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精选7篇)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篇1

(2011年9月2日)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鲁办发[2011]11号)的精神和市文明委的安排部署,为切实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转变农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农村实施为期五年的“乡村文明行动”,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没有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就不会落到实处。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

—— 民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县“六级梯次联创”活动、“四德”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也应清醒看到,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滞后,陈规陋习仍然存在,人居环境脏乱差,文化生活单调,生活方式落后,与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在全县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县建设的基础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掀起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热潮。

二、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总体要求

——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总体目标,突出诚信建设和生态建设两个重点,不断建设完善村文化大院、村文明诚信示范街、乡村学校少年宫三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深化开展“文明诚信户”、“文明生态村”、“文明社区中心村”、“文明集市”四项创建活动,坚持实施“城乡文明牵手共建”、“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优化”、“五项文化惠民工程”五大推进行动,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工作目标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工作目标是:自2011年起到2012年底,在现有基础上,全县50%左右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5%左右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到2015年底,实现活动全覆盖,村村有新貌,75%以上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1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农村环境更加整洁、村风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质更加提升、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全县广大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构建“三大阵地”,夯实“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基础

阵地建设是“乡村文明行动”的基础。在全县“乡村文明行动”推进过程中,各级要着力抓好村文化大院、村文明诚信示范街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三个活动主阵地建设,夯实“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基础。

1、村文化大院建设。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群众,按照“一校、二室、三栏”的标准建设村文化大院。一校即村民教育学校(与人口学校、农技学校合署);二室即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农家书屋);三栏即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光荣栏。村文化大院建设要列入乡镇(街道)经济发展规划中,与经济工作一起布臵、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到2012年底,全县1/3以上的村要建立起文化大院,2015年底,全县3/4以上的村要建立起文化大院,市级以上文明村要建设较高标准的文化广场。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村文明诚信示范街建设。全县各行政村(社区)都要确定一条主要街道,按照“四清五化六建设”的标准,建设“文明诚信示范街”。“四清”即清除柴草堆、土石堆、粪堆、垃圾堆;“五化”即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六建设”即街道两侧建排水暗沟、垃圾箱、公共厕所、村头绿地、文明诚信示范街标牌、宣传栏。使“文明诚信示范街”充分发挥“人造环境、环境育人”

—— 的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影响带动其它街巷、农户院落的环境改观。

牵头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依托乡镇中小学,按照三个“标准化”进行建设:一是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四室一校一广场一橱窗”,即青少年活动室、图书室、展览室、排练室、培训学校、文体广场、宣传橱窗,室内总面积、室外活动面积分别不低于2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青少年读物15种以上。二是队伍建设标准化。组建文艺演出队、体育健身队、科普宣传队和文艺创作组,定期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三是活动管理标准化。设专职或兼职辅导管理员。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青少年电脑培训室、远程教育点播室、文化共享培训室三位一体的综合活动室,实现远程教育播放网和互联网、局域网“三网”互通。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文体活动,全面促进广大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升。

牵头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着力打造“四个载体”,构筑“乡村文明行动”平台

抓好活动载体是开展好“乡村文明行动”的关键。要突出抓好文明诚信户、文明生态村、文明社区中心村、文明集市创建四大载体活动,以载体建设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扎实开展。

1、文明诚信户创建。以“十个好”(思想道德好、遵纪守法好、依法纳税好、科技致富好、信誉信用好、家庭建设好、邻里团结好、计划生育好、卫生清洁好、移风易俗好)为标准,按照“两公开、两评议、一审定”(公开评选标准、村民小组评议、文明诚信评议会评议、村“两委”审定、公开评议结果)的程序广泛开展创评活动。召开村民大会对当选的“文明诚信户”进行授牌表彰的同时,由农合行各乡镇支行分三个档次,分别发放2万元、1.5万元、1万元的《信用贷款证》,实行无抵押贷款,帮扶农民上项目奔康致富。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农村合作银行

