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精选8篇)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篇1

一、健康与动作:

1、大肌肉动作

(1)走: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2)跑:协调、轻松地跑(3)跳:立定跳远80厘米(4)平衡:能单脚站立20秒

(5)拍球:左右手交替排球15下

2、小肌肉动作

(1)画:能用笔描出画好的圆圈,并在轮廓内均匀地涂色(2)剪:会剪简单图形

(3)折纸:会用集中一角折和双正方、双三角折的方法折出较平整的物体(4)穿珠子:30秒内穿珠子7个

二、认知与语言:

1、感知能力

(1)空间:知道前后、高低、远近(2)时间: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3)形状:认识半圆形、椭圆形、梯形(4)观察力:能感知事物的某些细致特征

2、思维能力

(1)分类:能根据物品的功用分类

(2)想像:能根据图形进行较丰富的想像(3)推理:能根据图形间的简单关系进行推理(4)数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序列和数物匹配(5)守恒:10以内数的守恒

3、知识经验:

(1)季节:知道四季名称和主要特征

(2)动物:知道几类动物的习性与生存条件(3)植物:知道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4)社会角色:知道5~6种成人劳动

(5)音乐:会听前奏、间奏唱歌;能区分几种不同性质的乐曲(6)美术:能用几种(2~3种)材料较形象地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4、语言能力:

(1)词汇:掌握部分常用量词和反义词(2)讲述:能用完整的句子清楚地讲述

(3)回答问题:能针对提问回答较复杂的问题(4)理解文学作品:能按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5)阅读:理解画书的主要内容

三、品德与社会性:

1、自我系统:

(1)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爱好(2)自信心: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时有信心(3)独立性:自己能做的事不请求帮助

(4)坚持性:能坚持一段时间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

(5)好胜心:在竞赛情景与他人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努力争取好成绩

2、情绪情感:

(1)表达与控制情绪情感:一般情绪状态较好,能用较平和的方式表达情绪;一般能自己调节与控制消极情绪

(2)爱周围人:亲近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

(3)爱集体:在教师引导下能关心班里的事,为集体做好事

3、文明礼貌:

(1)礼貌: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诚实:做错事能承认,拾到物品主动交换(3)合作:喜欢与小朋友合作游戏和做事(4)遵守规则:能自觉遵守规则

4、交往行为:

(1)与教师交往:有时能主动与教师交往(2)与小朋友交往:有时能主动与小朋友交往(3)与客人交往:对客人的主动交往有积极反应

(4)解决冲突:能用适宜的方式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冲突

四、习惯与自助能力

1、生活卫生习惯:

(1)入厕:能自理大小便

(2)进餐:能使用筷子进餐,餐后将桌面清理干净(3)穿衣:能自己系扣子,拉拉链

(4)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将手洗擦干净,会用手帕

(5)维护环境卫生:活动结束后能清理环境,能将果皮纸屑等废物放在指定地方

2、学习兴趣:

(1)学习兴趣:对较多活动和事物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2)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偶有分心现象,但自己能调整(3)任务意识:经教师提醒能完成任务

3、自我保护:

(1)躲避危险:知道躲避危险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篇2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成为评价的主人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在活动结束后, 他们往往还沉浸在游戏的情节中, 经常在一起讲、说游戏的内容, 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想说就说, 多说, 表达他们的各种想法, 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和想法, 能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中班孩子刚开始的时候, 还不知道怎么评价, 教师应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组织游戏的讲评, 这样可以拉近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评价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需要回答的问题让幼儿来讲述, 例如:你今天什么地方玩得开心呢?有没有不开心的地方呢?是什么呢?你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游戏情况, 大部分幼儿能积极讲述自己的发现, 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 也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了大家。在一个阶段后, 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问“为什么?”回答“怎么办?”而不再是由老师一步步的引导每个幼儿。要促使幼儿主动介绍作品, 发表自己在游戏中的见解, 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人。

二、教师要注重积极评价, 培养幼儿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在区域活动中, 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中班幼儿虽已有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 却很朦胧, 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 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 教师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分量的评价者。所以教师要多给予积极评价, 多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尽量找到优点进行评价, 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孩子集体鼓掌, 或者用孩子的集体呐喊“真棒!真棒!你真棒”或是“老师为你加油”等, 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 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师再给予一个拥抱或是一个抚摸, 对他竖起大拇指, 并辅以赞许的目光和真诚的微笑。这样, 幼儿更是喜悦, 感受到了成功, 得到了肯定, 自信心倍增, 并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会有争取做得更好、更优、更棒的决心。

