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篇1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Fh“数学滚出高考”引发的思考

文 谢思思

摘 要: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及技巧,导致数学很难,介绍一些数学学习小技巧,希望可以给大家借鉴,好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数学不再那么难。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技巧;思考

最近的“数学滚出高考”**引起了我这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在众多高中生学习调查中,大家反映最难学的是数学,确实在高中课外辅导最盛行的还是数学。数学难学而又不得不学,确实是个头痛的问题。实际上,数学对人的思维锻炼是终身的,潜移默化的,与其让“数学滚出高考”还不如来探讨学习技巧。

一、巧做笔记

很多思维细腻的学生喜欢做笔记,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全记下,实际上这对于数学而言是不科学的。数学笔记力求做到“全而不齐”,即整个课堂的思路及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笔录下来,其他内容主要跟老师思路来理解,尤其是一些例题,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一味地抄是不可取的。

二、会做小结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问到的是:“老师我平常都懂了,可是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会呢?”在每个周末或者每学完一个章节后,不妨在笔记本上单独腾出一栏来做小结,小结内容包括:知识点的关联、重要公式、经典例题,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目的是打通每一章节知识点的关联,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思路。

三、读透课本

现在很多学校用学案,实际上我们不能脱离课本,要读透课本。()笔者曾经访谈过一些高考状元,曾经有一位状元没有做过一本完整的习题册,他的方法仅仅是把课本中练习题全部做完,读透里面的知识点与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盲目的题海战术。

四、其他小技巧

将每本书重要公式和技巧以及老师上课补充的重要定理公式记录在课本第1~2页的空白处。对于类似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有众多的练习及课本需要重新复习,我们只有在平时就把重点记录在空白页,最后关键时刻只需翻回第1~2页就可以快速复习每本书重点知识,效果显著。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具备以下几点:

1.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新的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

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而是应该是实质性的联系

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这些学习技巧实际上就是更好地使数学学习有意义。

有人说:“70%的人呼吁数学滚出高考,实际上他们不知道高考就是要剔除这70%的人。”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数学并不是用来“买菜”的,而是其中的思维方法终身受益,与其逃避高考不如全力以赴来一场有准备的仗。把握方法、直面高考,就能使我们在残酷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赢一场漂亮的仗!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篇2

一、结合拼音发音记单词

这是一种笨拙但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拼音字母是我们再熟知不过的,我们可以借助它的帮忙,去发出英语中的大部分字母的发音。可是它们的发音作为老师一定要强调只是相近,不能完全等同。要帮学生把汉语拼音和音标中形状相同、音相近的建立直接联系,如b,p,m,f,t,d,n,l,g,k,h与/b//p//m//f//d//t//n//I//g//k//h/。在小学语音甚至音标教学中没有必要告诉学生音标中的清辅音送气、不出声。浊辅音是不送气、声带振动。可以用根据模糊逻辑的原理告诉学生去掉声母中的o或者e音,初步便捷地掌握这11个辅音。汉语拼音的单韵母a,o,e,i,u对应的是英语的单元音/a:/,/O:/,/E:,/i:/,/u:/,尽管它们之间在口形、舌位上发音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差别。低中年级学生,本人认为可以提倡“模糊教学”。汉语拼音的复韵母对应的是英语的双元音。同单元音道理一样,英语的双元音和汉语的复韵母是形状相近、相同,音不同。有ai,ei,ui,ao,ou,iu与/ai/,/ei/,/au/,、/ou/,/ju:/。这样学生对英语字母的发音不再茫然。

二、固定字母组合发音记单词

我们在学汉字时,并不是一个汉字都是一笔一画地去记忆,而多数是根据部首组合来记忆。在记英语单词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记汉字的方法,把一些常见的字母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其他一些字母或字母组合组成新词,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记忆难度。如常见“bee”中ee发/i:/的音,当遇到“see”这个单词时,他们就会准确地发出此音。这样的字母组合有一些,我们把它记熟了,作为一个整体,遇到含有这样的字母组合的单词,记起来就简单多了。

三、联系记单词

知识积累多了,自然就会触类旁通,如我们学过“day”这个单词,就不难发出“way”的发音。像“thirty”(三十)中加s变为“thirsty”,同学也能准确发出“口渴”这个词的读音,这样我们既复习了旧词,又学会了新词,从而也省去了多记音标这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收效甚好。为同学们省去了依靠音标学单词,离开音标就无处下手的麻烦,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立的能力,如一篇新课文可提前预习。我常欣慰地听到他们会说:“It’s fun to learn English!”

