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5成分含量分析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A185成分含量分析(通用7篇)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1

1、目前的样品存在下述问题。(由工程崔立辉实施改善)a、压筋处不平整,需要修整;

b、产品表面点状的压伤需要修整;

c、个别产品平面度NG,请调查原因并改善;

2、客户要求,原材料进厂检查,每一卷进行编号,并截取50mm样品,编上号,到安费诺测量材料含铜量。(由品保IQC落实执行)根据测量结果,对材料进行区分(无铜、低铜<0.1%,高铜≥0.1%),不同含铜量的产品,标示好,请电镀厂区分电镀。

3、客户提供了电镀色泽的标准样品,每批电镀进行色泽确认,防止色差异常。(目前样品在品保陈如芬处)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2

关键词:白僵蚕,蚕品种,化学成分,含量

白僵蚕 (Bombyx Batryticatus) 是我国的传统中药, 其功效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多部药典名著中都有记载。《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 记载白僵蚕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 主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等[1]。

为探究白僵蚕产生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们也开展了僵蚕化学成分的研究, 发现僵蚕蛋白质、草酸铵、脂肪酸等都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不同品系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希望能为以特定药理成分为指标的白僵蚕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中系二化蚕品种:丰9、春5

日系二化蚕品种:研7、湘A

多化蚕品种:防4、加秋

四元杂交种:9·芙×7·湘、7·湘×9·芙

白僵蚕:试验室人工接种以上蚕品种繁殖繁殖, 僵蚕经麸炒法炮制、粉碎、过60目筛处理后备用。

1.2 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

总糖含量测定:采用菲林法

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

灰分含量测定:采用灰化重量法

草酸铵含量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进行多组之间均数的差异性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白僵蚕蛋白质含量测定

白僵蚕中富含的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2], 是僵蚕主要药理成分之一。李冬生等[3]测定白僵蚕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4.73%。

我们分析比较了四个不同品系8个家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见图1) ,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本实验测定的蛋白质含量分布在51.91~62.58%之间, 是僵蚕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 日系二化品种湘A繁殖的白僵蚕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62.58%, 四元杂交种7·湘×9·芙和9·芙×7·湘繁殖的白僵蚕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2.2 总糖含量测定

从不同僵蚕材料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见图2) 可以看到, 不同材料间存在差异, 其中丰9和春5两个中系二化品种生产的白僵蚕总糖含量最高, 分别为11.17%和13.46%, 日系二化品种湘A含量最低, 仅为7.8%。

2.3 脂肪含量测定

有文献报道白僵蚕中脂肪的质量分数约为4%[4], 脂肪中的脂肪酸含有大量不饱和必需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从脂肪含量测定结果 (见图3) 可以看出, 不同僵蚕材料的脂肪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含量分布在2.37~6.88%之间, 其中防4繁殖僵蚕的脂肪含量最高 (6.88%) , 是湘A僵蚕脂肪含量 (2.37%) 的近3倍。

2.4 灰分含量测定

白僵蚕中灰分含量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 日系二化品种研7和湘A繁殖的白僵蚕中灰分含量最高, 分别为8.12%和8.75%。

2.5 草酸铵含量测定结果

草酸铵是白僵蚕主要药理成分之一, 具有抗惊厥和抗凝血的作用[5,6]。有文献报道不同菌种及不同家蚕品种组合繁殖的白僵蚕, 其草酸铵含量均存在差异[7]。从本试验中8个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中草酸铵含量 (见图5) 测定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材料间也存在差异显著。草酸铵含量分布在2.18~4.63%之间, 最高和最低含量相差一倍。其中研7和湘A两个日系二化品种繁殖的白僵蚕草酸铵含量较高, 多化性品种防4和加秋繁殖的白僵蚕草酸铵含量较低。

2.6 不同品系家蚕繁殖的白僵蚕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与分析

经方差分析 (见表1) 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品系家蚕繁殖的白僵蚕在各化学成分含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日系二化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在蛋白质、灰分和草酸铵含量上最高, 中系二化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在总糖含量上最高, 多化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都较高。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3 讨论与分析

白僵蚕是真菌和家蚕的复合体, 其化学组成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 不同品系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在各化学成分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甚至同一品系不同家蚕品种繁殖的白僵蚕化学成分含量亦有明显差别。

白僵蚕是我国传统中药,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市场供不应求。目前白僵蚕市场混乱, 收购以目测为主, 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不利于白僵蚕在临床上的规范合理使用。人工繁殖优质高效白僵蚕成为了增加农民收益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白僵蚕的人工繁殖都以获得高产白僵蚕为主要目的, 鲜有考虑以白僵蚕的药理成分含量作为产品质量指标。通过系统开展僵蚕化学成分研究, 可为僵蚕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随着对药用白僵蚕研究的不断深入, 白僵蚕的各种药理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日益明确, 以特定药理成分为目标的白僵蚕高效繁殖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可为白僵蚕药用成分产业化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一部 (2005)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59.

[2]李国均.中国药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3]李冬生, 王金华, 胡征, 等.白僵蚕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挥发油的分析[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 (6) :22~24.

[4]王金华.白僵蚕及白僵蛹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8) :492~494.

[5]彭新君, 赵建国, 徐爱良, 等.僵蚕抗凝活性及其成分的分析[J].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5 (1) :1~3.

