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精选8篇)

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篇1

纵观整个劳动关系的历史,从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时代背景到管理时代的时代背景,再到成熟时期的劳动关系的大背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劳动关系在朝一个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劳资矛盾总体趋于缓和、合作成为主流,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的引导下,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发展规律是使得

劳动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动市场形成的合同化、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因此回顾与劳动关系的发展,我得出了以下规律:

(1)、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该时期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各种劳动关系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受到这些背景因素变化影响的。同时,这些背景因素通过间接影响同一时期的管理思想,来影响劳动关系的发展

(2)、劳动关系的发展从总体上讲,是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制度化、法制化方向逐渐推进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加强,管理方和雇佣双方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通过协商合作获得利益,产业民主化得以不断推进。

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篇2

一、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历史

(一) 直接剥夺式的劳动关系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资本主义对外开始了殖民掠夺, 对内实施了以“圈地运动”为代表的对国内小生产者和农民的剥夺。因此,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形成时期, 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充斥着暴力与强制。劳动关系表现为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工人之间的关系, 即从属性的个别劳动关系。

(二) 激烈斗争式的劳动关系

从产业革命开始至19世纪上半叶, 机械动力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工厂制度的广泛应用使劳资双方形成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在生产和分配中, 资方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过度剥削。因此, 劳资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者最基本的劳动条件的改善上。而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有限地干预劳资关系。在实践中, 雇主对早期的工人组织进行了激烈的抵制, 立法和政策对于工会的法律地位持禁止、限制的态度。工人们则把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工会的斗争方面。

(三) 过渡期的劳动关系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工会组织的广泛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以及工人党的普遍建立, 使劳资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工厂实践的发展催生了管理时代的到来。其中, 自1913年盛行于欧洲工厂实践的“泰勒制”的实施, 加速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英国工人宪章运动的胜利也拉开了英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斗争的序幕。同时, 西方主要工业国殖民掠夺的财富也为劳资关系的改良提供了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内在地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 工人运动的压力和工业资本的增长使资本主义对自身制度作出调整成为可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劳动关系开始实行建设性干预政策, 如英国1871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1904年到1919年, 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先后颁布了集体谈判的相关法律, 政府有时参与调节劳资纠纷。于是, “在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这段时期, 德国实际工资平均增长了五分之一, 法国增长了五分之二。与此平行的另一个运动是工作日缩短的趋势。”[2]

(四) 法制化的劳动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社会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的发展, 工会的长期斗争和争取,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缓解阶级矛盾, 逐步实施了一些社会福利改革。如英国工党在1945年到1951年间推行的国有化改革和社会福利改革;战后联邦德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保障不断完善, 出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高福利国家, 如英国和瑞典。西方工业化国家劳动关系的运行和调整也开始规范化和法制化, 集体谈判制度和三方协商制度作为调整劳资关系的有效机制, 劳动关系的公法化调整方式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国家和大企业的利益密切相连, 社会劳动关系初见端倪。

(五) 产业民主化的劳动关系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 劳动者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工人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管理民主化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争取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国家劳动立法和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在内的广泛的民主参与权也成了劳资关系的重要内容;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合作获得利益, 产业民主化得以不断推进劳资关系。

(六) 经济全球化的劳动关系

1. 经济政策的变化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政府的紧缩政策引起福利降低所激发的社会劳动关系矛盾以罢工的形式表现出来, 表现了以经济诉求为主的立体诉求。其实质是社会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与雇主 (公营部门的雇主即政府) 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冲突, 当期分配和长远分配的矛盾冲突———政府试图用增加劳动大众经济负担的办法来减少财政赤字。

2. 经济全球化带来劳动关系的转移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成了劳动关系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前提与基础, 外籍工人的加入使工人的多样化增强, 国内的劳动标准在面对跨国经营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时显得灵活性不足。如苹果高管们认为, 在海外生产不只便宜, 而且有弹性、勤奋、高技能员工;对于大多苹果产品, 美国生产已经不再是可行的选择。

