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永安小学 张志奇
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批评的语言影响批评效果。教师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该十分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让批评语言尽可能体现出“度”.“爱”.“宜”.“妙”。本人认为,批评只是帮助学生摒弃缺点,改正错误,激发他们进取心和学习热情的一种手段。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有效地运用批评的语言艺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对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进行的探讨和认识。
一、适可而止——体现“度”
所谓体现“度”,是说教师的批评不能超越被批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过分地使学生难堪,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批评应该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做到适可而止。教师不能使学生过分的羞愧和无地自容。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地感到无地自容,学生便会失望,从而进一步失去努力的信心和勇气。
“度”是相对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同,教师在掌握批评的尺度时,也应因人而异,但是少做到以下三点:
1. 不应侮辱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语言应合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文明、亲切、感人,绝对禁止用有辱人格的语言去侮辱学生。
2.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能用讽刺、挖苦和嘲弄的口吻批评学生。“你真蠢”,“你是没指望了”等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应该成为教师的忌语。
3. 不威胁和恫吓学生。教师应该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真心实意地和学生交朋友,靠教师真诚、贴心、感人的话语感动学生,而不是用威胁和恫吓对学生施加心理压力的办法逼学生就范。
二、情之所至——体现“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我国一位著名学者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调查表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源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这种关心和热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教师的温暖。
三、因人而异——体现“宜”
学生个性不同,对教师批评的心理承受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教师批评的语言切莫一种腔调,说什么,怎么说,根据对象,区别对待,也就是批评要适宜。
例如:对待外向豁达者,教师可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明确要求,令其改正。对待内向拘谨者,教师要给予情面、要有余地,不要批评太尖锐。对待倔强者,教师要压住火气,冷静处置,这样说不定能出奇方,收奇效。
又如:对待好学生,要一针见血,不留情面。教师平时对待他们赞扬的多,批评的少,对待他们的问题,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待差生,则要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们听惯了别人的批评,除了有一颗比别人更强烈的自尊心外,一无所有,对教师再多一次的批评,往往显得满不在乎,所以,教师要体现出特别的关心和爱护,用真诚感动他们痛改前非。
四、刚柔相济——体现“妙”
“刚”,即教师对待学生严肃批评和严格要求。“柔”即教师对待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似水柔情。
教师的批评语言要刚中见柔,柔中有刚,刚和柔巧妙结合。教师如果一味地强调刚而缺少必要柔,只注重批评语气的严肃、严厉,而缺少对学生心灵的抚慰,则学生会认为教师
一、真情化批评为甘泉, 滋润学生的心田
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 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
班的火焰和热。情感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乘号, 语言中主充满情感, 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的增加。”唯有教师真任挚的情感, 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才能唤醒学生的工改过之心。真情是班主任工作最基本的特色。不管是对
作
优秀学生的赞美, 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 语言都需要饱含真情。
案例一:留守少年小明经常迟到, 我多次批评他, 但效果不佳。今天他又迟到了, 我有些恼火:这孩子是不是上网去了?怎么又迟到了呢?正想着, 他来了。我大声问:“今天怎么又迟到了?”“老师, 我奶奶生病住院了。我早上做好早餐, 送到医院照顾奶奶吃, 我再……”小明的话使我感到愧疚, 这么孝顺的孩子, 我还批评他。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 你真棒!这么小就会照顾奶奶了。不过, 如果今后家里有事, 一定要告诉老师, 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学习。妈妈不在身边, 你就把老师当作妈妈吧!老师会帮助你的。”小明的眼里饱含着晶莹的泪水。一番真情对话比以往任何一次批评都管用。用真情化批评为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这样的教育润物无声, 更动人动情。
二、真诚化批评为良药, 医治心灵的“顽疾”
学生多少会犯些错误, 班主任要真诚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俗话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真诚是我们批评教育的“根”和“魂”, 只有真实诚恳的语言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老师, 师生才能在思想上产生交流, 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会敞开心扉, 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张佳贝聪明能干, 但爱上网, 甚至为此彻夜不归, 没钱就“偷”家里的钱。他的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 靠卖绿豆汤维持生活。我多次批评他的错误行为, 但效果甚微。那天放学后, 我把张佳贝带到街上远远地看着他妈卖绿豆汤。我关切地问:“这么热的天, 你妈怎么不休息呢?”“可能没卖完。”“唉, 挣钱真难!”我故意停顿了片刻, 又说:“一天能卖多少绿豆汤?”“大约两百碗。”“就算每天能卖两百碗, 一碗五角钱, 一天也只能挣一百元, 除去成本, 也只剩下五六十元。你家六口人吃喝需要多少钱?房租、水电, 你和哥哥姐姐读书又需要多少钱?你家还有多余的钱给你上网吗?”听了我的话, 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你妈挣钱这么艰难, 你却把钱拿去上网, 你觉得应该吗?况且网瘾对你的身体和学业有很大的影响。老师一次次地教育你就是希望你现在学好知识, 长大了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见我说得如此真诚, 他眼含泪水说:“老师, 我错了。”从那以后, 再也没有听说他“偷”家里的钱, 在学习上也很努力。星期天还主动去帮妈妈看摊子。看到张佳贝的进步, 使我想到: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 不能简单地说教, 而可以创设情境, 以内心的真诚去感染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三、幽默化批评为和谐, 融洽师生的感情
提起批评, 人们总认为是件严肃的事, 却忘记了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的一种软着陆。它以笑声代替批评, 以诙谐化解尴尬。它可以成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之间的润滑剂。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 能巧妙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艺术, 既能使被批评者不失面子, 保护了自尊心, 又润物无声, 教育了学生。
案例三:期中考试刚完, 班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上课时有人随意讲话, 甚至有的同学不听课干脆睡觉;下课时瓜子壳到处飞, 有时还会听到几句脏话野话。尽管我在班上不点名地批评了几次, 也进行了个别谈话, 但作用不大。在一次班会课上, 我说:“古时候世界上有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他们个个本领高强, 各保护自己的一方。现在我们班也有四大天王, ‘话匣子天王, 睡不醒天王, 牙不停天王, 嘴上WC天王’。他们也有高超的本领, 话匣子天王上课、下课话匣子关不住, 讲个不停、唱个不停、哈个不停;睡不醒天王上课就睡, 醒也醒不了;牙不停天王吃个不停;嘴上WC天王脏话、野话出口成章。”在同学们的笑声中, 许多违纪现象都被罗列出来, 有此过错的学生心有戚戚, 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批评;方式和策略
教育离不开鼓励、赞赏,但同样离不开批评,批评也是一种艺术,也包含着对学生的爱。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从事班主任十余年,我深感批评学生一定要把握时机,讲究批评的艺术性,以达到批评的实际效果。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而不产生反感呢?