四、模仿动物发音记单词

有些单词的读音与动物的发音很相像,在教学这样的单词时,先是提问学生让他们模仿出此类动物的声音,如狗是如何叫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为学说狗吠“woof”这个单词做好铺垫。如学说owl(猫头鹰)这个词,同学们对它的叫声可能不熟悉,我便借助动漫展示其声音,同学们在模仿其声音的同时,自然就对其发音/aul/不陌生了。

五、根据读音拼写单词

单词发音初步解决了,在拼写教学中,就会方便学生记住单词。因为英语是拼读语言,大部分单词符合拼读规则。因而,只要读音读准了,大部分单词是比较容易根据读音拼写出来。在学习新单词时,先将单词的读音读准,然后根据拼读规则记单词。记单词时重点记忆元音字母和含有元音字母的字母组合。因为辅音字母的读音比较简单,基本上同字母的音标相一致,而元音字母比较复杂,在开音节、闭音节中有不同的发音,而相同的字母又有不同的发音。因而记单词时,先把单词读准,然后再仔细看是哪个元音或字母组合发这个音,记住元音或字母组合,单词就基本记住了。在教学过程中,先把单词的读音通过音标呈现出来,领读准确后,并板书元音字母或含有元音字母的字母组合,让学生通过单词的读音填充所缺的辅音字母。这样,同学们在记忆单词时,就不会无规律地去死记,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六、区别相近的词形

在英语当中,会遇到很多书写相近的词形,学生们很容易混淆,为了让他们记忆深刻,比如我在讲授waiter和waitress时是这样设计的:wait是曾经学过的单词,很容易拼写,“男服务生”应在其后加“er”,那么“女服务生”就在其后加“ress”。因为女人喜欢漂亮,要烫着卷发“ss”,自然waiter和waitress的词义就很分明。在教学当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给学生减轻了负担,使他们愿意学,自然也在潜意识当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浅谈高中数学的学习技巧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技巧 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往往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变化,遭遇了很多的困惑,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了很多的误区,以至于学习成绩大起大落严重。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把握正确的方法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关键。

一、做好课堂笔记

记笔记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记忆是有周期的,并且会有遗忘现象的发生,一节课下来,一般的同学都只能记个大概,对细小的知识点容易忽视,或者对听课中存在的疑问也很快忘记,下次碰见还是不会解题,而记好数学笔记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记忆的缺陷,通过复习笔记,可以巩固、加深记忆。由于学生上课时是边听边记,所做的笔记难免会出现乱、杂、错的问题,为了方便复习,学生们有必要及时进行回忆,对笔记加以整理,进行查漏补缺和改错。当然,为了方便日后的检索,也可根据自身喜好把笔记按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或标记进行区分。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弄懂,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脑海中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对于一些题目和公式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让课堂上面的教学变的更加生动,不会因为学生什么都不懂,提问没有人回答,课堂变得枯燥无趣。学生在做课前预习的时候,对于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号,这样在课堂上面老师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去听,或者向老师进行提问,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实验证明,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听课效果要比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好。

三、课上注重听讲

课堂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前提要做好课前的物质及精神的准备,不至于出现上课时丢三落四的状况,另外上課之前也不宜做剧烈的体力运动或激烈的争辩等,避免课上气喘吁吁,心情难以平静。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听课全身心投入,即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口到。眼到:即是看老师的板书及自己的课本,看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及手势等。手到:即是在听老师讲课的基础上,记录重点及疑问部分,以便课后很好地复习巩固。耳到:即是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如何讲解以及归纳总结,此外,还要注意听同学答问,看看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心到:即是跟紧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理解老师是如何讲解及答疑。口到:即是主动参与回答问题及讨论。但凡能做到以上几点,便能精力高度集中,所学的知识也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四、课后及时巩固

数学课后,应该多做题,有效的复习课堂上面的知识,及时进行巩固。数学课上教师讲的理论性知识居多,虽有例子,但远远达不到使学生熟练的量。这就要求学生课下要多做题,及时巩固教师讲授的新知识。只有练多了,才能变书本上、课堂上的东西为自己的知识。教师一般都会留课后作业,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后作业外,也要有自己的计划,多做多练。在作业之前先复习,只有在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是一味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用回忆式的复习,把书本、笔记都合上时回忆老师上课时讲得内容,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等,尽量要想得全面些。然后再把笔记本和书本打开,比较一下是否有遗漏的部分,再重点记忆一下。

