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的三要素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服务的三要素(精选9篇)

服务的三要素 篇1

摘要: “服务型政党”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化和发展。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内涵应包含服务主体、服务客体和服务方式三个要素,三要素各自的复杂性增加了服务型政党建设的艰巨性。统筹三个要素的建设,是推进服务型政党构建的根本路径。关键词: 服务意识;群众利益;服务渠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服务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自觉和党的功能的新定位,也是对党建工作的科学规划,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课题。科学把握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要素,认清服务型政党建设方向,推进服务性政党构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意义重大。

一、服务型政党构建是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何政党都是以执掌政权为目的而产生,政权是最大的公共权力。对于执政党而言,巩固政权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执政党如何运用其掌握的公共权力为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服务,巩固其执政基础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党建设服务性执政党必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服务型政党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服务主体、服务客体和服务方式三个要素,只有三个要素协调发展,服务型政党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一)谁来服务?——服务主体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使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将服务贯穿于执政活动始终的一种政党发展形态。” 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谁来服务”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党首先应当明确政党是服务的主体,这是由党的性质以及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作用决定的,党章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重大领域的领导重责,邓小平曾在1985 年5月19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社会公共权力的最高代表者,必须把领导转化为服务型领导,成为“服务”的主体,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政党是服务主体”,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党员、党组织是政党肌体的组成部分,是提供“服务”的主体,服务型政党构建的关键在与构建服务型党员以及服务型党组织,党

[2]

[1]员、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是构建服务型政党的重要条件。服务型政党要落实到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思想作风、工作方式等各方面。

(二)为谁服务?——服务客体

服务型政党建设要解决政党“为谁服务”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谁服务”的问题,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新社会的领导者应当是社会负责的勤务员。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勤务员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到“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并写入了党章,从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指出判断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成败要以“是否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判断标准。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对党群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执政党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决定了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就是执政为民,服务的直接对象(客体)是人民群众,“服务”就其对象来说,绝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社会阶层,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人、某一社会阶层的特殊利益“服务”。

(三)怎样服务——服务方式

政党中的党员、党组织是服务型政党的主体,解决了“谁来服务”的问题,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服务,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怎样服务”即服务方式的选择是联系服务主体以及服务客体的桥梁。较好的服务方式是落实服务行为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服务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着服务效率的实现与否,服务方式选择合理,“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才能落实到实处,而服务方式选择的合理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长期以来我们党服务群众的方式主要是 “调查研究”,毛主席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各地在探索中,形成“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强调共产党员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都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党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群众困难,进而解决群众需求的服务方式,从意见沟通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单向局限性,不能及时和全面反映群众的要求。根据时代变化选择合理的服务方式,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服务型政党构建的重要内容。

二、要素的复杂性凸显了服务型政党构建的艰巨性

服务型政党的构建是三个要素互动作用的结果。主体、客体以及服务方式,三个要素各自的复杂性加剧了服务型政党构建的难度,突出了服务型政党构建任务的艰巨性。

(一)服务主体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型政党的建设要求服务主体有很大的服务自觉性,高度的服务自觉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当前作为服务主体的党员思想领域内文化思潮复杂化的状况,严重削弱了政党的服务自觉性,使服务主体服务动力不足。首先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我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党内也有所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在政治模式上采取权威政治,强调自上而下的权力配置,致使我们党内部分党员干部养成了“官本位”思想,缺少以人为本的领导意识,缺少为人民服务的民主意识。党员干部的行为具有“示范性”,上行下效,导致了普通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的落后。而“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容易在党内滋生一个谋取自身利益为目标的“既得利益集团”:“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 党内一些干部是容易产生所谓既得利益的思想倾向的, 希望全党同志都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 自觉地同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进行斗争。”“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根本阻力,改革要冲破利益的藩篱,作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领导方式改革的服务型政党建设也需要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也在党内占据了部分党员的思想阵地,活跃在党组织之内、党员头脑中的多元社会思潮降低了政党的服务意识,党内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自觉性低,使得党员在处理国家利益、党的利益及个人利益方面容易陷入误区,不能树立 “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性,增加了服务型政党构建的现实难度。

