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共8篇)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篇1

聘用

每位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出示身份证或户口薄,并按要求在养老院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拒绝检查者或体检结果不符合养老院要求的,我院将不予录用。所有员工者应该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资料,一旦有所变化(住址、联系电话等)应及时至人事部更改。

试用期

员工在正式聘用之前,必须有相关期限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工作表现合格的,方可给予正式聘用;凡不符合我院录用要求的,我院可解除聘用关系。在试用期内辞职者,须提前至少一星期向部门主管及人事部提出。

工作时间与考勤

*工作时间

按我院规定,护理员工作时间为三班倒,早班:8:00 – 19:00,晚班:19:00 – 次日8:00,每周休息1天;

行政人员工作时间为每天9:00 – 18:00(其中包括1小时的午餐,时间为12:00 – 13:00)每周休息一天。各分院自行制定夜间值班时间,并实行综合工时制。

*考勤制度

员工在上班前应先在考勤机上打卡,护理员应在换上工作服后再打卡,下班时应先打卡后换工作服。

严令禁止代替他人打卡或要求他人代为打卡。

员工有迟到、早退或旷工等情况时,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迟到

上班迟到十五分钟至三十分钟者,扣除50元。

上班迟到三十分钟至二小时者,扣除半日工资;二小时以上者,扣除半日工资外,按旷工半日论。

上班迟到者应立即报告上级负责人,并讲述迟到的原因。遇有恶劣天气或他不可控制因素而影响正常出勤时,按我院统一规定执行。

早退

下班时间前五分钟至十五分钟以内提前下班者,视为早退。早退者将被扣除50元。

下班时间前十五分钟以前下班者,均以旷工半日论,并扣除半日工资。旷工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续假而擅离岗位的员工均以旷工论。迟到或早退累计三次者,将受到一次书面警告。换班员工在没有得到主管领导以上级批准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换班。如需换班要填写换班申请单。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另外安全管理部门及夜间巡视的员工应在指定的范围内坚持工作,直到有人接替才可离开岗位。没有主管领导的批

准,员工不可擅离职守。如需在工作时间外出,须填“出门申请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院长或(副)院长签字后,打卡离开我院,返回我院也须打卡。行政人员则必须口头向部门主管申请,院长或副院长批准后,打卡离开养老院,返回院内也须打卡。若员工忘记打卡,必须及时向主管说明,经准管领导在“遗忘/漏打卡申请表”上签字并交给人事部,否则按旷工处理。员工一个月不得遗忘打卡超过二次,第三次将受到口头警告处分。员工上班时须正确穿着工作服并佩戴胸卡。

年度考评

养老院除在试用期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核外,还将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的讨论,其结果将作为员工职位和薪金调整的依据。

合同续签

员工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用书面形式报告公司是否希望续签合同并简述理由。养老院将根据员工在合同期间的工作业绩的态度决定是否续签合同。

晋升与调职

养老院奉行机会均等的人事政策,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而合理的工作发展空间。养老院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我院的需要并结合个人愿望提升和调动员工的岗位。辞职与解聘

员工可以因正当理由向公司提出辞职,但必须至少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养老院会在一个星期内对其申请予以答复并按相应程序办理有关手续。若员工违反养老院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且符合养老院辞退员工的标准,养老院按规定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在员工离开养老院以前,应将养老院的财产、工具、钥匙、证件的所有有关公司的信息资料等交还所在部门领导处。否则,养老院有权利不办理相关的手续。

亲属的雇用

一般情况下养老院不雇用员工的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如养老院员工与另一名员工结婚,则人事部门可以调动任何一方的工作部门。养老院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的步骤如下:

工资以最大可能激励广大员工为养老院利益努力工作,并使每一位为养老院积极努力、有效工作的员工,都能得到一份与其付出相适应的劳动报酬,这是养老院的基本薪资政策;定期参加行业性薪资调查,以确保养老院薪资水平的合理性和竞争性,是我们保证养老院的人力资源素质的基本手段。另外,员工的薪资是保密的,同事之间不要相互打听、询问和泄露,否则后果自负。业务技能评估后为养老院的工资检讨期。我们按员工的工作表现、养老院的营业状况、劳动市场的讯息、物价指数以及其它因素,检讨指数以及其它因素,检讨薪资福利水平并做相应的调整。养老院将采取银行自动转账方式于每月的十五日发放工资。

津贴

员工超时工作或者做与本岗位无关的事情。

津贴费为: 20-50元人民币/班。

社会保险金

养老院将按国家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员工补贴各项基金或保险费用;按国家规定,须个人缴纳部分,员工自行承担。由养老院缴纳部分,在员工工作1年后,以现金的形式补贴给员工。

加班

因养老院工作需要,并得到院长或副院长的书面批准,员工在工作规定时间外加班,将获得加班工资,或给予与加班时间等同的补休,补休必须通过院长或副院长批准。假期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请假之前必须填写申请单,注明请假类型及理则,得到主管领导、院长或副院长核准后方可请假,并至少提前三天交到人事部。一切涉及假期的工资计算标准参照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年假

行政人员工作期满一年的每年或获得十个工作日的有薪年假,以后服务每满一年,年假增加一天,直至十五个工作日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篇2

1 传统养老行为问题研究

1.1 研究成果与不足

马艳 (2005) 认为:经济结构改革、历史批判和“左”的思想影响、市场经济注重价值规律的影响、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的影响、教育缺失是造成当代孝文化困惑的原因;马志勇 (2013) 认为:家庭组织结构变化、赡养老人形式发生变化、孝的载体发生变化是当代家庭伦理意识变化的原因;方菲 (2009) 认为:简单的血缘关系被复杂社会关系取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开放的市场经济取代、身份等级观念被现代权利观念取代、代际关系的中心被下一代取代、传统养老文化被异化的孝取代, 是养老文化弱化的原因;杨淑娥、孙宝庆 (2010) :中国养老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家庭赡养负担沉重、人口流动性大, 家庭照顾名存实亡、自由平等价值观盛行, 传统价值观遭遇危机;侯志阳 (2006) 农村养老文化困境有:家族主义到家庭民主的变化导致养老意识淡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养老重物质轻精神、代际关系趋向平等, 老年人权威受到削弱、功利性特征等;吴海涛、王晶 (2014) 生产方式变迁、家庭结构变化、社会伦理环境的嬗变是导致养老文化遭遇困境的原因;张莎莎 (2010) 认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存在两大缺陷, 完全依赖家庭养老、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相联系;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养老文化根源影响力下降、传统孝文化养老观念淡化;养老文化不适应性研究主要由四方面入手:由家庭结构造成的 (马艳、马志勇、吴海涛, 王晶) 、由经济或生产方式变迁造成的 (马艳、方菲、吴海涛) 、由于新时代观念冲击 (马艳、方菲、杨淑娥、侯志阳、张莎莎) 、由于劳动力转移 (杨淑娥、侯志阳、张莎莎) 。多数研究认为, 不适应性的原因由经济、文化、家庭结构、劳动力转移等因素造成。这种研究能够从宏观事实、微观系统对养老变迁要素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握。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忽略了养老文化在变迁过程中, 社会结构形态转变对传统养老文化造成的影响。而笔者认为这种结构形态的转变就是所谓的现代性的发展。而无论家庭结构、生产方式、观念冲击、劳动力转移都只是现代性发展的外在表现之一。利用现代性的外延对传统养老文化不适应性进行论证只是抓住其表, 而不能发现其内在因素。

