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精选8篇)
2011年7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文章《老传统焕发新魅力》,专题报道了正在荆楚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就是比教师的专业素养,比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学期,我校围绕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贯彻上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指示精神,把“两比”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在“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我观察评议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20节课,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同行们在“课堂大比武”中,各具风采、各显神通:有的儒雅翩翩,气定神闲,解读文本游刃有余;有的激情飞扬,启发引导妙语连珠,激活思维,浪花涟裢„„
有两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六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同课异构,更能彰显教师的特色、神韵和风采。这两节课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样的课堂,真正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地活起来了,让学生主体意识显现出来了,学生的大脑高效地动起来了。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我们的生活用语和交际用语是两码事。小学生第一次接触,颇感陌生。因此,教师教起来很困难:一是怕“牵着牛鼻子,牛不走”;二是怕“对牛弹琴,牛不理会”。怎么办?凉拌呗!生吞活剥地给学生罐呗!一罐,以后学生见着文言文就“望儿生畏”、“望风而逃”了。但是,在L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学生“望而却步”,也没有发生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曲高和寡”“鸦雀无声”罐的现象,反而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其乐融融,跃跃欲试的感觉。L老师课前在黑板左侧画出了小组竞赛表格。这就暗示同学:“比赛即将开始,准备好发言哦!”课中,多次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各组之间“明争暗斗”,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小脑瓜子灵光一闪的东西亮出来。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L老师让学生自己结合注解翻译全文,然后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而言,疏通文本、落实重点字词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因为它难,所以我们不敢放手,大多的时候,都是老师一人包场,逐字逐句地翻译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对重点字词做笔记。当时。L老师的“放手”让我很是替他捏了一把汗。我在心里嘀咕着:“学生能翻译得好吗?能抓住重点字词吗?”结果,学生大胆的质疑,有根有据的解答,让我十分吃惊,十分感佩。原来,每个学生都是很棒的,只是我们不敢放手,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而已。
学生“学”的思维是水,老师“教”的思维是渠。活的课堂,要导渠引水,也只有引活水,才能是语文滋养学生的情感和生活。
L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让我受益匪浅。遇到精彩的回答时,她会说“我很纳闷,你怎么思考的那么有深度?”“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能想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人都有表现欲,都渴望成功。年幼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教育,教育要高效,必定要有高效的双边心理环境!
原来,文言文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滋有味啊!
S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更令我心生感佩。更准确的说,不是S老师让我感动,而是S老师班上的学生竟敢走上讲台执教让我感佩。
整堂课都是由学生主宰,教师在一旁,成了倾听者和参与者。其实,在听课前,就听说这个班“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而我是怀着“将信将疑”“冷眼旁观”的心态走进教室的。学生真的能给自己上新课吗?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学习小组虔诚的学习态度。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组员一个接一个的走上讲台,有条不紊讲解着课文。有讲解“课文字词”的,有“翻译课文”的,有“探究文章主题”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个讲解字词的学生,在依次点拨每个字词的读音后,还根据这个字,让同学们回忆在哪一课学过,将所学课文中相近的字、词提出来比较,和全班同学互动„„虽然,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即使是老师自己讲授,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啊!我感佩于S老师敢于放手的勇气,我感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S老师在备课组会上说:“我也教了几十年书了,不能再紧闭大门,要打开大门,让学生自己学!”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年轻教师说,“要解放思想啊!”是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我不得不补充一句“乐之者不如主动求索者!”
何不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动起来呢?
下课后。S老师告诉我,学生在上课前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小组同学在一起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前向老师询问。让S老师最得意的地方,是学生满满的笔记。“如果是我上,也许他们还不会记这么多笔记,可是要他们自己上,他们必须群策群力,要做充分的准备啊!”„„听完S老师的话,心里有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放手让学生去学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自信自尊,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
后来,我悄悄采访S老师班上的一个同学,他说:“老师一直让我们自己给自己上课,同学门在小组学习、探究讨论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大胆主动了。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融洽。于是,老师讲得少了,但讲得精彩了,给我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却多了,我们参与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我们很喜欢!”
