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精选8篇)
邱璐轶
【摘要】:高职院校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密切,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变化都会对高职的校企合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的特殊优势,在后危机时代与企业共同开拓新的合作路径,共创未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影响因素
一、校企合作系统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行为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想选择,它将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产品化”纳入一个整体组织中,并由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由于高校和企业参与合作的目标不一致,所以需要由政府加入,给以有效的信息支持,并在其中充当推动、沟通和监督的角色。因此,高校、企业和政府构成了一个合作创新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三方主体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同时,他们也同外部环境相互适应,任何一方主体都要受到其他主体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控制与制约„。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机制影响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内部机制影响因素包括校企合作内部机制中的驱动机制、沟通机制和分配机制等。
二、外部环境对校企合作的影响
影响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有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合作活动提供要素,提供创新空间和创新规范,当然,他们在为合作提供正常发展保证和动力的同时,也会在一定时期约束合作的发展。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地从美国传到了中国及世界各地,金融危机造成外部需求收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增大,有人称这一时期为后危机
时期。在后危机时期,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将告别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告别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大规模的投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深化以及服务业发展。后危机时代外部环境变化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1.企业转型升级意识增强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非常高,金融危机使珠三角的很多企业集体倒闭,长三角的中小企业也深陷“严冬”,对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发展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强烈地刺激了原本陈旧保守的企业内部系统。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长期依赖贴牌生产,为别人做嫁衣并不是长远之策。只有从生产型企业转变为创新型企业,从依赖技术引进转变为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制造业在后危机时代的唯一出路。但是,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都存在人才缺乏、研发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所以他们纷纷将视角转向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开始寻求与他们的合作。
2.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型。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设备落后,创新人才缺乏,再加上金融和行政体制的束缚使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中小企业纷纷寻求合作伙伴,希望通过合作来开展技术创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高职院校的科研重点在于应用性研究,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创新优势明显。首先,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更有利于进入当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其次,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开展。例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将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高职把培养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队伍作为首要目标;在科研建设上,高职院校能及时掌握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需求.科研成果可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第一时间得到转化。
3.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需求增大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这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撑。高技能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乏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
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高职人才的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校企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进入企业后,主要完成技术相对复杂、智力要求较高的项目,正好符合企业对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三、内部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影响
校企合作从投入到产出是由多个内部机制通过串行和并行的作用方式来完成的。内部机制主要包括驱动机制、沟通机制和分配机制等。驱动机制是促使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寻求合作的动力源。沟通机制是指沟通校企之间的创新动机和创新设想,用以凋和二者的差异,促使二者做出一致决策。分配机制是指高校和企业最终对合作创新成果的分配过程。总体来说,校企合作创新是一个起始于驱动机制,成长于沟通机制,最后终结于分配机制的累进发展过程。高职院校是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为根本目的的,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虽然校企双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但企业可以凭借其较强的技术开发转化能力,把高职院校的知识聚集起来,减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的投入,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同时.校企合作也可以克服高校技术创新资金不足、成果转化能力弱等缺点,提高技术创新的可靠性和成功率。但是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校企合作双方带来了诸多沟通和运行上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企业只有产生技术创新的动机,才有可能进一步形成与高校合作的动机,合作创新行为是建立在企业技术创新架构基础上的衍生行为。然而,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依照企业的创新目标和战略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和运作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金融危机使企业赢利水平下降,不少企业停工减员.破产,倒闭,这些不景气现象使企业家创新积极性受挫,直接导致研发经费不足,很多企业都无力在技术创新上进行改革。在资金投入上,中小企业更愿意将资金投向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的项目,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去。创新所需的技术、资金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危机面前中小企业普遍表现出创新动力不足。
2.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实践两个方
面。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市场需求程度。金融危机使很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他们纷纷寻求转型,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应对危机带来的压力。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没有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发挥优势,不能满足企业产品升级的要求;很多校企科研合作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带动彼此间的知识、信息和技术交流,没有形成校企人才互动式的智力交流。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科研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状态。
3.校企合作运营困难重重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较多,如项目开发式、工学交替式、就业基地式、订单培养式等。其中订单培养模式是用人单位与校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培养模式。金融危机后。江浙一带的企业订单量减少,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所以,很多企业会选择降低人力资本的投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的策略,致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受挫,加剧校企合作的难度。还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企业在市场销售旺季时,就接纳大量学生去企业实习;一到淡季就变更协议,大量削减学生实习的岗位,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根本无法系统地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是削弱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可持续性。
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作用下,高职教育也不免受到社会经济形势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合作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实践教学资源紧缺、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上。“十二五”期间,为了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学会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步伐,配合企业加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深度推进校企合作。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不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校企座谈会。专业教师通过和企业面对面的交流。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此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专业教师也可以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依据岗位制定实切I课程模块,根据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具体的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实训。企业和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工、学会学习,培养出一批有岗位经验的优秀青年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满足企业“拿来就用”的需求。
其次,高职院校在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一要积极引进企业研发人员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服务;二要充分利用学院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优势,积极清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来园区设立工作室或者办事处;三要整合区域科研平台,同企业建立科研共享关系。
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小项目上,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派遣教师深入企业为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力求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本身具备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同应对危机,开拓新的合作路径。
参考文献:
[1]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彝、演化与对策[M].