五、多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探讨

多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探讨问题,在课后,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进行问题的探讨,有利于相互发现问题,既有一定的竞争性,又不至于丧失信心。两人或多人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既学到了对方的长处,也展示了自己,使自己在数学探讨中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能有效提高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上面笔者提到的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多做多练、多与同学探讨问题都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多与教师交流沟通、独立完成作业等。好的习惯还包括平常对作业的按时完成,只有及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完成,才能按照老师的进度走,及时对知识进行掌握。在学习方法中,由易入难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习任何东西都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有难度的知识。由易到难的顺序还利于自信心的培养,不易导致挫败感。而且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可忽视最基础或你认为最简单的东西,遇到较难的问题,不可灰心,要告诉自己挑战自己的时候到了,并且自己一定会征服它。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学起来得心应手,才能学得更好。

七、总结

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三大主科之一,是每个高中生必学科目,也是贯彻整个学习过程的科目。尤其到了高中,我们会发现数学成绩是组成总成绩的重要部分,是拉开高分与低分的决定性科目。作为学生,只有不断的总结,掌握好的学习技巧,主动的去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做好学习技巧的指导工作,对于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超.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资讯, 2005(25)

[2]宋连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0(20)

[3]费良琼.高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

[4]阳洁.浅议高中数学学习的误区及方法建议[J].新课程(下),2011(01)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篇4

一级是能力测试的最高级别,对日语能力的要求很高,具体如下:

日语学习

很多人认为一级只要求9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应该不难。但实际上着900个小时应该是有效的900个小时。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完全被消化的900个小时。一般说来,学习一个小时,需要2~3个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掌握。所以,900个小时可能是2000个或3000个小时。具体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论对谁来说,一级都不是轻而一举就能真正通过的。之所以用了“真正”是因为很多过了一级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具备一级的实力。是否具备了一级实力就看你的水平是否达到能满足社会交往、大学学习及基础研究的需要。

这一点,大家可以自测。

二、 考一级之前用不用先考二级?

我个人认为应该考了二级后再考一级。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二级要比一级更重要。

1.二级要求的内容是日语中最根基的部分

很多考过一级的人都知道,实际上一级的很多内容都是为考试而考试,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或是只在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用到,

学习资料

而二级则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日语实力和水平,要从二级下手。

2.二级内容是一级考试的一部分

一级的虽然有很多特殊的内容,但其基础还是二级。这一点,从考试对日语能力的要求就可以看出来。一级要求的10000个词汇中包含二级的6000个。也就是说二级的内容要占一级的60%左右。所以,二级内容如果不能掌握好,势必影响一级。实际上,很多人过不了一级还是因为属于二级内容的基础不好。并不是没有掌握一级专属的特殊内容。

3.一级和二级的跨度大不大?

应该说,跨度不小。因为二级内容和我们日常应用的日语关系紧密,所以一般不觉得很难。而一级的内容往往接触的比较少,就需要多下功夫理解和消化。

很多人二级考的不错,而一级却一塌糊涂。我想这主要是对一级的认识不够。二级可能不用特意复习就能通过,而一级必须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行。

三、 汉字和词汇怎样加强

1.一级要求2000个左右的汉字。主要指日语常用汉字表。此表在网上可以查询,下载后全部记住就行。(汉字往往既有音读又有训读,两种都要记住。如果有精力,最好要会写,只为应付考试的话,会读就行)

2.词汇可按以下方法

A.把以前学过的所有教材找出来,词汇统统复习一遍。并背过。(任何教材都不放过)

B.不管出现在阅读还是听力中的词汇,都要弄明白。千万不要只看词汇习题中出现的。

C.找一本词汇练习题,从头做到尾。

D.每次做题出现的生词,查词典后标上特殊记号。定期复习一遍。

E.有条件的可以把重要词汇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反复听。

挣钱秘籍,不看就后悔去吧:

