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党建工作(精选8篇)
12治安二 陈超
121210313
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是科学文化教育的知识殿堂,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发展。古语云:防患于未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的实际,改进安全保卫工作,是摆在学校安全保卫干部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迫切的课题。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应当创新思路,保卫部门的工作要主动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创保卫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办学规模、层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满足扩招递增生员的学习、生活等活动配套的各项条件和设施的需要,学校必须扩大面积,新修校舍(规模较大的学校已办了分校)增添设备,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等等。这些实际情况必然给高校 的安全保卫工作增加许多工作量。同时为了提高高校办学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的精力主要是用在各种改革上,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而较少考虑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承受能力,一些高校就因扩招而在学生住宿、教室等场所中没有配置灭火器、应急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样,宿舍楼消防通道门与安全管理上存在矛盾,按照消防要求宿舍楼消防通道门是要 始终保持敞开状态的,但这样又容易引发失窃以及其他 管理上的问题。其次,服务对象的条件变化不断增加了宿舍安全管 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的大学生,其生活条件逐步由贫困型向富裕型和小康型转化,学生 宿舍的日常用品除简单的被子铺盖外,又增添了高档贵重的电脑、手机、现金、银行卡等。这些都会成为作案的目标。另一方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更缺乏安全防范意 识。由于学生防盗意识不强,学生内盗事件逐年增多,公寓防盗设施不全,管理部门防盗措施不力,学生公寓 失窃事件频频发生,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学生普遍缺乏消防意识,许多消防栓被学生恶意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还有不少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热毯、电饭煲、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乱拉电线情况比较严重,使高校宿舍消防安全危机四伏。再者,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科研封闭型单位转变为初具规模的开放型社区,校园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高校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 切,交流往来不断开放,高校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的催生地。一些商人看中了高校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为了牟取暴力,想尽一切办法,对校园周边进行商业开发,各种餐饮业娱乐业在校园周边迅速兴起,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员数量剧增,良莠不齐,违法经营状况比较 严重,安全隐患明显增加,给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带来负 面影响。同时,高校安全服务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尚在研究之中,安全服务工作缺乏业务理论指导,很难摆脱盲目性、随意性。从业人员在自身理论修 养和综合知识水平方面存在差距,总认为“看门护校,无足轻重”,缺乏工作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面对当前高校 安全服务工作日趋社会化管理的今天,安全保卫人员必 须强化安全服务工作的前瞻意识、主动意识、规范意识 和责任意识,开创安全服务工作新思路。
二、新形势下学院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都创办在大中城市郊区,具有面积大、范围广的特点,而随着城市化扩容的不断深入,多数院校的周边环境也在发生极大变化,为学院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保卫部门要做好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有前瞻性,切实把握好治安形势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对新形势下院校安全方面凸显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才能有的放矢,防患未然。
一是网络违法犯罪带来的复杂性。如今互联网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在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和方便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正在借助网络侵袭大多数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许多犯罪分子或敌对势力正是利用网络自由、网络虚拟的特性,通过网络渗透,鼓动和欺骗不明
真相的学生聚集闹事,破坏社会安定。多数学生具有不理性和从众性的特点,容易被误导而参与一些非法活动。高校历来就是社会政治敏感区,若发生政治性的问题易对独立学院的声誉造成极大影响,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的复杂性。比如: 2005年“涉日事件”、2010年针对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游行示威活动,这些实际上是先由社会上的部分人发动,误导学生参与,从而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
二是学院内外安全形势日趋复杂。首先是学院的社会化增加了更多的安全隐患。随着学院的规模和层次扩充,院校固定资产及科研、教学设备逐年增多,后勤的社会化服务,外界环境的日新月异,学院的人、财、物流通量加大,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的潜在隐患。其次是院内治安压力不容乐观。学生的生活水准要求和生活用品档次在提升。近年来,部分学生的行李已由过去简单的被褥提包增添进了电脑、摄像机、手机等贵重物品,少数学生还开起了有档次的小轿车等消费品。这些物品相应地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其三是消防安全压力加大。一些学院的个别建筑存在安全上的设计漏洞,不能同时满足学院文化氛围的需要,又具备消防安全设施的要求,有些建筑的许多线路逐步老化,学生的个人电器用品不断增加,存在大小不一的消防隐患。其四是学院交通安全更加严峻。学院内机动、非机动车辆逐年递增,而车辆停放位置有限,尤其在新生开学、假期前院内交通拥堵况状更为突出。以学生为赢利对象的餐饮摊点和娱乐网点等将布满学院周边,学院外路(街)道随意摆摊设点,非法运营车辆混乱,堵塞交通,影响通行,存在着交通安全等隐患。
三是安全管理服务的岗位职责要求与不稳定的保卫队伍存在差距。因独立学院无财政拨款,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和资金回报率,其机构人员设置原则是精简高效。而学院的保卫部门是集苦、累、险于一身,是一项耗时费力、伤精劳神,充满矛盾和危险的工作,遇有“急、难、险、重”等任务时保卫人员必须首当其冲、加班加点工作,在节假日和夜间都要保持24小时值班。工作风险与待遇不匹配的情况下,特别是校卫队人员不安心、不尽心、流动快、人员短缺成了保卫部门一大难题。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汇聚地,面对这一服务群体,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范围,从关系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消防、交通,到办理新生入校户政、毕业生离校手续,从小到一封介绍信、一次咨询的解答到大的事故、案件的预防和侦破,都要求每一位保卫人员必须具有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要求,而素质普遍偏低的保安人员,难以满足学院师生员工的服务需要。
三、相应对策和建议