[6]彭新君, 许光明, 李明娟,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中草酸铵的含量[J].中南药学, 2006, 4 (4) :255~257.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3

关键词:烟气;烟叶;氨;化学成分;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572.01;TS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283-03

适量的氨含量对于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较多的卷烟是必要的,过量的氨含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不仅影响卷烟吃味,还会刺激人体的视觉及呼吸系统,长期吸入氨会对人体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因此氨被视为“霍夫曼清单”中44种有害成分之一[1-2]。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形成机理已见诸报道,相关研究表明,烟气氨主要前体物是烟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铵盐、亚硝酸盐、氨基酸、蛋白质、酰胺、含氮杂环化合物等[3-4]。但以往研究中大多采用单一含氮化合物的纯品进行烟气模拟热裂解分析,忽略了烟气本底的多样性,卷烟燃烧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物质共存时的拮抗性[5-6]。烟气成分含量是由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决定[7]。烟叶化学成分有3 000多种,而目前烟叶入库评价的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有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烟叶品质。本研究通过分析主流烟气氨的释放量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探索影响烟气氨含量的成因,旨在为卷烟工业企业设计低危害烤烟型卷烟配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23个烟叶样品由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将烟叶经同一制丝工艺处理后卷制成烟支。选取平均吸阻为 (1 000±50) Pa 和平均质量为(0.90±0.01) g的烟支为合格烟支。

甲烷磺酸(纯度>99%,Acros公司)、浓盐酸(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铵离子标准溶液(分析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离子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IonpacCS12A阳离子交换分析柱(美国戴安公司)、IonpacCG12A阳离子交换预柱(美国戴安公司)、70 mL打孔气体吸收瓶(上海讯宏仪器公司);GFL3017型台式旋转振荡器(德国Gesellschaft公司);FUTURA型自动分析仪(法国Alliance公司);AG104型电子天平(感量0.000 1 g,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SM400直线型吸烟机(英国Filtrona公司);Human型超纯水系统(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0.45 μm水相滤膜(美国Agilent 公司)。

1.2 方法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主流烟气氨含量测定分别参照YC/T 31—1996《烟草及烟草制品 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 烘箱法》[8]、YC/T 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水溶性糖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9]、YC/T 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植物碱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10]、YC/T 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11]、YC/T 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氯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12]、YC/T 217—2007《烟草及烟草制品 钾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13]、YC/T 377—2010《卷烟 主流烟气中氨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1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氨含量差异

表1是17个国内烟叶样品和6个国外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及其单料烟主流烟气氨含量的检测结果。由表1 可知:(1)国外中部烟叶主流烟气氨含量平均值高于国内烟叶;(2)福建省龙岩地区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高于中部、下部烟叶,这与烟气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3)国外中部烟叶总氮、烟碱、氯含量平均值高于国内烟叶,这与烟气氨含量产地变化趋势相一致,初步推断烟叶中总氮、烟碱含量与烟气氨含量相关;(4)国外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低于国内烟叶,这与烟气氨含量产地变化趋势相反。

3 结论

主流烟气氨含量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总氮、烟碱、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流烟气氨含量不仅与含氮化合物含量有关,而且与无机元素钾、氯含量相关;此外,糖类化合物的燃烧裂解产物对其生成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瑞新,韩富根,卢 红,等. 烟草化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7-82.

[2]谢剑平,刘惠民,朱茂祥,等. 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J]. 烟草科技,2009(2):5-15.

[3]于宏晓,赵砚棠,徐海涛,等. 主流烟气中的氨与烟叶中的氨、亚硝酸根、硝酸根的相关性[J]. 烟草科技,2012(3):60-63.

[4]Kallianos A G. Phenolics and acids in leaf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moke quality and aroma[J]. Recent Adv Tob Sci,1976,2:61-79.

[5]Johnson W R,Hale R W,Clough S C. Letter:formation of molecular nitrogen by a burning cigarette[J]. Nature,1973,244(5410):51-52.

[6]Baren R E,Parrish M E,Shafer K H,et al. Quad quantum cascade laser spectrometer with dual gas cells for th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ainstream and sidestream cigarette smoke[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04,60(14):3437-3447.

[7]赵晓丹,史宏志,钱 华,等. 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2,27(3):234-238.

[8]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31—1996烟草及烟草制品 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 烘箱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9]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水溶性糖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0]国家烟草专卖局. YC/T 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植物碱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1]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2]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氯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3]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217—2007烟草及烟草制品 钾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4]国家烟草专卖局.YC/T 377—2010卷烟 主流烟气中氨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5]李贵生,陈良碧.矿质营养对烟草品质的影响[J]. 世界农业,2000(4):31.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4

1材料

1. 1试验动物

七彩山鸡10只( 公母各半) ,由贵阳绿源禽业有限公司养鸡场提供,300日龄进行屠宰。屠宰后立即取胸肌、腿肌各1块冷冻保存,备用。

1. 2饲养管理条件

育雏料采用怀化正大510小鸡料,中鸡和大鸡料均为自配粉料。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白天放入运动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料营养水平,见表1。

1. 3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培养箱、真空冷冻干燥机、索氏抽提装置、凯氏定氮装置、马弗炉、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型号为LC - 20AD) 、全自动定氮仪( 型号为Hanon K9860) ,均由海能( 济南) 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2方法

