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共10篇)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1

藏龙小学熊细桂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但个别学生懒惰、浮躁、自私等缺点。由于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再加上家里的父母长辈包办了一切,所以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2篇课文.三、本学期要达到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组织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4.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5.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纸雕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 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2

我通过媒体记录了河流的清———浊———黑的变化, 沙漠的荒芜, 森林的变迁, 让学生用话写出自己的感想。学生由可怕的变化, 心灵的震撼, 到自我文章中对自己行动的指导———保护自然, 就是爱自己、爱生活, 那篇篇震动他们心灵的文章写得感人至深, 让人读来不忍放手, 那是他们心灵的绽放, 思维与语言的整合。

我又把汶川大地震的感人照片、场景给学生观看, 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行动, 孩子们流着泪看完图片, 争先恐后地捐出自己的爱心, 并给灾区的孩子寄去他们心底最真切的关心问候与鼓励。孩子们心灵又一次升华。

学生其实是具有可塑性的, 但又具有自己的创造意识, 给学生一个思维跳跃的平台, 可以让学生飞起来。我通过媒体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思想境界也很快提高。我相信, 只要我努力付出, 将来我的学生一定会“下笔如有神”。

他们的视野与想象, 我让媒体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 我用五彩的秋景作为媒体,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用词或句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很快, “天空一碧如洗”“雁过留声”“菊花争奇斗妍”“枯黄的落叶像飞舞的黄精灵”一句句优美的词语、句子从孩子的思想里蹦出来, 孩子们欣喜若狂, 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漂亮的句子。我又通过已学的有关顺序的知识让孩子们进行整合文章, 一会儿, 从上到下, 由远及近, 从早到晚的有序的文章在他们的脑海构织完成, 孩子们从此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信心。

三、媒体出示材料, 辩论展示自我思维

我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把它用媒体出示, 让他们互相辩论, 如塑料的有害与有利性, 我搜集了一些有利的一面, 又搜集了有害的一面, 让学生互相辩论, 并于争论中得到最佳思维:应用方便但要注意卫生、环保, 合理运用, 才能扬长避短。在此, 一篇篇有自己思维的, 如何正确使用塑料的文章从他们手下诞生。

三年级开始写作文, 很多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 皱眉苦脸, 就挤出干巴巴的几句, 让人读来干燥无味。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把自己的语言整合成一篇属于他们自己的文章呢?如何改变学生的流水账, 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运用媒体, 唤醒孩子的次序感

在教学人物肖像描写时, 我用两篇文章作了比较, 并且用动漫形式出现, 一篇文章按一定顺序介绍了人物的外貌特征, 有条有理, 让人一目了然, 动漫与文章相呼应, 按顺序逐步出示人物的外貌;一篇文章东拉西扯, 头一句, 脚一句, 很凌乱, 我出示的动漫也无顺序可言。看完媒体演示后, 我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哪一篇好, 好在哪里, 不好在哪里。很快, 学生自己总结出了:按一定顺序写的文章让人看了有条理, 层次清晰。学生也很快掌握了作文的初步技巧:有顺序的写作。

二、五彩的媒体, 视觉唤醒语言

孩子的生活是五彩的, 大自然也是五彩的, 如何唤出孩子的已有知识, 并拓宽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3

一、强化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废旧的彩色的打包带和纤维带可以做环保袋花篮、吊兰等。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使用所料管、塑料丝、软所料袋等做什么呢?这时可以分组讨论,自由想象,有创造性的实践操作。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利用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自我实践操作中不断地变化,深入。这样行之有效的实践操作训练,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二、激发创作的兴趣是开启学生创新能力之门的钥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大多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才会爱好,有了兴趣和爱好才能产生动力去创作、去解决和克服实际中出现的困难,完成老师交给的制作任务后,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创造能力、自我探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完成任务的喜悦又促进了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吗?并不是光靠教师的嘴巴宣传,主要靠直观的示范和学生实际的操作,还要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诱导、感染学生。例如,事先准备好示范的剪纸作品,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绚丽的民间色彩,很能摄住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校园设立两个学生剪纸作品宣传窗,进行不定期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欣赏他们同龄的剪纸作品。同时,还运用学生在全国发表剪纸作品的先进事迹进行表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意识,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到这门课的学习中去。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是迸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劳技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鼓励他们凡事都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敢于异想天开,做出不相同的作品。求异思维是可贵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重在引导学生想象,从想象中展开创造性的思维。

例如,要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巧用手里的一根宽8~10厘米的铁条来进行创造性制作,一根根小铁条,在学生的手里竟演绎出了万种风情,有的学生把铁条变成了正在奔跑的小兔子,有的学生把铁条变成了体态臃肿的企鹅,有的学生把铁条变成了闪烁的小星星……