1.2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

对于现代性, 从古典到当代社会学均有论述。崇尚冲突和阶级斗争的马克思认为,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结构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 社会劳动分工、社会整合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与从宗教改革中释放出来的思想动力两者之间是“选择亲和性”的关系;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认为, 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结构整合与功能分化;在本文, 笔者采用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外延方面, 他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 他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利用现代性动力机制对传统养老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探讨, 是本文的主要思路。当然现代性的动力是多维的, 但是笔者认为, 现代性发展根本动力机制在于时空分离和社会行动的脱域, 传统养老行为的不合理性由两者造成。现代性发展, 社区的例行化消失、信任与风险环境的变化、社会行动的脱域, 三种因素都是现代社会中传统养老行为不合理的因素。因而, 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 利用现代性的转变, 结合农村社会生态 (互动行为、社区特征、风险渗透方式) 转变, 论述传统的养老行为在现代社会不适应的原因, 以从根源上找出应对当今中国养老制度转变及其应对方向。

2 传统养老行为的合理性

2.1 地域性风险

2.1.1 传统社会中风险多由自然灾害构成。

在时间高度凝固和空间低度延伸的传统社会里, 人口流动规模非常小, 人类生存与地域环境密切相连, 人类活动受到地域的高度支配。知识对自然作用的程度低, 社会秩序强烈地受到诸如暴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域环境风险的无常性是威胁人类本体性安全的重要因素。

2.1.2 地域性风险是传统养老行为的前提。

养老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是, 在代际间构建纵向的族群关系网, 抵御地域环境的风险因素, 维护本体性安全。养老行为在前现代社会中具有存在必要性, 是因为社会分工水平的限制, 社会系统远没有能够分化出社会性互助支持网络。因而, 人在传统风险环境下, 只能够依赖亲缘关系的互济功能来抵御风险环境中本体危机。地域性风险环境下, 保障性的安全网退守到家族关系里, 以关系网的形态呈现。这就是孝文化在地域性风险环境下合理, 是因为需要。

2.2 地域性社区

2.2.1 恒常性与稳定性是传统社区特点。

在传统社会中, 社区在空间上延伸程度低, 社会活动主要由空间支配。交通和通讯技术水平的发展远不能满足远距离关系互动的需求, 因而交流和迁徙程度低, 人多数处于隔绝状态。受地域性制约制, 人口高度固定化, 社会活动具有惯常化和例行化的特点。

2.2.2 传统社区的作用:支撑养老行为。

低度延伸的地域空间结构, 是社会互动交织的场所。亲缘关系通过例行化的地缘关系和持续性的互动行为, 构建亲密关系网络。这种带有地域性特征的亲密关系网络, 是基于社区空间范围开展, 并且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内在的行为文化规范。从地域互动中生成的文化规范是一种“内生性”的文化制度, 实质性而言, 这种文化制度即是对亲属进行帮扶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

2.3 面对面的互动情势

2.3.1 传统社会中互动情势以“在场”为主。

因为时空分离程度低, 社会活动的组织高度依赖时间———空间维度。在交通通信工具落后的传统社会里, 地理位置的划分和分化远不像今天那样具有明确的尺度。地理概念模糊, 时间并没有剥离地域而作为一种单独可计算的工具, 而是依赖地域计算尺度衡量。因而, 人类活动主要依赖于地理位置, 以“在场”互动为主。

2.3.2 面对面互动情势是发生养老行为的条件。

这种地域互动是养老文化的惯习仪式得以履行和传递的基础。“在场”互动保证了养老行动发生过程中亲密性关系的维持, 养老行动的发生不需要借助抽象体系作为载体。更为重要的是, “在场”互动保证了养老行为的一系列惯习仪式得以传承, 并且能够扎根在行动客体过程中, 通过反思性不断依据社会变迁进行重组。

3 合理因素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中, 风险景象、地域性社区、“在场”的互动情势, 分别是养老文化存在及得以维持的外部因素、空间要素和互动基础。对应前现代社会的风险、环境要素, 互动要素, 养老文化能够生存及发展是因为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并且养老具有相应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发展, 社会形态以一种异于前现代社会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要素。

3.1 风险景象的转变

地域性风险通过脱域机制进行全球化扩散。“社会化自然”过程中产出的“未预期后果”, 是人类利用知识作用自然的结果。风险因素发生转换, 最为显著的是现代风险景象全球化。前现代社会中的地域化风险, 通过脱域机制突破地域社区的限制, 扩散至全球任何一个角落。这种脱域根源在于, “缺场”互动的诞生使得社会行动抽离地域空间, 并且通过脱域再嵌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这就是现代社会风险全球化的原因。

3.2 地域性社区的消解

养老文化依赖的空间要素因为“缺场”互动发生瓦解。现代社会发展以来, 人认识能力提高, 地理概念逐步虚化完善, 交通通信工具作为互动的抽象体系得到发展。这些因素在地域性社区中孕育着“可见的远距离关系”, 为社会活动的“脱域”提供了条件。因为抽象体系 (交通、通信工具) 的发展, 增大了人口交流迁徙规模。在现代社会中地域性社区逐渐被远距离的社会关系所影响。在这种转变下, 社会关系被抽离了特定情境下的互动情势, 借助抽象体系, “再嵌入”其他的社会关系中。

3.3 互动关系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被打破导致人口流动加剧、空间概念进一步虚化, 互动的空间维度发生转变。“脱域”消解了地域性社区, 促使时空分离, 打破了地域环境下社会活动“在场”的特质, 社会关系从具体的地域性情境中抽离出来。这种变化所导致的缺场互动, 瓦解了养老行为赖以为建的互动基础。

4 现代养老行为不合理性

4.1 外部因素

风险景象转变是养老文化变迁的外部因素, 并且促使养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衰退。因为风险景象性质的转变, 地域性的风险现今已具有全球性的特质, 社区环境被远距离的社会关系所影响。养老文化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用以维系本体性安全、构建族群关系网的必要性已经逐渐丧失。因为养老文化构建的地域性亲密关系所对应的地域性风险, 逐渐被抽离并且实现了全球化。养老文化构建族群关系网, 以维护地域性风险环境下本体性安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但是风险景象的转变, 使得老年人本体性安全的维护单纯依赖族群关系网难以维持, 而必须通过抽象体系对其进行制度性内在的维护。