2. 1营养成分测定

按照GB /T 6435—2006要求采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及干物质含量,按照GB /T 6432—94要求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按照GB /T 6433— 2006要求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按照GB / T 6435—2006要求采用灼烧重量法测定粗灰分含量。

2. 2氨基酸的测定

按照GB /T 14965—1994要求测定17种氨基酸。

2. 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7. 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 1七彩山鸡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七彩山鸡公母鸡肌肉中水分含量较低,分别为68. 51% 、67. 65% ; 蛋白质含量较高,分别为26. 62% 、27. 14% ; 脂肪含量较低,分别为0. 94% 、 1. 26% ,差异显著( P < 0. 05) ; 粗灰分含量较低,分别为2. 29% 、1. 41% 。

%

注: 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

3. 2七彩山鸡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 见表3)

3. 2. 1七彩山鸡肌肉氨基酸总量分析由表3可知,七彩山鸡肌肉氨基酸总量较高,公母鸡分别632. 47 mg / g、1 054. 96 mg / g。

3. 2. 2七彩山鸡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析由表3可知,七彩山鸡公母鸡肌肉鲜味氨基酸总量( 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 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1. 37% 、53. 58% 。其中七彩山鸡公鸡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1. 85 mg /g、71. 36 mg /g, 分别占鲜味氨基酸总量的36. 22% 、35. 97% ,而母鸡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分别404. 61 mg / g、69. 36 mg / g,分别占鲜味氨基酸总量的71. 58% 、12. 27% 。

3. 2. 3七彩山鸡肌肉中氨基酸相对含量分析由表3可知,除色氨酸未测定外,所测七彩山鸡肌肉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公鸡以赖氨酸的含量最高( 12. 30% ) ,其次是天门冬氨酸( 11. 36% ) 、谷氨酸( 11. 28% ) 、胱氨酸( 10. 08% ) 、蛋氨酸( 7. 47% ) 、异亮氨酸( 7. 42% ) 和丙氨酸( 6. 98% ) ,含量较低的氨基酸为缬氨酸、亮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含量很低的为精氨酸( 0. 91% ) ; 母鸡以谷氨酸含量最高( 38. 35% ) ,其次是异亮氨酸( 8. 12% ) 、赖氨酸( 7. 50% ) 、苯丙氨酸( 7. 00% ) 、天门冬氨酸( 6. 58% ) ,含量较低的氨基酸为亮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含量很低的为胱氨酸( 0. 78% ) 。

3. 2. 4七彩山鸡必需氨基酸含量分析由表3可知,除因设备原因未测定色氨酸外,七彩山鸡肌肉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必需氨基酸,公母鸡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96. 18 mg /g、354. 63 mg /g,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6. 83% 、33. 62%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分别为53. 17% 、66. 39% ,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

4讨论

由表2可知,七彩山鸡水分含量相对较低,这与七彩山鸡的屠宰日龄( 300日龄) 较长有关,而粗蛋白含量较高、粗脂肪含量较低,说明七彩山鸡为高蛋白、 低脂肪营养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公母鸡之间粗脂肪存在显著差异( P < 0. 05) ,说明七彩山鸡母鸡与公鸡相比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由食物供给[1],七彩山鸡肌肉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必需氨基酸,公母鸡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6. 83% 、33. 62% ,说明七彩山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5

关键词:铁皮石斛;组培体;药用成分;营养成分;多糖;总生物碱;总蛋白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324-04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铁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1-3]、降血压[4]、降血糖[5]、抗肿瘤[6-8]、抗氧化[9-11]等作用。由于铁皮石斛种子极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须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发,萌发率低,自然情况下多采用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增殖,增殖率较低,加之铁皮石斛野生资源过度采挖以及所依赖环境的破坏,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已经濒临灭绝[12],成为“濒危珍稀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13-14],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珍稀中药品种,植物组织培养和人工栽培技术已广泛用于铁皮石斛生产。目前,铁皮石斛药源以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为主,但供需缺口仍相当悬殊,主要是由于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存在成活率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植株生长不一等问题。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铁皮石斛组培体与原药材药效相似[15-16],其是否可以成为铁皮石斛替代性药源,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为材料,比较其干物率、2种药用成分(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和1種营养成分(总蛋白含量),为铁皮石斛组培体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4种铁皮石斛人工培养体:固体培养30 d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固体继代培养60 d的3 cm铁皮石斛组培小苗、固体继代培养120 d的7 cm铁皮石斛组培大苗、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本试验所有供试材料均来自同一株铁皮石斛,其中原球茎和组培苗是将该植株成熟种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是将该植株置于自然环境中人工栽培3年获得的。

1.2 试验方法

1.2.1 干物率的测定 称取100 g左右的铁皮石斛新鲜样品(m1),104 ℃ 20 min杀青,80 ℃烘干至恒质量,准确称取铁皮石斛样品干质量(m2)。

干物率=m2/m1×100%。

1.2.2 多糖含量的测定

1.2.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准确称取10.00 mg经80 ℃烘干至恒质量的蔗糖标准品,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分别取0.2、0.4、0.6、0.8、1.0 mL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至2 mL,同时以2 mL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依次加入0.5 mL蒽酮溶液(1.00 g蒽酮溶于50 mL乙酸乙酯)和5 mL浓硫酸,充分混匀,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于620 nm处测得吸光度。

