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2025-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共8篇)

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篇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

营销策略研究

报 告 人: 学 号:

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 导 师: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MBA)

二0一0年六月

目 录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

1.1 选题背景....................................................1 1.2 研究意义....................................................2

二、理论综述......................................................2

2.1公益创业的涵义及分类.........................................2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4 2.2.1 关系营销..................................................4 2.2.2 社会营销..................................................4 2.2.3 善因营销..................................................5

三、研究内容......................................................6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6

四、工作重、难点及拟采取的措施....................................9

4.1 工作重点与难点..............................................9 4.2 拟解决措施..................................................9

五、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安排......................................9

5.1 论文工作量..................................................9 5.2 论文预期进度安排............................................9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9

6.1 预期成果....................................................9 6.2 可能的创新点...............................................10

七、参考文献.....................................................11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了以市场作为调节资源主要机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结果是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直接资助经费逐年减少。而“市场失灵”导致人们对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伴随的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急剧膨胀。在这种传统资源不断减少而获取这些资源的竞争又加剧的情形下,非营利性组织面对着改善运作有效性和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压力。同时,经济的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导致社会财富不断集中在私营组织中,而公共的社会问题却不断加剧,社会迫切要求企业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主动地面对和解决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投资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回报。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公益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领导人通常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创业者,他们热衷于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思维引入到公益领域,以期克服传统公益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可持续能力不足等致命问题,社会企业的理念和实践因此开始生发。社会企业这种形式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呼唤,表明了时代的需求,也表明了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正在催化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全面地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均衡追求的梦想,经济上的可持续和精神上的服务社会正是社会企业想要实现的两个目标。

近几年来,社会企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创业活动已成为世界趋势。但在我国,社会企业的理念和实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国内的孵化器多为科技孵化器或大学生创业园,对于社会企业的孵化明显不足。

滴水恩家族从2004年开始探索公益创业之路,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公益创业界的一个品牌。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DSI)成立注册于2008年8月,是基于集群的高校产学研与公益一体化创业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兼顾社会效益的营利性企业。DSI,英文全称Dishuie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or,即滴水恩公益创业孵化器;同时还意味着Discover Social Inovation,即探索社会创新。它以“公益创业,改变世界”为出发点,以“孵化你我梦想,成就栋梁之才”为宗旨,不懈地播撒公益创业的种子,传播社会企业家精神,以求孵化更多的社会企业,成为中国的公益创业引擎之一。

迄今为止,公司搭建了中国公益创业网、滴水恩慈善论坛等网络平台,注册会员近万人;成立了滴水恩基金,已资助了30余名贫困大学生;孵化了益创培训中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心、天益传媒、天益环境发展中心等十余个子项目;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有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年会、中国公益创业论坛,承办了中华慈善论坛等;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挑战杯”金奖等荣誉,有关领导和成员还得到了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由此可见,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1.2 研究意义

作为营利性的社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必须考虑更多的受众可接受程度,社会企业提倡兼顾社会利益的创业,如何对此类特殊产品进行推广,成功地同其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满足顾客的需求,获得卓越的公司业绩,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就需要制定并贯彻执行营销策略。

笔者自去年9月份以来接触滴水恩项目,并于今年参加了由腾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社会企业商业计划大赛,进入了全国十强,因此对于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以该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实际形势进行全面的实际调研,在掌握翔实的相关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为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在当前的环境下促进自身的发展作出契合实际的指导,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二、理论综述

2.1公益创业的涵义及分类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新”、“ 社会创业”或 “公益创新”。

公益创业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其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界定“公益创业”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外对公益创业的界定很多,以下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的定义: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product of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networks that challenge conventional structures by addressing failuresin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currently cause the inadequate provision or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goods.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an be the product of for-profit or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of many hybrids in between these two poles.It is also found in the public sector.公益创业是个人、机构和网络,通过捕捉新机会,处理社会机构供应不足或者应对是社会环境产品分配不均,从而挑战传统结构失效的产物。也指营利或非营利组织的创新立业,而大多介于两者之间的。在公共部门也存在公益创业。公益创业特点:(1)sociality(社会性、公益性);(2)innovation(创新性);(3)market orientation(市场导向性)

Johnson.S混合模式的定义:约翰逊(Johnson.S)认为公益创业是一种混合模式,从公益创业承担组织的性质来说,这种模式既包括营利组织的活动也包括了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以及与政府跨部门的合作。这一概念意味着公益创业有着多种承担主体和多种形式,包括:(1)非营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社会使命进行商业运作;(2)营利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开展社会福利性质的商务活动;(3)营利企业基于提高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而开展的社会活动。

J.Gregory Dees(格雷戈里)的定义:他提出将公益创业和投资的经济回报分开来研究,认为公益创业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利用变革的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且为全社会创造效益,二是引用商业经营模式产生经济效益。