要搞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就要抓好综合治理工作;要利用网络建立治安动态信息管理,对学校的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装监控报警设施。要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立体防范体系,实现科技“创安”,才能有效的搞好学校安全防范工作,使单位保卫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与此同时,对于众多学生而言,一般缺少社会阅历,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安全防范知识也比较缺乏,在安全问题面前常常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或处理失当。由此看来,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对于保障自身安全乃至校园环境安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近年来校园学生财物被盗案件屡见不鲜。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同学的善良之心和疏于防范之心,利用交朋友等名义,骗取同学信任,盗窃同学财物。一些偷盗分子的技术愈来愈高明,所以,每个学生很有必要自觉主动学习一些防身技巧,提高自己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可通过电话咨询或网上咨询、安全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向学校生宣传安全保卫的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学校生掌握涉及社会安全、自身安全等方面的认识和技能,使他们在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来保护自己,采取有效行动减轻灾害事故的危害。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开办安全保卫的讲座。这些能较大范围、较直接的帮助学生树立了解社会和生活存在的安全隐患,让他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对各种潜在危害的警惕性,尽可能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伤害。注重心理卫生,确保身心健康成长。有的同学本性是好的,可是最近碰到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的困难,因此心生恶念,妄想窃取他人财物。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开展心理讲座,请心
理医生给大家讲授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同学们克服心理障碍。
第二,严密学校里的信息安全网。建立信息安全员制度,加强各信息安全员之间的联系,信息员与校保卫部门的联系。定期地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汇报与总结。在总结中得出经验,更好地进行工作。
第三,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科技的进步带来时代的进步,网络安全成为了新时代的安全核心。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安全保卫工作还要特别注意加强校园的网络安全。对此,作为安全保卫工作者,应对校内的网络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学生误入非法传播有害信息、传播网病毒等网络犯罪。
1. 高校党建工作者工作量较大。
纵观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 高校中存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数量要求与党建工作者较大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一是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量越来越大, 给高校党建工作, 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存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抓数量, 质量很难保证;抓质量, 数量很难上去;二是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 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实行定编定岗, 专职党建队伍人数却相对减少, 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 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三是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要求, 党建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 折射出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量和党建工作者数量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对党建工作者素质要求与其实际现状之间的矛盾。
2. 入党标准差异引发的问题。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标准, 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中, 由于在对大学生党员标准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只以学习成绩为标准, 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表现, 尤其是思想政治表现, 缺乏全面综合考察。二是只以参与社会工作为标准, 过分注重社会工作的表现而忽视其学习成绩, 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其工作的情况作为标准。三是只以完美为标准, 过分强调完美、求全责备。
要求大学生党员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 全面发展, 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学生党员的要求, 主要看其政治态度、入党动机、创新素质与能力, 不能把个性、性格上的差异作为不符合党员条件的理由, 而把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挡在组织的大门之外, 否则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 党员再教育工作不够扎实。
(1) 组织上入党, 但思想上还没入党。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 大学生接触到的新思想多, 接受新事物快, 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不会自发产生, 入党意识也不会自行提高, 尤其是新时期的大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 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经历过社会生活的锻炼, 更没有新旧社会对比的亲身体会, 对党的发展历史也缺乏系统了解, 从而对党的感情不深, 入党的意识不强。因此, 入学教育是做好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虽然经过党组织的培养、考核, 大多数学生党员在发展时基本达到了党员条件, 但也有部分同学, 入党之前拼命干, 入党之后松一半, 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思想滑坡, 甚至出现违纪现象, 损害了党的形象。
(2) 学生党支部重发展轻教育, 教育培养形式单一。
目前, 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培养, 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现象。支部在确定党的发展对象及培养阶段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但教育的形式较单一, 方法也较局限, 主要是通过时间相对集中的党、团校进行简短的培训。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较窄, 对党组织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 存在突击式的做法。多数党支部把党员发展放在首位, 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相对淡化、放松, 导致其理论知识贫乏, 党性修养不高, 在党员的教育上体现出“头大尾小”的现象, 给党员意识的巩固、思想政治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诸多后遗症。
(3) 自主学习意识欠缺, 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
当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 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党员接受的挑战更为严峻。新的学习任务和压力, 造成了学生党员花在支部组织生活和活动的时间、精力不够, 自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的意识不强, 不能妥善处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尽管学生党员的个人素质相对较优秀, 但他们在个人进步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与班级的联动作用, 比较关注个人得失, 从而造成有些学生党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 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先进作用。
