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标准(共8篇)
本立项标准指引适用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
对于符合立项标准的项目,立项审批仅需ABS内核委员会以邮件/OA方式表决,无需召开立项会议;除非根据最新监管政策或资本市场或立项表尚未充分表述的内容,内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有权召集内核委员会,发起立项会议,进行现场或电话会议方式的讨论与投决。
对于不符合立项标准的项目,但项目资质优异或者项目类型创新而暂无立项标准对应的项目,可由该业务团队向其分管高管申请,经该业务团队的分管高管向ABS内核委员会发起提议,要求召开立项会议,对该项目进行一事一议的讨论与投决。
本指引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之基础资产主要类型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立项标准 附件1: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一般性标准 附件2: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
附件3:资产证券化业务之监管问答(不定期发布)
一、基础资产的主要类型
从目前政策导向及市场已发行情况来看,适合开展资产证券化(即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类型主要包括:市政收费权、不动产物业、未来收益权资产(人文景观门票收入、航空客票收入、学
费收入、租金收益权等)、租赁债权、保理债权、小额贷款、企业应收账款(含委托贷款)、PPP项目收益权、信托受益权等。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立项标准
(一)市政收费权
市政收费权主要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收费权、自来水收费权、污水收费权、燃气收费权、供热收费权、电费收益权、地铁收费权、铁路运输收费权、公交收费权、港口/渡口收费权、飞机起降收费权、有线电视收费权、垃圾处理收费权等。市政收费权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立项标准建议如下(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立项标准同市政收费权):
1、原始权益人所在地区的行政级别包括:省会城市或下辖区、直辖市或下辖区、计划单列市或下辖区、地级市或下辖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百强县。对于东北、山西和内蒙三地的项目需要谨慎对待,省会城市及GDP排名前三的地级市除外;
2、原始权益人或担保人(含差额支付承诺人)的主体评级至少有一个在AA以上。
(二)不动产物业或租金收益权
不动产物业的类型主要包括: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养老地产、医疗地产和保障房等。这类资产要么以不动产物业的评估价值作为基础发行私募REITs产品(即类似于中信启航或苏宁云创资产支持专
项计划的REITs产品),要么以不动产物业的租金收益权作为基础发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这类项目的立项标准建议如下:
1、一线城市处于比较核心位置或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不动产物业;若位于二线城市比较核心地区或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地区则需要由主体评级为AA以上的企业提供担保;
2、若对于民营企业为最高信用方的交易结构中,融资中债权融资部分的本金规模(对于私募REITs产品是指优先A档或优先级本金规模,对于租金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指所有优先级产品的本金规模之和)不超过物业资产评估价值的70%,对此类项目需选择DTZ等具有国际知名度、专业度较高的资产评估公司。若本次项目由主体评级为AA+或以上的国企提供有效增信,则对打折率的要求可以适当放松。
(三)未来收益权资产
这里的“未来收益权资产”是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未来经营性收入,具有较高准入条件但不具有垄断排他性。主要包括:人文景观门票收入、航空客票收入、学费收入、电影票款收益权、物业管理费等。未来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立项标准建议如下:
1、原始权益人或担保人(含差额支付承诺人)的主体评级至少有一个在AA以上,或者原始权益人和担保人虽不符合前述主体评级要求但基础资产很分散使得优先A档产品债项评级不低于AAA;
2、原始权益人具备比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业务
及风控体系。
(四)租赁债权
1、原始权益人(租赁公司)的主体评级通常需要在AA-以上(“以上”是指“等于或高于”,下同),优先级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中间层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且厚度不超过15%。若原始权益人的主体评级为A+,则需由AA以上的担保人提供担保或资产池的加权影子评级达到AA以上,并且需要设置严格的权利完善措施来降低原始权益人经营不善对产品兑付的影响(即在原始权益人的经营或财务状况出现下滑时要求承租人将基础资产回收款直接划转至专项计划账户);
2、原始权益人最近三年不良资产率平均不超过3%(若成立不足三年则自成立之日起算),且最近一年不良资产率不超过3%;
3、原始权益人具备比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业务及风控体系。
(五)保理债权
1、原始权益人(保理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优先级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中间层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且厚度不超过15%。若担保人主体评级在AA以上,则对于原始权益人净资产的要求可以适当放松;
2、原始权益人最近三年不良资产率平均不超过3%(若成立不足三年则自成立之日起算),且最近一年不良资产率不超过3%;
3、原始权益人具备比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业务及风控体系。
(六)小额贷款
1、原始权益人(小贷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优先级产品评级在AA+或以上,中间层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且厚度不超过15%。若担保人主体评级在AA+或以上,或者知名企业(例如阿里、京东等)且资产池很分散且优先AAA级的占比不低于60%,则对于原始权益人净资产的要求可以适当放松;
2、原始权益人最近三年不良贷款率平均不超过3%(若成立不足三年则自成立之日起算),且最近一年不良贷款率不超过3%;
3、原始权益人具备比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业务及风控体系;
4、取得所在地金融主管部门的书面支持文件。
(七)企业应收账款/委托贷款/信托受益权
1、原始权益人的主体评级在AA-以上,优先级产品评级在AA+或以上,中间层产品评级在AA-以上且厚度不超过15%。若担保人主体评级在AA+或以上,或者资产池很分散且优先AAA级的占比不低于60%,则对于原始权益人的主体评级可以适当放松;
2、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行业正常水平;
3、煤炭、钢铁、船舶、造纸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需要谨慎对待;
4、高负债率企业或监管收紧对待的企业的集团内部往来应收款需要谨慎对待。
(八)创新项目
鉴于ABS业务处于动态发展阶段,若非上述项目类型,可与金融市场部一事一议探讨。
(九)豁免情形
1、若担保人为主体评级为AA+且非两高一剩行业的国有企业,则各种类型基础资产的项目可适当降低或豁免。