一、投入情感的批评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试表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
面对一个上课迟到影响学习的学生,可以有如下两种批评态度。
第一种是:教师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怒气冲冲地向这个学生训斥道:“怎么搞的?上课铃声响过了,还不进教室上课,拖班集体的后腿,你想被处分吗?”
第二种是:继续上课。下课后,教师带着关心的神态,将他带到无人的场所,温和地请他坐下,诚恳而又惋惜地对他说:“你原来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现在上课迟到是怎么回事?这样下去,可会影响学习的,你要注意克服,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显而易见,第一种批评,教师也许会有一种发泄的痛快感,但学生能接受吗?而第二种批评,教师那关怀、同情、谅解的批评,充满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即便是铁石心肠的学生,也一定会被深深感染。
声色俱厉的批评,就像威风凛凛的寒风,但效果远远比不上语重心长、温和阳光式的善意批评。所以,教师的批评,要把尊重学生人格放在首位,注入真情实感。这情感来自于对学生的爱。用充满情感的言行,使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亲人。
但是,这不等于说,批评应绝对排斥任何强制性的惩罚。曾记得有这样的一个事例:一个男生,顽皮淘气,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好恃强凌弱,喜欢以耍弄别人取乐,且屡教不改。一天,他无故殴打了同学,过了一会儿,又故意弄脏了另一位女同学的新衣服。他的老师认为不惩罚不足以为戒,应该让他体味一下丧失自由的滋味。教师先是严肃地批评了一通,然后和气地要他伸出右手来,紧紧地将它绑在衣袋里,接着说:“今天我们就这样过,只使用一只手,为了使你不感到孤独,让同学也把我的手同样绑起来”。虽然是惩罚,教师在此没有居高临下,摆出一副判官的面孔,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是盛怒之下出气式的施暴,而是经过冷静考虑后采取的恰如其分的教育措施。惩罚伴之以真心教育,处处显示出真诚的爱和平等的态度,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惩罚性批评,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性,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批评效果。
二、满含期待式的批评
这种批评往往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当发现学生有缺点以后,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是真正帮助他的,话语中充满鼓励、期待。如对偶尔成绩考得不好的同学说:“你其实一点也不笨,但是今天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我相信你自己能找出原因,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如对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说:“你的学习成绩不错,要是能改正这个缺点,我想,你的优点又会多一个”。这种饱含期待的批评建立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能使学生看到前途和希望,恢复自信心,奋发向上。
三、寓贬于褒式的批评
学生特别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我发现他们受了批评之后,胆小点的低头脸红,甚至泪水涟涟;性格内向点的局促不安,上课注意力分散;胆子大点的嘴角一撇,有点无所谓。于是我将要批评一个某方面做错事的学生时,便找一些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学表扬一下,通过表扬好的,使做错事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改正错误。例如,我正在讲课,一位同学两只手不停地玩弄一支新钢笔,似听非听,我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他,而是把几位做得端正、自始自终认真听讲的学生表扬了一下,眼睛漫不经心地看着那个同学,他马上放下钢笔,坐好了。可见,寓贬于褒的方法还是不错的。这种批评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
四、商量建议式的批评
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丰富,常常在主动工作或做好事中犯错误。对于这种错误,我不简单地否认,说些“还不如不干”之类挫伤学生积极性的话。相反地,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出差错时,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他们的工作完善起来。学期即将结束时,一个同学由于不小心将一瓶墨水打翻在走廊里,另一个同学急忙拎来一桶水,冲洗起来,不料弄巧成拙,由于是在二楼,墨水往下流,反而把栏杆都弄脏了。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教师觉得他们这种关心班级、学校的积极性应该保护,只是做法欠妥。于是,和他们一起分析怎样能处理好这件事,墨汁本是黑的,洒了水流下去反而会殃及一大片,最好这样处理……学生心服口服,既接受了批评,又采纳了意见,并从中得到启示:做事不能蛮干,要多动脑子想一想。
五、表扬之后的批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教师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六、简明精炼,醍醐灌顶式的批评
许多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事无巨细,喋喋不休,一张十足的“婆婆嘴”。我亲眼看见:两个学生打闹,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窗玻璃。班主任找来他们,从端正学习目的谈到树立远大理想,从古代谈到近代,从东方说到西方,列举了不少事例,阐述了不少道理,时间竟长达两个小时!不要说是学生,作为她的同事,我都有点受不了。如此“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中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不知有多少。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醍醐灌顶之效。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
一、适时
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里的批评都能奏效的,教师应当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形,把握好批评的适宜时机,安排好批评的最佳时间。特别是如果遇到学生之间吵架之类的突发事件,教师更不能为“急于求成”而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或大动肝火。因为学生正当吵架之时,常常会失去理智,而对批评教育采取排斥态度,此时的批评将毫无意义,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冷静下来,待到恢复“常态”,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就会容易接受。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既要重视培养师生间的情感,研究教育方法,更要善于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本人认为,批评的最佳时机是否到来,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一般而言,学生内心刚刚平静时、取得细小进步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其最佳的教育时机也就来到了。学生正在犯错误,或者刚刚犯过错误,内心都不会平静,甚至是怨气、怒气很旺的时候,这时教师不妨先“避其锋芒 ”,暂时不予以“追究”,待到学生内心平静时,教师再视其所犯错误的具体情节,或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或给予必要的“惩罚”……教师还必须知
道,学生一般都有要求上进的心理特点,如果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他们往往会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越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某件事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之点,同时指出其缺点,提出新要求。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就会想方设法去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这样做,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又为教育学生创设了一个心理相融的最佳时机。