虽然各国学者对公益创业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公益创业既强调社会价值,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

总的说来,公益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创业是指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采用传统的商业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

而狭义的公益创业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来营利,或者创办非营利组织。

国内的公益创业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在公益创业的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在继承国外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公益创业的定义:“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初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

(2)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

(3)志愿公益活动

(4)产学研混合型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市场营销思想最初始于20世纪初,市场营销理论是在对实践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发展与演进的。当代市场营销理论在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理论之后,继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丰富,除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市场细分和定位理论、现代品牌理念、技术营销理念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关系营销、社会营销、善因营销理论等。2.2.1 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的概念是由美国营销学者白瑞(L.Beny)于1983年在一片服务营销的会议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但是,对关系营销的研究则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发源于北欧的诺丁服务营销学派以及产业营销学派首先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格隆罗斯是这样定义关系营销的:“营销就是在一种利益之下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只有这样,各方面的目标才能实现。这要通过相互的交换和承诺去达到”。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DonE.Schultz(唐·E·舒尔茨)将关系营销思想简单总结为4Rs,从而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 关联(Relationship)、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

4Rs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提高到宏观和社会层面来考虑,更进一步提出企业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与顾客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互动关系,企业的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企业利润的获得只是结果而不是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因此,该理论提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建立起事业和命运共同体,建立、巩固和发展长期的合作协调关系,强调关系管理而不是市场交易。

2.2.2 社会营销

1971年Kotler(科特勒)和Zaltman首先提出社会营销概念,其定义是:“社会营销是对用于影响某种社会观念的接受程度的流程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它包括产品规划、定价、沟通、分销和市场研究等要素。”此时,“社会营销”只是初步具备大概的雏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定义。

1989年Kotler和Roberto出版了第一本社会营销教材,比较完整地表达了社会营销的涵义:“社会营销是一种用于变革行为的战略。”“这个术语的意思逐渐演变为社会变革管理科学,具体指设计、实施和控制变革运动,实现在一个或者几个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目标接受者群体中提高某种社会观念或实践的接受程度的目的。社会营销利用市场细分、消费者调查、产品概念开发和测试、针对性交流、便利设施、鼓励手段和交换理论的概述,追求目标接受者反应程度的最大化。”

1994年Andreason对社会营销早期的定义进行了审慎的批判,他给社会营销定义如下:社会营销是将商业营销的概念和工具运用于旨在影响目标群体自愿行为的计划中,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目标群体或其所处的社会整体福利。1995年他在其著作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定义,将“运用”具体化为“分析、计划、执行和评估”。

Kotler等2002年给出了社会营销的最新定义:社会营销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营销主要是从营销的内容和目的的角度来进行界定的,对于社会营销活动的主体是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则不是区分的关键点。2.2.3 善因营销

善因营销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Varadarajan(瓦拉达拉金)(1986)被认为是将善因营销提升到理论高度的第一人,他把善因营销定义为:制定和执行营销行动的过程,这种行动具有特定的含义,当消费者参与满足组织和个人目的的产品交换行为时,企业将一定数量的收益捐献给特定的慈善事业。这个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是 Varadarajan的这个定义没有考虑到善因营销实施的其它活动 ,仅仅将善因营销局限于产品的销售过程。

后来的学者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延伸,Barnes(巴尼斯)等人(1991)认为善因营销是一种用来增加企业盈利能力的企业慈善活动,企业慈善捐赠不一定要与企业具体的销售活动联系起来;Andreasen(1996)认为,如果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所进行的营销活动对企业的销售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都可以被称为善因营销;Maignan等人(1999)提出,善因营销是公司是基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的责任,这个概念的范围已经相当宽泛,将善因营销拓展出了单纯的捐赠活动。虽然大家意识到了 Varadarajan定义的局限性,但是后来的定义都没有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到目前为止,被广泛接受的,仍然是 Varadarajan等人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于善因营销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善因营销的定义很多都是基于 Varadarajan的解释。如曾朝晖(2005)对善因营销下了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他认为善因营销就是通过赞助、捐赠等公益手段对企业社会公众形象进行商业推广的营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销方式;沐子健(2004)则认为,善因营销应将企业与非营利机构(特别是慈善组织)相结合,将产品销售与社会问题或公益事业相结合,在为相关事业进行捐赠、资助其发展的同时,达到提高销售额、实现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社会形象的目的。总体上看,我国学者给出的定义虽说表述方法各有不同,但普遍接受善因营销既有经济动机、又有社会动机这样一个概念。

关于善因营销类型的划分也颇有不同。Barnes等人(1991)根据善因营销的持续时间将善因营销划分为持续进行的(ongo2ing)和一次进行的(onebased promotion)、联合议题倡导(joint issue p romotion)和授权(licensing)三种类型。我国学者高定基(2004)提出了6种善因营销类型,包括销量决定型、公益事业冠名型、义卖捐赠型、抽奖捐赠型、主题活动型、设立基金或奖项型。