2、若基础资产为租赁债权、保理债权、委托贷款或信托受益权,而承租人或债务人只有一个,并且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且只有一家,这类业务可以称之为通道业务。若该唯一投资者签署了风险揭示书,并且同意“原状分配”条款以及“未经管理人同意不得转让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条款,则该类项目可以豁免前述准入标准。
附件1: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一般性标准
根据《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所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需首先符合以下一般性标准:
1、对于原始权益人的基本要求
(1)原始权益人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
(2)原始权益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3)原始权益人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约或虚假信息披露,人民银行企业信息信用报告中无不良信用记录;
(4)原始权益人最近三年未发生过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2、对于基础资产的基本要求
(1)基础资产的交易基础应当真实,交易对价应当公允,现金流应当持续、稳定;
(2)基础资产不得附带抵押、质押等担保负担或者其他权利限制,但通过专项计划相关安排,在原始权益人向专项计划转移基础资产时能够解除相关担保负担和其他权利限制的除外。原始权益人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解除基础资产的抵质押等权利负担:A、与贷款银行协商替换担保措施,将基础资产的抵质押释放出来;B、用部分募集资金提前偿还借款解除基础资产抵质押;C、发行前寻找过桥资金提前偿还借款解除基础资产抵质押;
(3)基础资产不属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的附件《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的范围(详见附件二)。
附件2: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
根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以下基础资产类型目前不适合开展资产证券化:
一、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但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除外。
二、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为债务人的基础资产。本条所指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是指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规定,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三、矿产资源开采收益权、土地出让收益权等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资产。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与不动产相关的基础资产:
1、因空置等原因不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租金债权;
2、待开发或在建占比超过10%的基础设施、商业物业、居民住宅等不动产或相关不动产收益权。当地政府证明已列入国家保障房计划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除外。
五、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仅依托处置资产才能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如提单、仓单、产权证书等具有物权属性的权利凭证。
六、法律界定及业务形态属于不同类型且缺乏相关性的资产组合,如基础资产中包含企业应收账款、高速公路收费权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资产。
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资产。
八、最终投资标的为上述资产的信托计划受益权等基础资产。
附件3:资产证券化业务之监管问答(不定期发布)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
(一)中国证监会 时间:2016-05-13
一、对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政府还贷高速公路通行费等收费,其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费”原则由企业或个人缴纳,全额上缴地方财政,专款专用,并按照约定返还给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提供方。请问上述收费权类资产是否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答:上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最终由使用者付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并约定了明确的费用返还安排的相关收费权类资产,可以作为基础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该类基础资产应当取得地方财政部门或有权部门按约定划付购买服务款项的承诺或法律文件。
以该类资产为基础资产的,管理人应当在尽职调查过程中详细了解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企业的历史现金流情况,约定明确的现金流返还账户。管理人应当对现金流返还账户获得完整、充分的控制权限。
二、对于现金流入中包含中央财政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源清洁化利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的项目,请问现金流中的中央财政补贴部分是否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答:我会积极支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相关项目比照各交易场所关
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通知的相关要求,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发展。上述项目现金流中来自按照国家统一政策标准发放的中央财政补贴部分(包括价格补贴),可纳入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三、对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请问相关PPP项目的范围应当如何界定?
答: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原则上需为纳入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PPP推介项目库或财政部公布的PPP项目库的项目。PPP项目现金流可来源于有明确依据的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政府补贴等。其中涉及的政府支出或补贴应当纳入预算、中期财政规划。
四、对于单一信托受益权进行资产证券化,请问有哪些关注要点?
答:以单一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基础资产除必须满足现金流独立、持续、稳定、可预测的要求之外,还应当依据穿透原则对应和锁定底层资产的现金流来源,同时现金流应当具备风险分散的特征。无底层现金流锁定作为还款来源的单笔或少笔信托受益权不得作为基础资产。
五、对于以融资租赁债权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请问有哪些关注要点?