3. 工会权威性的降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 工会对年轻工人、白领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吸引力不强, 使工会的会员率处于下降状态。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工会代表性的削弱, 使其在集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明显下降, 进而导致工会权威性的降低, 工会无法像从前那样代表一个强大的、团结而统一的雇员阶层。

二、劳动关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劳动关系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进而决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便引起劳动关系的相应变革。生产力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的过程, 劳动关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二) 劳动关系发展历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相契合

劳动关系发展的历程与同期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历程是相契合的, 并受同期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所制约。从历史实践看, 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劳动关系也随着一国工业化、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而经历了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到社会劳动关系的顺序。但从比较短的时期来看, 一国经济发展的高潮和低谷也伴随着劳资关系的短期相应波动。

(三) 工厂管理实践缓和了劳资矛盾

早期的工厂微观管理重视的是合理的劳动操作, 二战以后对人的关心走入管理者的视野。对技术和效率的关注以及人的激励, 缓和了劳资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 劳动关系是一个渐趋缓和的过程

在生产实践的历史中, 劳动关系的三个主体在寻找协调劳动关系的途径、方法和对策方面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从总体上看, 劳动关系是从对立到对话、从紧张到缓和、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规范, 直至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逐渐推进。在这个过程中, 劳动关系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的影响。

(五) 全球化使劳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劳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 在全球化之前的很长时期, 国家和大企业的利益都是密切相连的, 如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政府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业活动的支持和鼓励, 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 劳动关系跨出了国界, 国家利益与大跨国公司的目标之间产生了冲突, 如乔布斯对奥巴马说:“这些就业机会回不来了。”[3]所以, 全球化对一国就业和工资福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影响, 使劳动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启示

(一) 生产力发展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生产力是劳动关系的基础, 是劳动关系调整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高速增长, 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关系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 想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有意识地将生产力与劳动关系的变革结合起来, 形成规范有序的劳动关系制度调整模式。

(二) 劳动法律设计的具体性受制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当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家财政收入水平、国家建设发展水平、人均GDP均居于世界较低水平。我国目前虽然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 但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领域的实践还受制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因为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才是对劳动者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护。因此, 基于经济目标而扭曲劳动法的制度设计在我国仍将存在[4]。

(三) 提升劳动者职业竞争力是个别劳动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

目前, 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存在着企业规模越大劳动关系越规范、规模越小, 劳动关系越不规范的倾向。但雇主与个别劳动者之间关系是否和谐与企业的规模无关, 与个别劳动者是否是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员工和是否具有替代性及替代性强弱有关。

从个别劳动关系的角度看, 只有提高了包括劳动者的教育、经验和技能在内的劳动者的职业竞争力, 才能在劳动关系中掌握话语权, 才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因此, 要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建设, 以提升劳动者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9.

[2]荣兆梓.通往和谐之路: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61.

[3]乔布斯向奥巴马解释为何苹果不能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美国没有合适的劳动力[Z/OL].http://blog.si-na.com.cn/hnshaofeng, 2012-03-01.

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篇3

一、展现历史学科自身的魅力

1.穿插故事,充分展现历史学科内容的情境之美。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爱听故事。而历史学科的许多内容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还原历史,将教学内容变成小故事,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但讲故事也需讲究方法,若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他们感到扫兴。因此,讲故事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内含情趣、外富表情,依据故事的发展恰当地处理语调高低与语速快慢,细致地展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当然,这要求教师本人能够对故事认真分析、体会,自己能够置身其中),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充分地享受故事的趣味与美感,那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学历史。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学科的凝重之美。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与研究往往需要运用大量的文物和文献等多种资料,这些资料的应用往往有利于增强直观形象,唤起学习者的兴趣。例如,讲述新中国开国大典,若单纯依靠语言描述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再现大典的盛况与气氛,学生往往感到枯燥,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在课堂上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的有关片断,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影片中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时那高昂豪迈的声音,天安门广场上广大群众“新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雷鸣般的掌声,如海洋一般涌动的人群等场景,深深地感染着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颇佳。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再现了已逝的历史,使学生得以触摸到历史的脉动,既能使学生获得历史学科特有的视听享受,使历史课堂气氛激越活泼,又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展现历史学科特有的功能之美。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在于鉴古察今、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但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往往对所学内容有一种距离感。那么如何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教学内容与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所讲授的历史知识能为学生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服务,从而既强化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感到历史离自己并不遥远,学习历史能使自己增长智慧、提高认识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处。