——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文明生态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主要包括班子建设、思想教育、村庄规划、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文体活动、科技普及、文明风气、信誉信用、生产发展等十个方面,侧重抓好“三建四改五清”。“三建”即建设文明诚信示范街、文化大院、文体活动队伍;“四改”即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五清”即清除柴草乱垛、污水乱流、粪土乱堆、禽畜乱跑、街道乱占等脏、乱、差现象。“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以“文明诚信户”和“文明诚信示范街”的建设为基础,只有在“文明诚信户”达到全村户数的70%和建设起规范的“文明诚信示范街”时,才能参评“文明生态村”。各村在争创中,要抓教育、办实事,积极引导村民在家里做个好成员,在村里做个好村民,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形成户户争先,人人向上的良好局面。

牵头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文明社区中心村建设。按照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

—— 向,每个乡镇(街道)规划建设1—3个新型社区,每个社区覆盖4—8个村。选择交通便利、班子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村进行建设,创建“文明社区中心村”。社区中心村要设立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底,每个乡镇(街道)要至少建立1个新型社区,1个文明社区中心村示范点。2015年底,每个乡镇(街道)要建立3-5个文明社区中心村示范点。文明社区中心村建设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文明社区(中心村)星级创建的实施意见》(东文明委[2010]4号)执行。

牵头责任单位:县农工办、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4、文明集市建设。集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内的集市合理布局、加强管理,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文明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市活动的通知》(工商市字[2010]56号)的精神,规划开展好文明集市创建活动。要结合《创建文明集市

—— 示范标准》(工商市字[2010]227号),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创建思路,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加强集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做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不断改善集市环境,真正发挥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在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2年底,各乡镇(街道)要至少建设1处较高标准的文明示范集市;2015年底,各乡镇(街道)集市全部达到“文明集市”标准。

牵头责任单位:县工商局、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三)着力推进“五项行动”,促进“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

1、扎实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县文明办确定30个左右行政村与我县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共建行动周期为2年。要充分发挥各共建单位的物资条件、人力资源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等优势,支援结对村建设公共设施、改善

—— 文化条件、治理村容村貌、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和带动结对村全面发展。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规范化、科学化。要把共建任务落实情况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评挂钩,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村镇考评的重要依据。积极协调落实好省、市“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大力争取省、市单位的帮扶,促进我县结对村的快速发展。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省、市级文明单位(机关),各乡镇(街道)

2、不断深化志愿服务行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一个大发展。2011年底,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起乡镇(街道)志愿者服务总队,每个行政村

—— 都要成立志愿者服务分队。要围绕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改善环境面貌、维护公共秩序、打造和谐社会、扶危济困、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服务大型社会活动、服务旅游发展等方面开展志愿活动,确保志愿服务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省、市级文明单位(机关)志愿服务队每年要深入农村开展3—5次志愿服务活动,乡镇志愿服务总队每季要组织开展1次大型志愿服务行动。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省市级文明单位(机关)志愿服务队

3、坚持抓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行动。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形势发展变化,创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技系统要在农村大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要健全农村科普组织和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科普示范和教育基地,组织经常性的科技下乡和科

—— 普宣传活动。文化系统要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培养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卫生系统要关注农民健康,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使农民群众得到优质、方便、价格合理的基本卫生服务。各责任单位每年要组织开展2次以上的大型下乡活动。

牵头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科协、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卫生局

4、大力实施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优化行动(1)坚持倡导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倡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消费观,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杜绝黄赌毒,培育文明新风,形成崇尚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牵头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计生局

——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2)坚持开展社会文化环境整顿活动。开展文化环境整顿和规范活动,加大网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监管,强化游艺娱乐场所管理和文化演出市场管理,使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净化。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3)坚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东平湖5A级景区目标要求,依据《东平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指导标准(暂行)的通知》,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形成县、乡镇、村、户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和生活污水净化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建公共绿地和开展庭院植树为重点,积极推进村庄、庭院和道路绿化工作。

牵头责任单位:县农工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4)坚持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全力打造平安乡村。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完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农村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坚持群防群治。大力推进平安协会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群众为主体、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治安防范、平安维稳体系。

牵头责任单位:县综治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5、加快“五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行动

加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确保到2012年底每个乡镇(街道)建有符合标准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站;2015年,全部建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机制灵活、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的示范性综合文化站。完善乡镇(街道)数字服务平台,促