4. 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不够。
面临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者研究还不够深入, 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对青年加入党组织的教育和引导力度不够, 方法不多;一些青年缺乏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同时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少数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软弱和工作不力的现象, 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有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措施
1. 党委重视,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发展高校大学生入党是一项系统工作, 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 不断强化政策导向, 形成“重在培养、立足教育、确保质量、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 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带头抓、各院 (系) 总支书记重点抓、学生党支部书记具体抓, 相关部门支持, 职能部门把关的统一领导, 以及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纵向上以党的各级组织的教育培养、锻炼、考察为主线, 横向上与团委、学工部、宿舍管理中心、精神文明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切实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2. 推优程序要严格。
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 为保证质量, 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中, 具有培养任务的党员要重视考察工作, 考察时争取所在团总支的意见并把评议反馈给本人;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 系党总支应拿出初步的发展计划, 征求团总支的意见, 对评价不过关的暂缓发展。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荐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3. 发展目标要明确。
坚持高标准、不降低要求的党员发展原则。要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面衡量。严格把好入口关, 坚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始终把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 绝不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忽视党员质量。同时要对发展对象提出明确的要求, 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据可依。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目标要求要明确而不要模棱两可, 如考查课必须合格, 考试课的平均成绩在班级的名次要达到中等以上、综合测评量化成绩在良好以上, 等等。有了这些具体的要求, 发展党员工作才能有质的保证。总之, 在发展党员时要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原则, 坚持“发展前, 突出重点勤考核;发展中, 严格要求重培养;发展后, 常抓不懈再教育”。
4. 必须重视解决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入党问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及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1) 要加强政治理论培训, 提高理论水平。我们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政治理论强化训练, 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扎扎实实地抓好政治理论培训, 可以通过党校、理论培训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 对他们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培训, 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马克思主义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 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2) 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心活动, 提高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改造的自觉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而这种影响和变化不可避免地扩散到学校, 反映在学生身上。因此, 我们要通过开展开诚布公的谈心活动, 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 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让学生克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正确认识社会中的某些现象。
(3) 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 加强监督和管理, 使他们时时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 感受到党组织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如果不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 对他们的思想状况不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他们存在的缺点错误不批评教育, 这样必然导致他们入党后思想境界不高, 素质滑坡。因此, 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 加强监督和管理, 让入党积极分子时刻都感觉到组织的温暖。
5. 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
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 是迎接高校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的需要, 也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系统、适应、开放和效益原则, 从总体上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 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党建工作网站, 推出一批导向正确、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要求的主页和栏目。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运用柔性管理模式, 激励师生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党建管理上要实行目标管理, 在组织设置上, 要根据高校变革的方向和要求, 灵活设置, 做到既有利于开展业务工作, 又有利于加强管理。总之, 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理论, 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需要, 从全局上综合把握, 方能收到实效, 应对时代的挑战。
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新月异, 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党建工作, 让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实践“三有一好”、贯彻“八荣八耻”,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高校党建要增强现代性和战略性.思想政治教育, 2004。
[2]张伟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秦著红, 聂捷勇.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昌高专学报, 2006.