(二)服务客体利益诉求多样化

服务型政党建设服务客体是“最广大人民”,为其服务的内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复杂。”首先是“最广大人民”群体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多元利益群体,一方面由于利益的分化和重组,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更加突显。另一方面“社会各利益群体为实现、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在条件具备时提出一定的政治诉求,寻求介入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渠道,如果某一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要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满足,他们之中就可能诱发出各种无序的或非法的政治参与行为。”其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人们在生存权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谋求个人全面的利益诉求也日益突出,对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呈现出日益增强的特征。服务型政党建设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将服务贯穿于执政过程始终的发展形态,群众工作对象的多样化以及利益需求维度的多样化,都迫切要求政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5]

[4][3]

(三)服务方式承担载体网络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政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传统方式也遇到了信息时代的挑战。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推手,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政党的执政模式“我国党政部门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以党政部门和其职能为中心,公众围绕部门转,而网络环境下党政部门的管理模式,是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党政部门围着公众转,对其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这就要求执政党更重视对公众行为的引导和支持,并创造条件让其尽可能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网路途径作为自身利益表达渠道,网络意见表达给政党传统的服务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出现为信息的流通开辟了一条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相对独立的渠道。网络与传统的媒体不一样,它把所有信息集合在一起,传播速度极快,需要执政者迅速做出反应,不能再向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当前政党在推进网络服务方面存在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好等诸多问题 “由于许多办事人员不会操作现代信息设备,不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所用,没能达到完成服务所必备的技术和技能,这就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8][6]

[7]网络环境对政党服务方式的挑战,迫切要求政党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科学服务水平。

三、服务型政党构建的基本思路——三要素统筹协调

服务型政党是服务主体、服务客体以及服务方式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服务型政党的构建必须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正确对待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多元利益、创新政党服务人民群众的方式。服务型政党建设要实现三要素的统筹协调,以服务主体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客体需要为依据,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服务方式为依托,使后两个要素的要求渗透到作为主体的政党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党”的构建。

(一)转变思想状况,提升服务自觉

建设“服务型政党”首先需要从党组织内部、党员自身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自觉。首先实现党员思想的转化,必须逐渐减少“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因中国的权威政治在党内又以“既得利益思想”而存在,逐步克服“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应当在党内培育民主意识,以民主来对抗专制的遗留。应提高党员按多数人意志办事的意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更要树立集体讨论的意识,反对“一言堂”,对于普通党员而言要树立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民主意识。此外党内民主意识的培育,还应有国家民主法治发展的保障,尤其应注意完善党内监督、选举等制度,为民主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针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党员服务意识的内在冲击,应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党内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权力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此来巩固党员的思想道德防线。具体而言,在党内应当进行党的宗旨理论教育,使党员应当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民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党员服务意识的提升应密切联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点,在工作中转变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整合多元利益,提高服务效力

党群关系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政党作为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它的生存与它的阶级和群众基础休戚相关,人民群众是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重点在于加深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服务意识,使群众的正当合理利益得到根本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分化与利益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转变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当前服务型政党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的复杂性,决定了构建服务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扩大自身的包容性,扩大党员的利益群体代表性,融合社会各界及各民族的不同利益的代表,以多元的利益代表将社会上各种同质的和异质的利益要求、政治诉求有机整合起来,纳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形成引导公民有序的利益表达、沟通协调和政治参与的机制,减少利益冲突,例如可把新出现的社会阶层部分成员吸收进党组织范围内,以保障这类群体利益的表达。此外鉴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复杂化,政党应增大服务的覆盖面,使政党的为民服务落实到就业、医疗、住房、卫生、教育、保障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利益上来,密切联系群众,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一要务,以经济的发展、良好的政策来满足群众的多元利益诉求,以提高服务效力,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