二、适地
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一般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较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而自尊心又较强,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批评,遭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失去自信,或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如果时常在公共场和挨批评,也容易使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漠然视之。这样,批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因此,教师批评学生应当尽量选择在人少的地方,以利于师生之间倾心交谈,坦诚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如果为了扩大教育范围,确实需要当众批评的,也要事先同批评对象商量一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令其愿意与老师配合。如果批评是在办公室里进行,最好让学生坐下。你让他坐下了,他会感到与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觉得老师并未因为他犯错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是真的希望他健康
成长;同时,让学生坐下来说,也体现了老师平等、民主的教育观、学生观。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下,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的时效性将得到提高。
此外,老师批评学生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课上问题不当场批评。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学生违纪问题,教师千万不可停下课来专门批评。因为这样做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又“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时间,犯错误的学生会因教师的当场批评而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而滋生对教师的不满情绪,产生逆反心理。②细小问题不当众批评。有些老师不管事情大小,只要学生做错了事,就不分场合地教训一番。长期如此,学生对老师的批评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③家长在场不批评。有些老师喜欢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缺点,这样做,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在“告状”的感觉,从而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三、适度
教师批评学生要把握好适宜的程度。若蜻蜓点水,不关痛痒,则不足以教育学生;若批评过重,伤及自尊,则恐适得其反。究竟批评到何种程度为宜?这首先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态度不可过于严厉,批评不可过重,批评用语要注意斟酌;对于勇于认错的学生,不可过于责备,对其错误点到为止;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不可与之正面冲突,一争高低,而应当根据其“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其次要因人而异。如果学生所犯错误是偶然性、轻微性错误,教师可
用眼神、手势或幽默性的语言略作暗示即可。如果所犯错误较严重,教师可先留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然后适时进行较为严厉的批评教育,乃至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有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但也有说:“我们要摈弃批评,批评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对于他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阴影,更可能让他失去了在人生中的自信。”我认为我们应该宽容、呵护每一个孩子。
我们的爱,不似母爱的伟大,确有母爱的宽怀。不似友爱的温暖,确有友爱的温馨。我们的爱,她来得轻,来得柔。一遍遍的谆谆教导,一次次的细心照料,一声声殷切的关怀。学生的身影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脑中,在我们的梦中。我们全力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只为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我们的爱是细腻的,我们的爱是无声的,我们的爱是无求的。
我们犹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了学生的灵魂。我们犹如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学生的前途。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所以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现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接受批评。
一、把批评融于关爱之中
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我教的初中有一学生,一次考试时,我无意中发现她和同桌写的姓名仅是对调的,对她们这种举动,我可以说是很愤怒,我正想对她们狠狠地训斥一通时,可当我严厉的目光和她们的目光相遇时,发现她们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轻轻地走过去站在她们身边。下来后,我找到她们,她们向我敞开了心扉,道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差生的妈妈对她许诺过,若考试得八十分以上,就奖给一辆自行车。她怕得不到,就采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以期得高分。就此,我和她们共同分析,端正看法,她们表示诚恳接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宽容就是一种爱。许多老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
学生一时做得不合意,他们就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苯?”
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会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待学
生;……
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局限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二、寓批评于激励之中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相反,一个有伤自尊心、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我班一名班长,工作一直积极主动,工作做得很不错,深得老师赞许和学生认可。但有一次,他因为意外的原因,没有向学校汇报到校学生人数,学校对班级扣分,学校因此而把我班列入差班行列。部分同学对他表示不满,该同学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来那样积极、主动、热情了。我找他谈话:“你以前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因一时的失误就失去信心,只要今后在工作中更认真、细致,你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这名学生又开始积极主动进行班级工作,成效一直不错。
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这是比较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
三、把批评融于讲故事、打比方之中
这方法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很管用,他们天真幼稚,年龄较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存在。老师对他们可采用讲故事这种“温柔”的方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生活常识,让他们感触到生活的艰辛、坎坷,震撼他们的心灵,让其“悬崖勒马”;一方面强化他们心态,进而端正其生活的态度,促使其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也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四、寓批评于身教中