日语学习经验:浅谈日语一级应考技巧

〕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 北京自学考试日语二考试经验

★ 日语学习经验:我是如何轻松过日语一级

★ 「一级建造师学习经验」一级建造师考试考前最后提醒

★ 一级建造师复习考试经验浅谈

★ 一级建造师考试心得

★ 「一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复习备考经验

★ 职称日语考试相关通知

★ 计算机一级考试全程指导

★ 『一级建造师』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策略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篇5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提问、方式、技巧

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原旧有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的教学过程。像以前经常采用的“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方法越来越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使用,更多地在课堂上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启发式、目标教学、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其中最经常、使用最方便的就是问答模式,即通过课堂提问来加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和促进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需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徒劳的提问”.表现在:(1)目的不明确;(2)零碎不系统;(3)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4)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5)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停顿;(6)用语不妥,意思不明,甚至随口而发不计后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充斥的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地答“是──”、“不对──”.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一、我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可望实现有效的提问. 1 激趣性提问

这是为了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令学生由于心生疑窦而造成悬念,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的提问.这类提问在实践中涌现甚多,举不胜举.如:

(1)△ABC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不幸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只留下底边BC和腰AB的一段(用纸板遮挡).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画出原来的三角形?并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为什么射击时用手托住枪杆(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银行的铁栅门多用多条窄钢板交叉成许多平行四边形就能拉开与关闭?——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

如此种种,听似闲言,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2 迁移性提问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其间有密切联系.教师可在提问或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内容中去.

比如在讲“分式的约分”这一内容时,可直接出示题目由学生约分,目的是让学生将小学关于分数约分的概念和方法迁移到分式.在学生根据独立练习所悟,对比分数约分,尝试性地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后,再回答教师的迁移性提问:

(1)什么叫分式约分?(2)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3)对约分的最终结果有什么要求?(4)对分子、分母不含公因式的分式可以怎样取名? 铺垫性提问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并给学生解决问题指出方向,可以铺垫性地提问道出转化的途径或指向.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当提出梯形中位线定理后再问:“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能得到什么启迪?”这样一来,怎样引辅助浅的难点就很容易被突破.在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后即可问:“梯形的中位线又有什么性质呢?”问题就象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学生急于探究奥秘的好奇和好胜心理的涟漪.问题也同时隐含着与三角形中位线的类比,引起联想或猜测——(1)与底边有关;(2)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这类问题如放开让学生探索,课堂将呈现勃勃生机.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以沟通不同部分教学内容的联系,对于提高探索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颇有好处.这类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和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一题多解、题目引伸推广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题分别改编成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无解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二次三项式的恒等问题,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从而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激疑性提问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教师若能在其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学生不难理解,学生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空间扩展,搜寻或想像出反例,从而加强空间观念和对平行线的理解.

又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不妨提出问题:

若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边、角)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起初,几乎所有学生会认为5个元素中必然含有边的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教师可提出“对应相等”与“分别相等”有无区别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于是,学生开始“无疑处生疑”,动脑筋思索,直至构造出反例:

△ABC中,a=27,b=36,c=48 △A′B′C′中,a′=36,b′=48,c′=64

由于对应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且A=A′,B=B′,C=C′,然而,a≠a′,b≠b′,c≠c′.显然,两三角形不全等,但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

从而,学生对于“对应”会有更深的了解.

二、提问的技巧

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答,善于启发引导,掌握启导的技巧。

1、定向点拨、启发思维

“定向”,确定的方向、目标;“点拨”,指点、启发、开导。定向点拨就是教师作为“指路人”、“引导人”,让学生的思路、回答朝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教师的要求、确定的方向,就是提问前已设计好的该问题的答案,或者叫正确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应事先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怎样给予引导评价。对学生出现东拉西、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应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引出“圆”的定义时,有教师作了如下启导: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

师:是三角形、四边形行吗?——生:不行,无法滚动。师:这种形状(画椭圆)行吗?——生:不行,会忽高忽低。师:怎样的图形才不会忽高忽低呢?——生:轮上的点到轴心等距。到此,自然引出了“圆”的定义。

2、转换点拨、举一反三

“转换”即改变、改换,换一个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全盘托出,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或举与其类似的问题作比 较,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在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图1 图2 图3 教师:如上三个图,图1的三个外角和为S3,图2的四个外角和为S4,图3的五个外角和为S5,请问S3,S4,S5三个量中,哪一个量最大?