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是伴随网络发展而发展的,增强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适应力是服务型政党构建的题中之义。作为执政党,党应该利用好网络这个新的载体来实现为民服务“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各种传统途径、方式来密切党群关系,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当前群众选择网络来反映自身利益以及网络交流的交互性和及时性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传统执政方式之外应当不断推进网络执政建设,建立网络党建系统,尤其应重视基层网络党建系统的建设,发挥其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例如推进电子党务建设,通过电子党务公开党员信息,接受人民监督以改进服务质量,同时通过电子党务建设为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提供一个合理的渠道和平台,保障人民利益的有序表达。此外党的服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素质,网络党建的挑战要求党员与时俱进地学习网络知识,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增强利用网络的能力以更好驾驭这一新的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服务型政党建设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互动作用的。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良好服务能力的党

[9]员和党组织是“服务”的主体条件,制约着“服务”过程的开始;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服务”的方向选择,决定着“服务”行为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是沟通“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桥梁,影响着政党“服务”的效果。服务型政党的建设只有在把握三个要素的互动作用中才能实现科学构建。

参 考 文 献

服务的三要素 篇2

基本要素一:钻研教材

于永正老师在谈教学艺术时强调:“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

研究教材时,我们经常过于寻找课堂的创新与亮点,忽略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我们常常从网络中吸收很多“新鲜血液”,虽然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深度解剖后我们发现,课堂热闹了,“数学味”却淡了,究其根源都在于对教材研究的工夫花少了。

案例1:执教《找规律》。

1.游戏引入。

师 :(听写)圆 、三角形 、圆 、三角形圆、三角形。

师:几个圆?几个三角形?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怎样?

师:接着画,该画什么?为什么是圆?继续画,能画完吗?

生:○△○△○△○△……○△

2.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师:圆和三角形哪个多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这样一组一组地看。

师:有一个圆就有一个三角形,这就是圆和三角形“一一对应”。

师:“○”与“△”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之间有一个“△”,每两个“△”之间有一个“○”,这样的排列就是间隔排列)

师:如果在末尾再画一个“○”,个数还一样多吗?

黄老师提出:用“一一对应”一词来说理由。学生在解答说理的时候轻松且透彻,令人信服。

规律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时候,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各种因素,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更厚重。

灵魂要素二:以生为本

家常课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触及素质教育的灵魂,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因而,对于每一节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应该以学生为本,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

案例2:执教《100以内的加法笔算》。

教学时陈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乘车参观博物馆的情境,使学生知道有关乘车的几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算式,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小棒来理解算理和算法。接着在例题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人数是71人,超过限乘人数,所以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这样就让每个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理解算理—动手笔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数学的全过程。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模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学生从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核心要素三:创新思维

家常课的本质在于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智慧与思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好的家常课要依学而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才能有学生的新发展、新生成,才能有情感的陶冶和理智的提升。

案例3“:方程复习课”的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学生刚学过“方程的初步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以达到巩固、熟练、深化的目的,他上了一节“方程”的复习课。课上他先让学生回忆:什么叫方程?什么叫解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讲出它们的概念。

师:那么,谁来写一个方程呢?

生1:老师,我来写。

(老师赞许地示意他上台板演。他飞快地写出:x+7=8+9+x,这个方程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这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从来未写出过这样的方程。这位老师想,是回避它,还是……他犹豫了一下)

师:问黑板上的方程你们认为怎样?有什么意见?

生2:黑板上的方程都写得很好,就是他写的方程有点不太对劲。

师:怎么不对劲?它不是方程吗?什么叫方程?

生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师:那就对了,这个式子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有什么不对劲呢?

(这位学生无话可说,很不情愿地坐了下去。这时,教师观察着全班同学脸上神情的变化,有的困惑,有的低头苦思,有的窃窃私语……片刻之后,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生3:我认为这个式子虽然符合方程的定义,可是我试了很多次,总也找不到一个数,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如果把方程看成是一个天平,把x看成是一个苹果,那么天平左边看成“一个苹果+7”千克,与右边相比,天平怎么会平衡呢?