摘要: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党建工作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网络资源开发、建设网络干部队伍,才能在新形势下达到更高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 党建 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党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机遇
1、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可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2、有利于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传统党建工作的资料以纸为主要载体,不仅成本高,而且时效滞后,信息量有限,信息内容缺乏吸引力。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党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画面中接受党的知识熏陶。借助于网络技术,党建工作所需的各种理论学习资料、政策法规等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和下载,可以把多种教育媒体建成资源丰富的党建工作知识库,方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网查询。
3、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和网络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校内部不同机构间的界限,使各部门、各院系党建工作不再相互孤立,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与党员之间的有效联动,及时了解和把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改善党自身的管理,提高日常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降低党务工作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网上党建信息资源的整合或重组,使各地高校优秀的党建网站建立链接,实现党建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交流和共享。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挑战
1.信息化时代对传统工作方式的挑战
在探索和运用党的建设科学方法方面,应该结合信息化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完善,这对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而且存在动员范围窄、速度慢、效率低、耗费人力物力资源多等缺点。以前多以集中开会、文件传达、电话通知、写汇报等形式,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和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突破了单纯文本、声音、影像和面对面直观教育的线性模式,形成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融合的、能进行思想观念和情感交流的互动平台。
2.信息化时代对党建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较为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目前,高校信息网络技术培训还跟不上管理的要求,信息员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当多的党建工作者还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检索和运用能力,而精通网络技术的人员,又缺乏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建工作经验,使得网络上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滞后。
二、信息化时代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
网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网络特点。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生活的需求,丰富网络党建的内容,回答师生关心的问题。高校网络党建可以针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对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困惑和疑点,精心设计有关栏目和内容,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宣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二)建设并管理好网络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既有党建理论素质又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党建工作队伍,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加强对现有党建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现有党建工作对于获取和鉴别各种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时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有针对性地发表弘扬主旋律的文章、观点,对于学生暴露的问题,及时快速反应,不断纠偏。也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更新信息。信息数据的安全是高校党建信息化有效运转的基石。因此,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党建队伍管理上的重要体现,是促进高校党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管理工具,也是高校党建队伍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高校党组织在传达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目标管理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考核方法,促进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把考核结果与党建工作人员的晋升和工资福利等紧密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目标。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办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编号:L13DZZ069)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N].人民日报,2009-12-25
[2]陈松青,伍锦昌.高校党建信息化的策略选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3]王劲松,林天翔,周春芳.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的挑战.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7期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其意义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非常兴盛,其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实践证明,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
其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同学间互相教育的良好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其自主精神、独立品格,使其在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得到全面的考验和锻炼,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把许多青年人集中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潜藏在学生中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比学赶帮,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第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气息、蓬勃的创造精神。从而发展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充塞其中、四处洋溢的校园文化活力,影响其每一个成员,并辐射向周围社会区域。
第四、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学生社团内部,感情志趣相投,个体的心理归宿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好地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社团活动也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塑造社会形象铺设了一座桥梁。许多同学都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增进厂对社会的了解,一步步走向社会,并对社会有所奉献的。同时学生社团增进了公众对每一所学校、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的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之,学生社团活动作用巨大。特别是在高校中,更要大力引导、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把它当做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高校社团活动也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的燎原之势。我们在学生社团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就目前一些高校特别是普通地方性的院校来讲,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内部运用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社团内部来讲,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科技缺席”现象。表现在学生社团大多集中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而科技类的学生社团则属“凤毛麟角”。