三、研究内容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文选择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营销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层层深入。

首先对社会创业和营销理论进行综述,再对滴水恩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公司所拥有的内部资源等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出滴水恩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构建SWOT矩阵,进而制定适合滴水恩公司的营销策略,最后从营销策略的实施与保障进行阐述。

3.2 论文框架图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3.3 论文主要章节安排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综述 1.2.1公益创业理论综述 1.2.2营销理论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滴水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2.1行业环境分析

2.1.1国内企业孵化器行业环境分析 2.1.2社会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2.2滴水恩公司基本状况分析 2.2.1公司及其孵化项目

绪论行业环境分析滴水恩公司基本状况滴水恩公司SWOT分析市场细分滴水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滴水恩公司市场选择及定位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滴水恩公司营销策略制定渠道策略滴水恩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促销策略其他营销策略结论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2.2.2公司营销现状 2.3滴水恩公司SWOT分析 第3章 滴水恩公司市场选择与定位 3.1市场细分 3.2目标市场选择 3.3市场定位

第4章 滴水恩公司营销策略制定 4.1产品策略 4.1.1品牌建设策略 4.1.2产品品质策略 4.2价格策略

4.2.1定价的影响因素 4.2.2定价方法分析 4.2.3具体定价策略 4.3渠道策略

4.3.1传统营销渠道策略 4.3.2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4.4促销策略 4.4.1广告策略 4.4.2销售促进策略 4.4.3关系营销 4.5其他营销策略 4.5.1社会营销 4.5.2善因营销

第5章 滴水恩公司营销策略实施

5.1 实施的组织保障 5.2 实施的企业文化保障 5.3 实施的资源保障 5.4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论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四、工作重、难点及拟采取的措施

4.1 工作重点与难点

本研究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对企业外部与内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而为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制定做出相关建议。作为营利性企业对社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必须考虑更多的受众可接受程度,社会企业提倡兼顾社会利益的创业,如何对此类特殊产品进行推广,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指导,这是本论文的难点所在。

4.2 拟解决措施

1.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社会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文献和案例,搜集社会企业的现状、发展报告,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研究;

2.定期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密切跟踪国内外行业最新动态,对现有的研究进行补充,同时可以请教行业内的专家;

3.加强与公司方面的沟通,方便获取第一手资料,提出与公司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策略。

五、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安排

5.1 论文工作量

论文工作量为4-5万字左右。

5.2 论文预期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0年7月1日-2010年8月30日 2.调研阶段:2010年9月1日-2010年12月30日 3.初稿阶段:2011年1月1日-2010年2月28日 4.修改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31日 5.定稿阶段: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30日 6.答辩阶段:2011年6月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6.1 预期成果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希望能够对社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做出一个较为系统的探讨,分析建立一个系统的市场营销体系,并对其作出验证,解决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国内整个社会企业的发展有所促进与启发。

6.2 可能的创新点

通过对社会企业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研究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尤其针对其经营模式、竞争环境的不同给予了深入探讨,得出了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独特的营销模式,促使企业能够迅速成长,保证高效有序的经营,灵活地应对经济环境、行业竞争与格局的变化,同时为国内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七、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梅清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区云波.关系营销【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田同生.客户管理关系的中国之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曾朝晖.美国公司慈善活动的变迁 [ J ].社会观察, 2006,(8): 26.【5】沐子健.善因营销的实施之道 [ J ].中国企业家, 2004,(5): 127145.【10】菲利普.科特勒,郭碧翔.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J].商业研究,1985,(02)

【11】21世纪营销趋势探索[J].经济师,2002,(12)

【12】奚中利.浅议对市场营销的再认识[J].新疆金融,2005,(03)【13】让·皮埃尔-艾尔菲.市场营销的变革[J].中国禽业导刊,2001,(19)【14】王学海.社会营销概念的演进——兼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江汉论坛,2005,(05)

【15】论社会营销[J].管理科学文摘,1998,(06)

【16】陈晓慧,梁书凯,张孝卫,段鹰.论社会营销及其行为改变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17】陈勤,陈毅文.慈善组织社会营销与个人公益消费动机研究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7,(01)

【18】闫东云.关于企业开展社会营销的思考[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1)

【19】罗瑛.我国绿色营销初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03)

【20】罗瑛.论知识营销[J].浙江社会科学,2001,(01)

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篇2

在调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 我们以湖南省益阳市四所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 对体质健康和监测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整体上, 益阳市高校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质量监测管理工作中, 紧紧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以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为根本, 牢牢把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质量这个关键, 按照“以健身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素质培养思路, 加强内涵建设, 突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实施过程监控, 以二级院系目标为重点着手, 扎实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管理等工作, 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监测体系。

