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通用11篇)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1

学习内容:

课本第69、70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1、加深对6—10的数的认识,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充分联系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3、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快乐。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难点:主动探究,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排列的规律。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谁知道咱们叫什么中队吗?为了学习好这节课的知识呢,老师准备了一些红苹果要奖给大家,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表现的好,老师就奖给谁,最后,老师还要请得到红苹果的同学到前面来一起做游戏,你们有信心得到它吗?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课,把这一单元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让我们一起努力上好这节课,好吗?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

现在,请你们仔细的回忆一下,这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可以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想不起来的孩子可以借助课本。

(引导学生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根据汇报随机在大屏幕上出示6、7、8、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复习数的组成

大家看,这么长时间,实际上我们只学习了这么多,但是,这其中却包含了很多知识,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重新把这些知识再学习一遍。那么,既然咱们认识了这些数字宝宝,那么就得知道他们是怎么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数的组成填空,指名学生回答。)看到一组组成,你能想到另外一组吗?

3、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

a、记住了这些数的组成,我们再进行加减法计算的时候就会很方便了,那么,你能给老师说出一些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谁想来试试?(指名学生汇报)

b、研究加法表。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可是老师听的迷迷糊糊的,一个也没记住,不过没关系,老师已经把它们统统的整理到了一张表格里,现在就请你们仔细的观察,你们可以竖着看、横着看,还可以斜着看,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c、计算。

师:孩子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个加法算式表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老师随意指出一道,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多种形式练习口算)

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得数。4.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

a、孩子们真不错,同样,老师也把10以内减法算式整理到表格里了。(出示不完整的减法算式表)

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中间有些减法算式没有了?你们谁能帮帮老师把减法表补充完整?(组织引导学生回忆加法算式表排列规律,并仔细观察已经给出的减法算式,完成减法算式表。)

b、写完所有的10以内的减法算式后,开火车算第一列的算式,老师任意指一道,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出示情境图)请看明明和他的同学放学回家在电梯间里跟开电梯的阿姨发生了什么?

组织学生根据情境图完成问题。

2、一图四式 独立思考:(1)图里画的是什么?

(2)左边有几只?右边还有几只?(3)说说图意。(4)列出算式,并计算。

3、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找出图画里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说出“有3只小鸟”的信息),共同思考:这一信息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没有用?最后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

4、游戏活动巩固连加连减

根据学生本节课的表现,奖励课前准备的红苹果,(一个小组4人+1人)学生根据这一情景,列一道连减算式,并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回答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都是从左往右算起。)

四、评价完善。(2分钟)

学生评价:我学会了____________,我最喜欢____________。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加减法后,进一步学习有关0的认识和加减法。本节课主要从含义、书写以及相关计算三个方面来认识0,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5以内数的顺序,为进一步学习数序及计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0;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小猴子)。猴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奖励它2个桃子,看看小猴子的表情,它多开心哪!能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2来表示。

师:(多媒体)猜猜看,接下来小猴子会怎么做?

生: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子忍不住吃了一个。

师:(多媒体)你猜得真准,看看,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生: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

师:桃子真好吃啊,小猴子想:我把剩下的这个桃子也吃掉吧,这时盘子里的桃子……(课件展示。)

生:一个也没有了。

师:那该用几来表示呢?

生:用0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不少呢!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与0交朋友。(板书课题——0的认识。)

师: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吗?

生:手机上、考试打了100分、汽车牌照上……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知0,明白0的含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0的含义

1.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没有”。

师:看,老师手中的盒子,请你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放了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

(师第一次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

生:用“1”表示。

(师第二次摇动空盒子。)

生:用“0”表示。

师: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盒子里一个硬币也没有,用0来表示。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也能用0来表示。

生1:大课间,我们上操,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

生2:妈妈给我买了一块蛋糕,被我都吃光了,用0表示。

…………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很多。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你们刚才说的100分、电话号码、汽车牌照上的0,也是因为那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所以就写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硬币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多角度感知“0”表示什么也没有。】

2.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表示“起点”。

(课件出示直尺。)

师:同学们,0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上也有0的影子,你发现了吗?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数字朋友“0”,它藏在尺子的什么地方呢?请你找一找,并用小手指一指。

师:谁来说一说0在几的前面?