1.2.2.2 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 将铁皮石斛新鲜样品于104 ℃下杀青20 min,80 ℃烘干至恒质量,研成粉末,精确称取0.10 g铁皮石斛样品粉末置于三角瓶中,加入20 mL 80%乙醇,超声提取2次,3 500 r/min离心5 min后弃上清(以去除单糖、低聚糖及苷类等干扰性成分),将残渣用蒸馏水清洗2次,加入6 mL蒸馏水,沸水浴提取30 min,提取液经2层滤纸过滤,收集滤液,残渣重复提取2次,合并2次滤液并加蒸馏水至200 mL。取1 mL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至3 mL,充分混匀,作为样品液(稀释3倍)。取2 mL样品液,同时以2 mL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按照标准曲线的操作方法于620 nm处测吸光度。

1.2.3 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金蓉鸾等的方法[17-18]。(1)标准曲线的制作。精确称取1.00 mg 石斛碱标准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线。分别取1.0、2.0、3.0、4.0、5.0 mL置于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至10 mL,同时以10 mL三氯甲烷为空白对照,加入pH值为4.5的缓冲液5 mL和0.04%溴甲酚绿溶液2 mL,剧烈振摇3 min,静置30 min。三氯甲烷层通过经三氯甲烷浸泡处理并干燥后的药棉滤过,取5 mL三氯甲烷续滤液,加001 mol/L NaOH-无水乙醇溶液l mL,充分混匀,于620 nm处测吸光度。(2)样品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将铁皮石斛新鲜样品烘干,精确称取0.50 g样品粉末(过60目筛)置于 25 mL 三角瓶中,加入3~5 mL浓氨水充分润湿后,密闭放置30 min,加入10 mL三氯甲烷,称质量,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回流提取2 h,冷却后称质量,补充三氯甲烷至原质量,过滤。取2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作为样品液(稀释5倍)。

nlc202309010032

取10 mL样品液,同时取10 mL三氯甲烷作为空白对照,按照标准曲线的操作方法,于620 nm处测得吸光度。同时取石斛碱标准溶液(25 μg/mL)2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取10 mL(含20 μg石斛碱)置于分液漏斗中,按照标准曲线的操作方法,于620 nm处测得吸光度,则

总生物碱含量=D样品液×20 μg×n÷D标准品溶液÷m。

式中:D样品液代表样品液吸光度;D标准溶液代表石斛碱标准溶液吸光度;n代表稀釋倍数;m代表样品质量。

1.2.4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将铁皮石斛新鲜样品烘干,精确称取0.10 g置于研钵中,加入0.02 g石英砂和2 mL 30% NaOH溶液,研磨2 min后再加入10 mL 60%碱性乙醇,研磨5 min;然后用60%碱性乙醇将研磨好的样品无损地洗入50 mL 容量瓶中,60%碱性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后静置片刻,取部分浸提液3 5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1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60%碱性乙醇定容至刻度,作为样品液。利用分光光度法,于280、260 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吸收度,则

总蛋白含量=(1.45×D280 nm-0.74×D260 nm)÷V÷1 000÷m×100%。

式中:D280 nm代表蛋白质提取液在280 nm处测得的吸光度;D260 nm代表蛋白质提取液在260 nm处测得的吸光度;V代表将所有样品提取液稀释成测量液浓度后的总体积,mL;m代表样品质量,g。

1.2.5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17.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4种不同铁皮石斛培养体之间的干物率、多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物率的比较

4种铁皮石斛培养体鲜品和干品形态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4种铁皮石斛培养体干物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干物率呈递增趋势,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干物率最高,为20.79%,显著高于其他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干物率为3.77%,显著低于2种组培苗。3 cm组培小苗和7 cm组培大苗干物率分别为6.21%和7.82%,且7 cm组培大苗干物率显著高于3 cm 组培小苗。

2.2 多糖含量的比较

以蔗糖浓度(C1,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D1)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D1=0.011 4C1-0.000 5,r2=0.999 3。

4种铁皮石斛培养体多糖含量比较结果如图2所示,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多糖含量最高,为24.66%,显著高于其他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多糖含量为11.53%,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3 cm组培小苗和7 cm组培大苗多糖含量分别为5.76%和6.71%,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3 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以石斛碱浓度(C2,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D2)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D2=0.075 5C2+0.000 7,r2=0.999 0。

4种铁皮石斛培养体总生物碱含量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027%,显著高于其他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总生物碱含量为0.018%,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3 cm组培小苗和7 cm组培大苗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013%和0.012%,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4 总蛋白含量的比较

4种铁皮石斛培养体总蛋白含量比较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总蛋白含量呈递减趋势,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总蛋白含量为6.87%,显著低于其他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总蛋白含量为22.19%,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3 cm组培小苗和 7 cm 组培大苗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8.82%和16.14%,且3 cm组培小苗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cm组培大苗。