二、展现中学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

1.具备高尚的品格。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处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能正直做人、教书育人、严以律己、真诚待人。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教师为人师表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内容也更为丰富。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传统的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有平易宽厚的气度和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还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民主精神及崇尚真知、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能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的状态去感染、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2.具有渊博的知识。任何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两种知识,一是所教学科的知识,即包括学科本身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二是如何教该学科知识的知识,即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晓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为21世纪的现代教师,不仅要站稳讲台,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能熟练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现代教师还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者的教师,必须勇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主动向他人甚至是学生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能用自身的学识吸引学生。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篇4

1784年2月22日,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从纽约起航了,经过半年的航行“中国皇后”号将抵达广州港,开启了中美外交关系。经济上互利,政治上平等是早期中美关系的主流。实际上,美国在鸦片贸易中采取的是利用“中立”地位两面取利的手法,一面保持虚伪的温和态度,以赢得清政府的好感,一面听任英国凌辱中国,坐享其成,最终美国政府反对鸦片走私的立场在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中得到体现,但事实上,当时美国商人的鸦片走私活动是美国政府无法监管的,美商的鸦片走私活动也是早期中美关系中的一大污点,随着贸易关系的发展,早期中美关系间文化联系也随之发展起来。

随着贸易关系的发展,中美两国间宗教和文化联系也发生了。发展教育,创办医院是传教的辅助手段,其他手段还有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等。直到60年代传教过冬合法化为止,传教成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宣传传播本国文化而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同化,进而达到侵略的目的。文化侵略有利于对侵略国家的人民进行洗脑,更便利于向其他领域进一步侵略,扩大侵略利益。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开始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1914年7月28日,因为奥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由萨拉热窝事件这根导火索发展成为世界大战。美国虽打着中立的口号,实际上是支持协约国,而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之一。虽然中美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都算是战胜国,但参战意义却大相径庭。中国虽为战胜国,却享受不到战胜国待遇,战败国在中国的特权直接转移给了其他战胜国,中国部分地区继续遭受殖民统治。而一战却使得美国迅速崛起,其实力超越了老牌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在二战里,中美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二战期间,中国几乎牵制了日本所有的兵力,美国在8月5日把“小男孩”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在8月9日,把“胖子”投在了长崎。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它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对中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结束。这次合作以胜利而告终。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随后朝鲜半岛也分裂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于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朝鲜战争后,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比苏联更危险的敌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遏制政策主要是要遏制“中国共产主义的扩张”。

朝鲜战争很快被美国人遗忘,因为美国加入了一场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战争——越南战争。在越战中,美国为了显示对共产主义抵制,支持南越,直接参战。中国和苏联出于国际共产主义大国的职责,对北越共军提供军事援助,但未直接参战与美国对抗。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而由于中苏双方摩擦不断,边境关系紧张,中国也向提前美国放出和解的信号。

1971年3-4月,通过在日本举行的乒乓球赛,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并轰动了当时的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所剩无几,美国成为全球公认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不惜采取强硬的手段,美国的外交政策变得较为强硬。因此,中美之间的关系出现一些动荡,曲折,乃至严重的对立和倒退。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同中国国家主席江 泽 民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中俄建立互相尊重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与推进世界多极化。在中俄接近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关系也有所缓和、改善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2001年1月20日,乔治沃克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在竞选美国总统前后,他把中美关系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并一改克林顿时期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提法,把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还狂妄叫嚣要“保卫台湾”,声称这是美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美关系可谓是滑至低谷。然而,“911事件”到来可谓是当头一棒,摆在全球人们面前的直接威胁不再是国于国之间矛盾,恐怖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极大的恐慌,而美国首当其冲。