三、及时抓住游戏中的闪光点进行讲评, 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健康地发展

每个幼儿的探索思维不同, 他们往往能表现出让人感到新颖的东西,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抓闪光点讲评的前提。在评价中, 让这些闪光点展示出来, 帮助大家共同获得, 有经验的孩子在展示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其他孩子通过学习感知经验, 在以后的实践操作中可以反馈出来, 成为已有经验。教师在评价中要充分肯定幼儿特有的想法和创意, 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分享他人的成果使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满足, 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获得了情感体验, 使游戏活动健康的发展。

四、注重区域活动中的分层次评价, 可以照顾幼儿中的个体差异

教师只要尊重幼儿意愿和情感的需要, 就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评价活动中, 要做到分层次评价幼儿, 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在区域评价中要纵向衡量幼儿, 要根据他们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发展, 鼓励幼儿体现自我, 勇于尝试, 对能力弱的幼儿毫不吝啬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增强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帮助他们提高自己, 对能力强的幼儿, 则要适当增加难度, 让他们收获更多。

五、通过区域评价活动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延伸新的学习内容

新的教育理念是侧重幼儿未来的发展, 重视每一个幼儿都有发展, 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幼儿都以相同的速度掌握某一项内容。教师在评价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所学习的内容, 也就是让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 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中班的建构区中, 幼儿用了许多的小型积木搭建了宝塔, 在多次修改和创新后, 宝塔搭建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他们开始尝试搭建辅助设施:凉亭、小桥等物体了。刚开始, 有的幼儿用大型积木排列在一起搭建小桥, 有的用塑料玩具悬空搭建小桥, 有的用小型积木叠在一起搭建小桥。幼儿多次尝试后, 教师要有意识地展开讨论:你看过什么样子的桥?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在观察了广场上的桥和公园里的桥后, 总结出:桥不仅要稳固, 还要漂亮。教师又组织讨论:桥搭建在什么位置好?幼儿在思考后得:桥可以散放在宝塔的周围, 和四周的凉亭、树木等协调在一起就更美观了。由于是幼儿综合自己的观察结果, 在开始搭建后, 幼儿的建构作品比往常有层次、更丰富。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看见教师对幼儿的建构活动的评价结果, 引出了新的学习主题, 幼儿用评价的信息去指导幼儿学习过程的展开。

综上所述,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实践中, 区域评价活动不仅仅是对最后的结果的评价, 评价过程应该是幼儿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应该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注重个性化和发展性。教师如果把握好游戏的评价, 就会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在游戏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评价、发展、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

摘要:中班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通过引导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注重积极评价, 及时抓住游戏中的闪光点进行讲评, 分层次评价等方法, 合理引导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的评价, 培养幼儿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促进幼儿在以后的区域游戏活动中积极健康地发展。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篇3

关键词:家园合作、中班幼儿、阅读能力

【分类号】G613.4;G616

幼儿的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丰富的词汇量并培养幼儿艺术审美、想象、创造及语言管理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应该是和幼儿园的教育相一致的。因此,也需要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长远发展。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中班幼儿阅读现状分析。

经过小班一个学年的发展,中班幼儿各方面能力不断发展,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4—5岁幼儿阅读发展的指引,分析幼儿的阅读现状如下:

第一, 中班幼儿已有初步的阅读意识,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图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初步与同伴用简单的言语进行交流,会边看边说书中的单独内容。

第二,阅读的兴趣比较单一,阅读思维跳跃,对于画面的阅读往往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重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幼儿对于画面的观察和理解还是建立在依赖成人引导的情况,不能很好地观察画面上的每一个角色的表现,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

第四,幼儿阅读持续性不长,阅读习惯较差,需要成人不断地引导和指示下进行阅读活动。

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教师制定合理的幼儿阅读能力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4—5岁幼儿阅读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幼儿阅读能力目标: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4、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5、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二)有效途径,家园沟通提高家长意识。

1、通过调查问卷、对话等形式,了解家长现实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园活动,针对中班家长进行调查问卷和个别谈话的的形式了解家长对于幼儿阅读活动的看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充分利用家长会及网络的作用,开展专题讲座和探讨活动。

(1)首先根据《指南》当中对于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要求,完整地展现给家长,提高家长的意识。

(2)根据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结合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和疑问,提供给家长好的方法和措施:

①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好的途径。

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③探讨出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适合提供给中班幼儿的书籍。