学生:S5最大(脱口而出),不一定(有人反对)。教师:究竟哪一个最大? 学生:很难肯定。

教师:如果你站在图4的A点,视线沿着AP方向(图4),每一次转一个角(∠1),使你的视线方向为AB,第二次转一个角(∠4),使你的视线AE与BC平行„„

学生:我转了两次,正好是两个外角1和2。

教师:你再转第三次,使得你的视线回到原来的AP。

图4 学生:我转了一圈,正好是三个外角的和。教师:那么,S3有多大呢? 学生:360°

教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S4的大小。(引导学生转一圈)学生:也是360° 教师:S5呢?

学生:360°(学生抢着回答)教师:那么六边形、七边形呢?

学生:都是360°,n边形的n个外角和都是360°。

经教师的巧妙启导,学生自己发现“n边形的n个外角和都是360°”。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想象时间和空间,正是把数学教学做为思维过程的结果。

3、由此及彼、联系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还不明白,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通过架桥铺路,诱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路,用于解决此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了根式方程的概念后,提问学生:

是分式方程还是根式方程?

学生中出现了争论,说明由于学生对方程的分类依据不清楚,概念比较混淆。

“这个不是方程!”惊讶的回答。

于是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个不是方程? “这个方程(等式)是错的。” 于是我故意说:无解的方程不是方程。“不对!”

“刚才我说错了。„„刚才我说的是一句话吗?”我及时纠正,并启问学生。“当然是一句话!?”学生对此问颇感凝惑。

“我说错的话也是话,那么错误的等式是不是等式?无解的方程是不是方程?” “当然是。”学生异口同声。对第一问,我又问学生: 是

分数还是无理数,一比较,学生明白了。

又如有位教师讲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后,问学生:“3/2是最简分数吗?”学生有了争论,有的说:“3/2是假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也有的说:“3/2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应该是最简分数。”于是,这位教师便拿出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一张红纸和一张白纸。先把红色的东西放在一起,白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后又把粉笔放在一起,纸放在一起,问学生:“同是一支粉笔,一张纸,为什么前后两次的放法不同呢?”这位教师巧妙地用了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迁移到了当前的知识上。

4、分解问题、化整为零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问题,或因含义深奥,或因包容量大,往往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需要教师把大问题,以大引小,从小到大,让学生回答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为了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条弧上的圆周角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设计以下提问进行铺垫:

① 在同一弧上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可以分几种情况?请画出图形。根据学生的答案与图形归纳为三种:(如下三图)

B 图5 图6 图7 ② 观察特殊情况(如图6),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容易得出: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③ 这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能成立吗?

学生一般认为能成立,但说不出成立的理由。教师进一步启导: ④ 能不能把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

在教师的层层启导下,学生终于探索出了“在同一条弧上的圆周角是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直观提示、表情示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遇到障碍,想说说不出,有时说出来的又不是自己想回答的。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运用直观手段提示,也可用眼神、手势、动作、比喻等进行必要的提示,这样可以充分展开学生的想象。

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后,有学生提问:“老师,在小学里老师教我们说0是最小的数,是否小学老师讲错了?”此问题提得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由于我知道该学生有个妹妹,于是我反问:

“在你家中谁最小?”——“我妹妹。” “在你妹妹还没出生前呢?”——“应该是我。” “在小学时你们学过负数吗?”——“噢,我明白了。”

不仅是他,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老师,是不是还有一些我们还没学过的数呢?”又一问题提了出来,“你们认为呢?”,学生沉默,我继续启发: “你们最先学了什么数?”——“1、2、3„„”“整数” “为了表示你完成了一半,出现了什么数?”——“分数” “为了区别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行走,我们引入了什么”——“负数” “现在我们把学过的数统称为什么?”——“有理数”

“老师,是否还有无理数呢?”在老师的启导下,学生不仅找到了答案,更了解了数的发展情况。

又如“数学归纳法”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刚接触数学归纳法时学生总感到难以理解。采用“多米诺骨牌”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直观背景与抽象原理:为了保证已排列好的一列骨牌全部倒下,只需两个条件:①第一张骨牌要倒下;②当某一张骨牌倒下时,后面紧跟着的一张骨牌也倒下。这种直观类比的方法,使“数学归纳法”形象易懂了。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课堂提问给予充分的肯定,众所周知,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是从教师的高质量提问开始的。有效的提问方式与技巧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能。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信息,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求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的方法.考文文献: 1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2 贾振堂,刘梦其.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数学教师.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 篇6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