2003年温家宝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五条原则。

2005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访华。

2006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初显端倪,2008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此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在走下坡路,而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这与全球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趋上升,一些西方国家开是加大与中国的合作,以求度过此次难关。人们目光投向了中国,希望中国能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更多的人则是关注中美关系,一个是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影响面已经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对立,则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走上决裂,毫无疑问,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2006年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双方一致认为,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2009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访问中国。这是奥巴马政府两位华裔部长首次同时访华,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朱棣文和骆家辉。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首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对话双方发布了《联合成果情况说明》。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参加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对媒体说,美中两国同意恢复两军交往。

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2010年两国贸易超过了38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和奥巴马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这一阶段,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第二,中国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就连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深受其影响,表现为描述两国关系时,言词含糊,前后不一。第三,美国坚持对台出售武器,这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例如当年布什总统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关系”,而副国务卿佐立克先生则用“利益攸关方”来表述对华关系。实际上这两种说法的背后都含有对中国今后发展怀有疑虑之意。这两种表述反应了美国当权者对中国未来捉摸不定,难下决心,这不利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中美关系的当前形势

2011年9月2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即为台“改装”其现有的F16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总额达58.52亿美元。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奉命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10月3日,美国参议院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以79比19的投票结果,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参议院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很多人对中美关系抱有悲观的态度,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个国家都会去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还在。中美两国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开展协调和合作,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取得积极成果,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发展繁荣。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实现合作共处,对地区形势和中美关系发展都至关重要。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阿富汗、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为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睦邻互信、互利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加强双边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全球利润的最大贡献者。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仍有超过70%的美国在华企业实现盈利。目前,两国年跨境旅游人数达300万人次。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各自人文领域发展,而且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中美关系的未来展望

中美关系已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政府对未来中美关系的重要看法和主张。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为此,中美两国应该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加深和扩大各级别各层次沟通,加深对对方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不断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当前,中美两国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环保、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医疗、教育等事业发展。这些为寻求两国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建立两国更加全面积极的经济合作框架,开展更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经贸合作,扩大能源、环保、农业、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拓展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等新领域合作,使中美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开展共担责任、共迎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通过双边渠道和各种多边机制,加强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继续在地区安全、区域合作和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交流,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要继续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让亚太地区成为中美两国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重要地区。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中美关系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促进两国立法机关、地方、工商、学术、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和交流,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两国在涉及对方重大利益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时,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就会麻烦不断,甚至出现紧张。台湾、涉藏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21世纪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崭新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将是这个新世纪的突出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亮点,美国依然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在高科技和综合国力方面遥遥领先;中国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动力。

医患关系演变的历史趋向及其影响 篇5

医患关系演变的历史趋向及其影响

医患关系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章介绍了经验医学、实验医学阶段的`医患关系的特点,分析了近代实验医学医患关系倒退的原因及其后果,论述了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作 者:汪力平杨耀防  作者单位:汪力平(九江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

杨耀防(九江学院医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刊 名:九江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6(5)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学伦理学   医学模式   医生   患者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篇6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历史地、辩证地考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的互动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古代科技与农业社会的原始融合、近代科技与工业社会的分离、当代科技与知识社会的全新的全面融合等阶段;各阶段特征迥异但又紧密相连,从而构成科技与社会互动历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作 者:蒋美仕 刘业军 雷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3(4)分类号:C919:G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 互动 历史 审视

劳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篇7

70年代初, 历史学家黎澍在史学界发动了一场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讨论, 当时黎澍所提出的“社会综合动力”说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1984年, 黎澍发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 对范老的观点提出否定。黎澍认为“历史是人人的历史, 所有的人都参加了历史的创造, 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 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只讲英雄创造历史固然不对, 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有片面性。而且这两种说法都离开了历史创造的前提, 仿佛历史是英雄或人民群众随心所欲地创造的。”[1]这是三十多年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首次公开质疑。

1997年, 李新发表了《范文澜的几个“失误”》, 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说法不准确, 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就更站不住脚了[2]。

