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篇1

课题:新的实验

——设计者:四川美术学院

XX

教材内容: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侧重于现代艺术的新的实验的探索角度和方法,特别是艺术家在对

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和探索。只按照教

材上课,也只能欣赏,不能更深的挖掘教材的深意,老师也很难备课,学生很难

理解。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

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是增进学生美术文化素养的主要

渠道。学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

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美术语言、鉴赏方法。认识美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了解中外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的风格、流派。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操。

学情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急功近利,只注重文化课程,对这个美术鉴赏态度不端正,在教

学过程中也不会全身心投入,因此,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角

度出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和艺术家在对

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基本了解和新的实验的价值探索,颠覆了传统的艺术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寻找了新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深的认识了艺术的多样性和自燃性。在了解认识的基础之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 代的艺术实验。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现代艺术的新的实验探索角度和方法

2、现代艺术的新的实验的价值

教学准备:教具与学具

1、教具:教材,与现代艺术有关的图片或资料

2、学具:教材 教学过程:

1、导入(图片导入)

A、放入一系列恶搞的《蒙娜丽莎》的图片和安迪.沃霍尔的《梦露》系列与原

始作品的对比,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

B、引入本课主题,波洛克“滴画"实验。

2、作品欣赏和重点讲解

A、新的形体的对比(毕加索的《宫娥》和委拉斯贵支的《宫娥》比较,画家

是怎么创作的?创作的方法是否有变化?)

B、新的创作方法(白南淮的《奥林匹斯》,思考这样的作品与我们以前的美

术作品有何不同?作者是如何思考的?运用了那些工具和材料?)

C、新的创作主题(徐冰的《析世鉴》分析,运用什么手段或方法实现的?还

有什么其他的材料和现代技术可以使用?欣赏一些安迪.沃霍尔的一些列关

于印刷等工艺的作品)

D、绘画,雕塑(行走的人、螺旋形长堤等),印刷,多媒体等不同表现方法

的作品欣赏,理解现代艺术的实验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具有具有它特定的时

代的价值。

3、学生实验性作品评讲(省略)

4、总结: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艺术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概念,它与生活的界

限正在不断的模糊。对于这些作品,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创新之

处,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不

断创新,继续推动艺术的向前发展。

小学科学教案实验设计 篇2

一、科学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的特点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科学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

二、实验操作

新课改后,有的科学课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了牧羊式教学法,把实验过程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随意操作,自由发挥。

1、规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和准确的观察,能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

2、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都是最基本、最简单浅显的实验,如《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实验。

总之,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方法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教学反思】

科学课是少年儿童了解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的启蒙学科。怎样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呢?我在积极的教学探索研究中认为:

1、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

2、科学课堂教学要“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向学生展示实物,出示直观教具。

初中科学课实验教案设计 篇3

初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身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实验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内容的兴趣。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问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如学习《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新课阶段,出示一只装满水的杯子,并用纸片盖住倒转,发现纸片将杯中的水托住了不掉下来。看到这种现象,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通过这种现象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二、实验教学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此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水的浮力》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大胆猜测塑料块上浮的原因。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很容易猜出:水对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托力——浮力。然后教师说:“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不能作为定论;任何一个假设都要经过实验证明才能上升为科学的道理,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测是正确的呢?”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根据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有结构”的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开展了,实验活动。

三、实验教学材料要有多样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支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

1、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的(每种材料分10组)。2、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教师先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3、前两种方法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总汇集起来,设立一个“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如学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时,在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有结构”的材料如:条形、棒形、圆柱形、环形、马蹄形和棱形(指南针)等形状的磁铁,同时为他们提供水槽、沟沫塑料板、磁铁座、小车等器材。

四、实验教学形式应具开放性

如学习《光》一课时,教材中原来安排了小孔成像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小孔成像实验,改成一个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探究“树荫下太阳的光斑的形状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学。

实验中许多具体内容(材料、步骤、方法等)都不应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这有助于进行开放性实验。