[2]陈夏.经济危机下高职产学研合作新机遇[J].
[3]陈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1 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
1.1 国家 (区域) 创新系统理论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源于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和国家 (区域) 创新系统理论。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 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功力。熊彼特将创新视为一个新的生产函数的引入, 组合创新是从企业整体出发, 对企业所拥有的或可获得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用系统观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则是创新系统观的最早萌芽。自20世纪80年代起, 产业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逐步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 大量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分析不断展开, 有关制度、文化、组织等非技术创新因素开始纳入了创新研究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学者从国家层面上分析竞争优势, 探讨制度性因素如何解释国家之间的创新绩效差异, 并由此导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1.2 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这个概念最早是由Argyris和Sch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1]。当下,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日益盛行, 因为越来越多的组织都意识到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动态概念, 它强调的是组织的一种持续变革的特征。彼得圣吉提出未来适应变化的组织应该是学习型组织, 这种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既有能力进行被动的适应性学习, 也有能力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并以此作为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的组织[2]。
随着对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 学者更多的关注组织学习的模式, 而企业间竞争的激烈又促使组织学习从组织内到组织间的转换, 通过战略联盟学习则是组织学习的新模式, 合作者之间的知识转移最初大多采取技术转让的形式, 企业逐渐的意识到新知识的产生仅仅通过技术转让是无法形成的, 因此形成了指通过对合作者及其成员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加以整合而产生的相互学习的模式, 在与合作者相互学习所产生的知识在组织内进一步内化, 这样, 知识就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这种跨组织的战略联盟能够通过促进知识转移和提高在互补知识能力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从而有助于组织间学习[3]。本研究的校企间的合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组织学习的动机, 科研院校与企业间根据双方所拥有的知识信息经过分享、加工、整合, 知识在组织间进一步内化, 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
2 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过程
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过程在符合知识转移一般过程规律的基础上, 还具有跨组织学习过程的特点。
2.1 知识获取阶段:即知识发现-选择阶段
在这个阶段, 企业和高校内部都进行了充分的信息共享, 明确了所缺信息的存在, 并且开始有目标性地选择潜在的知识共享对象 (如图1) 。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的组织往往采取多种手段搜寻新知识, 并成为跨组织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合作各方往往只对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感兴趣, 而缺乏对其他领域信息的兴趣, 或由于知识视野的局限使得对某些信息的敏感性较低, 从而造成跨组织学习的障碍。为此, 跨组织学习各方应该保持一种正确的认识, 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会给各方带来收益, 从而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的敏感性。
2.2 知识共享阶段:即组织内外知识转移阶段
组织间的知识流动和分享是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根据知识流动的方向分别从企业和高校的角度阐述。企业到高校知识的流动方向, 企业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隐性技术通过编码、可视化等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 (i) , 再通过一定的共享平台与高校进行显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ii) , 高校将从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通过分析、整合转化为隐性知识 (iii) 并储存, 高校到企业的知识流动方向上, 高校将隐性的知识, 如科研成果, 转化为显性的知识或技术 (i) , 通过共享平台与企业进行显性知识的分享, 显性知识从高校流向企业, 企业将获取的显性知识技术化, 进而转化为隐性知识 (iii) 。
2.3 知识应用阶段:知识创造-转化阶段
企业和高校将获取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后, 需要有一个新知识或新技术创造和转化的过程, 在知识创造-转化阶段, 是企业产生新技术和高校产生科研成果的重要阶段, 而知识创造-转化的效果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企业和高校自身的知识基础、对于共享知识的吸收能力等, 而这些因素也是影响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效果的关键因素。
3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跨组织学习环境
跨组织学习环境是对跨组织学习产生影响的外部和内部要素的总括。刘淑敏在研究中指出组织学习系统的嵌入性决定了组织学习不仅仅受到组织内部环境的影响, 还受到组织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影响。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都既存在着组织学习的推动因素, 也存在着组织学习的阻碍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组织学习行为并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绩效。跨组织学习环境中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动力在驱动,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动跨组织学习 (本研究主要指校企合作) 的外部动力, 企业、高校对产学合作中的人力、资金、资源和具体措施的学习投入则是发展产学合作的内部动力。
3.2 跨组织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概念是美国学者塞伦1954年在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时提出[4]。云绍辉和郑丕谔基于对组织学习风格和促进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一组基于学习风格和促进因素的组织学习能力评价指标, 其中在适宜的组织学习风格准则层中包括四个指标层:兼顾从内部和外部获取知识、广泛持久的知识与信息的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组织记忆、成员认知风格有利于组织发展[5]。根据学者的普遍研究, 学习风格是校企合作知识共享中组织间关系、学习氛围和领导支持等方面的反映, 对跨组织知识共享效果和行为有着深刻影响。
3.3 跨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学习能力是反映组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个指标, 是一个组织立足环境的变化, 在吸收、传播、共享、转化、反思、提炼、应用和创新知识的整个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关于组织学习能力的定量测度, Hult和Ferrell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 用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和记忆导向四个方面来衡量组织学习的能力[6];我国学者陈国权和马萌提出了组织学习的“6P-1B”模型, 认为组织学习过程由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六个阶段以及一个知识库组成。学者的研究普遍反映了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
参考文献
[1]C Argyris, D Schon.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approach.Reading, MA:Addision Wesley, 1978
[2][美]彼得.圣吉. (1999) .第五项修炼[M].北京:三联书店
