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复习学案(共8篇)
学案
第23
走向战略进攻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得的序幕。【自主学习】 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
①中共中央为什么主动撤离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主要领导人:
、率中共中央陕北,指挥全国战场。③结果:西北野战军在 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对
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④意义
:
极
大
地
鼓
舞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到11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二、读一读陈毅元帅的诗,结合本第二目内容,讲一讲与此诗有关的故事。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0页到12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
时间:________年____月;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率
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
渡黄河,于8月底胜利到达___________。意义
:
揭
开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1946年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共同探究】
1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蒋介石曾 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 可以消灭共产党。
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 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 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
【归纳整理】
本节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做一个小结,写出本的内容提纲。
【拓展练习】
1右图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A长征时
B国民党重点进攻时
反”围剿”时期
D反“扫荡”时期
2(XX•咸宁中考)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 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
①彭德怀②贺龙③刘伯承④邓小平A①②
B①③
②④
D③④
3(XX•广安中考)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4、(XX•江苏淮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XX•浙江温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历史》(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全品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一、“导学案”的编写
编写过程认真执行总的指导思想是明确方向、明确依据、明确重心。导学案编写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明确分工,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利用集体智慧把导学案编写得知识体系完整,简洁明了,让教师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学生使用起来与教材相结合,体会到完成导学案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编写中需要贯彻的原则:探索性原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层次性原则,根据学情,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调动各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定性定量原则,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基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的编写分为“预学案”和“检测案”两部分内容,如: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第一节确定位置的“预习导学案”的编写:
(一)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式、方法,感受确定位置的多样性。(2)能比较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二)学习重点: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三)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学习过程:
1. 复习:
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
2. 自主探究:
①(1)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____(填“相同”或“不同”)。“6排3号”中的6表示___,3排6号中的6表示_____。
(2)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表示为______,(5,6)表示____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____”+“_____”确定位置。
(2)阅读课本第54页图3-1及课本的解答过程,我们知道:
生活中还可用“_____”+“____”确定位置。
③阅读课本第55页图3-2,请在图中找出汶川地震的震中。从中可知:生活中还可用“_____”+“______”确定位置。
④阅读课本第54页图3-3,说出“广州起义烈陵园”在______,“广州火车站”在______。这里用_____确定位置。
3. 合作交流: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个数据。
4. 展示赏学: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检测案”的编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先易后难,有选择,有梯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完成相应的问题,都有所收获,这样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导学案组织合作学习
通过“预学案”学生明确目标,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当场解决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对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促进各小组的共同成长。如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应用”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基础上进行应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图像一元一次方程0.5x+1=0与一次函数y=0.5x+1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数、形方面进行讨论,形成两种情况:
①从数方面看,当一次函数y=0.5x+1的函数值y=0时,相应的自变量x的值即为方程0.5x+1=0的解.
②从图像上看,函数y=0.5x+1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0.5x+1=0的解.
合作交流学习是教师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者依靠单个力量较难以解决的而提出问题,或者根据学生发现的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班内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踊跃代表本组发言。在发言时,其他组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自我反思,通过判断对问题的最优解法心中有数。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促进思维的发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不可放任自流,教师要适时点拨讲解。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或生成的问题引导各组之间相互帮助解决;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或建构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知识较繁杂或较零散时,及时引导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具有合作交流价值的问题,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与学生合作中,若发现影响本节教学的问题,则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三、展示赏学,鼓励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结合导学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过程中完成的情况,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根据实际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组内展示;一是班级展示。组内展示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个人当堂能解决的问题,对重难点问题在合作交流后整理出本组的意见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展示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功夫。展示时要注意围绕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的过程相结合,要注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来展示。教师依据课堂中学生展示交流的情况,要及时进行点拨,同时明确本节某些知识点或基本概念是否需要进一步延伸。对于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就不需要过多点评。展示赏学的时间控制要合理,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用好的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八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进一步贯彻新课程要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导学案”教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掌握的重要学习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会学,学会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八年级数学导学案编写充分结合课标与教材,知识体系完整,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展示赏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 Turn on the blender. 打开搅拌器。
【点拨】 turn on是由“动词+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当其宾语是名词时,名词放在副词的前后均可以;但当宾语是代词时,代词则只能放在副词的前面。其反义词是turn off。例如:
Its a little dark in the room. Please turn on the light. 室内有点暗,请打开电灯。
2. —Lets make fruit salad. 咱们做水果沙拉吧.
—OK, good idea. 行,好主意。
【点拨】 Good idea意为“好主意”,通常用于表示对说话人所提的建议表示同意,也可说“Thats a good idea.(那是个好主意)”。例如:
—How about playing soccer? 去踢足球怎么样?