3 结论与讨论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是否可以作为铁皮石斛替代性药源,并从中提取有效成分,主要取决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表明铁皮石斛组培体与原药材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6,15-16,19-24]。多糖为铁皮石斛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因此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多糖含量成为评定组培体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组培体多糖含量低于铁皮石斛枫斗、人工栽培或野生铁皮石斛[19,25-28],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报道铁皮石斛组培体多糖含量与人工栽培或野生铁皮石斛相当甚至更高[16,29-30]。本试验结果显示,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多糖含量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与大多数前人的研究结论[19,27,29,31]一致,也有少数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组培苗多糖含量高于原球茎或拟原球茎[25,32]。

生物碱是铁皮石斛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铁皮石斛组培体中生物碱含量也会影响组培体的品质。辛甜等的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组培体的生物碱含量低于铁皮石斛枫斗、栽培植株和野生植株[19,33],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但是孙丹的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原球茎生物碱含量高于一年生栽培植株[29]。本试验结果显示,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与大多数前人的研究结论[19,29]一致,但是李莹的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物碱含量略低于组培苗[32]。

铁皮石斛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除了药用价值外,其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目前铁皮石斛组培体虽不可直接入药或食用,但在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蛋白质可以作为营养保健品加以提取利用,因此铁皮石斛组培体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对其蛋白质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铁皮石斛组培体与铁皮石斛枫斗、栽培植株或野生植株的蛋白质或总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蛋白质或总氨基酸的含量呈递减趋势[25,28,30,34],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这可能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组培体或栽培植株的纤维化程度逐渐加深、生长活跃程度逐渐降低有关。关于铁皮石斛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本试验未着重分析研究,有待后续试验进一步研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对铁皮石斛组培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组培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铁皮石斛枫斗的栽培植株或野生植株一致[19,28,34]。

nlc202309010032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组培体或栽培植株的干物率逐渐增加,其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这可能与其纤维化程度逐渐加深有关。

综上所述,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中,原球茎的多糖、总生物碱和总蛋白含量均最高,虽然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低于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水分含量较高,但是其增殖速率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生产条件可控、产品质量均一,便于标准化生产;生产方式简便、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将铁皮石斛原球茎作为铁皮石斛替代性药源,从中提取药用和营养成分,用于医药、保健品、护肤品等行业,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同时也缓解了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枯竭、药源紧缺等问题,对于保护铁皮石斛野生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iu X F,Zhu J,Ge S Y,et al. Orally administered Dendrobium officinale and its polysaccharides enhance immune functions in BALB/c mice[J].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2011,6(6):867-870.

[2]宋美芳,李 光,陈 曦,等. 两种石斛多糖提高小鼠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6):428-431.

[3]蔡海兰,黄晓君,聂少平,等. 铁皮石斛多糖对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11):1553-1556.

[4]吴人照,杨兵勋,李亚平,等. 铁皮石斛多糖对SHR-sp大鼠抗高血压中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04-205,210.

[5]吴昊姝,徐建华,陈立钻,等. 铁皮石斛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60-163.

[6]郭洪波.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组培快繁及其抗癌作用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8.

[7]罗慧玲,蔡体育,陈巧伦,等. 石斛多糖增强脐带血和肿瘤病人外周血LA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J]. 癌症,2000,19(12):1124-1126.

[8]张红玉,戴关海,马 翠,等. 铁皮石斛多糖对S180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5):380-381.

[9]黎 英,赵亚平,陈蓓怡,等. 5种石斛水提物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J]. 中草药,2004,35(11):1240-1242.

[10]查学强,王军辉,潘利华,等. 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10):90-93.

[11]鲍素华,查学强,郝 杰,等. 不同分子量铁皮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123-127.

[12]白 音,包英华,金家兴,等. 我国药用石斛资源调查研究[J]. 中草药,2006,37(9):附4-附6.

[13]李 玲,邓晓兰,赵兴兵,等.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肿瘤药学,2011,1(2):90-94.

[14]高正华,杨兵勋,陈立钻. 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S2):692-695.

[15]高建平,金若敏,吴耀平,等. 铁皮石解原球茎与原药材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2,25(7):487-489.

[16]黄民权,卢应京. 石斛愈伤组织培养物的药用前景探讨[J]. 中药材,1998,21(11):543-545.

[17]金蓉鸾,孙继军,张远名. 11种石解的总生物碱的测定[J]. 南京药学院学报,1981(1):9-13.

[18]王令仪. 石斛多糖和生物碱测定及多糖抗衰老实验研究[D]. 遵义:遵义医学院,2009.

[19]辛 甜. 组培铁皮石斛的品质评价研究[D].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20]徐 红,刘 峻,王峥涛,等. 5种石斛及其组织培养物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2):35-37.

[21]何铁光,杨丽涛,李杨瑞,等.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的理化性质及抗肿瘤活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4):578-583.

[22]何铁光,杨丽涛,李杨瑞,等.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3):410-414.

[23]何铁光,杨丽涛,李杨瑞,等.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粗品与纯品的体外抗氧活性研究[J]. 中成药,2007,29(9):1265-1269.

[24]辛 甜,储智勇,栾 洁,等. 铁皮石斛胚状体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1):21-23.

[25]郭孟璧,封良燕,田茂军,等. 人工培养铁皮石斛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 云南化工,2006,33(2):15-16,43.

[26]尚喜雨. 多糖在不同来源不同部位铁皮石斛中的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04-105.

[27]张冬青,廖俊杰. 铁皮石斛试管培养物多糖含量测定[J]. 中药材,2005,28(6):450-451.

