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识探析(精选8篇)
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悲剧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题材通常都很严肃。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产生在希腊自由民反对儹主独裁政治和波斯侵略,为建立民主制而奋斗的时期,因此剧中充满着崇高的思想和爱国精神,而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由此看出,希腊戏剧的精华大都集中在悲剧,而悲剧意识则是引导希腊悲剧不断发展的主线和精神所在。
虽说希腊悲剧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神话与荷马史诗,但是剧作家们通过自身对神话的见解,将神话故事改编或深化以表现自己对当前的各种现实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更适合揭露尖锐深刻的社会矛盾。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希腊悲剧中更存在着命运的观念,这是当时的希腊人的意识形态的特点。他们看到现实和历史中,都存在着许多人类所不能左右的事情,但是他们无法解释,便把这些事归命于命运和定数。在希腊人的观念中,人和神都无法逃避命运的支配,命运不可抗拒,但同时,他们又尊重个人的意志独立,因此二者之间构成一种悲剧性的冲突,因此有了悲剧意识的存在。记得在课堂上,老师曾这样解释悲剧意识:其核心主题是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转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奠定了西方经典作品的基础,是西方经典作品的主线。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悲剧也正是反映了以上特点,例如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洛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就像是一个人类哲学意义上的训导者,为坚持原则,为民众和人类的利益,不向暴君屈服。而普罗米修斯也向人类展示出他强大的意志力,和高尚的精神境地,以当时的角度看来,普罗米修斯的经历绝对是个悲剧,但是他带给希腊人思想上的影响确是深刻的,即使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和神的惩罚,也要有一个大无畏的为人类和文明而献身的精神。因此,从普罗米修斯展现英雄受苦的境遇开始,古希腊的悲剧诗人和先哲们便不断对人生智慧进行追求与探问,悲剧意识的主导地位也由此奠定。
在我看来,悲剧意识建立下的戏剧比喜剧带给人的印象往往要深刻的多,首先,在感官上带给人痛苦,其次,在心灵上给人以震撼。因此,我认为悲剧意识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只有透过某种悲剧的情绪,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在事件中直接影响我们的,或存在于未知领域的紧张和不安,悲剧意识就是在反应一种现实的悲剧性,正因为现实生活所遇到的困窘或社会现状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沉重,悲剧不仅能够及时的反应现状,同时还能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的舒缓,从而映证了悲剧将人们的痛苦转化成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一说。无论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还是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都表现了西方的悲剧意识。通过这些悲剧我们也能更好的审时度势,了解现今社会所缺少的,和激发人们内心的正义与意志。所以,我认为悲剧意识是时代发展下与人们思想意识日益深刻的产物,沿着理性的思考前进,才能抵达悲剧意识。只有理性才能激发出悲剧意识带给人们的深刻教育,帮助文化的成长,帮助人们发掘人性的潜质,达到优化人类素质和提升思想的效果。
一.纳兰词悲剧意识的主观原因
(一) 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的重情性格
纳兰的性格中, 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善怨”。“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蝶恋花》) 、“人间何处问多情” (《浣溪沙》) 等, 都体现了纳兰重情的性格。其情归纳而言, 主要是夫妻爱情, 父子亲情, 知己友情。但是忠于爱情的他, 却要承受爱妻早逝的打击;父慈子孝的背后, 是不可调和的灵魂折磨;珍视友情, 却又不得不承受别离的不幸。
纳兰十九岁与卢氏成婚, 婚后夫妻情投意合。在纳兰被授以侍卫之职后, 夫妻二人却聚少离多, 只有满怀的离愁别恨, 卢氏的突然离逝更给纳兰带去了无尽的死别之痛。《荷叶杯》词言:“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多情终古似无情, 莫问醉耶醒。未是看来如雾, 朝暮。将息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 疏雨洗遗钿。”他不仅把卢氏当作妻子, 还视作人生一知己, 所以他不能接受妻子早逝的现实。可见纳兰的悼亡词是他丧妻后悲痛情感的外化, 非他这种多情且有深痛者不能吟之。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深切的痛苦逐渐成为郁结在纳兰心灵深处, 弥漫了他的性格的无处不在的悲观情绪。
爱情的不幸, 已使纳兰身痛不已, 而在父子亲情面前纳兰也饱受灵魂折磨。明珠身为权相却声誉不佳, 依纳兰正直、清高、淡泊的性格, 对父亲的所作所为自然颇有非议。然而他又是一个孝顺之人, 明珠对纳兰也是疼爱有加, 相当重视他的学业, 四处延揽名士教他, 还帮助他营救因科举案被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纳兰死后, 明珠“望子舍必哭, 哭已, 皇皇焉如冀其复者”。正是这父慈子孝, 非同寻常的父子情深背后, 两人不同的性格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纳兰只能默默承受对父亲爱恨交织的情感折磨。
纳兰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对朋友的一腔真情。尽管身为满人, 可是他不仅痴迷于汉族文化, 还对优秀的汉族文人相当倾慕。张任政在《纳兰性德年谱·自序》中说纳兰:“先生笃友谊, 生平挚友如严绳荪、顾贞观、朱彝尊、姜宸英辈, 初皆不过是布衣, 而先生固已早登科第, 虚己纳交, 竭至诚, 倾肺腑……惟时朝野满汉种族之见甚深, 而先生友俱江南人, 且皆坎坷失意之士, 惟先生能知之, 复同情之, 而交谊益以笃。”纳兰与这些江南才士志趣相投, 推心置腹, 披肝沥胆, 相濡以沫。尤其在爱妻早逝之后, 能够宽慰纳兰精神上痛苦的人只有他的那群好朋友了, 但与好友难得相会。每一回的别离都给多情重义的纳兰带来了难以尽言的苦楚。每每送别好友时便将别愁写入词中, 如送徐艺初归昆山时, 他“打叠起伤心无数”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 ;送顾梁汾南还时, 他感叹“握手西风泪不干, 年来多在别离间” (《鹧鸪天》) 。纳兰遇上了这么多的挚友, 再又一个个送走, 剩自己一个人寂寞, 怎么不让人觉得悲哀呢?
