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昆虫(推荐14篇)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成一圈,趴在地上看蚂蚁搬食,看蜜蜂、蝴蝶采花,他们瞪着可爱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这些小虫子对孩子们有着一种吸引力,讨论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的乐趣。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认识昆虫》。我试着让孩子们从“昆虫”这个知识点出发,让幼儿在观察和记录中发现昆虫的主要特征,再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昆虫的一些习性,让孩子感受昆虫世界的乐趣。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2.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昆虫和人类、自然界的关系。3.对昆虫知识以及对自然和科学产生兴趣和爱好。活动准备:
昆虫记录表格、各种昆虫图片、多媒体PPT。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昆虫特征。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观“虫虫博物馆”,看看里面有什么,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二、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特征。1.出示大记录表格,分享记录结果。
提问: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幼儿交流,老师记录)2.幼儿讨论在大记录表上的发现。
提问:在这张大记录表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讨论总结:蜻蜓、螳螂、蜜蜂都长着一个头、一个胸、一个腹部。它们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六只脚。小蚂蚁没有翅膀。
3.出示小蚂蚁图片,了解小蚂蚁翅膀的退化现象。
4.(出示PPT)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小虫子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但是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都有6只脚,长成这样的小虫子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昆虫。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所有的昆虫一定都长有六条腿,所以昆虫又被人们称为“六足动物”。
三、视听结合,了解昆虫习性。
瞧,昆虫宝宝来到我们身边啦,谁还想知道它们更多的秘密呢?(通过多媒体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昆虫的习性。)
四、活动延伸,拓展想象。
花卉害虫的种类繁多, 如螨虫、蛀食性害虫、刺吸式害虫、食叶性害虫等, 主要对花卉的枝叶、果实、根部等侵袭, 从而影响花卉的健康生长甚至死亡。防治花卉害虫的方法很多, 但近年来利用昆虫防治害虫的方法受到广泛欢迎。使用昆虫防治害虫主要是指利用昆虫控制害虫的手段, 可有效降低化学药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维持生态平衡。目前, 发现的有益昆虫有寄生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充分利用这些有益的昆虫防治害虫, 对实现花卉的产值、保证花卉的品质、维持生态平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巧用昆虫防治害虫的优势
1.1 有效促进花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使用昆虫防治害虫的方法, 意味着会减少化学药剂等的使用概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节约花卉的种植成本, 从而有效提高花卉的经济效益, 并有助于实现花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 善于利用昆虫资源, 对其进行筛选和培养, 使之成为害虫的天敌,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应选择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 并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化, 避免由于天敌产品过多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
1.2 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有益于人类健康
以往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虽然能有效保护花卉正常生长, 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多次使用或重复使用后, 害虫会对这些化学药剂产生抵抗能力, 使防治效果大打折扣。人们为达到防治效果又会加大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这会对环境、生态, 甚至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化学药剂的影响表现为对污染水体、土壤以及大气, 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身体, 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伤害。另外, 一些花卉害虫对生态平衡以及维护生态多样化有重要作用, 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使这些害虫一次性被清除, 会破坏生态多样化和生态平衡, 使另一类害虫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壮大起来, 从而对花卉的生长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利用昆虫防止害虫的办法则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使环境和生态平衡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维持, 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2 巧用昆虫防治害虫的方法
2.1 创造适宜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
为昆虫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是利用昆虫防治害虫的基本条件和方法。禁止有害化学药剂的使用能避免有益昆虫与害虫一同被杀害。另外, 采用生态无污染的种植方式养护花卉, 可根据花卉的种类以及病虫害状况选择最佳的害虫天敌。同时注意研究害虫天敌的生活习性, 创造有利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 并注意在自然环境下, 维持这些害虫天敌的数量。
2.2 采取人工释放或引殖昆虫的方法