师: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多好,分析得多精辟!

生4:我有补充,如果把它叫方程,方程两边同时去掉x,x都没有了,又如何求这个方程的解呢?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个方程确实无解,像这样的方程我们要在中学才能系统地学习。

师:谁能帮助他把这个式子修改一下,使它成为一个有解的方程呢?

(这时,学生的思维之闸一下子被打开了)

生4: 2 x+ 7 = 8 + 9 +x

生5:x+7=8+9-x

(这时,一开始发言的那个学生也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也行!x7 = 8 + 9 -x

师:你能把自己的一道无解的方程只修改了一个符号,就使它变为有解的方程,真了不起!

在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适时的点拨,适当的旁征博引,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鸣,无不让学生如沐春风,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家常课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源创新”的三要素 篇3

一、人

在中国推动“源创新”最大的困难在哪里?人。“源创新”给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企业拥有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宽阔的胸怀。做源创新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或使命感。视野不高,心胸狭窄的人是做不到源创新的。

二、平台

“源创新”的中心思想是要扶持中小企业,而不是打压或排挤。大型企业最适合做源创新,因为它很容易建立一个产业链的平台。比如说,一家化工原料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延伸,为中小企业服务,将中小企业视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其实中小企业很难成为大型企业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建立平台一定要突破垄断的思维,如果希望通过垄断而控制市场,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上个世纪80年代,索尼beta录像机占有了美国录像机市场80%的份额,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市场。索尼依靠自己品牌、资金、技术的实力试图控制下游市场。他以强硬的态度与影视制造商谈判,并希冀以自己的实力压低供应商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利润空间,结果被其他企业用VHS标准和与下游商家合作的方式击败。

三、资金

华为,面试成功的三要素 篇4

一、针对性强

总结亮点,最终做到脱口而出。积累了大量的基本知识后,考友就要增加自己的复习强度,务必记得经常积累,经常总结,总结思路,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听清题目,学会应对,学会同义变换(尤其人际关系题),如人际关系题中领导非常固执,经常批评你,这个我们就可以说领导原则性强,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批评我是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个一定要靠自己总结积累,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练习结束后把自己的思路进行总结,做到天天总结,日日成长。到最后一两个星期时,准备几张纸,把一类题的基本套路,答题亮点都总结到一张纸上,在最后备考阶段,这张纸上所包含的内容就是要集中提高复习的内容。

二、思维清晰

思维清晰包含三个层次的意思,即思维清晰=套路熟悉+要点齐全+简洁明了

一是看到题能迅速反应出这是什么类型的题,应该应用哪个套路,明确知道这个套路有哪些要点是必须要答的,要点务必要全。套路就是基本思路,是处事的原则、程序、要点,是对生活经验的抽象总结,很有指导意义。

二是必备题型一定要熟记,如自我认知类(自我介绍、报考动机、入职打算等),计划组织题(会议、调研、宣传、比赛等),每类至少背一道完整的题。

三是要点答到稍微展开一两句话即可,切忌长篇大论,一定要掌握时间。我前两次面试都是差不多用足了时间,又过于啰嗦,这次相当注意,5道题25分钟的只用了16-18分钟。

备考的考友在平时学习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熟悉公务员面试中的基本知识,了解答题思路,在平时的练习中熟记那些惯用的套路语言。然后就要每天进行大量的练习,让自己敢于大胆说话。同时,在练习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地进行总结。我们要把套路用于实践,再用实践丰富套路,而后再用完善后的套路指导实践,不断重复,不断进步。最后能达到跳出套路,有针对性、能切合实际地回答问题,这也是面试回答的亮点所在。

三、语言感染力

有很多有过实战经验的前辈总结过这一样一句话:与人沟通=语言+声音+表情,也就是说与人沟通光有语言交流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表达。