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
例如我班的教室卫生经常看到废胶布、纸屑、食品袋、粉笔头等满地都是,扫帚、拖把乱摆乱放,一片狼藉。多次的教育几乎没什么效果,无奈之余,采用了班干部监督和扣分制,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些效果,但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
直到有一次,我弯下腰捡起废纸放进垃圾桶里,同时有一位同学就和我一起捡了起来。我突然得到启发,以后经常主动去捡班里的垃圾。渐渐的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情了,那些有乱扔习惯的同学也感到不好意思,渐渐地改掉了这一坏习惯。
可见,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批评方式
五、于暗示点拨中进行教育
有几位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平时劳动不积极,每次值日不能完成任务,劳动委员和同学们多次向我反映。一次,我在早读之前,走进教室,发现地
面很脏,而坐在教室里看书的来得早的几个学生多数是昨晚值日的学生。就在我走进教室,他们抬眼的一瞬间,我看了看地下,皱起眉头,又扫视了他们一下,然后转身走出了教室。我刚离开教室,那几个同学就纷纷拿起工具扫起地来。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领悟了我表情暗示的批评,并且引起了他们的自责和积极行动。但如果把学生以往的过错一一列出,翻老帐,搞清算,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吃不了——兜着走。则容易使学生误认为老师揪住不放,看死了他,易产生对抗情绪。所以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事论事地批评当前的过错。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我们的批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打击;我们的批评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把学生比喻为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小树苗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不停地为其浇灌、施肥、剪枝和除虫。
论中学语文教师批评语的艺术
作者:魏秀丹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1期
所谓批评语言是指教师在批判教育中学生的过程中,抑制、纠正学生错误性行为的语言。研究批评语的艺术,对于每一位教师,以及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受教育的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定型,正处于人生关键转型期。作为中学生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地批评教育,更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用艺术性的批评方法和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一、教师批评语遵循的原则
批评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样,批评虽无定法、定式,但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严宽适度原则
严宽适度原则是指教师批评中学生时要把尊重宽容与严格要求两者相结合。批评学生时首先要爱护、尊重、信赖学生,宽容地对待犯错误学生及那些后进生,决不能挖苦、讽刺、羞辱甚至责罚学生。同时要以德服人。其次,批评前要了解事情的原委,不能仅凭一面之词、表象而妄下结论;批评时准许学生申诉辩解;批评后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变化,进一步巩固批评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时间空间原则
时间原则指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及时,把握好时机。学生犯错应得到及时地批评教育,对该生反馈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尽早地认识自身错误。对待常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其行为转变。
空间原则是指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注意环境、情境、场合,是当面批评、当众批评,还是私下沟通交流。对于犯一般性错误的学生,私下交流、个别批评教育即可,而对于影响大、性质严重的犯错误学生则应在公众的场合中教育。
(三)就事论事原则
就事论事是指语文教师批评中学生时要客观辩证地进行分析指正,既不要通过此事延伸、提及其他事情,即所谓的“举一反三”,也不要全盘否定学生以往种种做法、行为。否则极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愤恨情绪。
(四)因材施教原则
具体说来,对于胆小怕事、心灵脆弱的中学生,要给与更多的关照,运用暗示鼓励性语言对其进行耐心地教导;对于自卑的中学生,要采取暗示、表扬等方式进行教育,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而对明知故犯、屡犯不改的学生,应用严厉的态度、尖锐的言辞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使他们幡然悔悟。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对其批评教育,避免了简单化、公式化。
二、教师批评语运用的方法
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自尊心较强、具有自我认知能力、易情绪化的中学生。作为教育前沿的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寻思考,找到既切实有效而又不会伤害学生的批评方法。
(一)客观辩证批评法
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备受家庭的宠爱。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较关注个人利益得失,常表现出任性、责任心不强、受挫能力差等特点。对班级事情显得漫不经心,人人都想争做学生干部,没有为同学服务等意识。对此,教师要谨慎地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批评方法。
(二)角色转化批评法
角色转化批评法是指让学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认识分析自我行为。此原则可用于多种场合,比如班级同学发生口角最终大打出手,不防运用此方法,劝诫双方保持冷静、易位而处,站在对方的位置上看待整个事件,让双发尝试体会对方的内心感受,教其如何将心比心地认识自身不足,认真反思自我行为。
(三)心灵沟通批评法
如果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态度,仅仅提出良好性的建议并不够,必须让学生喜欢你。具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愿意把教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也期待教师能够把他们当做好朋友;此时,教师不仅要做一名聆听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也要在生活中加强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
(四)书信网络批评法
用书信网络等形式传递批评信息,借助于这些现代传播信息的手段,尤其是网络符合当代中学生交流习惯口味,尤其适用于加强与性格内向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通过这种途径诉说自己的心事,可见,书信网络已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新桥梁。
三、教师批评语使用的语言
(一)教师禁忌性批评语言
一些教师认为,教育学生越严越好。实际上,如果运用不当的方法,不注意语言的使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诸如讽刺、揭短、挖苦、威胁性语言是万万不能使用的。
教师禁忌性语言是一个值得广泛重视的问题,教师应用文明语、艺术性的批评语言来代替这些禁忌语。
(二)教师艺术性批评语言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要注意用纯美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其产生的力量会让学生改正缺点错误,即便顽石也能绽放美丽的花朵。那么,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语文教师应注意什么呢?