[28]黎万奎,胡之璧,周吉燕,等. 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其他来源铁皮石斛中氨基酸与多糖及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4):80-83.

[29]孙 丹. 铁皮石斛圆球茎生物反应器培养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D]. 延吉:延边大学,2010.

[30]何鐵光,苏 江,王灿琴,等. 铁皮石斛不同来源材料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比较[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1):32-34.

[31]王丽琼. 铁皮石斛快繁体系和细胞培养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32]李 莹. 铁皮石斛组培及次生代谢物积累规律的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33]尚喜雨.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41-12442.

[34]谢哲臻. 铁皮石斛试管苗再生体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6

关键词:虎耳草;叶龄;光合特性;有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Q9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224—04

虎耳草为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缘、岩坡石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全草人药,可消炎、解毒,民间常用于治疗中耳炎等病症。由于株叶优美,叶似虎耳,现多作为绿化植物栽培。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含量很高,该类成分已被《中国药典》收录,具有止咳、抗炎的功效,近几年研究发现,虎耳草中所含的没食子酸有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有关虎耳草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的研究逐步增多。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它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单一环境因子及多因子综合作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以往的研究也发现同种植物不同叶龄的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虎耳草属典型的阴生植物,经过炎热强光的夏季,植株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所在课题组在之前的研究发现,虎耳草在春季光合速率最高,有效成分含量则在冬季最高,但相关性研究表明,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在室温和强光下积累较多,光合速率与有效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研究表明,植物不同叶龄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往研究,初步判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虎耳草叶龄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虎耳草春叶和秋叶的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旨在了解虎耳草光合作用及有效成分积累的特点,为虎耳草的采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岩白菜素对照品和没食子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经检查纯度为98%以上。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供试材料虎耳草为懷化学院生物园内栽培种,2012年及2013年3月选长势良好的植株進行盆栽,每盆种植3株,共15盆。栽培用的塑料盆上口径为22 cm,底部直径15cm,高20cm。置于湖南怀化学院生物园阴棚内(前期试验证明覆盖1层遮阳网是最适光照),喷头常规洒水。分别于2012年、2013年4月和9月对新长出的叶片进行挂牌标记。

1.6.2色谱条件使用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4.6 nm,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3:29);流速:1.02 mL/min;检测波长272 nm;柱温25℃;进样量20 μL。

1.6.3标准曲线制备及回收率试验 准确称取岩白菜素标准品20 mg和没食子酸标准品20 mg,以甲醇溶解制成浓度为1.00 mg/mL的溶液,再使用移液枪将其浓度分别稀释为0.100 0、0.080 0、0.060 0、0.040 0、0.020 0 mg/mL,经0.22 μm针孔滤膜过滤,置于超声波洗净的离心管中。按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收率试验中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虎耳草约0.50 g,分别加入适量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对照品,按供试品的制备的步骤提取。

1.6.4虎耳草叶中岩白菜素及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取虎耳草叶片干样1.0 g,按“1.6.3”节的方法准备,进样量20 μL。按外标法以峰面积积分值计算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

1.7数据分析

所测定结果取平均值和标准误,利用SPSS及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绘图。春叶和秋叶的生理生态差异采用t测验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虎耳草春叶与秋叶的气体交换日变量

自然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图1),上午10:00达最高,13:00出现“午休”,下午14:30稍有回升,但仍低于上午。一天当中,春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略低于秋叶,春叶和秋叶日平均值差异显著(表1),其中净光合速率值差异极显著。

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则在上午08:30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在中午13:00—14:30降至最低点,午后又有所回升。春叶的气孔导度除了14:30外,都要低于秋叶。而一天中春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值除14:30外都略高于秋叶。秋叶的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日平均值都极显著高于春叶,春叶和秋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差异不显著。

判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还是非气孔限制,一般只根据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方向便可作出正确判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表明气孔导度降低是主要因素。10:00—13:00,虎耳草叶片气孔关闭,引起胞问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但早上08:30,气孔导度和胞问二氧化碳浓度都最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未达最高,下午14:30以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越来越低,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有所升高,说明影响虎耳草叶片光合速率的不尽是气孔因子。

2.2春叶与秋叶光诱导时间的比较

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不是立即发生的,需要经过一个光诱导过程,不同的植物、同种植物不同的光处理,光合作用诱导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从图2可知,虎耳草春叶和秋叶净光合速率在5 min时差别不大,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净光合速率逐步上升,至25 min后基本持平,两者光诱导所需的时间一致,秋叶净光合速率高于春叶。

2.5春叶和秋叶重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虎耳草中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15 min和7.99 min(图4),理论板数均不低于3 000。

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结果见表3,两者的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回收率也可达98%以上。

虎耳草中重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发现,虎耳草叶中岩白菜素含量高于没食子酸(表4),春叶的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含量分别为1.52、4.82 mg/g,均极显著高于秋叶。