答:以融资租赁债权为基础资产的,管理人除应当对出租人与承租人租赁合同的商业合理性、租赁物评估价值的合理性、承租人偿还租金的还款安排、租赁公司的内控制度和资产服务能力等出具核查意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辨析,法律行为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监管体系下, 主要采用信托结构而设计的融资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在证监会的监管体系下, 将非金融企业具有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收入的特定基础资产转移至证券公司, 并通过客户资产专项管理计划发行证券化产品。本文基于法学视角, 展开如下辨析。
一、法理基础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信用体制创新, 在充分发挥市场信用的资产组合功能与中介信用的投资者组合功能的基础上, 打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隔阂, 创设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机制, 最终实现将间接融资直接化以及体制上的杂交优势。如果单从“信用”这一层面去追溯资产证券化的价值理念, 笔者曾为“相信人”、“相信物”、“相信钱” (指向的是现金流) 而困扰, 证券化的各方参与者究竟基于何种理念而积极投身证券化的实践。笔者认为二者也存在区别。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不特定的众多借款人, 终于不特定的众多投资者, 涵盖了从传统的借款人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过渡, 即从“人的信用”到“钱的信用”。然企业资产证券化始于某个特定的企业的某项或多项财产, 终于不特定的众多投资者, 表征的却是从企业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过渡, 即从“物的信用”到“钱的信用”。
二、法律行为
(一) 参与的法律主体
资产证券化创新在于它是在不同部门、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关联效应的综合性联动, 具体涉及到银行、信托、证券等多个金融部门, 以及借款人、投资者、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利益主体, 具有典型的跨市场、跨机构的创新性质。
1.基本参与人
基本参与人即是直接对证券化基础资产或者现金流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具体如下:
(1) 发起人 (originator) :兼任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及出售方, 它担当的主要职责是将贷款等基础资产从自己的财产中分离出来打包组建成资产池。根据规定, 合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特指在银监会监管下, 通过设立特定目的信托转让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 且要求是做转让信贷资产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践看来, 作为发起人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逐步扩大化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上市和非上市) 、财务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通常指除了上述金融机构之外的非金融机构, 即广义上的企业, 但并不局限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还包括一些以企业的名义存在, 但实际承担政府或公共职能的机构, [1]如城建投资公司等。
(2) 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为实现某种特殊目的而成立的实体工具, 其功能主要是向发起人购买基础资产, 并将其细化成证券表彰的不特定财产权利, 再向投资者发行证券, 是谓真正发行人。它没有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 因为它仅为完成证券化交易而设立, 其支撑基本来自基础资产的收益。但是在我国, 这种特殊性并不影响一般的信托机构去承担这种功能,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受托机构由依法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或银监会批准的其他机构担任”。
然而, 我国证监会在以券商为核心的证券化业务中规定由“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一理财产品作为SPV, 即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本身就是为实现资产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而作为独立的基础资产受让人, [2]这就给SPV主体地位的认定带来了根本的难题, 此类“计划”根本就不具有法律上的主体地位, 也不具有作为SPV所应有的独立性。当然, 以“计划”作为SPV不仅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还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3) 投资者:广泛地涵盖了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目前,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合格投资者主要包括参与银行间市场的除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 如各类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证券投资基金等;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合格投资者的范围较为模糊, 一般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投资者之外的所有机构投资者。证监会《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 (征求意见稿) 》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 “投资者原则上应当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者为个人的, 应当具有识别、判断和承担专项计划相应风险的能力, 受益凭证的最低认购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4) 基础资产的债务人: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原始权益的相对方。信贷资产证券化因打包的资产可以是一般贷款、小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 原始债权的相对方则可能是某个或某些项目的贷款人、某个或某些小企业、人数众多的住房贷款人、汽车贷款人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本身就是类型待定的多样化“未来债权”, 原始权益的相对方则更是难以确定。如“联通收益计划”中的基础债务人则是作为承租方的CDMA运营实体。
2.辅助参与人
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 SPV还必须进一步委托商业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担任信托财产资金保管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证券保管机构等, 这也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德国等欧洲国家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地方。实务中, 两类证券化对这些机构的选择并没有区别, 只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这些机构的权利与职责有更详尽的规定。二者在信用增级环节有不同的方式, 各自所需的信用增级机构 (credit enhancer) 也有不同, 企业资产证券化通常还需要商业银行、企业集团等提供外在的信用增强。
(二) 表征的法律关系
从法学的视角来理解两类资产证券化, 主要涉及发起人与SPV之间的资产转让合同关系, 实质在于买卖基础资产, 关键在于塑造基础资产的独立性和风险隔离的有效性。但在实务中, 两类证券化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设计了发起人与SPV之间物权移转或原始债权转让和担保交易的过程, 即通过类物权的方式使其进入到了由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保护范围。而企业资产证券化受分业经营限制, 无法完全借用这一信托原理, 而是选择具有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发起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担当SPV, 倚重《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专项计划合同的具体规定以及监管者要求的资产独立存管操作予以保障。这个所谓的“计划”本身的法律性质尚存阙疑之处, 所以其与发起人的转让关系也难以定性, 但实质仍然在于“出售”基础资产。
三、法律风险
从宏观层面看, 市场交易的革新与法律规制的滞后是一对固有的矛盾, 因为法律体系本身的不健全而给交易各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尤为明显, 企业资产证券化较之信贷资产证券化起步晚, 法律基础薄弱, 许多环节的设置还备受质疑。由于交易结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相关的税收、会计处理办法也很模糊,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所制定的证券化税收规则只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 企业资产证券化能否享受相同的优惠待遇, 这让投资者不知所措, 也直接影响原始权益人的融资预期, 更让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能面临更巨大的法律风险。
微观层面,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可能源于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或其他原因使现金流短时间中断, 导致不能及时对投资者支付本息;借款人提前还款, 使投资者原来的用款安排不能实现;贷款服务机构在管理证券化资产时, 混同了回收的资金和自己的资金, 在自身破产影响证券化资产的正常收益。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借款人无多大关联, 而是源于具有未来债权属性的基础。
四、法律监管
二者从运作之初就因为受制于不同的监管机制, 而逐渐呈现出不同的交易形态和特质, 所以它们也会被称为央行、银监会主导的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证监会主导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型企业资产证券化。
在遵循“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相权衡”的监管理念下, 银监会和证监会均应当贯彻这些基本监管原则, 如依法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原则、效率原则、政府监管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等, 这又具体化为二者均应当以风险监管为重点, 强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合作, 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从2005年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从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不同角度,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证监会模式下主要依据《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等展开, 也对基础资产、主体职责、风险控制等作了详尽的规定, 但较之前者, 稍显薄弱。如在信息披露这一环节, 银监会模式下专门制定了适用于证券化的披露规则, 区分不同服务机构的职责, 着力从资产池的信息、各相关机构参与证券化的有关信息以及各相关机构本身的有关信息三个方面构建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并通过中国货币网、中国债券信息网等途径对外披露。目前尚无完整系统的证券化专项计划信息披露规则, 实务中通常都是证券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资产管理合同, 按一定周期对资产池财务指标、管理状况及产品收益情况, 通过证券公司网站等进行报告。
本文立意虽基于两类标准证券化模式的异同, 但并不是要在二者之间生硬地划出一道红线。惠誉评级公司指出, 为发挥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巨大潜能, 中国泛资产证券化产品丞待整合为统一的产品种类。现发行市场隔离、产品标准不一、差异化监管的格局实质不利于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试点阶段的证券化制度竞争, 在确立基本操作规则的同时也潜藏着不良的负面影响, 这激发了制度协调的必要。[3]尤其是在当今趋向统一监管的背景之下, 两类证券化模式的协调和统一更有时代的意义和前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12.