1.富有哲理、旁敲侧击
语文教师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要做到以情感人,同时也要以理服人。在批评中学生时,并不直言其事,而借助于运用寓言故事、逸闻轶事、历史典故,也可举例子、打比方、讲笑话,学生会听出话外之音,反省思考。
2.幽默风趣、寓庄于谐
在幽默愉快的语境中,师生间没有心理隔阂与障碍,在这种氛围中的沟通就是所谓心照不宣的默契。
3.欲抑先扬、抑扬有致
欲抑先扬,就是教师批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开门见山批评,而是先提出错误言行所蕴涵的积极目标,以此消除学生戒备心理、对立情绪,以便指出其错误。
4.严话宽说、提醒点拨
温馨提示般批评前提是理解、宽容与爱,使得被批评者对改正自身缺点更加自觉并充满信心。教师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对学生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提醒点播、巧避锋芒、促其深省。
5.正话反说、明话暗说
中国古语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分析教师正反、明暗话语之意。
6.态势语言、鼓励暗示
态势语言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动作、表情和手势来传递有关信息,教育并影响学生的技巧和能力。
一、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这时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如果学生严重违反了课堂纪律,又并非初犯,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决不能姑息迁就。但是必须注意,采用这种方式时,批评内容一定要准确集中,切忌目标不明;批评的语言一定要清楚明了,切忌含糊其辞;批评的态度一定要诚恳端正,切忌威胁鄙夷。
二、批评切忌挖苦,避免唠叨
批评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既要忌挖苦,又要避免唠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挨批评,“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对”。
三、批评要入情、入理、入心
所以“入情”,就是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入心。所谓“入理”,就是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所谓“入心”就是要注意师生之间心理的协调。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时,总要先给学生一段认真反思的时间,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四、批评可以用表扬来反衬
表扬除了可以“促假成真”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大多数学生的优点,来反衬出少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氛围,促使少数学生转入“正轨”,赶超先进。有位教师授课时,发现有几位学生昏昏欲睡,本应批评,但教师并未这样做,而是讲道:“今天,一、二、三组的同学听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四、五组有大部分同学听课也比较认真,值得表扬。”教师的话,犹如兴奋剂,令大多数学生受到鼓舞,那几位睡意朦胧的学生听后也为之一振,打起精神来。
五、批评可以用商讨来提醒
当学生出现不良表现时,教者不应居高临下大声训斥,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心平气和地与之商讨,使其认识错误,这比以势“压人”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有位数学教师在讲解习题时,有两位学生在窃窃私语,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这时,教师并未大声训斥,而是轻声问:“你们在谈论什么呀?我的讲解有错误吗?”两位学生听后立即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六、批评可以用故事来感化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使那些遇到挫折的学生热爱生活,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故事,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用故事感化学生,胜过千百次批评。
“你怀揣着‘临绝顶的雄心,攀登在泰山雄奇的栈道之上,只为那一股不服输的心劲;你曾为天下无数的寒士呐喊,发出振聋发聩的‘大庇天下寒士的拳拳忧民之声;面对着破败的国都,你与花鸟一起痛彻心扉,直叫那鬓发难以承受之重……你是行将没落的帝国中敢于摇旗呐喊的志士,你是长安街头为民请命的勇者,你为国忧心,为民落泪,却从没为自己飘泊的身世找一个归宿,在那风雨飘摇的夜晚,当你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最后几句话却是‘北定中原,勿忘告我!杜甫,子美,一个注定成为后世诗圣,成为历史代言的,却也是一生奔走呼告的善良老者!”
这是学生在学完初中阶段杜甫的诗,有感而发,在一篇作文中的段落,看起来,这个学生的文笔还是可圈可点的。一个初中生,在没有对杜甫很了解,阅读量也不大的情况下,能写出写出这样的文字,原因除了自身的素养,真的没别的了么?
我认为,在讲授这几首诗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语言对这个学生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与其语文老师平时的授课语言有着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语言优美,准确,少说口语,平淡语,那么学生不光会对语文学科产生一种敬意,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特的语言,准确,文采,充满文化气息。对写作也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在写作上还多数时候处在模仿阶段。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尤其是讲课文,讲情感,讲故事,这些口头式的文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语文素养很好,讲究组织语言的老师,不光会让学生喜欢,他的优美的语言一定会被善于模仿的学生接受,模仿,久而久之,在写作上就会体现出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还要学会用心说话,只要我能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的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和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相信无论是我还是学生在作文上都会有所突破。
不错,教师讲究语言艺术,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对语文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写作的一种尊重。
现实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而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之一。“批评”作为一种情感活动,使用起来尺度和火候往往难以把握,有时难免有些偏颇。特别是在对待后进生时,只要他们稍有不是,便会惹得风雨大作,大动肝火,好像这样才是“严格要求”。殊不知,不恰当的批评,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理想的教育效果,绝非单是靠“大棒政策”来维系的,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和风细雨”般的关爱,轻松愉悦的乐学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有必要在批评上来一点含蓄,把它“隐藏”起来,于无声之处去“润物”,以“不似批评”来取得胜似“批评”的理想教育效果。以下就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实施的隐性批评教育谈几点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大度宽容,赋予爱心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教师批评学生始终要坚持爱的原则,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己的言行错误,并勇于改正。教师既要以理明人,又要以情感人,赋理予情,念情论理,情理交融,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能“改其行”。一般来说,不愿做好学生、喜欢做“坏孩子”的学生是没有的,他们所犯的错误言行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错误,我们大可不必求全责备,横加指责。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学生自身已经处于一种不安与自责的心境下,教师更不应去“雪上加霜”,而应给以爱心和宽容。当然,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默认、纵容与包庇,而是满怀一片真情地去叩开学生心扉,从根本上消除其疑虑心理或对立情绪,通过暗示、引导等方法,让其感受教师的爱心、真情与诚恳,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例如,有个学生因家境贫困偷了同学的20元钱。当老师准备追查这件事情时,这个学生悄悄地把钱扔在地上,然后又从地上拾起钱对老师说:“是谁把钱丢在这儿了?”这一切老师都看在眼里,但当时并没说什么。课后,老师叫住了那个学生,这个学生马上紧张起来,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看见。到了僻静的地方,老师询问实际情况,并说明了当时没点明的原因:“如果别的同学知道了,会怎样看待你?其实老师知道你并不想这样做。”那位同学眼泪夺眶而出,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见时机成熟,便进一步讲道理,帮助他改正错误,并掏出30元钱资助给这位同学。从此以后,这位同学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偷窃行为,而且在各方面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的爱心和宽容,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吗!