在创造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对他们多鼓励表扬,即使学生的作业很不成形,也要找出它的闪光点。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像与不像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劳技课程的评价应体现多样性的原则。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

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为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之上。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如果行动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就难以产生真正的兴趣。教师在劳技课上要用所学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使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延伸。展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激发起他们勇于探索再次创造的激情。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造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劳技课教学是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小学劳技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小学劳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有效的利用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环节,培养祖国创新性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懂得怎样以实际劳动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好的珍惜劳动、专研技术的习惯。

二、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21人。学生一般都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个别男学生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很不够,经常要老师或同学提醒。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师长,热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部分学生也有自私、虚荣心强、盲目自满的思想

三、整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之中,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本学期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电的简单常识

;2、掌握一些简单电器的制作技术;

3、了解生活中的电器制品;

4、学习做简单的电动玩具。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学总目标: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7、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8、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

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学生作品的收集工作。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七、计划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第1周微型手电筒

第2周音乐门铃

第3周自制电池

第4周简易电热切割器

第5周花猫戏蝶

第6周击剑游戏机

第7周通断检测器

第8周磁控转盘

第9周电铃

第10周电动机模型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篇5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劳动。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劳动与技术课,使每个学生得到生机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综合性、开发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及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获得全面积极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把今学期的劳动与技术课上好,特制定教学计划大体如下: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三年级共分四个班,每班学生数均将近60人。由于本学期我担任该年级的数学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该班学生非常喜欢上劳动与技术课,他们喜欢动手,做小制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与学生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学生喜欢我,我也喜欢学生。这些都为我本学期继续上好劳动与技术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也非常乐意上该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而且该年级学生上课纪律也非常好,思想集中。如果要说不足,那就是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差,需要教师耐心的辅导。我有信心使该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课上的更好。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中心,编排一些生活自理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简单的加工工艺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简单的加工技能。教材强调实践性,每项内容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材注意与德育相结合。内容力求趣味性。注意与美育创造教育相结合,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创造力。教材内容力求切实可行,基本都能实施。教材留有10%余地,供补充乡土教材。教材附有劳动作业评价与反馈表,内容包括劳动技术和劳动态度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先进行自评,然后教师、家长予以评定。教材按家庭衣食起居和加工工艺两条技术系列安排,但在实施时,可根据季节、气候、设备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

四、学期教学目标:

在今学期中,使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并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技术的设计和评价,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展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学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学会手工工艺的制作,如:做毽子、剪纸工艺等。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

根据该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是要求学生会做的,做到自己先会做。而且在课堂上认真做好师范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与劳动课的兴趣。

2、做到每堂课准备充分,保证上课质量,按时进课堂。

3、对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辅导,关心他们,使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有提高。

4、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经验总结。

5、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凡事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吸引学生或设置悬念,引起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录音、讲故事、谈经验等方法。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一方面教师要把有关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生在实践中、劳动中往往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最为强烈。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开展“我有一双小巧手”“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等活动,要求人人参赛,让每个学生在比赛中,认悦。

8、参加公益劳动,开展学雷锋、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如为孤寡老人、烈军属打扫卫生,到街道旁进行义务植树,到车队擦洗公共汽车等。这样做不仅使自己学到一些生产劳动的本领,还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表现,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整理教室

第2周种盆花

第3周做小标语牌

第4周 做毽子

第5周剪纸工艺

第6周做纸袋

第7周择菜、洗菜

第8周洗茶具、餐具

第9周叠衣服

第10周认识几种工具

第11周正确使用干电池

第12周电风扇的使用

第13周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第14周养兔子

第15周害虫防治

第一课 整理教室

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教具准备:抹布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二课 种盆花

学习目标

1、学会种盆花。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重点

学习盆花的种植方法。

学习难点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准备

1、各种花盆和花

2、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我们种点什么好呢?盆花,便于移动和管理,既能放在室外庭院、台阶,又能摆在室内陈列展览,所以人们都喜欢种盆花。

二、看课件

学生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盆花

三、学技能

(一)选盆

黏土盆 陶瓷盆 塑料盆

(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来选择不同的花盆,最好选用黏土盆。)

(二)装土

可用腐叶土或人工调配的培养土。

1、花盆装土前,最好用300份水加1份福尔马林配成的药水进行消毒。

2、再用瓦片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垫住,铺上一层粗沙作为排水层。

3、盆内所装的土要细碎、疏松,不要装的太满。

(三)播种

1、盆花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

2、播种前,先用水把盆花浇透,水全部渗入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上

3、再撒上一层细土盖住种子

(四)管理

1、花盆应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2、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防冻保温

四、讨论

1、花盆装土前,为什么要进行消毒?

2、盆花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

3、管理盆花,需要注意什么?