—— 进图书馆数字化成果在农村的应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2012年底,50%的乡镇(街道)文化信息资源接收服务站实现配臵要求,力争2015年底,各乡镇(街道)实现全面达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村民共享”的原则,积极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加强农家书屋日常督导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每个行政村要选一名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文化事业的人负责图书的借阅、运行。同时积极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解决书屋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知识的问题。在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按照数字电视节目传输的特点和要求,对乡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争取在2015年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由现在的7万户提高到12万户,农村覆盖率达到65%以上。全面完成省广电局统一部署的电影放映数字化设备更新任务,农村电影放映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加强电影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禁止农村电影的非法放映、侵权、盗版活动,确保有专人监督检查、跟踪服务,设臵监督电话。

牵头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广播电

—— 视台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五、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乡村文明行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文明委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乡村文明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深入调研,加强指导督查,狠抓工作落实。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别制定参与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县文明办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义、标准和要求,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观学习等方式,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及时总结、宣传、推

—— 广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典型和经验,努力营造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浓厚氛围。

3、强化责任考核。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双创”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各级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各项评先树优挂钩。县文明委将组织力量,每半年对创建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初步检查,年终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对实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没有收到实效的给予通报批评,以此充分调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篇2

一、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 努力做好“送书下乡”、“送智下乡”工作

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中, 区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 继续深化图书配送活动, 抓好图书配送中心的规划、业务辅导和跟踪调查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使之成为政府支持、规范运作、富有活力的基层图书室服务模式, 使配送活动进一步推广, 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继续加强“一百千”读书扶技工程和流动图书馆的建设, 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以我馆为例, 近年来, 我们发挥区图书馆的馆藏优势, 实施“一百千”读书扶技工程,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目前, 全区已建立读书致富联系户、联系点390个, 发展农民读者9000余名, 提供致富信息6000余条 (次) , 免费赠送科技书刊15000余册。特别是近两年来, 我区在村级图书室的基础上, 提高标准, 充实内容, 建起了170多家农家书屋, 走在了全市前列。其中“残疾人农家书屋”、“贺茂之爱乡书屋”等特色书屋都成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先后选购图书12000余册, 分别以“捐书助学”、“文化敬老”、“科技支农”、“图书下乡”等多种形式,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捐书助学”方面, 今年以来, 共开展图书进校园活动3次, 分别为邳庄镇赵村小学、马兰屯镇刘湖小学、张山子镇谢庄小学提供图书4500余册。在“科技支农”方面, 共建立读书致富联系村4个, 发展读书致富联系户60户。

二、发挥电子阅览室作用, 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中,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及服务设施, 一方面积极开展网上资料查询、参考咨询辅导、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借阅、举办专题讲座、播放文化共享影视片等文化服务活动, 把电子阅览室建成地方志、年画、电子图书、期刊杂志、舞台艺术、影视曲艺、知识讲座、科普知识、文物鉴赏、法律常识、农业科技、职业技能、卫生保健、国防军事、市场经营、基层管理、百科知识、益智游戏等数字资源库, 确保广大读者通过浏览数字资源库中优秀文化信息资源, 尽情享受数字文化带来的快乐和好处。另一方面继续开展送书下乡、送书进军营、进校园活动。目前, 利用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 年均举办专题讲座40余场次、播放优秀影视片50余场次, 开展有关计算机知识、汽车装饰、卫生保健、农业科技、职业技能、图书馆业务、共享工程工作等培训30余场次, 年均接待各类读者10万余人次, 丰富了全区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促进乡村文明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借助专业人才优势, 加强对镇村文化站的指导与管理

按照已建、新建、在建、改建等不同情况, 对乡镇文化站进行进一步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加强群众文艺活动的指导和辅导, 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举办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培训, 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骨干, 帮助镇街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活动, 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目前, 我们各镇街全部建起了文化中心站, 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门类齐全的文化活动设施。在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 与全区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 全区211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文化大院, 并有专人管理, 拥有图书室、游艺室、广播电视室、农民夜校、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区、镇 (街) 、村三级文化网络健全, 较好地形成了以区直文化单位为龙头, 以镇街文化中心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群众文化网络, 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兴办文化产业的新格局。今年以来, 先后组织举办基层文化站长、“农家书屋”管理员、文化娱乐场所责任人培训会8次, 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50余次。

