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民间谚语(精选6篇)
1、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2、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3、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4、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5、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6、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7、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9、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10、地黄有风,天黄有雨
11、星星眨眼,有雨不远
12、泥鳅静,天气晴。
13、泥鳅跳,雨来到。
14、星星密,雨滴滴。
15、青蛙叫,大雨到。
16、大雾不过三,过三半月平。
17、云绞云,雨淋淋。
18、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9、四九南风六月旱。
20、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21、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22、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3、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24、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25、星星明,来日晴。
26、星星稠,满街流
2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28、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9、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30、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31、扑地烟,雨连天。
32、燕子低飞,要下雨。
33、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3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5、鸡进笼晚兆阴雨。
36、冬季干冷春季寒。
37、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38、冷的.早,暖的早。
39、云下山,地不干。
40、单耳刮风,双耳下雨
41、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42、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43、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44、星星稀,好天气。
45、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46、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47、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48、东风急,备斗笠。
49、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50、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51、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52、东虹日头,西虹雨
53、燕子低飞要落雨。
5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水瓮穿了裙, 出门就淋人
从前乡村没有自来水, 家家户户都用大水瓮当储水器具。水瓮是用陶土烧制而成, 阴雨天一到, 水瓮就“未雨绸缪”, 在四周渗出细密的水珠, 就好像套了一层灰黑色的裙装, 颜色越重, 说明雨水来得越快, 也下得越大, 这时候就不要出远门了。
春分东南风, 当时就搬兵
春分一到, 气温逐渐升高, 风向渐变, 由常刮西北风转而常吹东南风, 伴随着雨水也日益充沛, 并且开始有雷声出现, 老百姓称雷声为“雷公搬兵”。
交了七月节, 夜寒白天热
这里的七月节是指七夕节, 与立秋节气前后相差无几, 这时的天气白日还有几分夏日的余威, 而到了夜晚, 寒意渐显, 需要加盖被褥了。
先下牛毛没有雨, 后下牛毛不晴天
夏日, 若是天空中先是飘起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 那十有八九下不了大雨;而若是大雨过后, 细雨如织, 则肯定会阴雨连绵, 难以放晴。
一麦顶三秋, 过晌就难收
俗话说, 抢麦夺秋, 小麦成熟后若不及时收割, 一场小雨就可能导致麦粒发芽, 辛苦多半年的果实就泡汤了;再则, 这时节经常下冰雹, 冰雹过后, 颗粒无收, 造成绝产。
冬天麦盖三层被, 明年枕着馒头睡
这里的“被”是指雪, 冬季降过几场大雪, 既冻死了麦苗上附着的虫卵, 又保护了根系免受寒风的侵袭, 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庄稼重了茬, 不如戳狗牙
关键词:河南地区;农耕文化;谚语
提到中原地区,谈到中原文化,就离不开“农耕”二字。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考古发现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实践。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通过农耕创造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从此我们摆脱了大自然的完全主宰,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恩格斯所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河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农耕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直至今日,河南省仍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依旧深深影响着这片热土,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其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时随口拈来的民间谚语之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最适合口头流传的通俗性语言载体。祖祖辈辈在农耕生产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后辈,而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语言形式是最佳选择,他们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曾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谚语依旧有其现实价值,辅助现代化的农耕生活。
一、体现以农为本,珍爱土地的谚语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历代统治者也多会在春季举行“亲率耕”的仪式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农业上的丰收对维护其统治有重大意义,而对于真正在土里劳作,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其对土地的热爱则更加具体和真切。
“地是聚宝盆,有地才有人;地是黄金板,有地就有脸。”
“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一亩地,三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穷人三件宝:老手,薄地,破棉袄。” “人勤地不懒。”
“生意钱,三两年;衙门钱,隔夜完;庄稼钱,亿万年。”
肥沃的土地是万物生发的基础,大地如母亲般孕育了庄稼,并为其萌芽、发荣、结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没有土地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收获。“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劳动者几乎所有的生存、生活资料都取自于田地,他们深信“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道理,因而辛勤劳作。大地对劳动者的丰厚馈赠又使得人们对土地无比敬仰,并在一种膜拜心理下创造出了土地神的形象,他们深信土地爷的存在并会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农民将丰收归功于大地的慷慨无私,土地便是他们的信仰,也正因为农耕文化中对土地的依赖,所以民俗谚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保留了许多此类谚语。正如“饮水思源”,填饱了肚皮自然也不能忘记了大地的恩惠。