六、动手做

自己动手种盆花

第三课 做小标语牌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做小标语牌来装点学校。

2、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3、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行。

学习重点

掌握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学习难点

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材料准备

硬纸板、白纸、墨汁、糨糊、细绳。工具准备

剪子、锥子、毛笔或彩色笔。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小蜜蜂”和“小喜鹊”。大家欢迎吗?

2、“小喜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想听吗?(课件展示:用“小喜鹊”的语言向学生宣传关于学校要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作文明学生”的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卫士”。)

3、师提问:要做文明小卫士,你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

7

4、师:“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只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应用标语牌让大家都知道,一起作好“文明小卫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标语牌。(板书:做小标语牌)

三、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标语牌?

2、课件展示标语牌,让学生初步感知。

3、大家喜欢吗?想自己制作一个吗?

4、下面就让我们的好朋友“小蜜蜂”教你一招。(课件展示制作小标语牌的过程。)

5、请各小组讨论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6、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四、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剪子、锥子时要注意安全。(课件出示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展示。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进行评价。看看谁的小标语牌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挑选出各组的最好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议。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制作了标语牌,大家在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家都是“文明小卫士”。

六、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今后,你还希望制作怎样的小标语牌?

七、实践、感想作业。

1、把你制作的标语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2、以“我想制作这样一种标语牌”为题写一篇日记。

板书:

做小标语牌

“文明小卫士”

第四课 做毽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准备:

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

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

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三、探究解决

1、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

四、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

第五课 剪纸工艺

学习目标:

1、知道通过折、剪、刻的方法可以设计各种精美的图案;能根据要表现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折法进行折叠;

2、从玩中发现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图案的最基本的剪法,并掌握其技能;在学习小组内学会分工、讨论并学会总结;

3、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的生活,会用自己的剪纸作品来美化教室、房间等;在对学习过程及作品的自评和他评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玩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热爱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课后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剪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学习重点、难点:

能根据要表现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折法进行折叠后进行剪或刻;

学习准备:

学生:腊光纸或其它装饰纸、剪刀、胶水、白纸等。

教师:1.腊光纸或其它装饰纸、剪刀、胶水、白纸以及教师事先准备的剪纸图案。2.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

1、教师表演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想看魔术表演吗?好,那今天王老师就来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魔术,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看谁的观察力最敏锐。

老师手里首先有一张纸,彩色的纸,非常漂亮,折两下,然后老师拿出一把剪刀,正着剪四个小长方形,另外一面剪两个小长方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老师手里这张美丽的彩纸变成了什么?

2、你想玩吗?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3、你以前见到过这样的作品吗?你知道这种作品的名字吗?

4、这样的作品漂亮吗?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动起自己的小手来了解剪纸,来完成一副漂亮的剪纸作品。

二、欣赏剪纸,指导研究

1、欣赏剪纸作品(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丰富、多姿多彩的剪纸作品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你发现这些图案的特点吗?你想知道是怎么剪的吗?

3、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剪纸作品,研究研究它是怎么剪的? 请各小组分组讨论,然后共同交流;

请小组代表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研究到的剪纸的方法。

4、老师现场示范几种不同的折法为代表的几种剪纸作品,请同学们观察和研究,重在观察讨论,组织小组的观点并表达。

5、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几种折的方法,为下面的操作环节做基础。

三、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1、学生自由折、剪,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剪的?

2、通过自己的操作,让学生来总结自己完成剪纸作品的过程!

3、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剪纸,比比谁做得最有创意?比比谁发现的方法多?比比谁完成的剪纸最漂亮?最有特点?

3、引导学生尝试剪双喜,重在尝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要注意的问题,(折缝和折口不要搞反,否则无法完成)

四、剪纸创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和技巧,自己设计并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2、互相参观,展示评价。评价:

A、夸夸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致的地方。可以评自己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他人的作品。B、表扬一下你的同伴或者是你自己。

可以说说课前准备、课间合作等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地方。说说你准备怎么展示这漂亮的剪纸画? 把同学中好的作品贴到教室墙上、窗户上。

五、课外延伸拓展:

我们除了用蜡光纸剪外,还可以用什么剪?请同学们大胆的选用材料并进行尝试,下次上课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玩中学到了剪各种形状的图案,也欣赏了中国民间的部分剪纸作品,感受到了剪纸的魅力无穷,更感受到了自己动手亲自尝试的无限乐趣。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仅仅能够剪出美丽的剪纸作品,更能够从中学会发现美、大胆地去创造美,老师更相信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美。

第六课 做纸袋

学习目标:

一.