一是语言流畅。考友可以通过无限答题,总结后答题,逐渐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考友可以利用读报纸、读故事等练习语言的流程。

二是自信。声音洪亮、坚定能让倾听者感受到说话者的自信,考友在练习时可以尽量使用短句,不要太长;每天清晨考友可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三是表情。说话时的表情变化也能带动倾听者的情感共鸣,这也是面试中与考官交流的很好的办法之

一。面部表情可以随着自己所讲述的内容有点变化,尤其是在讲述你自己的经历的时候,不要让考官感觉只是在背答案。

色彩的三要素 优质课讲稿 篇5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第二章 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

世界上的色彩千差万别,几乎没有相同的,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能辨别出许多不同的色彩。色彩大致可分为没有纯度的色,如黑、白、灰;有纯度的色,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我们把没有纯度的色叫做无彩色,把有纯度的色叫做有彩色。尽管色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个色彩(不包括无彩色)都有明度、色相、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即任何一个色彩都有它特定的明度、色相和纯度。因此可以把明度、色相、纯度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一、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红、橙、黄、绿、蓝、紫等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相差别。

色相差别

二、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还可称为亮度、深浅程度等。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如素描、黑白照片、黑白电视、黑白版画等),明度关系可以说是搭配色彩的基础。明度最适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白颜料属于反射率相当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也就是说提高混合色的明度。混入的白色越多,明度越高。黑颜料反射率极低。在其他颜料中混入黑色,可以降低混合色的反射率,即降低混合色的明度。混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三、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可以说指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因此纯度还可称为艳度、浓度、彩度、饱和度等。红、橙、黄、绿、蓝、紫等色相都是高纯度的色相。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高纯度的色相如果与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构成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序列。

四、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的关系

任何色彩(色相)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变了,纯度就会下降。高纯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降低了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也提高或降低了该色相的明度。高纯度的色相加以不同明度的灰色,会降低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使明度向该灰色的明度靠拢。

五、色立体

色彩的种类成千上万,只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是很困难的。曾经有一位日本人到法国巴黎的一家丝线专卖店买丝线,见到店中的丝线五彩缤纷,他深表惊讶,便问店主店中到底备有多少种颜色的丝线,店主以法国人特有的幽默回答道:“先生,您是想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吗?”看来要准确地表示“像星星一样多”的颜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不可能让每一种色彩都有名字,用少数色名作概略地称呼又不准确,那么如何表示呢?

现代色彩科学的发展,已提供了科学的色彩表示方法——色立体。色立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直观感受的抽象色彩世界,显现了色彩自身的逻辑关系。把不同明度的黑、白、灰,按上白、下黑、中间为不同明度的灰等差秩序排列起来,可以构成明度序列。把不同色相的高纯度色彩按红、橙、黄、绿、蓝、紫等差环列起来构成色相环。把每个色相中不同纯度的色彩,外面为纯色向内纯度降低,按等差纯度排列起来,可得各色相的纯度序列。以无彩色黑、白、灰明度序列为中轴,以色相环环列于中轴,以纯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这种把色彩依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关系组织在一起构成的立体形式就是色立体。

目前,世界范围内较多采用的色立体主要有三种:美国的孟赛尔色立体、德国的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和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

色立体示意图

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三要素 篇6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组成细胞,担任政协委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担任政协委员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能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政协是个大学校,不仅给我们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机会,同时委员间的交流、沟通时时让我感受到智慧的火花和观念的碰撞,使我受益匪浅。我十分珍惜政协的每一次会议、座谈、视察等活动。每一次政协大会是对全年政府工作的一个系统了解,是政协履行职能最高层次的形式;每一次政协常委会是对政府某项中心工作的一次深入探讨;每一次视察、座谈是对政府专项工作和民生问题的一次深入了解和推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为我履行委员职责进一步熟悉了情况、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政协委员履职的主要方式是提案、调研报告和会议发言。提案、调研报告质量以及发言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的强弱。由于政协委员履职能力与自身素质息息相关,因而特别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多读书看报,关心时事,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把握能力;要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提高理论及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能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新要求。