1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状况

1.1 以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确保测试质量监控地位

建国60多年来,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 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2007年4月23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指出,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等一系列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质量、确保体质健康监控地位的文件, 为此, 我们建立了由目标体系、监控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运行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奖惩体系等7个子体系构成的体质健康监控体系。从1985年开始, 我国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 在全国范围内对多民族的7岁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 定期公布调研结果, 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 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 把加强青少年体质、大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在端正办学思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体育教学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明显进展。益阳市高校把“提高测试监控质量”作为学校体育“一把手”工程, 在调查得出, 各校已经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列入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学年通过学校教学工作例会下发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知, 实行教学处室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学校组建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明确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分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教务处长负责下发测试通知, 各二级院系院长、主任为体质健康测试第一责任人, 体育教师依据测试要求等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2 实施《标准》列入教学目标考核制度

二级院系教学工作目标考核是构建“学校主导、院系主体、全员参与”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将《标准》的实施纳入教学目标考核中, 使学校实施《标准》工作有章可循, 公平、公正, 学校在年终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实施《标准》管理 (占10%) 的考核方法。自新《标准》实施以来, 各校将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每年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同时,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向二级院系征求意见, 进一步完善了监测管理方案。益阳市四所高校中, 湖南城市学院荣获“2008-2009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06年、2010年荣获“湖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3 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综合素质考核制度。

新《标准》实施以来, 各校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转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实施通知, 进一步改革学生综合考核方式和体育课程考核内容,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标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内容之一。师生对制度实施的反应良好, 人才素质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4 推行导生制, 营造健身活动氛围

为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营造健身活动氛围。在湖南城市学院的大力推广下, 各校大学体育建立“导生制”, 从2004年开始正式推行大学体育“导生制”, 由体育优秀生、班干部、体育专业 (有体育专业的学校) 学生进行课外健身指导。同时为鼓励“导生”发挥积极作用, “导生”成绩占体育课程考核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的10%。这一健身形式的推行, 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5 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学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质量监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试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测试中心直接执行, 每年召开一次测试工作专题会议, 明确了“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有效开展测试工作”的具体要求, 明确了二级院系的教务、辅导员的重心工作在于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 牢牢把握好综合考核质量关, 而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一是严把测试质量关, 着重宣传健身作用;二是重点把握好课外健身辅导关, 加强课外健身;三是严格把握补测关;四是规范测试管理和测试文件的归档建设工作。自2004年以来, 已归纳建立了历年的电子和纸质档案。

1.6 引导学生参与质量监测

一是建立体质健康个人信息, 实行学生网上查阅体质健康个人成绩与成绩分析, 以及运动处方, 测试时间、测试项目。二是能查阅不同学年间的健康成绩与比较分析。以利于指导学生自我参与健身或健身项目的选择。

1.7 完善测试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一是网络反馈。建立个人和二级院系体质健康信息账号, 让每位学生和二级院系责任人及时了解和掌握每学年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二是以简报的形式, 将测试成绩及时报道, 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健身条件建设方面及时通过教务例会下发给二级院系, 将达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不及格学生及时通知, 加强课外健身及补测工作。

2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发展现状

2.1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学校体育工作包括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均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纳入到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 同时给予了相应的测试工作量, 配备了和及时更新了体质健康测试仪, 配备了的测试仪器室, 组建了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为实施《标准》创造了一切有利条件。

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统一测试、不定期补测后收集、整理、上传完成各年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任务。以及及时反馈给各二级院系。

2.2 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分析

2.2.1 身体形态

从测试统计得出 (2011与2012年比较)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的身高有一定的增长, 女生的增长幅度大于男生, 男、女生的身高增长水平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男生的体重增长数也较为明显 (P<0.05) 女生的体重也有一定的增加, 但不明显。表明近年来湖南益阳市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一现象与当前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有较大关系。值得关注的是, 女生在身高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体重却没有随之而明显增加, 其身高、体重发展表现出不均衡的态势, 调查得知:这与当下女生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学生体重指标的增加从身高标准体重来分析属脂肪性体重的提高, 男生相对女生较多。

2.2.2 身体机能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肺功能的一项常用指标, 较2011年来看经过一年的体育课锻炼, 2012年大学生的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 男、女平均提高了154.01m L和185.66 m L, 一年来变化水平非常显著 (P<0.05, P<0.01) 。通过以上比较, 可以看出一年来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出现了增长现象, 这说明通过一年的体育锻炼, 益阳市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身机能通过锻炼是可以提高的。当然这一变化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活动时间大量增加和体育课的科学开展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2.2.3 身体素质