4.2 空间要素

地域性的消解是养老文化衰退的空间因素。社会关系的脱域再嵌入, 使得原本封闭隔绝的社区变得捉摸不定, 并且被远距离的社会关系所影响。传统社会中, 封闭地域空间下的社会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变迁提供良好的互动基础。但是因为现代社会以来, 地域化情景下的社会关系网络遭到化解, 社区本身变为了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地域社区变得开放, 人口迁徙和流动加剧, 养老文化受到外来社会关系的渗透影响。在变迁的空间结构和社会关系中, 养老文化传承的功能弱化。

4.3 互动基础

前代社会中, 共同行动是养老功能发生的必要性。在传统社会, 养老行为的发生依靠在场互动, 面对面是养老行为的互动基础, 通过共同行动满足地方性的养老需求, 同时也是保证养老传统惯习履行和传承的必要条件。但现代社会以来, 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口流动的规模、速率大大超越前代社会, 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的脱域, 打破了养老行为的互动基础。这种非面对面互动削弱了养老文化中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传统惯习及其依附的传统思想, 动摇了养老发生的互动基础。养老行为“在场”向“缺场”的本质是变迁, 它以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改变了传统养老行为原有的互动基础和实践模式。

“脱域”对社会福利关系网络最大的影响在于, 它破坏了传统社会中地方联系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福利网络。“资本的流动和谋生的需要使人从其固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脱域’出来成为自由流动的个体, 在这种状态下, 人们失去了社会福利网络的支持, 也失去了经济保障和依靠”。这也是养老行为在个体行动抽离化之后, 社区养老福利网逐渐消解的原因。

5 养老政策回应能力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 因为风险因素、实体地域网络、互动基础等因素发生改变, 传统社会因素的转化导致养老功能弱化, 传统养老行为不能承担起新时期繁重的养老任务。而同时, 因为传统养老观念、舆论等影响,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社会化养老存在误识, 进而令现代养老出现两难境地, 这是当今养老问题出现困境的内在因素, 这种困境并不是出现养老问题的直接原因。

养老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养老政策的回应能力不足。

5.1 过分侧重经济性投资, 社会性投资建设缓慢

对于现代性社会层次结构的改变, 在观察范围内最为明显就是:人口迁徙流动加剧、全球化趋势增强、地区转移策略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消蚀传统养老文化最为明显的因素之一, 这些来自外界的社会行动不断交织影响社区内社会关系。

在政策层面上, 长期以来注重经济性投资而忽略社会性投资, 并没有给传统养老行为足够的支持, 是养老文化衰退的原因。社区内的社会关系受到社区外的干预而导致社区文化外流, 笔者认为应当回归社区本身。在政策层面上的回应:增加对社区的社会性投资、提升社会资本、发展多元的养老福利, 并且在社区内发展制度性承诺的社会关系, 以作为亲密关系承诺关系网弱化的弥补。

但是, 国家长期以来“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农村支援城市发展”等政策下的城乡二元分割, 实际上剥夺了农村的发展潜力。

5.2 消极养老政策与政策调整超国家化间的矛盾

养老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稳定规范的安排, 政策调整多基于市场缺陷带来的后果。“中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缺少长期的、整体性的养老政策, 也缺少以社会责任为理念的养老价值。政府除了对城市退休人口的社会保障外, 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很少承担, 基本上是‘应激性’的社会政策, 且与经济为主导。”这种消极养老政策特点是不确定性、滞后性、应付式。

社会政策在当今开放、变动不居的经济环境下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 , 社会政策调整的依据已经不限于民族国家内部, 而是逐渐将视野放宽到全球化的范围内考虑。政策的超国家化体现在三方面:全球社会调控、国与国之间的再分配、超国家层面的社会福利供给。

养老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不应该是“应激性”的, 而是应该背负上更加稳定、长远的角色。养老政策调整的滞后性、对社会政策的超国家化应对不足;加上现代社会中脱域机制的盛行, 社会逐渐个体化零碎化, 对传统养老行为逐渐无力承担。

6 现代社会养老适应性的建议

现代社会中养老文化的不适应因素:风险环境的转变、社区地域性的消解, 社会活动的脱域。三大因素是促使传统养老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发生脱轨的现代性根源, 而这种不适应性又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化进程中想要抗拒变迁是不可行的, “复古”一词应当出现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 而在本体性安全发生转变 (亲密关系由地域亲缘关系向制度性的抽象体系转变) 的现代社会里, 传统文化将会失去特有的作用, 其影响力将会继续减弱。

因此, 对养老文化进行新认同, 或者探究符合现代性发展路径的养老制度, 使得养老行为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具有重要意义。

6.1 构建抽象体系内本体性安全

对于养老制度应该加以关注, 养老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充当老年人构筑本体性安全的抽象体系。正如前文所关注和论述的一样, 由于现代性条件下种种因素导致地域性的化解, 本体性安全的依赖机制已经发生了转变。在社会转型新动力 (即后现代性) 来临之前, 抽象体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着“守门人”的角色, 为人的本体性安全提供保障。

所以, 设计地域性养老制度, 并且寻求在制度内帮助老年人构筑本体性安全, 将会是养老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养老制度有以下关键之处:

由养老制度构筑起来的信任环境具有非伦理、空虚化、非个性化的特点, 这也是制度化本体性安全所具有的缺陷。所以, 如何保留地域性信任环境中的情感因素, 同时以抽象体系作为本体性安全构筑的重点, 制度建设的重点;在养老制度完成设计后应当引入到地域性社区内进行试验性操作, 实践和知识反思性带来的“破坏”;对于制度的运行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 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应当给予调整, 以减少设计错误带来的意外产物。

6.2 建设养老基础设施

风险景象发生变革, 地域性遭到消解, 社区被外界社会关系所渗透影响, 变得越来越捉摸不定。个体对于本体性安全的构筑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从地域性的信任环境向抽象体系转变。但是, 转变绝不是说地域性的信任环境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社区内部构筑本体性安全的功能虽然逐渐在弱化, 但是作为制度和实践的交汇处, 其本身能够弥补制度性本体性安全的非人格化、理性化、非伦理化的缺陷, 利用地域性社区的情感因素对其进行弥补。加强社区内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利用养老设施增加老年人的互动, 以此来构建社会关系网。

6.3 整合养老文化与养老制度设置

传统养老文化认同危机后果是, 养老文化并没有通过反思性成功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实践所用。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今的养老制度设置中, 很大程度上只顾及了老年人的理性需求, 而没有与传统养老文化的感性因素相结合。例如, 农村养老机构在运行管理过程中, 缺乏对传统养老文化的反思、吸收, 没有将养老文化整合进机构运营的一部分, 其结果就是, 养老机构在农村缺乏生命力。这种制度设置实际上是阻碍了新型养老方式 (社会化养老) 在农村的推行。