[2]安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现实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2:39.
ABS发行规模骤增777%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正在急剧膨胀。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已经达到237只,发行总规模达到2003.95亿元,相比之下,2013年全年,全市场也只不过发行了52只产品,发行总规模为228.63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骤增了777%,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
9月19日,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本次海印股份的资产管理计划创下业内多项第一,是中国商业物业租金资产证券化的第一单,也是国内登陆深交所的第一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根据公告,海印股份在4月17日通过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批复》(证监许可【2014】357号)。该批复文件称,核准中信建投设立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发售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和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的申请。
9月16日,交银金融租赁正式招标租赁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约为10.1234亿元,成为我国首家试点资产证券化的金融租赁公司,也宣告了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正式破冰。交银租赁副总裁马宾表示,这是银行间市场自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以来首次以金融租赁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尝试范围的扩大,或将给未来信托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交银租赁证券化产品破冰
租赁资产证券化具有发行期限较长、可缓释风险资本、资产风险可控性较高、客户早偿比例低等特点,因此被视为金融租赁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补充长期资金的一大利器,也得到监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今年3月,银监会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首次提出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经批准后可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的“127号文”再次明确指出将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一系列最新规定为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租赁资产证券化尝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
“此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成功,丰富了公司的融资来源,尤其是拓宽了长期资金的渠道,有利于改变公司及整个金融租赁行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同业融资的状况,” 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表示,通过证券结构分层等信用增级技术,使得资产证券化的综合融资成本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为金融租赁行业盘活存量租赁资产探索了新的方式,提高了母行和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反应了市场对公司业务水准和创新精神的充分认可。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告诉媒体,交银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填补了银监会系统中24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空白,契合了国务院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的相关精神,还为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提供了独特的实践案例。
资产证券化加速前进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主要包括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四种形式。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BS )。
据报道,在2012年底,美国ABS和MBS规模超9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近40%。相比之下,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2004年4月,证监会启动了以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载体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研究论证,并于2005年8月开始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试点。2008年底暂停资产证券化审批。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监管机构出于风险担忧和审慎原则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的审批。直到2009年5月证监会下发了《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试行)》,明确规定由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进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的相关政策及监管要求。
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2013年3月,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对该《试点指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规范和修改。
2014年2月,证监会取消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行政审批,并同时着手完善相关制度衔接和配套措施。在央行和银监会先后于6月中旬放行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行机制后,7月证监会在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示将对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实行“备案制”管理。
一系列表态得到了银行机构的积极反响,除了工商贷款、住房、汽车贷款这些较为稳定的信贷资产在做证券化试点外,以信用卡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也在蠢蠢欲动。
作为一种典型的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产品,其主要参与者为发起人(即应收账款出售方,平安银行)、服务商(平安银行)、原始债务人(持卡人)、发行人(中建投信托产品)、财务顾问(陆家嘴金融资产交易所)和投资者等。以上机构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特别要关注的是SPV是信托机构的建立的信托产品,是一个以应收账款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信托实体,只从事单一的业务:购买证券化应收账款,整合应收权益,并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它在法律上完全独立于原始资产持有人,不受发起人破产与否的影响,其全部收入来自应收账款支持证券的发行。信托机构则通过特设托收账户对证券化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管理,并根据证券化的委托协议负责向投资者清偿本金和利息。
不过,该产品相对较低的收益率也为人所诟病。平安银行的这款类ABS产品资金门槛100万,而收益率仅在7%-7.5%。普益财富数据显示,9月的第一个星期,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8款产品,平均期限为23.89个月,环比延长2.29个月。其中,12个月、24个月、30个月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96%、9.79%、10.20%。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100万起步的集合信托,一般收益率水平在8.5%~11%左右。
一、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案例DD广深珠高速公路证券化融资
(一)广深珠高速公路证券化项目融资简介
广深珠(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和合控股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交通厅合作的产物。为筹集广州一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项目的发展商香港和合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三角洲公路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广深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并以特许经营的公路收费权作支持,由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6亿美元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东段工程的建设。和合公司持有广深珠高速公路50%的股权,并最终持有广深珠高速公路东段30年的特许经营权直至2027年。在特许经营权结束时,所有资产无条件地移交给广东省政府。
从性质上看,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属于离岸(跨国)资产证券化(Cross-borderSecuritization)融资模式。离岸资产证券化是指跨境的资产证券化运行模式,一般认为,国内融资方通过在国外的SPV在国际市场上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国外投资者融资的方式即为离岸资产证券化。有学者指出,“基础设施收费模式”+“离岸模式”可以作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之一。
(二)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优势分析
1. 从证券化产品角度看,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具有以下优势:(1)基础设施收费的证券化符合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产品的要求,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比较稳定可靠、容易计算,满足以未来可预见到的现金流为支撑发行证券的要求以及“资产重组”原理。(2)在这个交易机构中,原始权益人将项目的收益权转让给境外的SPV,实现了证券化的关键一步DD破产隔离。(3)以债券分层的方式实现内部信用增级,通过担保的方法实现外部信用增级。信用增级技术降低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
