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无疫区建设管理规划(共3篇)
1.0,1,1,2,4,7,13,()
A.22 B.23 C.25 D.24 【答案】D。解析:递推数列0+1+1=2,1+1+2=4,2+4+7=13,,4+7+13=24,所以答案是D。
2.-2,-3,-6,-15()A.42 B.18 C.24 D.36 【答案】A。解析:二级等比数列
原数列两两做差,前项减后项,可得新数列为等比数列:1,3,9(27),所以答案为-15-27=-42,选择A。3.5,4,10,8,15,16,(),()
A.20,18 B.18,32 C.20,32 D.18,32 【答案】C。解析:组合数列
交叉分组可得到两个新数列,分别为等差数列:5,10,15,(20)和等比数列4,8,16,(32),所以选择C。4.3,3,6,18,72,()
A.90 B.360 C.180 D.630 【答案】D。解析:递推数列
3*1=3,3*2=6,6*3=18,18*4=72,72*5=360,所以选择D 5.3,4,6,12,36,()
A.72 B.108 C.216 D.180 【答案】C。解析:递推数列
3*4/2=6,4*6/2=12,6*12/2=36,12*36/2=216,所以选择C
二、数学运算
7.一个旅行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7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元,则租车费是()
A.2000元 B.1960元 C.1900元 D.1850元
【答案】B。解析:设租车费为x元,则x/35-x/40=7,解得x=1960元,所以选择B。8.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正好是80岁,甲对乙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你的年龄正好是我年龄的一半。”甲今年()
A.32岁 B.40岁 C.48岁 D.45岁
【答案】C。解析:用线段法来解该题,可知甲的年龄为80/5*3=48岁,选择C。
9.某班的一次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5.5分,后来发现小林的成绩是97分,误写成79分。再次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是95.95分。则该班人数是()
A.30人 B.40人 C.50人 D.60人
【答案】B。解析:设该班人数为x,则有95.95*x-95.5x=97-79,解得x=40,选择B。10.一个书架共有图书245本,分别存放在4个层。第一层本书的2倍是第二层本数的一半,第一层比第三层少2本,比第四层多2本,书架的第二层存入图书的数量为()
A.140本 B.130本 C.120本 D.110本
【答案】A。解析:设存入第一层的本数为x,则第二层为4x,第三层为x+2,第四层为x-2,得到方程x+4x+x-2+x+2=245,解得x=35,所以第二层的数量为35*4=140,选择A。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与解析(华图教育)
11.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 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A项“沉淀”指的是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或指在该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广泛用于物质的分离。B项“积 累”指的是积累沉淀(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C项“积累”指的是(事物)逐渐聚集。D项“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 化。根据文义,并且对应“思维”的应该是B项。
12.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A项“变革”指的是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B项“改变”指的是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换;更动。C 项“改革”指的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D项“变动”指的是变化(多指社会现象)。根据文义“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正选项应是B项。
13.现代逻辑是以19世纪中期出现的数理逻辑为起点的,它使用特别符号和形式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演绎推理及规律,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直接延续和。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A项“延伸”指的是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B项“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 变化。C项“变革”指的是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B项“改变”指的是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换;更动。D项“变化”指的是事物在形态上产生 新的状况。根据文中“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直接延续”一句,首先排除A项,“延伸”和“延续”意义重复,其次排除C项,“变革”与主语不搭配,且语义过重,再 次排除D项,“变化”强调外在。因此,正确选项为B。14.我国古塔的建造,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在古代建筑中是 的。
【答案】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此题的题意指中国古塔各方面在古建筑中都是其他建筑无法比拟的,并且从全句所用的修饰词来看,感情色彩是极为积极的,并且透着无比自豪的感情。答案A“首屈一指”可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其他三个答案都与题意不符。
15.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
【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A项“质疑”指的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B项“狐疑”指的是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C项“疑心”指的是猜疑之心;推测;猜测。D项“怀疑”指的是疑惑;不相信。根据文义,正选项应是D项。
逻辑判断真题与解析(华图教育)
61.青霉素:细菌
A.伪劣产品:信誉 B.维生素:营养 C.国策:人口 D.经济措施:危机
【答案】B。解析:种属关系,青霉素是一种细菌,维生素是一种营养。62.油彩:画布 A.墨汁:宣纸 B.粉笔:黑板 C.铅笔:白纸 D.油漆:墙壁
【答案】B。解析:油彩通常用在画布上,粉笔通常用在黑板上。它们是对应关系。
63.窗户:玻璃
A.衣服:纽扣 B.盆架:脸盆 C.戒指:宝石 D.照片:相册
【答案】C。解析:窗户上镶嵌玻璃,戒指上镶嵌宝石。64.电话:会面
A.徽波炉:加热 B.打字机:手写 C.电视机:娱乐 D.打印机:绘西
【答案】B。解析:通过电话就不用会面,使用打字机就不用手写。65.西施:东施
A.鸟:飞机 B.正版:盗版
C.碑刻:拓片 D.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答案】B。解析:西、东为一对反义词,正、盗在这个环境中也是一对反义词,东施模仿西施,盗版模仿正版。
常识真题与解析(华图教育)
73.人们在剧烈的体育运动后,会感到腰腿或全身肌肉酸痛,疲惫不堪,有的还感到饥渴难耐,这主要是因为体内的酸碱平衡不能正常维持,体液偏酸而使疲劳症状加重。此时应该多食用 A.鸡、鱼、肉
B.牛奶、豆制品、蔬菜水果 C.巧克力 D.可乐
【答案】C。解析: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与呈碱食物适当搭 配,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 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75.“六亲不认”是形容一个人不顾亲情做事决绝,这里面的“六亲”是指 A.父、母、兄、弟、妻、子
B.祖父、祖母、父、母、兄、弟 C.父、母、兄、弟、子、孙 D.父、母、兄、弟、姐、妹
【答案】A。解析:指父母、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76.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A.屈原 B.伍子胥 C.范蠡 D.介子推
【答案】D。解析: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 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市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 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77.小王和某家公司签约时,约定的月薪为2500元,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后,他发现其他同行业公司相应职位的员工工资比他高,因此他提出辞职,想找一份薪水更丰厚的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小王
A.属于自愿失业,不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B.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断就业,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C.已工作满一年,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D.虽属自愿失业,但仍可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案】A。解析: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小王属于自愿失业,并不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82.鳄鱼为什么流眼泪?这是因为鳄鱼体内长有特殊的排泄腺,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从而排除体内多余的成分,鳄鱼所流的“眼泪”实际上是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