—Thats a good idea. 那是个好注意。
3.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我们需要多少酸奶?
【点拨】 how much意为“多少”,可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how much还有“多少钱”的意思。例如:
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glass? 玻璃杯里有多少牛奶?
How much are the apples? 这些苹果多少钱?
4. —Were there any sharks? 有一些鲨鱼吗?
—No, there werent any sharks, but there were some really clever seals. 不,没有鲨鱼,但确实有一些聪明的海豹。
【点拨】 some与any都有“一些”的意思,some一般用在肯定句或表示请求、建议等的问句中,any一般用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
5. Did you go to the zoo? 你去公园了吗?
【点拨】 行为动词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是在句首加did构成,谓语动词要用原形。
6. I saw her play when I was eight. 当我八岁时,就看到她拉小提琴。
【点拨】 动词see, hear等后面可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全过程;也可接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
When they went into the park, they saw someone playing Chinese Kungfu. 当他们走进公园时,他们看到有人在练中国功夫。
Im sure Tom is at home because Ive seen him go upstairs. 我确信汤姆在家里,因为我看到他上楼了。
7. He began to learn the accordion at the age of four. 他四岁时开始学习手风琴。
【点拨】 at the age of ... 表示“在几岁时”,与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例如:
Her daughter could speak English at the age of three. 她女儿三岁时就会说英语。
8. In October 2000, Li Yundi took part in the 14th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in Poland. 2000年10月,李云迪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大奖赛。
【点拨】 take part in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参加”,指参加会议或群众性的活动,重在说明句子的主语参加该项活动并在其发挥作用。例如:
The teacher took part in our discussion yesterday. 昨天老师参加了我们的讨论。
9. He stopped playing football because of his sore back. 因为背疼,他停止了踢足球。
【点拨】 because of是一个复合介词,与because的意思相同,都是“由于、因为”的意思,但because是连词,用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of后面要接名词或代词。例如: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because of his illness. 因为生病,他没有来上学。
I didnt go shopping yesterday because of the rain. 因为下雨,我昨天没去买东西。
10.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你长大后想干什么?
【点拨】 grow up是一固定短语,意为“长大”。
11. Borrow some money. 借一些钱。
【点拨】 borrow意为“借,借入”,一般与介词from连用,组成“borrow sth. from...”结构。例如:
You may borrow a pen from Jim. 你可以向吉姆借一支钢笔。
12. Dont forget to clean his bed. 别忘了收拾他的床。
【点拨】 forget后跟动词不定式(to do)形式作宾语,意为“忘记要做某事(动作尚未发生)”;后面还可以跟动词的-ing形式,表示“忘记了曾经做过某事(动作已经发生)”。例如:
I forgot to close the door. 我忘记关门了。(门没有关)
I forgot closing the door. 我忘记曾把门关上了。(门已经关上了)
13. Its the closest to home. 它离家最近。
【点拨】 close to意为“靠近,接近”,与next to(紧挨着)意思相近。
14. He danced without music. 他不用伴随音乐跳舞。
【点拨】 介词without意为“无、没有”,含有否定的意思,所以dance without music意为“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跳舞”,相当于dance with no music。例如:
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or air. 没有空气和水,我们无法生存。
15. About 200 yuan a night is enough. 每晚大约200元就够了。
【点拨】 此句中的enough是形容词,意为“充足的,足够的”。enough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放在名词的前面或后面都可以。例如:
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 money enough to buy a new bike. 他没有足够的钱买一辆新自行车。
enough还可用作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一般要放在所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例如:
The boy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这个男孩够上学的年龄了。
巩固练习
()1. Please _______ the lights before you leave the classroom.(2008广西南宁)
A. turn rightB. turn left
C. turn on D. turn off
()2. —What good weather! Lets go boating on the lake.
—__________.(2007北京市大纲卷)
A. Thats all right B. Thank you very much
C. It doesnt matter D. Thats a good idea
()3. —__________ milk do you want?
—Three bottles, please. (2008四川乐山)
A. How much B. How many C. What
()4. I asked her for ______ milk, but she didnt have ________. (2008广东茂名)
A. any; someB. some; any
C. some; some
()5. —Wheres Mr. Yu, do you know?
—Well, its hard to say. But I heard him______ loudly here just now.
(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
A. was readingB. reading
C. had read D. to read
()6. 选择与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
Jim could play soccer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2008四川巴中市)
A. at the age of fiveB. five years ago
C. since he was five years old
()7. —What is your brother going to be when he_______?
—He is going to be a doctor. (2008福建福州)
A. wakes up B. grows up
C. stands upD. hurries up
()8. Last week I met my old friend Li Ming but I forgot ________ him for his telephone number.