此后, 陈其泰先生对黎澍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本质问题而讲的, 这一观点在建国前后提出, 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他认为, 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与承认个人、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将相或英雄人物的作用并不矛盾[3]。

真理越辩越明。“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背离还是结合中国历史进行的创造?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一提法否定了两千多年来的英雄史观, 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群众的力量而忽视“帝王将相”等统治阶级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在争论范老这一观点正确与否之前, 我们应该先考证一下:范老真是这么说的吗?这是范老的本意吗?我们首先看一下范文澜几次提到这一观点时的具体语境:

第一次:1949年5月, 范文澜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历史的主人还应该包括对创造文化有贡献的人物和统治阶级中在政治上、军事上作过有益于人民事业的人:“承认了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对于统治阶级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看法呢?统治剥削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它的进步性, 我们不能一概抹杀。”他最后是这样总结的:“中国历史的主人是劳动人民加上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和统治阶级中在政治上、军事上作过有益于人民事业的人。过去的历史是以帝王为主的历史, 我们今天要推翻它。历史是劳动人民的历史,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4]

第二次:1949年5月30日, 范文澜在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作讲演。他说:“一切历史现象, 追溯到最根本的因素, 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劳动人民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条件下拿着工具在生产物质资料。现在我们对几千年历史的看法, 必须彻底翻它一个身。过去读历史, 只看生产关系里面的一面, 偏重在各个朝代的盛衰兴亡, 典章制度的沿革改订, 帝王将相的功过优劣, 文武官员的升降黜陟, 文人学士的佳话佚事, 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等, 一句话, 偏重在生产关系里高高在上的一面。对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一面, 即生产关系里受苦受难的一面, 是不重视和无视的, 把他们反抗压迫的阶级革命看做‘乱民’、‘叛民’、‘流寇’, 至于把生产力的发展, 看做历史的、决定的、最后的因素, 那就更谈不到了。这样的看法如果不改变, 就永远找不到历史的主人, 永远看不见历史的本质。”[5]

第三次:1951年范文澜在论及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时, 再次提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的主人, 伟大祖国的一切珍贵遗产, 主要是过去劳动人民留传给我们的。讲历史首先要讲明这一点。过去统治阶级中某些人物, 也曾对历史有或大或小的贡献, 必须予以表扬, 作为珍贵遗产的一部分。”[6]

第四次:1954年, 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序言中, 他再次申明:“本书肯定历史的主人是劳动人民, 把旧型类历史以帝王将相作为主人的观点否定了。”[7]

以上是范文澜对“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具体论述, 恕笔者孤陋只能找到这几篇文章为证。但从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出, 范老在历次提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时, 决不是孤立的语言和含义。在本观点的前后, 范老通常都有两种补充:第一, 他提出此种观点旨在否定帝王将相作为历史主人的传统史观;第二, 他在肯定劳动人民的同时, 也承认了统治阶级在历史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此外, 在范老的历史著作中时时处处都注意突出劳动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巨大作用, 对“帝王将相是历史的主人, 占据着历史舞台中心”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而不可忽视的是, 范文澜对“集功过于一身的统治阶级中的重要角色”着墨尤多, 这正是对“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在写作实践中的补充。

通过上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 范文澜先生所提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观点并不是孤立的, 是有条件、有补充的。范老的本意是推翻传统的英雄史观, 突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 将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中部分人物共同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只是在建国初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下, 我们需要肯定民众的力量, 鼓舞广大人民创造灿烂的新世界, 出于这一美好的愿望, 史学界甚至政治领导人对范老这一观点的解读出现了偏差。

参考文献

[1]黎澍.再思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2]李新.范文澜的几个“失误”[J].百年潮, 1997 (5) .

[3]陈其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论题的价值[J].齐鲁学刊, 2000 (5) .

[4]范文澜.谁是历史的主人[N].进步日报, 19490529.

[5]范文澜.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N].人民日报, 19490630.

[6]范文澜.应该注意的三个要点[J].新史学通讯.爱国主义与历史教学专辑.1951 (4) .