[3]王伟.组织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8 (1) :68-71
[4]叶顺丽, 吴飒.国内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英语教学研究, 2008 (5) :31-35, 123
[5]云绍辉, 郑丕谔.基于组织学习风格和促进因素的组织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7 (1) :6-10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不利因素
1.传统观念影响了实践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观念带来的挑战。社会方面,人的选择是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制约的,在我国,传统的“唯学历论”的观念,就业的“指挥棒”作用,媒体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等等,使得“重学轻术”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把高职教育看成“低层次”教育,甚至是末流教育。学校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原有的工作习惯和自身的创新惰性,学校和系科在主观上缺乏开展校企合作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客观上仍然维持一个以学校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实训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是理论课程的验证和补充。企业方面,不少企业缺乏前瞻性,行为短视,不能从人才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技术人才发展战略、资源共享等问题漠不关心,他们不愿意为此过多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影响了企业发展。
2.政府调控缺位于合作过程
现在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操作层面上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未能在法律层面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具体来说,政府还有以下工作需要尽快完善:⑴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规层面建立科学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⑵各地建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中介监管机构,由该机构专门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⑶出台相关校企合作中对企业方的激励机制(如减税免税,适当补助等),保护企业的利益,充分调动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⑷改革学校体制,建立弹性学制,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
3.学校实力制约了合作进展
客观上,高职教育院校由于历史等原因,最近几年是跨越式发展,自身的综合实力包括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还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硬件不够,实训实验条件还不够完备完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跟不上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软件相对滞后,高职教育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的意识不强,对于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路、做法和制度等都不够成熟,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特别是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的能力不够。另一方面,高职教育院校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为适应其发展,学校招聘引进大量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学历高工作能力相对较低,有活力但缺乏经验,有理想但实践不够,职校师资进入“青黄不接”阶段,教师水平决定学生水平,师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目前,大多数职校的师资现状客观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顺利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4.单调模式阻碍了合作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还停留在校企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单项合作的层面。学校和企业及地方行业的合作在形式上是单一的,在范围上是狭窄的,在层次上是松散的,尽管绝大章系科都实行了“2+1”、“订单教育”、“双证制”(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制”(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创新模式,但其中不乏运用这些模式时一味模仿,不懂变通,以致模式被扭曲变形,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管理僵化、观念落后的问题,校企合作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推陈出新,创新适合本校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5.运行机制阻碍了办学效果
由于制度缺失与认识肤浅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大多数职校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停留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层次上。校企合作中的官企校各方未能对校企合作进行系统、全盘的统筹运作,未能使校企合作的诸要素有机结合,未能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只是某时某地的所谓成功运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即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微观上,学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伸出“橄榄枝”,寻求合作伙伴,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仅仅表现在企业给予学校一定的资助,如教学设备的捐助、实习基地的提供、员工的培训等方面。校企合作双方在具体合作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方案规划和相应的推动机制,我国一些高职教育院校校企合作项目停留在院系层面进行的,既缺乏学校一级的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又缺乏校企顺利合作的前瞻的方案和成熟的制度。
6.实际操作落差于合作愿景
作者:苏海亚
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10期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教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存在着合作稳定性差、合作层次较低等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的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推出的―66670‖校企联盟合作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阐述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证明其不失为一种建立校企深层次和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 课程改革 基地建设
推进区域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着企业参与主动性不强、合作层次不高、产学脱节、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至今仍是一个难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创设的―66670‖校企联盟合作模式,打破了校企合作的瓶颈,开启了校企合作的破冰之旅。
所谓―66670‖校企合作联盟,是指以政府为统筹协调,由6所职业学校、6个工业功能区、6个行业协会和70多家企业本着平等的原则而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联合体。它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共同追求的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校企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点对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双向合作、系统―面对面‖合作的转变,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66670‖拓宽了合作渠道,使得校企合作在合作平台、合作途径和合作目标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一、合作平台:变―点对点‖为―面对面‖
