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策略(精选8篇)
裁员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将其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不能从过去以牺牲效益换取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极端,走向以牺牲就业和社会稳定来换取所谓“效益”的另一个极端。
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任何企业组织为了求得良好的发展,都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适应性调整行为。当然包括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或者裁减企业的富余人员。要说这是十分自然的一种适应发展的组织行为,只是因为它涉及“人”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才使裁员变得如此复杂和惹人关注。
裁员的预期效益分析
裁员作为一种组织行为,不管其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就是说,任何企业在做出裁员决定时都会进行相应的成本收益分析。决不会有企业因为“从众”,而盲目实施裁员,不但没有任何收益,反而影响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根据大多数企业裁员的理由来看,裁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潜在的预期收益:
降低人工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
优化人岗匹配关系,提高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素质;
给所有的从业人员造成一种压力,激发自我提高意愿。
裁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晌
从表面看,裁员肯定能给组织带来一定的收益。至少所有的人,都可以想到,少一个人,就可以少一个人的开支,不就意味着增加了收益吗?其实不然,一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裁掉10%的员工仅会使成本下降1.5%;
在三年中,裁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上涨4.7%,而规模相同却没有裁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34.3%;
仅有一半的裁员的公司的利润率有所上升;
裁员对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原因在于:裁员时公司要支付给被裁员工大量的福利补贴。同时,裁员会导致关键性人才和技术的流失,公司可能失去那些最能焕发企业竞争活力的员工。那些实施过裁员的公司,大多最后又不得不重新聘请原来的员工作为顾问。除了直接的雇佣成本外,为了替代流失的关键人才的成本花费也很惊人。
导致公司裁员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留职员工的士气低落。如果留职员工感到公司的裁员过程不公平,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有研究表明,如果员工的工作量增加为以前的两至三倍,而部门规模缩减了一半或三分之二的话,员工就会表现出保守、恐惧、畏缩或麻木等种种反应。
甚至那些实施裁员的管理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这是因为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那些裁员的公司自己很不明智地破坏了他们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最需要的东西:员工的信任和积极性。
被裁对象的确定
顾名思义,裁员当然是指裁掉那些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工作任务来说相对富余的人员。一般来说,富余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老、弱、病、残职工和文化低、技能差的职工;另一类是过量配置的非生产性人员。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三种确定裁员对象的方法:普遍裁员、区域性裁员和功能性裁员。
普遍裁员,即在组织内进行全面性裁员,并不对组织内的特定部门进行裁员。其目标是尽量使用比原来更少的人去完成工作。这种方法能达到节省开支的短期利益,在时间紧迫的变革中经常采用。较为典型的一种形式是以年龄为限,先裁年龄较大的职员。普遍裁员的好处在于能使员工感到裁员的公平性,但是,一刀切的裁员过程有可能造成有能力的员工流失。
区域性裁员,其目标是裁掉多余的已不适应现代形势的公司、工厂等,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钢铁、汽车和家电行业等。区域性裁员意味着这类公司的倒闭。
功能性裁员,是从组织的各部门、职能及分工和职位角度进行的裁员,裁员对象集中在组织中的特定部门或岗位。这种裁员需要周密的计划和评估。裁员部门的选择可能基于以下情况:
由于高科技的引入使得原有部门跟不上形势或变得多余,这种转变更多会对蓝领工人造成巨大影响;
企业实施重组减少行政管理的等级层次。这种裁员是减掉过时多余的岗位和职能,以便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组织中的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逐渐成为主要的裁减对象。
成功裁员时机的确定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是自然之律,也是管理的艺术境界。裁员,将习惯已有生活的员工,强其“断奶”,使之去适应不熟悉的新生活、新环境,其复杂、敏感是可想而知的。其处理更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切不可掉以轻心。何时裁员,以及特定时间如何实施裁员,有专家建议如下:
裁员时应保持的态度
人,是最可宝贵的第一资源。不管企业出于什么意图,或采用什么措施,裁减员工应慎之又慎。裁员之时保持严谨科学、公正合理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摒弃私心杂念和个人情感,尊重组织决定的裁员规范、标准。不少企业组织,所用之人未必真能给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而能有所作为者,却未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上亦不在少数。在前期的优化劳动组合中,有的领导者借题发挥,惟我独尊,以我划线,把碍事、碍眼的员工统统精简掉,使“优化”扭曲为“亲化”的事情时有耳闻。保持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任何组织决不可将本企业富余员工轻易一裁了之,推向社会。企业经营者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产节约,挖掘企业的潜力上来口只有生产发展了,企业便可容纳更多的员工就业。当然,对企业来说,由于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有些富余人员是要裁的,但不是轻易裁向社会,裁给政府,最为重要的首先是在企业内部开辟新的上岗渠道,就地消化。必须流向社会的,也必须“先挖渠,后放水”,这必须成为企业裁减富余人员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施成功的裁员策略
管理学家Robert Reich谈到裁员时说:“真正的问题在于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这比是否裁员更为重要。与那些采取简单的裁员措施的公司比,更好的方式是帮助员工找到新的工作。这样的公司能更好地保持住留职员工的忠诚。要知道,在一个企业中,信任是最有价值但也是非常易于消失的资产。所以,从长期来看,采取人道的手段裁员对企业是很有利的。” 化整为零,不失为一个好的战略,但成功的裁员方案应该关心员工个体的心态、行为及未来的生活着落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管理者,一个真正想以裁员为契机将企业组织推向新境界的首脑人物,必须将安抚被裁员工、并为其日后发展提供条件作为重要任务来看待。