五、实验教学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吕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体都能导电吗”实验中,每个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六、实验教学操作要体现主体性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台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如在学习《弹力》一课时,教师让他们在课前就收集自已认为有弹性的物体带到课堂上来,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它有弹性。

七、实验教学信息要实现共享化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教案 篇4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实验室:

实验教师:

材料成型控制实验室

毕庆霞

实验一

冲模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冲压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冲压模具上主要零件的用途及相互间的关系。

3、掌握正确拆装冲压模具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冲压模具若干副。

2、拆装用工具(扳手、旋具等)。

三、实验原理

冲压模具是板料冲压生产中主要的工艺装备。模具的结构与技术性能对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和工人的操作安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冲压模具根据其工艺用途有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翻边模等,按工序组合的程度则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

1、冲压模具的基本型式 1)简单模

在压力机的—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称为简单模,也称单工序模。2)连续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模具的不同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这种模具称为连续模。连续模具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但要求定位精度高,制造复杂,成本较高。

3)复合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完成二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复合模。复合模结构复杂,不易制造,但所冲制的零件精度较高,生产效率也高。

2、冲压模具的主要零件 通常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工作零件

冲模的工作零件是凸模和凹模。在复合模中还有凸凹模。它们成对互相配合.完成对坯料的成型。它们的形状、尺寸精度、固定方法及材质处理等决定着冲模的性能、模具成本及使用寿命

2)辅助装置

用于协助凸模、凹模完成工艺成型必不可少的装置。如材料送进的定向定位装置、废料排除装置、卸料退件装置、压料抬料装置等。它们的结构形式对工件质量、操作安全、生产效率等都至关重要。

3)导向装置

用于保证上模、下模推确合模的装置。要求工作可靠,导向精度好.有一定互换性。导向装置目前已基本标准化.并有商品供应。

4)支承零件

指上模架和下模架。凸模、凹模和其它所有的零件安装在其上组成一个模具整体。它们与压力机连接.传递并承受着工作压力。

5)紧固零件

如螺钉、销钉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打开上、下模,认真观察模具结构,并拟定拆装方案。

2、按所拟拆装方案拆卸模具。

3、对照实物面出模具装配草图,标出各零件的名称。

4、分析各零件的作用和结构特点、设计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5、观察完毕将模具各零件擦拭干净、涂上机油,按正确装配顺序装配好。

6、检查装配正确与否,整理清点拆装用工具。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及材料。

3、简述实验原理。

4、绘制所拆装模具的装配简图,标注主要零件名称,并叙述模具的工作原理。

气体膨胀做功实验的创新设计教案 篇5

气体膨胀做功实验创新设计

主讲:桥头河中学颜克英

2012年10月19日

气体膨胀做功实验的创新设计

涟源市桥头河中心学校

颜克英

一,实验在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四节热机的内容。是理解热机原理的核心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实验原型及不足

原实验方法是采用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气体膨胀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原实验不足之处:

图(1)

1、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1).软木塞冲出以后试管里的沸水有可能冲出来烫伤学生。

2).软木塞塞得太紧,试管可能炸裂伤人;软木塞塞得太松,实验现象不明显

2、实验现象的持续时间短。

软木塞冲出的时间只需零点几秒,如果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就无法看到实验现象。

3、只教师演示,同学们没有全体动手操作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实验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2、实验现象发生的时间变长,实验现象可以控制

3、可以作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4、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打破了老师指定现成实验器材的束缚

5、学生制作的实验器材可以各不相同,改变了学生使用统一实验器材的现状 四,实验器材

自制运动器一个,试管一根,橡皮塞一个,酒精灯一盏,铁架台一个,U形玻璃管一根,试管夹一个,带夹子的橡皮管一根,烧杯和水,火柴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当水沸腾以后,有大量水蒸气从玻璃管中冲出,推动运动器不停的运动,瓶盖上有水滴下。气体膨胀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就是热机的基本原理。

在原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软木塞中插入一根U形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一个出口处放一个自制的运动器,另一个出口套上带夹子的橡皮管。

六,实验过程

图(2)