2、“休闲娱乐”化倾向。这主要是指一些学校的学生社团,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类的少,而如围棋、集邮、跳舞等学生社团又发展得过多过滥。“硬”的太少,“软”的过多。
3、“花架子”作风。一些学生社团图外在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
4、“虎头蛇尾”病。不少学生社团开局好,但在发展一段后却难以为继,中途夭折。
5、“时冷时热”症。一些学生社团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边。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便任它冷冷清清去了。
6、管理失范。有的社团好大喜功,强拉硬扯,盲目发展会员,以人多势众自喜。有的社团又搞关门主义,不吸收新鲜血液,“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搞封闭的小团体。还有的学生社团由为首的几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空气,独断僵化。
7、社团各自为阵,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其次,就外部管理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1、一些学校对学生社团不够重视,不予引导、鼓励、指导、规范,而任其自生自灭。
2、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够,或者政出多门,使学生团体无所适从;或者独木难支,因任务太重、缺乏合力而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3、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帮助不够。学生社团需要一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的办公设施,一定的资金,却得不到落实解决。
4、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指导学生社团是高校教师的一项职责,是其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学生社团的创办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可是对于教师这一方面的劳动,学校往往不予重视,不计工作量,不付适当报酬,不作为工作考核、评模、升职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5、缺乏对学生社团工作的评价。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应该树立明确的导向,建立科学的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表彰奖励等活动,使学生社团工作得到应有评价,纳人整个学校管理系统,形成良性管理机制。可是目前不少学校对此重视不够,往往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
6、为学生社团提供服务不够。学生社团虽然是群众性团体,但它的成熟却需要许多外在条件,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与社会联系方面,更需要学校为之牵线搭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优势,为学生社团服务。但从服务意识到服务措施方面,许多学校的情形并不理想。
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
三、改革探索,进一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
学生社团工作,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更需要我们做巨大的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准确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子。
就学生社团内部工作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强化五种意识:
l、强化社团的主体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校园社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大力发
展就需要学校支持,部门配合,社员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团成员自己要有主体意识,即自我成才意识和奉献意识。唯有这种主体意识才能使自己有创新、发展,而不是流于平淡或只是凑热闹。
2、强化社团的发展意识。每一个学生社团,都应当既重眼前,又重长远,解决好保持社团连续性问题。要既重创办,更图发展。特别是要做好社团负责人的换届,新社员的发展与新老社员的传、帮、带工作。
3、强化社团的精品意识。社团活动要有很好的准备,干一件,成一件,好一件,力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找方子,出点子,寻求适合于自己的好路子。
4、加强社团的科技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大学校园社团活动要加大科技含量,加快科研速度。只有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着眼于为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服务,社团活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学校社团工作来讲,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是社团培育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l、建立学生社团统一领导、指导的组织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真正确立学生社团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部分的观念,并将其落实到各个教学单位和教学人员的实际工作当中。
3、成立社团联合会,制定章程,设立常务机构,各个社团由联合会统一协调、管理。严格选拔社团负责人,并进行培训,保证社团负责人的较高素质。
4、学校提供社团活动固定场所,这是社团活动的首要的、最基本的条件。
5、除学校给予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外,各社团要广开门路,筹措活动经费。不仅可以在校园内举办有偿服务,还可以向社会争取赞助,或提供有偿服务。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抓好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项目。
6、学校应把为学生社团服务当作自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学校各个方面的条件,全方位为学生社团的成长服务,促进其良性发展。学校各部门都应有为学生社团服务的意识,并制定切实措施。
7、肯定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学校应把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辛勤工作记人其工作量中,并对学生社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
8、制定合理的社团奖励机制。在每年的社团活动月结束时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个人给予奖励,对活跃的社团给予荣誉和增加活动经费的奖励。
[摘要]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途径,在职攻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继续教育人才,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高校管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109-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的发展战略地位。”在职攻读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养
自从在职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类型日益增多,培养制度和培养机制也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在职研究生教育也存在入学年龄参差不齐、生源结构多元化、就读目的多样性的现象,这给研究生管理工作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班级,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头作用,是管理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成立党小组和业务小组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同专业的人数较多,同一导师或同一课题的学生也相应增加。在确定成立党支部时,有意识地把相同专业和学科、课题相近的同学分在一起,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同学拥有相互了解的机会,避免了三年学业完成以后还有很多同学互相不认识的尴尬局面,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研究生管理工作者还要结合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国内、国际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不定期地举行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如 “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两会”精神、党员争先创优活动等,并根据学校阶段性工作要求和研究生学院的具体部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尤其是还未走出校门直接读研的研究生而言,他们的阅历相对简单,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并不透彻。更需要对他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应对各种问题和矛盾。例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各种现象专题知识讲座,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这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且对于实现用知识武装头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掌握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的本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每学期开始,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必须提前到校,认真落实本支部的工作,待开学一周内,全体党支部成员必须认真做好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和计划,组织生活可采取多样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最佳党支部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切实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四)组织党校学习,积极发展新党员