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制作纸袋的过程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

(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

(设计意图:让孩子对纸袋产生制作兴趣。并让孩子知道,制作纸袋,不仅可以学会它的制作,还能上升到环保的高度。)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设计意图:我采用课件出示纸袋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一步一步按照要求做。)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让孩子做好之后自己仔细观察,是为了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对较难完成的一部的制作过程的印象。)

四.讨论交流:

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

(设计意图: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好办法。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在这项设计中曾经纸袋的实用和耐用性。)

14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创性,鼓励孩子创新。)

七.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第七课 择菜、洗菜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2、培养动手、动脑 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摘掉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洗干净。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蔬菜在食用前,都要经过择和洗。蔬菜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不同的择法和洗法。

二、让生尝试,选择择菜方法

1、带着问题独立看书

(1)蔬菜分为哪几类?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什么?(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回答问题1

3、四人一个小组,分工试着择菜

4、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

5、师小结:可见不同种类要用不同的方法

6、小结注意事项:一定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摘掉

三、1、指名回答问题2

2、每组习自己择好的菜

3、请一人上台择、洗菜

4、小结:择菜的注意事项

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

五、师生共同说收获

第八课 洗茶具、餐具

学习目标:

1、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2、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学习洗茶具、餐具的方法。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学习过程 洗茶具

一、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板书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①浸泡茶具; ②擦洗茶具; ③冲洗茶具;

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洗茶具的主要过程,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⒉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⒊投影出示填写情况,师生评议。⒋小结:⑴浸泡茶具:加1~2滴洗洁精。

⑵擦洗茶具: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

⑶冲洗茶具:从里到外,逐一冲洗。注意节约用水。

⑷擦干、摆放:用净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⒈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除了用牙膏擦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⒉让每组学生分别用自己准备的辅助材料,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⒊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⒋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

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

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

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洗餐具

一、调查情况:

平时你在家洗餐具吗?谁来说说餐具怎样洗?

二、学习如何洗餐具:

1、观看洗餐具的图片。

2、说说洗餐具的过程。

3、每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1)小组讨论。

(2)参考“技术信息”,填写书上的表格。(3)师生共议,确定注意点。

4、讨论难点。

问:如果洗的碗很油腻,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如果一个碗鱼腥味很重,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小结:(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去除油腻。(2)鱼腥味很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鱼腥味。讨论夹过糯米糕的筷子、有粘底的锅该如何洗。

5、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既干净又方便?

三、交流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九课 叠衣服

学习目的: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学习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十课 认识几种工具

学习内容: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并学会用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技能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1、锤子

2、钳子

3、扳子

4、螺丝刀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使用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使用工具打闹或挥舞。

四、拓展

你还会使用什么工具?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一课 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内容: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使用干电池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电池,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认识圆柱体干电池

2、如何安装干电池

3、长期不用该怎么办?

4、如何存放?

三、拓展

和家长交流正确使用干电池的方法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二课 电风扇的使用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安全使用的一般知识 3.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重点

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电风扇的用途。

2.电风扇的种类:吊扇、楼顶扇、壁扇、落地式风扇、台扇、转页扇 3.电风扇的操纵装置(1)调速开关(2)定时开关(3)摇头装置 4.电风扇的使用方法(1)插电源(2)按开关、选风速(3)使用定时开关(4)使用摇头装置(5)关风扇

二、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使用电风扇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关保养的常识谈谈自己在使用风扇的做法和体会。

三、进行学习总结,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正确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第十三课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内容: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谁水、电、燃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家里用水、用电、用气的数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二、认识各种仪表

三、学习各种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电表

2、燃气表

3、水表

四、拓展

查看自己家的水表、电表、燃气表,计算本月应缴费用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四课 养兔子

学习内容:养兔子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养兔子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兔子温顺可爱,是我国普遍饲养的草食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养兔子。

二、学习兔子的饲养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饲养方法

1、兔舍的要求

2、兔子的饲养

3、疾病的预防

三、拓展

在家里养几只小兔子,并记录你的饲养体会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五课 害虫防治

学习内容:害虫防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习害虫的防治方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只有及时防治,才能确保农作物丰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防治玉米虫。

二、生读课本,认识玉米虫

三、防治玉米虫的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防治方法

1、科学使用秸秆,消灭虫源

2、投放“1605”颗粒剂

3、人工扑捉

4、灯光诱杀

5、释放赤眼蜂

三、拓展

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 篇6

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7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部分教师依旧围绕着已有的教材而教,学生依旧本着教材旧有的内容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使信息技术教学返璞归真,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针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发掘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目的地解决真实问题。教学最终的目的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发展,即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将“设计教”的焦虑,转化为“设计学”的动力是每个学科的使命。但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数字化环境中的真实性学习,即以数字化工具来处理真实性任务。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取向所决定的教学取向,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素养目标所决定的“教”的价值观。将素养落实到学生培养,必然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引导真实性学习而发生,从而实现未来学习。

●实践探究

什么是真实性学习?真实性是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那么其在教学背后的原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情境认知与实践共同体。它不是真实活动的植入,而是从真实情境的知识发生过程中提取关键要素,模拟出知识建构的真实性学习环境、真实性学习任务和真实性学习评价。具体到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为:对真实世界中的数字化学习专家(包括各行各业用数字化技术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的能手)的行为进行分析,核心是构建真实性任务、真实性学习环境,进而推进相应的学习活动。