实施广泛的讨论和沟通。裁员的不确定性经常是引发下岗者与留岗者焦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裁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在裁员前告之所有部门、人员有关裁员的相关信息。国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就裁员计划组织工会、受雇者协会及雇员进行广泛的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机构,包括被裁者、留岗者及各种有关组织能够得到有关裁员的必要信息,如裁员的时间计划、裁员对组织和雇员所造成的影响及裁员的原因。看来,组织使用各种媒体将信息清晰地传达给雇员,防止谣言的传播,是十分必要的。
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让员工明白公司的困境及终身就业体制的打破,就业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二是为员工提供自信心训练;三是为员工提供重新就业的能力、技能训练。
为员工提供现实的帮助计划。除提供培训以外,主要还有:一是帮助员工寻找工作,进行职业的重新设计,如帮助员工分析自我及环境,积极向其他企业介绍、推荐员工,或与各职业介绍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帮助其员工及早实现再就业,面对裁员的影响等;二是为被裁者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对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资金的支持。比如,有的企业成立内部失业帮助基金,对特殊困难员工及其家庭予以帮助。还有的企业为员工创业提供低息贷款,或以参股的形式资助其创业。
实现裁员预期目标的配套管理策略
裁员是组织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据国内外企业裁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看,裁员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再生。只有将裁员与其他组织变革措施,如重新确立组织战略、调整组织结构、改革考核与薪酬制度、再造组织文化和生产流程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腾飞。目前国有企业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要只顾眼前的成本降低而盲目裁员,要有战略眼光,从大局出发,为长远着想,正确应对裁员过程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公平、合理、科学。如此,裁员的真正目的才能实现,国企改革才能成功。
裁员也应有法可依
策略一:尊重学生实际
小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特点, 决定了教师在教说理性课文时, 要尊重学生, 切忌不切实际, 一味拔高。一位教师在教第七册《说勤奋》时, 面对刚升入四年级不久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说理性课文, 教师上课的开场白是: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以往学习的记叙文所不同的文章———议论文。接着板书课题。然后又说: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议论文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吗?老师相信同学们打开课本后读一读就会明白的。学生打开课本, 连读一读的兴致都没有, 更别说明白了。
课文中往往出现复句, 而教师只要对课文中复句的内在关系心中有数就行, 不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复句。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这句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这是什么关系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能模仿说一句话吗?指导朗读时也要求学生突出“关联词”。教师在备课时、教学中要多问问自己:尊重学生实际了吗?就会使学生学有乐趣, 学有所得。
策略二:把握体裁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应具有较强的文体意识。潘新和曾指出, 所谓文体意识, 指的是“主体对某种特定文体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和把握”。教科书中的说理性课文就是初中以上学段的议论文。说理性课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有丰富的人物经历和曲折的事物发展变化, 意境优美的画面, 生动、形象的语言, 以情动人。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科书中的说理性课文都有这样的特点:题目中含有“谈”“说”“启示”;文章都有鲜明的观点, 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即围绕一个中心, 通过几个事例或方面把问题讲清楚, 以便以“理”服人。
对于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阅读这样过于抽象的文章, 肯定没有情趣, 兴致不浓。林春曹老师在教学《说勤奋》一课时, 准确把握本课的中心论点“勤奋”, 紧扣“勤奋”这一核心话题, 引导学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 找到勤奋的注脚, 读懂勤奋的内涵。在引导学生与“勤奋”的不断对话过程中, 将文道自然契合在一起。在“对话课题”时, 林老师板书“说”, 问: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然后告诉学生:“说”是一种文体, 有讨论、议论、论述、论说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在接下来的“对话第一自然段”时, 主要是解读课文的观点。“读了第一自然段, 你明白了什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中“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各是什么意思?彼此有什么联系?接着, 引导学生“对话第二自然段”“对话第三自然段”, 布置学生读读司马光、童第周的事例。学生自读自悟, 圈点批注:司马光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童第周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交流对话后, 林老师让学生说说读了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后, 有什么感受, 并扣住第一自然段的观点, 引读: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 说明——— (生读) “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师引读: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 说明——— (学生读) “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教师问:“这两个事例是不是有些重复?”让学生明白:司马光是古代的, 是天资聪颖的人, 靠勤奋成才的;童第周是现代的, 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选择了有代表性, 有说服力的事例, 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再“对话第四自然段”, 深化对观点的理解。最后, 解读全文的结构。自读自悟全文: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谈勤奋”的?引导学生归纳:首先,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接着, 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最后, 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 要一生勤奋。这样的教学原则就是紧扣了文本的体裁特点。今后学生再阅读类似的文章, 自然就有规律可循了。尽管教科书没有明确让学生写说理性文章, 但这类课文都有着明确的写法, 教学中把握体裁特点, 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对学生进行文体的渗透, 学生就能具体体会到论证的严密, 就容易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策略三:联系具体生活