1.认真听课做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2.把握教材去理解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高一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3.提高思维敏捷力

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避免遗留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高一数学有效学习方法

一、计算能力。高中涉及到更多的内容,而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初中时候的有理数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整式和分式运算,代数式的变形等方面如果还存在问题,应该把部分再好好复习巩固一下。若计算频频出现问题,会成为高中学习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二、反思总结。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都会在学法上遇到很大的困扰。因为高中知识多,授课时间短,难度大,所以初中时候的一些学习方法在高中就不太适用了。对于高中的知识,不能认为做题多了自然就会了,因为到了高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题,因此一定要找到一种更有效地学习方法,那就是要在每次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反思一下知识更深层的本质。

三、预习高一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的高一第一学期一般是讲必修1和必修4两本。目前高中采取模块教学,每个学期2个模块。

高一数学预习方法

一、明确意义是学会预习的动力源泉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预习意义有以下三点: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预习有助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3.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同时通过预习有助听课笔记的记录与使用,课本上有的内容可不记,这样挤出时间,认真听课,认真分析,提高效率。

二、读、划、写、查是预习的基本步骤:

1.读先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根据学科特点,然后细读。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图形、例题、习题等逐条阅读。例如,看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分清解题步骤,指出关键所在;②弄清各步的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步步有依据的习惯;③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尽量去体会选例意图;④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2.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重点用★,对重点字、词下面加,对疑难问题旁边加?,对各层次间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切勿面面俱到,符号太多。

3.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

(1)写段意:每一段在书边上写出段意;(2)写小结:一要概括本书内容,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3)例题:在书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体现编者选例意图;(4)变式:对优秀生要求对例题条件、结论变化,由特殊向一般转倾,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发展。

4.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

①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哪些内容已看懂,哪些内容模糊,哪些内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②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自学提纲,揭露知识的内涵,挖掘知识的本质,沟通知识的联系。简要地用语言能加以表达;③根据课本的练习,做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处理几个关系是预习取得成效的关键

1.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预习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高中阶段有八-九门课,门门都预习不可能,可选择1-2门薄弱学科进行试点,有一定经验后再全面展开。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7

一、以问引趣, 激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激发灵感的关键, 也是发现问题的先决条件。高中数学未免充满着众多的枯燥与乏味, 教师应当善于通过课程内容找到富有吸引力的, 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互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提问, 使得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就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先对问题设置悬念:“你们家里的每一个门, 不管是卧室的、厨房的、客厅的门, 为什么不管他们旋转到哪一个位置, 它都一直和地面垂直呢?”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会很快陷入沉思, 都去钻研这个问题。再如, 在学习“韦达定理”之前的时候, 教师可以这样问:“对于x2+2x+1=0这个二次方程, 你们可以在不求出二次方程两根x1和x2的情况下, 解出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吗?”这种试探性的方式会引起学生大大的好奇心, 并有跃跃欲试之感。通过这种提问,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以问启发, 促进思路形成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在课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曰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 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

比如, 在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1.如果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 那么, 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 你所用的又是哪一个全等原则?学生回答:使用SAS或者SSS, 也就是需要再知道一个角或者另一条边。

2.如果已知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应该寻找什么条件?学生回答:使用AAS或者SAS, 也就是任意寻找另外一个角或者相等角的另一边。

3.如果已知两个角对应相等,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证明它们全等?学生回答:使用AAS, 即寻找一条边相等即可。

在大体的温习之后,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 通过上述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归纳一下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几种方法?并且在学生归纳之后继续提问:“我们在证明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这时候会有学生回答:“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有两条边与其中一条边所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三、以问过渡, 难点依次突破

在一节新课开始之前, 教师可以使用旧知识进行过渡, 以旧引新, 以旧促新, 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以顺利的完成课程任务。

比如, 在学习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时候, 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提问:1.在纸上给你画出一个点, 你可以画出多少个圆, 原因又是什么呢?