2. 与其它类型的项目融资方式相比,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具有较强的优势:(1)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借用国外贷款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等传统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债压力与产业安全问题。(2)由于有信用增级的措施,当在资本市场大规模筹集增加时,成本可以降低。(3)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对已建成的和在建项目均适用,不受项目的局限,在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这个过程中主权国政府始终保有项目的所有权。
3. 从交易机构的地域分布看,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也具有其固有优势:(1)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满足支撑债券发行国的法律要求,规避我国有关制度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顺利完成。(2)在境外发行证券时面对的市场容量大,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多。
4. 从融资角度看:(1)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其他形式的项目融资想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借用国外贷款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等传统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债压力与产业安全问题;(2)由于有信用增级的.措施,当在资本市场大规模筹集资金时,融资成本可以降低。
5. 其他。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对已建成基础设施项目和在建项目均可适用,不受项目的局限;在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整个过程中主权国政府始终保有项目的所有权。
(三)离岸资产证券化的不足
1. 外汇管制和汇率波动。离岸资产证券化最大的障碍是外汇管理制度,因为通过“离岸资产证券化模式”筹集的是外汇,还本付息也得是外汇,但资产的现金流是人民币,而目前中国尚未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如何把现金流从人民币换成外汇成了一个大障碍。
同时,以离岸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项目融资,必然涉及向在境外设立的SPV转移作为证券担保的资产,而这些资产往往是已建成项目的收益权或者应收账款。由于我国目前现行有关规定(如中国人民银行《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将类似资产证券化的交易列入外债管理的范围,因此,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融资规模须纳入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融资条件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审批或审核。
此外,汇率的变化也使外汇现金流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 由于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程序都在海外进行操作,投资者也是海外的,因此,对国内的证券化发展很难起到较大的促进和试验作用。
二、金融机构以信托方式处置信贷资产的有益尝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信托项目实例分析
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信信托签署《财产委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将132.5亿元的不良债权资产,委托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设立三年期的财产信托,并将其中的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这就是被誉为“向资产证券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的国内首创的资产处置方式DD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有关内容可参见王小波、王海波、刘柏荣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次大胆实验》,载于《金融时报》2003年9月12日第6版。)
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充分利用了信托制度所提供的操作平台,属于资产处置的重大创新,这种以资产为基础的投资合同交易模式,不仅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且其交易结构对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商业银行还可充分利用这种信托项目模式管理其项目贷款,分散并控制有关项目贷款的风险。
根据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交易是根据我国《信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合法信托,其交易模式可简述如下:
(一)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的信托当事人
华融公司作为委托人,以其拥有的相应债权资产,以中信信托为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本信托设立时的受益人为华融公司,华融公司自本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全部信托受益权(包括全部的优先受益权和次级受益权);本信托设立后,投资者可通过受让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本信托项下的优先级受益权,成为该信托的受益人。
(二)华融资产处置信托的基本交易结构
1、交易核心法律关系。华融公司处置信托项目存在三个核心法律关系:(1)华融公司作为委托人与中信信托作为受托人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2)中信信托委托华融公司处置非货币性信托财产的委托代理关系;(3)华融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优先级受益权转让法律关系。
2、基本交易流程:(1)信托的设立。华融公司与中信信托签订《华融资产处置财产信托合同》,华融公司将拟处置上述合格的债权资产设定为信托财产,并将其转移给中信信托持有,华融公司作为信托财产的受益人。(2)非货币性信托财产的委托处置。中信信托与华融公司签订《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中信信托委托华融公司清收、处置、变现非货币性信托财产。华融公司处置非货币性信托财产所产生的货币资金,由华融公司定期划入中信信托在托管人处开立的资金托管帐户。(3)优先级受益权的转让。信
托受益权分割为优先级受益权和次级受益权,在本信托设立时均由华融公司享有。华融公司委托中信信托将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如转让期届满,中信信托没有将全部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则中信信托承诺受让全部剩余的优先级受益权。次级受益权继续由华融公司持有。(4)优先级受益权的流转。自第二个信托利益分配日,投资者可以申请受托人赎回其拥有的优先级受益权,也可以将优先级受益权再次转让给其他人,或用于清偿债务或以其他方式合法流转。(5)优先级信托利益的分配。中信信托负责信托利益的分配及赎回优先级受益权。(6)信托的终止。信托期届满前,如全部优先级受益权单位被赎回,次级受益权的受益人有权决定提前终止或延续信托。(如图所示,略)
(三)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相关问题分析
1、信托财产的转移。(1)该项目参考了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风险隔离机制,在构造支撑优先级受益权收益的基础资产时,以信托方式,利用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理,将华融公司的相应债权资产设定为信托财产,使该部分资产与华融公司的其他资产相隔离。(2)华融公司、中信信托共同向相应的债务人发出了权利转让通知,并由公证机关对前述通知的发送行为进行公证。(3)在权利转让通知中,华融公司和中信信托明确告知债务人,已就华融公司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已经转移至中信信托,华融公司将其享有的对债务人的相应债权、及其他第三方业已达成并生效的相关协议项下的相关权利以及其他文件项下的相关权利,转让给中信信托。(4)华融公司和中信信托进一步告知债务人,中信信托授权华融公司有权以华融公司的名义进行一切合法的债权追偿和处分行为,清收中信信托对债务人的相应债权,处置、变现因清收相应债权而拥有的对债务人及其他相关方的相应资产;债务人及其他相关方应对华融公司相应办事处进行相应的债务清偿。
2、信托受益权的分级。信托受益分为优先级受益权和次级受益权,优先级受益权在信托合同约定的收益范围内优先享有和分配信托利益,次级受益权只享有优先级受益权利益实现后的剩余信托利益。
3、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的流通性问题。(1)在该项目中,优先级受益权的流通实质上是资产处置信托项下优先级受益权所对应权利义务的转让,应属合同转让,信托受益权的流通受《合同法》、《信托法》的调整,不受我国证券法规的调整,不同于资产证券化下的资产支持证券的流转方式。(2)为解决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的流通,受托人建立了支持优先级信托受益权的流转交易平台,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及管理办法。
(四)华融公司信托处置信托项目的性质分析
华融公司信托处置信托项目利用资产证券化和信托的基本原理,大量借鉴了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风险隔离机制、以特定资产为支撑的投资结构以及优先级/次级交易信用增级模式等资产证券化原理。但该项目与资产证券化还存在重大区别,具体体现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投资工具为证券,发行与交易均应受《证券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但在该项目中,优先级受益权并非证券,优先级受益权的转让实质上是信托项下相应优先级受益权所对应的权利义务的转让,应属于合同转让,受《合同法》及《信托法》的调整。因此,华融公司信托处置信托项目被称为“准资产证券化”项目。
三、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有益尝试DD中国工商银行与中远集团关于证券化置换项目的简要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与中远集团关于证券化置换项目,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现有法律监管体制下参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有效突破.