因此, 对于制度设计者, 应当将传统养老文化整合进机构日常运营中。例如, 尝试在传统节日举办相关的传统互动, 要求老年人子女出席参加;通过机构与当地资源整合, 参加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等。这些举措能够把传统养老文化整合进养老制度里面, 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时间里面, 对加强养老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6.4 构建积极能动的养老政策

对养老政策制定的重点不应该满足于弥补市场经济下的缺陷。而是更加应该将事业扩展至全球化的范围内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 个体将逐渐零碎化, 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都将通过全球化实现扩散和同化的过程, 传统将继续淡化。在这个过程里面个体异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相反地域性文化同质性将逐渐加强。

因为, 对于政策制定者, 不应当把政策仅仅限定在弥补市场化缺陷所带来的后果, 而是将政策制定的视野扩展至全球范围内, 实行积极能动的养老政策。提高对风险的管理能力, 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指导老师:杨红辉)

参考文献

[1]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吉林:延边大学, 2005:30-32.

[2]马志勇.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审视[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3:15-17.

[3]方菲, 郭倩, 余晓玲.养老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54.

[4]杨淑娥, 孙宝庆.中国养老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出路[J].河北学刊, 2010, 30 (5) :168-169.

[5]吴海涛, 王晶.从传统到现代—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文化的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4) :214-215.

[6]张莎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文化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 (月) :220.

[7]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82.

[8]佟新.我国老龄化、性别和社会政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7, 22 (2) :87.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篇3

17年来,他们相依为命,体味着人间最简单幸福的亲情。

军民互帮相识,

承诺照顾大妈余生

2012年除夕夜,举家团圆,杨森却坐在母亲的房间久久发呆。其实,他和母亲没有血缘关系,可17年相处,他们的感情超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谈起与“半路母亲”相识情景,杨森哽咽了。

今年37岁的杨森是陕西咸阳人,14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是哥哥姐姐将他抚养长大。1993年12月,杨森入伍来到了武警总队北京支队某部。次年,部队与驻地居委会决定搞一个“孤帮苦、苦帮孤”的联谊活动。

这天,在居委会主任的带领下,杨森来到五保户支大妈家里。那时老人已79岁高龄,可身体硬朗,谈笑风声,对杨森更是问寒问暖。久违的“母爱”让杨森感到格外温暖,他把支大妈家里收拾得倍儿干净。临别,杨森对老人说:“大妈,我下周再来看您。”

几天后,当杨森来到支大妈家时,老人边揉面,边开心地说:“孩子,陕西人爱吃面,大妈给你尝尝我做的面条。”那天,杨森的眼泪悄然滑落,他想到了童年时妈妈揉面时的情景。

此后,杨森隔三岔五就来支大妈家看看,他会带些水果、杂粮。在得知老人有心脏病时,他就用微薄的津贴给老人拿药。1994年8月,支大妈生日,杨森和同班三个战友买了生日蛋糕,一起为老人庆贺。支大妈开心地说:“这是我多少年了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我这一生无儿无女,小杨,你要愿意,我就认你做干儿子。”

杨森心里感觉暖暖的,他连忙喊了声“干妈。”随后,杨森无比动情地说:“以后您就是我的母亲,我来照顾您今后的生活。”

此后,杨森往支大妈家跑得更勤了。支大妈也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孝顺”。一晃三年过去了,转眼到了1996年秋天,杨森再有几个月就要退伍了。这天,他又去看望支大妈时,居委会李主任找到他说有事商量。原来,支大妈在得知杨森即将退伍时,就托李主任为他介绍工作,言外之意是想让杨森留在北京。得知老人的心意后,杨森一番思索后答应了下来。

母子相依为命,

有妈便有温暖与牵挂

1996年底,杨森从部队退伍。为了照顾干妈,他毅然留在了北京,并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在物业当了一名保安。当杨森拿到第一个月工资600元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来燃气设备。因为支大妈房间只有8平方米,冬天燃煤尚可以取暖,到了夏天就遭罪了。燃气灶买来了,支大妈心里乐开了花。

半年后,杨森跳槽去昌平一家公司当保安。因为昌平离市区太远,杨森不能经常看支大妈,可只要有人去市区,他都会让人给支大妈稍去百元钱,顺便了解下支大妈的身体情况。

1999年冬天,杨森从单位回来看望老人,因为天冷,支大妈依旧烧着煤炉。晚上,当老人起夜上厕所时,突发心脏病,“咚”的一声摔在了地上,身边的炉子也被打翻了。幸亏杨森在场,才避免了一场意外。想到干妈年纪大了,离不开人,杨森毅然辞掉了工作,搬来和支大妈一起住。

辞职容易,再找工作可就不容易了。杨森一没学历,二没技术,要在北京谋份工作太难了。可为了保证两人的生活费和老人的药费,杨森在求职数次碰壁后不得已干起了保洁,甚至还到工人体育馆捡过矿泉水瓶。这样的日子一直支撑到2002年,直到杨森后来进入一家广告公司。

进入广告行业后,由于肯于吃苦,为人真诚,杨森的业务量提升很快,收入也大为改观。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又打乱了他的生活。

2003年初的一天,杨森起床准备上班,却发现双腿发凉发僵,浑身疼得受不了。经中医诊断,确诊为精神压力过大引发的血脉不通,需要喝中药调理。中药一喝就是大半年,每次支大妈都耐心地为杨森熬药,叮嘱他喝完,有时听街坊邻居们说个偏方,老人立马出去抓药。

从此,杨森口中的“干妈”变成了“老妈”。

爱心不是拖累,

善举赢得真挚爱情

2004年11月的一天,杨森下班回到家,看到老妈神色凝重地坐在床上,一问才知道街道接到拆迁指示,准备把她送进敬老院。杨森略犹豫后问道:“老妈,那你咋想的?”

“我死也不去,我要和你在一起。”

望着老妈渴望的眼神,杨森坚定地说:“那您就跟着我吧,我养您一辈子。”很快,杨森在东四十三条以每月1000元的租金租了间比较大的平房。

2006年春节后,一个同事说要给杨森介绍对象,杨森不以为然。当他来到约定餐厅后,同事还真的领着一个女孩在等候。就见女孩身材高挑,衣着时尚,杨森一看就觉得没戏。女孩听了他的情况后,惊讶地追问道:“你是在讲故事吗?生活中还真有你这样的人?”