(二) 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理想的破灭
纳兰是满族正黄旗人, 却痴迷于汉文化。儒家“经世致用”、“济世安邦”的思想使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这种建功立业, 效身于社稷的理想伴着青春的热血曾在他胸中奔涌。他常用诗词倾吐理想破灭的悲哀:“世无伯乐谁相识, 骅骝日暮空长嘶。我亦忧时人, 志欲吞鲸鲵。请君勿复言, 此道弃如遗。” (《长安行》) 侍从生活不仅给纳兰造成了精神上的苦闷, 而且也给他带来了羁旅上的劳苦和离愁别恨。无怪乎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时常流露出对漂泊无定的行役生活的厌烦情绪, 从这些词作中, 可以看出纳兰对侍从生涯把壮志消磨滞尽的悲怨情绪。但儒家传统思想给他打造了一个黄金的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观念让他不得不忠于自己厌恶的差事, 这种欲进不行, 欲罢不能的处境终日折磨着纳兰, 销尽了他的壮志, 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形成无法排遣的苦闷, 引起了思想情绪的悲观低沉。
(三) 纳兰性德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的体弱多病
纳兰自幼体弱多病, 寒疾给纳兰带来的更多是精神上的痛苦, 多病的身体使他对人生短促, 生命易逝, 无法把握的感受更加强烈。纳兰留下的340余首词作中, 写到秋意与冬寒的竟达130余首之多, 出现得不仅频繁而且凄楚悲凉。这种对病痛长久而真实的生命体验, 使他意识深处、精神内部自然涌起一种强烈的缺憾、焦虑、孤独、失落、空虚的情绪与感受, 可见寒疾对纳兰凄婉词风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纳兰词悲剧意识的客观原因
纳兰曾自述“性喜作诗余, 禁之难止”。词这种文学样式始终在倾诉着一种无常、无望而又无告的人生痛苦和生命忧患。可以说, 选择了词其实就选择了忧郁。纳兰在《与梁药亭书》中说:“仆少知操觚, 即爱《花间》致语, 以其言情入微, 言调铿锵, 自然协律。”这种爱好固然是他天性多情的表现, 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他走向对悲哀的深刻体验。他在《填词》一诗中说:“往往欢娱工, 不如忧患作。”这既是对词坛规律与传统的总结、概括, 也是对词的特长与特质的体认。他要传承并体现词的婉约传统, 就不得不“多秋思”。
纳兰所结识的友人都是有才学的汉族名士, 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等。这些人大部分是明朝的遗少或世家子弟。他们身经沧桑之变, 在民族失败的耻辱、国家灭亡的悲痛、个人仕途的坎坷面前, 感到了人生空幻无常, 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这种感伤影响了纳兰。因此在纳兰的作品中, 常常流露出兴亡之叹:“汉陵风雨, 寒烟衰草, 江山满目兴亡。” (《望海潮》) “须知古今事, 棋枰胜负, 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 回首尽成非。” (《满庭芳》) ……纳兰对国家的命运、前途充满了深深的茫然和忧虑, 再加上目睹了父亲独揽朝纲, 作恶多端, 他也不能不为自己家族的命运担心。这种担心见诸笔端就成了“荣华及三春, 常恐秋节至” (《拟古四十首》) 。
纳兰生于权贵之家却并没有染上一丝纨绔习气。相反, 他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 即使文武双全, 风度翩翩, 也依然既忠且孝, 待人真诚, 完美得简直无可挑剔, 一如他的生活。然而, 当他走上仕途事与愿违时, 他就会比一般人觉得痛苦更深一些。因为他对挫折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 更别说承受能力了。幸福本就是一个相对概念, 人都是经历过痛苦之后才懂得什么是幸福的, 纳兰也是, 怎么会知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呢?直到他认为他的理想成了空。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社会的人, 是完美的。他的不幸, 是他强劲的生命追求和他所生活的环境发生激烈冲突的结果。他的一生都在苦苦追寻幸福的人生美境, 但他所要的那种幸福却不是他可以得到的, 偏偏他又不肯放弃, 所以他“所欲试之才, 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 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 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 百不一吐”。他的愁苦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又无处诉说, 只好尽付与词中了。
参考文献
[1]张草纫.纳兰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112-283
[2]张秉戍.纳兰词笺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65-301
[3]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32
[4]李雷.纳兰性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56
[5][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14
美国学者哈丁在1968年提出“公地悲剧”来解释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如果存在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牧场,而每个人都从一己私利出发,会毫不犹豫地多养羊,但又不必为这个公共牧场的维护和发展分担责任和资金。这样就会出现养羊的收益完全归自己,而草场退化谁也不负责,于是就上演了一出“公地悲剧”——草场持续退化,直到无法再养羊。
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天安门、黄山、峨眉山、长城等这些巨大的公地如果只有人去索取,而没有人或谁也不去维护和保养,终有一天这些地方就会持续退化,从景色优美的景点成为一个个无法欣赏、无法度假的垃圾场。
发生公地悲剧的原因在于,民众缺乏“公共意识”。除了每个人不必为公地“埋单”外,人人都认为既然这块地是公共的或公家的,就不是自己的,用不着自己负责。这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中的自留地的庄稼长得好,而公社的田中作物长得差的城市翻版。因为,没有哪一户人家私人的客厅会出现象公地那样脏乱差的景象。
人们缺乏“公共意识”是导致“公地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多少年来大家都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出谋划策。这些策略最后归结到一个核心,要让公地有人负责,并且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如果大家都把公地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别说保护公地的环境,就是整个社会的环保状况都会大大改善。
但是,让公地有人负责也难以实施。因为,像天安门、黄山这样的公地并不是能实行股份制的,也不可能像责任田一样一家分一块。唯一可做的就是让政府来监管。这就给政府的监管提出了一项挑战,如何让每个公民都具备“公共意识”,从而发自内心地去保护和珍惜它?