二、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
春种秋收,农业生产是时令性非常强的劳作,要想获得丰收就必须严格遵守时令节气。“年”字从本是表示谷物一年一熟的意思到现在变成为专有的时间名词,可见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古人观察并记录时间的参照物即是粮食作物的生发状态,因此有关时令气象的谚语自然也是农谚中的大家族。
“菊花开,该种麦。” “嘴哈气,麦下地。”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 “处暑不种田,种田也枉然。”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 “布谷声声小麦黄,五月端阳吃新粮。” “清明节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中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民眼中小麦就是“怕正月暖,二月寒、三月霜,四月雾”的娇娘子。如在春暖地热时没有及时撒种播种,或是在该浇灌时错过了灌浆时机,都会导致粮食的减产。地是命脉,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所以勤劳朴实的农民将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化作这一句句生动形象的谚语来做后辈人种粮的指明灯。“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就形象地道出了不守农时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粮食颗粒不饱满,像跑了气的馒头一样又瘪又小。即使一年兢兢业业,闯过风风雪雪,到了收获的时节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芒种立夏,会见亲家不说话”即是描绘了收获时节忙碌的场景。“紧张庄稼,消停买卖,节令不等人”,这些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既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它们就相当于庄稼人的《论语》、《孟子》,是一部部农业生产的千年经书。
三、河南地区的饮食谚语
在饮食上河南人是随意自然,注重实惠,不过分讲究外在精美的。河南特色的郑州烩面和开封灌汤包都是比较大众化的食品,很多美食形成的历史传说也颇有种乱炖成佳品的意味。细探这种饮食习俗的形成无不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条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
“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 “起脚饺子落脚面。”
河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因而其饮食文化中离不了面食,但河南人不仅爱吃面,更具有的是一种农耕文化影响下的节约意识和未雨绸缪的精神。这种饮食习俗就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质朴且不拘小节。河南人的节约意识深入骨髓,面条已经剩了又剩,但人们却在吃剩饭中品出了美味与乐趣;河南人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精神也极佳,“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总会碰到的问题不如提前想到与准备。不同于南方地区的游耕文明,中原地帶的农业生产稳定性很强,农民被土地所束缚很少有休闲时光,农忙时妇女小孩也要下田干活,如“说不完的闲话,摘不完的棉花”、“焦麦炸豆,皇姑也下楼”就是讲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因而普通百姓家没有时间研究饮食和制作精美细致的食品这是其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之一。其二,中原地带较少山林,气候条件也不如南方,一进入深秋隆冬,大地就一片萧索,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穷人最怕过四五月”(四五月份为青黄不接的时段)可见在传统农耕生活下人们忍饥挨饿是常有之事,因而其饮食上就更加在意实惠,没有物质条件去过度关注食物的精美,人人都有节约粮食,储备粮食的精神。“麦盖三层被,枕着蒸馍睡”能吃上白白胖胖、热热乎乎的馒头已经是庄稼人最大的欣喜了。
四、体现勤俭持家的生活谚语
“春天不下力,秋来饿肚皮”是残酷的现实,农耕生活要求劳动者必需勤劳节俭才能从田地中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因此前辈们创造了大量的此类谚语来相互勉励并以此来告诫后辈人,如: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冬不节约春上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天冷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是铺张。”
农民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会取得丰收,而在农业生产上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灾害或战争危害等。中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旱灾也较为频繁,再加上封建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多是靠天吃饭,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减产自然不可避免;在政治格局上,长久以来中原都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争一旦爆发逐鹿中原是必然的,这些天灾人祸都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生产,因而他们十分节俭不肯浪费一针一线一粒粮。这些谚语体现出的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祖祖辈辈河南人身体力行的美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传承下去的中华美德。
综上,在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带,其生产生活都是以围绕农耕劳作为中心和主轴的,农耕文化不可避免地浸染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更是如活化石般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艰辛。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交际离不开供给其穿衣吃饭的田地和生产,所以来自于大众文化底层的民间谚语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它们短小风趣却蕴含哲理,作为民众智慧的结晶和民俗语言的精华折射出了中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特色的风土人情,也体现出了中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广川,张巨保,贾兵强.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J].农业考古,2009
[2]马克思,恩格斯.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3]周扬.中国谚语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2、四害除净,人畜无病。
3、千补万补,不如食补。
4、吃药不忌嘴,跑断太医腿。
5、肮脏肯得病,干净一身轻。
6、秤砣虽小重千斤,蚊蝇虽小是病根。
7、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蚊蝇消灭净。
8、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9、吃饭莫过饱,饭后莫快跑。
10、坐要正,站挺胸,走起路来脚生风。
11、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12、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13、预防疾病脑膜炎,先把蚊子消灭完。