(一)中远航运收入应收账款融资
1997年以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先后在美国发行以其北美航运应收款为支撑的浮动利率票据,并以航运应收款为支撑在北美和欧亚澳地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有关资料来源:2002年2月5日新华网:《中远集团与工行完成巨额外汇融资安排》,原载于《中国远洋报》;中国资产证券化网:www.chinasecuritization.com/more/tr_2_13.htm.因资料有限,有关项目的描述可能与该项目的真实交易存在出入)
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远集团”)的融资结构中,中远集团为原始权益人(实际上由其境内一家分公司享有);中远集团为融资需要在境外设立SPV,负责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事宜;设立SPV后,中远集团将其在北美及欧亚澳地区的航运应收账款转让给该SPV,并以此作支撑向境外投资者发行浮动利率票据和资产支持证券;中远集团为证券化融资提供一定的担保;该项目的投资者均在境外,基本不涉及境内机构。
该融资安排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避免货币兑换风险。(2)证券化缩短了进出口企业应收款的回收期限,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促进企业扩大贸易规模,有利于增强进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对外贸易。(3)将外汇应收款证券化符合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原则。因为应收款代表一种对境外消费者或中间商的求偿权(当这种应收款超过一定期限,就被视为对外债权),因此,证券化产品以这种对外求偿权或债权为支持,不会额外增加外债负担。如果把这类资产“真实销售”给境外的特别目的载体(SPV),那么这种跨国资产证券化不会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产生任何影响。
(二)中国工商银行为中远集团提供外汇融资置换
2001年年底,中远集团与工商银行共同达成了6亿美元外汇融资安排意向,由工商银行为中远集团安排外汇融资,用以置换其美国商业票据项目和北美地区及欧亚澳地区资产证券化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资产支持证券(ABS)的续发和增发。
这次融资安排是国内企业和国内商业银行利用内债转换外债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中远将原来付给国外投资人的利息付给工商银行,为国家节约了外汇,同时,也减少了国家的外债总量,降低了国家的对外负债风险。
该融资置换项目被认为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境外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是近年来国内最大的外汇融资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参见中国资产证券化网:www.chinasecuritization.com.
何小锋、黄嵩:《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看中国突破模式的选择-兼论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载于“投资银行大师网”:www.ibmasters.com/focus/neirong/2001-11-15.htm.
彭冰著:《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178页。
引自中国新闻网2003年6月27日报道:《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中信信托首推准资产证券化》。
有关内容可参见王小波、王海波、刘柏荣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次大胆实验》,载于《金融时报》2003年9月12日第6版。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股权融资(增发股票)和债权融资(借入债务)。以上两种融资的方式各有其弊端,增发股票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举借外债则会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改变其财务结构。资产证券化正是弥补这两种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法律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也就是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促使有效益的结果的产生。资产证券化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法律制度的责任在于,如何将这一融资方式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规范化。因而对其进行法律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对世界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是被称为中国目前进行的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实践。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视角阐述资产证券化的两大核心技术,希望通过其核心原理的论述,厘清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以市场为基础的证券化融资活动包括两种证券化方式,即一级证券化(也称初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一级证券化是指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资,如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方式。二级证券化是指以一定的存量资产为支持,将这些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重新包装组合或分割后,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以发行证券的方式将这些资产转化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1) 提升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一般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于其所吸收的存款, 而存款之期限大多为短期。但银行若将吸收之存款以不动产抵押贷款之方式贷放出去, 则所得到的是一个长期的债权资产。银行以短期的负债融通长期资产, 很容易造成流动性的不足。如果银行可以将债权证券化, 并于一般债权的二级市场中出售, 银行就不必担心流动性的问题。
(2) 资金来源多样化。
证券化本身就是一个外部融通的过程。证券化机制的建立为发起人又提供了一种资金来源的渠道。而且银行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也能使银行找出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组合。
(3) 达到资产负债表外化的目的。
由会计的角度来看, 证券化的结果, 会使表内的资产通过证券化而“表外化”。表外化的主要意义有三:其一为风险性资产比例下降, 使得金融机构整体资产风险下降, 则金融机构风险性资产准备可以下降;其二为资本准备下降后, 原有资本可以产生更高的获利, 因此可以提升权益报酬率的表现;其三为长期资产转换为高流动性的短期资产, 可以有效地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
(4) 降低资金成本。
过去承做贷款的金融机构, 必须依赖本身的信用向投资人吸收资金, 所以贷款承做机构本身的信用评级, 决定了其获取资金成本的高低。但经由证券化, 以所承做的贷款债权为担保, 经过适当的信用增强措施后发行证券, 可以使该证券能够取得比发起人本身更高的信用评级, 因此可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
(5) 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一方面,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商业银行存款的吸纳需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保证金, 而资产证券化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 不存在缴存准备金的问题, 从而节约了银行资金成本。另一方面, 银行可在证券化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收入。作为发起人, 银行可收取借款人贷款账户的利息收入、附加收入、借款人延迟支付的罚金以及为客户 (如按揭贷款申请人) 代理保险的佣金等等;作为服务者, 银行可获得服务费收入, 可以利用收取本息与转交特设机构的时间差获得利息收入;一些信誉较好的银行还可以在其他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充当担保人从而取得中间业务收入。
(6) 化解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将以不良资产作为抵押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不良资产的所有权分散给众多投资者。由于资产支持证券背后有资产和信用增级工具作为后盾, 信用级别一般都比较高, 而且收益率较同一信用等级的证券高, 这样, 会吸引许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1) 优化银行体系内部的资源配置。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 新兴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相差很大, 难以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另一方面, 新兴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 资金少, 尚未在民众中建立起与国有银行相抗衡的信誉水平。但是新兴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环节少, 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灵活, 新业务的开发速度快, 资金使用效率高, 比国有商业银行更富有活力。
(2) 资产证券化将有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和规范化进程。
资产证券化配合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为资本市场的供需双方提供收益稳定、投资风险小的新型投资产品和融资工具。一方面使金融资源得到新的、合理的配置, 能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不同需要, 丰富投资人的选择, 实现资产所有者转变资产形态的要求;另一方面, 资产证券化增加了资金来源, 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 改善了资金质量, 缓解了资本充足压力。
(3) 资产证券化将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