女孩叫秦玉花,比杨森小三岁,黑龙江人。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母亲一人将她和姐姐拉扯大,所以将“孝顺”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当她了解了真实的杨森后,认为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能有他这样孝顺的“半路儿子”着实不易。秦玉花觉得杨森品性好,为人踏实,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爱人。

杨森恋爱了,支大妈别提多高兴了,每次秦玉花来家里,老人就变着花样给她做馅饼、包子,秦玉花渐渐地被这个家庭的温暖感染,开始帮着大妈料理家事。相处半年后,杨森与秦玉花举办了婚礼。那天,支大妈淌下了幸福的泪水。

2007年,秦玉花怀孕了,这下支大妈更开心了,嘴里时常念叨着:“我要当奶奶,要抱孙子了。”秦玉花怀孕7个月时,支大妈突然病倒了,而当时杨森正在外地出差。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秦玉花拨打120,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并细心照料着。那段时间,秦玉花除了给老人煲汤外,每天还会挺着大肚子给老人擦洗身子,同病房的人看着特别感动,都夸秦玉花是个好儿媳。

2009年,杨森凭着工作上的勤勉,在四惠贷款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了方便老妈住,他特意选了一层。同年底,杨森所在的广告公司被搜狐焦点收购,杨森因业务突出成了搜狐公司销售部总监。没多久,杨森孝敬“半路母亲”的事迹在搜狐传开了。公司CEO张朝阳得知后,颇受感动,立即召开公司中层领导会议,对杨森的行为在公司进了表彰,并给予5万元的孝心奖励。

开会当天,张朝阳与杨森亲密拥抱,问道:“很多人有疑问,你与老人非亲非故,这么多年你图什么?”杨森说:“要说我养老妈图什么,我就图我有妈了。我出门家里有人惦记,我回家能看到有一盏灯在等我。”杨森的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完成母亲最后心愿,

落叶归根与丈夫合葬

最让杨森欣慰的是,女儿妞妞耳濡目染,从小就知道心疼奶奶。有一次,奶奶该吃药了,妞妞顺手拿起药瓶,4种药一样都没拿错。平时有了好吃的零食,妞妞第一个塞进奶奶的嘴里。在幼儿园学了新节目,妞妞也不忘表演给奶奶看。

2011年,支大妈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年接连得了三场大病。或许是意识到自己身体快不行了,老人开始向杨森夫妻说出了自己最后一个心愿:死后和丈夫埋在一起,并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支大妈的丈夫姓田,是河北沧州市盐山县人。结婚两年后,考虑到丈夫与前妻生养有一男两女三个孩子,索性就没有再要孩子。20多年前,丈夫去世,支大妈一个人回到了北京。可支大妈丈夫埋在了哪儿?具体是哪个村?她全然不记得了。

为了实现老妈的心愿,杨森跑到盐山县打听,但一无所获。他求助于微博,在河北媒体和网友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了支大妈丈夫的女儿。

2011年11月6日清晨,北京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杨森带着母亲的心愿驱车赶往盐山县。当天中午,杨森见到了“老妈”口中一直念叨的田丛芝(丈夫前妻的女儿)。当田丛芝得知支大妈还活着,而且被一位好心人赡养着,非常激动,一个劲儿地对杨森表示谢意。几天后,田丛芝和儿子卜金玉来到北京看望支大妈,久别重逢,感慨万千。

2012年1月7日,北京飘着雪花。96岁的支大妈在朝阳医院安详地走了。杨森悲痛之际在微博上含泪写道:“老妈,日子困难的时候您跟着我,不停地搬家。现在日子安定下来了,您却走了……”

家属敬老院员工表扬信 篇4

你们好!

我们是____的学生,首先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慰问长者的机会。

在这次慰问活动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人们在你们的关怀下,十分健康快乐。从你们的服务护理上,我们体会到你们对老人无限关爱,你们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们视老人为亲人,从不烦弃,你们是爱神的化身!

展望未来,重任在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奉亦父母、情同亲生”的服务理念,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种养收入,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充实,加快发展,打造“三湘第一院”的品牌!

你们孝敬赡养老人、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并以此唤起全社会敬老、爱老、养老、助老责任意识,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你们是我们的榜样。

再次衷心感谢黄阁敬老院的各级领导,感谢黄阁敬老院的各位工作人员对老人们的精心护理,对老人们如春天般的温暖,夏天般的火热,儿女一般的情深和爱心!

养老机构服务规范 篇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XXXXX—XXXX

养老机构服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 14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老年公寓。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润娥、康红丽、卫敏、侯国栋、武旭泽、闫晓丽、杜文杰、王恒发、刘秀荣、秦兰兰、董晓婷、崔京京。/ 1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基本要求、设施设备、人员资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养老机构的运行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T15565.2图形符号术语第2部分标志及导向系统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50340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MZ/T039老年人能力评估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养老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14

3.2.相关第三方

为老年人提供资金担保,监护或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或组织。

4.基本要求

4.1 养老机构应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具有独立法人的资质。4.2 养老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固定、专用的场所。4.3 养老机构的建筑设计应符合GB/T5O340的相关要求。

4.4 室内空气应符合GB/T18883的要求;噪音应符合GB3096的要求。人力资源配置应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4.5 服务合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4.6 养老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计划。

5.设施设备

5.1 老年人居住建筑配套服务设施应符合GB/T50340要求。5.2 公共区域应设置餐厅、卫生间、浴室、活动场所。5.3 居室和卫生间应配置紧急呼叫设备。5.4 标志和导向系统应符合GB/T15565.2的要求。

5.5 室内灯光照度应柔和,居室及通道应设有夜灯及应急灯。5.6 室内应配备温度调节设备。

6.人员资质养

6.1 老机构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养老护理人员,有条件的宜配备社会工作者、康复师、营养师等。/ 14

6.2 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三年及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培训合格后上岗。

6.3 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6.4 养老护理人员应持有与岗位要求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

7.服务内容

7.1.生活照料

包括穿衣、修饰、饮食照料、排泄护理、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护理、压疮预防等。

7.2.老年护理

包括基础护理、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治疗护理、感染控制等。

7.3.心理/精神支持

包括访视、访谈、危机干预、咨询活动等。

7.4.安全保护

包括提供安全设施设备、使用安全保护物品、采取预防措施等。

7.5.环境卫生

包括室内外及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

7.6.休闲娱乐

包括文艺、美术、棋牌、健身、游艺、观看影视、参观游览等。/ 14

7.7.协助医疗护理

包括观察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况变化、服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肢体活动、搬运、老年人使用助行器具、完成标本的收集送检、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完成物品的清洁消毒、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

7.8.医疗保健

包括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预防保健等。

7.9.居家生活照料

包括指导老年人家务管理,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料。

7.10.膳食

包括食物的采购、处理、储存、烹饪、供应过程,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和膳食及食品安全卫生监控等。