二、民主管理,予以自由
在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辍学、巩固率偏低,是广大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对学校的“监禁”式管理和教育感到乏味,对缺少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学校生活失去兴趣是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相同的个性,受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个性的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不能一味地束缚他们,而要给他们留出一些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学习,在受教育这条船上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方向。我校初中二年级三班的李强,是一个纪律较差的学生,经常给班级惹是生非,班主任就委派几个班干部“帮助”他,施行在校的全天跟踪规范。一旦不守纪律,同学批评,老师批评,回家后家长批评。后来,李强由一个活泼好动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学生,相当自卑。一天,他没有到校上课,也没请假,班主任出于关爱学生的态度,进行了家访,在老师的.询问下,李强终于对班主任说:“老师我不想上学了,在学校里简直是活受罪……”李强的话使班主任大感意外。老师的一片苦心让学生感到难受,这样的“苦心”自然就失去了意义。“欲速则不达”,一锹不能挖个井,因为这里面也有一个渐进过程,应该立足于“师生平等”的基础上留点时间,让他从老师的开导或同学们的榜样示范那儿去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逐步加以改正。
三、多些表扬,少些批评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过错的学生多半有自卑感,缺乏自尊,容易自暴自弃,失去了上进的动力。面对这种情况,批评训斥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倾向。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说:“个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此,当学生犯有过错时,老师应尽可能地在其不足中挖掘闪光点,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少一些批评、挖苦,决不能因其弱小而忽略。这样,经常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而得体地给予表扬,都会滋润他们的心田,激活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四、装点“糊涂”,身体力行
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教育目的的实施,离不开和谐融洽的气氛,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还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话句句得体、时时合宜。尤其是学生的言行违反了纪律或犯了错误时,老师心直口快,“一棒”打下去,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及学生的“痛处”,破坏了学生的自尊,激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想指出某个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一时又没有其它良方,这时候,老师要沉着冷静、克制感情,装点“糊涂”,以榜样示范力量去感触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可以想象,一个经常迟到的教师在学生迟到时,教育学生的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良好的榜样示范相对于肝火批评训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搞点“包装”,暗示教诲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学生偶尔有一些过失,在所难免,有的事情只要学生自己或经过老师暗示,点拨醒悟,大可不必求全责备。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尊和维护面子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都处于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中,情绪更是易激动,经常会为一些刺耳之言、“鸡毛蒜皮”的琐事大动肝火,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这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对抗情绪,我们不妨给批评的“苦药”包上一层“糖衣”。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我们只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去巧妙地“包装”,说出让学生听着顺耳顺心的话语,就可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比如把批评的话说成关怀的话、自责的话、劝慰的话,把否决的话说成探讨的话,把不满的话说成提醒的话,把说教的话说成激励的话,轻轻抚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等。这样的批评,像鲜艳的玫瑰,刺中带香;像治病的良药,苦中带甜,学生听了、看了自然心悦诚服,乐意接受了。
只有规范的语言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述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只有规范的语言才能谈到语言美,学生才能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不通俗的语言存在交流上的障碍,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语言规范,才能使所讲的概念、原理、规则做到准确、完整、周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意味着对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师的语言要具有鼓励性
本书第十二节:“激励 很好的鼓槌”和第十四节:“表扬时常使用的法宝”,这两节使我获益最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激励和表扬应当成为教师经常用到的法宝。教师语言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因此教师必须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上进。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语体现了激励性语言的魅力。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当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门艺术。课堂上对优秀生的鼓励,可以使他再接再厉;对渴望进步但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鼓励,可以使他看到自己的潜能,树立进步的信心。我班里有一个学困生,平时的成绩都在二三十分这个分数段,但在期中考试中却得了60分。为此,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听到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过了许久,他站起来小声说:“老师,我有一些题目是偷看同学的。”我听后并没有批评他,相反,还表扬了他的诚实和勇敢。我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在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真实的、优秀的成绩,全班同学都会为你作证的,加油!”我的话出乎他的意料,我注意到那位学生的脸已红得像红富士。其他同学也都拍手叫好。我的效果达到了,就继续上课。之后,这位学生上课明显比以往都认真,成绩一天天往上升。从这件事中我反思,教学中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批评,反而容易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也会对所教学科失去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表扬、鼓励学生,对学生多几分耐心和爱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风”,表扬、激励的语言就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教育性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但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要讲究艺术:说服、疏导、鼓动、表扬、批评。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语言,艺术的表达,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德育过程中,有时需要准确、周密的语言,头头是道,能说服人;有时需要清新优美的语言,饱含激情,能打动人;有时需要幽默、机智的语言,妙趣横生,能感染人。不过,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高深的修养和热爱学生的心,这样才会有艺术的语言,才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使学生在和风细雨的吹拂滋润下受到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师 批评艺术 育人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遍状况是: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小学和初中学习中成绩不理想,基础较差,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位。
因此,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风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健康成长。育人的工作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人才的关键,不应只是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教师的任务。而怎样正确、适度地运用批评这一育人方法,是教师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
职业学校的中专生正处于告别少年、成长为青年的阶段,他们开始观察、思考千变万化的世界,但因为世界观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为人处事等方面,又往往表现出不成熟。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在个性特点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勇敢、大胆些,有的胆怯些,有的热情些,有的开朗活跃,有的内向孤僻。教师要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只有在摸透学生性格特征的前提下进行批评帮助,才有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语言力求婉转,体现爱心,使学生易于接受
老师批评学生,要充分体现爱心,语言应适度、准确,讲究分寸,不能言过其实。
有的教师一味信奉板着面孔训斥学生的批评方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老师的威严,使学生老老实实的。其实不然,有的学生从表面上看是服从了,但内心产生的对立情绪却很大,所以他们只是服从暂时的高压,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有机会便会重犯。相反,有的教师巧妙、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美中不足”,言语中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在批评学生时说,你这个阶段的进步较快,如果能够进一步地抓好课堂纪律和作业练习两个环节,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些,相信你的成绩会提高更快。像这样间接的提醒要比厉声厉色的训斥效果好,学生也易于接受。