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将使筹资、融资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丰富, 而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则将使非银行金融 机构逐渐进入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 间接融资传统阵地将被不断侵蚀。不仅将会减少许多客户对大额银行贷款的需求, 也将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从而导致银行筹资成本的上升。面对来自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激烈竞争,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将缩小, 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地扩展服务领域。
3商业银行应对资产证券化的策略
(1) 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切入点, 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当前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首先应以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切入点, 因为该贷款较其他贷款更符合证券化资产的基本特征, 比如, 贷款质量较高, 现金流可预测性较高且相对较稳定, 贷款有抵押保障, 利息收入持续时间较长, 债务人分布广泛, 等等。而且, 从世界范围来看, 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最为广泛地被证券化的资产, 这是因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的短借长贷的矛盾。从现实意义来看,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作为二级市场, 其发展有助于促使房地产一级市场运转更为快速和流畅, 有助于在一级市场上建立有效的市场筛选机制, 培育一个公平、高效的房地产市场, 进而促进我国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
(2) 利用优势, 积极参与, 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充当多种角色, 提高商业银行收益。
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非中介化的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 各专业分工细致, 存在诸如专门从事贷款收购标准、组合资产池并按投资者需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特设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提供信用增级的第三方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并出具财务报告、法律报告的服务机构等一系列专门化市场参与机构。而与其他机构相比, 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有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信用评估与追踪管理系统以及违约追索系统, 具有强大的信贷管理功能。
(3) 培养人才, 加强研究, 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创造条件。
资产证券化业务复杂, 其实施受制于法律法规的健全、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专业 人才队伍的建设等诸多因素, 而我国商业银行近期内大规模推进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各商业银行目前应着重考虑现实条件, 将重点放在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上。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新兴而复杂的业务, 专业性强, 其开展涉及资产组合、出售、发行、管理等工作及大量的法律、税收、会计问题的处理, 需要掌握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知识及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市场情况、法律和财务制度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建立人才储备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 商业银行应从逐步发展担保类业务和商人银行业务, 提供规范、优质的金融服务入手, 积极调整收入来源结构, 发挥其信息、人才、技术和专业优势, 强化其获取收费性收入的能力, 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摘要:资产证券化直接的影响是资金供给方式的转变, 商业银行或财务公司等传统贷款人的角色将被资本市场替代。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管理, 提高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应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 并充分利用优势, 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充当多种角色, 提高银行竞争力。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涂永红, 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2]高保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3]陈文达, 李阿乙, 廖咸兴.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智.资产证券化悄悄走进市场[J].证券与投资, 2001, (8) :32-34.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金融工具 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源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的住房抵押证券,是世界金融领域内的重大创新之一。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开始流行,其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住房抵押贷款扩展到企业的应收账款、信用卡应收款、汽车贷款、租金、版权专利费、消费品分期付款等领域。目前,资产证券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各国,演变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及基本运作过程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收入的金融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过程如下:(1)原始权益人(贷款出售银行)通过发起程序将可预见的现金流资产组合成资产池。(2)由原始权益人或独立第三方组建特设信托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然后以“真实出售”(true sale)方式将原始权益人的证券化资产合法转让给特设信托机构,在转让过程中通常由信用增级机构通过担保或保险等形式对特设信托机构进行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所谓“真实出售”,是指贷款出售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一旦原始权益人发生破产清算,资产池不列入清算范围,从而达到“破产隔离”(bankruptcy remote)的目的,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3)特设信托机构以受让的资产为支撑,经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后,聘请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简称ABS)募集资金,并用该资金来购买原始权益人所转让的资产。(4)服务人(通常由原始权益人兼任)负责向原始债务人收款,然后将源自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转交受托人,再由受托人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支付本息。
二、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意义
到目前,我国间接融资仍然占社会融资的绝大比重,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整个社会的信用中心、资金分配中心和风险中心而资本率低,高度负债经营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有限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就现阶段而言,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依然是长期性资金占用不断增加及存量不良贷款的大量沉淀而形成的现金流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压力。要想使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稳步发展,寻找一种有效的机制缓解这种压力和风险已显得尤为必要。资产证券化将有助于形成这样的机制。
1.加强资产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证券化的初衷就是使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组合起来变现和出售,以尽快收回资金,提高银行资金利用效率,增大货币的扩张效应。在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下,短期存款负责与长期贷款资产期限的不匹配,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如果将贷款证券化,使长期被占用的银行贷款转化为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则整个金融系统就有了一种新的流动性机制,银行就可较快地收回资金,扩大融资来源渠道。同时,可以利用收取本息与转交托管人的时间差可获得浮利收入、附加收入等。另外,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流动起来,释放了银行资本,用于其他较高边际收益的项目,这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将增加银行更多的潜在利润。