其实,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布公地维护的成本。这是让每个公民成为公地主人的最好办法。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他们所纳的钱中有一部分就是用到对公地的维护、清洁和保养中。每个公民都明白自己纳的税也用于公地的保护,污染公地也就是在扔掉自己的钱财。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一种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构成的小说文体新形式在中国一个接一个的登上文坛,从一开始的“先锋实验小说”到所谓的“返璞归真”,先锋派的作家们走出了一条新颖独特的文学创作之路,并被大家广泛喜爱,在这期间,苏童,马原,余华就是当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作家。
作为80年代后期的作家,苏童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已经显而易见,从创作内容到创作方式,同样的,在语言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有一些明显的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大胆超越传统,用奇异的语言冲击着读者的审美这些特点也奠定了他在“先锋作家”领域的地位。苏童小说里的主题意识有很多,并且充满着许多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苏童对外部环境审视的一个切入点,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是最为突出并且十分鲜活,苏通笔下的女性悲剧形象往往具有丰富的人性和文化的内涵,本文将从苏童对女性悲剧形象的描写,来探讨作品中流露出的男权观念的纠缠,以及对女性悲剧形象的塑造的当代现实意义。在男权意识依然为中心的当代社会,苏童创作这样的女性形象毫无疑问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这样的书写无疑对我们具有启发和警示的意义。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女性悲剧形象
人文关怀
一、女性人物形象的设置
其实纵览作者的大部分小说,形象上最富有特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形象就是那些有点吵闹、机智、刻薄、尖酸、美丽而又淫荡的女性形象。也许是为了迎合时代的特点,大部分的形象都是对男性依赖性强,而又自我欲望爆棚,甚至宁愿将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依附于男性的身上,《红粉》、《妻妾成群》、《妇女生活》这些作品中经典的秋仪、颂莲、娴的人物形象不仅具有十足的代表性并且在文坛上也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女性形象大多和悲剧的结局分不开。
《妻妾成群》中的颂莲作为新时代的女大学生,为了生存成为陈左仟的第三个小妾,为了争宠而明争暗斗,几个女人之间的对决也确实将人性之间的丑陋展现的淋淋尽致,结果生活也自然是荒淫无度,毫无道德可言;《红粉》里直接就是两个妓女的故事,他们即使是从妓院中逃了出来可是心里想的依然是要找一个男人,是男的就可以,老浦也好,冯老五也好,男人已经成为了她们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再看《妇女生活》中的三代人,男性依附意识在娴、箫、芝三人身上都有着十分强烈的体现,一代一代的悲剧不停地上演,重蹈覆辙是每一代的命运,男人的不可靠她们当然都是了然于心的,但是义无反顾的向前冲也是心甘情愿的选择,最后的惨遭抛弃当然是必然的结果,在她们的世界里,荒凉的定义仅仅就是没有男人在身边,看似是男人葬送了他们的生活,其实坟墓是他们自己在走下一步的时候就已经挖好,让他们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是他们身上惯性似的倚赖意识。作者就是通过对这些低贱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创造出一个个典型形象,从而将女性的生存意识和生存状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也正是这样的创作手法让我们对女性的群体诉求产生了重视。
二、女性悲剧主导原因
无论是在旧时代还是新时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男性的主导地位似乎从来就没有被动摇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权的文化色彩更是浓重,无论是道德标准还是价值判断大都是以男性为核心建立的,女性的存在也成为相对于男性来讲,现实的压力让女人成为了虚伪道德的保卫者,一些明明是对自由、平等完全合理的诉求到了女人的身上立刻就转变为背叛伦、违背道德的卑鄙行径。
在《妻妾成群》陈左仟的思想中,四个女人对于他来说连玩物都算不上,只能说是自己发泄欲望的对象而已,可悲的是四个女人似乎也没有真正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只知道只有伺候好了面前的这个老男人,自己的生存空间才会更大,自己才会过得更舒服一些。苏童通过《妻妾成群》的叙事,十分生动地诠释了在重压之下的男权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已经变得更加畸形和变态。除了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形态的压迫,女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悲剧名誉的形成也有十分大的关系,在这里很大的成分就是指金钱。即使在当今社会,金钱和女人也往往都是放在了一起出现,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相夫教子的家庭很难将金钱和女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苏同笔下,对金钱的追逐往往女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一些,这也就让本来就本来就遭人厌恶的女人更加无法翻身。
“女人都想跟有钱人,要也要不够”
这是在《妻妾成群》中,陈佐仟十分准确对女人本性的一句描述,当然,这不是所有女人的本性,但是在那个时代还是一语道出了贪婪就是女人本性,如果说女人对男人的依赖无法摆脱,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女人的诱惑太过强大。对男人的倚赖只是因为有金钱在背后撑腰;《红粉》中,是小萼的贪婪最终把老浦推向了一条不归路,在她们的世界中,金钱才是享受生活的前提,拥有金钱的方法就更加的简单,不过就是找一个有钱的男人,这样的一种观念其实就是肉体和金钱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有悲剧的产生也就并不奇怪了。
女人之所以伟大,很大成分上是女人身上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东西,就是“母性”,在以往的传统小说中,温柔贤良、相夫教子才是女性的代名词,但是在苏通笔下确实通过各色各样的扭曲、畸形的形象来揭示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抛弃了母性最终导致悲剧的必然性,像《妻妾成群》中的颂莲为了恢复地位想到了生一个孩子,而完全不是由于自己内心的母性,除了颂莲,《米》中的织云也只是将孩子当做了留住男人的筹码,攀权附贵的手段,为了豪华宅院和金缕玉衣的生活,送出自己不满月孩子简直是不值一提,足以见得在金钱,权利的诱惑下,女人的原始欲望已经充分的暴露出来,没有了母性使得作品看上去都凄凉无比,悲剧的收尾也就是宿命的要求了。
三、女性悲剧的现实性意义