1.将水注入试管,塞好塞子,按图2组装好实验器材。

2.用酒精给试管加热,指出观察的重点是运动器跳动的情况及是否有水从瓶盖中流下。

3.松开夹子,看运动器会不会再运动。七,实验效果

1、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现象发生的时间变长,只要试管中的水不干,就一直能看到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可以控制,松开夹子,跳跃器停止运动

2、学生更容易理解热机的原理,知道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3、过程和谐,富有吸引力。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了快乐,快乐地学习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八,自我评价

改进后的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性高

2、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现象发生的时间长,实验现象容易控制,实验结论更直接

3、便于学生分组实验

新的开始教案 篇6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树立共同的目

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

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

相帮助、互相支持,创建出优秀的班集体,才能

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成材,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

1.如何各尽若能,发挥所长来奉献集体;

2.理解团结协作,才能达到互助前行。

教学难点:如何创建新集体。

教学准备:21根筷子、20张报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课堂导入:

师:首先,先请班里力气最大的那位同学来帮我做个实验。实验是这样的,这里有21根筷子,这位同学先试着把1根筷子用手折断,再试着把剩下的20根一起折断。(实验结束后)为什么1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断了,而20根放在一起就折不断呢?从这实验中大家有没悟

出什么道理呢? 请同学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这个实验的道理就如雷锋所说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示他们才华和生命的价值。”这个道理一样。即:如果说社会像一片广阔的大海,那么我们的班集体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在座的每位同学就是其中的一滴滴小水珠。可别小看这小水珠的力量哦!没有它就不能形成广阔的海洋呢!所以大家作为五年级这个班的一员,都应该为这个新的集体奉献一份力量。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建好我们的新集体,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二、教学过程:

1、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让我们先描述我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1、)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我希望生活在、、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 集体中。

教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而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每个人身上都

有闪光的地方。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我有哪些才能能为集体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同学们把能为集体做的事用一张一纸写下来,5分钟后再收上来,再抽5-10张读出来。

教师总结: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有一人曾说过“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的建设。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做到。

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游戏:“风火轮”

规则:选10位同学上台,每组5人分成两组。将二十张报纸连成一个圈,就形成了一个 “风火轮”。队员们弯着腰得驾驶着薄得弱不禁风的“风火轮”绕着指定的路线走一圈。最快到达终点的一组则胜利。游戏完后,请参与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所以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三、家庭作业:

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新的开始,创建一个新的集体,全优的集体,这一周你能为班级做什么才能然班级变成一个和谐平安班级。

《自豪与自夸》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豪与自夸的异同点,树立共同的目

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于集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集体观念的重要性。以达到建立自豪与自夸的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宽容他人,让自己快乐,感到自豪,在 遇到挫折时学会积极对待,能自己发现自的美,自夸自己,懂的美德。教学重点: 1.了解自豪与自夸,发挥所长来奉献集体;建立一个快乐班级。2.理解团结协作,相互包容别人的缺点,不揭短,才能达到互助前行。教学难点: 如何做才能建立自豪与自夸的概念,区分好自豪与自夸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情景课堂导入: 师:首先,先请班里力气最大的那位同学来帮我做个实验。实验是这样的,这里有 21 根 筷子,这位同学先试着把 1 根筷子用手折断,再试着把剩下的 20 根一起折断。请问有什 么感觉? 揭示课题: 胡贵

自豪与自夸

二、听故事

一个小孩在写作上很努力,他的老师给他发了一张证书。他带回家向她的母亲和朋友 展示,告诉他们有多开心。一个男孩来到学校告诉每个人他家赢了彩票。他利用游戏时间和在午饭时间告诉别人 从此以后他将有什么样的车、房子、假期和玩具。一个小女孩带着她在游泳比赛中赢得的所有奖牌,四处告诉每个人她有多出色,以及 她有可能参加青年奥运会。另外一个女孩带着她在体操赛中赢得得一枚奖牌——她向她最好的朋友展示并且回 答了她所有的问题。她很开心赢得比赛并且愿意和朋友分享她的好心情。

探讨问题:

1、人们为什么会自夸?