在花卉种植中利用昆虫防治害虫的方法中, 使用最多的是捕食性天敌, 如蜻蜓、瓢甲步行虫、螳螂等, 这些昆虫能迅速将猎物杀死。另外, 还有寄生性天敌。这些昆虫一般寄生在害虫的身上, 采取缓慢杀死害虫的方法达到降低害虫数量的目的, 能有效防止有害病虫的大量繁殖及生长。这些昆虫可采取人工释放或引殖的方法, 根据花卉的种类以及病虫害状况决定昆虫的数量。人工释放优势品种昆虫的方法, 能快速实现减少害虫的目的。对于优势品种昆虫的引殖一般多用于防治刚侵入花卉种植地的害虫。使用人工释放或引殖昆虫的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防治害虫的功效, 是利用昆虫防止害虫的有效手段。
2.3 昆虫性信息素与生物药剂的联合应用
充分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或性外激素, 在防治害虫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为提高防治害虫的效果, 可联合应用昆虫性信息素与生物药剂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1) 与专一性病毒组合使用:可引诱雄虫, 使其携带病毒后通过与雌虫交尾达到病毒传播蔓延的目的, 进而实现防治害虫的目的。 (2) 与化学不育剂组合:被引诱的雄虫接触到不育剂受, 今后与雌虫交尾产生的后代90%以上不具备生育能力, 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 (3) 与触杀药剂组合:这种药剂会对雄虫造成直接伤害, 使其丧失交尾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彦东, 王玲玲, 张宏宇, 刘二鲜, 闫锋.昆虫性信息素在林业害虫防控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 2012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被路边草丛中的小蚂蚱、小蝴蝶所吸引,流连忘返。中班幼儿对昆虫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根据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水平,我引导幼儿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为切入点,在游戏中观察了解、大胆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发现动物世界无穷奥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2.昆虫图、背景图。昆虫保护色课件。幼儿装扮材料(和活动室内物品颜色相似的各色塑料袋、包装袋)。
活动过程:
一、模仿昆虫自然进入活动室
引导幼儿随儿歌模仿小昆虫,引起活动兴趣。
小螳螂,穿绿袄,
举着两把大镰刀,
苍蝇蚊子跑不了。
小蚂蚱,学跳高,
腿一弹,脚一翘,
一跳跳上狗尾草。
小蝴蝶,穿花衣,
飞到东来飞到西,
快快乐乐采花蜜。
二、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一)引导幼儿把几种小昆虫放到相应背景图中
1.教师提问:“爱吃虫子的小鸟快来了,我们来帮这些小昆虫藏起来吧。到绿绿的草丛里?黄黄的草丛里?还是树上呢?它们藏哪儿不会让小鸟发现呢。你能想出好办法吗?”
2.幼儿操作。
(二)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利用课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通过观察辨认图片中的昆虫,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认识。
3.教师小结。
哦,原来这些小昆虫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自己的身体绿绿的,就藏到绿绿的环境里,自己的身体黄黄的,就藏到黄黄的环境里。
(三)利用了解到的“保护色”知识点,积极思考,重新验证刚才帮助小昆虫的行为是否正确
1.教师:“你们刚刚是利用了它们保护色的本领吗?如果不是,请你快帮它更换地方。”
2.让幼儿“思考—学习—验证—思考”,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三、游戏:保护色真好玩
游戏玩法:幼儿模仿昆虫,选择一种包装袋颜色披在身上。教师扮“小鸟”,谁能让自身颜色与所处环境颜色相匹配,“小鸟”就不会找到它。
游戏规则:没有找到合适颜色的“昆虫”会被“小鸟”捉住。
四、初步了解动物其他自我保护的本领。
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本领。
五、游戏:自我保护本领大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昆虫中的蝴蝶是最美的,蜻蜓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昆虫之一。以“蜻蜓王子和蝴蝶公主”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以故事形式吸引孩子去观察和点数图形的数量;为了“蜻蜓王子”能清楚的看到各种图形的多少,让孩子们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图形的总数;又让孩子们拼拆“蝴蝶公主”让孩子们在图形的拼拆中,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个活动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学得轻松又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图形的拼拆中,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并能说出及记录图形的总数。
活动重难点: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难点:教师引导幼儿点数各种图形的数量,说出并记录图形的总数
活动准备:
1、自制的蝴蝶拼图,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9页《拼出来的昆虫》。放大的范图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昆虫王国有很多昆虫,有一天,蜻蜓王子在森林里开了一场昆虫聚会,听到这个消息很多昆虫都来参加聚会。有一个神秘的客人,它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你们猜猜它是谁?
2、(师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图形,再加上中间身体的部分。)蝴蝶公主只有一半的翅膀,可怎么办呀?(幼自由讲述)
3、我们来把它的另一半翅膀也变出来好吗?师边讲述边拼另一半翅膀。
二、点数图形总数。
1、小朋友们,蜻蜓王子还想知道蝴蝶公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们能帮助它吗?
2、那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3、小朋友们,那你能帮助蜻蜓王子数一数每种图形都有几个吗?幼讲述师边将相对应的图形总数用数字或者圆点表示出来。
4、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帮助蜻蜓王子呢?
5、现在,你们的桌子都有蜻蜓王子分给你们的作业,请你们用圆点或者数字来不一样的图形总数。
6、幼儿记录。
7、师稍作小结并检查作业。
三、拼拆图形。
1、小朋友们,你们已经知道了蝴蝶公主总共有多少图形组成的,也知道了这些不一样图形的总数,那现在张老师把蝴蝶拆开来,你们能变出一只蝴蝶来吗?