7.11.洗衣

包括送取、洗涤、整理等。

7.12.陪同就医

包括协助相关第三方陪同老年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

7.13.咨询

包括信息提供和问讯解答。

7.14.通讯

包括为老年人提供通讯便利、用不同的通讯手段协助联系相关第三方。/ 14

7.15.送餐

包括使用必要的保温、保鲜设备及交通工具,及时、准确、安全地将餐饮送到老年人居室。

7.16.教育

包括开展知识讲座,举办相关培训活动。

7.17.购物

包括为老年人代购物品或陪同购物。

7.18.委托服务

包括接受老年人委托,代读、代写书信,帮助处理老年人的各种文件,代领、代缴各种物品和费用。

7.19.交通

使用交通工具接送老年人。

7.20.安宁服务

包括为临终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减少痛苦,并为家属提供精神支持。

7.21.其他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8.服务质量

8.1.生活照料

8.1.1 应按照MZ/T039的要求对老年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 14

行分级管理,按需服务。

8.1.2 穿衣:应协助穿脱衣服、更换衣物、整理衣物,保持干净整洁。修饰:应协助洗脸、梳头、理发、化妆,每周至少洗头2次、修剪指甲1次、剃须3次。

8.1.3 饮食照料:应协助进食,喂水喂饭,鼻饲,食物温度适宜,无呛咳和噎食。

8.1.4 排泄护理:应定时提醒如厕、提供便器、协助大小便、实施人工排便、清洗与更换尿垫等。

8.1.5 口腔清洁:应协助刷牙、漱口,每日至少清洁口腔1次、装卸与清理义齿2次,鼻饲老年人口腔护理每日2次。

8.1.6 皮肤清洁护理:应协助每周至少擦洗身体1次、沐浴1次、泡脚4次,每日至少清洗会阴2次,确保身体无异味。

8.1.7 包括定时更换卧位、翻身,减轻皮肤受压状况,清洁皮肤及会阴部等。

8.1.8 压疮预防: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应鼓励和协助老年人经常更换卧位,视皮肤受压情况,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应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撑身体受压处;应避免摩擦力、剪切力及潮湿的作用;应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并按时交接班。

8.2.老年护理

8.2.1 基础护理:应为老年人提供清洁卫生、饮食起居、舒适体位、环境,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以及服药、注射等最基本的服务。

8.2.2 健康管理:应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8.2.3 健康教育:应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4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心理护理:应定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心理问题评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8.2.4 康复护理:应根据老年人情况做好康复计划,按照计划指导老年人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发生。治疗护理:应遵医嘱执行,并严格查对制度,遵循各项操作规程。感染控制:应按照WS/T367规定执行。

8.3.心理/精神支持

8.3.1 访视:应每月至少访视1次,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评估。8.3.2 访谈:应对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制定访谈计划进行心理疏导。8.3.3 危机干预:应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及时报告,立即干预。8.3.4 咨询:应提供咨询服务。

8.4.安全保护

8.4.1 安全设施设备:应提供床档、安全标识、安全扶手、紧急呼救系统等。

8.4.2 使用安全保护物品:应征得老年人、医师和相关第三方的同意,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方可使用。

8.4.3 采取预防措施:应通过医护人员的评估,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8.5.环境卫生

8.5.1 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无纸屑、无灰尘、无卫生死角、无积存垃圾,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8.5.2 公共区:环境舒适,有绿化。/ 14

8.6.休闲娱乐

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

8.7.协助医疗护理

8.7.1 观察:应仔细观察日常生活情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协助处理。

8.7.2 服药:应协助老年人服药,做到药物、时间、剂量(浓度)、途径及对象准确。

8.7.3 肢体活动不便、使用助行器的老年人:应定期协助老年人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使用拐杖、助行器进行康复锻炼。8.7.4 标本收集:应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8.7.5 预防并发症:应严密观察老年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有记录。

8.7.6 预防院内感染: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预防院内感染,并记录。

8.8.医疗保健

8.8.1 健康管理:应及时为每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完成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的管理,院前急救。

8.8.2 健康咨询:应定期开展健康咨询,增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8.8.3 康复指导:应定期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开展康复指导。8.8.4 预防保健:应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宣传,预防传染病发生。8.8.5 应定时查房并记录。

8.8.6 应每年进行体格检查一次,并记录。/ 14

8.8.7 医疗物品应专人保管、定期消毒、存放。8.8.8 严格处方管理,药品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8.8.9 健康档案保留10年,处方保留5年。

8.9.居家生活照料

应对居家老年人制定服务计划,并提供上门服务。

8.10.膳食

8.10.1 膳食供应:应采购新鲜的原料,做到生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科学合理进行营养搭配、膳食适合老年人的要求,供应充足。严格各环节管理,防止食物污染。

8.10.2 就餐环境:应保持环境卫生清洁,防止蚊、蝇、鼠及其它害虫的进入;餐(饮)具卫生应符合GB14934的要求。

8.10.3 安全卫生监控:应做到每餐膳食要留样应做到食物中毒率0。

8.11.洗衣

8.11.1 送取、洗涤:衣物应分类,清洗、消毒、洗涤、运输过程应符合相关要求。

8.11.2 整理:老年人衣物应有标识,,做到无污渍、无破损,整理折叠、准确无误,有记录。

8.12.陪同就医

视病情及紧急程度,及时协助相关第三方陪同就医。

8.13.咨询

信息提供:应提供法律、心理、医疗、护理、康复、教育等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14

问询解答:应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8.14.通讯

8.14.1 提供通讯便利:应采用适当的通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通讯服务。8.14.2 协助联系相关第三方:应采用不同的通讯手段及时协助联系相关第三方。

8.15.送餐

应使用必要的保温、保鲜设备及交通工具,及时、准确、安全地将餐饮送到老年人居室。

8.16.教育

根据需要编制计划,组织教学,做好记录和评教评学。

8.17.购物

应根据需要提供购物服务,做到有约定、有记录、有核对、有签字、有检查。

8.18.委托

应提供代读、代写书信、代领、代缴、代取等委托服务,有服务记录,必要时签订委托协议并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8.19.交通

应配备交通工具,提供接送服务。

8.20.安宁

应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14

9.评价与改进

9.1.评价

9.1.1 应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9.1.2 应定期召开座谈会、代表会,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等。9.1.3 采取多种形式向相关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调查。9.1.4 邀请第三方对服务质量进行抽查、评价。

9.2.改进

针对评价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应针对提出的问题责成专人负责,及时整改。/ 1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4]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1986年3月15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小组发布。

[5]医院药剂管理办法1989年3月24日卫生部发布。

[6]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1991年3月9日卫生部、国家档案局发布。

[7]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

[8]护士条例2008年1月23国务院第206次常委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9]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7月1日卫生部发布。

[10]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年3月1日民政部发布。[1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6年7月6日卫生部发布。[12]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11月卫生部发布。

员工礼仪培训--员工行为规范 篇6

着装与仪表

1、着装要清洁整齐,每天要更换衬衫,注意袖口及领口是否有污垢;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整齐干净,纽扣要齐全扣好,职员牌要戴在左胸前,不能将衣袖、裤脚卷起,穿长袖衫要塞在裤内;上衣和裤子、领带、袜子、鞋子等要搭配平衡,服装大小合身,并符合季节;穿黑皮鞋要保持光亮。