2、自夸、自豪让你感到舒服吗?

3、听别人吹牛会使人有什么感受?她们会有什么举动?

4、如果有人过分自夸我们能做什么?

总结:

自豪: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所取得成就、荣誉而感到光荣。自夸:自己夸耀自己 自夸的感觉舒服,但不能太过,太过会认人讨厌,还要有作为集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记住:班荣我荣,班耻我耻。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篇7

1.掌握按位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位运算符。2.学会通过位运算实现对某些位的操作。

三、实验要求:

1.在上实验课之前,每一个同学必须将实验的题目、程序编写完毕,做好充分的准备。

2.所有实验环节均由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实验结果,若发现有结果雷同者,按实验课考核办法处理。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启动Visual C++】  【新建工程】

 选中【C++ Source File】项,【新建源程序文件】  编辑程序  执行程序

1、编写一程序,检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C编译在执行右移时是按照逻辑右移的原则,还是按照算术右移的原则进行操作。如果是逻辑右移,请编一个函数实现算术右移;如果是算术右移,请编一个函数实现逻辑右移。输入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short ljyy(short x)//逻辑右移 {

x=x>>1;x=x&(0x7fff);//最高位补零,其余保持不变

return x;}

void main(){ short y;short x=-4;y=x;x=x>>1;if(x<0){

printf(“x=%dn”,x);

printf(“该编译系统为算术右移!n”);} else {

printf(“x=%dn”,x);

printf(“该编译系统为逻辑右移!n”);} printf(“逻辑右移的结果为:”);y=ljyy(y);printf(“y=%dn”,y);}

1)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程序运行后,观查屏幕显示结果。

2、编一个函数getbits,从一个16位的单元中取出某几位(即该几位保留原值,其余位为0)。函数调用形式为:

getbits(value,n1,n2)value为该16位数的值,nl为欲取出的起始位,n2为欲取出的结束位。如:

getbits(0101675,5,8)

表示对八进制数101675,取出其从左面起的第5位到第8位。要求把这几位数用八进制数打印出来。注意,应当将这几位数右移到最右端,然后用八进制形式输出。

【启动Visual C++】|【新建工程】|【新建源程序文件】:选中【C++ Source File】项 输入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short getbits(short value,int n1,int n2){ short result;short temp;int k;int i;k=16-n2;result=(0x0000);value=value>>k;for(i=0;i<=(n2-n1);i++){

temp=value&(0x0001);

temp=temp<

result=result|temp;

value=value>>1;

} return result;} void main(){ short x;short y;x=0101675;y=getbits(x,5,8);printf(“y=0%on”,y);}

1)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程序运行后,观查屏幕显示结果。

3、设计一个函数,使给出一个数的原码,能得到该数的补码。

要求用八进制形式输入和输出。

【启动Visual C++】|【新建工程】|【新建源程序文件】:选中【C++ Source File】项 输入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short buma(short x){ if(x>0)

return x;else {

x=-x;

x=~x+(0x0001);

x=x|(0x8000);} return x;}

void main(){ short x;printf(“请用八进制的形式输入变量x的值:”);scanf(“%o”,&x);printf(“补码为:%on”,buma(x));} 1)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程序运行后,观查屏幕显示结果。

五、思考题

1)用程序实现原码,反码和补码的相互转化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篇8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chuí。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 一个人一个人地取 成功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篇9

一、概述与目标本活动是一个实验、观察、探索发现的科学活动。幼儿通过观察盐溶解到水里及蒸发、结晶的过程,了解使盐结晶的方法,感知盐的结晶现象,进而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二、活动准备准备食盐、小玻璃罐、钉子、细绳、汤匙、小木条、一杯盐水、一杯淡水。

三、内容、活动形式与方法本活动分两部分:

1.观察盐的结晶

2.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到哪里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盐水变成了盐。

1. 尝一尝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淡水,让幼儿品尝,说说它们的不同味道,知道水咸是因为水里有盐。