(2008天津市)
A. ask B. askingC. and askD. to ask
()9. 从各题的A、B、C三个选项中,找出与划线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并能替换划线部分的选项。
I found a supermarket close to my new house. (2008四川成都)
A. in front of B. far fromC. next to
()10. Dont worry. He is ________ to look after little Betty. (2008湖北恩施)
A. carefully enough B. enough careful
C. careful enoughD. enough carefully
11. Most people watched TV late in May this year.(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most people ________ TV late in May this year? (2008重庆市)
12. 我们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完成译句)
We should ________ _________ in after-school activities more often. (2008重庆市)
13.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英语句子。
因为下雨,他没去打篮球。
He didnt play basketball ________ _______ the rain. (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14. 改写句子:根据各小题A句的意思完成B句,使两
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每空限填一个单词。
A: We cant finish the whole work on time if you dont help us. (2008湖北孝感)
B: We cant finish the whole work on time _______your ________.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设想:
这四首诗都表达了每位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味诗中的爱国深情。
课前学习: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2.四人一小组,组长分配任务。利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并收集有关诗人及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新课切入
1.出示话题“爱国”,围绕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2.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爱国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由此导出诗人及诗题)
二.听诗中的深情
1.播放四首古诗的配乐朗诵,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听两遍:第一次注意正字正音、节奏等,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好标记;第二次重在感受诗的情感气势。
2.谈听后初感,确定每首诗的感情基调:《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4.齐读感受。
三.说诗的故事
1.说诗人与诗
第一次小组合作交流。内容可以是: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诗人当时的境遇如何?诗人的哪些经历与本诗有关?你觉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再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师作必要补充。
2.叙诗中情景
第二次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及课本注释,一起讨论理解诗的内容;再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情景,发出内心感慨。
四.诗中情感
1.跟着配乐朗诵,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分小组进行练习,组织小组赛,读后师生共作简评,加深理解。
3.自由地、有感情地背诵这四首诗,体会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怀。
五.板书设计
《春望》 《泊秦淮》
唐 杜甫 唐 杜牧
触景伤怀 忧国思家 对世风时局的忧愤
爱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宋 陆游 宋 文天祥
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 宁死不屈 正气凛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 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
尝试诗歌鉴赏,提高品赏能力。在语文活动中,拓宽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品赏”以学生自读思考为主,降低鉴赏难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养成边读边思边记录的读书习惯。“活动”重在积累并延伸课本知识,在自由的,有组织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情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1.从《唐诗鉴赏词典》《宋诗鉴赏词典》等工具书,或网上查找有关四首诗的鉴赏文章,
2.赏析如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只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风飘絮( ) 秦hu i( ) 夜泊( ) 夜阑( )
寥落( ) 惶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4.诗句默写。
①感时花溅泪, 。② ,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 ,尚思为国戍轮台。④ ,身世浮沉雨打萍。
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这首诗是一首 言 诗。
)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
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诗人情不自禁吟丁这首七绝。
17.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
1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 ”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 ”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 ”相呼应。
19.“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 。这是诗人的 ,是艺术的夸张。
2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21.“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2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23、片断写作练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阅读训练
(一)春望(杜甫)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⑴深( ):
⑵溅( ):
⑶抵( ):
⑷簪( ):
2.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意为:故国兴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第②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第③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第④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3.诗中抒写诗人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感慨有志难遂的句子是 。
4.在原文中用“‖”划出第①句的朗读节奏。
5.诗的①②两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景物?