二、努力工作,努力起好表率作用

政协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各方面代表人物组成的。政协委员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代表着不同的党派、团体、阶层和方面,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甚至不同的信仰。因此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表率,努力树立政协委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模范地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贯彻执行《政协章程》,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心;要有“争上游,创一流”的雄心;要有体察社情民意“心细如丝”的细心;要有公道正派、主持正义、敢讲真话的“正义之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团结群众,心系广大人民群众。要通过自身耳闻目睹、网络等渠道及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所关心的事情,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思考、勤写作,形成参政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三、建言献策,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政协委员的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日常的民主监督上,体现在对社会事务的关注上,体现在社情民意的表达上,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上。政协委员要积极参加专门委员会开展的视察调研、对口联系、民主监督等活动,并积极开动脑筋,深入研究思考,不断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意见,切实行使政协委员职责。

委员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是履行政协职能的重要方面、重要方式和重要渠道。通过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有效地行使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年来,我先后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边缘人群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关于建立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机制的建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于我是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调查及建议》《关于开展校园周边流动摊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建议》等提案10多件。记得为了准确反映我市小学生双休日生活现状,我在学校进行了1000份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获得了准确的一手数据。这些提案有的还成为我们民进仪征市委集体提案,其中在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被评为九届政协优秀提案。当看到自己的意见建议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得以转化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时,我备受鼓舞、备感振奋,从而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发展之计、为民之策,虽然辛苦,但也充实、快乐。

培养创新人才的三要素 篇7

温家宝同志曾几次去看望钱学森, 钱老多次讲到: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除此之外, 他还谈到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科学创新素质要有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做支撑。钱学森回忆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时谈到:科学和文学的结合对他理科的发展非常重要。科学创新不是单靠逻辑推理, 它的萌芽在于形象思维, 在于大跨度的联想, 就像给你一个启发所产生的灵感, 有了灵感, 再按逻辑思维去推算、去计算、设计实验加以证实, 进而才有创新。而灵感大多源自艺术。我非常钦佩我国著名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对中国诗和书法的理解, 他是著名的力学科学家, 但他对中国的诗和书法有深刻的研究与认识, 在各种报告交流中, 他可以将很多诗顺手拈来使用, 他认为诗和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想象, 这种想像对他的科学研究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华指的是有文采。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文理融合。

第二个问题是培养创新人才, 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钱老用自己的学习经历阐释这个问题, 他在上海交大读书时, 日本飞机经常对我国各地进行轰炸, 于是他就毅然改了自己的专业, 改学航空, 后来他到美国学航空航天, 学有所成, 在国际航空领域享有盛誉, 他的成功就是源自国家荣辱感激发出的学习动力。胡锦涛同志访问美国的时候曾到耶鲁大学做报告, 报告中间他提到了耶鲁大学校友内森黑尔的名言, “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这是内森黑尔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英军俘获后英勇就义前留下的一句话, 耶鲁大学为了纪念他, 专门给他塑了一个像, 像的底座上就写着这句话。由此可见, 动力可以激发出人最强的能量, 从而促使他取得成功。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 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 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三个问题是创新需要争鸣, 需要争论, 无论是学生之间, 还是师生之间,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宽容和谦虚的心态。西尔多·冯·卡门和钱学森是师生的关系, 卡门的脾气不好, 有一天, 他跟钱学森说:“你搞的什么东西, 你发表的数字我不信。”第二天一早, 钱学森听到了敲门声, 卡门先生走进来了, 一进来就鞠躬道歉, 说他错了。这就是争论, 科学是争论产生的, 没有争论就没有科学。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概念, 只要有梦想, 一切美好的东西就都能创造出来。但创造的过程是艰辛曲折的, 需要无数人的竭力奋斗, 因此, 有十句话要送给老师和学生们。