生:0在1的前面。

师:在尺子上,0在最前面,在这里,0表示起点。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把0刻度对准要测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感觉0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0在我们现在学的数字里面是最小的。

师: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你还知道生活中0在什么时候也表示起点吗?

(课件出示跑赛、跳远、秤。)

师:0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它还有一个身份。(课件出示:分界线。)

(二)0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0的几个身份。那谁能说说,0像什么?(出示课件。)

生:像鸡蛋、气球……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写0的?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写的?

“0”的书写

1.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

2.请同学们在描红纸上描红。

3.在方格纸上写“0”。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模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以及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三)有关0的加、减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还学会了写0,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些和0有关的问题。

(补充课题及有关加减法。)

1.教学3-3=0

师: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3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师:(播放动画: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endprint

师:谁能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师:还剩下几只小鸟?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拓展:老师出示两个小粘贴奖,把它送给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老师手上还有几朵花?你会列算式吗?

(板书:2-2=0。)

师:你还知道几减几也等于0?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几减几都得0。

2.教学4+0=4

(课件出示:青蛙图,请学生认真观察。)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师:(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图。)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师: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师: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拓展:根据老师的表演,列出相关的算式。

师:你还能想出这样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几加0还得几。

3.教学5-0=5

师:出示算式5-0=5,老师遇到了困难,谁愿意帮助我?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几减0还得几。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从而亲身体验关于0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学会了……

四、了解0的历史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0有了更多的认识。其实,远古时代人们并不是这样写0的,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课件出示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关0的不同书写方法。)

师:数学知识里有很多奥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本领。

反思: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新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好铺垫。本节课突出的特点是:

1.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背景越接近,越利于学生接受。因此本节课无论是探索0的意义,还是研究有关0的加减法,我都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进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在活动中探索、发现规律

当我把孩子们说出的算式一一写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真能有所发现。虽然他们的语言很稚嫩,也并不能很准确地表达他们所发现的规律,但我想这已经足够,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已经能用探寻的目光去发现数学的魅力。我庆幸我的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师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停止了让他们探索的脚步。

3.让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3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预案:

一、活动中认识0──认识0的含义

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

师:数学王国有几位小客人参观我们教室。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手拿1~5这五个数字的五个小客人作自我介绍:我是数字1,我是数字2,学生帮他们排排队。(从小到大或从大都小由自己判断发表意见。)

2.找朋友──认识0的含义之一:0表示一个也没有。

A、<CAI课件>电脑显示图画:5个月饼、4颗小红星、3只小鸟、2个桃、1只猴

这几副图画也想和几位数字客人作朋友,每副图只有一个朋友。谁是他们的朋友呢?

各个数字站到对应的图画的位置,并用完整的话说出作朋友的理由:图上有5个月饼,就用数字5表示

B、小猴吃桃<CAI演示小猴吃桃动画>

师: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哪个数字表示?(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都是数字,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3.猜硬币──多角度感知0表示没有。

教师手拿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声响,学生猜有几个,用哪个数字表示。

第一次装1个,用1表示。

第二次1个也不装,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数字。

4.举出我们身边可以用0表示的事例。

5.书写0。

A、说说0长什么样子(像鸡蛋,像月亮,像月饼,圆圆的,又长长的)。

B、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说说注意事项。

C、闭眼想象0的样子和写法,并在数字方格中描红和写0。

D、实物投影仪展览学生写的0,集体评价。

6.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0表示起点。

A、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B、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CAI出示直尺图>

学生观察直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找出0的位置,说说0在直尺上的含义。(表示起点)

C、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0(天平、温度计等)

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会更有趣。

板书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2.同数相减等于0。

A、<CAI演示小猴吃2个桃子的动画>

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有几个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2=0

B、<CAI演示小鸟飞走动画>

提一个问题后,说出算式。

板书:3-3=0

C、还能说出几个得数是0的例子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4-4=0 5-5=01-1=0 0-0=0

D、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发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3.有关0的加法

A、<CAI>荷叶上有3只青蛙,又跳上来1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3+1=4

B、<CAI>荷叶上有4只青蛙,又漂来一片荷叶。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4+0=4

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C、<CAI>水面上有一片荷叶,又漂一片荷叶,上面有4只青蛙。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0+4=4

D、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5+0=5 3+0=3 2+0=2 =1 0+0=0

0+5=5 0+3=3 0+2=2 0+1=1

E、观察这样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01(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0加上一个数,还等于这个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4.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A、请教大家:5-0=?