答: 。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二)过零丁洋(文天祥)
①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惶恐滩头说惶恐, 。④ ,留取丹心照汗青。
7.解释①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首联。
起一经:
寥落:
8.颈联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翻译第②句。
答:
9.在原题中,把第③句补充完整。
10.在原题中,把第④句补充完整后,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尾联。
丹心:
汗青:
。
11.朗读全诗,并用原文回答:
⑴概括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空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12.最后一段,寄寓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下面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B.表现了对异族入侵的愤慨之情。
C.表明了对君主的效忠,决心杀身成仁。
D.准备牺牲自己,名垂史册。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复习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
1、背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2、时间:1840—1842
3、爆发标志: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4、战败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
5、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860年;主凶:英、法 帮凶:俄、美
3、列强的罪行:<1>英法——1860年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程度。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根本原因);②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2、爆发标志: 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3、建立政权:(1)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2)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4、巩固政权:(1)经济上: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
6、结果: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④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启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8、意义/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4课 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3、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根本目的)。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主要活动:(1)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c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设备最齐全)(2)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布局、汉阳铁厂(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7、★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训、启示:地主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辽东陆战;
3、结果: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1895年。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资本输出,最能体现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增辟通商口岸(侵略势力深入内地)等。
5、★影响:P3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经过:a、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c、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9月
2、内容: P35
4、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5、★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36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教训、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运动(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4)口号:扶清灭洋(5)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英,法,俄,德,意,日,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2)结果:1901年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廷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3)★影响:P4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1)1905年,日本东京。(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3、辛亥革命:(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2)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4)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46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教训及启示: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2、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皇帝梦的破灭称帝:(1)1913年制造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1913李烈钧江西湖口誓师讨袁)(2)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修改《总统选举法》(3)1915年公然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称“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
(4)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5)皇帝做到第83天,四面楚歌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不久即在绝望中死去。
3、袁世凯复辟帝制说明:辛亥革命反对封建主义不够彻底,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袁世凯复辟帝制很快失败说明: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袁世凯称帝违背历史潮流,注定会失败。
4、军阀割据混战:(1)原因:袁世凯死后,各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列强,争权夺利。
(2)主要军阀: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张作霖为首的奉系。(3)影响:军阀之间连年混战,肆意搜刮,民不聊生,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旗帜、口号、核心思想:“民主”与“科学”
4、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
5、★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P57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动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第11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意义: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中共一大的内容:〈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2〉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4〉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5、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2课 北伐战争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2、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3、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3〉主战场:湖南、湖北。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4〉结果:北伐基本胜利(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5〉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13课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
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开展秋收起义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损失严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三、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
1、红军长征的开始:(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3)路线: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遵义会议:(1)内容:批判了党中央领导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意义: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中国政府政策: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伪满洲国建立)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局部抗战的兴起: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组织抗日游击队。
3、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和《何梅协定》的签订及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华北危机达到了顶点,在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进行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西安事变:(1)背景:A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C张、杨出于爱国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蒋联共抗日。D蒋拒不接受,并亲临西安督战。(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16课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阶段。(3)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
2、国共再次合作:共产党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过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1937年为逼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这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表现了中华民族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山东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2、保卫大武汉: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极大地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鼓舞。
第18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八路军林彪指挥一一五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全国抗战起来,共产党确立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延安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开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3、百团大战:(1)指挥:彭德怀(2)原因:为粉碎日军的“囚笼”和扫荡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4)经过: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5)意义:P11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1)表现: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2)代表人物:宋庆龄、卢作孚、陈嘉庚等,少数民族抗日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和东北人民。
2、中共“七大”的召开:(1)主要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2)意义:为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1944年夏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抗战胜利结束。1945年10月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胜利的原因:A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B中共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D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20课 全国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目的: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为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2)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
2、人民解放战争(国共内战)(1)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国性内战由此开始。(2)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3、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时期:1947年6月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目的: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人力、物力支持。(2)概况:1947年10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3)结果:到1948年秋已有1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4)意义:土地改革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区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这是人民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2、战略决战:(1)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2)概况:辽沈战役(关门打狗)、淮海战役(徐州为中心)、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居。