2、引导儿拼成完整的蝴蝶。
四、幼儿作业。
1、出示范图。小朋友们,这里有哪些昆虫啊?
2、每一个昆虫都有哪些图形组成啊?并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是多少?
3、教师示范作业,并简单讲解要求。
4、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目标:
⒈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⒉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活动准备:PPT、《动物的伪装》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昆虫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出现了许多小昆虫,你都认识哪些昆虫呢? 2.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二、基本部分
1.观看PPT,认识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蝗虫、尺蠖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提问: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是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2)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枯叶蝶)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3)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竹节虫)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总结:原来竹节虫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蝗虫、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请你们猜一猜躲藏在哪里保护自己? ⒉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伪装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1.喜欢观察身边的昆虫,知道昆虫是多种多样的。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昆虫的结构特征。3.会使用昆虫观察镜对昆虫进行仔细观察。
二、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知道昆虫身体的结构特征:头、胸、腹。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昆虫观察镜;教师自备蝴蝶、蜻蜓、蜜蜂、蜘蛛图片
四、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谜语导入。
教师:“一路欢歌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别人甜蜜它辛苦,团结合作爱劳动。”(鼓励幼儿思考,引出“蜜蜂”这一谜底)活动一:昆虫大世界 1.认识常见昆虫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蜜蜂吗?在哪里见过?蜜蜂什么样呢?(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在花园里见过蜜蜂,飞起来嗡嗡地。请看,这里有一张图片,上面画的是什么?就是蜜蜂,对不对?(教师出示蜜蜂卡片,引导幼儿识别)
教师:除了蜜蜂,老师这里还有两张虫子的图片,大家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继续出示蜻蜓卡片、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识别)2.发现共同特征,知道共同的名字“昆虫”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都知道它们的名字,那现在问题来了,大家仔细看一看,谁能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寻找不同虫子的共同点)
教师:我们先来看它们的腿吧,我们一起数一数,蜜蜂几条腿?蜻蜓呢?蝴蝶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用此方法再对比观察它们的躯干)
教师:原来,蜜蜂、蜻蜓和蝴蝶虽然长得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6条腿,身体都有头、胸、腹。对不对?(引导幼儿再次观察确认)
教师:正是因为它们有这些一样的地方,所以它们都属于昆虫。(教师总结共同特征,引出“昆虫”概念)
教师:大家听说过昆虫这个词吗?其实所有的昆虫都是有6条腿,身体都由头胸腹构成。(再次强化“昆虫”概念)活动二:蜘蛛是昆虫吗? 1.认识昆虫观察镜
教师:现在大家都知道昆虫的特点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发一个玩具,玩具的名字叫做昆虫观察镜,大家想不想玩?(教师分发昆虫观察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现在,每一组小朋友都有了昆虫观察镜,谁来说一说,昆虫观察镜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颜色、外形结构描述昆虫观察镜)
教师:看起来像一个飞碟,还像潜水艇,而且中间是透明的,最上面和下面都有观察孔。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那大家知不知道昆虫观察镜是干什么用的?(鼓励幼儿猜测并思考)2.学习使用昆虫观察镜
教师:昆虫观察镜就是用来观察昆虫的。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看的都是图片上不会动的昆虫,有了这个昆虫观察镜,我们就可以把捉到的活着的昆虫放进去,进行观察了,多么方便呀!(教师说出昆虫观察镜的作用,边说边用动作演示使用方法)
教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发一个蜘蛛模型,大家试着用昆虫观察镜来观察,等大家学会了,就可以观察活的昆虫了!(教师把蜘蛛模型分发给每组幼儿,引导幼儿将其放进昆虫观察镜进行观察)
3.通过观察并对比,发现蜘蛛不是昆虫。
教师:大家都仔细看过了吗?请大家说一说,昆虫观察镜里的蜘蛛是什么样子的?(依然是引导幼儿从几条腿、身体几部分进行观察描述)
教师:哦,原来蜘蛛是八条腿,身体只有头和腹。那请问小朋友们,蜘蛛是昆虫吗?(鼓励幼儿思考)
教师:大家再一起来说一说昆虫的特征:6条腿,身体有头胸腹。我们一起说一说蜘蛛几条腿?8条腿,身体有头、有腹,没有什么?没有胸。(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昆虫的特征,进行比较)
教师:那现在请大家一起回答我,蜘蛛和昆虫一样吗?不一样。所以,蜘蛛是昆虫吗?不是。(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和幼儿共同得出结论:蜘蛛不是昆虫)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教师可课前和幼儿一起到花丛中捕捉蜘蛛,在课堂上进行观察,丰富课程内涵,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重点提示
在幼儿使用昆虫观察镜进行观察时,提醒每组幼儿进行轮流观察,不可争抢。观察过程中,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日常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含马兜铃酸中药而导致的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又如日本将小柴胡汤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且长期服用,结果出现间质性肺炎……
中药不良反应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和西药的不良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和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呢?