说理性课文过于抽象, 缺乏情趣。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引导学生不断地自己追问:我是这样吗?我会怎么做?我有这样的经历吗?一位教师在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或你周围的人有没有做事目标不专一、不持之以恒的事例?学生有的联系到《猴子下山》, 有的想到《学棋》, 有的说, 五年级刚开学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 但是只好好学了几天就不认真学了, 不能持之以恒。今天学了课文, 我下定决心要坚持不懈好好学习。
其次, 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离不开说理。教学时, 我们可以拓展某些话题,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教学《学与问》时, 可设置问题:“学”除了贵在“问”之外, 还贵在哪些地方?试列举典型事例说明。这样, 让学生明白说理文对学生生活是有用的, 它能让我们把事情说清楚。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 也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
策略四:学习语言表达
说理性的课文往往观点鲜明, 说理透彻, 语言凝练, 行文简洁, 文质兼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 学习表达方法。
林春曹老师在教学《说勤奋》一文时, 重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培养,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如, 读了第一自然段“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换个句式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中“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各是什么意思?彼此有什么联系?司马光、童第周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引导学生品味“躲在”“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警枕”“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等词句, 感悟“勤奋”的内涵, 体悟作者用词的精当。在教学《谈礼貌》时, 问:女青年的事例和周总理的事例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表达的层次感、逻辑性。
策略五:适度延伸拓展
不少教师在教说理性课文时, 都注意到向课外延伸。
如教学《说勤奋》除了要求学生搜集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的资料, 还要求搜集交流表现“勤奋”的名言, 举办班级交流会, 自编关于勤奋的小报。
教学《谈礼貌》时, 要求小组之间创设情境演“礼貌”, 搜集交流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成语, 搜集交流礼貌故事, 仿照课文的写法, 自己写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
教《学与问》, 要求学生搜集交流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阅读这方面的故事, 写一段话说服故事中只知“学”的老人。
关键词:双边投资条约 发展 理性策略
一、对国际投资政策发展形势的影响力保持理性认识
一是必须认识到适度地支持投资政策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好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最有潜力的资本输出国,支持投资自由化,既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又可以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事实也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之后外资的引入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更加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而独自运行。近年来在我国投资立法的修改及我国与他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以下简称BIT)的某些主要条款的变化中,不难发现我国在对待投资自由化条款的立场的松动。
二是必须认识到投资政策自由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之处。当前的高度投资自由化是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积极倡导的,其在决策主导权及后果承担上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期待通过缔结国际投资条约,创造为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投资者及其母国所乐于接受的投资政策与法律环境,借以吸引本国发展经济迫切需要的大量外国资金,但是,投资政策的自由化趋势使得外国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本国的重点产业,对本国的民族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接受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BIT与外国资本流入数量的增加之间,是否存在及多大程度上存在因果关系,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仲裁案件的急剧增加及发展中国家不幸地、接二连三地被推上“被告席”,已经有力地表明:高度自由化的BIT与发展中国家主权权力的威胁之间存在不容置疑的因果关系。
二、对自身条件与定位保持理性认识
一是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使其能够接受高度自由化的BIT。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完善。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业未就,仍然属于“转型”经济国家,经济体制与以投资自由化为发展趋势的国际法全面接轨难度很大;中国各地区、各行业以及各阶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平衡,在决定是否承担某项国际经济法律义务时,不可能不顾及各个层面的承受能力。以BIT中的国民待遇条款为例,中国之所以现阶段无法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全面的国民待遇无疑于以卵击石,是十分危险的。