1. 创真实性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本学科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到抽象的学科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将其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选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能转化为鲜活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在教学导入时紧扣“多样”这个教学基点,让学生在理解“输入法”的同时,重点体验了语音、手写等输入法,最后畅想未来的输入法。教学过程是在真实的环境中采用真实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体验不同的输入法的同时,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选择的环境,从而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辩证法。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很高兴由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初次见面我将以一种特殊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这是一部普通的手机,但特殊在哪儿呢?它会把我所说的话翻译成文字直接输入到手机里。请看大屏幕。

师:手机语音功能太神奇了,那么怎样在计算机中输入文字呢?你们平时是怎么把文字输入到计算机里的?

生:键盘输入。

师:除了用键盘输入外,语音输入可不可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出示课题:多样的输入法)。

设计意图:为了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笔者抓住如今人人都拥有的智能手机、i Pad等设备中的语音功能的特点,用语音输入的方式介绍自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一个知识点——语音输入,让学生在课前就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一导入环节设置得自然巧妙。

2. 定真实性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①嵌入在一定学习环境中的特定任务;②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③结构包含大量次级任务;④具有复杂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复杂度的探究;⑤为学生提供机会,从不同视角来探究任务;⑥提供合作和反思的机会;⑦跨不同学科领域;⑧整体性评价;⑨产生的结果是可重复的;⑩允许不同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完成用语音在写字板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及兴趣爱好、体验手写输入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畅想未来的汉字输入法三个任务。真实性学习任务的创设囊括了多种输入法,既具有代表性,又能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了“立足学生,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片段二

任务一:

(1)尝试用语音输入法。

教师讲解打开讯飞输入法中的语音输入功能。请一位学生演示操作,打开写字板。

(2)探究你在语音输入时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谁能说一说语音输入的优缺点。

任务二:

(1)尝试手写输入方法。

师: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们来请教一下百度博士。百度博士在哪呢?(引导如何打开百度)

对于不会读的字,我们怎么输入到计算机里?(演示设置手写输入)

(2)巩固练习:体验手写输入法,通过百度了解词的含义。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能大声告诉大家?

教师提供多个成语,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知道的成语的含义。操作快的学生可以多做几个。

设计意图:在设计真实性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或与之有关的事物,才能触发学生有话可说,这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

3. 设真实性学习评价——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真实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面对面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生生评价。大多数学生只是默默地听,由此丧失了积极思考的动力,因为“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1]教师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倾向也往往了解得不够准确,毕竟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量化到整体。

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应答器,进行实时的网络互动。这种互动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认真听讲。[2]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项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也很方便,而且趣味性强。另外,这种互动用来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有更强的时效性。

例如,在《多样的输入法》一课中,笔者注重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每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对不同输入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刻理解每种输入法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方法。最后在课堂小结环节,笔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对汉字输入法的使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想充分表达出来。这种师生交流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四种输入法的理解,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思考与总结

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脱离真实性情境的知识是‘呆滞的知识’——仅为人脑所接受而无法加以利用”。因此,在具有情境的课堂里构建知识,学生才能实现真实的发展;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依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真情境”,引出“真问题”,实施“真探究”,付出“真感情”,才能使学生习得“真知识”,生成“真智慧”,使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本次研究只是从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者的视角考察了真实性学习的问题,其结果的概括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许多关于真实性学习在哪些方面影响课程学习的问题,还有待将来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备注:此课例被评为2015年浙江省省级优课。)

参考文献

[1]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42-45.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8

第一课

《课 程 表》 第二课

《排 气 扇》 第三课

《小鸟的家》 第四课

《立 纸 花》

第五课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第六课

《纸盒造型》 第七课

《磁悬浮列车》 第八课

《面具》 第九课

《小熊帽饰》

第一课

《课 程 表》

一、教学要求: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1、展示“课程表”作品。

2、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 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示。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第二课

《排 气 扇》

一、教学目标: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事先做好一个排气扇、纸风车,做展示用,录音机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纸风车”

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的呢?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

2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

提问:风车与电风扇有什么区别?