测试数据显示:男、女生的握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不显著;男生的下肢爆发力 (立定跳远) 比2011年有一定提高, 而女生则出现下降, 但这种提高和下降程度均不显著;在耐力素质上 (男生1000m, 女生800m) , 男、女生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经检验, 差异性显著性 (P<0.05, P<0.01) 。女生的下肢爆发力降低, 这可能与女生过度追求所谓的“骨干美女”而进行不正确的减肥如绝食等, 从而造成了营养不良导致下肢力量减退。中长跑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广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及上体育课时, 中长跑这一体育项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怕吃苦, 说到跑, 不仅女生, 而男生都害怕跑。这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益阳市四所高等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 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出现上升趋势。其它三所学校的大学生身体素质2012年与2011年相比呈现负增长趋势, 在耐力及力量素质方面尤为明显。

3 湖南益阳市大学体质健康发展与监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益阳市无论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学生的营养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按正常逻辑推断,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应该提高。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完善, 素质教育不断加强;②大学体育条件、锻炼环境不断得到了改善, 完全能满足学生大学生健身的基本条件;③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习的压力应该没有中学时代那样紧张,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④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 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⑤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规律:人的身体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然而,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的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⑥造成益阳市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与几所学校的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交流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制度不落实, 信息反馈不到位、不及时、体育教学中健身意识的教育严重不够、不够深入, 以至于学生对健身的态度不端正, 健身能力差。然而, 这些问题仅靠具体执行者的一线体育教师是无法长期保障这项工作的质量。在当今讲究生活质量的年代, 大学生健身意识淡薄, 身体素质出现下滑现象值得教育者们深思和亟待改进。

4 建议

4.1 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素质教育的干预力度。

4.2 加强大学体育改革力度, 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施路径。

4.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 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建立健全校本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

4.4 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倡导甘为学生奉献的师道德风范,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恒, 李静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锻炼标准的变迁[J].体育学刊, 2011 (09) .

[2]李征, 刘莉.北京邮电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2) .

[3]翁惠根.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管理建“三合一”高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7) .

开题报告:从蓝图走向实施 篇3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后者把需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成为表格式,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开题论证时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一)开题报告的定义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经申报批准立项之后,课题负责人在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而修订的报请专家论证的课题研究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课题实施方案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更加科学。所以,开题报告也被称为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论证报告。简言之,开题报告是课题承担者对教育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二)开题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开题报告的读者对象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开题报告要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成果形式等写清楚,同时要阐明完成这一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研究课题所依据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所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是否合适,人员的科研基础是否符合条件。

2.实用性。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或教学实践,同时可以推动他人的教育或教学的发展与变革,或者能填补空白,开拓新的领域。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实践层面,还应体现在理论建树与创新,这是科研课题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3.竞争性。开题报告的前身是课题评审书(有的上级主管部门还要求附有可以匿名评审的论证报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申报课题是为了立项,不是每项课题申报都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部分课题立项后还能获得研究经费,错失了申报时限,就失去了立项机会。

(三)开题报告、论证报告与研究方案

如果课题还没有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评审立项,开题报告就是在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研究方案或是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整体设计。所以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开题会上,专家们主要对课题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进行论证,所以开题报告也称为课题论证报告。论证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教育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论证报告,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论证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

研究方案主要是写给课题组成员阅读和使用的,它的特点是: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具体可操作。课题研究方案是一项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称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的设计蓝图,是开展研究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统一课题研究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有了一个好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为什么要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日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准绳,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对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1.通过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加以整理、概括、表达,使具体的研究目标、内容、步骤、方法、条件等清晰化,从而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行动提供科学规划。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开题报告非常重要。如果课题一旦被批准,得以正式确立,还可以通过开题报告,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2.通过开题报告可以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陈述自己的规划,以获得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作为立项依据,以决定是否批准立项。课题一经上级部门批准,开题报告就成了课题任务书,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实施课题管理,按照其内容和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它还是科研课题结束时验收和鉴定成果的标准。

三、怎样写开题报告

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需要写开题报告,也就是报请上级批准的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总体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开题报告的第一步,“题好一半文”。

(一)选题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一所小学的选题是“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属于教育科研的尖端领域,应该是教育部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所小学明显不能承受,无法完成研究任务,因此应重新选题,注重可操作性。选题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合乎时代要求。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尊重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当前的选题要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教师角色、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型课题值得我们去选择,去研究。二是选题要具有实践性。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必须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题要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要体现校本研究的理念,把学校当成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把教室当作研究室,搞好教育科研具体实践。三是选题要有连续性。(1)一所学校前后的主课题要连接。前一个主课题通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结题后,要以此为基础,向深一个层次或更广层次做研究,这样的研究十年、二十年下来,研究领域和对教育实践的推动就更系统、更有效。(2)主课题与子课题要衔接。要紧紧围绕主课题研究目标来设计子课题,同时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前后左右要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本校教育科研体系。四是选题要有实用性。教育科研课题不能成为花拳绣腿,不能成为应付检查的花架子,要真正体现实用性。一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要实用,要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对具体工作有指导价值。二是课题研究的内容要实用,要符合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之需要,不能成为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