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进 篇8

【关键词】 艺术;技术;自然时代;机器时代;艺术时代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要考察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回到历史长河中,追溯艺术和技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的表现,揭示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艺术”的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流变,其内涵几经演化。我们通常认为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1]2,或对现实、自然的模仿。但是在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技术也是模仿自然的过程。[2]49“技术”的概念同样如此,尽管当代对这个词的理解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甚至在更狭义上指机器技术,但在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那里,他把“哲学”也视作为“技术”,因为哲学也是一种工具,是社会改良的工具。由此可见,“艺术”与“技术”的概念在历史上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互有交叉,一直处于相互促进和不断转化的过程中。

笔者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认为艺术和技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经历了技艺的共生、技术的异化和艺术的回归三个历史阶段: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至18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前,艺术与技术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这一时代属于技艺共生的时代,笔者称之为“自然时代”。从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至20世纪后期的全球信息革命,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代表技术理性的实证主义哲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代属于技术异化的时代或者技术主宰的时代,笔者称其为“机器时代”。在经历了200多年的技术霸权和机器控制之后,人类终将还是要回归到自由,回归到存在的本真状态,艺术与技术之关系复归和解,并且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进程,这一时代称之为“艺术时代”。

一、自然时代——“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3]36

从词源来看,古希腊语中艺术与技术的范畴跟现代语境中的技术或艺术并不相同。古希腊技艺(Tekhnē)既包括了音乐术、建筑术、石匠术、修辞术,又包括纺织术、养马术、医术、战争术、统治术等等,总之是指实用性的专门知识或能力。[4]40正如古代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样,我们无法在现代意义上区分其为艺为技,但我们认可“技到熟处即为艺”。

直至英国工业革命前,没有学者对艺术和技术提出过明确的区分。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诗艺”一词用的是 Poiētikē(制作艺术),意味着古希腊人将作诗当作一种制作或生产过程,就像鞋匠一样都是凭靠个人技艺生产或制作社会需要的东西。[5]28事实上“诗”(Poiēsis)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原意就是“制作”。[4]80即便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使用的“艺术”一词除了用于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之外,还指工艺、手艺、技艺,依然包含技术之含义。直至18世纪90年代,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自由的艺术”与“雇佣的艺术”才第一次区分了技术与艺术的共性与差异,既指出艺术离不开技术支撑,也指出技术与艺术具有相同点。[6]146-147另外,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两千多年中,大多数艺术家显然都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主要是为宫廷享乐、宗教宣传、贵族奢侈生活服务的“工匠”。[7]145这些“工匠”的作品在康德眼里只是一种作为“雇佣的艺术”的手艺。康德认为:雇佣的艺术“却是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而艺术或者自由的艺术“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6]146-147

根据以上梳理,不难发现古代艺术与技术之概念是模糊的、交叉的,甚至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何以如此?根据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技术与艺术的本质进行的追问,在技术还处于手工、工艺的年代里,无论艺术还是技术都是一种“合目的的手段”,都是一种与自然界的生成相对的人工的生成,或者说是一种产出或创作,都是对某物的精通、对某物的理解,从而是一种认识,艺术与技术因此都是一种解蔽的方式,也即真理的显现。艺术作品在古希腊“并不是审美地被享受的”,“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的东西贯通一切艺术和技术,“贯通每一种对进入美之中的本质现身之物的解蔽”。[3]4、10、35、36正因如此,那个时期艺术与技术的相伴共生也就理所应当,并且显而易见。

毕达哥拉斯派把对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古代中国的音律技术、冶炼铸造技术导致了铜编钟的诞生;油画颜料的发明以及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的发展使得油画从此成为西方的主体绘画方式……与此对应,公元15世纪,正是因为佛罗伦萨的艺术家成了佛罗伦萨医生和药剂师行会的成员,最终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在普通中国人的心目中,达芬奇或许只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在西方人的认识中,达芬奇也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达芬奇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不但使得艺术家的想象力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兴起所起的奠基性作用也毋庸置疑。在公元前5至4世纪,诗就已经是千家万户熟悉的艺术[5]280,这种沉淀了2000多年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想象力,正是通过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美和善的追求,成为科学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技术“还没有超出艺术和工艺的范围,还只是过去经验的产物,而不是科学洞察的产物”[8]264。但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特别是电气发明之后,大量新的如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的涌现,给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冲击。此前的文艺复兴虽然产生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但并没有诞生新的艺术门类。作为一个分水岭,技术与艺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英国工业革命不但标志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开始走向工业文明、走向机器大工业时代,同时标志了技艺自然时代的终结,“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从此成为人类脑海中的记忆。