3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二、制作排气扇

1、讲解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划线后切刻 3)粘合

4)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 5)粘上箱盖。

制作难点:

(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要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2、玩“排气扇”,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第三课

《小鸟的家》

一、教学要求:

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等的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并动脑筋发挥想像,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二、教学准备:“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导入课题。

二、复习几种制作符号:

山线、谷线、剪切线、粘贴面

三、制作过程

1、学生观察,理出操作顺序。

2、学生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

3、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摆放。

启发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状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家。

学生操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四、全班评比、展览

1、小组内推选出一至两份作品,呈送上来。

2、全班范围内评比。

五、小结

第四课

《立 纸 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

四、教学设计:

(一)了解墙面装饰。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展示立纸花作品)

(二)制作立纸花

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

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2.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

第五课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习运用纸工插接技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盒盖的连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明的生日到了,他又收到好多礼物。这不,这么多。(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和图片。)你也收到过精美礼品吗?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制作礼品包装盒。

二、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1、讲解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划痕、折叠成盒子 3)外盒盖两边贴装饰花 4)将内盒盖插合 5)再插合外盒盖。

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纸工插接技术,是难点。

2、学生制作

3、装饰

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也可以自己设计、装饰。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第六课

《纸盒造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

环保意识。

3.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插图,揭示课题

二、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1.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 2.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3.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并

招聘负责人。

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

2.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

品。

四、作品展示

1.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

2.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

第七课

《磁悬浮列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磁悬浮列车

2、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吗?(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播放录象)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键、刻、折、贴的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i.制作车头,将车头与车身粘连在一起 ii.车厢顶上安装排风口

iii.制作轨道,将车子架在轨道上 iv.组成列车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的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做得好。

5师生共评。

6、结语

第八课

《面具》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选择色彩,组合造型,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面具。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面具”成品一份。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说说我们见过的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1)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

2、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九课

《小熊帽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帽子装饰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小熊帽饰”成品若干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眼部挖空,粘贴。

2、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9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尤刚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三年级一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加强教学理论素养,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

从开学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工作计划,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需要自己去努力的,就是本学期内一定要把三年级的课备好,制作课件,以便上课的时候能更直观形象的将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操作步骤完整的展示给学生看,让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简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即学即用,因材施教:

工具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突出特点,即学即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淡化学科系统性,将每一个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出来,在每一个教学点后,我都尽量安排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学以致用。

因为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一,所以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差异也很大。针对这一状况,我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因材实施,学习任务安排上分层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基础好的学生积极协助老师辅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放下严肃的面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包容学生无知的过错,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共同面对的困难、应对措施和目标拿出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结合现实,讲明学涎雒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就树立坚决的学习动机。由易到难,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多表扬,不偏袒;多激励,不打击;营造轻松的,没有压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它的更新速度快得实在让人不敢怠慢,只要你有鞘微的不留神,你绝对被抛得远远的,而且你永远无法追赶上它的脚步,所以对于我来说,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中积累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论是看电脑杂志,还是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我都非常认真,更甚者,我会不断地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或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使用技巧。这对于平时的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对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篇10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能力, 都可以反映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养与能力。

目前, 不少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其突出问题也在于许多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水平不够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是解读文本过浅。一些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 只停留在表面, 就像清风在水面轻轻刮过, 在学生心中和脑海里没有引发思维与情感的波浪。例如, 有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 就一路地问下去, 学生也不用做过多的思考, 从文本中寻找有关语句信息便对答如流, 教师问一个, 学生找一个, 寻找到结尾, 解读就宣告完成, 整节课思维力度、难度很低, 这样的教学和文本解读的引导, 哪有思维和阅读能力训练的效率可言呢?

二是解读文本过快。一些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过程和思考的时间, 就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例如, 有教师不等学生围绕文本经过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考, 或匆匆忙忙地将结论性的东西全部塞给学生, 或者只是列举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演绎式印证, 或做一些ABC的选择题, 或在学生课文还未读完时就直接进入问题讨论环节。这样的课堂教学, 时常是课文学完之后, 学生对教学文本还不知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其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三是设计问题过多。有些教师一节课教下来要问十几个问题, 但是, 重点要解决什问题, 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节课要训练什么能力, 心中无数, 只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满堂问。

四是以教师解读取代学生解读。有些教师上课时, 抛出问题之后, 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夸夸其谈, 历史的哲学的美学的天文的解读一通, 学生不知所云, 教师还自以为是, 以为自己学识渊博, 岂不知上课是教学生阅读, 让学生学会读书, 而不是教师表演和炫耀。

五是过于发散。有些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 不是紧紧围绕文本的主要内容设计问题, 而是将课文中的有关概念采用联想的方法, 用另一种语言来解释, 或者将原先浓缩的、紧凑的语言化解开来进行拆散, 进行支离破碎的引导解读, 或者就课文中一个个部分, 分头讲解, 或者从文字、语言、写法、情感、结构、文化等不同角度都要进行发散式解读, 让学生不知重点何在, 当学生无法回答时, 教师只好越俎代庖。

当然, 文无定法, 教学也无定法, 但是, 文本写作和教学都有其规律,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对象, 教会学生感知文本所写的内容信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 而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阅读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或重组, 包括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等进行必要的研究与概括。

由于有些文本所写内容复杂而丰富, 读一遍两遍难以理解, 这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急于求成, 只能事与愿违。因此, 文本主要内容的解读教学, 要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

人的阅读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 又是一种复杂的感知理解思维过程, 所以, 美国的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和C·C弗赖斯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 :“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阅读是识别、领会这些符号的过程。”奥地利学者夏特·巴姆尔格也说 :“阅读首先是一种感受活动, 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 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 许多概念组合成较大的单位, 成为完整的思想, 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 联想、评价、想象等。”

阅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决不能简单化, 要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 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教学向度, 这样, 文本解读教学才会有实效, 课堂教学也才会高效。

那么, 文本解读教学应当怎样遵循阅读规律, 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教学向度呢?