(二)结构

一个完整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或子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过程设计、课题研究方法设计、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等几个部分。在此,不一一陈述各个部分的写法,就主要的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1.课题名称

一个课题名称起得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一是课题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普通高中教与学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普通高中,研究问题是教与学品质提升,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二是课题名称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没有语法与逻辑错误,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三是课题名称要简洁。课题名称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近几年来,出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丰富性以及课题名称表达形式的创新,有些课题名称呈现了一些变式,如“分布式课程领导:一项合作与赋权的学校变革行动研究”课题名称中间使用冒号,“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教研范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与“电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基于企业研修视角”两个课题名称中“基于XXX”或前置或后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同一研究领域”不等于“同一课题”,还包括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不同课题。“现状”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重在对“现状”的分析、提炼和概括,而不是罗列。要聪明地借鉴而不是贬低他人成果,没必要将自己课题和他人课题“对立”起来,也不要“表白”过度。要用“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成果的整理。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研究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缺陷,要是别的研究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具体地说,文献综述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包括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这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经典性不够,可以从简。二是随时整理。要随时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开题报告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随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三是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文献综述切忌把自己看过的文献一篇一篇地总结下来,一定要按照问题分类进行综合性叙述、分析与评论。

3.研究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研究目标要指向课题所想解决的特定问题。研究目标的表达要概括化,体现一定的抽象度,能够整体把握。研究目标一般可从理论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维度,分别描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发展性结果状态。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目标是“回顾反思学校百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理性思考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维度和路径,确立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文化承创的操作体系,推进我校管理、课程、教学、师生、环境的优质特色发展,以优质强化特色,以个性彰显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学术性示范高中。”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水平。研究目标不宜偏高或偏低。

研究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研究内容落实研究目标。课题有了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更具体、更明确,它是一项课题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内容忌面面俱到,忌工作话语,要紧紧围绕课题名称特别是核心概念从各个侧面进行思考和选择,以子课题名称加研究要点的形式表达,以体现研究个性和特色。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内容(子课题)包括百年文脉回溯及其价值研究、优质特色发展的理解及其实现路径的理性思考、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研究、主题单元式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实践研究、学校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的研究、教师自能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自能发展”视域下的高中生社团建设研究等共计9项,每项子课题陈述研究要点,如子课题“‘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的研究要点是: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理性思考、“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整体设计、基于创设物质情境的“晓庵天文馆”建设、以“晓庵天文研究所”为载体的天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炼“晓庵天文研究”的文化特质、评估“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对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意义。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在研究内容设计与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二是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三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四是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开题报告,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比撰写一篇教育论文复杂得多。只有在系统思维中认真、科学地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以及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一项课题研究的整体性的精心设计,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徐炳嵘,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室,215200)

大学医学开题报告 篇4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1.课题任务

本课题是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波提取电路的设计。设计采用数模转换器MAX1240芯片组成AD转换电路加上带通滤波电路、放大电路进行电压数据采集,然后将采集的脉搏信号即模拟电压值转换为12位数字值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此数据处理为2个字节,低字节为低8位数据,高字节的低4位为数字电压值的高4位,进行数据处理后在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出去。

2.课题目的

进一步了解单片机,掌握信号调理部分电路组成及设计方法,以及单片机设计数据信号采集电路的方法。

二、调研资料情况

当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近年来光电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发展很快,这是由于光能避开强烈的电磁干扰,具有很高的绝缘性,且可非侵入地检测病人各种症状信息。用光电法提取指尖脉搏光信息是当前最好的方法。

脉搏波检测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 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目前的指端脉搏检测系统都是采用模拟技术来完成滤波,放大整型等处理,再经过模数转换和进一步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硬件的复杂程度,增大了功耗和体积,更主要的是增加了系统不可靠和不稳定因素。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脉搏波的波形

脉搏波是心脏的搏动(振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 外周传播而形成的,因此其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物理和几何性质--动脉的弹性、管腔的大小、血液的密度和粘性等,特别是与动脉管壁的弹性、口径和厚度 密切相关。实验发现动脉血管的弹性越大(即顺应性越大),则脉搏波的传播速度越小;动脉管径越小,速度越大。故通常沿主动脉到大动脉、再到较小动脉,脉搏 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大。