2.有效规避风险,增进银行资产安全性。证券化的金融制度不但提供了高度的资产流动性,导致了大量替代品和投资机会的产生,而且为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证券化组合、出售、购入,商业银行的风险被分散给了其他投资机构和单个投资者,提高了银行系统的安全性。资产证券化还为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3.改善信贷机构,优化银行资源配置。通过建立资产证券化市场,实现贷款等资产的流通转移,回流资金,银行可以获得新的投资机会,在较大程度上盘活资产、优化信贷结构和转移信贷风险,并可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持对地区和行业的相对优势,扩展其他业务,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配合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4.开拓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的新领域。资产证券化的推出,改变了传统银行以“吸存放贷”为主的角色,使其同时具有“资本经营”的职能。首先,资产证券化带来了融资方式的创新,贷款资产组合多样化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要求,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其次,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通过在市场中较好地匹配长期和短期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真正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第三,资产证券化可以拓展证券公司的业务领域,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已经有许多资产证券化所需的结构化工具被创造出来,如抵押担保债券,高级或附属证书结构及过手证书结构等都是最常用的资产证券化工具。这种多元化、合作化的发展趋势,将有助于国际金融业由分业到混业经营的实现。可以说,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还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抑或是从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都是有利的,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也会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难点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得到法律、信用评级、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由于目前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仍是一种融资工具的创新,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法律、信用评级、会计和税收制度尚难以对资产证券化形成支持,此皆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1.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法律障碍。一种金融工具能否顺利推销,需求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复杂性,期待个人投资者成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不现实的,机构投资者应占据资产支持证券的主体。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却严格界定了机构投资者的准入资格。如《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同业存款、买卖国债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面,从而明确界定了保险资金不得用于购买企业债券及抵押贷款证券。目前我国养老基金介入证券市场也只是处于试验阶段。如能在法律上允许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进入由政府担保的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强劲的需求。
2.信用评级与实现信用增级的障碍。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且决定着发行人筹资成本的高低。而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是许多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二是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必须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这方面可考虑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进行合作。
3.會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障碍。资产证券化过程涉及到许多会计问题,而目前我国尚未有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因此相应的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制度也是一片空白。此外,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涉及到税收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资产销售的税收和特设信托机构的所得税处理两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和税收法规,结合资产证券化本身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会计和税收制度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
四、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建议
除了证券化参与主体的努力之外,要更好地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政府还应该从立法、税收、会计准则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议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提高政策明朗度,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1.加快完善法律环境建设。鼓励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和试点,与此同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如探索用信托模式发行证券,借鉴美国的税收优惠措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对SPV的法律地位尽快予以明确,允许信托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充当SPV。此外,还需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等。为降低立法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考虑首先对资产证券化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逐一分解研究,看看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在现行法律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制定层级效力较低的规章的形式加以解决。例如,可以通过人民银行制定的《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来解决有关债权通知、抵押权转移、资产证券化公司的设立等问题,可以通过证监会制定的《资产支撑证券发行与交易办法》来解决有关发行与交易的问题。通过这些辦法先进行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更高层次的法律和法规,这样可以尽快推动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同时总结经验加紧《资产证券化法案》的立法进程。
2.明晰会计、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明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会计、税务、报批程序等一系列政策问题。参照国际会计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资产真实销售标准,制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销售、融资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交易后资产负债与留存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豁免特殊目的公司和信托交纳实体所得税,避免对投资者、发起人和特殊目的载体的双重征税,对于发起人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因折扣销售而产生的损失应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在资产转移过程中,豁免发起人转移资产的营业税和印花税。
3.明确资产支持证券的性质并解决可交易性。建议明确资产支持证券可以采用债券和信托凭证方式。对于债券性质的证券化产品,纳入《证券法》的管辖,建立资产支持证券的注册、审批及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和简化特殊目的公司发行证券的审批程序,规范资产支持证券私募和公募发行的条件、方式。对于信托性质的证券化产品,修改《信托法》,允许特殊目的信托发行资产支持信托证书,明确信托证书的证券性质,提高信托证书的流动性。条件成熟时允许特殊目的信托发行无纸化、可集中交易的信托权益。
4.培育机构投资者并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扩大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使其成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于资产支持证券或将资产转移给国外特殊目的载体,明确外资投资和国际证券化有关的结售付汇问题。进一步规范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制度,着重培养几家在国内有权威性、在国际有影响力的资信评级机构,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担保市场,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及其市场行为,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督。
参考文献:
[1]Asset-Backed Perils and Perils,Treasury and Risk Management,November 1996
[2]Bernadette Minton,Tim Opler and Sonya Stanton,Asset Securitization among Industrial Firms,Ohin State University,November 1997
[3]朱武样邓海峰:资产证券化原理及在我国运用探讨.《金融时报》,1997年9月1日、8日、15日
[4]张超英翟祥辉:资产证券化.经济出版社,1998年。
[5]张超英翟祥辉:资产支撑证券化——原理、实务、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资产证券化标准】推荐阅读:
债权资产证券化11-25
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定05-26
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07-04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07-15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11-28
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07-01
资产证券化实施方案11-23
证券资产证明10-12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09-22
《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