以往大部分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单一企业的―点对点‖合作,这种模式难以满足企业或学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因为各自利益关系,合作比较松散。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笔者学校努力探索新的众力―合作‖模式——多所职校的联盟、政府力量的支持、多个功能区和多家行业协会的加入、70多家核心企业参与,形成了―面对面‖的合作模式。
―66670‖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促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既不会因某个学校没有某专业学生而导致合作无法开展,也不会因为某个企业的倒闭而致使合作关系的终结。同时,校企合作为双方或多方联动,达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领域更加宽广,从单一的校企合作变成校–企、校–校、企–企、校–企–校、企–校–企合作,拓宽了合作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二、合作途径:变―单通道‖为―多通道‖
―66670‖校企合作的途径,也由原来学校向企业单向输送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单通道‖变成了学校与企业在多方面紧密联系合作的 ―多通道‖。
龙源期刊网 http:// 1.聘请企业专家,共商发展大计
联盟学校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家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等事关学校大局的事项进行研讨,对专业设置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企业领导和专家对学校招生计划和专业布局、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生能力培养及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实训工场、培养师资队伍、考核学生技能、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组织联盟成员,开展职前培训
自联盟成立以来,学校多次邀请成员单位来校为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培训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多个功能区领导、多家行业协会专家、多位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莅临学校,给学生带来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从业要求等信息,使学生提前了解实习、就业知识,从而增强就业竞
争力。
3.设立企业奖学金,参与学生培养
作为校企合作联盟单位的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参与学生评价与考核,使学校的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学。如海宁德俊织染有限公司在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设立―德俊奖学金‖,每年奖励优秀毕业生;海宁雄风广告有限公司设立―雄风奖学金‖,每年奖励园林绿化和工艺美术专业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海宁中国经编园区也设立―经编园奖学金‖,奖励经编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些奖学金的设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举措落到了实处。
4.引进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校企合作联盟,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管理当中。比如,联盟单位海宁市技工学校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仿真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保持班级特征的基础上,以理财教育为切入点,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为载体,借鉴和模仿企业,将企业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成立―班级公司‖,并冠以―企业‖名称,每个―班级公司‖都提出自己的―企业‖核心价值内容,并浓缩为企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5.深入企业车间,实现校企对接
鲁昕副部长在―职业教育要学会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的讲话中指出,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 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合。教师、学生深入企业是进行有效对接的途径。
6.开展信息互通,畅通供需网络
作为联盟副理事单位之一的海宁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其网站上专门设置链接,发布联盟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并及时提供用工信息,积极组织招聘单位来职业学校现场招聘,基本保证了每年两场专场招聘会。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会,建立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供需网络,有效畅通了双方的供求信息。
三、合作目标:变―强知‖为―强用‖
所谓的三用即―够用‖―能用‖和―会用‖,―够用‖可以解决课程体系标准问题,―能用‖可以解决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会用‖可以解决学生技能评价问题。为更好地实践校企合作,达到社会、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目的,我们必须以此为引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1.以―够用‖为标准,改革专业建设,重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企业最需要的是技能的―好人‖,因此,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应以企业用人的标准为准则,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上,学校应根据企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围绕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在专业性课程设置上,以企业对学生的技能需要为标准,以课程设置―够用‖为原则,强化专业技能课,重组以核心能力为框架的横向技能模块体系。在文化课设置上,学校针对企业对学生素养的需求,以培养企业―够用‖知识为原则,取消高
二、高三就业班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开设书法、应用文写作、口才、实用英语、礼仪、职业生涯设计、个人投资理财等课程,着力培养 ―说、写、礼仪、公关、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六大职业素养。2.以―能用‖为标准,改革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在制订课程标准时,我们努力摆脱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限,在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改革课程标准。比如在了解到目前英语教学中―学生无兴趣‖―企业用不上‖的现状后,学校根据企业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能力出发,改革现行英语课程,制订了《实用英语》课程标准。标准以能力为本位,重口语交际能力,轻语法、词汇知识,从学生生活场景出发,以任务为引领,结合海宁本土经济、文化特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以往,中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注重内容的体系性,忽视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到的不会做,该学的学不到。基于中职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能力普遍低于普高学
龙源期刊网 http:// 生的这一状况,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从企业现实需求出发,以―能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发素养类和专业类校本教材,删减以往教材中繁杂难懂的内容,让学生用―能用‖的知识达到―会用‖的目的。
3.以―会用‖为标准,改革培养模式,重视基地建设,转变评价机制
(1)教学模式:变―重理论‖为―重实操‖。根据―会用‖原则和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学校在遵循职业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到总教学时间的60%以上,并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切实加强技能课教学。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经历三次实训、实习:教学见习,参观企业生产现场,建立感性认识;教学实习,进行技能操作和仿真实训,用实训、实践来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查漏补缺,巩固完善理论体系;毕业实习,到合作企业下车间顶岗实习,重在综合能力的运用,对几年来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检验与考核,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前最后一次检验审视自己。