“女为悦己者容”但女人也不能只为男人活着,如果活得失去了自我,那就会有时时被抛弃的可能。小说虽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来源于生活,作者所写 的不是某一女性,而是一类女性,不是某一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女性悲剧不是仅仅存在于某个时代,某个阶段,而是从古至今不可回避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苏童的作品以及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长久的现实意义,比起那些关注女性生存的“宝贝系列”小说更有价值。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女性的悲剧形象,她们往往都是和几乎病态般的依赖男人有关,但是这样的倚赖仔细来想和社会的变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作者的非凡之处也正是从揭示了这样的现实性和敏感性之中显现出来,女性的自由和解放或许可以从经济上的独立之中获得,但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使得女人不能够真正的脱去自己本身奴化的本质,当代社会兴起的女权主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是当下女性群体的幸运,但是女性依然奋不顾身的缠绕在以往的角色中正是她们的不幸,作者回避了过于宏达复杂的社会背景,将人从时代和社会的符号中脱离出来从而阐释悲剧的根源。
但是在展现这些女人悲剧命运的同时,对于女性邪恶面的描写我觉得有一些过于妖魔化,他们真是的生命轨迹被掩盖,这里更多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心里痛苦的表达,也正是这一点表达了男权的意识即使在作者身上也不能够摆脱
总而言之,苏童作为新时期的先锋派作家,探讨女性真实的另类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开拓开创性意义,在参与建构男女平等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在男权中心意识还根深蒂固的今天不能不说具有十分可观积极引导的价值,同时,苏童创造女性的负面影响也引起轰动,在描述女性的恶和性的变态方面大有开创性之势,他对女性的探索有其独特的一面,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女性的真实,但同时在塑造女性形象上又出现了返祖的现象,很不利于两性世界的和谐构建,希望我们能够从作者在塑造女性悲剧命运形象的历程中,他的超越与滞留与困境中得到一些启发和警示,为我们在探索女性世界中提供一些有用的价值
涂利锋
在我国戏曲美学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悲剧概念,但并不是说我国没有悲剧。“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则有悲剧在其中……最有悲剧之质者,则如关汉卿《窦娥冤》纪群祥《赵氏孤儿》。”(汪国维<宋元戏曲考>)。除以上两部之外,还有《汉宫秋》《梧桐雨》《桃花扇》等举世公认的著名悲剧。后人常用“悲欢离合”来概括古代戏曲中的故事的情节,那么这些悲剧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一、以“大团圆”是来挑战“生存悲剧感”。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的心理现象,他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中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桃花扇》里的侯朝宗不能与李香君团圆,而顾天石的《南桃花扇》干脆让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等等。虽然“大团圆”千千万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戏剧、小说叙述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欢乐的尾巴,圆满的结局。
>人是带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它预示着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怎样来消除人们心中的“生存悲剧感”,只有抛开人生的悲剧和痛苦,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使人们在痛苦中开拓生存的灿烂前景,黎明前有一片黑暗,但黑暗前就是早晨,这种“大团圆”的方式让人在黑暗前见到了光明,给人们以生存的勇气。
>二、将戏剧悲剧美学特征概括为“长歌可以当哭”。
>无论是东方文论,还是西方文论,都十分重视“悲剧”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中国文论讲“哀怨起骚人”,而西方文论讲的是“愤怒出诗人”,都是一个意思。正是心中的愤怒哀怨,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于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子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人在悲伤痛苦时,便产生一种“呼天地,呼父母”的心理需要,而文人在悲愤之余,通过笔墨抒发心中的`不满,“聊以蔚籍那颗受伤的心”。古往今来,多少文学艺术家都是用他们的作品来哭泣,《离骚》是屈原的哭泣;史记是司马迁的哭泣;《琵琶行》似乎白居易的哭泣;而《窦娥冤》是关汉卿的哭泣;《赵氏孤儿》是纪君详的哭泣;《桃花扇》是孔尚任的哭泣、、、、、、悲剧作家的哭泣,即是他们满足自己“欲哭”之心理需要的独特方式,也是他们排遣痛苦,消弥悲哀的途径,更是他们对生存悲剧感的抒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摘要: 诚实守信是人的传统美德,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诚信,是当下一个遍及全社会的敏感课题,对大学生而言更是有着不一般的重要性,它代表了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大学生在社会是高综合素质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如何,更是事关重大。针当代对大学生诚信意识日趋淡化问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淡化;探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诚信是人品质中的钻石,千古没变。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论语.学而》道:“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
一。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做人德为先,诚实是最古老的道德义务,是具普遍意义的道德义务,又是初始社会化必须完成的文化教化内容,世界各民族无一不把诚实作为少年儿童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少年儿童诚实品质的培养是道德社会化的最早项目和最重要的内容。具不具备诚实品质,已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与否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格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诚实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能不能做到守信,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道德素质。