(3)通过班级QQ群这个平台,对幼儿在家阅读情况,对于孩子的阅读培养方面的经验进行交流,鼓励家长在网络上多说多看,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优势,尤其是不太爱表达表现的家长在这里也能够有将好的经验进行分享。

(三)安排活动,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开展丰富的家园活动,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能力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其中的活动,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的,因此在与家长沟通好的情况下开展以下活动,便能够让阅读活动的开展事半功倍。

1、幼儿园阅读活动:

(1)阅享清晨:每周安排一天的晨间谈话活动,以教师给孩子们介绍图书为主,结合一本小书或者是一个故事。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孩子,让家长帮助一起准备在活动中给同伴介绍,并投放到阅读角中,请幼儿自由进行取阅,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也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了简单的示范,了解如何阅读图书。

(2)精读好书:教师通过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结合各种媒体和手段吸引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问的预设引导幼儿尝试自主观察图片,了解图片情节并用详细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发展和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如何阅读图书,怎么保护图书等的活动,让幼儿知道阅读活动的常规,养成良好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3)温馨角落: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安排并邀请幼儿共同装扮阅读区,尽量保持阅读区温馨和安静的氛围,让幼儿在参与装饰的过程中对阅读区环境的独特性充满好奇。

(4)父母课堂:充分发挥家长助教活动的优势,每个月邀请几位家长参与助教活动。结合阅读活动主题,一个家长带领几位孩子一起,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阅读活动。鼓励幼儿在小团体中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书中活动的看法,也让家长们在参与中了解幼儿需要。

(5)好书交换:每位孩子带来一本图书,请幼儿自由交换书。发挥一本书的最大化价值,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学年里面看到30本以上的书,解决了家长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书的难题,还增进了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幼儿的阅读兴趣。

(6)图书分享:根据幼儿在家里看书的情况,每周邀请两位小朋友给全班小朋友进行图书分享的活动。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说说图书名字,书本中的内容邀请小朋友也来看。并将这本书放在班级里的好书位置,小朋友就可以随意享用,在下一周新的小朋友推荐时更新。

(7)自主阅读:在每天的过渡环节中设置一次幼儿自主阅读环节,减少教师在过渡环节的隐性浪费,给幼儿提供一段自主阅读活动的空间。这期间鼓励小伙伴一起观察阅读,丰富幼儿阅读的形式,增进幼儿间的交流,这个环节也是幼儿最愿意参与的活动之一。

2、家庭阅读活动:

(1)营造环境激兴趣

①环境的营造:请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独立空间,根据幼儿的喜好打扮阅读角,这样更能让幼儿有愿意参与的愿望,为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活动以亲子阅读为主题,请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并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孩子带来,与同伴说一说,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阅读的情况,说说一起看了什么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③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请家长们在班级的网上交流平台上说说自己对这一段时间,与孩子阅读活动中的感悟,分享和交流中活动新的经验,帮助家长相互提高。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幼儿在家庭阅读活动中环境营造的主要部分,只有家长愿意看,愿意说了,孩子更有阅读的愿望。

(2)亲子阅读讲方法

家长在家庭进行活动时,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的家长提供良好的方法,帮助家长提升引导能力。

①用心朗读:为孩子朗读阅读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②合理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学习观察画面的能力。

③重复阅读:多次讲述,帮助幼儿加深认识。

④讲演结合:快乐阅读,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篇4

学习目标:

1.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发展创造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塑料瓶。

2.老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流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老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老师帮助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量在歌词哪一部分加入节奏乐。

5.确定加入节奏乐的位置后,老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用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待幼儿熟悉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老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经过几次探索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1.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2.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节奏乐。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表 篇5

活动设计

一次,我随手将一面镜子放在窗前的桌上,从窗外透过的阳光照在镜子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个初步了解,同时顺应孩子的兴趣,挖掘幼儿兴趣点中的教育价值,于是组织了一次探索光斑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4、区域中提供:各种电筒和台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光斑是怎么来的?

1、师:小朋友!你的桌上有什么?(镜子),那今天我们就用镜子到外面去做一做游戏,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拿镜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用镜子做游戏时,发现了什么?

幼1:我用镜子一照,发现了亮亮的东西跑到墙上去了。

师:是吗?哪些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现象?(幼儿全部举手)

师:那这个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还发现我晃动镜子,光斑也会动。

师:那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幼3:镜子将光照到墙上去了……

师:说得有道理,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那是不是在外面的任何地方都会形成光斑呢?