准确地讲,西药的不良反应存在于药物本身,正如我们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的,某种药物会具有产生某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这是化学类药物本身的性质和缺陷。而中药虽然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其不良反应大多存在于不正确的辩证治疗或配伍以及使用中。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您所服用的中药配伍是否合理
在中药古籍中,早就有“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一系列论述。《马书》中说;“药不执方,随宜而用,当病而止。凡病,人物皆然。”其中,随宜而用,是说要根据适应症使用;当病而止,是说取效即可,不能滥用;人物皆然,是说对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中医用药不同于西药,讲究辨证、配伍,却又注意配伍禁忌。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就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情况。
中医用药组方中各味药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合理组方非常重要。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最先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反”一词就是源于此 ,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不合理的配伍,自然会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您是否知道某些中西药是不可以同时服用的
有些人喜欢把中西药“合”着吃,认为这样“火力猛”、见效快。殊不知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一起服用的。
常见的不可以配伍服用的一些中西药比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类药物;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片;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片(PSS);消渴丸与优降糖片;炎得平片与螺旋霉素片;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片;六味地黄丸与利福平片等等。
体外配伍中、西药注射剂联用易发生体外配伍禁忌。如喹诺酮类注射剂与鱼腥草等配伍,易产生絮状沉淀;清开灵注射液与诺氟沙星、硫酸卡那霉素、小诺新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维生素B6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均会发生沉淀。
您是否注意服用中药期间有一些饮食禁忌
药有药性,食有食性,两性相悖则不利于病人,因此,服用中药常有饮食禁忌。医生应将必要的禁忌、用药风险对病人做出适度提示,让其注意并做出选择。
如服发汗药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忌食鱼腥,高烧患者应忌油。地黄、何首乌、蜂蜜忌葱、蒜、萝卜,土茯苓、威灵仙忌茶,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等。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提醒您关注药物剂量是否恰当
有些中药的活性与用量有关。
如甘草1~3克能调和药性,5~15克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病人可出现脘闷、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红花量小和气养血,量大活血化瘀;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升麻少用清热解毒,多用升阳举陷;麦芽小剂量消食化积、疏肝解郁而催乳,大剂量单用消散力强,耗散气血而回乳;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同时我们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避免慢性蓄积 ,中药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而持久,但慢性病人长期服用,往往随之产生不良反应。大黄作为泻药(用量1~5克)不能长期服用。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含强心苷),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易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而消瘦。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等等。肾病病人长期小剂量使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请您服用中药时注意来源与炮制方法等其他人为原因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也会引发”不良反应” 。
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中药煎煮不当,如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服用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人与人存在着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比如很多报道指出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又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幼儿和老年人也比成人易于发生不良反应,估计与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脏排泄较差或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有关。体质不同,也存在着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由于基因多态性个体差异,有的人对于某些药物耐受性较差或“超敏”,易于出现过敏反应。
另外,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功能紊乱,抗体低下,以及素体虚弱、营养不良、疲劳、精神奋亢等均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知识点点滴:
. 十九畏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十八反指: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 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 蜜炼川贝枇杷膏与感冒清片: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片中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 羚羊感冒片与复方阿司匹林片:羚羊感冒片系碱性中成药,复方阿司匹林片系酸性药,两者合用后疗效降低。
.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片(PSS):二者都具有活血化淤,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者联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极易诱发内脏自发性出血。
. 消渴丸与优降糖片: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与优降糖片同服,若一日三次服用,优降糖超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 炎得平片与螺旋霉素片:中成药炎得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其抗感染作用是通过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而达到,而螺旋霉素能抑制穿心莲的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也就抑制了穿心莲的疗效。
. 藿香正气水与苯妥英钠片: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 大山楂丸与麦迪霉素片:大山楂丸中的神曲、麦芽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麦迪霉素可使之失活。同时中药神曲、麦芽中的消化酶也能明显降低麦迪霉素的抗菌疗效。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 《虫儿飞》。
教学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教学反思: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挂图:《昆虫大集合》。