第一, 学生要自信。

刘彭芝校长曾到宁波航天大学访问, 她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之后, 她对我说:你们学校与众不同就是你们的学生非常自信。自信对一个人, 对一个学校, 对一个社会, 对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十八大报告中就讲到:“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 学生要有发现自己潜能的责任心。

政府有责任教育好青少年, 学校有责任把教育搞好, 老师有责任教育好学生, 这些责任都尽到了, 但若是学生没有尽到责任一切都是空谈。学生也有责任, 发现自己的潜能就是学生的责任。学校、教师、家长要给学生发现自己的机会, 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所长, 都会有所作为, 有所贡献。

第三, 学以增智, 学以立德。

俞正声同志在做上海市市委书记时讲过:智慧, 知识, 同样是“知”, 但意义完全不一样。哈佛大学有一个很小的校门, 但这个校门最有文化, 校门的正面刻着Enter to grow in wisdom (入门以增长智慧) , 由此告诉学生们, 进入学校的校门不是增加知识, 知识是过时的, 明天可能就没用了, 但是智慧一定有用;反面刻着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离开以更好地回报祖国与社会) , 这就是要学生学以立德, 这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四, 学校有责任为年轻人创造机会。

一个人的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 但机遇又是最难驾驭的。如果没有机遇, 不管你多聪明、多英明, 都很难成功。因此, 学校要为年轻人创造机会, 并使学生能够抓到机会。当然, 能不能抓住机会很多取决于学生本身。

第五, 要有成就, 必须艰苦奋斗。

中学阶段, 为了某个知识我们做一千道题, 多年后, 可能知识忘了, 但做一千道题的过程中那种奋斗的过程和精神对人生很有价值。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曾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国际一流大学, 只有在周末晚上去看看那里的灯火是否辉煌。”这意味着凡是一流大学, 研究性大学, 往往有上千个研究生日夜奋斗着。我有个学生是斯坦福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长, 所长有个学生一个礼拜最多要学习140个小时。他几乎不做其它事情, 每天吃睡都在实验室。这位学生这么说, 他的师兄都拿诺贝尔奖了。更重要的是, 他对正在做的项目非常感兴趣。

第六,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

俗语讲: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现在我们国家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而用人单位需要的岗位又找不到人。从中学生的角度来讲, 能够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是最高的荣誉;但对整个社会来讲, 这是不合理的, 社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第七, 领军人物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

领军人物不仅要在其领域有深厚的积淀与学养, 更重要的要有超强的组织能力, 要有号召力, 能团结更多的人, 率领团队去成就事业。这种能力是在学生时代培养出来的, 所以中学时代的课外活动非常重要。

第八, 科学扎根于讨论, 源于提问。

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科学扎根于讨论, 起源于交流”。中国教育一个成功的标志应该是:即便我们一个大学一届有5000多学生, 但绝大部分学生能选择不去国外深造。

2005年正式建成的宁波诺丁汉大学, 我们的课堂与众不同, 老教授讲核心理论, 学生讨论, 讨论完后回答问题, 然后同学上台讲, 这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第九, 做人第一, 修业第二。

做人的关键是诚信, 做人没有诚信, 学业再好, 也不会有长久的发展。扩大到一个社会, 社会没有诚信, 国家就没有希望。

第十, 中学与大学交流衔接。

职教学生学习的三要素 篇8

一、投入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成功就要完全投入,学习一样需要完全投入。只有完全投入真正喜欢的学习中,并勇于实践,主动去学习,才会有成功的一天。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经说过:“学习以兴趣为主,有兴趣就要全心投入”。由此看来,要能够投入到学习 中去,首先必须对学习内容有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职教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兴趣呢?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指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可分为偏抽象型、形象型和中间型。通过对我校几年来招收的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为偏形象型。就是说,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对枯燥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对这种学生在教学时要尽可能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按产生兴趣的对象来分,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种。前者是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后者是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教师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培养、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比如说使“无趣”变“有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以任务为主导的学材和课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愉悦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乐学的情绪等。