幼4:不是的,我刚才在走廊上就没有发现。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4:因为走廓上没有阳光。

师:观察真仔细!

(二)引导探索——哪些东西能形成光斑?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师:请你们想一想,除了镜子,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幼1:我发现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见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点心盆时,发现点心盆也可以……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A: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东西也能形成光斑?

B: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车铃、光盘、茶杯……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们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这些光斑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再去玩一玩镜子和刚才小朋友找出来的东西,你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2、幼儿再次去探索,教师引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镜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发现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墙上去了……

幼3:我发现小小的东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发现茶杯、脸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四)延伸探索——还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镜子形成光斑?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电筒

师:那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手电筒和台灯,你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教学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能够有机渗透安全教育,当发现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其他幼儿的脸上时,我能及时制止并有机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评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教师紧扣目标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机引导,并在活动中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表达探索的情况。

中班科学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评价《光斑》这篇文章共4960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吹泡泡》含反思》:中班教案《吹泡泡》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到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踮脚、下蹲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吹泡泡》含反思教案吧。

中班幼儿发展情况总结 篇6

我班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较好,其中走、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很好,一起来看看中班幼儿发展情况总结吧!

中班幼儿发展情况总结

我班本学期共有幼儿29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6人。其中有11名幼儿为新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现就期末进行的发展情况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本次测评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二是幼儿认知与语言发展,三是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四是幼儿习惯与自助能力评价。中班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一、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我班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较好,其中走、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很好,有一部分幼儿拍球没有达到标准。个别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太理想,如XX剪刀使用不太好,剪出圆形等曲线型物体;XX在平衡动作发展方面还需继续加强。其中动作发展好的幼儿有17人,约占全班人数的58。6%,发展较好的幼儿有9人,约占全班人数的31。1%,发展一般的幼儿有3人,约占全班人数的10。3%。

二、幼儿认知与语言发展评价中班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的时间、空间、形状等感知能力有明显提高,分类、想象、推理、数概念、守恒等思维能力及季节、动植物、社会角色等知识经验方面都发展很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小班时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兴趣逐渐浓厚。掌握了一些量词、形容词,能够较为完整的对事件进行表述,能针对提问回答较复杂的问题。个别幼儿性格内向,很少中班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与老师和小朋友们交流。音乐方面,喜欢表演、演奏、唱歌,绘画能力增强,在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绘画能力提高很快。全班幼儿发展好的幼儿为14人,占全班人数的`48。3%,发展较好的幼儿为11人,约占全班人数的37。9%,发展一般的幼儿为4人,约占13。8%。

三、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

本学期我班幼儿在自我认识、自信心、独立性、坚持性与好胜心方面都有提高。能情绪愉悦,喜欢和小伙伴进行游戏,也喜欢交朋友。大多数幼儿能够做到玩玩具时不争抢,活动时接受他人的意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注意到他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个别幼儿XX合作、与人交往发展不太好,容易与人起冲突。发展好的幼儿为13人,约占44。9%,发展较好的幼儿为10人,约占34。5%,发展一般的幼儿为5人,约占17。2%,发展差的幼儿为1人,约占3。4%。

四、幼儿习惯与自助能力评价

利用评价功能促进幼儿发展 篇7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它改变了以往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完善、自我反思的过程。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它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要建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为主渠道,另一方面要构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总体评价框架,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管理者对幼儿的统一的评价体系。这样的教育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能使家长、社区更好地了解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更加关心幼儿园教育。

(一)通过教师评价,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些孩子在参与某项活动时,会有退缩行为,这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典型表现,如美术活动“给大树穿新衣”中,幼儿有的能采用线描画,用螺旋线、折线、弧线等线条来装饰,有的线条流畅,色彩协调,画面标新立异,有的技巧十分突出,有的却只画一两种线条,有点单调,有的可能全是统一色,画面显得不干净。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情绪体验,因而对这一活动的表现结果也就千差万别,作为这一活动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如何作出评价呢?首先,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描述和评价,认真聆听孩子们绘声绘色的画面解决,在孩子们自评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个体内心不同的情绪体验。其次,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谁的作品不足?不足在哪里?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这既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评价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孩子自信绘画的技能。综合孩子们自评和互评后,在每个不同个体原有基础上寻找发展的闪光点,进行积极的肯定,对孩子们的不足以“就会”的口吻提出来,当孩子们从同伴和老师的嘴里听到也许是自己都没发现的优点时,精神会为之一振,那种“我真棒”的自信心就油然而生了。

