戈壁明珠城‛的标准去建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也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

做实民生,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认真落实好《酒泉市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移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强化移民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解决好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必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以发展扩大就业,以政策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提升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 促进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覆盖面;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困难群众和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机制,提高重大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3、‚五翻番‛和‚五提升‛是实现省党代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

省党代会提出了‚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奋斗目标。酒泉市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确定了‚五翻番‛和‚五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五翻番‛就是到2015年,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项指标分别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分别实现‚过百亿、超千亿‛,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五提升‛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同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劳动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规范),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民生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高,人民群众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抓好落实,实现酒泉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学习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趋势,并结合我们酒泉的实际,看哪些东西要落实,看哪些方面要加强,看哪些地方要改变,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解放思想,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省委提出了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加快发展的任务显得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还存在好的政策不会用、没有的政策不争取、外有的政策不知道、潜在的政策不谋划等问题,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适应。因此,要加快发展,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现在党员干部中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畏缩不前、求稳怕冒的思想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用足用活国家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紧紧抓住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酒泉转型跨越发展。

2.贯彻落实精神,谋求发展新突破。

省党代会提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市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谋求新突破。一是转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按照‚在全省转型跨越上挑大梁、在开发开放上做标杆、在富民兴陇上走前列‛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确定我市的奋斗目标。二是在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实施‚工业强市‛和‚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主攻方向,以此带动各业齐头并进。三是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落实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会议精神,加快重点工程和分类实施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发展之上、投资为本,投资之上、项目为本,项目之上、落地为本‛的理念,用锲 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争取项目,做到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五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项目推进是第一能力‛的理念,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的意识,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落实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建设‚一区三园‛。六是在提高居民收入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让群众生活的更富裕、更体面、更有尊严。

3.改革创新,激发增长新动力。

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财税、投融资和资源要素价格、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的总要求,我们酒泉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要推进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创新创业扶持机制;二要放宽准入门槛,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名称核准、出资方式、出资期限、住所登记、年检条件等方面,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简化手续,放宽准入条件;三要提升行政效能,按照‚执行政策就宽不就窄、必收费用就低不就高、审批手续就简不就繁‛的要求,切实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能;四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咨询、信息、服务、交易代理、行业监督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进场交易、统一监督管理‛的‚五统一‛模式进行运作,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域存在的多头管理、管办不分、招投标不规范的问题,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五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简化减免税审批程序,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都能享受税收优惠;六要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对一些急需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的重点项 目、对在市级工业园区建设的重大工业项目的用地,可以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特事特办,应保尽保‛;七要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企业回收利用残、次、尾等矿产资源,尽量做到把资源‚吃干榨尽‛;八要健全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按照‚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的原则,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组织,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的建设步伐。通过以上措施,不断为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营造良好环境。

上一篇:公司信访办主任竞争上岗演讲稿下一篇:学会感恩,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