2.若是在纸上画出了两个点又可以画出几个呢?圆心的位置又体现着一种什么规律呢?这些规律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随着这两个最基本问题的解决,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 这样的圆要经过A、B, 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 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 圆心又在哪里?4、满足上面条件的圆可以画出来多少个呢?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 能够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研究, 也能够将已学的知识和新知识相串联起来, 达到知识框架的构建, 使他们更能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提高掌握的牢固程度。

四、以问检验, 及时反馈内容

为保证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有更高的效率, 教师就必须深入其中探究学生的掌握程度, 所以教师就需要在刚学习完新内容之后提出一些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效果, 以及时进行“补救”, 制定调整方案, 但是这个提问不能再向新学的时候那样, 而应当具备一定的新颖度。

比如在学习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 就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1.如果两个圆相切, 它们会有几条公切线?

2.如果两个圆相离, 它们又会有几条公切线?

3.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4cm, 圆心距是5cm, 那么这两个圆有着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提问, 能够让学生产生巩固的兴趣, 从而生出新鲜感, 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与其说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 不如说提问是一门艺术, 教师需要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技巧, 掌握高中数学教学的精髓, 提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问题应当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还应当天衣无缝的设置每一个提问环节, 通过多个角度提问学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提问, 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所以, 提问效果的体现往往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尤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提问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 一些教师并没有领悟提问的真谛所在, 课前也不做任何的准备, 或者只是将提问当成一种形式, 根本起不到提问的真正效应, 也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根本没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及了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赵霞.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陈蕊.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3]刘琴.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小组合作学习技巧浅谈 篇8

一、初期正确认识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划分成前期分组,中期安排还有后期拓展几个环节,而几个环节的前提条件无非都是初期对于这种学习的正确理解,也就是要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容易产生的弊端。首先要防止的一个弊端是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缺少积极参与心理,置身于事外;有些学生参与心理虽足,但是协调心理不足;还有些学生表面协作,实际却舍本而逐末,过于看重学习形式。在提出小组学习成果时,学生经常表述成“我认为”的句式,而不是“我们认为”,完全无视小组集体的存在,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协作之前没有处理好形式化问题带来的结果。其次是过程安排不合理,具体表现在小组分组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特别是有些教师在给出问题之后,马上组织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足,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依赖感,学习难有进步。最后是评价拓展阶段不科学。讨论完成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终点,评价拓展才是它的终点,而评价拓展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对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二是从评价中吸取教与学的经验教训,很多教师往往只能二者取其一,造成合作学习成果研究的缺项。

二、前期科学分组

前期科学分组是学生相互协作的先决条件,而如何达到科学分组的目标呢?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教师硬性划分与完全放开的学生自由划分各有利弊。自由划分方便学生坦诚交流,但是却容易导致小组成员想像雷同的问题,而按照教师的要求硬性划分,学生会更有自律性,问题是组内成员容易相互排斥。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化小组划分方式,在分组时,需要全面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水平、语文能力应用水平,而性格特点和学习态度等因素亦应考虑在内。如果不涉及到组间竞争教学,小组的人数不必强求一致,可以设计为四至六人不等,每组应当选出一位有能力且负责任的组长,其职责是给组员安排学习任务,并组织大家发言,协调教师任务的下达。当小组合作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其表现情况,确定成员及组长的调配,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优势及不足,学生也可以针对小组划分提出一些建议。

上面是前期分组的一些大致原则,其中最具创见的应当是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化小组划分手段。以李密的散文名篇《陈情表》为例,宋代学者安子顺指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此言虽有涉偏激,但仍可见《陈情表》一文之至情至性。当预备对此文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教师即应考虑到本文特点,重点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不同情感表现的学生合为一组,以便让大家可以根据本文的情感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剖析。

三、中期时间安排

高中语文学科呈现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更为注重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有表达能力,但是在高中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会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产生对同样问题的不同理解情况,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进行分组协调,也要善于进行组内的交流协调,以便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因为害怕耽误课堂进度,往往不等学生深入讨论,便急着打断学生发言,甚至直接中断小组合作模式,这就使得小组协作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摆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注意中期的时间安排,也就是让小组成员在紧凑的时间内讨论主要的问题,而直接将次要问题归于教师讲解。

比如教师在备课《陈情表》一文时,会很容易发现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很多,能够展开教学的内容也很多。无论是文言文知识,还是孝忠之情,亦或是陈情技巧与陈情成因等,都是教学的好材料。但是这篇文章的重心在哪里呢?这就要求教师再次对文章进行研究,做好课堂的取舍。笔者的看法是:作者的行文技巧并非关键,孝道忠信的思想也非关键,关键的问题在于了解专制社会下自由生活的价值、作者李密为探寻这一价值所做的思考,以及思考后所表现出来的至情至性。《陈情表》最后说得极清楚: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重点在于“犬马怖惧”四个字,读懂了这四个字,也就读懂全文大半。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大段的讨论时间,针对这四个字进行交流,以定位并深化教学内容。