研究生管理者要做好发展党员的相关工作,主动引导要求积极进步的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校学习,并请学院党总支书记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自为同学上党课,向他们讲解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及发展历程,使同学们在思想觉悟上得到升华,从心里发出“我要入党”的主动意愿。在各个党支部建立 “一帮一”的帮扶形式,支部成员必须帮助一名入党的学生,使有入党要求的同学能得到党组织的帮助,确实感受到党员是在真正地关心每一位要求进步的学生。
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研究生工作是以研究生的培养为核心的,培养质量如何,决定一个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入学教育
抓好入学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在研究生新生开学时,开展由学校层面的校领导、研究生学院和各学院领导、教师参加的入学教育活动,学校领导的淳淳教导、殷殷寄语,教师代表的语重心长等,使每位新入学的同学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能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另外,开展学院层面的具体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学习研究生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使其在研究生阶段对学习、生活有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帮助研究生同学合理安排时间,顺利完成学业。
(二)夯实专业基础学习关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前提。基础理论学习又称为课程学习,它是根据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制定出的培养方案。刚入学的新生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学习,通过对学位课、基础课、选修课及必修环节课程的学习,完成规定学分,方可进入论文开题、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此时,管理人员要及时提醒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完成课程学习学分的学生,主动督促他们积极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的课程。
(三)强化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考核制度
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学生方可进入论文开题的前期准备工作。此时,需要学生写出文献综述(包括学科前沿、所读专著、文献综述的心得体会),得到导师认可后,才能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培养研究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开题报告是以课程组为单位,相同学科的研究生集中一起进行论文选题的论证,得到专家和导师的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的撰写环节。还应切实执行中期考核,严格按照考核指标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也不得进行论文开题。
三、营造科研和学术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造就一个优秀的科研团体。研究生作为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学术能力较高的群体,在推动学术研究和提高学术水平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研究生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引导研究生提高学术意识,开阔学术视野,发展创新能力。
(一)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是每个月开展学术活动的传统形式之一,研究生必须参加。可聘请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或邀请本校在学科研究上有影响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结束后,要求学生简述学术报告,从而开拓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术论坛
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研究生在进行答辩前必须参加多次学术报告,同时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做一些学术报告,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学术热情。
(三)学术文章
根据学校的规定,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以学校的名义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督促学生及时将自己学到的或科研上比较成熟、有建树的成果整理出来,同广大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它是研究生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研究生群体朝气蓬勃、青春向上,在他们学习间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和文化活动,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研究生不只是埋头读苦书的学子,更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没有强魄的身体,再好的前途也无从谈起。因此,管理人员要适时为研究生安排业余生活。
(一)举办运动会
根据同学们的喜好,学校每年都举办研究生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
(二)举行文艺晚会
可以举行一年一次的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生联欢晚会等研究生的传统文艺活动,丰富其课外生活。另外,开展各种不定期的培训会、科研活动,使研究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有效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展“三助”活动
针对生活较困难的同学开展“三助”活动,可以在学习之余为他们提供便利,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从“三助”活动的开展效果来看,研究生对开展此项工作普遍反响积极,认为这样不但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而且,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晓慧,吴庆禹.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1,(4)
浅谈高校档案和文秘工作的互动关系
高校的.档案和文秘工作联系紧密,档案管理是文秘工作的重要工具,为文秘工作提供信息查询,全局描述、分析评价、预测未来等服务;文秘工作是档案采集的源头和基础,档案资料不仅来源于文秘工作,其质量和水平也取决于文秘工作.我们要通过强化“文档一体化”管理,加强知识业务交流,立足全局、主动沟通等途径加强高校档案和文秘工作的互动关系.
作 者:王淙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G25关键词:档案 文秘 互动关系
当前,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因此,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机制和途径, 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西安文理学院物理学与光电工程系近年来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推行“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 通过交任务、压担子, 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取得显著成效。
1 关于“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 就是在高校公寓党建工作中, 将学生党员确定为责任人, 以承包的形式, 一一对应分派到学生宿舍。以学校培养人才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根本要求, 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 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同进步、共提高, 让学生党员协助辅导员老师及时发现并解决宿舍同学在学习、思想、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显形或隐性问题, 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自我教育中重要作用而采取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
这种做法是为了达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考察和教育学生党员的目的, 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实现以先进带后进、抓两头促中间, 促进学生尽快地成长和成熟, 确保学生发展、学校稳定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实行“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的必要性
2.1 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需要