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

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

4-0=4 3-0=3 2-0=2 1-0=1 0-0=0

C、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三、学习后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四、练习中应用

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A、视算:<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B、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得数;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4

整理和复习

备课者 赵晓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1—5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后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较好,重点引导自主、合作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教学目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加法表和减法表。

2、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数字卡、加、减法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

1、教师提问:谁还记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吗?根据学生汇报,随意贴出数字卡片0~5。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 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

1、复习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

2、复习数和数比大小。

(1)教师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

(2)教师出示“>”和“<”,提问:这是什么符号?你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把你想到的填在课本第32页。

(3)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种动物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教师: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4、5两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

3、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遍。

(3)教师:你能根据自己填的分解,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动手试一试,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教师巡视指导。

4、整理表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

(1)分组请学生给写出的加减法算式,进行分类。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分类的结果。

(3)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减法表。教师巡视,提供指导意见。

(4)出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三、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

2、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2、3两题。整理和复习

1+1=2

1-1=0 1+2=3 2+1=3

2-2=0

2-1=1 1+3=4

2+2=4 3+1=4

3-3=0

3-2=1

3-1=2 1+4=5

2+3=5 3+2=5 4+1=5

4-4=0

4-3=1

4-2=2

4-1=3

5-5=0

5-4=1

5-3=2

5-2=1

5-1=4 教学反思: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5

2、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

教师提问:谁还记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1、复习几和第几

课件出示整理和复习第一题

①认识上面的小动物吗?你能圈出左数的四只动物吗?你能在左数的第四只动物头上画个O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

②数一数,比一比,并填空。大象有几头?熊猫有几头?鹿有几头?

学生独立完成后,找学生回答校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5>3,2<3,3<5,5>2,3<5等。

2、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课件出示)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遍。

(3)找学生汇报,核对答案。

3、整理表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课件出示)

(1)说一说左面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2)老师任意指一道算式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

找学生回答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算,然后讨论。

(4)出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4、复习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

5、开火车。

(1)教师出示计算题:看谁算得都对。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

6、出示图片

(1)第一幅图上的动物你认识吗?谁知道这幅图的意思?找学生回答。

(2)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校对。

(3)谁知道第二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意思?你能用语言叙述吗?

(4)你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校对。

7、复习比多少

出示图片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校对。

本题主要告诉学生,同一幅图,我们既可以说小鸡比虫子多2只,也可以说虫子比小鸡少2只。

8、拓展题

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找学生核对,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

2、课后作业。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6

(一)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口算方法。

(二)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视算:

11-8 12-7 17-9  14-6

2.口算:

50+9  30+8  4+60 7+80

3.先说运算顺序再口算:

30+(11-4)40+(15-8)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教师边口述边板书例1的第一问,23减2得多少?(23减2得21)

师:你是怎么想的?(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3减2得1,20加1得21)

(2)以旧引新

师:23减2得21,如果用23减7呢?(教师边说边板书例1的第二问,23减7呢)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问题,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2.学习新课。

(1)设疑引欲

先让学生观察算式:23-7,并与23-2比较找出这两道题的不同之处。(23-2个位上的数够减,23-7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称它为退位减法。(同时板书“退位”二字,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教师放投影片,让学生亲眼看到从3根小棒中拿出7根不够拿)

师:3减7不够减怎么办呢?