一、大学生诚信意识淡化及其危害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可是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推进,社会各阶层中出现了程度不一的诚信淡化, 诚实守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诚信意识淡化已成为社会痛心疾首的现实难题。大学生群体由于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他们的诚信状况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纵观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令人十分担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化现象主要表现为:(1)社会交往方面诚信淡化,如恋爱动机不诚,网络欺骗,人际信任危机,诚信观念迷茫。(2)学业方面诚信淡化,如考试舞弊,抄袭学术论文。(3)求职就业方面诚信淡化,如制造虚假履历,就业协议违约现象。(4)经济活动方面诚信淡化,如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恶意欠交学费等等。大学生的这种种不诚信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是深远的。从个人层面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从他人层面来说,损害了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层面来说,大学生诚信淡化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层面来说,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文明的健康运行。不容否认,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化问题已日趋严峻,社会应倍加关注,必须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教育和引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体系。
二、大学生中诚信意识淡化原因探析
对于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化问题,跟社会、跟教育、跟家庭、跟个人等方面面是脱不了关系的,探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不良影响。部分中国人在生活、工作中很喜欢“瞒”和“骗”,鲁迅先生也曾撰文揭露过。社会中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对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态度有天壤之别,从而有些人就会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二是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普遍的浮躁心理,使得大学生学风浮躁,坐不住板凳,耐不往寂寞,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甚至作弊。目前我国的道德和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不健全,诚信缺乏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使得整个社会诚信问题不容乐观。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被错误地认为是人生存、发展乃至获得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客观上助长了人们唯利是图的意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社会环境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价值观念,也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是中国人目前普遍精神信仰淡化。现代社会物欲膨胀,追求的钱、权、地位,一切向“钱”看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就无视什么诚信了,能有好处就好,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所谓的“现实主义”。现代的部分大学生就是生活在这种意识里,他们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也沾染了这种风气。
四是家庭教育和引导存在严重误区。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有效引导。甚至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甚至不时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教育子女说真话,自己却假话连篇,言传身教,使子女“日渐染而不知”。显然这些对孩子的良好诚信品质养成都是极为不利的。
五是高校诚信教育手段缺乏有效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课堂灌输,轻社会实践;重书面提升,失去现实生活基础;方式老旧,没有结合现实生活,缺乏开放性。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心人为本”的德育内在需求,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意识泛化,德育学科化,以考分取人。学生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基本处于应付状态,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六是大学生自身缺少诚信修养和实践。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明知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持之以恒践行。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出一些违反基本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淡化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不能有效控制时的必然表现。
三、探索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历史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树立诚信,不能只靠个人的道德完善,它还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公众舆论,一种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长效机制。
一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建立健全信用保障体系。
加强对全党全民的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诚信素质,要使国民把讲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使“诚信就是金质名片,要信仰诚信、践行诚信”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现实生活中,信用已超越经济学领域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领域的承诺和践诺情况的描述、评价和测量,也是对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综合评价的标准。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立即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监督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就是社会信用记录,应该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来掌管社会成员包括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较大代价,名声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二要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
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