二是必须认识到中国在发展层次、发展目标等基本利益上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性。中国应该明确作为发展中大国在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国际责任,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动驾驭规则的制定,努力在国际投资政策自由化的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到更多的权利。在实现本国利益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努力寻求南北双方的求同存异之道,以化解双方的分歧,在共谋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有能力以集体的力量,在多边贸易体制中遏制发达国家的漫天要价,使规则既顺应投资自由化的趋势又能反映各国利益的协调,特别是要切实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三、对BIT的作用保持理性认识
一是必须认识到BIT在促进投资流量作用上的局限性。实践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国家来说,包括BIT在内的国际投资条约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的效果并不彰明,甚至无甚效果。吸引外国投资只是东道国发展本国经济进而实现国家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国际投资条约充其量只是东道国发展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相应的,缔结国际投资条约的重要性至少在一般意义上并非必然高于东道国国内政策体系的其他重要部分,更不要说把吸引外国投资及缔结国际投资条约视为发展东道国经济的灵丹妙药。相反,在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前10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BIT,而多年以来稳居对华投资数额第一或第二名的美国迄今并没有和中国缔结BIT。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涌入中国的决定性原因不在于上百个BIT,而在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外资政策、稳定的政局及丰富的资源等。
二是必须认识到BIT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用的不一致性。从作为资本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缔结BIT的首要目的无疑在于吸引外资。从这个层面上讲,BIT的投资保护作用可以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为缔结BIT付出的主要代价。虽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力度与能力的迅速上升也使得其应加大对海外投资的保护力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与保护投资能力的增强未必是同步的。现实情况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优化经济结构、维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及提高公共行政能力方面普遍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国家在根据BIT履行外资保护义务方面正承受着沉重压力。这一点使得中国在看待BIT的作用时似乎可以进行区别对待,在与发达国家签订BIT时侧重于对外资的吸引,在与发展中国家签订BIT时偏向对投资的保护,恰当地权衡吸引外资与投资保护获得的收益和承受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安.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共存的理性与反理性
理性主义一词其实是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而逐渐进入辞海中的,它是建立在承认人类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本质上是体现资本主义的科学与民主。反理性主义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无一切传统,科学束缚,提出看似不着边际但无限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爆发性的叛逆与幻想,我个人认为反理性主义也可叫幻想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反理性主义固然是对人类天性的展示,一览无遗,可是漫无边际的幻想与不实际,随着权力的膨胀而散发出的另一支派——野性,动物的本能得不到控制,就例如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那些毫无束缚的欲望,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遭遇。
因此,我觉得反理性主义的发展的必要前提,必定是在一个理性主义横行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孕育而生,得到控制发展的思想主义,反理性主义。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爵士将丹尼斯·夏普的理性主义者和詹姆斯·理查兹的反理性主义者两书,合并成一本摘录几十篇有着矛盾偏激的论文,以单纯真实的照片,带来给人们在建筑学上产生的一切冲击与矛盾。《反理性主义者》一书认为现代主义运动那种拘谨严肃的理性正在消亡。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和詹姆斯·理查兹认为新一代建筑师正在转向多彩多姿、可塑性和个性化,而开始抗争工业化社会现象,即五六十年代起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由玻璃和钢材料构造的高楼大厦。与之相反,丹尼斯·夏普审阅支持《理性主义者》一书相反观点的有关论述,重点收集了这个时代最受尊重的建筑评论家的文章。新时代的建筑已经在全世界高奏凯歌。但是它还是遭到了激烈的和阴险的反对。它推翻了太多的偏见,扰乱了太多的既得利益。整个国家都被商业的拥塞和建筑师们所支配——建筑师采用的是过时的技术,于是发现不可能满足新的客户需求。可是在没有理性主义的束缚,任由反理性主义建筑的不停出现,没有任何制约,社会结构就将会混乱,经济危机四伏,可能这与现代教育培养的无限想象力背道而驰,反而,太过理性也是一个极端的体现,人们就像机械一样活在世上,没有乐趣、没有色彩、没有活力。我们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矛盾的夹缝中孕育出我们,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矛盾的存在却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所以理性与反理性是共存的,缺一不可。
学校老师极度地为其学生的好奇心、不加思考的提问,以及他们压抑不住的热情而担惊受怕。教学生活对多数学校的大部分教书匠们来说不再是开玩笑的了。现代建筑的广阔未来——建筑毕竟是一种新文明的设备,将不得不同各种既得利益掺和在一起。对新建筑来说生活才刚刚开始,而且在它前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现代建筑领域里人们也犯了许多错误,特别是那些把现代人的房子想像成肥皂盒的年轻人们。但是所有这些错误里最大的损害是由那些剽窃模仿者干下的,他们只抓住了现代建筑的表面现象并且只是把它们应用到相同的旧模式上。如果说任务还没有完成的话,那这就是权威们的责任——要去认识到世界是在发展的,并且最终,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表现必须要超前。必须给建筑提供所需的机会来进行应用实验。这是矛盾的天平太过于理性主义,势在必行地要向反理性主义倾斜。