一、自读感悟
1. 课前自读
课前自读即预读、预习。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超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在预习中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为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2. 课内自读
有了预习,学生就能按照预习中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尝试性阅读,精读领悟,赏读深悟,诵读积累,读中悟写,使学生在琅琅读书中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持主动、积极的读书热情。
二、自提问题
怎样使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培养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主动精神,促使他们提问意识的形成。其次,切实地进行提问指导,指导他们学会从课题质疑,从内容提问,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如学习从课题提问,我让学生懂得从课题想人、想事、想内容等,然后抓住这些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如《钓鱼的启示》在抓住“人”方面,就有学生提出“谁钓鱼”的问题,围绕“内容”方面又有学生提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谁得到启示”等问题。这样,新课伊始,学生思维就被打开,课堂就活了起来。再次,要认真倾听,分析梳理,归纳学生所提的问题,并进行适时点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对一些枝节的小问题,放在小组交流、讨论解决。把事关全文中心的要点问题挑出来,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使各类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特点需要进行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有些难度大,又游离于主要内容的问题则可延伸到课外。比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对课堂上学生的“问”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根本体现,为让学生的这种积极性保持住,我们安排了“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紧接在“自提问题”之后。
三、自主探究
1. 参与探究
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时,学生才能省时、高效地获取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情,努力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思路让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寻找,感情让学生品味,情节让学生想象,学具让学生操作,特征让学生观察,学法让学生验证,板书让学生设计。例如教《林海》一课时,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林海,让学生观看课件中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远景图,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大都发出了对大兴安岭的由衷赞美,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导游,这无边无际的林海为什么这样安静?森林里看不见一只松鼠的影子,也听不见小鸟的叫声,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其他学生听了,颇为认同,有的小声发出议论,有的双眉紧锁……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游林海、找答案。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学习、争论质疑、互相启发,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大兴安岭有千般宝,文章重点介绍的是林海,如果再写其他动物就冲淡了主题,只有这样写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主动,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体现了学生个性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
2. 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语文课的学习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课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给同学听,让其他同学进行讲评,这样,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各小组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第一轮的读书,找出小标题,理清条理。
(2)各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确定发言人、记录人。
(3)各小组派发言人上台分析所选择的段落,记录员上台板书,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或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四、自由运用
学,是为了用,用能进一步促进学,运用不仅是主体需要,而且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形成的需要。它作为本模式的最后环节,具有巩固、深化主体的功能。实际操作时,利用课末5~7分钟的时间教师按教学内容,提供不同式样、不同要求的练习供学生自由运用,或读或说、或演或写、或听或画……如学《荷塘旧事》:第一课时为听记精彩片断或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则进行表演孩子们在荷塘做游戏的情境。变单一的“背”为读、演、写的运用,时时处处显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如能根据读文、问疑、探究的课堂实际进行有机运用,就能显现出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内容时,先让学生找出没写具体的(空白)部分,接着让学生从空白处提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出示:①说空白内容;②写空白内容;③演空白内容。运用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收到了1+1>2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善“放”才“活”
1. 放下架子,平等和谐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而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可见,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会更好地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的观念,革新老师权威性的意识,懂得放下自己威严的架子,打破以往“师讲生听”的专制式教学模式,俯下身子来真诚坦率地与学生一起学习,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学习助手和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开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尊重,亲情与关爱,感到心理的“自由”与“安全”。这样,他们自然就会深入文本,积极探究,敢说敢想,踊跃争议,大胆表现自我,从而释放出自己特有的才气和灵气,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激活并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气氛。
如在教学苏轼词《水调歌头》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我就采用了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方法。先谈了自己对苏轼人生经历的几种看法和思考,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再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由于学生们看到了老师毫无掩饰的表达,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亲切和与自己的平等,很快就进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顿时热情高涨起来。个个争着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各抒己见,种种“奇思妙想”一齐涌现了出来。这样,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有效地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热烈而鲜活的场面。
2. 放低要求,赏识激励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可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潜能。所以,要想学生学习“主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还得要想方设法给予学生多一些赏识和激励。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开放性的评价,试图放低点要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欣赏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勤奋和努力。不一定要奉行所谓的“圣人之言,权威之论”,用统一的标准或一个正确的答案去衡量他们的表达,更不要轻易对他们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做出否定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和欣赏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要赏识和鼓励成绩一般的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亮出自己的机会。要善于把一些简短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带进课堂,如:“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很新颖!”、“你进步很快!”等等,让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到“成功”。这样就可以营造一种激励性的氛围,鼓足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妙“收”方“不乱”