(二)通过同伴的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自信心的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依靠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为社会接纳赞许的经验等,幼儿除了与成人的交往外,更多的是同伴的交往,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同伴的影响,同伴对他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他的积极性。幼儿之间朝夕相处,相互了解,所以幼儿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幼儿的细微变化。借助幼儿之间的评价,教师也可以了解幼儿情感态度的变化,等等。但是幼儿评价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师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媒介,让他们依据要求互相观察,共同评价。对幼儿玩积木的评价,老师可以把小朋友玩积木的情况记录下来,进一步激发孩子说一说哪些小朋友玩得好、更有创意,同伴的评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幼儿会说:小朋友玩积木安安静静,小朋友搭的飞机很棒,小朋友玩积木在跑……这种同伴的评价引导幼儿用最直观的方法评价其他同伴,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长短处。

(三)通过幼儿自我的评价,形成内在的心理倾向,体验快乐。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幼儿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进而学会自我反思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尝试让幼儿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认识到在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评价自己。很显然,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初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在每个月的幼儿发展评价的表格中我设计了幼儿自评栏,让幼儿根据自我认识用符号或涂五角星进行评价;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平时活动中,随机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

其实孩子的成就感很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在评价的过程有针对性就会使幼儿真正得到满足,给他一个微笑,点一下头,说一句赞扬的话,奖一朵小红花……孩子就得到了满足,有了成就感,人越发聪明活泼,更加乐意表现自己。

二、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需要以幼儿发展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这就需要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幼儿的谈话,观察幼儿的表现,从中发现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从而确定评价引导的侧重点。如:在一次观摩活动“小猫生病了”中,老师提问有一只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想让小兔子来看看他,请小朋友帮忙想一想怎样让小兔子知道小猫生病了呢?小朋友的回答是重复如打电话、寄信、发短信等。第二个问题是小猫是因为什么才生病了?幼儿的回答还是千篇一律。因为教师在评价幼儿的问题上单一,只是说小朋友“真不错”“真棒”,当时没有帮他们整合、总结相关的经验,所以孩子的回答也是单一枯燥的。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日常教育行为中极为常见,是枝节细小的然而意义却十分深远的问题,教师的这一评价无形中抑制了孩子们的大胆想象和创新能力。幼儿发展评价内容应综合化,即关注幼儿在各领域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的发展,也要了解幼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活动中的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要;既要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情况,又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教育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评价敷衍而过,用划一的标准评价。如“某某和某某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某某小朋友儿歌念得很好”,等等,好在哪里只字不提。评价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能动性,将评价结果简单化,没有借鉴价值。教师在评价幼儿过程中应努力做到:承认和关注每个人在经验、能力、兴趣、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达到标准有先有后,不能用划一的标准评价。老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注意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和特点。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会增加谈话的环节来做点评,如:你有快乐的事要与大家分享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让幼儿展开讨论,在思考探索中对区域活动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强项带动弱项,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教育评价方法单一,多以老师口头评价为主,教育评价应在集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在以“不一样的我”主题中,教师为班级每个孩子设立了一个成长袋,收集了幼儿各方面的表现资料及老师的观察记录,家长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孩子在园的表现,他们有的为自己的孩子留下一个笑脸:有的为自己的孩子加油肯定。《纲要》更多地强调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并指出:“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具有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单一的评价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老师应注意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将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关注孩子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建立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评价观,是课改的需要,也是促进孩子发展的需要。相信经过进一步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对幼儿评价的认识、技术和方法会有新的发现和不断完善的实践经验。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育评价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指导性的要求和目标, 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主动的评价体系, 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呈现多元化, 对素质教育的评价也必然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关键词:幼儿,评价,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刘学惠.教学自我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9.

[3]张澜.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多元评价促进幼儿科学发展 篇8

幼儿在幼儿园无时无刻不在和活动发生交互作用,活动中能否给予幼儿正确、有效的评价,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提高。注重平日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评价,避免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在原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应拓宽评价渠道,注重多元评价,更大限度的发挥评价所起到的教育作用。