四、后期评价拓展

讨论完成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束,评价拓展才是它的终点。评价的重点是将针对个人的评价转向针对集体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是可以有多种途径的,比如问题的讨论成果,问题的研究深度,学生的讨论行为,学生参与的次数、习惯、态度等皆可以纳入其中。另外,评价的手段也具有丰富性,用小组测试的办法较为可行,这种方法倾向于奖励小组表现,在实施测试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主评价是对表现较好的小组给出奖励,辅评价是对表现较好的个体给出奖励。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之前即公开评价标准,以便做到让学生心里有数,增强小组合作的质量。

若想强调对文本的创新解读,教师就应事先告知学生:讨论的重点是见其他小组所未见,站在创新的角度理解与体会文章。比如在针对《陈情表》一文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时,教师即可展示茅于轼所著《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一书所写:中国皇朝政治结构建立于缺少人身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上,人要用尽心机才能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让学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组内进行深入交流,借以引领学生做出文字背后内涵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评价的针对性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轫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现今已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教学活动当中,它避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如果教师能够根据班级情况、教材情况潜心研究,加强小组安排、时间安排、评价安排,则无疑会让这种教学模式更进一层,起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

浅谈数学学习技巧 篇9

1、做快不等于作对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计算,所以有时候为了做快点,可能会导致你计算的时候出错,那么到最后结果肯定也错了,所以与其快然后丢分,还不如,放慢点速度仔细做题确保答案的正确率。

2、基本题确保不丢分

数学中最基本的题目占了60%以上,所以只要我们基础的题目不丢分,那么我们考试是能保证及格的,平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最好要从基础题如后,给自己扫除知识盲点,确保基础的题型是不会出错,再来慢慢提升题目的难度,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拉分。

3、难题如何做?

一般难题是在最后的几道题,比如选择题的最后一道,如果真的不会,那么选B或D的概率最大了,而答题最后的那两道难题我们可以多写,不要怕,把你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点写下来,也许某一条公式就刚好对上了,方正写多了也不会扣分。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

★ 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和技巧

★ 惊险的竞赛考试三年级作文

★ 考试答题有什么技巧

★ 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有哪些

★ 普通话考试题型和技巧

★ 学习技巧及考试心理

小学数学高效学习技巧 篇10

上课要认真,这句话听了上百篇,但是今天唐涛老师今天依旧是想说孩子们课堂要认真,不过课堂学习有诀窍,教你口诀,“上课要认真。眼神要到位,耳朵要跟上。大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遇到小问题,下课问同学。遇到大问题,及时问老师。课堂利用好,成绩差不了。”

2、考试

成绩不能决定孩子们的能力,但是却能从试卷上反映出一些问题。试卷上能够分析出你的问题,那么就是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利用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改正,总结,整理错题。一定不要忽视了考试喔。

3、难题攻克

很多孩子喜欢攻克难题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唐涛老师不建议把太多时间花在难题攻克上面,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很多收获。面对难题,唐涛老师给予的诀窍是十分钟不能解决就直接看答案或者等老师讲。有了答案讲解之后,自己再来总结为什么没有想出来这道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哪个条件没有注意到,哪个小细节没有考虑进去,从难题中找到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才是高效率学习的诀窍,举一反三。

4、错题

一道题,第一次错了,第二次还是错了,于是你很多次去做这一个题,直到这个题已经滚瓜烂熟了,还在沉浸在做这道曾经错过的题的快感中。但是,通常高效率学习是错题做三次就完全够了,在找些类似的题目比重复做一个题更有效果。或者去攻克更多的错题,以及新题,这样既攻克了错题,又练习了新题,才是小学数学高效率学习。

5、归纳总结

数学的归纳总结的很重要,但是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归纳总结。一方面觉得题不是特别难,另一方面觉得数学没有什么好归纳总结的。但是今天,唐涛老师分享给大家归纳总结的方法是建立解题联想,找出其中关键词,建立思维连贯性,去梳理如何做这种类型题的思维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型的题目,就能找到解题突破口。

6、不求满分,会的必对

上一篇: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下一篇: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