四、结合原有培训体系,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训

利用图书馆师资、场地的良好条件, 把原有的图书管理员培训和农村文化人才培训相结合, 配合文化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农民文艺人才, 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今年以来, 我们以农村文化人才中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文化人才为主, 重点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农村文艺骨干、镇 (街) 文化管理员, 并组织实施“乡村书香之家”评选活动, 每年评选挂牌100家, 连续评选3年, 使全区“书香之家”达到300家。通过培训建立起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 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五、增强大局意识, 配合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中, 图书馆除按照职能, 发挥优势, 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 还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文化部门, 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等其它文化惠民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重要文化惠民工程, 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工作中, 要配合文化部门进一步健全镇街电影放映队伍, 配强专职放映人员, 多播放公益电影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加强综合业务培训, 加大新技术运用, 通过完善各项管理措施, 为农民选购好看的电影, 在现有基本满足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情况下, 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内容新、质量好、品种多、适合农村群众需求的影片, 让农民群众喜看、爱看。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的管理和指导, 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以来, 我们共组织文化下乡活动5次, 赠送春联2300余幅, 文艺演出20场次, 向群众无偿赠送科技图书1800余册。举办了第十三届春节文艺大看台, 共演出16场, 组织了民间游艺展演活动, 丰富全区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考核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 关系一个地方的形象, 关系农村和谐稳定,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图书馆要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广泛动员, 全面发动, 引导人们积极参与, 争做乡村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把“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全馆重点工作,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立足职能, 狠抓落实。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 严格落实责任, 创新工作方式, 结合全区城乡文化发展的实际, 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并落实到人, 形成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全馆上下的共同努力, 落实好文化惠民各项活动的部署, 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强化农村文化基层基础,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率, 促进农村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繁荣, 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波.《新形势下图书工作刍议》

“乡村文明行动”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示 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 定,在全省农村实施为期五年的“乡村文明行 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重要内容。没有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没有 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任务就不会落到实处。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 展,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程度普 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是,在农 村的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滞后,陈 规陋习仍有市场,人居环境较差,文化生活单 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 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 省建设的基础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 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 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文明 行动”。

二、“乡村文明行动”的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文明行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总体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 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 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 设、生活方式建设、平安村庄建设、文化惠民 建设为重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 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目标,通过文明户、文明村(社区)以及新农村新生 活、新农民新形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整合多 方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形式手段,一以 贯之推进,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 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 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 村。

三、“乡村文明行动”的主要任务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当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实施“乡 村文明行动”要重点抓好六个建设。(一)村容村貌建设。以硬化、绿化、净化 为重点,美化村庄庭院环境,建设村居整洁美 观的新家园。搞好村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 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消 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卫生保洁制度,设立卫生保洁员队伍,清 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做到庭院卫生整 洁,物品摆放有序,村居环境整洁美观。(二)村风民俗建设。

以村风、民俗、习惯 为重点,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进步向 上的新风尚。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作 用,普遍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 风。积极推进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普遍 实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协商会、民主决策会、民主评议会“五会制”,建立规 范、直观、可操作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工作流 程。普遍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 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并积极发挥其 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 学,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反对邪教,破除陋习。大力提倡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 庭观、消费观,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 引导,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三)乡村道德建设。

以关爱、互助、诚信 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 动,培育和睦友善的新关系。利用各种宣传教 育阵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广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大力推 进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引导农民群众自 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引导农民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增强绿色环保意识、质量安全意 识,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和技术规范,在农产品 生产、畜牧养殖、食品加工以及农副产品运销 过程中,不掺杂使假,不以次充好,不破坏环 境,不违规使用各种添加剂、生长素、农药、化学制品等可能危害人畜生命健康的各种制 品,积极创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 倡导读书学习之风,普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农民群众遵守社会 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 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争 当“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 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使文明和谐的 道德风尚融入到千家万户。组织农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勤劳节 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 德,努力做好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帮扶工作,倡导邻里和谐、互帮互 助。(四)生活方式建设。