A.水
B.碘溶液
C.钠溶液
D.盐溶液
回顾建设全程, 综合措施的落实, 即领导重视程度高、责任分工明确、经费支持力度大、良好的社会氛围, 是我们打赢这场硬仗的基础和关键。
1 采取的措施
1.1 健全组织, 强化领导
永吉无疫区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了以省政府主管副省长为组长, 分管副秘书长和牧业局局长任副组长, 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同志为成员的“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工作推进组”, 负责无疫区建设评估工作。建设区域内各市、县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抓, 特别是永吉县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并将无疫区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1.2 分工协作, 落实责任
省无疫区建设推进组办公室, 下设五个分线指导组, 本着“分级负责, 分线指导”的原则, 省市县三级各自负责本级软硬件建设, 各分线指导组以召开项目建设碰头会、培训会、工作调度会, 现场交流, 检查督导等形式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解决存在问题。
1.3 落实经费, 完善建设
无疫区建设资金投入要求是同级财政支持同级无疫区建设, 在确保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设施运作经费的基础上, 尽量扩大资金来源, 确保无疫区各项软件、硬件建设达到国家标准。
1.4 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纳入到省级专家库, 负责无疫区建设的技术指导。采取派出学习、参观考察、组织交流、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 提高了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为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和建设后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1.5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宣传载体, 采取专家讲座、发布公告、常识介绍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无疫区建设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牧业部门专门印发了宣传册, 在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经营等环节大力宣传。通过系列宣传, 在全省范围形成了支持无疫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 积累的经验
在永吉无疫区建设过程中, 我们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做到“五个必须”。
2.1 必须高压高位操作
无疫区建设是一项政府系统工程, 靠牧业部门单兵作战难以完成, 必须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日程, 坚持高压高位操作。永吉无疫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农业部高度重视, 给予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省长曾多次批示, 亲自带队视察建设进展, 主管副省长带队赴京协调。总之, 政府和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是无疫区建设的政治基础。
2.2 必须明确目标任务
国务院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提出打造吉林永吉无疫区建设, 使吉林成为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建设无疫区并通过国家和OIE评估的省份。无疫区建设已成为畜牧业部门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内容, 要以严谨科学态度和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建设, 总体目标就是“上下一致、证明无疫、通过验收”。各部门、各级人员都以此目标为准绳, 做出各自的努力, 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2.3 必须落实责任
建设过程中, 各级政府和部门、畜牧业主管机构、防疫监督机构、疫病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包括省、市、县、乡, 层层都应建立责任制, 把无疫区建设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部门, 落实到每个责任人, 使每个人在无疫区建设过程中都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 奉献一份力量, 为无疫区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4 必须统一思想
无疫区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重, 需要上下共同努力, 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步调, 形成共同打赢无疫区攻坚战的合力和氛围。
2.5 必须落实资金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权限
1.1 法律法规授予的执法权力与执法主体资格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 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省、市、县法制办授予同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执法类别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1.2 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主要执法职责
按《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 省、市、县三级设立或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 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职责:负责动物饲养、屠宰、运输及动物产品加工、储藏、经营等环节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兽医卫生监督;负责牲畜交易场所动物卫生监管;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负责对辖区内铁路 (省管) 、公路、水路、航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建设、管理;负责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的管理;负责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负责对辖区内动物卫生案件的查处;负责动物疫情强制扑灭措施的落实。
1.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工作界限
根据2013年出台《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划归农业部, 依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明确划分了农业 (畜牧兽医) 部门的职责范围, 即“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此可见,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范围是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和贮藏场所以及期间的运输环节。也可理解为, 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是自始至终的, 在食品安全方面就是从养殖、屠宰到贮藏环节
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依据
2.1 公共法律
目前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2.2 专业法律、规章
目前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
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原则和种类
3.1 执法原则
(1) 处罚法定原则:依法行政是基本要求, 即法无明文不能罚。 (2)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做到惩戒相结合, 自觉守法。 (3) 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 处罚要公开, 便于群众监督。 (4) 保障当事人权力原则:规范政府行政处罚行为,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3.2 执法种类
3.2.1 行政许可类
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 负责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二次检疫,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还负责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以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检疫审批。
3.2.2 行政监管类