脉搏波周期图的标志点特征与其对应的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心血管功能参数指标信息的正确提取有着重要影响。如图1所示,b单波起点(主动脉脉瓣开放点),c主波波峰(主动脉最高压力点),d重搏前波波峰(c点压力下降后第一个拐点,是左心室射血冲击主动脉发生弹性振动造成的),e舒张期开始点,f重搏波波谷(房室瓣开始打开,左心室开始充盈的标志点),g重搏波波峰(f点后动脉压力继续上升的一个高峰)。Ps为收缩压,Pd为舒张压,Pm1为收缩期平均压,Pm2为舒张期平均压。

图1 脉搏波的具体特征

主要参考资料

[1]wenku.baidu.com/link?url=7Z9o5jW68XKWE0NaLZ1GKdLKrcaFSWGIjWKe988_YWveCz-t_X6nnoTTofY5ouYUOcdbJLUwI-sk9gs0OnNueXAOoYqcQQlUlgLmALAHkRi(有关他人的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波提取电路的设计方案)

[2]wenku.baidu.com/view/9b9e716f1eb91a37f1115cda.html(脉搏波的特征监测)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4] 周润景 .单片机电路 设计、分析与制作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月1日第1版

[5] 张永格/黄庆华.单片机开发技术与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

[6] 凌阳科技.《凌阳16位单片机开发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7]: SGS-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Application Note.《Applications of Mololithic Bridge divers[M] 》

[8]: Nordic VLSI ASA PRODUCT SPECIFICATION.《433MHz Single Chip RF Transceiver Nrf401[M] 》. February.

[9]谭浩强. C程序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初步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图2 总体系统框图

总体流程为:先由脉搏波信号提取模块的HKB型压电脉搏传感器提取脉搏波,然后进入脉搏信号调理模块进行滤波放大,之后将调理好的数字波送到A/D转换模块,由MAX1240转换为模拟波形在传入单片机处理,最后单片机处理完成的波由串口通信模块传递给PC机。

1.脉搏信号提取模块

当前,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取脉方法是独取寸口法,此处动脉行径较固定,解剖位置较浅,毗邻组织较分明,因此成了脉诊有利位置。本课题采用HK2000B型压电脉搏传感器,其精度小灵敏度高,输出为模拟信号。

附其出厂技术指标;

(1)电源电压:DC5—6V;

(2)压力量程:-50—+300mmHg;

(3)灵敏度:2000μV/mmHg;

(4)灵敏度温度系数:0.0001/°C;

(5)精度:1.5%;

(6)重复性:0.5%:

(7)迟滞:0.5%;

(8)过载:100倍。

2.脉搏信号调理模块

(1)滤波电路

常规脉搏信号的`主要频带范围是0.1—40Hz。为防止处于干扰环境是脉搏信号中混入各种噪声,因此在本系统中设计了通带频率为0.1—40Hz的带通滤波电路,将脉搏信号的有用成分从采集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本课题带通滤波器将采用44Hz的二阶低通滤波器级联0.1Hz的二阶高通滤波的方法实现。

(2)放大电路

使用三极管与电阻组成一个放大电路,参考倍数为8—10倍,具体放大倍数在仿真时可以测试出来。

3.A/D转换模块

MAX1240称作模数变换器;简称“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装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须经各种检测装置,以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作为模拟量,随时提供被控制对象的有关参数(如速度、压力、温度等)而进行控制。计算机的输入必须是数字量,故需用模数转换器达到控制目的。

主要参数

1.2.7V—3.6V单电源供电。

2.分辨率为12位。

3.最大采样率73K次/秒。

4.低功耗,37Mw(73Ksps),5Uw(待机工作)。

5.内部提供采样/保持电路。

6.内部提供转换时钟。

引脚3(即SHDN)为控制端,其值取0为待机工作模式,取1为正常工作模式,也可悬空,此时内部电源无效,可在管脚3(Vref)外接参考电源。

图3 MAX1240内部管脚图示

4.单片机模块

本课题采用AT89S52单片机,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造价低廉且通用性好,市场应用成熟,其中AT89S52低功耗,高性能方便各类程序测试调试,很是适合本设计故而选它作为课题单片机。

5.串行通信模块

串行通信可分为异步传送和同步传送两种形式,异步传送的特点是数据在线路上传送不连续,但通信双方必须事先约定传送的字符格式和波特率。同步传输的速度高于异步传输,但硬件设备较复杂,而且对同步时钟信号的相位一致性要求严格。

下面是对串行通信的几个一致的概念和标准:

1)传输率:即波特率,范围一般110—9600。

2)RS232-C:EIA电平与TTL电平转换,需要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

3)3.0—5.5V电源供电。

4)300μA低供电电流。

5)只需外接0.1μF电容。

6.电源模块

脉搏调理电路需求-5,V+5V模拟电源,单片机需求5V数字电源,A/D转换器和MAX3232需求3.3V数字电源,数字电源需和模拟电源分离。

四、预期结果

完成脉搏波提取的电路并仿真成功,能够测试记录波形,顺利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进行硬件操作,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