以科学、卫生、健康 为重点,建设我村科 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大力加强农村科学 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引导广大村民增强识别 和抵御封建迷信、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大力开 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卫生防病知 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养成人人讲 卫生、处处讲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和 卫生防病能力。关注农民群众心理健康,广 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引导广大农 民群众开展低碳消费,革除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五)平安村庄建设。

以守法、有序、安全 为重点,广泛开展平安村庄建设,营造安全稳 定的新秩序。认真搞好农村普法工作,推进法 制宣传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农村基 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着力解决农村 突出治安问题,重点打击危害农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 性侵财犯罪,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打 着宗教旗号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等活动,切实 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感。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农 村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 结合起来,把矛盾和问题尽量解决在基层、内 部和萌芽状态。加强农村信访工作,建立健全 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新机制,创建无“非 正常上访”村。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 要求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发挥群防群治组 织的作用,多渠道解决农村治安防范经费保障 问题。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对进城务 工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的服务管理教 育工作。以创建平安村庄、平安家庭、平安校 园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不 断提高创建实效和水平。

(六)文化惠民建设。

“乡村文明行动”倡议书 篇4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为引导大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身体力行改造农村环境,杨店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做文明守法新农民。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具体的不良行为改起,在卫生习惯、交往礼节、礼貌用语、守时守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践行文明公约,摒弃不文明行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消费观,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反对封建迷信和赌博行为,破除陈规陋习,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艺演出。在礼仪意识、礼仪知识、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变化,“做文明有礼的杨店人”。

二、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倡树文明和谐新风尚。积极参与“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家庭角色、“零家庭暴力村庄”等创评活动,全面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倡导邻里和谐、互帮互助。

三、改善生活质量,建设优美有序新农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以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大力开展庭院绿化、美化活动,整治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禽畜乱跑行为,确保垃圾入池、粪便入厕、畜禽入圈、柴火进棚。养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

“农村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文明农村呼唤文明村民,文明村民创造文明农村。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为创建文明农村,构建和谐杨店而努力奋斗!

杨店镇党委、政府

华山街道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华山街道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为活动载体,精心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积极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街办把这项活动作为提高村民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认真进行安排部署。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活动开展、文字组织及材料上报工作。二是利用书面形式对华山需要“树立的品牌”、“怎样树立品牌”等问题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创建任务。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后,召开动员大会,对活动开展进行全面部署,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开展氛围。对全办活动作了全面具体的安排和详细的分工,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二、丰富活动内容,精心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广泛参与、重在过程、改革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华山形象、增强服务功能和提升文明素质,巩固提升已有品牌,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

(一)打造提升“市级文明生态村”品牌。为巩固、扩大创建成果,确保文明生态村建设能够持续、健康、有效的推进,我们对已创建的9个村加强管理监督,建成达标村12个、特色文化村2

1个,评选文明信用户75户、星级文明户302户,落实长效机制,在硬化上抓管护,在绿化上抓和谐,在净化上抓维护,设置管护人员135 人,真正做到了抓一批,巩固一批,抓一村,巩固一村,抓一项,巩固一项。“沿黄成线、平原连片”的创建格局正在形成。

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路、水、电、医、学、文”等公益事业,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济制度。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村庄整治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基础设施,治脏、治乱、治差,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传播到农民群众中。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先进典型示范,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促进农民群众树立和养成奋发向上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

(二)积极创建“微笑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微笑窗口”、“微笑之星”活动,打造“微笑服务”品牌。适时组织“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全办上下形成了人人学先进、奋进创一流、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继续深入开展“华山好人”的评比活动,增强全办文明意识,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呈现出政通人和、社会安定、人心思上的大好形势。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济南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提高村民道德思想意识;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创建和谐家园”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历城人”思想深入人心。以刘延宝、冯月荣等感人事迹为教材,在全办掀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促进了全办广大干部群众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积极实施“书香泉城”全民读书品牌。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及远程教育网络,在开启农民智慧、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百年树人,教育为先。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强化社会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办通过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篇6

本文系2017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摘 要】 文章阐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意义与困境,认为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分析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整治基础差,落后观念制约发展,提出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深化乡村文明行动,需要加强领导,明晰思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乡村道德建设水平;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强化舆论引导。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乡村文明行动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文明的意义