(2)指导探索

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2捆,右边摆3根,想一想:要从中拿出7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教师不加任何提示,以充分体现“放手”。教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摆法:

①先拆开1捆是10根,从10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3根和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6根,再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②先拆开一捆是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6根,最后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③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1捆合起来是16根。

④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去掉7根还剩16根。

23-7=16

(3)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因为得数都是16.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点拨下(如果被减数比较大是83或93呢)同学们得出了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把被减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十几的数,就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所以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4)形成表象

师:你们讨论得很认真,请同学们按照第二种方法再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边说边操作)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是怎样摆的。

(5)概括算法

师:看算式,谁能说说怎么想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同时擦去其它方法的算式)

板书:

想:3减7不够减,从20里拿出10,13减7得6,剩下的10再加6得16.师: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不够减时,分三步进行计算:

①分——先将被减数分解出十几。

②减——用十几减去一位数。

③加——把差和剩下的几十合并起来。

(6)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师:运用这个规律,怎样算就能又对又快呢?(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用十几减,十几减几等于几;十位上少1,这就是最后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用简缩后的思维过程把黑板上的每道题再算一遍。(同桌同学互相说悄悄话。)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减一位数是本单元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分散难点,采取以旧引新的教学方法。设计了3组复习题,20以内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带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做铺垫。通过找新旧知识的分化点,点明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充分利用学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算法。”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新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理解减的方法,掌握口算过程。在“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通过讨论确认“最佳”的口算方法。

在掌握任意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迁移,学会整十数减一位数的方法,在学会一般的计算方法后,又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计算能力。

本节课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从动作感知入手,到形成表象,逐步悟出退位减的算理,最后归纳出口算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1.填空。

2.课本第72页做一做第1题。做完后指名说第二行每道题的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把题目抄写在黑板上。

3.做一做的第2题:

想:0减6不够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简缩思维过程。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7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的联系和差异。

2、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及方法;

2、使学生充分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选方案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1、谈话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游戏开始:课件展示游戏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2、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及序数。

课件展示:有10只篮子装苹果,让学生自己任意选一只。

3、走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4、过桥:选择你喜欢的一

个数填写数的组成。

(9)(8)

63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里去采红苹果……

2、通过问答让学生体会到要先给篮子编号,才能说清楚要哪一只。

3、正确评价多种途径。

4、师小朋友拎着篮子到小河边,河上的桥只剩一半,只有让两块石头上的数相加得()才能搭好桥走过去。

1、选篮子,记录在纸上。

2、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3、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4、自主选择一个数说组成。同桌互说,评价。 *引入:说说这段时间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

*4、过桥:选择一个喜欢的数说组成;写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二、活动探究

情境:到达数学乐园,在墙壁的加法表格中寻找金钥匙,打开大门。

1、出示书上的NO。3先研究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

2、反馈集体交流:课件闪动学生的发现,增强直观效果。跳出红苹果以示鼓励。

1、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2、巡视,参与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在书本上做记号,比比哪组发现得多。

小组展示发现结果。

1、把学生写的算式填入图表中,同NO.3;

2、小组为单位找规律

3、出示表中的45题减法,以小组为单位比赛。

4、校对

三、自主建构

3、减法算式的表格不完整,找到规律填写。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填。

4、口算比赛:看表中的算式很快说出得数。课件点击,放大算式。

5、在表上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3、抓反馈,重语言的组织。

4、正确评价,引导。

在练习纸上填写减法。

学生可以仿照书上的表格抄写,但仍要发现规律才能说出为什么。 5、给这些算式分类。

6、填入表中交流、发现规律

7、在表中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四、巩固拓展

6、找到钥匙,进入乐园:显示动物们在乐园里游玩,任选一副图说出求的是什么,算式是。就摘到红苹果。书P80第2、3题。

7、联系游戏情景,来到苹果树前,把得数等于你篮子上的苹果摘回家。练习十三NO.5和聪明题

五、活动总结:

课件配合

课件设计:直线型+交互型,配音乐。

1、篮子

2、迷宫

3、小桥

4、数学乐园的墙壁:(交互型)加法、减法算式的表格

5、进门:场景图片:熊猫、小猴、鸽子…..苹果树

6、结束

流程图:

12345678910

桥8

5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8

0的认识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先利用三幅画展示了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桃子吃光的过程,首先盘子里有2个桃子,吃了一个,还剩一个桃子,又吃了盘子里就没有桃子了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来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这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而教学的难点在一个是0表示起点的含义一个是0的写法,可以0虽然简单,但是却是所有数字当中最难写的。