一、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与体验

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初始阶段, 每一个人阅读文章都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 ;学生自己最初阅读文本所体验理解的信息内容和感情触发, 就是他们的初始阅读体验。

文本阅读的解读引导, 只有重视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 才能够实现真正平等的对话, 才能使语文课堂的对话有效。例如, 引导学生解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首先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让他们整体感知文本写了什么内容。有了这初始阅读的时间, 教师提出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加以概括, 是必要的教学环节。至于后面的问题讨论, 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这一步, 就直接讨论 :“本文写了马克思两方面的贡献, 一个是对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 一个是对历史科学的, 这两者分别是指什么而言的?恩格斯在论述这两个方面时先后次序颠倒了, 这是不是思维前后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不严密呢?”这些问题, 就会让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 其对话质量就会很低, 课堂教学氛围也会不和谐, 学生思维更不会有活力。

因此, 尊重、倾听学生初始阅读文本的感受, 不仅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也可以创设和谐乐学的氛围, 同时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更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的基础, 这样也更能吸引学生进入深层学习。

在学生的初始阅读阶段, 教师也不是做“甩手掌柜”, 要适时点拨指导, 引导学生圈划批注, 观察学生阅读中的动态和疑惑, 为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做好准备 ;为了尊重学生初始阅读体验, 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阅读感受, 要让学生表达自己阅读的“整体感知”内容, 这是解读文本的基本任务之一。

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既是人生语文教学的基础, 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教学, 它指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体验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是指人在直接或间接获得经验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这种体验具有加工、深化扩展、反省和升华人的认识的功能。它以亲自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 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反省与升华。由此可见, 学生的阅读体验, 对他们阅读与学习是多么重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如何, 常常取决于该生平时的阅读经历和情趣, 读书多的学生, 其阅读与写作能力一般都会较高, 因此, 这就启发我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走进文本进行阅读体验, 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品味、体悟、思考, 决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 代替学生的体验。

人生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读书体验。但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都会发现, 只让学生自己阅读, 其效率往往不高, 他们的体验或常常浮于表面, 或是层次不够深, 这就需要在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例如, 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蒋雁钦老师教学柳永《八声甘州》一词时, 先放了一个背景音乐, 再请一位学生朗诵全词, 这位学生没有全情投入, 效果一般。于是, 蒋老师进行了示范朗读, 她的声音低回轻缓, 节奏哽咽凝滞, 使柳永的无人赏识, 欲说还休, 令人感同身受。

进入品词环节, 蒋老师强调了理性鉴赏诗歌的三个角度 :一是全词写了什么, 二是为何这样写, 三是怎么写的。然后让学生谈《八声甘州》上阕写了什么景?一位学生回答 :“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照、红、翠。”蒋老师问 :“红、翠是什么手法?”学生回答“借代”。“写雨的形容词有什么?”学生回答 :“潇潇、清”。蒋老师继续启发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由澄澈、冷清而转为凄清、萧瑟, 自然物变得衰败了, 而长江没变, 但是无语、绝情。这一切景, 都抒了什么情?”生答 :“思乡之情。”蒋老师顺势启发 :“那么, 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呢?”

此时, 蒋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 而是让全体学生朗读、体验下阕, 之后再让学体会与讨论, 此后, 学生纷纷抢答, 一个女生说 :“通过写别人想自己, 来写自己想别人。”蒋老师顺势表扬 :“这说得太好了, 请大家为她鼓掌。这样写的好处是曲笔, 有含蓄美, ‘我想你’是单向的 ;写‘你在想我’, 是双向的。‘何事苦淹留’, 多厚重的情感啊。”

等课进行到第二阶段, 蒋老师又启发学生自己深入体验 :“同学们, 你心中的柳永是什么样的形象呢?”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柳永的情感, 分析作者的写法, 其体验是高效的, 内心的反思是深刻的。

对于人生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引导学生体验的方法很多, 诸如“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情景再现”、“模拟表演”、“辩论争论”、“历史穿越”等, 都是常用之法。