(2)基地建设:变―学校单方‖为―校企共建‖。职业教育作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因职业劳动中的知识与技能存在较大的隐性成分,必须依靠实际的动手参与才能掌握。因此,职业教育对实训基地和实训工场的依赖性特别大。但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加上近两年招生规模的扩大,仅靠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见习、实习的需要。
校企合作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场地,变基地建设从原来的―学校单方‖为―校企共建‖,极大地解决了学生见习、实习等问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评价机制:变―学校一方‖为―社会、企业和学校多方‖。以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重视书面考核,而忽视技能和素养考核,因而学校评价产生的好学生往往不是企业所需的好员工。校企合作联盟建立后,考核主体由学校变为学校和企业,考核内容由专业知识考核变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考核,考核方式由单一的书面考核变为书面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近年来,随着考核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改进,学校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多年的实践证明,―66670‖校企合作联盟的确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多赢的合作效果。我们将继续进行实践和研究,进一步解决区域性校企合作联盟深化发展、机制稳定以及体系完善等问题,区域性校企合作联盟有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____历来重视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建设。近年来,
……(新文秘网www.zbflj.cn省略38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料、新能源产业等领域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23项,累计投入科研资金5000余万元。通过相关科研项目的带动,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为公司产品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开拓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人才引进和培养
以来,公司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累计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引进公司亟需的专业人才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9人、本科生330人,优化了公司的人才队伍结构。此外,公司通过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工程硕士班、MBA进修班,联合培养人才78人次。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加强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工作。
3、实习实践合作
公司与相关院校之间积极开展的实习实践合作,累计接待昆明理工大学、重庆
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实习实践师生4632人次。通过与学校共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师资培训、技术交流、顶岗实习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了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了专业教师技能提高,而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了企业亟需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公司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深层合作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和有些学校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化、常态化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还没有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的无缝化链接。
2、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虽然近年来公司实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但对某些沿海发达地区学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仍然不够。这中间存在着企业和相关学校的合作交流还不够深入,学校、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不够。
摘要: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总结出中小型职业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应市场经济、适应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基地,必须面向市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深化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正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建立校企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既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有职教政策的指导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等优惠政策。作为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更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办学宗旨。学校只有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才能带动教学设备的更新,才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自我鉴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师资匮乏,办学能力下降;四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困难。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做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生成和发展。
3、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
随着本地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在职职工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专业技术,晋升职称;另一个方面,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工人素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企业需要通过职工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它们也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合作,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通过调查,本市每年约有2万名左右的各类人员须要培训,其中企业在职职工提升培训人员约3000人,企业新增员工培训约6000人,下岗再就业培训约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约7000人。这些数据还不包括一些小型的乡镇企业和小型的个体工商企业。
二、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娴熟的程度。因此,我校通过几年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探索出几种适合我校生存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 政府大力提倡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并要求成立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机构, 并明确了该机构的职责;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再次明确提出要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 职业院校正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职业院校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解决学生实习、就业难等问题,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纷纷积极谋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研究开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标准, 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 有的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涌现出不少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三)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