听了王老师的课,我认为:在课的把握上非常到位,目标设定十分清晰,教学思路明确。这节主要有以下优点:

1、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材先通过小猴吃桃子这样一个有趣又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里可以表示没有,并且在课的后面又回归,让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里还哪里发现了0?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加深自己对0的理解。

2、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了一一对应了数学思想。课的伊

2.课堂语言可以再用丰富,可以再自信放开点些。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是用到了很好、不错、很聪明这样的字眼,我觉得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可以评价学生你的小眼睛真亮,能发现这个秘密、你的小脑袋瓜转得真快,想法真是新奇。

3.书写教学上的问题。教学用非常专业的语言向学生讲述0的书写过程,但是正因为语言的专业,所以让学生难懂,而且重复多次,过于繁琐。在展示的时候,都没有展示学生的好的方面,体现不出进步。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9

听了练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示范课,这认为它的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练老师能尽努力地结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

首先,这些小朋友都才刚入学没几天时间,纪律性较差、好奇心又强,练老师能抓住这一特点采用非常柔和的语言与小朋友交流,能不断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不但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亲切感。

其次,练老师能根据小朋友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很用心地寻找了一些小鸟、小鸭等小朋友喜欢动物作为素材,并用了猜谜语、拍手游戏等等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练老师能尽努力地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首先,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出示体温汁、尺子等实物进行教学。

其次,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比如:一样的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等等,这一些都是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出来的。

三、练老师还尽努力地体现我们学校的课题精神。

我们学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是“指导-自主学习”,比如说上面一点提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另一个是“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练老师能尽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比如设计的一道开放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显。

以上三点是练老师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还不错,今后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可是我个人也有两个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尤为重要。比如:让学生猜硬币时,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又比如:讲到抓青蛙时,应该进行安全教育等。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一年级(上)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0”的两个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并掌握0-5的顺序。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图片,数字卡片

五、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小朋友啦?(认识了12345)

2、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种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

提问: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并说一说这个数字像什么:数字1,像小棒;数字2,像鸭子;数字3,像耳朵;数字4,像面旗;数字5,像秤钩)

3、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都没有。

师:你们猜猜这幅图的后面藏着数字几呢?(随便让学生猜,当有学生猜0的时候,问为什么这么猜)

揭开图,出现数字“0”的卡片。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数字“0”。4、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那么,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强调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没有)

5、师:今天这几个数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队伍排的乱七八糟的可不行,谁来帮他们排排队,排整齐了再出发?(有两种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随便学生排在哪里)

(三)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1. 投影1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

师:数字朋友们整整齐齐排好队,兴高采烈郊游去。他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投影例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开开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几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谁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几只蘑菇?(一个蘑菇也没采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可以用0表示)

2、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个也没有)

3、看图写数。

出示三幅图,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图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图里有3只杯子。(1)

小兔子们可真好客,他们一定要请数字小朋友们去家里作客,他们端出了三盘茶。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题目想要考考他们。他说:“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

拿走3个,想一想,哪个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没了?”(第3幅图)(2)

提问:第3幅图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认识直尺上的“0”

师:刚才同学们在给数字小朋友排队时让“0”排在了xx地方,那我们排的到底对不对呢?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投影直尺。

(1)

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

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3)

找到3,说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

从0开始数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个数字?(4)说明0到4之间有几段?(4段)

(5)

从0开始要数几段能数到5?(数5段)

(6)

师:这里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

(7)

请学生重新排列0—5,可从小到大,也可从大到小,齐读几遍。

(三)指导书写 1.提问:”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

师示范书写(在日字格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2、教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3.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独立完成第一、二题,教师巡视,集体核对。

2、课本17页第3题。(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4.拿出作业纸(见文件:练习题)(1)第1小题:学生先连一连,再说一说得到了什么图形。(五角星)(2)第2小题(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儿呢?你能按从0到5的顺序连一连,帮它找到家吗?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校对。

(五)全课总结。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篇11

课题

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8的书写。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

1、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上一篇:平面磨床的操作规程下一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