我国是农耕文明发展成熟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乡村文明发展时间最长的国家。党的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一,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体现者,中国乡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自我保护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乡村。第二,乡村文明是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包括方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信仰、衣着喜好等,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投影,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第三,乡村文明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

2、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乡村文明面临消亡的威胁

第一,在城镇化巨大的发展潜力带动下,大批的“农民工”割舍了乡村,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但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村人,在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中,离开农村的群居生活,脱离地缘与血缘的维系,割舍乡里乡亲的亲情、乡情和友情,仿佛瞬间没有了依靠。第二,代表着农村的明天与希望的农村新生代,最活跃也是最具有改变能力的,已经脱离乡村,失去了对农村的感情,已经习惯了在城市的打拼,有的已在城市拥有工作、房子、车子等基本的生活资料,融入到当地的城市生活,没有想到过再回去农村。古老的乡村文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3、古老的乡村文明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文明重建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村自身因素,都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和掌握高科技技术人员的返乡创业,农村产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阶段,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乡村发展。二是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游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基层党支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像“新鲜血液”的流通,使整个农村机体充满活力。

二、当前乡村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现代思潮和西方文明的影响,大多数年轻人对古老的村落文明持无所谓甚至不屑的态度,认为乡村是落后的表现,农村生活代表着贫困,对新农村的治理,乡村文明的继承没有落实到思想上和行动上,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对农村没有了相互依赖的感情,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乡村文明后继乏力。

2、环境整治基础差

农村环境卫生差、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备、生活不方便,是农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环境整治起点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条件改善、美化硬化村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人力、资金和观念上的困难。

3、落后?^念制约发展

一是部分乡村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屡禁不止,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人情往来”名目繁多,生子、当兵、入学、乔迁、祝寿等等,都要操办一番,铺张浪费反而成了一种“面子”。群众承受不起,但是迫于传统习俗、宗族势力和人情世故,只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深化乡村文明行动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发展乡村文明是一件涉及面广、难度大的任务,需要树立长期的工作思想,硬实的工作作风,及时化解矛盾。

1、加强领导,明晰思路,打牢“乡村文明行动”的坚实基础

一是规范制度,明确任务。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方案,把“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明确思路,科学部署。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同时,立足实际,对农村社区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广电网等新闻媒体、网站开设专栏,形成新闻宣传声势。同时,通过农村广播、召开村委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发动,全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以倡导文明风尚为重点,在农村街道两侧、主要道路口等显著位置粉刷以乡村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永久性标语,营造浓厚的乡村文明行动氛围。

2、做好新农村改造,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建设新型社区。把“两区同建”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载体,按照“中心带动城镇,城镇带动社区”的发展规划,膨胀扩充现有社区规模,并加快建设一批新社区。让社区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实施以村庄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建设村村通、村内通公路,新建、改建桥梁,强化农村沼气开发,推行清洁能源使用。三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联合教育、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快乡村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留住乡村文明的“根”。同时,针对农村青年大多在外打工的实际,切实照顾好留守儿童,比如做好“四点半学校”、少年宫建设等设施,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们的特长。四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标准,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改变农村垃圾随手扔的顽习,真正做到乡村美化。

3、落实“四德”工程,提升乡村道德建设水平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四德(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工程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典型评选宣传活动。开展“平凡好人”、“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发现身边的模范,弘扬道德文化。

4、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文化惠民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在乡镇驻地建设文化大院,在农村建设农家书屋,缓解农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积极推广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区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通乡、通村,多渠道拓展老百姓与外界的联系。二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体活动。根据农闲的实际,以及农民的传统喜好,举办了民间艺术展演,组织群众参与,自编自演舞龙、舞狮、高跷、秧歌等民俗表演节目,不仅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凝聚力;举办农村文化艺术节,精心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结合农民强身健体的需求,举办全民健身节和全民健身自行车赛,弘扬体育精神,提升人民体质。三是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启动了特色民居调查工作,将特色的民居和民间名村列入传统民居和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追溯乡村文明的根源。结合特色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精品镇、精品村,保持历史风貌、体现地域特色、保存文化记忆,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创建模式。