虽然,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 但能够建立起长久稳定合作关系的却不多。由于目前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与广大职业院校积极主动的态度相比, 许多企业就明显地表现出消极被动的姿态。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靠人脉关系来维系的, 基础非常脆弱, 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时间的考验。
(四) 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管理
目前, 我国的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规范, 管理混乱的问题十分突出。例如, 对于合作企业的资质、合作的形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期间学生的管理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有的职业院校通过压缩校内教育课时, 大幅增加学生校外实习的时间来实现校企合作。校内教育正在被淡化, 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但不能因此而削弱校内教育的作用。校内教育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 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因此,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内教育是学生成才的基础, 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既要转变重校内教育, 轻校外实践的观念, 又要防止校外实习过多, 校内教育被削弱的现象, 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实习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二、校企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 办学目标与经营目标之间的差异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 带有更加明显的公益性质。而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之间的差异, 是合作双方的根本矛盾所在。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 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非常有限, 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 所以企业普遍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获益不大。有的企业甚至将参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视为一种负担或者损失。因此, 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均衡是解决两者之间根本矛盾的主要途径。
(二) 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
虽然校企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已经成为评价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因为至今仍没有完备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缺乏统筹规划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而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软肋。从整体上看, 目前校企合作的层次还比较低, 稳定性还比较差, 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 很难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在现有体制和制度的框架下, 校企合作双方的权责不明确, 加大了合作的风险, 打击了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学生顶岗实习增大了生产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工作的难度, 一旦发生纠纷或者安全事故, 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且, 校企合作项目无论是寻找合作机会、项目的启动、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企业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的比较少, 如果政府没有任何的配套经费, 那么职业院校的负担就会更为沉重。
(三) 校企合作项目的吸引力不足
一方面, 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因为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浅薄等弱点, 加上学校的教学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到企业以后要真正能实现顶岗独立工作, 还有一段相当长的适应、学习的过程。而实习期时间较短, 且有的学生实习结束后不愿意留在企业继续工作。另一方面, 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选择”, 所以也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通过大量的调查, 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校外实习, 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实习期间的待遇、实习的地点等。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众多, 但企业能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习不能做到专业对口。由于学生一般不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所以实习待遇也相对较为低廉。有的企业在合作协议上就明确提出不给实习生任何工作报酬, 甚至要求学生额外缴纳一笔费用。现实中的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 甚至是排斥的。
三、如何解决校企合作的难题
(一) 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规范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双方不对等的合作关系,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降低合作风险, 协调好校内教育与校外实习之间的关系, 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增强合作的稳定性。而这些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还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这只能由政府负责建立规范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制度并加以保障, 避免其无序发展, 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合作共赢, 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普遍模式。
(二) 引导学校和企业建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是企业回报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有利于贯彻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 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在办学模式上取得突破,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站在企业的角度, 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培养所需的人才, 例如将企业员工的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交由学校来做, 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还可以起到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形象的作用。所以, 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三)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导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 对校企合作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充分激发企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欲望。通过评估, 一方面对支持职业教育、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良好效果的企业实施多方面的激励, 表彰其对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并给予奖励, 如允许其适当提高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 给予税收优惠;在人才培养创新、技术更新改造、综合实力评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 对校企合作成果突出的职业院校也要在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或者奖励、树立先进典型, 在重大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