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浓厚兴趣,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投入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在一定的时间内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能经常在脑海里呈现学习的知识,甚至在吃饭时、睡觉前都想着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投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学习英语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对英语的语法语序很不习惯,经常会用中文的语序习惯来阅读英语句子,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如果教师通过上述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入地去学习英语,久而久之,将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习惯英语的语法格式,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大进步,进而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积累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技能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具有时代适应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于学生来说,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的熟练正是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形成的。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况,很多打字员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计算机学习,但长期从事打字工作,打字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不看键盘屏幕只看稿子“盲打”。很多能工巧匠,练就一手绝活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熟能生巧就是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神入化的境地。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积累掌握所学的技能。诚然,光有教师安排的学习、实习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自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让学生通过记录学习过程,分析问题,掌握技能的关键等方法,学会积累。另外职教学生还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凡事用心”。有句话说得好:凡事用心,必有所用。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心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会分析、思考,从中获得有益的体验。这些体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无形中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基础越扎实,人的可塑性越强,学习也越能灵活变通,创新也就有了根基。学生通过积累不仅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学习积累的好习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三、思考

职教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掌握一门技能,但不是说可以不用思考了。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学习就毫无收获。实践证明,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中,更应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波义耳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因此,职业教育学生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应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结果。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收到“直去无觅处,回头见南山”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逆向思维进行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逆向思维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就是要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 “这个软件有什么功能,能做什么”,倒过来变成“我要做这件事,要有这样的功能”。应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计算机软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网站权重提高的三要素 篇9

首先本人觉得一个新站和一个老站去比,论权重当然不占优势,但是对于同一个关键词的排名而言,新站同样可以和老站竞争,我看到很多SEOER分析关键词排名的时候,老是把新站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我觉得并非如此,老站或许权重比新站要高,但是不见得新站的关键词排名就比不过老站(这里当然是指有一定价值的关键词)。或许这里可以总结出一句话:权重高的不一定有好排名,排名不好的权重一定不会很高。看起来一句很纠结的话,同样是针对一些有价值的关键词。前面说的好像有点罗嗦,回归正题,那么如何提高网站权重呢?

1、内容,对于一个新站而言,如果你在新站考察期间表现不好,那么搜索引擎势必会降低对你的友好度,那应该如何让网站在新站期间快速积累一定权重呢,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内容为王,就是这个理。新站期间原创内容是必须要有的,由于新站一般都是先收录首页,然后慢慢放出内页,那么新站要尽量在搜索引擎(通常指百度)放出内页之前做好原创内容,或许由于新站效应网站刚上线便有较好的排名而沾沾自喜,以为SEO原来如此简单,但是不要忘了搜索引擎也不是吃素的,

你没有好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好用户体验,搜索引擎也是不会经常光顾的,而快照久不更新、收录不增加也就很正常了。

2、内链,我发现很多朋友在更新内容的时候容易忽视这一点,会觉得内链无关紧要,事实并非如此,搜索引擎对网站的相关性要求非常高,做好内链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网站内容之间的联系,也是为了更好的让搜索引擎爬行,提高了网站内容相关性。对于已经收录了的文章可以吸引蜘蛛重新索引,对于还未收录的文章这就多了一次爬行机会从而提高收录的机会。而网站内部关键词锚文本链接也是提高网站关键词权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有经验的SEOER会发现,对于内容庞大的网站内链甚至可能比外链还重要。

3、外链,或许外链是纠结很多人的痛处,每天都有人到处问怎么做外链,其实做外链并没有什么诀窍,论坛、博客等做外链平台有很多人都整理了,网上一搜一大把,关键在于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肯定做不了好排名。外链来源一般都有关键词外链、网址外链、友情链接、单向链接这几部分,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种:关键词链接和网址链接,而有效提高关键词排名的自然是关键词链接。

上一篇:我得到了表扬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小学生毕业自我评价样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