2、在和人谈话及打招呼时,将西装的第一个钮扣扣住,西装上衣的口袋不要插笔,应插在西装上衣内侧口袋或衬衫左边的口袋。裤子两侧口袋注意不要因为香烟、打火机而鼓起来,勿将两手放在裤子的两个下口袋里。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如: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男士坚持刮胡子,鼻毛不准露出鼻孔,爱护牙齿,早晚要刷牙,上班前不吃异味食品和不喝含酒精的饮料。

4、女士上班宜化淡妆,但勿戴过多饰物;不宜穿领口太低的衣服、超短裙或皮短裙。

5、每天上班前要检查自己的仪表,让自己更充满自信地迎接每天的工作。因男士穿着整齐清爽、稳重大方,干净利落能让对方产生信赖

感,特别是您的工作若经常需与不同的对象接触,更是必要的。而女士优雅的姿态能让人觉得非常教养,最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头发

要经常清洗,保持整齐清洁、自然色泽。切勿标新立异,染过于鲜艳的颜色,男员工不得光头或剪过于短的头发,尤其是营销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生产一线员工进入工作区域,过耳的长发必须盘起或使用发兜,避免安全事故。

面容

脸、颈及耳朵绝对干净,男员工每日剃刮胡须。办公室女员工应尽量化淡妆,但不得浓妆艳抹和在办公室内化妆

身体

注意个人卫生,身体、面部、手部保持清洁。勤洗澡,无体味。上班前不吃异味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上班时不在工作场所内吸烟,不饮酒,以免散发烟味或酒气。业务洽谈或会议之前,不得饮酒及食有异味的食物,如大蒜等,保持口气清新。

饰物

领带平整、端正,长度一定要盖过皮带扣。领带夹夹在衬衣自上而下第四个扣子处。注意各部细节,内衣不能外露等,上班时间不佩带夸张的首饰及饰物。生产一线的员工操作时,不得佩带任何饰物,避免安全事故。

衣服

工作时间避免穿着过于休闲的服饰。

1、每天要更换衬衫,注意袖口及领口是否有污垢;衬衫必须要与西装、领带协调。

2、最好西装及西装裤同一花色,和人谈话及打招呼,尽可能西装的第一个钮扣要扣住,西装上要插着笔,两侧口袋注意不要因为香烟、打火机而鼓出来;

3、鞋袜须搭配平衡,两者都不要太华丽,鞋子上若沾有泥土去拜访客户是相当失礼的;

4、系皮带要高过肚脐,不要选用突出怪异的皮带头;

5、笔要插在西装内侧口袋或衬衫左边的口袋里。

西装

按规范扣好,衬衣领、袖整洁,衬衣袖口可长出西装外套袖口的0.5-1cm。出席正式场合,西装、衬衫须熨烫。

裤子

裤子要烫直,折痕清晰,长及鞋面。

工作服

按规范扣好钮扣,不得敞开,不在衣服外佩带其他饰物。手

保持指甲干净,不留长指甲及涂有色指甲油。

鞋底、鞋面、鞋侧保持清洁,鞋面要擦亮,无破损,勿钉金属掌 袜

男员工穿着袜子应与裤子或鞋子同色。女员工着裙装须着肉色袜,禁止穿着带花边、通花的袜子,无破洞,袜筒根不可露在外。工牌

工作时间须将工作牌统一按规范佩带,正面向上挂在胸前,保持清洁、端正。

讲师介绍:

沈清仪:

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

国学礼仪专家

多家大学特聘礼仪讲师

中国礼仪培训网资深礼仪顾问

多家知名企业礼仪顾问

实战派礼仪策划专家,品牌营销策划专家

国家高级美容师,企业形象塑造专家

韩国欧凯莱整型美容机构特约礼仪顾问

国际商务人员考评委员会礼仪专家委员

沈清仪老师是中国著名企业培训师,国家高级礼仪讲师,从事礼仪教学多年,以弘扬国家传统文化,礼仪天下为己任,博采众长,潜心钻研。

曾为政务机关,工商企业,金融保险,医院学校,社会团体各个层面量身定做有针对性,实用性,突破性的培训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有的放矢的制定课程方式,为企业实施高效目标性培训。讲课风格: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养老保险,规范化

0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国家提出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职工的养老保险利益,企业应狠抓养老保险管理,将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落实到岗位、员工,并实行“风险管控”和“三个管理”的制度,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同时使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指导、提升社保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管理的作用。

1 养老保险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人口趋于老龄化,职工可能要赡养多个老人,为应对老龄化带来养老的压力,对国家和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就要做好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实现职工从在职向退休生活的平稳过渡。

1.2 保障企业安全稳定有序发展的需要

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关系到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企业的安全稳定,面对养老保险管理工作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应更新观念,在探索中提炼,在实践中提高,做好养老保险的基础信息维护工作,办好职工的退休手续,管好养老保险资金,服务好退休职工,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养老保险管理体系,提高在处理养老保险工作中遇到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助推企业有序发展。

1.3 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社会保险法》的施行使供电企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规范化的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养老保险业务种类繁多,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养老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供电企业内部还未有统一的养老保险业务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地指导日常管理工作。三是有的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养老的接续与转移不及时、缴费年限不正确等,损害了职工的利益。

2 供电企业养老保险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供电企业应将“五位一体”与养老保险管理融为一体,面对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中做什么(流程)、谁来做(职责)、怎么做(制度)、做到的程度(标准)、如何评价(考评)、如何控制风险(风险控制)、如何服务更有质量(三个管理)等问题,主要解决流程不顺、业务不精,管控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规范养老保险管理。

2.1 践行“五位一体”,推进养老保险管理规范化

职责管理立足于岗位,养老保险管理由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险岗位完成,属于社会保险业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业务。通过梳理养老业务、咨询社保机构,结合公司管理要求,来明确养老业务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制度管理要将养老保险延续性强、繁多的政策文件中从政策层级和时间这两个维度去梳理出现行有效政策,根据最新政策实时调整,制作养老保险制度汇总表,统一归类管理。

流程管理是养老保险管理的核心。随着养老政策变化实时调整,保持流程、制度、标准、职责一体化,虽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已有流程,但其出发点是从社保经办机构角度考虑的,对供电公司内部的具体流程,需要哪些部门、人员协同作业则不会具体涉及,故需要根据公司养老业务,从参保登记、人员增减变动、关系转移与缴费申报等方面设计一套符合供电公司实际业务流程的规范管理。

标准管理是衡量公司养老管理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通过梳理养老管理职责、制度,从及时性和准确性两个维度去构建、选取标准,上联社保机构,下联各个企业,能覆盖到各类养老保险业务。