理性建筑,这个概念是由罗西提出的,理性建筑建基于文艺复兴时期开明的古典主义与经典现代建筑的理性建筑理论上,并以对城市形式与建筑类型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那些作品为基础,将建筑理解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认为这门学科自身带有广泛的客观法则性,因此也带有独特形式的根据。这些法则性,能够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类型的研究被揭示出来。城市原本可同时被理解为历史地点,理解为艺术产品,它是通过历史事件的沉积物铸成的。建筑类型被定义为一种历史性不可变的、不再继续简化的建筑原始部件,它与人类的生活以及建筑物的生产和经营条件紧密相关,并经数百年以上的交替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必须从属于城市法则并使用流传的建筑类型,这些类型显然能够创造性地作出新的解释和独立地相互组合。在一种反映了理论和政治需要的试验中,应该消除这种人类和建筑之间的异化:同时要抛弃在有利于严肃理解的形式主义情况下的那种功能主义原则,这种形式主义,反对分工生产的法则,并试图重新实现其所追求的统一。所以,理性主义之中,必须把形式主义剔除,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作为使用者,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的动物物体等,但主体,空间分割都要符合科学,对得起建筑这门学科。
建筑这门学科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基于那些反理性主义建筑师的作品或理论上建立的,而是基于对空间的运用娴熟的至今人享有盛誉的大师们,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等,他们对新建筑的影响更是世界公认的,把我空间,使用舒适度,在对外表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这才是理性主义者
应具备的素质,这才是我个人刚认为的反理性主义必须是在理性主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但并不否认,西班牙的高迪(这本书里居然没有提到),他是一位世界公认的大师,他将自己的一生,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他自己的想象力之中,从来没有正规图纸的设计,非主流的设计,都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巴塞罗那,可是说是他的城市,就好比篮球巨星乔丹,芝加哥就是他的那样,绝对有资本狂妄。但高迪在幻想变成现实的同时,他并没有对理性的摒弃,有机流线的设计,空间感都符合人类使用,他的理性认为大自然的天然是最符合人类舒适度的。由此他并非毫无根据地去发挥他那天才般的想象力,还是有理性作为基础的竭尽他的智慧。高迪,伟大的建筑大师,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反理性主义者,而我却认为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理性主义者。
阿尔瓦阿尔托也是如此,被印在芬兰50马克纸币上的建筑大师,芬兰国宝级建筑大师,为他的祖国呈上了无数经典作品,首都赫尔辛基的阿尔托大学理工学院校区就是他的整体规划作品,芬兰大厦、卡雷住宅、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等伟大作品,他的作品与设计手稿,无不体现出他是一位“以人为本”的建筑师。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从大面积的天窗,到病人使用的洗脸盆,都是他进行设计的,考虑自然的因素,将建筑融入自然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美丽大方的外立面形式和造型,在确保使用者舒适度的提前下,结合的非常巧妙,虽然新建筑的重复形式体现出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建筑师,如芬兰大厦下面的重复开窗,但还是芬兰大厦犹如冰山般的尖顶,暗示着芬兰这个地球北端的国家以及阿尔托的想象力,内部是一个剧院的使用环境,没有觉得他也是一位充满着想象力的建筑大师吗?
理性主义者与反理性主义者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在世界各地的建筑群之中,都有他们的存在。两者之间的碰撞教育下,产生的矛盾理论,正是现代教育中应该被推崇的一条重要的教育理论,建筑学这门课,也一直处于是理工科还是艺术科这两者之间徘徊,要有科学系统地去研究使用者的一切数据,但外形必须是充满艺术感的美学。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这组矛盾体了,无论是工业设计,小到商品,大到建筑,都是如此。在此篇文章中,是没有喜欢理性还是反理性的,重要的是,将它们有效的结合才是我们这篇文章带给大家重要的课题吧。
学号:104091B118
“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的行径,面对西方某些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亿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感受到每个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那浓烈而纯净的热爱。毫无疑问,这种爱国热情是弥足珍贵的,是一种值得赞赏的伟大情感。但是,要使爱国热情发挥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还必须将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使这种爱国热情更加理性、宽容和开放,更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多少坎坷与磨难,如今,她正走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贫穷、落后、愚昧的那个中国,而是一个文明、发展、强大的的新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的心态理当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在爱国热情的表达上也当如此。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广泛联系的世界,改革开放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这种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坚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开放的意识与胸怀,融入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力量什么比理性更为强大。爱国热情与理性并不矛盾,我们需要爱国的热情,我们更需要爱国的理性,这是引导爱国热情,使其发挥更大功效的客观条件。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是一个文明国家,广大爱国公民表达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和反对“藏独”的诉求,均应依法进行、理性进行。爱国热情既体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上,更体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有序地表达,才是理性的爱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才是最大的爱国。
理性思维说起来其实是一个西方的话语模式,既然大家都这么用了,我也不必免俗而不用它。但是理性思维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还是用地道的中国话语模式更能一目了然,更能一语中的一些。
理性思维如果用我们中国固有的话语来说就是利害思维。
何为利害呢?《易传·系辞下》说“情伪相感而利害生”。韩康伯注曰:“情以感物则得利,伪以感物则致害也”。
墨家认为“利,所得而喜也。为穷知而悬于欲也。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人生天地之间“以生为甚欲,死为甚憎”(《墨子·尚贤下》),“天欲其生而恶其死”(《墨子·天志上》)。
人的本性决定了人生天地之间是避不开“利害”这两个字的。
如何对处这利害二字呢?