3讨论

植物因素如叶片气孔导度、气孔阻力等是植物长期适应多变的环境和土壤而形成的一类自身调节因素,主要通过环境因子和土壤水分状况而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生理变化。从本研究来看,虎耳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上午10:00达最高,13:00出现“午休”,10:00至13:00气孔导度也逐步降低,因此这段时间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午后气孔导度有所回升,净光合速率却进一步下降,导致胞问二氧化碳浓度的缓慢升高,此时净光合速率受非气孔因子限制。通过光诱导曲线和温度响应曲线可发现,不同虎耳草叶龄光诱导所需的时间一致,说明不同叶龄对光的敏感程度是一致的;短时的低温对光合速率影响不大,此时光合速率有关的酶活性并没有受太多影响,这是虎耳草适应低温环境了一种表现;高温对光合速率有负面影响,其中新长出的秋叶受影响更明显。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的季节存在较大差异。苏春花等研究发现,阔叶箬竹冬季总黄酮含量最高,可溶性糖以春季最多,这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途径不同有关。虎耳草光合速率与有效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本研究发现光合速率高的秋叶,岩白菜素等有效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光合速率低的春叶,这应该与岩白菜素、没食子酸代谢途径有关,叶龄长有利于此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虎耳草春叶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秋叶栅海比则高,岩白菜素与没食子酸合成积累在叶片中的组织化学定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虎耳草在春季和秋季均有旺盛生长期,夏季的高温和强光、冬季的低温可导致虎耳草半休眠。综合上述,种植虎耳草应抓紧春、秋两季的生长期,给予充足的肥水条件,采收则应在夏冬2季进行。

A185成分含量分析 篇7

为进一步明确苔草的营养成分, 研究以洞庭湖短尖苔草 (Carex brevicuspis) 为对象, 对其不同部位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含量进行了测定, 为分析短尖苔草营养成分、苔草群落保护及苔草利用奠定基础, 同时为洞庭湖越冬小天鹅、白额雁等珍稀鸟类食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 (东经111°40′~113°10′, 北纬28°30′~29°31′) , 总面积2 625 km2,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6], 湖区年平均气温为16.8℃, 冬季为5.8℃, 夏季为27.3℃, 春秋季较暖和, 季风气候特征明显[18]。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 生物资源丰富, 其中植物资源1 428种, 鸟类资源216种, 鱼类资源119种, 哺乳类22种, 两栖爬行类27种[19]。洞庭湖湿地常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有苔草、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苦草 (Vallisneria spiralis) 、芦苇 (Phragmitis communis) 、虉草 (Phalaris arundinacea) 等[20]。

研究采样区域位于东洞庭湖七星湖区域 (北纬29°15′30″, 东经112°48′53″) , 该区域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地带, 苔草群落为其优势群落。该区域是东洞庭湖的主要产鱼区, 也是小天鹅、豆雁等珍稀越冬鸟类的主要栖息地, 同时该区域还有洞庭湖野生麋鹿种群生活。

1.2 研究对象

短尖苔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东部和台湾。该植物根状茎粗短, 杆高20~55 cm, 三棱形, 老叶鞘深棕色纤维状。叶长于杆, 宽0.5~1.0 cm, 先端渐窄;苞片短叶状, 具长鞘。果期4—5月。在洞庭湖区域由于周期性的水淹, 该植物以无性繁殖为主, 通过地下根茎产生分株[21]。根茎有长根茎和短根茎2种形式, 长根茎长度在2~25 cm之间, 形成游击型分蘖, 短根茎一般长于母株基部, 通常小于1 cm, 形成密集型分蘖[22,23,24,25], 从而形成连片的苔草群落景观。洪水季节 (5—10月) , 短尖苔草地上部分全部被淹, 洪水退后, 短尖苔草迅速萌发并快速生长, 于12月完成第1个生长季;随后1—2月由于低温, 短尖苔草地上部分枯黄, 植株进入相对休眠状态, 3月随着气温上升苔草萌发新的无性系植株并快速生长, 于4—5月开花抽穗, 在洪水前完成第2个生长季[26]。

1.3 研究方法

研究于2015年4月6日前往东洞庭湖进行短尖苔草样品采集。采样点位于洞庭湖七星湖区域, 在该区域随机设置3个1 m×1 m的植物样方对整株短尖苔草进行采集、装袋和编号。将采集的新鲜短尖苔草样品从根茎衔接处剪切, 根部以上为地上部分, 余下为地下部分。分别用自来水对样品进行清洗, 洗净后用蒸馏水进行淋洗, 待样品风干去除表面水分后将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样品分别进行称重并记录称量数据, 即为样品鲜重。然后将不同部位的短尖苔草置于烘箱内65℃烘干, 前后间隔1 h重量差不超过0.001 g为恒重, 记录称量结果, 此为苔草样品干重。将干样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过40目筛, 装入已编号的密封袋内置于干燥器内保存备用。在混合均匀的3个短尖苔草样方内分别选取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3个平行样品进行粗灰分、粗脂肪和总磷含量的测定。试验测定18个样品。粗灰分是无机营养物质的总和, 主要有钙、磷、钠、氯、镁、铁、硫、碘、锰、铜、钴、锌等物质, 粗灰分按《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6438) 》测定。粗脂肪主要包括真脂肪、麦角甾醇、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 还含有少量可溶于醚的其他有机物, 如脂溶性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蜡质等, 粗脂肪按《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GB/T6433) 》用SZF-06C脂肪测定仪 (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测定。总磷按《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6437) 》用SP-1920双束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光谱) 测定含量。

1.4 数据处理

研究将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粗灰分、粗脂肪和总磷测定值进行汇总整理, 统计检验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洞庭湖短尖苔草含水率

