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树师德 用爱铸师魂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品树师德 用爱铸师魂(共4篇)

以品树师德 用爱铸师魂 篇1

林口县古城镇中心小学 于宝红

道德是做人之本,师德是立教之本,师魂是立国之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以“品”树师德,用“爱”铸师魂,先修身,再育人。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就成为新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昵? 就我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简要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教育,要有高度的使命感

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教师就应该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人民教师必须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需要。教师的人生观主要体现在以“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人生目的;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价值;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生态度。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它是履行其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热爱学生,要有慈母的情怀

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必须具有慈母般的爱心。爱心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爱护和关心上。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班里的小祥同学,刚从别的小学转过来时,学习一点也不积极,写字慢吞吞的,说话声音特别小,背诵课文在全班是最慢的一个。私下里我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种种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接受就诚恳多了,最后我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有进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现在他转变了许多。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欠缺的。班里的慧慧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她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成功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她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她获得成功,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三、以身作则,具有优良的师表风范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端行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我们知道,学生学习,除了向书本、其他媒体学习之外,更主要 的就是向教师学习。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位人民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方法,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教、科、研,教科研是教师自身高层次的进修,自觉开展终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服从于教好学生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提高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特殊的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在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过程中,对品德行为和业务素质双管齐抓,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道德行为来教育感染、陶冶学生

以品树师德 用爱铸师魂

林口县古城镇中心小学

用爱铸师魂 篇2

一、细心关爱,感动学生

做一名问心无愧的教师,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关爱。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和他们聊天,这样孩子们就和我慢慢地亲热起来,使他们感到老师就像妈妈。

我班李×、王×等几名学生在班里生性顽皮,上课不注意听讲,扰乱课堂秩序,总喜欢惹出祸端。但我从来不歧视他们,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这几个孩子非常热爱劳动,我把班级清扫卫生区的艰巨任务交给他们负责。他们每天认真管理,经常受到我和学校少先总队的表扬,他们逐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自信起来。在学生面前一句表扬的话,胜过十句批评的力量,但是,这几个孩子时常还犯一些小毛病,但从校内到校外,人人都说他们进步了,坏毛病少了。

二、用心疼爱、温暖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艺术之树要植根于爱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记得那是在语文课上,于×同学出鼻血的毛病又犯了,当时我很着急,看着孩子苍白的小脸,真让人心疼,我忙着给孩子处理,完事之后,又沏红糖水端来给她喝下,我看得出她想说什么,我说:“你什么也别说,也别想,你只管好好休息。”我把她扶到办公室,让她躺在沙发椅子上休息。这时我回到班级才注意到,班级出乎意料的寂静,原来孩子们都在担心于×同学,也在看我是如何处理的。我的不经意做法,不仅温暖着于×同学,也影响着全班同学。

三、真诚的师爱,引导转化学生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内在的要求,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把真挚的爱给予学生,使他们从自卑中走出来,激发他们的愿望,增强信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坚信只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爱心和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爱心,无私奉献给学生,把学生视如己出,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才能向老师打开心结。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要有爱,用爱铸师魂。

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 篇3

北峰中学赵彦勇

【内容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本文将从两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得到些许成果,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关键词 】为人师表德高为范严慈相济尊重信任

步入讲坛八载有余,看惯了老师们精心备课,耐心批阅作业的敬业场面,听够了老师们悉心教育耐心辅导学生的各种声音,吸足了乘坐摩托车往返家校的漫天沙尘,饱尝了起早贪黑辅导早晚自习的屡屡艰辛„„八年的磨砺让我终于明白了:教师是吐尽青丝,编织学生梦想的春蚕;是燃烧自己,点亮学生希望的蜡烛;是滴干自己,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需要倾注毕生爱心的职业!“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八年的风风雨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应该用行动来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用爱心熔铸我们崇高的师魂。即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对师德建设的粗浅认识,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用行动来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 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 1

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 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 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最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改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呢?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以上各点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只是形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才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所以我们要——

二.用爱心熔铸我们崇高的师魂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途径多样,但“爱”应始终贯穿其中,爱心是阳光,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寒冰,爱心是神药,能化解学生心中的淤结,爱心是微风,能鼓起学生生命之帆。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1、“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故而师爱是“泛爱”,而不能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学生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由于学生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原则。

2、“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爱应是“严慈相济”,也就是说既要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要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在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严格要求、细心关怀。

3、爱学生要尊重信任学生。

教师,这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可肩负的责任重大。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或是明天,爱心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

对学生尊重信任应是为师执教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为师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而已。即使不做教师,这也是为人处世应有的道德修养,对教师而言更应如此。假使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不仅不能为师,而且也不是一个有完整道德修养的社会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任何不尊重,都应受到谴责。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践踏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及权利,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和身心的损害。尊重信任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假使那样,又变成了放任。尊重信任学生要求可以批评教育学生,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或污辱学生人格尊严和人格,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会带来学生的畸形发展。因为在漠视和污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既学不会尊重人,心灵麻木,自尊丧失,为师之人,倘使是这样一种情形的话,敢问师德何在?良心何在?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师德范畴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

结束语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分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就让我们工作中的平凡和渺小在岁月流逝中沉积下来,让这种平凡和渺小渐渐壮大成为我们心中的钢铁;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么让我们每天听着学生喊“老师好”,时时刻刻体会着作为一名教师而存在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么让我们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教他们在成长的纪录本上写好“不放弃和不抛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

【参考文献】

[1] 沈杰;郑全全;蒋为民;赖亚琴;中学教师问题行为的初步调查

[J].教育探索 2005年01期

[2] 杨明兰;谈跨世纪中学教师的素质要求[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04期

[3] 刘准;理智与情感[J].基础教育参考 2003年05期

[4] 高阳成;沈胜祥;在平凡的岗位上——记崇阳县肖岭中学教师胡天

云[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5年08期

[5]情系民族 爱洒校园——记云南民族中学教师马丽拉[J].云南教育

以品树师德 用爱铸师魂 篇4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我要用无私的奉献,来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来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著着我的追求!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我们无私无畏,无欲无求;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纳琐屑于胸怀,化万物以时日;遇不平则咆哮,处池塘则坦然。

是啊,“上善若水”,我们教师就是“善利万物”之水。当其为雨露,则润物而无声;当其为云霞,则遮天以蔽日;当其为池塘,则包容万物;当其为瀑流,则一泻千里。然而,平淡是我们的本色,耕耘是我们的脚步,无悔是我们的追求,燃烧是我们的价值!

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灌一颗颗美丽的心灵;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付出,点亮一个个思想的火花;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执着去追求崇高的理想;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宽容去鼓励学生迈开前进的步伐。

爱是理解,爱是信任,爱是包容。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淘气韧性、不求上进的学生,一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存在,他们会使我头痛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要用一种宽阔的胸怀,去容纳每一个学生;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我要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因为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落实新课改,贯彻实施我校教学特色“学习三宝”。我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和辅导。在班里推行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来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不言放弃!在生活中,我用热情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用青春去放飞每一个梦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啊!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却刚刚起步!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沼泽密布,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因为,我深爱着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我早已知道,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候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抹去的是功利;用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对教师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回顾过去,我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我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我奉献,我无悔!身为教师,我骄傲,我自豪!

上一篇:七年级作文下教案下一篇:透明的暑假-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