墨家认为只有“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大取》)才是最为合理的行为方式。
何以知之?因为对人来说,生存是最大的利益,不可能还有比生存更大的利益了,这也正是自然的法则。
同样,人的最大损害莫过于人死身灭这一状况。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乃是基于自然法则的一种人的本能。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正是合于自然这个理,故被称为理性的。
何以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就是合于理性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两个具体的事例。
英国王室曾在民主革命的风暴中面临过生死存亡的选择:继续独裁则必然要被彻底推翻而君主立宪却能永保尊荣。英国王室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的结果是英国王室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尊贵的王室之一。
相反,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六在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利之中取小,害之中取大的结果是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的权势也只能到历史的烟云中去找寻它的一点踪影了。
因此,我们要说英国王室比法国王室是一个要有理性得多得多的王室,因为英国王室懂得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的道理而法国王室不但不懂这个道理反而反其道而行之的缘故。
同样,我们也会说米洛舍维其比齐奥塞斯库要有理性得多得多,因为米洛舍维其也懂得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的道理而齐奥塞斯库不但不懂这个道理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落得个夫妻双双人死身灭的结局的缘故。
墨家认为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
其实就是互惠互利。什么是互惠互利?其实就是讨价还价。什么是讨价还价?其实就是妥协。因此,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商人精神。而真正的商人其实正是最具理性精神的人。而具有商人精神的政治家方才是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政治家,也方才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素质。
而互惠互利或共赢的思维体现的恰是一种追求公平的价值观。
墨家正是基于这种理性的利害思维因而主张政治的功用与目的就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尚同中》),而要能做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除了“尚贤”之外别无他法,即“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尚同上》)。看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两句我不禁想起了美国宪法的序言:“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二者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而我们的先贤表达的是多么凝练啊!
以上所述的墨家的这个思路多么清晰,多么理性。谁能说我们中国人缺乏理性的思维精神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中国人从一个时期以来到如今确实彻底丧失殆尽了这种明辨利害的理性思维精神。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另外一个思想体系从一个时期以来到如今完全排斥了其它所有讲理性的思想体系而统治着我们中国人的头脑的缘故。
这个思想体系就是儒家。
孔丘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开始颠倒了利害的价值判断。
孟轲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则公然树起了反理性的大旗,要人们舍利而取害。
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中国反理性的黑暗时代就正式揭开了它的帷幕直到如今。
其间,孟轲的反理性大旗经过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即存害灭利的接力,中国反理性的黑暗时代就越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
关键词:影子教育,课外补习,理性分析,引导策略
1 影子教育的内涵分析
影子教育 (shadow education) 是一种相对于主流学校教育而存在的课外补习教育体系, 因其补习科目高仿于主流学校教育, 且其规模和形态随主流学校教育的变化而变化, 故史蒂文森和贝克等形象地称之为“影子教育”。而“影子教育”正式作为教育现象被研究则是始于国际比较教育协会联合会主席马克·贝磊教授于1999年完成的教育补习的跨国比较研究报告[1]。在此之后, 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已有研究中, “影子教育”又被称为“课外补习”、“补习教育”、“课外辅导”等。目前尚无影子教育的权威定义, 但关于影子教育的核心特征, 我国学者已基本取得共识:第一, 影子教育发生在公共教育系统之外, 是市场主导下的经济行为。第二, 影子教育以在校中小学生为主要受众。第三, 补习内容效仿学校课程或是学校课程的“同质化拓展课程”。主要包含两类:一是文化类, 以三大主科 (语文、数学、外语) 和理工类科目 (物力、化学) 为主;二是艺术特长类, 以音乐、美术为主。第四, 补习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聘请家教, 二是参加校外补习班。第五, 学生购买的目的是培优补差, 即保持优等生的竞争优势, 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2 影子教育的归因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 影子教育已呈全球扩张之势。我国成为影子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是基于文化、经济、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2.1 儒家文化是影子教育兴盛的培育土壤
儒家文化倡导的“学而优则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理念已成为我国家长教育子女的“圣经”。家长们普遍认为影子教育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更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辅导, 既然这部分教育能够通过个人付费额外获得, 家长们自然毫不吝惜。有调查显示, 随着家庭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 课外辅导费已成为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校外支出的第三大项目[2]。
2.2 经济收益是影子教育兴盛的推动力量
首先, 当前我国教育仍存在公共教育资源与适龄人口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影子教育发展的成本主要来自学生学费和供给方的个人筹资, 这有利于集中社会资金, 增加教育的受众面。其次, 影子教育有利于增加教师收入, 促进家庭消费。由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普遍不高,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许多在职教师成为影子教育的供给者之一, 这或多或少地改善了教师的经济境遇, 也提高了教师的购买力。此外, 影子教育市场的活跃以及家长重视教育投资的理念, 也扩大了家庭的消费支出, 并由此产生了经济效益。
2.3 竞争性教育选拔机制是影子教育兴盛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实为一种选拔性考试, 面对这种竞争性的教育选拔机制, 增加额外教育量成为除择校外家长提升子女竞争胜算的又一主要选择。在增加额外教育量方面, 国家持否定态度, 2005年之后,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 然而减负政策只能限制学校和教师的课外辅导行为, 影子教育机构则在强烈的社会需求之下获得了更大的市场[3]。
2.4 社会功能是影子教育兴盛的促成因素