3、解放南京(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
第22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产生;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短暂春天”;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2、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抵制外货”爱国思潮的鼓舞推动。
3、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4、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习俗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改称呼(先生、君、同志),变礼仪。
第23课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艺
1、新式教育:洋务派兴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等,培养人才;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座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清政府被迫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举动为新的教育体制的推行扫除了最大障碍。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刊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文学艺术的成就:(1)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新文化运动中,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2)茅盾《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3)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年代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4)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优良传统。作画提倡“尽精微、致广大”,融合中西方画法于一体。擅长油画、中国画、素描。油画《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中国近代绘画之父”。(5)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画虾一绝(补充)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近代娱乐方式:照相、电影。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设计出了“人”字型的路轨。侯德榜:撰写《制碱》探索出了新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编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是他译著的书中影响最大的,书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论的思想。
宜春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2.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A. 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A.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B.戊戌变法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 C.辛亥革命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6、下图是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读图判断这次战争是()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战争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7、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8、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 还会做”这里,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三事变
9、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的是 A.张謇
B.谭嗣同
C.林则徐
D.陈独秀
二、辨析题,正确填T,错误填F,每小题2分。
11、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于1840年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2、在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
三、综合题,第13题4分,第14题4分,第15题8分,共16分。13.(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六盘山,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伟大空前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毛泽东
(1)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导致这次“远征”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这次“远征”的特点。(2分)
14.(4分)阅读下列材料: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1)材料一歌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2分)
15.(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的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五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出上述评论的?(1分)
(2)根据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3分)
(3)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1分)
台阶
学习目标:
1.学会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有关描写父亲的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特点及意蕴。
学习难点:
通过文中父亲一辈子修筑台阶的经历和心理的变化,可以感知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体会作者笔下的父亲的代表意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学生自学完成自主学习。
2、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合作探究
3、学生总结反思,完成拓展延伸及练习。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我自学我成功
1.我查阅,我知道
本文的体裁是,作者,(时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2.我积累,我拼读
凹凸()()水凼()硌()一下涎()水揩()干括ngà()()hū()嗒biē()住
:微小而不值一提: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合作探究
读一读: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1--5”段,为全文营造情感氛围。
2.学生接着读“6---文末”段,速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自主学习自行巩固。
3、学生整体把握,复述故事情节。(参考格式)
父亲因为觉得而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父亲(过程)造起了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造好了,父亲却。
想一想:
我们能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理清结构:
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思一思,议一议
挑选最令你感动的情节,并向你的`小组成员读一读,谈谈你的感悟
拓展运用
我收获我运用
说说你的长辈们为了改变家庭的现状而奋斗拼搏的经历。选择一至二个最令你感动的场面,声情并茂的讲给同学们听听。
自我检测
收集一些生活中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并用心去体会其多重含义。
例如: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你们家有地位。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我自学我成功
1.小说的三要素是:。
2.本文塑造的主人公是,全文用“”来贯穿全文的。
合作探究
读一读
一、突破性阅读--凝望台阶,感受父亲
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读一读并讨论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父亲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3.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请你以“父亲是一个的人”说一句话
二、探究性阅读--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1、父亲一辈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2、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说一句话。
想一想:
文中的“我”流露出对父亲的感情有哪些?
思一思,议一议
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拓展运用
我收获我运用
用具体的事例说说你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他(她)最值得你学习的品质。
我的是一个的人,因为他(她)总是。
自我检测
以“我最敬佩的(爸爸、妈妈、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正确组织文中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短语归纳
1.go on vacation去度假
2.stay at home待在家里
3.go on the mountains去爬山
4.go to the beach去海滩
5.visit museums参观博物馆
6.go to summer camp去参加夏令营
7.quite a few相当多
8.study for为……而学习
9.go out出去
10.most of the time大部分时间
11.taste good尝起来很好吃
12.have a good time玩得高兴;过得愉快
13.of course当然
14.feel like给……的感觉;感受到
15.go shopping去买东西
16.in the past在过去
17.walk around四处走走
18.too many太多
19.because of因为
20.one bowl of…一碗…
21.the next day第二天
22.drink tea喝茶
23.find out找出, 查明
24.go on继续
25.take photos照相
26.something important重要的事
27.up and down上上下下
28.come up出来
用法集萃
1.buy sth for sb/buy sb sth为某人买某物
2.taste+形容词尝起来
3.nothing…but+动词原形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4.seem+ (to be) +形容词看起来
5.arrive in+大地方/arrive at+小地方到达某地
6.decide to do sth决定去做某事
7.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try to do sth尽力去做某事
8.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9.want to do sth想去做某事
10.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11.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
12.look+形容词看起来…
13.dislike doing sth不喜欢做某事
14.why not do sth…?为什么不做…呢?
15.so+形容词+that+从句如此……以至于……
16.tell sb (not) to do sth告诉某人 (不要) 做某事
17.keep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18.forget to do sth忘记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语法专项
复合不定代词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
1)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
2) 不规则变化:详见课本最后一页Irregular Verbs
语法专练
1.Do you have______to say for yourself?
—No, I have______to say.
A.something;everything
B.nothing;something
C.everything;anything
D.anything;nothing
2.—Would you like____to eat?
—Thanks, please.
A.something B.anything
C.some things D.any things
3.Paul and I_______tennis yesterday.He did much better than I.
A.play B.will play
C.played D.are playing
4.—What did Mr.Smith do before he came to China?
—He___in a car factory.
A.worked B.works
C.is working D.will work
5.He went into his room and_______to work.
A.begins B.began
C.beginning D.to begin
单元练习
1.On weekends, I have nothing to do but______TV.
A.watches B.to watch
C.watching D.watch
2.I didn’t go to the mountains_______the bad weather
A.so B.because of
C.because D.but
3.—How was your summer camp in Beijing last year?
—________.I had a good time with my friends.
A.Awful B.Great
C.Expensive D.Not good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短语归纳
1.help with housework帮助做家务
2.on weekends在周末
3.once a week每周一次
4.twice a month每月两次
5.how often多久一次
6.go to the movies去看电影
7.hardly ever几乎从不
8.use the Internet使用互联网
9.be free有空
10.have dance and piano lesson
上舞蹈和钢琴课
11.play tennis打网球
12.stay up late
熬夜, 睡得很晚
13.at least至少
14.go to bed early早点睡觉
15.play sports进行体育活动
16.go camping去野营
17.in one’s free time
在某人的业余时间
18.not…at all一点儿也不…
19.the most popular最受欢迎的
20.such as比如;诸如
21.old habits die hard
积习难改
22.go to the dentist去看牙医
23.more than多于
24.less than少于
用法集萃
1.help sb with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2.How about…?