首先, 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需要。我党在革命时期总结出的“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 既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 也是党充满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对于学生党员、发展对象而言, 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发扬党联系群众这一组织优势, 密切与同学的联系, 能更好地为同学提供服务;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自查和自省, 并能虚心接受同学的监督与批评, 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和偏差。从这一点上说, 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是学生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次, 是进一步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加强对党员继续教育的需要。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经过发展, 逐步形成了“一年级有发展对象、二年级有党员、三年级有党小组”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 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党员的培养教育形式单一, 理论灌输多, 实践锻炼少, 缺乏全面型和系统性;学生入党存在把关不严、考察不全的现象;党员转正后的后期监督和教育不到位, 部分党员思想上麻痹, 行为上松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显著, 党员的群体影响尚未形成辐射作用等等。因此, 如何在扩大党员发展比例和数量的同时, 保证党员的质量, 真正把优秀的青年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 是当前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通过对学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 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考察教育,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培养质量。
再次, 是建立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需要。要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必须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做保障。需要党员培养发展机制、监督考察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教育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贯穿于从发展对象到党员后期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 完全可以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2.2 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首先,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需要。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加强对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 就是让学生党员置身于教育活动的前沿与核心地位, 通过独立思维、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培养, 锻炼工作能力, 提高思想素质。同时, 学生党员还可以发挥自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同其他学生在思想上互相启发, 行为上互相监督, 学习上互相帮助, 生活上互相关心, 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 是充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队伍的需要。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学生党员既是工作对象, 又是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而辅导员则相对不足, 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 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 相当于在每个宿舍增加了一名学生兼职辅导员, 既弥补了辅导员缺编的不足, 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队伍体系, 也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2.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和谐校园包括两个层面的和谐, 一是校园内的和谐, 二是人的发展的和谐。这两个层面既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也包含了人的自身的和谐。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 也是和谐校园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 就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注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党员承包宿舍, 一方面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时促使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及时了解信息, 发现并化解学生中的不安因素, 消除矛盾, 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为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提供基础保障。
3“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的做法与成效
3.1 具体做法
3.1.1 明确承包方式。
首先明确宿舍承包人, 包括两类:一是已经发展的学生党员 (预备党员、正式党员) , 二是已列入党员发展计划的入党积极分子;其次是明确承包形式, 包括两种:一是学生党员承包本班宿舍工作, 二是高年级党员承包低年级学生宿舍工作。
3.1.2 制定工作内容。
负责带动所承包宿舍的同学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负责所承包宿舍的学风建设和公寓文化建设, 协助辅导员做好涉及本宿舍的事务工作, 注重帮扶本宿舍的“重点关注”对象。承包人在每学期初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 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
3.1.3 形成制度约束。
对于培养对象来说, 将承包宿舍的经历作为入党前培养考察的重要环节, 作为其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党员来说, 将承包宿舍作为履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的具体形式来抓, 作为能否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参考依据。承包人都要与学生党支部签订工作任务书。
3.1.4 加强考核监督。
学生党支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 对每位承包人进行监督考核;通过思想汇报、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对承包人的工作进行检查, 找出差距, 并提出意见进行整改。每学期末, 党支部在承包人工作小结的基础上, 如实写出考核意见, 填入工作任务书, 任务书在承包人毕业时放入档案。
3.2 所取得成效“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实行以来, 收到明显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党员和建党对象的政治责任感和党性观念。
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的实施, 为学生党员和骨干提供了广阔的工作空间, 便于他们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这项工作, 他们的党性觉悟进一步提高, 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3.2.2 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
学生党员通过承包宿舍这一实际工作方式, 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发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骨干作用, 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团结和带领周围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为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3 为党员的培养考察以及党员的后期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生党员和骨干通过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的实施, 使学生党建工作有了方向,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使学生党员和建党对象的工作有了实质性的内容。而且, 这种做法切实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改变了学生中“学生党员表现不如普通同学”的看法。
3.2.4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党员通过承包宿舍, 缩小了与普通同学之间的距离, 增进了感情, 建立了友谊。而且, 由于成为朋友关系, 同学们的想法也愿意与党员骨干进行沟通交流, 便于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既密切了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的关系, 也弥补了辅导员工作上的不足,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更具实效性。
3.2.5 维护了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在“敏感时期”或“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时期, 学生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收集有关信息, 及时化解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危机干预, 维护了校园环境的稳定, 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东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要立足岗位实践.学习月刊, 2008 (3) (下半月) 80.