首先, 影子教育具有拓宽就业渠道的社会功能。目前, 影子教育尚未设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社会人员和大学生可以轻松入职并获取劳动报酬, 影子教育机构因此吸纳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 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就业途径。其次, 影子教育还具有照看儿童的社会功能。在为学生提供额外教育辅导的同时, 影子教育占据了学生的部分课余时间, 家长照看子女的负担因此得到减轻, 父母双方同时工作的可能性也因此得到提升。这成为除希望借影子教育提升子女学业成绩因素之外, 家长赞成影子教育的又一个原因。
3 影子教育的功能分析
关于影子教育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它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良性同伴关系的发展[4]。也有学者认为, 影子教育会在教育质量、社会公平和社会影响方面产生负效应, 较之正效应, 了解其负效应对于出台相关政策以有效指导影子教育的发展而言更加重要。
3.1 关于教育质量
首先, 影子教育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现有研究并未发现学生学业成绩与其接受影子教育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影子教育对学校教育高度模仿, 致使难以分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源于学校教育的成功还是因为接受了影子教育;也可能是因为补习的内容与方式、补习师生的动机、补习的强度、补习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着影子教育的效用[5]。
其次, 影子教育本身的质量良莠不齐。这主要是因为影子教育缺乏严格的入职门槛, 师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影子教育机构大多采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 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精神,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关于社会公平
由于影子教育具有私人付费的属性,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这部分教育资源的购买力存在差别;同时由于对影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父母受教育水平有关, 不同家庭的购买欲也存在差别。这样一来, 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地位的家庭对影子教育具有较高的购买力和购买欲, 并希望借此增强子女的竞争力、保持家庭的优势, 而当其子女继承优势地位之后, 又为他们的后代准备了享受额外教育的条件。由此产生的“马太效应”将加剧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公平, 而在影子教育中产生的群体文化更是将未参加的学生排斥在外, 这种文化分层是社会不公平的另一层涵义。
3.3 关于社会观念
第一, 由于影子教育能够增加教师的收入, 可能会使教师产生一种课外补习价值更大的观念, 从而降低在校工作标准, 降低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二, 为了增加自己补习班的需求, 教师可能故意减少学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以此“强迫”学生参加其补习班。第三, 可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可以通过花钱来影响学业成绩的危险观念, 同时产生一种课外付费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值得珍惜、补习学校教师比学校教师更值得尊敬的错误意识。
4 影子教育的引导策略
基于上述理性分析, 影子教育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政府应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 抑制或削减影子教育的负面影响。
第一, 明确影子教育的管理主体。目前, 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呈现一种“九龙治水”的格局, 管理部门包括教育、民政、工商、农业、卫生、交通、财政、建设等部门。不同的培训机构由不 (下转第9页) (上接第33页) 同的部门管理, 但面向中小学升学补习的机构并未经教育部门审批, 只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以教育咨询名义登记的培训机构实际上也在从事着教育补习的活动[6]。混乱的管理主体意味着管理责任的分散和管理效能的低下。在这方面, 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由于影子教育机构是营利性组织, 日本规定由经济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如要求影子教育机构与学生家长签订服务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同时要求所有影子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必须进行注册, 这有便于政府了解影子教育的现状, 也有利于防止税收流失[7]。此外, 严格规定补习教师的招聘程序, 设立入职标准, 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第二, 出台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 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时至今日, 国务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法规。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办法, 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企业从事教育培训业务便无法可依[8]。政府应会同有关专家, 在全面真实了解我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现状的基础上, 制定专门的政策法律, 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第三, 规范学校和教师的课外辅导行为。在禁止学校和教师组织或从事有偿课外辅导的同时, 应建立学校教师到影子教育机构兼职的联动制约机制。如可以在学校建立定期轮岗制, 这使教师要不断地致力于适应新环境, 而没有精力从事校外兼职。同时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教育督导, 以减少教师刻意遗漏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几率的行为。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薪金和待遇的方式, 使教师无需借助校外兼职增加收入, 以此增强教师在校工作的稳定性。
第四, 建立影子教育自身的行业协会。提倡、指导同一地区的影子教育机构建立自身的行业协会, 并制定行规, 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建立政府与工会、消费者协会、社会组织等的协作关系, 以更好地监督影子教育机构的活动, 规范影子教育机构的行为。
世界各国在治理本国影子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策略, 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随着影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制定规范、引导影子教育的政策已成为一个“挑战决策者智慧”的问题[9]。鉴于当前我国影子教育的现状, 影子教育宜疏不宜堵, 制定有效疏导影子教育的策略应成为政府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3]楼世洲.“影子教育”治理的困境与教育政策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18) :76-79.
[2]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N].中国教育报, 2008-03-06.
[4][5]澎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1) :61-65.
[6][8]钟剑都.功利化教育催生市场校外培训机构谁来监管[N].中国教育报, 2012-10-07.