五、进度计划

第一、二、三、四周:调研资料。

第五、六、七周:将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习。

第八、九、十、十一周:开始进行电路的设计,仿真。

第十二、十三周:调试电路并进行最后的修改。

第十四、十五周:撰写毕业论文。

山东大学开题报告 篇5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XX

学 号:

XXXX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指 导 教 师:

XXXX

填 表 日 期:

-03-01

山东大学教务处制

论文题目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分析与风险控制

基础理论

指导教师科研项目

国家项目

应用研究

部省(市)项目

开发研究

学校项目

生产单位

自 拟

论文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主要内容:

(1) 介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基础理论

即金融服务外包的定义

类型以及对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 介绍目前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

发现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目前仍不成熟

监管政策还不完善

需要确定核心业务

合理筛选适宜外包金融服务的范围

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

统筹规划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

(3) 分析金融服务外包常见的业务以及存在的风险

(4) 针对以上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进行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监管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对于了解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

分析中国国内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同时

对于了解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情况

学习与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

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了解国际金融外包动态

借鉴国外金融外包的经验

把现有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去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1)曹淑艳: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现状与风险监管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第12期;

(2)张秋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现状及其风险监管

《浙江金融》

第10期;

(3)郭英见:银行IT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策略

《中国金融电脑》

第1期;

(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金融服务外包:国际清算银行

中国金融

论 文 写 作 计 划

( 2010 年 2 月 1 日 至 2010 年 5 月 31日)

起讫时间

论文各工作阶段的要求

检查情况

2.1-3.20

3.21-4.20

4.21-5.10

5.11-5.20

5.23-5.29

6.2-6.3

3月20日前交开题报告

5月中旬前交中期检查表

5月10日前交论文初稿

5月20日前交论文正稿

指导教师评语

毕业答辩

提交开题报告

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提交初稿

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字:

初稿完成日期

2010-05-10

定稿日期

2010-05-20

院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注:本开题报告填写一式二份(学院、指导教师各一份)

??

??

??

??

2

管理与经济大学开题报告 篇6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五个方面是:

(一)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三)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XX效绩进行评价。

四、本文研究的结果。

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篇7

(一) 研究目的

1. 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的教育法规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积极发展业余训练,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这些规定使我们明确了体育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落实国家的这些要求。

2. 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改进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

当前, 很多地区和学校都把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工作看得很重。但在落实的过程中, 多流于形式, 教练的各种培训没少搞, 钱没少花, 结果训练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诸多, 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 致使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工作仍是一个难题。研究本课题, 可以克服上述弊端, 找到学校的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策略, 进而提高学校学生的整体运动水平, 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为其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 研究现状

基础教育改革以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尤其现在, 体育成绩也作为学生升学成绩的一部分。基于此, 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业余训练和体育锻炼, 这已成为当前体育发展的趋向。

从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看, 大连地区的作法影响较大。现有市属体育运动学校6所, 省、市共管体育学校1所。如, 大连市业余体育学校、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大连市航空运动学校、大连市射击运动学校和大连市体育学校。多年来, 他们坚持刻苦训练, 稳扎稳打, 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 为祖国赢得了殊荣。

从一个学校或训练基地看, 大连马家军田径训练基地的做法较有影响。他们提出了“马氏训练法”, 即“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践、大运动量。实践证明, 这种训练法针对田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马家军队员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均较高。

上述地区和学校的一些做法, 对本课题研究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但从我们收集的资料看, 现有的作法, 大多局限于田径队训练管理和训练方法方面, 而对“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兴趣和多方关系协调性方面”作为课题研究的实是少见。为此, 本课题的研究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可以顺应教育发展形势, 解决目前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相关问题, 提高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整体运动水平, 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推动学校和地区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发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 概念的界定

“体育田径业余训练”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 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组织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 在课余时间里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田径专项运动技术训练和比赛的体育活动。

“实践研究”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本课题研究, 主要指根据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 通过行动研究, 促进学校体育田径业余训练, 提高学生整体运动水平, 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 研究内容

1. 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调查分析;

2. 探索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策略。

(1) 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管理策略;

(2) 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兴趣策略;

(3) 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多方关系协调性策略。

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搜集、学习相关文献, 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获取相关的理论及经验, 形成研究思路。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对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策略指导下的训练变化情况的了解。3.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探索初中生体育田径业余训练策略。

(二) 设备条件需要

1. 研究资料和技术设备。

学校建有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 藏书上万册, 资料丰富;学校有校园网, 拥有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学校每个办公室都配有电脑, 上网快捷, 学习方便;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期刊学校都为课题组优先提供。

2. 研究时间。

湖南工业大学开题报告 篇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上一篇:淄博中考英语作文及范文下一篇:炊事员岗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