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可以与信用服务机构协作,建立学生信用记录,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应该客观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包括大学生助学贷款等的信用记录,从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建立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配备现实的教材。同时,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消费群体,诚信档案的建立,将为大学生信用形象提供一个社会化的展示平台,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信制度”相衔接。加大惩戒力度,营造诚信氛围。要让信用成为一张社会“通行证”、“公证书”使诚实守信者畅通无阻,使欺诈失信者寸步难行。
《天边外》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奥尼尔的成名作, 也是他第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剧作家带给我们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向往、追求、执着、破灭、幻境、自由, 读完之后, 眼前便是这些景象的罗列和交织。作品以暗色调为主, 却总给人以田园诗般的感受。也许是因为它的题目和主题, 天边外, 本就是一个幻想的国度, 使人的感觉被一层朦胧的迷幻色彩所牵引。加上关于梦想与追求的故事, 主人公的执着追求与残酷现实的强烈对比, 希冀, 破灭, 整部作品笼罩着一种宿命的色彩。但笔者在为它潸然泪下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美———破碎的晶莹之美。
曹禺曾言:“许多剧作家离不开早年困苦艰难的生活, 接触各种人物, 经过不断的职业的变迁, 一生在对生命的追索中沉思默想, 用自己独特的戏剧表现手法, 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尤金·奥尼尔就是这样一位美国作家。”的确, 人生的图景千万幅, 能给剧作家强烈震撼的常常是自己或身边人们的生活经历。有着丰富经历的奥尼尔, 自然也逃不脱这个圈子。当然, 和他的其它作品相比, 如《进入长夜的漫漫旅程》, 《天》剧的自传性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但从罗伯特对大海的向往, 安朱出海后的一些经历和看法的转变上看, 都留有奥尼尔早年海员生涯的痕迹。而全剧笼罩的悲剧意识, 无可奈何的宿命色彩, 不能不说是作者童年漂泊不定生活的隐现。
剧中的主人公, 向往天边外、海尽头的生活, 仿佛是期待着一场生命的放逐。他在追求与自己生活环境完全相反的一个世界, 对自己呈现完全神秘状态的世界。这种对自己未知世界的美好幻想, 恰恰折射出作者的感情心理线。童年时的无依无靠、居无定所, 青年时期的海洋漫游, 使作者对未体验过的“安定”有着一种理想的美好期望。他也在追求“天边外的安定”。所以他赋予了罗伯特执着的灵魂。但是长期的漂泊, 使奥尼尔在对安定充满期望的同时, 又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这从他不断地用巨资购置豪华巨宅, 用实物来填补内心空虚的行动中可以略见一斑。可是无论怎样地追求、争取, 我们这位在旅馆出生的伟大剧作家, 最终还是在旅馆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附着他一生的宿命, 也许早已凝结在他的笔端, 勾勒出落寞的梅约一家, 罗伯特死前散布着零星希冀的眼神, 还有他伸向天边的空空的手。宿命在这里安然叹息, 恍然一过, 梦里身外。幽幽的是昙花的暗香, 沉默的是我们的同情与怜惜。
二
在《天》剧中, 作者采用了古希腊悲剧的表现手法, 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 将人物设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闭塞、单调的田庄, “一棵节节巴巴的老苹果树, 执拗的树枝伸向天空, 衬托着远方的黑白色, 显得黑压压的一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却生活着一位有着“饱满的前额, 大而黑的眼睛, 诗人神气”的罗伯特·梅约。但他的薄弱的气质在这时也向我们暗示了一些什么。接着出场的是安朱, 一个地道的农民形象, 只是期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读到这里, 我们仿佛已经看出了两个人迥然不同的命运。可这时命运又一次发挥了它的威力, 露丝出现了。瞬间架构的“三角关系”瓦解了两人寂静的平行。罗伯特对露丝倾吐了爱意, 没有想到竟然得到了露丝的迎合。这时, 出现在罗眼前的不再只是远方的向往, 还有渴望已久的爱情 (罗自认为这是自己离家的原因) 。突如其来的喜悦, 模糊了罗的眼睛, 人生的天平失衡了, 偏向了爱情。梦想发出破灭的冥曲, 安朱吹灭了灯, 同时也吹灭了另一个人生的可能。罗伯特的执着, 在命运的捉弄中, 无力地沉沦了。
第二幕, 同样的会客厅, 却破旧了许多。杂乱的摆设, 两个垂死的老人, 烦躁的妇女的唠叨声, 还有孩子暴躁的哭声。整个场景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甚至呼吸, 在这时都有一种压抑的滞涩感。软弱、不善经营的罗伯特, 在父亲死后, 使农庄的产业越来越糟。更可悲的是, 他和露丝的感情出现了裂痕。露丝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安朱。放弃了自己追求的梦, 换来的却是悲凉的境地, 无奈的罗伯特只能在命运的枷锁下喘息着。安朱的归来, 使早已紧绷的夫妻关系彻底崩裂了。依旧的小山顶, 同样的三个人, 心境却已面目全非。海外归来的安朱, 已不是那个憨实的农夫了, 三年的经历给了他许多。每个人都偏离自己的原本的人生轨迹太远了。远得无法回到原点, 三人只能在命运的推压下踉跄而行。我们的主人公, 除了追悔之外, 什么都不能做。
“噢, 那些可恶的山呀, 我从前以为它们会答应给我带来很多的希望, 现在我已经变得仇恨他们了!他们就像一个狭窄的牢狱天井的四面围墙, 把我关在里面, 和生活当中的一切自由和神奇的东西隔开。有时候我想, 要不是为了你, 露丝, 还有小玛丽, 我会扔掉一切, 沿着大路走下去, 心里只包着一个想头———把整个天涯海角放在我和那些山中间, 能够再自由呼吸一次!我又做梦了, 从前的傻梦。”罗伯特的这段独白, 充满了对亲手毁灭自己梦想的追悔, 现实的泥沼, 以让他难以自拔。可是天然的诗人气质, 又使他难以忘情于梦想与追求。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 在剧作家的笔下, 咆哮着撕裂着灵魂。
第三幕, 可以用“山穷水尽”来形容梅约一家了。罗伯特已经病入膏肓, 露丝这时已失去了生活的兴趣, 如行尸走肉一般。田庄负债累累, 现实已经把我们的主人公挤压到干瘪的程度了, 他们唯一残存的也许只有躯壳了。不, 对于罗伯特·梅约来说还有梦想, 注定与他纠缠一生的关于“天边外”的那个梦想。或许是重病的原因, 他放弃了自尊, 决定要向安朱说明真相, 然后和露丝一起去城里, 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可是“宿命”最后一次为他做了终结。
作者在遗言中, 并没有给罗伯特太多的痛苦。仿佛死亡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从农庄了解放出来———自由地去漫游———永远地漫游下去!瞧!小山外面不是很美吗?我能听见从前的声音呼喊我去———这一切我要走了。那不是终点, 而是自由的开始———我的航行的起点!我得到了旅行的权利———解放的权利———到天外边去!噢, 你应该为我高兴———为我高兴!……”用尽心血的呼喊, 走完了如禁锢般束缚的人生。这段独白, 把整部作品的宿命色彩推向了高潮。人生, 无法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死后还要为了这个梦想而追寻。命中注定纠缠的灵魂, 在上帝的棋盘上, 懦弱地顺从了一生。这里作者没有想表达任何一种意义上的批判, 只是用衰竭的画面来表述残酷的美。或许这是罗伯特最后一次, 感觉到梦想的芬芳。
三