[7]杨洪亮.《影子教育的挑战:欧盟家教及其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解读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2) :12-16.
有人说学习“如何阅读”,就是学习“如何学习”,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多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而其对世界的认知更多更直接地得益于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关注文章背后作者是怎么想的,弄清作者的思维活动是如何发展的,于高中学生自身的写作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那么,如何建立高中学生的阅读策略观念?怎样帮助他们拥有并运用阅读策略呢?笔者仅就提升学生认知说理性散文为例进行说明。
一、建立“全文意识”
建立“全文意识”,即阅读者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整篇文章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阅读的主要目的,即抓住这篇文章的灵魂。具体的策略如下:
首先,猜读题目。在没有阅读正文之前,面对题目设想作者可能阐述的思想内容。比如,文章的题目为谈论某一事物(理),那么“猜题”时就要想到,作者可能会写到对这一事物(理)的独特理解,谈到这一事物(理)的特点、意义等。
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寻找问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建议学生带着“猜题”时的问题去阅读并寻求答案。拿《咬文嚼字》(朱光潜)来说,类似的问题就有:在作者笔下,“咬文嚼字”的内涵是什么?作者对“咬文嚼字”持何态度?作者为什么会来谈“咬文嚼字”呢?
此外,建立“全文意识”还有个阅读的操作问题,即原则上要求一鼓作气把文章读完。对于文中生疏难懂的字词,学生可利用上下文进行猜读,教师可在阅读前提供字词的注解,以让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思想的把握。
二、建立“结构意识”
如果说建立阅读的“全文意识”是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整体性,那么建立阅读的“结构意识”就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复杂度。优秀的说理散文背后都能看到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在指导这一阅读策略时,要求学生思考的基本问题是: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思想的?
首先,建议学生在了解文章主题之后的再次阅读时,寻找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及其思维发展过程。以《看灵魂》(林贤治)为例,学生先在“猜题”时提出问题(“看灵魂”指的是什么?作者对“看灵魂”态度如何?怎样“看灵魂”——这一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会被自动“屏蔽”),然后根据问题阅读全文了解主题(作者喜欢“看灵魂”——欣赏人类博大、爱与意志、勇于抗争的精神与思想),再依据主题来带着问题(作者是如何表达他喜欢“看灵魂”的)进一步阅读,从而发现作者的思路:从“看风景”写起,然后用事实阐述喜欢“看灵魂”的三个理由,最后对比“看风景”来高度概括“看灵魂”的意义。
其次,建议学生找到段落间的密切联系,然后概括这些段落所集中表达的意义,再思考它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从而理清作者行文的思想“历程”。
三、建立“理性阅读意识”
指导学生阅读说理性文章,运用的大都是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所以把这一阅读过程中具体的阅读策略观称之为“理性阅读意识”。
其一,区分不同体式的要求。尽管我们在此讨论的是以表达作者思想为主的说理性文章,但这一阅读策略仍然要加以强调,举例来说,若文章中采用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那么,我们对于该故事就不能尽用学术论文的力求简明、避免歧义来要求,相反,它注重修辞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影响力。
其二,要让学生重视文章中重要概念的特定含义,尤其要随时区分文章中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理解的不一致。换个角度讲,即在概念的理解上要“与作者达成共识”。例如,在《咬文嚼字》中,“咬文嚼字”主要指的是遣词造句背后思想感情细微而不容忽视的变化。
其三,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如何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一是留意文中“不正常”之处,比如,在《看灵魂》中有这样的语句:“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显然,斯巴达克斯不是第一个人,普罗米修斯也不是第一个神,那么,作者此说如何成立?从哪个角度来说可以成立?这就促使学生思考并弄清普罗米修斯在众神之中与人类的关系,进而理解到“巴达克斯是第一个人”是从精神层面,即人的自由来说的。二是就弄不懂的语句提出具体的问题来。如“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看灵魂》)学生普遍读不明白最后一句,但若把它化作问题——为什么列维坦看海恸哭不是看风景呢?紧扣文本就能找到答案。
四、建立“评鉴意识”
建立“评鉴意识”,指的是阅读不会因为已经了解一篇文章说了些什么而停顿下来,阅读之后,必须评论,提出批评。这是阅读策略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效阅读的保证。
总体来说,对作品本身的评价,包括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涉及的主要有思想认识与语言表达两项内容。若是肯定作品的思想内容,原则上要求能就这一思想举出其它的例子或作出自己的说明,如阅读《高处何所有》之后,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结合自身体验就有这样的说明:成功者要压耐得住寂寞——在周末,当他人逛街、进入KTV放松娱乐之时,若自己能静心阅读与学习,便是“耐住寂寞”,而“耐住寂寞”者往往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对于“渺小感”的认识——若把自己放在天地宇宙之中、放在历史长河之上,放在大自然面前——成功者往往会把自己放在这样的位置,的确除了渺小只有渺小,所以谦卑的态度是智者的态度。若是否定作品中的不足,则要在完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进行驳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