四、摸清情况,切忌盲目批评
学生一旦出现问题,教师要根据事实,适时、适度地批评,切忌未经调查核实,就偏听偏信,伤害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要有一说一,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反之,如果教师不去深入调查,没有弄清前因后果就批评学生,是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如果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的批评会让学生感到委屈,认为老师不公平,甚至讨厌老师;如果是性格倔强的学生,他往往会当面顶撞,使老师下不来台,场面难堪。
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教师教育学生,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师提出的批评才易于被学生接受。人都是有情感的,教师应从尊重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的教诲,要以理服人,并且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这样的批评方式是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的基本条件。
六、要信任学生,多鼓励学生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师生之间更要取得心灵的沟通。教师对学生信任,不是说对学生放纵,而是说对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予充分信任。如果教师时时防范犯错的学生,甚至派其他学生监督他,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不信任他,从而失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丧失自信心,以致再次犯错。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应该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发现学生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从而坚定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
笔者以上所述,并非是说教师要迁就、姑息犯错误的学生,严厉的批评有时也是必要的。笔者班上一名学生在寝室吸烟被系主任发现,带到了主任办公室。当时这名学生思想十分抵触,说如果学校处分,他就打算退学不读了,因为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吸烟必须通知家长并处以口头警告处分。正当笔者感到为难时,该学生的招生老师杨老师来到了办公室,准备先和这名学生谈谈。在交谈中,杨老师由学生的父母说到学生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了解学生这次为什么吸烟。接着杨老师又向这名学生说明吸烟的危害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规定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吸烟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接受处罚。整个过程情感真切,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也让笔者欣赏到了高超的批评艺术。
一、批评与表扬要有机结合
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情绪的自控能力也不高。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以后, 如果老师只是批评,罗列其一大堆不是,即便老师说的是事实,学生也难于接受。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犯错学生拉出来进行批评,而是要先分析一下这个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点以及最近所取得的进步,或者分析一下学生在犯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因素。了解了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批评学生时,以表扬作铺垫,就会大大减少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也会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这样,学生才会真心地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所以说,在学校教育中,批评与表扬要相辅相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
二、老师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情况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冷静。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有可能会跟学生发生严重的冲突,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例如,有一个学生总是犯错误,老师面对这个学生时,往往还没开口,心中已是满腔怒火,当批评学生时,声音高,语言苛刻,对学生毫不留情面,结果,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很是反感,开始了语言还击。这对于老师来说,更是火上浇油,老师气得对准其后背就是一拳,学生也不甘示弱,扬起手来就想打老师。幸好一位老师闻讯赶来,才结束了这场“战争”。不用说,老师对这位学生的批评是非常失败。
三、批评的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
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批评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样性质的错误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我们就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同样是迟到,如果这个学生从来不迟到或者偶尔迟到一次,那么,老师就不应该批评他;如果这个学生迟到的次数有增加趋势,老师就应该和他好好谈谈,鼓励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改掉迟到的毛病;如果这个学生老是迟到,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养成了迟到的坏毛病,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次的批评教育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该学生慢慢改掉迟到的毛病。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我从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激励之言”能够催人奋进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言语的激励则较为普遍。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教师课堂上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二、“机智之言”能够稳定课堂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也就是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
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太好,请坐!”“不准确,谁再来!”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有经验的教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还会担心什么呢?
三、“幽默之言”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课堂上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能让课堂增加浓浓的人文气息。
四、“温情之言”确是感人心脾
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使之茁壮成长。
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用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
我们学校的几位老教师为人和蔼可亲,细致耐心,有时即使有充分的理
由去责难学生,也总是轻声细语,像个慈爱的母亲,苦口婆心地进行诱导。教育的学生都十分讲究文明礼貌,没有粗野无礼的行为,甚至那些原来性格暴躁的学生,老师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也开始自觉改变不良的性格。老师们是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化了孩子。
程瑾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优秀的教师语言还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显示出极大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征服力,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
读了《教师的语言艺术》这一本书,我的感触很深,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体现了老师们在运用语言时的艺术,在解决问题时的机智、幽默。我从中收益匪浅,下面我简单的谈谈几点感受:
一、教师的语言要具有鼓励性
教师语言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因此教师必须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本学期是我第一次教六年级的美术,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上课捣蛋,不认真听讲,作业更是不认真完成。我起初很生气,会点名批评那些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认真的学生,可是收效甚微,仍然保持着他们的常态。有次我在点评作业的时候,拿起了小A的作业,表扬了他创意的想法、颜色的搭配符合要求,填涂的也非常均匀。班里有同学起哄,说他的想法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新意。“虽然他的整个构图非常的简单,但是他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做出了最好的效果,非常符合我们这次的作业的要求,不是吗?”我回答道,“我不需要你画的有多么的复杂,只要你符合了作业要求,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并很好的运用了,就是好作业。”班里同学哑口无言。于是我又抓住时机,肯定了他学习态度的转变,希望他以后的作业都能像这次这样认真的完成。小A收到了鼓励,之后上课非常的认真,作业也完成的很好。之后我反思,教学中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批评,反而容易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也会对所教学科失去兴趣。如果先让他听一些令人高兴的赞扬,再去批评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改变他人,并不一定要以伤害他人的感情为基础。有效批评是从赞扬开始的。把批评换成鼓励,少批评多鼓励。
二、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幽默性
想让学生被教师的语言“粘”住,想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倍感兴趣,想让他们紧紧跟着教师走,聚精会神听课,生怕漏掉任何一句话。那么,就来点幽默。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何乐而不为。在教学中教师的幽默语言还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又怎可能“亲其师”“信其道”呢?