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撕裂给人看。”从《天》这部剧中, 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美好的残瓣在身边飘零的无助与那种撕裂灵魂纠扯的痛苦。可是, 在这里笔者想说, 这部作品传达给我的是宿命的深味, 却没有消极的意义。罗伯特一生没有实现梦想, 却没有一刻放弃过梦想, 即使很无力, 却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其实这恰恰是宿命色彩作为浓重的一笔。如果主人公如傀儡一样顺从, 那么这种鲜明的对比感就无处体现了。宿命正是在挣扎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弥漫着悲凉的气氛, 读完之后心会有抽紧的感觉。但作品所呈现的美, 是我们永远也不应忽视的。不着痕迹, 在作者的笔端划出了生活本质的美感。
关键词:王安忆 小说 悲剧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小说家王安忆开始了创作之路,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她笔下的小说无数,创作风格另类,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以此提升了其小说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占据小说文坛重要位置。悲剧意识作为王安忆主要创作方向之一,她通过对悲剧意识深层次的表述,深刻描述了人们内心的悲痛和生活的悲剧。基于此,本文笔者通过对悲剧意识的内涵进行概括、总结,并对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形成原因和显现情况展开系统、全面的探讨与研究,以此来详述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其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 悲剧意识的内涵
伟大的文学作者鲁迅先生曾经指出,所谓的悲剧意识,即就是人们将自己最美好、最值得拥有的东西破坏给别人看,比如:人性、道德、生命、爱情以及人生观等。本文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和论述进行概括总结,认为所谓的悲剧意识,实质上指的是人们生存、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悲壮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也作为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真实写照。由于人的生存环境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理想实现过程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些事情导致人们悲剧意识的形成。从某种层面来讲,悲剧意识并不可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人们勇于面对现实和命运的一种凛然正气,是智慧与勇气的综合体。因此,悲剧意识研究意义重大,将其融入小说创作中,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愿望,有利于人们现实生命观、人生观的形成。
二 王安忆小说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
1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
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作家,王安忆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其文学创作思路的影响极为深远,同时影响到小说作品中的理念和思维。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大多数发掘于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民族的担忧意识,并表达出对生活在悲剧环境中形形色色人们的一种怜悯和同情之情。受到传统文化背景的深层次影响,王安忆小说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悲剧之情,直接与所生活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在阅读她所创作的悲剧小说的时候,能够通过里面的语言措辞,深刻体会和意识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与此同时,可以读出身处在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下的王安忆,其小说的悲剧意识源于何处,并且向读者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让读者如何去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受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深度影响,古代文人骚客对统治阶级、社会的不满,往往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均向后人传达出对国家的一种悲剧和忧患之情。
除了受到国内传统文化的影响,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的产生,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样存在主要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有幸出国旅行,她走访了美国多个城市和地区,领略了美国的文化意蕴,回到中国之后,她将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进行归纳、总结,并将美国等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对比研究,她认为,尽管西方文化先进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心灵得不到慰藉,悲剧之情油然而生,西方文化让自己显得更为落寞,心情更糟。在此背景下,激发了王安忆的民族创作意识,她将小说写作的重点放在民族悲剧意识的探究方面,积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并将悲剧意识巧妙的融入其中。
2 心路历程与生活环境的共同影响
伟大的学者沃伦曾经指出:“创作者作为作品的灵魂与基础,作品中能够准确流露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对文学作品的精读,就是对文学作品创作者的深度研判”。因此,我们在探究王安忆小说中悲剧意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王安忆本人的一种理解与参透。从某种层面来讲,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源自于她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环境,在生活过程中,逐渐所累积起来的一种心怀与理念,最终形成一种潜在的悲剧意识。王安忆出生于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之家,父亲从事戏剧表演,母亲从事文学创作,在这种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王安忆从小受到戏剧和文学的双重熏陶。然而,由于父母亲的日常工作安排十分紧凑,基本上没有陪伴王安忆的时间,王安忆通常自己一个人待在狭小的空间里,独自想象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在成长的年代里,父母对王安忆姐姐的宠爱程度远远大于自己,尽管王安忆能够得到物质生活层面的满足,但是在情感方面显得十分空虚。同时,由于母亲自命清高,不允许王安忆与姐姐同其他孩子玩耍,怕被其他孩子所带坏,这种大家闺秀的做法让王安忆深思不得其解,经常显露出悲剧性的一面。《忧伤的年代》作为王安忆的一部成名之作,在这部作品中,王安忆道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父母对姐姐的过度宠爱,让自己心灵受到极大的冷落,以及她在少年体校中与教师经常发生冲突,这使得自己有苦难言,没有诉说苦闷的对象,油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冷落与孤独感,自己与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成长之路上的各种羁绊与孤独,造成王安忆内心的空虚与悲剧,因此,在后期的小说、文学创作过程中,她总能够以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去参透,去发现与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总是充满一定的悲剧性、复杂性,自然形成独特的悲剧意识。