二、机器时代——“偶像”的黄昏

(一)艺术的衰退与抗争

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诞生,大大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狂野式的发展进程,也让人类远远脱离了自身生存的有机环境。按照罗素的说法,技术从此改变了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9]当然,技术也改变了艺术。从最初的达盖尔法银版照片到现在无处不在的数码摄影,从无声的黑白电影到现在的三维大片和多媒体艺术,技术不但催生了各种各样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以及对于世界的认识。并且,艺术“在各个细枝末节上都效仿科学,并重新迎合着世界,成为意识形态的复制品,成为一种温顺的再生物”。[10]13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英格兰产业工人中的精英成分主要来自于苏格兰那些拥有精湛技能的手工业者,因此欧洲大陆的艺术家们实际上缺席了这场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变革。或许正是这样的因素拉开了艺术与技术分道扬镳的序幕。无论如何,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将技术当作了征服自然的工具,当作了追求财富的手段,当作了霸权主义的武器。艺术的形式虽然自此蓬勃发展,但艺术的地位从此一蹶不振。这一点在此后崛起的美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向善”的艺术被“向资本”的技术彻底击溃。艺术走上了一条自我抗争的独立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过去那种艺术家依附于宫廷贵族的情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但是,尽管艺术家从表面上看获得了独立,可以为了艺术而艺术了,但不断的战争、种族主义、经济大萧条等等使得艺术家始终处于一种迷茫和恐惧之中。各种艺术流派的兴起,诸如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等等不断涌现,正反映了艺术家们一方面企图用艺术唤起对艺术本身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无法回避时代投射在心灵中的阴影,试图用艺术唤起人们重新思考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崛起正是对技术霸权主义的抵抗与批判。但这些努力都改变不了艺术本身已经成为“机器时代”的一种附庸,大众艺术也不可避免地沦为技术统治之下的一种自我慰藉,“自然时代”意义上的那种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现代理性完全被资本逻辑所淹没,技术理性完全被机器逻辑所操控,曾经被人类当作偶像崇拜的现代技术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但导致了技术的异化,也导致了人类自身主体性的丧失,不但使得人们忘记了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也忘记了对于美与善的根本追求。

(二)技术的异化与危机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11]1到了鲍德里亚时代,技术则变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冒险,它不只是改变世界,其终极目标可能是一个自主的、完全实现的世界,而人类则可能会从这个世界中退出。[12]42海德格尔则以德文的“座架”一词来形象地比喻技术时代是现代技术在控制人的存在,而不是人在使用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个技术与消费的时代及其生存逻辑正波涛汹涌地威胁与逼近着我们,人们不仅不自觉地被卷入了这种技术和消费的狂欢,而且不知不觉地对技术产生了依赖。我们不再阅读小说和历史,电影和电视会展示给我们那种被扭曲和戏说的故事;我们不再书写和说话,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已经令我们提笔忘字并免去了言语的沟通。同时,遍布全球的核武装备始终存有落入恐怖组织或流氓国家手中的可能,不断扩张的巨型城市正在承受日益严重的交通、雾霾、缺水的考验;高速公路穿山越岭,水电设施见缝插针,现代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不断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潜在的生态危机。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把人类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使人失去了本真的存在,“诗意的栖居”已经成为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实际上,从尼采开始一直到后来的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早已看到了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技术本来只是人之工具或手段,是人体或人脑的延伸或加固,是人可以自由地抉择与取舍的手段,但是在权力和资本的驱使下,实现有限目的的手段却变成了满足无限欲望的工具。[13]144于是,机器时代的技术从“偶像”而跃升为“超人”,乃至于拥有了统治一切的神的力量。尼采在100多年前将人的本质定位于生命意志,正是作为一个预言家看到了百年之后技术给人类同时带来了快乐、痛苦与困惑。资本主义“理性”的黄昏已经到来,用来实现人类自救的“艺术之思”已经唤醒。

三、艺术时代——“用生命的透镜看艺术”

海德格尔说:人们可以通过唤醒深藏于艺术世界与诗歌世界中的“思”来实现自我拯救。那么,这样的“艺术之思”何以可能?