1. 收拢范围,巧设话题
教学毕淑敏的《一厘米》时,为了使学生深刻把握人物性格,深入探寻人物心路历程,我没有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上绕圈子,而是巧妙的设置了一个这样的话题:“这一厘米对于小也重要吗?”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紧扣话题,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很快便从文中找出了值得与不值得的论据,进行了思辩性的探究。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分析人物形象”这个学习重点不攻自破,有效地防止了游离文本之外又背离教学目标的混乱谈话局面的出现。
2. 调控思路,及时引导
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范进当官后会是一个好官吗?学生缺乏对时代阶级的认识和对人性的了解,所以各持己见。有的说范进自己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对生活在底层的人定会深感同情,所以定会是一个体察民情、为民分忧的好官;也有的坚决地说,还没当官,范进就已经接受了张乡绅的馈赠,所以他不可能是一个好官。我针对他们这两种片面的认识,结合时代的背景和人性的特点及时地进行了疏导,指出从人性方面来说,范进或许想做一个好官,而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来说,范进这些人读书的终极目标是踏入仕途,升官发财,改变命运,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官。一经我引导,学生便心领神会了,知道自己陷入了片面的理解,发现了自己思路的偏颇和错误,从而结束了刚才那种争论不止的混乱状态。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趣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让“课本剧”化为“教育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作者思想和人格的光辉,而且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在讲到“动物的发育”时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可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外,还可引用成语、谚语来说明生物学道理。同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想学,愿意学,能学,愉快地学。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力求满足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理解能力以及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在讨论中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学好生物课程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学生,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在作业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留一些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可以给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留有充分的空间。
新竹二小
张
霞
实施目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第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 14 Our day 这一课时,就将Li Lei一家的一天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小电影”,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3、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Unit 13 On the farm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第三、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的反思
●
蒋 运 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亦然也。一味的教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不得其解。因此,要使教学相长,反思必不可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一学期来的工作,引发了不少的思绪。
高二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高三,尽管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投入十分积极的,毕竟他们面对自己人生的关键选择。而这届高二学生是从高一升到高二,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似乎是个负担,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热情。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1.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法活,1 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有让学生在课堂短剧表演,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2.活化课堂核心是学生思维鲜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3.活化课堂特征是课堂气氛活跃。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兴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也许下学期教师得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策略,尽可能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点兴趣和成就感,也许才可能逐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热情。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自选超市、畅享快乐学习的宫殿。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层次:一是课堂的组织形式, 即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即教学模式;二是课堂的行为规则, 也就是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即课堂管理。三是以学评教, 围绕“学”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即课堂评价。
二、高效课堂的意义
实施英语高效课堂带来的最大收益总结起来就是:1.学习目标的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吸收。2.学习方法的提高:身动、脑动、心动。3.学习态度的转变:肯学、想学、会学。
三、如何建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1. 教师和学生一起备课。
以往的备课完全是教师的个人行为, 教师最终把备好的知识灌输于学生。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 无兴趣、无目标、无方法、更无效率。而我们的高效课堂则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 教师首先“分层制定导学案”———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 都能学到位。
我所任课班级的英语课设立“自学课”, 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带着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 进行有序的独立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通过课本查找, 合作讨论等操作过程, 使学生对整个单元课题有了初步感知, 对需要记忆与理解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为今后的师生共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分离问题, 真正达到了师生集体备课。
2. 培养学生自主和协作的学习能力。
当前, 很多高中学生面对英语, 厌学情绪高涨, 教师教学困难。归根结底,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使学生敢于面对英语, 敢于挑战自主学习, 同时提倡合作学习, 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不断地体会独享与分享的乐趣。新课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无疑向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想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必须让学生来主宰英语知识, 让他们充当课堂的主人,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杜郎口中学的“271”自主学习模式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即20% (约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引领知识、激励学生学习欲望。70% (约30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讨论、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 (约5分钟) ———总结反馈, 当堂检测。“271”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学生准备紧锣密鼓、“课上”学生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学生复习温故知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室是输送学生知识, 展示学生魅力, 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学习杜郎口中学, 我们教师只是讲十分钟的课, 而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学习。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学习, 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课堂气氛热情高涨。同时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与赞赏, 精彩时教师也可能成为讨论者,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思, 进一步讨论。这样便打开了师生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局面, 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这样的课堂是知识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更是高效的课堂。