……怎么样?
3.want sb to do 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4.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一般疑问句?
……有多少……?
5.主语+find+that
从句……发现……
6.It’s+形容词+to do sth
做某事是……的
7.spend time with sb
和某人一起度过时光
8.ask sb about sth
向某人询问某事
9.by doing sth通过做某事
10.What’s your favourite…?
你最喜爱的……是什么?
11.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12.the best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最好方式
语法专项
1.频度副词
1) 含义:表示次数, 频率的副词称为频度副词。常见的频度副词按频率发生的高低依次为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e–seldom-hardly evernever
2) 表示具体的频率、次数时, 一次用once, 两次用twice, 三次及以上用“基数词+times”表示:three times
3) 位置:一般放在实义动词之前, be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之后
We never eat junk food.
I can hardly say a word.
4) 对频度副词提问时, 用how often___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Never.
语法专练
1.—Have you even been to Disneyland?
—No, ______.I hope I can go there next year.
A.always B.sometimes
C.never D.often
2.—Ms.Lin i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students.
—Yes.Her classes are______lively and interesting.
A.always B.sometimes
C.hardly D.never
3.We______play sports on school days.You know, we don’t have enough time.
A.often B.usually
C.hardly D.ever
单元练习
1.Tina often eats junk food, ______she knows it’s bad for her health.
A.although B.so
C.and D.or
2.—_______do you visit your grandparents?
—Three or four times a month.
A.When B.Why
C.How often D.How many
3.—How many hours do they exercise every day?
—________.
A.Twice a day B.Two
C.Once D.Often
4.Please drink some milk.It’s good______your health.
A.to B.for
C.at D.with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短语归纳
1.more outgoing更外向
2.as…as…与……一样
3.the singing competition
唱歌比赛
4.the most important最重要的
5.be talented in music
有音乐天赋
6.the same as和……相同
7.care about关心, 介意
8.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9.be like a mirror像一面镜子
10.as long as只要, 既然
11 bring out使显现, 使表现出
12.get better grades
取得更好的成绩
13.reach for伸手取
14.touch one’s heart感动某人
15.in fact事实上, 实际上
16.make friends交朋友
17.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
18.the others其他的
19.be similar to
与……相像的、类似的
20.be good at
善于和……相处
用法集萃
1.have fun doing sth
享受做某事的乐趣
2.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3.as+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as与……一样……
4.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5.it’s+adj+for sb do do sth对某人来说, 做某事是……It’s good for me to study English.
语法专项
一、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构成的规则变化:
1. 一般在形容词、副词后加上er表示比较级。
1) small——smaller
2) young——younger
3) fast——faster
2.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 只加上r表示比较级。
1) large——larger
2) nice——nicer
3) fine——finer
3.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 把y改为i, 然后加上er表示比较级。
1) early——earlier
2) happy——happier
4. 重读闭音节结尾、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 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 然后加上er表示比较级。
1) big——bigger
2) thin——thinner
3) wet——wetter
二、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1. 主语+系动词 (谓语) +比较级+than+比较对象。
I am quieter and more serious t h a n m o s t k i d s.I s Ta r a m o r e outgoing than Tina?
Do you sing better?
Larry works harder than Huang Lei.
2.“比较级+and+比较级”意为“越来越……”。多音节比较级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原级”形式。
It’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The group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3. the+比较级, the+比较级表示“越来越……”。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know.
4. as…as…和……一样……否定形式“not as/so……as”“不如……” (原级比较) 相当于less than。
The room is not as big as that one.Tom works as hard as Jim.
5. 在形容词比较级前还可用much, even, still, a little来修饰, 表示“……的多”, “甚至……”, “更……”, “……一些”。
This city is much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She’s a little more outgoing than me.
It’s a little colder today.
6.“Which/Who is+比较级/最高级……?两者之间的比较用比较级, 三者以上的比较用最高级
Which T-shirt is nicer, this one or that one?
Who is the most active, Mary, Lily or Kate?
语法专练
1.—Time is money.
—But I think time is_______money
A.as important as
B.more important as
C.the most important in
D.more important than
2.—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speaking?
—No one does______in our class.
A.good B.better
C.well D.best
3.The more you smile, the_______you will feel.
A.happy B.happier
C.happily D.more happily
4.Who is______, Tom or Jim?