标志性的转变依旧发生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概念,用以指称那些依靠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获取发展动力的产业,这些产业的核心领域主要是艺术。创意产业把艺术直接与传媒娱乐等大规模产业联系了起来,跨越了精英与群众、艺术与娱乐、高雅与庸俗之间的差别,也将艺术与技术在资本和市场的逻辑下融合在一起。

然而,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并不是“艺术之思”的真正开始。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进步,创意经济的成型同样得益于电子数字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电脑与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但电脑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起,差不多经历了半个世纪才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而在图形用户界面(GUI)出现之前,电脑就只是科技工作者的计算工具。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图形操作界面出现在苹果电脑上是在1983年。正是这一技术的诞生使得“读图时代”成为现实。但为什么这一技术诞生在当时实力尚弱的苹果而不是技术更强的微软?微软要到1985年才有了Windows1.0。原因或许在于比尔·盖茨只是一个工程师,而乔布斯却天生拥有艺术家的禀赋。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无论是苹果的ipad还是iphone,都不只是一件技术品,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苹果这种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尝试表明艺术和技术的关系从此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

在这样的潮流中,大多数人只会直观地体验到技术主宰力量的强大,而并不会将这样的变化归因于艺术。但是从我们关注的视角来看,随着网络化与全球化的推进,人类试图摆脱技术束缚的意识已经苏醒。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说,近年不断发生的水危机、食品危机以及雾霾危机,迫使我们不得不摒弃技术就是用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观念。现代化种种危机之后,后现代学者对“机器时代”的反思已经告诉我们,自然不应当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回到自身、回归艺术,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饱满、更丰富。而这种生命的态度,与亚里士多德时代“向善”的目标是一致的!借用尼采的说法,“艺术的本质是对生命的肯定与祝福”,那么面对我们已经遇到的种种现象,我们已经不再怀疑艺术审美对于人类此在的更本真的意义。

因此,与其说时下风起云涌的创意产业的核心是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合流推动经济的发展,不如说是以“艺术化创造”超越“技术性变革”,以“艺术化管理”超越“科学化管理”,一个“艺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当然不是说技术不再重要,而是一种致力于改变现存的压抑性社会的变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技术理性掩盖的审美理性的恢复。工具理性对于价值理性奴役的时代终将衰亡,技术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艺术的影响,艺术和技术将重新回归相生相伴、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导致艺术与技术的一体化进程。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从大量案例中洞见艺术对于技术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在欣赏好莱坞大片的同时,了解或者预测到最新的科技成果。美国大片中一些所谓的科幻,往往不是凭空的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前沿科技。在这样的过程中,艺术家与科学家实际上是在共同创造未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直至今天,我们国家的科技原创力依然很弱,也许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问题,同时也是艺术家的问题。艺术的发展已经为技术的提高开辟了很多革新路径,艺术表达的正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新理念的追求。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德国人汉斯·贝尔廷写了本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所幸当这本专著于90年代再版时,书名变成了《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艺术史当然没有终结,艺术也在整个20世纪中从精英贵族圈子走了出来,走向了大众,走出了欧洲,走向了世界。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不断论战中,艺术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既得益于人类审美的根本需求,也得益于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历数技术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好处。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人类如何在技术的洪流中保持自身的清醒。海德格尔在《演讲与论文集》中指出:由于技术的本质并非任何技术因素,所以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某个领域里进行,该领域一方面与技术的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的本质有根本的不同。这个领域就是艺术。[3]36

上一篇:研究中期报告下一篇:心理活动描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