3. 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中, 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 还有一个“管”的任务, 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 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样高效课堂的顺利进行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控,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 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注意做好课堂的监控, 使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活动。要想做到真正实现合作学习, 教师就要学会充当“引导者、管理者、激励者、促进者, 倾听者, 协调者”等各种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教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只有这样, 高效课堂才能向师生充分展现它的魅力所在。
4. 用公平公正的评价打造生动的高效课堂。
有效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引领, 可以为高效课堂的进行保驾护航。要使课堂上学生能长期地保持“积极交流, 乐于展示, 勇于点评, 敢于质疑”的良好状态, 就必须要做好有效的评价工作。高效课堂的评价包括: (1) 导学案的评价。 (2) 课堂展示的评价。 (3) 课堂点评的评价。 (4) 学习成绩的评价。这些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然而评价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准确、得体的文字评价, 学生终身受益, 亲切鼓励的话语使学生如沐春风, 幽默巧妙的评价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 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 努力提高口语素养, 进而产生精彩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幽默;功能和效用;教学实践
幽默是一种审美观念,对于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幽默一般是指戏剧艺术,它包括所有让人发笑的艺术形式,例如文字、绘画、音乐等。它属于艺术的范畴。狭义的幽默是戏剧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反讽、双关、比喻等手法,用含蓄、机智、轻松的语言,依靠想象,形成使人们充满乐趣的笑的艺术,它是一种肯定真、善、美的艺术形式。
肯尼思.T.汉森说:幽默并不能直接影响到人的认知,但是学生会从幽默的教学中记得更多的概念。所以运用幽默的教学方式,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效用。那么教学中如何运用充分幽默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充足、丰饶的幽默素材。例如《威尼斯商人》中关于夏洛克逼迫安东尼奥割一磅肉的情节,充满了幽默情趣,形成了支撑整出戏剧矛盾冲突的支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幽默的情节进行分析,这不仅体现了安东尼奥的机智和善良,而且对夏洛克的贪婪进行了讽刺。
学生们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感到很滑稽甚至会冷俊不禁地笑起来,教师则可以顺势启发学生:在这篇童话里,从皇帝到官员的一系列可笑行为,尤其是皇帝赤身裸体在街上游行,乍一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似乎认为这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然而读完以后,就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了,那么原因在哪里呢?皇帝为什么会上当出丑呢?这个故事哪里特别好笑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有的学生会说:文章是描述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衣服”,而深刻挖掘的则是皇帝和官员们丑恶、难看的灵魂。有的同学会认为:作者凭借自己刻画人物表情和性格的敏锐能力,描绘了对象的气质特征和表情动作。经过提炼,以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达到神态逼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帝的新装》正是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讽刺和揭露了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虚伪。
二、着意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1.适时运用口语进行教学
运用口语教学简单、直接。例如在《硕鼠》一课的教学中,“硕鼠”用来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只需将这段诗文译成现代汉语,其幽默就跃然纸上了。“大老鼠啊大老鼠,你太猖狂了,吃我的粮食丧尽天良,含辛茹苦地将你养大了,你却将我扔在一旁。”这种富有民谣特色的意译有着强烈的幽默的艺术效果,深化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2.尽量使用体态语言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幽默的肢体语言就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高度统一,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和谐的美感。
例如在进行《守财奴》的教学时,教师一走进了教室的大门,眼睛就紧紧地盯着粉笔盒,然后手臂微举,将身子一纵,向前一扑,一把握住粉笔,然后夸张地说:我抢到黄金做的粉笔盒了!其后学生在学习葛朗台的形象时,抓住梳妆盒的那一刻就永远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了。这一出人意料,又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形,在教学的开始,就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磁力”,一把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适当补充幽默的素材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讲课时,要紧扣教学中心,选取一些有喜剧色彩的素材以充实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捕蛇者说》一课时,那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原来应该是“民风”,是唐朝时候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民”改为“人”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忌讳的理解,笔者曾经讲了《籍川笑林》中的一个典故: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或者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依礼不能够直呼其名。五代时有个人叫冯道,他的门生在学习《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时,因忌讳冯道的名讳只能读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不仅让学生加强了对忌讳这一知识的理解,也对课堂气氛的活跃起了幽默的调节作用。
四、多次利用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便是通过对句子的修饰和调整,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方法。运用修辞手法修改的文章、会使语言表达更明显,更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例如鲁迅曾经在他的杂文中就梁实秋制造谣言污蔑他和其他革命文艺战士的情况时,用一句“狗想吃肉不成,反倒丢了铁索”的比喻深刻讽刺了梁实秋之流的狼狈丑态,幽默之极。再譬如李白一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个夸张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更好地显示了事物的特点,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和共识。
所以教师在合适的时间用健康、适度的幽默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而且心情轻松愉快,学习效果也特别好。所以我们教师都要丰富自己的幽默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幽默教学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洪宗礼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6
[2]李家秀编著.《诗经鉴赏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11-1
[3]法国巴尔扎克著,管筱明译.《欧也妮葛朗台》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3
[4]尚永亮,洪迎华编选.《柳宗元集》.江苏凤凰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07-10-1
【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活起来】推荐阅读:
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10-29
让小学拼音教学活起来10-25
快乐阅读课堂教学设计06-14
让阅读课堂因练笔更精彩09-26
高效课堂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11-21
《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11-25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动起来07-19
小学五年级(下)《让色彩动起来》教学反思10-07
让课堂充满花香《一路花香》的教学反思09-07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