2. 做一做

(1)在小玻璃罐中装满热水,一次放入一汤匙盐并加以搅拌,使盐水全部溶化。反复这样操作,直到盐不能再溶化为止。(2)在细绳一端绑上重物(如钉子),使之垂直浸入盐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条中间,把小木条横放在罐口上,然后把罐子放到阳光下。

3. 看一看

(1)请小朋友每天观察,看罐子里水位的变化,并在罐子外用彩笔做标记,直到水完全蒸发掉为止。

(2)观察绳子的变化,细细的.绳子上出现了许多白色的东西,尝起来咸咸的。

(二)想一想1.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实验观察水蒸发为水蒸汽的现象。

(1)引导幼儿观察热水中冒出的热气。

(2)试一试,把一块玻璃罩在热水杯上,引导幼儿观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

交流讨论:水变成水蒸气,遇到玻璃,又变成了水。小结:罐子里的水蒸发成水蒸气,跑掉了。

(在讨论时,引导幼儿回忆冬天嘴里呼出的气体,水开时壶上冒出来的热气,冷天房间玻璃上的水珠等。)

2.试一试,想一想,绳子上的白块是什么?探究问题:

(1)水到哪里了。

(2)绳子上怎么会有盐。在组织幼儿观察盐结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同时把盐水滴在镜子上,等水蒸发后,让幼儿观察镜子上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尝一尝,再用放大镜观察盐的结晶体,并把观察到的盐晶体画下来。)

四、活动建议

1. 本活动也可用糖水代替盐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实验,制作糖的晶体,并在放大镜下观察糖的晶体。

2. 观察活动应选择在阳光下温度高时进行。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盐结晶得也越快;盐水的浓度越大,绳子上结晶的盐越明显。

3. 夏季气温高时,蒸发时间需3“5小时,就可看到结晶的过程。

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篇10

http://sw.fjjy.org 生物答题技巧系列之七•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题的答题

技巧

一、命题角度

近年高考对植物激素调节的考查主要涉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命题形式可分为:①考查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设计;②预测实验的结果、总结实验结仑;③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假设;④分析实验过程、比较实验数据、关注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等。

二、应对策略

(1)熟悉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对实验选材、实验条件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等做深入剖析,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迁移应用。(2)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般都能直接从题干中读取,也可间接通过实验步骤、实验变量,总结得出。②明确设计实验的原理:一般在题干中能找到实验原理,即使在题干中找不到,它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原理。③正确选择材料和用具:目前,实验所给材料和用具都必须使用,此点可作为验证你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题目已经给出)。④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设计的方向,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理清实验步骤;此外,要加强训练,提高能力。⑤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分析:要分清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预测的实验结果应与实验的假设相一致;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其结果往往有多种可能,且一个结果对应一个相应的结论。⑥得出科学的结论:关键是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关系。此外,还要多关注以识图分析题的出现的有关植物激素的试题,此类试题多以生产、生活为主要背景。

三、典题例证 I 例 许多实验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如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1:将切除的胚芽鞘尖端放于琼脂块上(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体积相等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h,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入等面积、等体积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数量不同,这样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2: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琼脂块代替胚芽鞘尖端进以步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1·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2)为什么实验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

(3)解释实验2的结果:IAA从0~1.3ulmol·L过程中。(4)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角度分别为、。[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定量实验研究。虽然本实验与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以教材中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思考出发点,理解、分析和设计实验,这是应对此类实验设计题的关键。为考查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一侧,用来测定促进生长的效果,弯曲角度越大,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强。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效的,超过此范围,反而有抑制作用。通过对图4的观察,可知在超过1.3ulmol·L-1后,弯曲角度下降。

[答案](1)如图所示

-(2)防止在光下光照不均匀,或者是单角度、单方向光照影响实验结果(3)IAA浓度低,促进生长;IAA浓度高于1.3ulmol·L-1时,弯曲角度开始下降,说明促进生长的作用降低(4)15度 18度

上一篇:强化管理 落实措施下一篇:紧张的比赛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