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观察记录表。
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
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教学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昆虫王国》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168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踩影子》含反思》:中班教案《踩影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照射物体,获取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关系的经验,初步知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踩影子》含反思教案吧。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的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容易导致患者残疾。这种疾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发性:一是空间上的多发性,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如大脑、小脑、脑干或者脊髓、视神经都可能发生病变,而且发病部位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残疾;二是时间上的多发性,就是说这种病会反复发作,这次治疗好了或者部分痊愈,下一次有可能再次发作,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多发性硬化的家庭护理首先要注意保障患者远离危险因素,如感冒、劳累、疫苗接种和过敏等。如要接种疫苗,一定要提前和医生说明患者的病情,以免出现问题。还有就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要注意防止花粉或粉尘过敏等情况。
其次,是要做好患病记录。不一定要每天都记,但是当病情出现变化或者药物调整的时候,以及身体状况或感觉出现差异的情况,是一定要记录备案的,以便后期复诊的时候,给医生作为参考。第三,就是患者千万不要自以为久病成医,擅自依据前两次的治疗方案,自己增减药量,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第四,因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很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因此要预防患者出现外伤。最好在家中安装部分残疾人扶手或通道,方便患者走动或出行。第五,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第六,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蔬菜要合理搭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3.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教学反思:
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 “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原来每幅图里都藏着一只小昆虫啊,你觉得谁藏的最好?谁有什么新发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这里有大树、花园和草丛,请一组小朋友帮昆虫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另一组小朋友来做“昆虫小侦探”去找一找,然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发现的?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水_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透明的。
2、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受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水是没有颜色的。
有的孩子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黑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无色的……到底水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发现水的颜色。于是找来几个脸盆,里面盛满清水,给幼儿准备了不同的颜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不同的颜料分别倒入每个脸盆中,水一下子就变成了各种颜色,这回孩子们总算明白了,在水中加入不同的颜料就会变成不同颜色的水,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
2、水是透明的。
知道了水的颜色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拿一块石子分别放到清水中和带颜色的水中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通过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有的孩子说:“石子放在带有颜色的.水中就会看不见了。”有的孩子说:“放在清水里的石子还能看的见。”有的孩子就说:“水也和玻璃一样是透明的,所以才能看见石子的。”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发现,总结得出:水是透明的,所以放在水中的任何东西都能看的见。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在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后,我们继续做实验。让每位幼儿用自己的杯子接上水,然后去闻一闻、喝一喝会有什么味道?孩子们都摇头说什么味道也没有。这时我拿出一包糖来给每个孩子的杯子放上一点,再让孩子们去尝,这时孩子们都高兴地喊起来:“老师老师,水变成甜的了。”然后我又在每个孩子的杯子里放了一点盐,这回喝了后他们都不由地吐出了舌头,“老师,水怎么又变成咸的了?”在孩子们亲身实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4、水是流动的。
孩子们已经迫不急待地想玩水了,我就在脸盆里放上许多玩水的小器具,然后提出玩水的要求:卷好衣袖,不要弄湿衣服,不要把水洒到外面,玩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别人,玩完后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玩水了,一会把瓶子里的水倒进脸盆里,一会又把碗里的水倒进小瓶子里,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我蹲下来问幼儿:“你们碗里的水是怎么到瓶子里去的啊?”孩子很自然地就告诉我:水是从碗里流到瓶子里去的;有的孩子说水会流啊,所以就流到那里面了。就这样在玩水的过程中很容易就领会到了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活动小结:
1.认识自己的号码,并能找到它。
2.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产生亲切感。
活动准备
毛巾架,杯子,小床上提前写上号码。
活动过程
1.出示杯子、毛巾架。
教师:“在幼儿园里都有自己的小杯子,小床,小毛巾,那这么多小朋友,而且都是一样的,你怎么分别哪是自己的呢”(号码不同)
幼儿自己找不同。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号码像什么。
“你的号码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
3.请幼儿找到自己物品的位置。
(1)“在你们喝水的杯子上,挂毛巾的地方,还有睡觉的小床上都是这个号码,快去找一找,属于你自己的是哪个呢?”
(2)让幼儿明白贴着自己号码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请你以后就用贴着这个号码的小杯子喝水,小毛巾擦手,小床睡觉,好吗?”
活动延伸
【科学认识昆虫】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夏天07-06
小班科学认识圆形教案09-13
环境科学认识实习报告09-27
幼儿园小班《认识植物》科学教案05-27
托班科学教案 认识红色绿色 教案06-1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06-14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兔子06-29
幼儿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教案:《认识物品》12-01
材料科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07-22
大班科学教学活动认识时钟教学反思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