14、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15、苗黄缺肥,人黄有病。
16、街上乱吃瓜果,肚子遭受折磨。
17、早酒晚茶天明色,时间长了害死人。
18、灭虱无窍,洗衣换袄。
19、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20、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
21、锻炼是健康的基础,卫生是健康的保证。
22、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23、不吸烟,不喝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24、饮食讲卫生,一熟二鲜三干净。
25、生水病菌多,烧开才能喝。
26、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
27、饱吃萝卜饿吃葱,不饱不饿吃花生。
28、食堆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29、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1. 赶路赶早不赶晚,时间能挤不能放。
2.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3. 宁可今天抢一秒,不可明日等一分。
4. 一人不会活两世,一天没有两个晨。
5. 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6. 万金买爵禄,何处买青春。
7.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下酌酒且高歌。
8.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9. 少不勤苦,老必艰辛。
10. 光阴一去难再见,水流东海不回头。
11. 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
12. 一生身是寄,百岁去如飞。
13.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一场空。
14.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15.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16.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17. 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
18.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 时间会使钢铁生锈。
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22.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23. 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24.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25. 水流东海不回头,误了青春枉发愁。
26. 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
27.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三十不少年。
28.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2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 有钱难买少年时。
31.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32. 好药难医心头病,黄金难买少年时。
3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34. 百岁光阴如捻指,人生七十古来稀。
35.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36. 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37. 早不忙,晚必荒。
38. 时间就是能力等发展的地盘。
39. 时间好比东流水,只有流去无流回。
40.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41.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42.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43.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44. 会过不会过,少养张口货。
45. 卖主怪脚,买主怪鞋。
46.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7.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48.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49. 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50. 云彩往南雨涟涟,云彩往西披蓑衣。
51. 宁走封江一指,不走开江一尺。
52.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53.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54.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55.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56.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57. 山大压不住泉水,牛大压不死虱子。
58.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年轻妇女
写年轻妇女,先描绘她的动作、神态:“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把云南妇女明朗活泼、率性自然的性格特征展露无遗。在她们的身上丝毫没有那种扭扭捏捏、矫揉造作的世俗丑态,一切源于自然、不事雕琢,是最可贵的自然美。接着作者把笔锋转向性情与她一样的众多云南年轻女人们的外貌:“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把云南农村劳动妇女独特的相貌和装束勾画出来,极富地域特点;“黑中透红枣子脸”“毛蓝布衣裤”“葱绿布围裙”“绣花透孔鞋”,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来看,她们实在也算不上惊艳,但正是这种单调、简单的装束却折射出劳动人民那种特有的淳朴、独有的气质。这种美不是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
赶马女孩
对赶马女孩的描写,只有简单的一句:“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这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活泼、天真,那种“淳朴本色美”自不必说,唱歌“出口自然”更表现了她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吹鼓手
“金满斗会”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可作者依然挑选出最当行出色的吹鼓手,用一句话对其进行概括描写:“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吹鼓手对艺术的追求是多么的坚持,对生活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进而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像老吹鼓手一样的世代务农的乡民们,他们农民出身,未离开过劳动,却具有一种劳动人民独有的朴实美。
形象新解
閱读下面的选段,试将选段中彝族女人的形象与《云南的歌会》中的年轻妇女的形象作比较。
深山里的生活是简朴到单调的,但彝家女人个个都是出色的画家。她们让我领悟到乡土生活既钝重,又浪漫的另一面。她们把从山外扯回的一些平常不过的布当画布,把羊赶到草最肥的山岗上,羊在吃草,狗在她们脚跟前睡着,这时,她们从挎在肩上的麻布袋里取出那方白布,用剥核桃皮被染黑的手,用搓棕绳被磨糙的手,飞针走线,把眼前开着的花、跳舞的蝴蝶、正在阳光下梳翅的小鸟、野山的秀色移植在上面,做成头巾、衣裤、鞋袜,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夏一样鲜活,丰润,饱满。当她们去赶集的时候,地上就有行走的朵朵彩云,吸引着一双双爱美的眼睛。
——梁 刚《彝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