书中列举了好几个例子,看得我都笑了。但说出幽默的语言又谈何容易,书上总结了一些方法:巧用陈言、故错夸张、正话反说、巧用谐音、巧用双关等。因此,在我们的教师语言中要具有幽默性,教师的小小幽默可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就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注意批评的方法、方式
1.1 宜采用的批评方法、方式
1.1.1 用微笑来暗示
用微笑批评学生, 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方法, 常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批评情节较轻的违纪行为或偶而为之的过错。比如学生在上课时讲话, 教师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学生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马上停止讲话, 这样既不会影响课堂纪律, 又不会影响教师及学生的情绪。
1.1.2 用表扬来代替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是不大容易的, 而学生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所以, 对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丧失自信心, 破罐子破摔的学生, 批评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教师用表扬代替批评, 不失为一种良策。曾经有一个留级的学生, 成绩很差, 性格内向, 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并拒绝参加班级活动, 包括打扫卫生、做操等。笔者曾严厉批评过她, 但她无动于衷。后来笔者改变了批评的方法, 尽量用鼓励、表扬来代替批评。比如, 见她观看班上排球比赛, 就表扬她是一个关心班级的好学生;只要她回答问题正确, 全班同学就会给她热烈的掌声。慢慢地, 这位学生融入了班集体, 学习上也有了自信心。采用这种方法,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使学生看到了希望。
1.1.3 用沉默来责备
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微露不悦, 沉默不语, 就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使其感觉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时上课讲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时, 学生会私下讨论, 影响教师授课。这时突然中断讲课, 沉默不语, 学生自会醒悟过来, 停止讨论。这种做法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秩序。
1.1.4 用故事来感化
当学生犯错误, 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 感化学生, 引导其认识错误。某班学生做操时, 少数学生经常迟到、缺席, 或不认真做操。在班会上, 该班班主任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斑羚飞渡”的故事:狩猎队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一个悬崖, 这个悬崖是一个断裂的大峡谷, 两岸相距约6米, 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深不可测。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5、6米, 母斑羚、小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斑羚们陷入了绝境, 可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带头斑羚的指挥下, 队伍分成两拨, 一拨年老, 一拨年轻。接着一老一少结队起跳, 一先一后, 在半空中, 年轻的踏在年老的身上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再次弹跳, 跨越到了对岸, 而年老的则坠入万丈深渊, 摔得粉身碎骨。学生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 进而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集体观念的重要性。此后, 该班学生认真做操, 多次拿到流动红旗。
1.1.5 用幽默来感召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用幽默的方式提出他人过错, 比直截了当更能为他人所接受。”幽默的语言既能活跃气氛, 又能发人深省。教师的批语如果也用上幽默的语言, 则会胜过枯燥的说教。许广平写了一篇论文《罗素的话》给鲁迅先生评阅, 鲁迅看完后写下这样的评语:“拟给90分, 其中给你5分 (抄写3分, 末尾几句议论2分) , 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几句不很威严, 但很幽默的话, 让学生许广平意识到了自己在写作上所犯的错误。这样的批评方法, 会使学生获得一种感情的滋润, 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气氛。
1.2 不宜采用的批评方法、方式
1.2.1 挖苦式批评
学生虽然犯了错误, 但仍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帮助, 若随意对学生进行挖苦式批评, 将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其产生消极的自卑心理与逆反情绪, 进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1.2.2 比较式批评
俗话说:“人比人, 气死人。”有的教师喜欢通过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这种横向比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 根本起不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1.2.3 要挟式批评
有时学生犯错, 部分教师就会这样批评:如果再犯这样的错, 就罚你站一天、罚你抄作业100遍、罚你10元钱等。这种限期整改的要挟式批评方式, 给学生造成的压力非常大, 只能拉远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 注意掌握批评的度
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往往想让其认识到错误, 但又不知如何下手。说到底, 就是把握不了批评的度, 对学生处罚过重, 学生会产生逆反情绪, 与教师产生距离, 甚至会恨教师;处罚过轻, 又起不到警示作用。所以,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要做到以下“五度”。一是对照规章制度, 以理服人, 使批评有“尺度”;二是诚心劝导, 以情感人, 使批评有“温度”;三是柔中带刚, 刚柔并济, 使批评有“韧度”;四是克制激情, 注意言行, 使批评有“风度”;五是随机应变, 巧妙处理, 使批评有“灵度”。
3 注意批评的语言
在网上曾看到一些关于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 网友归纳为七大类型:一是逼迫型, 如没有人请你来!滚!滚!滚!;二是孤立型, 如你这个留级生, 全班同学都要少跟你接触, 以免被你带坏;三是鄙视型, 如你成绩差, 又不遵守纪律, 不如回家卖红薯去;四是揭短型, 如你真是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五是挑拨离间型, 如希望爱学习和求上进的同学, 不要和这样的人来往, 以免耽误自己;六是冷嘲热讽型, 如小小年纪就谈恋爱, 你以为你是情圣啊!;七是小题大做型, 如是谁干的?下课后马上到老师办公室去自首, 否则后果自负。在批评时, 教师假如使用以上几种类型的语言, 既会损害教师的形象, 又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话语暴力下, 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心灵会蒙上阴影, 其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个性将无法形成。
4 注意批评的时机、场合
对于学生所犯的原则性错误, 应体现及时性原则, 即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 及时进行批评、惩罚, 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承担的责任。而对于学生因为不成熟, 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的错误, 或由于想得不周到, 顾此失彼的错误, 则不必马上进行批评。特别当教师怒气难以遏制的时候, 更不能马上进行批评。此时教师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再去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在时机上, 注意不能连续进行批评。批评学生不能整天唠唠叨叨, 应注意批评的频率, 否则, 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批评要少而精, 不可多而杂, 要有节制, 适时进行。
学生犯了错误, 如果教师不分场合, 对其大肆批评, 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会使结果事与愿违。所以, 教师要尽量不在教室、办公室当众责备学生, 要让学生有台阶下,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尊重他的人格, 而后再去教育学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注意批评时要平等、公正
在学生犯错时, 教师经常对差生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 往往是“罚重于过”, 而对于好学生、班干部则往往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态度, 甚至视而不见。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惩罚不以为然, 批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有一位班主任, 对班干部的错误, 总是视而不见, 担心批评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影响班级的管理工作。结果班干部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起不到带头作用, 而其他学生也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 导致班级管理越来越混乱。所以, 批评学生, 要一视同仁, 公平相待。
6 注意批评后的观察
很多教师批评学生后一走了之, 或看见学生接受并改正错误后, 就不再理会, 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做法。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成绩, 学生改正错误也是一样。如果教师在批评后, 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并给予表扬, 将会使学生再犯类似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推荐阅读:
教师的自我批评09-29
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批评孩子07-16
教师语言艺术的案例06-25
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浅析07-06
对老师的通报批评05-24
表扬与批评的度10-12
批评的近义词10-14
教师激励学生的语言10-26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10-20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心得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