5、强化舆论引导

一是抽调新闻媒体骨干力量,采取专题专栏专访等形式,日常报道与突击暗访相结合,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县乡村进行宣传推广,对工作被动、措施不力的予以曝光,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注重运用新媒体推进工作。设立“乡村文明在行动”微信群,对巡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即时进行曝光,推动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整改,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将移风易俗工作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定期进行调度。并作为定量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力促各级干部紧盯目标、深入谋划、真抓实干,从根本上建立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中元.乡村文明的传承、保护与转型[J].行政管理改革,2013.7.21-25.[2] 许宏.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德州市“两区同建”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J].德州学院学报,2013.10.104-106.【作者简介】

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意见 篇7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要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自2015年以来,作为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特有方式,海南省开展了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试点,在实践探索中,海南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发展农产品电商、培育民宿等分享经济、促进农旅融合、推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效。为深入了解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技术给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可行路径,课题组于2017年11月20-24日对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的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发展成效、经验做法等做了总结提炼,为信息化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一、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解剖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这只麻雀,可以说,他们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给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实现全镇脱贫,而且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景象。

在产业兴旺方面,以火山为特色,打造了施茶石斛、咖啡种植、山鸡养殖、诺丽果种植、南药种植、壅羊养殖等5个农业物联网生产示范基地,建成了石斛观光园、美社咖啡屋、开心农场等一批农旅融合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正在推进14个高效农业产业园的落地和建设。石山黑豆在没有“触网”之前,只能卖6-7元/斤,通过电子商务,现在能卖到30元/斤以上。目前,石山镇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设黑豆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达4100亩,每亩产量近300斤,未来种植面积将扩展到5000亩以上,并已申请“石山黑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之,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生态宜居方面,石山镇把网络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强建设,截至目前,光纤入户共7490户,入户率达77%,基本实现了“4G到村、光纤到户、终端到人、重点区域WIFI全覆盖”,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62%。在美富村(施茶村内自然村)建成了海南省第一个通过源头控制、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全村103户人家的化粪池、洗菜等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到生活污水处理站,经一体化治理终端处理后,排放出来的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回收后用于农田灌溉等。因此,石山镇施茶村2017年荣获了第二批“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称号。

在乡风文明方面,互联网改变了村民的思维,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村民从开始拒绝互联网,到现在已经利用互联网开展生产、便利生活。石山镇抓住以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这个契机,以美富村为示范点,挖掘、整合家训文化,修建占地面积330多平方米的家风家训馆。在施茶村还成立了新乡贤理事会,现有成员50余人,乡贤们为村里的社会事业建设积极出钱出力,每年会给村里考取大学的孩子3000-5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同时通过互联网,共同参与村内事务管理,提升文明生态美丽乡村的内涵。

在治理有效方面,石山镇依托农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管控中心,建立了石山镇政务管理服务系统,搭建了政务服务、精准扶贫、基层党建、农村金融等服务平台,将党务、政务、电商、农业、旅游等集中管理,同时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使得邻里之间更加和睦团结,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干净,村民们借助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吃上“旅游饭”,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施茶村的党建工作还得到了中组部的高度认可,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在生活富裕方面,互联网让村民就业增收多元化,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房屋用于民宿出租、电商让农产品优质优价等方式让家庭收入逐年增多。据秀英区委常委、石山镇党委书记胡余亨介绍,石山镇农民人均收入2014年5400多元,2015年8652元,2016年10380元,?A计2017年能到达13000元左右。2014年全镇有贫困户187户823人,2015年底全部实现脱贫,至今未出现返贫现象,村民幸福指数快速提升。我们走访了村民王建平一家,他家5口人,包括夫妻俩,一位102岁老母亲和儿子儿媳。据他透露,他们家除了老母亲和儿子外,都在村里上班,全家1年的纯工资性收入超过25万元,如果加上种植业收入,人均收入则可达6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互联网农业小镇的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把以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农村农民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先导作用。坚持以土地为根、人才为本、产业为核、文化为魂的思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

一是以土地为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信息技术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提供信息化支撑,将每块地都“上图入库”,锁定承包权,让农民吃下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的“定心丸”,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盘活经营权。