A.outgoing B.more heavy
C.thinner D.hard-working
5.Jack runs as______as Sam.
A.faster B.fast
C.more fast D.fastly
单元练习
1.She is not good at_____a bike.
A.ride B.to ride
C.riding D.rides
2.Lily’s book is_____nicer than yours.
A.very B.quite
C.much D.too
3.My best friend is good____swimming, but I do well______running.
A.at;in B.in;at
C.at;at D.in;in
4.He has two daughters;they____doctors.
A.both are B.are both
C.are all D.all are
5.—The coffee is good.
—That’s right.It will taste____with some milk.
A.good B.better
C.best D.the best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短语归纳
1.movie theater电影院
2.close to离……近
3.in town在镇上
4.so far到目前为止
5.10 minutes by bus坐公共汽车10分钟的路程
6.talent show才艺表演
7. more and more…
越来越……
8.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
9. in common共同, 共有
1 0. and so on等等
1 1.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1 2. be up to是……的职责, 由……决定
1 3. play a role in…在……方面发挥作用、有影响
1 4. make up编造 (故事、谎言等)
1 5. for example例如
16.take…seriously认真对待
17.come true实现, 达到
用法集萃
1.Can I ask you some…?我能问你一些……吗?
2.How do you like…?你认为……怎么样?
3.Thanks for doing sth因做某事而感谢
4.What do you think of`…?你认为……怎么样?
5.watch sb do sth观看某人做某事
6.play a role in doing sth发挥做某事的作用
7.one of+可数名词的复数……之一
语法专项
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
一、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用法:
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事之间的比较。表示“最”。最高级前面一般加定冠词the。句子中常含有比较范围的介词of, in等。of后面接代词或名词, in后面接单位或场所。
Bill is the tallest boy of us.Jane has the most friends in our class.
二、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特殊用法
one of the+形容词的最高级+可数名词的复数
Shanghai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our country.
三、构成
(1) 规则变化:
a.一般加上est:long-longest
b.以e结尾的, 直接加-st:nice-nicest
c.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 变y为i再加est:heavyheaviest
d.重读闭音节结尾, 双写末字母, 再加-est.big-biggest
(2) 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在前面加上most:creative-most creative;popular-most popular;quickly-most quickly
(3) 动词后缀有ed或ing, 加most:most interesting most boring most relaxed most excited
(4) 形容词+ly构成的副词, 一般加most:cheaply-most cheaply comfortably-most comfortably
不规则变化:
good/well—better—best
bad/ill/badly—worse—worst
many/much—more—most
little—less—least
far—farther—farthest
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
语法专项练习
1. Breakfast is________meal of the day.It provides us with energy after a long night without food.
A.important B.more important
C.the most important
D.very important
2.—Which month has_______days in a year?
—February.
A.few B.little
C.the least D.the fewest
3.—Whose home is_______away from school in our class?
—Liu Mei’s.
A.farther B.far
C.the farthest D.near
4. This is_______article by far that I have ever read.
A.good B.better
C.well D.the best
5. all the boys in his class, Tom is the shortest.
A.In B.For C.From D.Of
单元练习
1.Our life is getting_______now.
A.good and good
B.better and better
C.well and well
D.more and more
2.Jenny is one of______girls in our school.
A.creative B.the creative
C.much creative
D.the most creative
3.The supermarket is the______my home.I usually do some shopping in it.
A.closet B.farthest
C.closest to D.near
4.Our math teacher has a______voice.Everyone in class can hear him clearly.
A.loud B.quiet
C.low D.friendly
5.He is a very_____student.He does homework______in our class.
A.careful;carefully
B.careful;the most carefully
C.carefully;careful
D.the most careful;the most carefully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短语归纳
1.think of认为
2.learn from从……获得;向……学习
3.find out查明, 弄清楚
4.talk show谈话节目
5.game show游戏节目
6. soap opera肥皂剧
7. go on发生
8. a pair of一双, 一对
9. try one’s best尽某人最大的努力
1 0. look like看起来像
1 1. as famous as
与……一样有名
12.have a discussion about
就……谈论
13.one day有一天
1 2. such as例如
15.a symbol of……的象征
1 3. dress up打扮, 梳理
17.take sb’s place代替, 替换
14.do a good job干得好
19.something enjoyable令人愉快的东西
15.interesting information有趣的资料
用法集萃
1.plan to do sth计划做某事
2.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
3.happen to do sth碰巧做某事
4.expect to do sth盼望做某事
5.How about doing sth?
做……怎么样?
6.be ready to do sth乐于做某事
语法练习
1.Remember_______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the classroom.
A.turn B.to turn C.turning
2.Father often tells me______too much time on computer games.