考评管理将养老保险工作成果转化为绩效指标。严格执行专项考核评价标准,并与年度绩效挂钩,督促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质量。可以签订社会保险管理岗位个人绩效合约,通过履行岗位绩效合约,确保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 加强风险管控,监督养老保险规范开展

2.2.1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严格落实公司各项决策和部署,把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执行力化为自觉行动。为了提高风险意识,供电公司可以从改善社会保险管理的员工的知识结构入手,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干的人才队伍,加强对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敏感性和自我监督意识。

2.2.2 做到“四个协调控制”,增强风险信息沟通能力

第一,与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协调控制。供电公司应及时将人员增减变动、缴费基数变化、关系转移等信息及时上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等待审核意见。供电公司根据审核结果,及时做好沟通与协调,处理好问题。同时供电公司应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协调解决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与人力资源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协调控制。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内不同岗位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员工管理岗位负责人员增减变动等基本信息,薪酬管理岗位主要提供缴费工资等信息,保险管理岗位负责汇总各项信息并按要求办理各项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岗位负责及时归档已完成的资料。各岗位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岗位产生疏忽,就会对后续的养老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第三,与单位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控制。养老保险的业务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圆满完成。人力资源部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执行上级工作部署,负责养老保险各项业务办理。财务部负责养老保险业务的资金保障并对保险费进行会计核算。审计部负责监督养老保险业务的合规、合法。

第四,与代发机构之间的协调控制。供电公司与代发机构应定期联系,确认发放退休金的人员、日期和金额,并告知退休人员及时去代发机构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与代发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沟通解决问题。

2.3 实施“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管控,提升风险管控力

第一,要提前介入,实行事前计划。在处理养老保险业务前,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应明确这项业务的目的、要求和对应的操作流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的准备,部门或者相关岗位的配合度,风险点及应对之策,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要主动出击,实行事中控制。在养老保险业务办理过程中,按照事前的计划,严格按相应的流程进行办理和控制,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主动联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商议解决办法。

第三,要注重整改,实行事后检查。供电公司应及时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对养老保险各项业务办理是否正确,资金上缴是否准确无误,确保职工的养老利益得到落实。定期采取“回头看”的方法,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业务流程。

2.4 实行“三个管理”,细微处抓内部管理

第一,主动管理。供电公司社会保险管理者需要时常总结经验,思考如何才能规范养老保险业务管理,主动把最新政策和资讯及时传达到公司每位职工,核对缴费人数、缴费金额、职工个人权益等信息,维护职工利益,对一些周期较长的业务流程进行跟踪,直至业务终结。

第二,透明管理。供电公司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协同办公、公众号、短信等通信手段让职工了解到养老政策、基数调整等信息,建立反馈机制,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签字确认制度,解决漏报、少报缴费基数的现象,监督供电公司缴费行为。

第三,严格管理。供电公司社会保险管理者要严格执行社保政策,强化管理意识,要有持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的能力,与同行保持学习交流,提升自身素质,掌握新形势下对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的新要求。

3 结语

养老保险管理规范化作为企业规范化管理整体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五位一体”“风险管控”与“三个管理”,规范了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靠制度、标准、流程在管理,让当前社会保险管理者和后来者有标准可依,有流程可遵循,有经验可借鉴,使繁杂的养老保险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供电公司职工的养老保险利益,助推了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

养老院员工行为规范 篇8

关键词:抓好 企业 员工 行为 规范

员工岗位行为规范,简要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工作、生活、礼仪和操作等方面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行为主体是人,因此,做好人的工作,规范人的行为,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和工作突破口。在煤矿企业,如何抓好员工岗位行为规范,这是煤矿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鄂庄煤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企业经济、安全快速协调发展,实现了同类矿井连续安全生产二十三年的全国最好水平。

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把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众多企业管理者信奉并极力推广的一种管理法宝。企业文化怎么搞,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企业文化的行为主體和管理主体是人,让每一个人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要求具备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这一点各个企业都是相同的,而且每个员工的行为规范如何,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管理人员、每一名员工天天时时都要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员工的行为规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既符合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又便于企业实际操作和让员工易于接受。在抓好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的基础上,把员工岗位行为规范作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下大力气、采取措施推行以员工岗位行为规范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队伍中的不良习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规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文化。

切合实际,简单明了。重新修订了全矿各个工作岗位岗位责任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要抓好员工行为规范,必须先制定一套切合本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实际的具体岗位行为规范,并要制定一套保证这些规范正确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对煤矿企业来说,既要制定井上、井下各个岗位、工种的操作规范,又要制定职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日常的共同行为规范,用必要的制度约束这些规范的落实,用强有力的检查、监督、奖惩来促进这些规范的落实,使每一名员工能够认识到规范行为的重要意义,明白规范行为的目标要求。

自上而下,由简到难,强制规范,循序渐进。深入持久地抓好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任何工作,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对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也要结合煤矿企业实际,从井上到井下,由简单到复杂,从员工易于接受和易于做到的问题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到井下,纠正多年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模式,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井上日常的行为规范到井下安全生产岗位较为复杂严格的操作规范,使这一工作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成为一个长期抓、反复抓的系统工程,切忌全面开花、没有重点,忽紧忽松,不切实际。

明确方向,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每个管理人员的作用,抓好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是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而决不是党群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领导的事情。规范员工的岗位行为,实际上就是日常的企业管理,就是在做人的工作,就是在落实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这和企业行政的日常管理并不矛盾,而恰恰是对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一种有力推动和必要补充,比如我们平时抓井下的安全生产,要求干部不能违章指挥,工人不能违章作业,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这些实质上都是在做规范人的行为工作,都是抓安全生产的一种具体有效方法,而决不是做闲事,干虚事。因此,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具体抓好这项工作,而不能寄希望让某个部门和某个人来抓,把自己游离于这项工作之外。煤矿企业各个部门都要齐抓共管,各条线的管理人员都具体抓自己分管范围的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及以后抓好此项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方法。

突出重点,重在融合。力克“两张皮”和“一阵风”现象。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先从井上抓起,重点在井下,在员工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上。地面一些文明礼仪要抓,但必须在此基础上突出井下员工岗位操作这个工作重点,此项工作现在要抓,以后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的升级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使企业建设文化永葆生机活力。否则,只抓一些表面的东西就难免使这项工作和企业的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只搞一阵风就设置新载体,就难免使这项工作形成虎头蛇尾,让人觉得是“搞运动”、“一阵风”。

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为员工做出表率。员工岗位行为规范工作是对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而决不是针对某一部分人抓工作。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理所当然地要投身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只要各级干部让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让员工禁止的自己带头禁止,那么,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就会在广大员工中产生一种无声的命令和示范效应,广大员工就会自觉服从做好岗位规范工作。

上一篇:国学经典 三国志下一篇: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