3 社会特征与时代背景的共同影响
王安忆所处的创作时期,正是我国“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代,当时的社会特征极其复杂,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的前行脚步。“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国文学领域一片狼藉,出现了一大批批判、反思、抨击、悲剧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批判和抵制,给他们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王安忆的悲剧意识与其他相关的小说创作家不同,她重点反映农村人、知识分子的悲剧意识,体现出社会的大众性和普遍性,描写的职业都是社会上最平凡、最典型的职业,从中挖掘其潜在的悲剧意识。《遍地枭雄》这部作品同样作为王安忆的一部典型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中,王安忆通过描写各地風生水起的巨大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呈现出大地的悲剧意识,通过飞速发展和快速建筑来反衬遍地疮痍之景象,这与社会特征和时代背景的共同影响密切相关。
三 王安忆小说悲剧意识的显现
由于出发点、侧重点不同,作者悲剧意识不同,所以悲剧意识的显现存在一定的差异。王安忆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独具一格,主要突显出三个层面的悲剧意识:一是命运悲剧意识;二是两性悲剧意识;三是时代悲剧意识。下面分别做以详细阐述:
1 命运悲剧意识
命运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不可预知的未知数,人们对于命运向来抱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恐惧性。长期以来,受到古希腊命运理论的影响,人们将命运喻为不可抗拒的上苍安排,认为人的命运由上天安排,与其在挣扎和斗争中死亡,还不如静静地接受上天命运的安排。倘若与命运作对,那么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王安忆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对各种命运观念均进行了详细论述,王安忆笔下的主人公大都为女性,由于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其命运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所以作为她选材的侧重点之一。《锦绣谷之恋》作为王安忆的著名小说之一,在该部小说中,王安忆分别进行了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男主人公为一名文学作家,女主人公为一名文学编辑,二人在一次意外中得到邂逅,在四目相对的一刹那间,他们融为一体,这一切来的恰到好处,来的正是时候,这就是所谓的天意,所谓的命运安排,命运早已将两人牵绊在一起,只是找个特殊的时间,让两个人彼此相知,这就是王安忆对宿命论的一次真实写照。在《米尼》这部作品中,王安忆进行了女主人公米尼形象的塑造,米尼经常充满忧伤情绪,认为自己的命运被一只大手所操作,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感到十分迷茫,正是这种迷茫的命运观,导致她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也造成其悲剧的生活和命运,将命运中的天命与宿命两种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两性悲剧意识
传统时代中,男尊女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作者的创作思维形成影响。王安忆的两性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男尊女卑层面之上,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而女性仅仅作为一种附属品,是男人统治和泄欲的工具,女性的文学地位同样很低。基于此,王安忆的小说作品中,突出女性的文学创作地位,对男性的地位进行了弱化,甚至被抛弃和颠覆。然而,在对男性地位颠覆之后,将女性彻底解放出来,却进一步加剧了女性的悲剧。王安忆著名作品《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王琦瑶的母亲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父亲显得十分无能,这也是王安忆的点睛之作。在母亲绝对统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王琦瑶,从小缺乏父爱,所以对男人有一种倾慕、依赖之情,在与李主任恋爱的过程中,她将爱情作为父爱,最终的爱情走向没落,之后与康明逊恋爱,这个高大威猛的男人看起来是十分坚强和勇敢的,但是当得到王琦瑶怀孕的消息之后,显得无所适从,最终选择逃跑来躲避现实,最后,王琦瑶谈了一次滑稽可笑的忘年恋,注定最终的爱情是失败的,充满了悲剧性的一幕。可以看出,王琦瑶的男人性格都是极其软弱的,与王琦瑶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也是導致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是两性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
3 时代悲剧意识
由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以其大多数小说作品中均充满了时代悲剧特征,流露出时代悲剧意识。那个时期的知青是时代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王安忆在《本次列车终点》这部作品中,专门进行了知青形象的塑造,重点描绘了知青回城以后的生活状态,李小琴为了回城,不惜献出自己的身体,这种时代悲剧性在知青身上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疤痕。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知青的尊严无处安放,他们的生活是无休止的伤痛,这种苦难的记忆将深深留在悲剧主体的思维意识中,成为不可消除的耻辱印记。与此同时,在《叔叔的故事》这部作品中,王安忆专门进行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知识分子作为特殊时期精神的食粮,但是却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生活压力,精神的折磨与心灵的空虚,使得他们的人格发生悲剧性的变化。此外,在《遍地枭雄》这部作品中,王安忆通过对都市民众悲剧故事情节的构造,她笔下的毛豆从小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之中,所有的事情均由父母为之安排,在这种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毛豆被另类生活所深深吸引,加入劫车行列之后,他寻找了空前的刺激与激情,这种堕落的表现正是对时代悲剧意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 马燕:《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2] 赵惠:《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3]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 盛婷婷:《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命运书写》,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