A.don’t spend B.not spend
C.not to spend D.not spending
3.Do you want_______tennis with me on Saturday morning?
A.to play B.play C.playing
4.—Do you still remember______with Yao Ming in Beijing?
—Yes, of course, three years ago.
A.to meet B.meeting
C.meet D.met
5.Both my friend and I want_______something for the old lady who lives alone.
A.doing B.to do
C.done D.do
单元练习
1.—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_______to Beijing Zoo?
—Well, you may take Bus No.27.
A.get B.gets
C.getting D.to get
2.An accident happened__________him yesterday.
A.on B.to C.of D.for
3.—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voice?
—It very sweet, I should say.
A.hears B.sounds
C.listens D.sings
4.—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
—It_______be rainy, cloudy or sunny.Who knows?
A.must B.might
C.shall D.should
5.It’s cold outside.Please put on________.
A.warm something
B.anything warm
C.warn anything
D.something warm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语法专项
1.D 2.A 3.C 4.A 5.B
语法专练
1.D 2.B 3.B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语法专项
1.C 2.A 3.C
语法专练
1.A 2.C 3.B 4.B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语法专项
1.D 2.B 3.B 4.C 5.B
语法专练
1.C 2.C 3.A 4.B 5.A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语法专项
1.C 2.D 3.C 4.D 5.D
语法专练
1.B 2.D 3.C 4.A 5.B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语法专项
1.B 2.A 3.A 4.B 5.B
语法专练
1. 在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 0B.-3.5
C. D.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3·a4=a12
B. (a3)4=a7
C. a4÷a=a4
D. (2a3)3 =8a9
3.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m-n)2=m2-n2
B. (2x-1)(2x+1)=2x2-1
C. (3x-y)2=3x2-6xy+y2
D. (2a-b)2=4a2-4ab+b2
4. 如果多项式y2+ky+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A. ± 2B. 2
C. ± 4D. 4
5.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2)(a-2)=a2-4
B. a2-b2+7=(a+b)(a-b)+7
C. x2+4x+3=(x+2)2-1
D. 4a2-1=(2a+1)(2a-1)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1)如果∠A∶∠B ∶∠C=3 ∶ 4 ∶ 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三边之比为6 ∶ 8 ∶ 10,则△ABC是直角三角形;(4)如果三边长分别是n2-1,2n,n2+1(n>1),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A. 1B. 2
C. 3 D. 4
7. 如图1,观察(1)、(2)、(3)的变化规律,则第(4)个图形应为().
8. 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A⊥AB,若AB=3,BC=5,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A. 6
B. 10
C. 12
D. 15
9. 在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这5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 1B. 2
C. 3D. 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0. 如图3,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11. 计算:a2·a3=,(-xy2)4=.
12. 计算:(x-2)(x+4)=,a+b2=.
13. 分解因式:2ax-4ay=2a.
14. 若a2=5,b4=10,则(ab2)2=.
15. 一根新生的芦苇高出水面1尺,一阵风吹过,芦苇被吹倒向一边,顶端齐至水面,芦苇移动的水平距离为5尺,则水池的深度和芦苇的长度分别是
.
16. 如图4,△ABC沿着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BE=2 cm,则CF=.
17. 如图5,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PCD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与△P′CB重合,若PC=1,则PP′=.
18. 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12 cm,那么对角线BD=cm,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
19. 如图6,照相时为了把近处的较高物体照下来,常常保持镜头中心不动,使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若A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30°,那么B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
三、解答题(共63分)
20. (12分)计算:
(1) 2a2·(-3a)3+5a5.
(2)-2a·(3a2-a+3).
(3) (-3x+y)(3x+y).
(4)2a-b2-(-2a)2.
21. (6分)因式分解:
(1) 4x3-16xy2.
(2) a3+6a2+9a.
22. (7分)作图题:将图7方格纸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再将三角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23. (8分)如图8,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C作CH⊥BD于点H,∠DCH=30°,求∠OCH 的大小.
24. (8分)如图9,在梯形ABCD中,AD∥BC,BE∥CD,△AEB的周长为24 cm,DE=6 cm,求梯形ABCD的周长.
25. (7分)当a为何值时,(x2+ax+1)(x2-3x+2) 的运算结果中不含x2项?
26. (7分)图10所示的一块地,AD=12 m,CD=9 m,∠ADC=90°,AB=39 m,BC=36 m,求这块地的面积.
27. (8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对角线也相等,所以正方形是一个“主要线段只有两种长度的图形”,请画出两个具有这样性质的图形,并加以说明.
【八年级上册复习学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物理上册《比热容》复习学案11-02
八年级历史上册分类复习07-10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计划09-24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复习学案06-21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计划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