二、运用好再现与还原之法

再现, 就是指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在人的头脑中复现出文本的人物、事件、环境, 或复现记叙、论证、说明的内容与观点等 ;还原, 是指解读文本过程中要努力还原作者写作的过程和思路。人生语文认为, 文本解读教学, 还需达到再现文本的内容信息与引导学生还原作者的写作过程与思路的统一。如只是再现, 就会停留在教学的浅表层次 ;如只是还原而无再现, 还原就没有阅读基础, 还原作者的写作过程与思路就不能实现。

关于再现, 在教学中实施教学难度并不大, 只要教师给予足够重视, 一般均可做好, 但是这一教学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 这是对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视与尊重 ;而关于还原作者写作的过程与思路, 就复杂得多。

从写作的一般规律来看, 文章的写作一般是作者的思维观念和情感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 而后心为之动, 并转化为写作的欲望与冲动, 再经过构思、写作的行为而转化为语言文章, 最后经过修改而成为人们看到的文章文本。由此可见, 作者要把自己的思想经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而形成文章, 要经过多次复杂而艰辛的转化, 具体表现为 :思维观念被刺激——心动产生写作欲望——构思布局——写作成文——修改完善。

这样看来, 解读一篇文章, 还原写作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作者写作的过程, 受到什么刺激, 他想了些什么, 写作中又如何构思, 又在怎么想, 读者很难揣摩出来。但是, 我们读者可以来一个再创造, 从语言文字层面入手, 通过文章的外显结构, 看出作者的思路, 而后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 解读文本的还原过程可表述为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时针对何事 (受何刺激) ——想表现怎样的思想主旨 (为什么表达这样的主旨) ——怎样表现这样的主旨 (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表现主旨) 。在教学时, 如果能这样还原作者写作文本的过程, 教学效果常常是高效率的。所以叶老曾说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

而这样的还原,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 如何运用好还原之法呢?

下面我们以莫泊桑小说《项链》为例, 做具体阐释。

1. 学生阅读文本之后, 感知概括小说情节内容。序幕 :写梦想 ;开端 :收请柬 ;发展 :借项链 ;高潮 :失项链 ;余波 :找项链 ;结局 :还债务 ;尾声 :明真相。

2.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项链》针对何事而写, 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篇小说?这显然要联系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 :《项链》写于1884年, 法国正值经济危机之际, 法国社会正处在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帝国主义原始积累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变迁中, 少数人成为拥有巨额资产的资本家, 而大多数人沦为贫民。此时的莫泊桑丢掉了海军部职员的工作, 又丢掉了福楼拜介绍的职位, 以至沦为贫民, 在这种状况之下, 创作了本文。莫泊桑生于法国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发展阶段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他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腐败, 深切痛恨卑鄙、龌龊的资产阶级, 怜悯同情被欺辱与被损害的下层人民。这样的遭遇和社会观决定了他创作的基本思想。

3. 想表现怎样的思想主旨。《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位小资产阶级妇女, 她除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 向往上流社会生活, 她还有其他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什么还写她善良、诚实、守信的特点?整个寻找、赔偿项链的过程中玛蒂尔德没有冒出过丝毫的不良念头, 写她坚强、质朴、能吃苦, 辞退女仆, 十年如一日地担起“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 辛苦、节俭地料理家务, 她告别旧日的风韵, “成了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 她用十年时间偿还债务后, 在极乐公园邂逅佛来思节夫人后, 轻松、坦然地把偿还丢失项链的原委以及自己忍受的苦楚告诉了女友。作者写这些究竟要表达怎样的主旨?显然用一个讽刺小资产阶级的爱慕虚荣来概括, 是不足的。

以下的一些解读均可从作者的作品中找到还原的依据 :

(1) 小说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不稳定及其尴尬处境, 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既讽刺、不满, 又怜悯、同情玛蒂尔德这样的人物的复杂思想。

(2) 表现了小人物理想的毁灭和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遇的深深同情。

(3) 揭露法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表面的豪华威严而实际腐朽、虚伪的本质。

(4) 反映小人物从爱慕虚荣、追求“梦想”, 到“梦想”破灭, 回到现实并勇敢地面对现实的发展过程。

4.怎样表现这样的主旨。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具体写法, 还原作者写作时写作手法的运用及意图。例如, 情节结构为什么设置得一波三折而又出人意料?开头为什么用大段篇幅写玛蒂尔德的“梦想”?文中为什么还特别注意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为什么塑造人物时还大量使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对这些问题的引导解读, 有利于接近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构想,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水平与能力。

摘要:文本解读是人生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 当下我国语文教学在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的问题颇多。文章从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方面, 提出了破解之道:重视初始阅读和体验, 运用好再现与还原之法。

关键词:人生语文,教学艺术,体验,还原

参考文献

[1]赵克明.逆向还原: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规律[J].学语文, 2013, (5) .

[2] (奥) 夏特·巴母尔格.奥地利阅读·审美教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2:100.

上一篇: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