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面对拥有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背景,具有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性格特点的崭新团队,要圆满的完成班主任工作,用事实确保班级的和谐运作,用政策引导学生的良性发展,则必须秉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原则,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管理方法。只有采用运动的观点,才能务实地贯彻上述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始终关注班里典型生的日常状况,以确保开展工作的素材。所谓典型生,就是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依据“经济状况,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所圈定的学生群体。
对于家庭负担重,经济贫困的学生,应是交流中的首选对象。一个人,如果说温饱都存在问题,要让他全身心的搞好学习,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勤于了解,勤于开导,引导他们谋求自立;依托政策,分布化减轻他们的压力;嘱咐班委,为他们营造开心的气氛,减小他们的心里压力。对于家庭负担轻,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可以时常了解他们的日常消费及开支渠道,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缩小他们的额外开支。
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和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聊天时,在肯定其个人能力的同时,用目前的“考研热、找工作难”的事实来予以激发;同时也肯定他榜样的力量,也和他谈论同宿舍里成绩差的同学的情况,一来了解情况,二来构建帮扶政策。大学里,不能因为偶尔挂科,而否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对于挂科的学生,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了解其平日学习用功程度的基础上,制定我们的谈判计划。说教是否成功,要看思想转变与否。对于那些基础差,平时用功,因为挂科而心里压力大的学生,可以先避开成绩不谈,较多的谈论学习方法。对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挂科较多的顽固分子,就以成绩为主体谈话内容,以班内优秀生为例,从各方面进行对比;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其家长同我联系,通过家长协助管理。
搞好学习的同时,适当参与一些社团活动,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于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可以浅析个人经历,引导他们参与相关社团活动。毕竟,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对于性格内向,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给予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
二、和谐班委,筑就风帆
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构建和谐班委很重要。我所谈及的“和谐班委”,涵盖了下述三层意思:班主任应该和班委会同学多交流,和他们在班会上是师生,平日里是朋友。要很好的完成班主任工作,必须充分调动班委会同学的积极性,充分给予他们开展活动的自主权,充分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及生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选拔班委,首先要注重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是个人的人文素养、责任心及荣誉感,而后是学习成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工作安排,首先听取班委的意见,而后结合自身看法,给予指导。同学关系,富有难以估价的价值。当困难和矛盾出现的时候,班主任必须给予班委全力的支持和协作,以巩固班委会同学的地位,维护班委会的声望,谋求班级工作的良性运作。
团结协作,是一个机构稳健发展的原动力。班长、团支书、副班长,是班委的核心力量:班长谦虚仁厚,尽职尽责;团支书成绩优秀、善于协调关系;副班长善于交际,勤于组织文体活动。面对班内事务,他们能及时沟通,统一思想;面对事务分工,他们能和其他委员团结协作,确保良好的同学关系,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
三、人文素养,宿舍抓起
寝室卫生、宿舍文化及宿舍关系,在大学时代,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甚或促使强者堕落,促使弱者自立。
班主任对宿舍卫生、寝室文化及宿舍关系,必须要重视:
学生宿舍要经常去。谁在哪个宿舍,谁在哪个床睡,要心中有数。谁的被子没有叠,谁老是把衣服裹成一团乱扔,及时给他们指出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自己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一个人的起居习惯,大多养成于大学时代,在这些方面做些工作,对于同学以后的发展及宿舍管理都富有成效。
学分制体系,圈定了名义上存在的班级,除了班会上和班里别的同学见面外,相处最多的还是同宿舍的同学。应该尝试用政策引导同学搞好宿舍关系。班级活动分组时以宿舍为小组开展,多到宿舍去和他们聊聊别的宿舍的同学关系,多听听他们的看法,多问问原因。把宿舍关系理顺了,小范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至于说是否会形成小团体,不利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这完全取决于班委会的工作能力。
四、名为人师,以何响鼓
三到,三勤!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心到,时常关心班级事务,关心学生情况。嘴到,要有足够的耐心,尝试不同的说理方法。腿到,多参加班级开展的活动,多到学生宿舍走访。同时,还应做到勤于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状况。勤于总结:对于获得荣誉的学生,要及时在班内表扬,肯定事实;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及时单独谈话,视其情节决定是否提名通报于班会。勤于交流:多和典型生交流,多和班委会交流,多听取学生对班级的看法,多和学生家长沟通。
有问必答,有呼必应!作为班主任可以把自己当作班上的一名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及范围可逐渐拓展。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中也能受益匪浅。交流时,我不会拒绝回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不管是家庭、感情,还是学习、就业,只要我经历过的,我都会和他们交流。学生们有事情的时候,也喜欢找我来谈谈,只要我能解决的,决不会推诿;不能解决的,也会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浅谈高校党建工作】推荐阅读:
高校党建06-13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06-04
浅论高校党建工作10-04
高校党总支党建工作06-30
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会章程06-24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业绩09-17
高校党建年终总结及明年计划12-05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10-20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10-28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