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 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无疑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所面对的重大挑战。由于我国校企合作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都不完善, 许多因素都在制约着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深入、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 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校企合作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摘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无疑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由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加蓬勃发展。但是,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 遇到了合作双方不可回避而又无力解决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黎刚.高职校企合作如何破解企业不积极的问题[J].高教论坛, 2012, (2) .
[2]李静.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2, (3) .
摘 要:本文从思想教育的视角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在综合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现实情况,深层次挖掘学生与企业的结合点,最终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思想教育;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积极性
校企合作教育改革一直都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它是独立学院深化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衡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参考点就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内容、水平、规模和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教育目标,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更侧重于自身的应用性和技术性,这两个特性也使得“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最适合独立学院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最适合当下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发展、共同谋利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使企业与学校展现出“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一、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外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及合作的模式,而国内对于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也并不少,除了研究国外的研究方向之外,还根据在实际校企合作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其中包括对学生如何管理、学校与企业之间如何有效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如何安排等。同时,校企合作教育初期,部分企业投入较少,态度不积极,导致对校企合作中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的研究颇多。而且,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之中,也是当前提高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教育研究中,教师一般把学校和企业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校企合作的教育而言,其主要的侧重点是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其合作教育的最大获利者,在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独立学院是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以怎样调动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为重点,并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研究并解决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所碰到的难题。
1.突出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当前独立学院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从校企合作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教育的多层次进行分析,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校企合作教育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积极去了解学生对企业是否认可,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诸多方面是否满意、有哪些看法和建议等,从而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丰富了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和理论体系,积极推动了理论研究,使校企合作教育的成效更为显著。
2.分析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从思想教育角度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人员,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能更好地针对目前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方面的各种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根本问题并加以解决。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在目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对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积极性的因素进行研究,以使学生更有兴趣融入校企合作教育中去。
思想政治辅导员需要找准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关注的焦点,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将所构建的动力机制模型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参考提供出来,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共赢局面。
3.探索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积极性的方法
通过基于思想教育视角的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积极性因素研究,教师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条件中找到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使校企合作教育更好地发展下去。同时,教师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把握好学生的关注点,从而研究并建立起一套适合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误区与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4(6):20-24.
[2]王敏晰,王新庄,李志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1(9):82.
[3]张艳红.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厦门市高职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7):8-9.
[4]庄丽,朱林.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因素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5(6):121.
【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影响07-22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10-06
校企合作现状06-01
校企合作简报09-14
中职校企合作10-30
1.校企合作方案07-02
校企合作调研问卷07-22
校企合作合作协议书11-29
职校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的实践论文06-01
校企合作签字仪式上的发言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