一、注重个体发展中的综合性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自始至终贯穿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兴趣、态度、个 性、习惯、能力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指导。面对全班个性各异的幼儿,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是否科学?如果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他突出的独特表 现。他的语言表达不好,但手工制作却相当精巧;他的绘画水平差,但身体的活动能力非常强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个性差异所存在的多元化体现。因此,以幼儿的个 体差异为基点,注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对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曾局限于对单一内容的评价,而多元的综合性评价涉及所有的领域,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随着课程方案由“刚性”变“弹 性”,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内容也逐步趋向于多元化,既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了解某个 幼儿一段时间内身体、社会、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或某个幼儿的兴趣、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发展优势等,也了解全体幼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活动中的发展 情况。因此,评价中我们也采用了多种评价手段,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多的注重了对幼儿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既可选择课程来评价,亦可选 择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由单一的评价幼儿某一方面发展,扩延到注重多方面目标的渗透。如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评价时,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性评价, 在幼儿表达时,针对其表达情况(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完整性,用词的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当场评价,不仅将对幼儿教育行为落到日常的每一个教育契 机,更将对幼儿的评价变得自然化。再如,在对幼儿绘画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时,我们不仅注重绘画技能的评价,而且还将幼儿的想象力、涂色、以及讲述自己作品 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作为评价的目标渗透进去,既强调了幼儿的独特智力倾向,又对其整体发展进行了整和,客观、公证的对每一名幼儿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

除日常活动中随机观察的口头评价、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评估外,轶事记录个案性评价,以及问卷调查和档案性评价也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段相对稳定 的时间内(如一学期),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幼儿有一个更系统,更准确的了解和评价,以帮助教师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教育 教法。

二、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动态评价

真实情境的评价是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的情境中对幼儿所进行的评价,即“评价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情境中,评价基于对真实表现的解释,而不是对 设计活动的解释。”动态评价则更关注幼儿个体能做到的以及借助成人或同伴之间的互动所能实现的潜能成长。在动态评价过程中,幼儿会被教师予以暗示或其他支 持,这时,评价与教学成为一体,这种动态评价显然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过程之后。如:教育活动中,有的幼儿比较胆怯,很少主动当众发言,教 师可以以比较大方的幼儿为榜样,课堂上随机鼓励其大胆发言,对胆怯幼儿表现出的进步及时在全班幼儿中给予当众表扬,树立其自信。私下里,教师还可对幼儿的 活动区活动进行单独指导鼓励其大胆表达与别人交流。在肯定他进步的同时以建议的口吻对他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这样一来幼儿在老师的肯定与建议中能更快的调 动起积极性,单单几句对他评价的话,便会让他树立自信。再如:活动区活动中,有的幼儿老是局限于原有的游戏内容,遇到困难也不太爱动脑筋解决,在讲评中, 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帮他想办法、去尝试。这样,不仅为遇到困难的幼儿想出了办法,而且还调动起幼儿下次区角活动进行再创造的兴趣, 从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小伙伴的游戏中得到潜能的发展。

三、尝试多元参与的互动式评价

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家长很少参与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而实际上,正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 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包括幼儿自己)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 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发展,通过各方的对话,大家也才能不断地成长。因此,评价者由单一向多元的过度势在必行。

1.幼儿间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之中,幼儿是弱势群体,但培养幼儿自主评价的能力却是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同时也应 该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涯的任务,通过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我评价能力,认清自己学习的目的,养成反思的思维习惯,形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 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幼儿的自我评价,可以评判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地计划自己以后该如何学习。

幼儿与同伴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同伴对其的影响是很大的。结合日常各环节,尝试让幼儿参与评价过程,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如:值日生、我 的进步、我最能干、国旗下的好孩子等等,让幼儿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客观的看待事物,促使不同个体的发展,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如在国旗下 好孩子的评选中,通过幼儿自我推荐、互相推荐,了解了彼此的优点、长处,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一种不断争取进步的极力。再如: “值日生”的评价可完全发挥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劳动完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得三朵小红花;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得两朵小红花,不太满意得一朵小红 花。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小伙伴的监督下,可以让幼儿学会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己,发挥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作用。

2.吸收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与评价,更多依赖于自身的成长经验与体会,依赖于与自身文化修养有关的对幼儿发展的理解。他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有外显行为的发展方面,因此,他们获得的幼儿发展信息可能不够完整和全面。由此,让家长作为幼儿园的合作者、支持者,渐渐吸收到幼儿园的评价工作中。幼儿的发展阶段评估,半日活动开放评价……通过参与到活动中,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加深了幼儿园教育观念的理解,从而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步调一致地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同时,家长的介入也使得家园 工作互动起来,可以让教师及管理者更好的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找出不足之处,加以细化、优化,从而改进教法,使家园共同进步。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评价,由谁来实施评价,都是从不同侧面关注了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和成长。一个持续的多元评价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修养,更新家长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多元评价”的评价观念,是一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评价观念。

上一篇:吴斌事迹下一篇:mba复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