据施茶村党委书记洪义乾介绍,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统筹城乡发展有限公司、施茶村三方合作成立了占地800多亩的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出资金、种苗、技术等,该村有41户农户以土地租金入股,每亩租金1000元/年,实现了租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变化。同时,还有效解决了120多名村民就业,每年工资总额不低于200万元。这极大激发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也顺应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趋势。

二是以人才为本,强化农村双创人才培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石山互联网小镇以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为引擎,结合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返乡、下乡人员利用互联网创业创新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同时,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以党员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的组织体系;鼓励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后成立了火山壅羊公社、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青创中心等一批创客空间,吸引返乡创业大学生达到300多名,参与培训的农民达2000余人。

目前已有近50家不同创业主体活跃在石山镇。火山口咖啡的郭文旭,2014年辞去IT经理的工作,携妻子回到石山镇,将家人33平米的茶馆重新装修后,创立火山口咖啡。2016年获得了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创业创新一等奖,在“互联网+”“旅游+”的浪潮推动下,其价值愈发突显。目前,已开设了第二家火山口咖啡馆,室外面积就达300平米,业务涵盖咖啡种植培育、咖啡馆运营、咖啡产品销售,年营收达百万元。还即将带领村民建设一个100亩的咖啡庄园,将旅游观光和咖啡文化结合起来,走精品咖啡路线。

三是以产业为核,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依托物联网和电子商务,从农业生产和销售端入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应用先进的传感监测、远程遥控、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了“火山公社”电商平台与“海岛生活”“优电联盟”等电商,开展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同时利用互联网营销休闲农业,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加工,形成了“互联网+农业+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美社村(施茶村内自然村)的安媚,以前做过幼师、干过旅游,随着石山互联网小镇游客的不断增多,她回乡创建了“美社有个房”民宿合作社,与村民合作,先后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建成拥有120个床位的55间特色民宿,每天的入住率均在80%以上。据她介绍,合作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民宿,而是农产品消费和销售。她每天要接待安排150人以上餐饮,每人平均消费100元,同时统一收购周边农户的农产品,经过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后让游客作为伴手礼采购。通过民宿带动了山农产品销售,引导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以文化为魂,彰显生态人文历史特色。乡村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石山镇利用本地区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和自然环境,利用互联网思维,结合自身优势,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为乡村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元素,加上全媒体的宣传手段,形成品牌效益,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血液、新活力。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利用火山地质的独特资源优势,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培育村落独特气质,结合休闲农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展销、线下活动等形式,发展民宿、乡道骑行、水果采摘、农业观光等“农业+旅游”项目,打造农旅特色品牌。

三、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提档升级需要注意的问题

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着力在发展理念、文化挖掘和人才培育等方面提档升级。

一是深化共享理念,完善平台与数据应用建设机制。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有一个镇级运营中心和一个大数据中心,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村级服务中心。由于缺乏底层基础数据标准,镇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中心之间数据分割,彼此之间尚未完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未来要在加快构建数字资源体系、加强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不同平台、不同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将相关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数据一张图,找到盈利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村落保护,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石山镇拥有一批传统的火山古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但是,目前石山镇还未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古村落的价值,主要还是以打造人文景观为主,未来石山镇建设要重点挖掘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背后的故事,做好开发和保护工作,将其作为小镇提档升级的灵魂所在。

三是强化人才培训,培育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人才是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提档升级的生力军,要加强外地人才的引进和本地人才的培育。针对农民群体,要大力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帮他们提高信息查询、网络营销、获取服务和便捷生活的能力;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创客,要大力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思考与建议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从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的创新成效和实践发展看,没有智慧乡村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没有乡村振兴也就难以实现民族复兴。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智慧乡村行动。智慧乡村是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已有一定的试点基础,通过智慧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培育智慧农民,为质量兴农、品牌强?r、绿色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化支撑。建议尽快制定智慧乡村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智慧乡村行动,以智慧乡村建设示范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是建议在海南发展独具特色的数字经济。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农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要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方式,全面提升民宿、康养、休闲观光等业态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数字经济模式。同时,海南作为“天然大温室”,要加快建设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大数据,切实把数据变成生产要素,进而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财富。

上一篇:篮球队训练规定下一篇:弟子规读书随笔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