含水率是由植物鲜重与干重的差值与鲜重之比进行计算, 经测定, 洞庭湖短尖苔草含水率为8.8%~10.1%。

2.2 洞庭湖短尖苔草不同部位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含量

短尖苔草地上部分粗脂肪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 (17.835 0±0.110 0) 、 (2.157 0±0.000 6) g/kg, 地下部分分别为 (8.150±0.090) 、 (1.668±0.001) g/kg, 地上部分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 其中粗脂肪的地上部分含量是地下部分含量的2倍以上, 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总磷含量 (P<0.01) 。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粗灰分均含量分别为 (34.100 0±0.173 0) 、 (60.550±0.465) g/kg, 地上部分含量小于地下部分, 且差异亦极显著 (P<0.01) (表1) 。

注:t值的相关系数 (P) 均<0.01。

3 结论与讨论

对洞庭湖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不同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0.916 (P<0.01) , 极度相关, 这印证了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是一个整体。植物不同营养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是植物的生态策略。根系是植物的主要吸收器官, 植物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钙、磷、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主要聚集于根部, 所以地下部分粗灰分含量要高于地上部分;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通过转化太阳能为自身化学能, 其主要包括粗脂肪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磷是维持和协调植物体内新陈代谢与酶催化的主要元素之一, 其对植物体内ADP与ATP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短尖苔草地上部分总磷和粗脂肪含量高于地下部分, 而粗灰分含量低于地下部分, 试验结果与植物营养元素分配的生态策略相符。

青饲料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磷及其他一些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当前, 诸多文献报道将苔草列为青草饲料的良好植物[27,28,29,30]。在青草饲料的营养成分中, 粗脂肪为重要的供能物质, 为动物生长提供保障, 总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 若牧草中磷含量低于0.2%, 可导致畜禽发生软骨病和磷缺素症[31,32,33,34,35], 较高的物质含量是植物成为青草饲料的良好前提。植物中的粗灰分往往是动物难以消化的物质, 是青草饲料中加以控制的指标。熊烽等的研究表明鄱阳湖苔草替代羊草饲喂荷斯坦后备牛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且苔草价格较羊草低廉, 加之运输成本也低于羊草 (东北地区运输到南方) ,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说明在南方地区充分发掘饲料资源, 在生产中应用苔草是完全可行的[28]。张芳平的研究表明鄱阳湖苔草含干物质91.77%、有机物质85.14%、粗蛋白10.11%、粗脂肪4.96%、中性洗涤纤维66.21%、酸性洗涤纤维35.72%、粗灰分6.63%, 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16]。研究测定洞庭湖短尖苔草地上部分粗脂肪、总磷含量均较高, 且高于地下部分, 而粗灰分含量地上部分远远低于地下部分, 因此洞庭湖苔草的确可以成为良好的青草饲料, 能为禽畜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本研究中测定短尖苔草的物质含量与张芳平的研究结果有明显差异, 首先可能是由于张芳平的研究材料是从江西鄱阳湖草业开发有限公司购买, 为混合样品;本研究所用样品为洞庭湖区域苔草群落内的短尖苔草, 为单一样品。其次, 张芳平的研究是以整株苔草混合样进行营养成分检测, 而本研究则是对整株苔草地上与地下2个部位进行检测, 分析方法不同。同时, 样品采集时间不同, 其营养成分也会发生变化, 苔草在其返青生长期、旺盛生长期、分蘗生长期等阶段各营养成分含量均有所不同。除青草饲料外, 苔草亦是水禽的重要食物来源。王鑫的研究表明苔草是小白额雁越冬期与迁徙期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上湖草滩和下湖草滩, 白额雁和豆雁均主要以笞草为食, 苔草占白额雁和豆雁食物的平均比例为 (97.75%±0.98%) SE以及 (89.76%±4.61%) SE[36]。同时, 吉文丽等的研究表明苔草属植物有许多种类是返青早、色泽好、生长持续时间长、美化环境效果好的优良草坪地被植物[1]。

研究通过对洞庭湖短尖苔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进一步明确了短尖苔草的营养成分, 确定短尖苔草可以作为青饲料的主要来源、越冬候鸟的重要食源和优良草坪地被植物等。由于洞庭湖苔草营养成分含量受到土壤理化性质、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生长阶段和干扰等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动物种群保护及苔草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摘要:苔草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势种群之一, 苔草群落对于该区域水分平衡、气候环境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苔草群落还为珍稀鸟类及鱼类提供食物原材料及栖息场所。分别测定洞庭湖短尖苔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粗脂肪、总磷和粗灰分含量, 结果表明:短尖苔草地上部分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均含量分别为 (17.835 0±0.110 0) 、 (2.157 0±0.000 6) 、 (34.100 0±0.173 0) g/kg;地下部分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均含量分别为 (8.150±0.090) 、 (1.668±0.001) 、 (60.550±0.465) g/kg。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粗脂肪、总磷和粗灰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0.01) 。对洞庭湖短尖苔草不同部位粗脂肪、总磷、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进一步明确了洞庭湖短尖苔草的营养价值, 证实了该植物能够为珍稀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充分的营养, 可以成为良好的青草饲料, 本研究为短尖苔草提供了基础的数据资料, 对洞庭湖湿地动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护生培训总结下一篇:参加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