包括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负责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管执法;负责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的监管执法;负责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的监管执法。
4 监管场所的监督管理
4.1 监管场所的分类
应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屠宰加工场所、动物隔离场所, 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就是我们日常监管工作中所指的“四类场所”。
应具备动物防疫合格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的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 如:牲畜交易市场、活禽交易市场, 以及动物诊疗场所等。
4.2 关于动物饲养场的界定
根据《畜牧法》规定, 规模化养殖场应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并取得畜禽标识代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是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规模养殖场。同时,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动物饲养场的动物饲养数量标准。
4.3 饲养场监管内容与程序
4.3.1 出示证件, 说明来意
进行检查时, 必须有2名以上执法人员同时进行, 首先向被检查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讲明检查目的、内容, 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被检查人员需在《现场检查笔录》上签名。
4.3.2 查看《动物防疫合格证》
4.3.3 检查饲养场防疫条件
按照畜牧法和农业部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对养殖场进行逐项检查: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兽医技术人员。
4.3.4 查阅养殖档案
按照《畜牧法》要求, 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养殖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为2年, 种猪长期保存。
4.3.5 各项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5 无疫区监管的主要法律条文
“监管保障无疫”, 法律条文是我们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下面将免疫检测、无害化处理和移动监管方面相关的法律条文总结如下:
5.1 无疫区免疫检测主要法律条文
《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二款: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 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动物防疫法》第十五条三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等情况进行监测;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动物防疫法》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 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 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
(二) 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
5.2 无疫区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法律条文
《动物防疫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 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 染疫动物产品,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 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 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5.3 无疫区移动监管的主要法律条文
《动物防疫法》第46条: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及精液、胚胎和种蛋, 必须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必须进行隔离观察, 必须经过检疫。
《动物防疫法》第77条:未履行审批手续的, 以及未经检疫, 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 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了跨省引进非种用、乳用动物的报告制度, 要求承运人达目的地后, 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并接受监督检查;否则, 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第36条:明确规定了“向无疫区输入动物或动物产品应按输入地设置的指定通道进入, 到动物卫生检查站或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 并取得检查站签章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登记备案。第62条: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运人不报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其到最近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验, 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接收不报检且没取得检查站签章的, 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6 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6.1 面临的严峻形势
6.1.1 动物卫生监督环境不良
人民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了解, 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其支持力度不够, 导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很难开展。执法相对人对基本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不足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有序的进行。
6.1.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足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导致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疏忽和不足, 执法不严、违法未究的现象偶有发生;遇到棘手问题时缺少相关执法、司法机构的支持, 这些因素都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导致其愿以身试法。
6.1.3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整体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无独立法人资格, 人员变动频繁, 并多为兼职, 制约了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导致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不能与时俱进, 办公设施简陋, 执法用具破损, 检测手段单一、落后, 影响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6.2 有效的应对措施
6.2.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要结合案例,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培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 做到公民知法懂法, 经营者守法不违法, 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动物防疫法》的认识水平和支持力度,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逐步形成领导重视, 部门支持, 经营者理解, 社会拥护的动物监督执法工作新局面。同时, 提高动物卫生执法队伍的责任意识, 层层举办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 使执法人员做到“学好法、用好法”, 保证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6.2.2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监管强度
进一步提高现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 执法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健全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等规章制度, 规范检疫监管行为, 加强对动物卫生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对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鼓励人民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监督, 一旦发现违规的现象可立刻举报, 相关部门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应加强与公安、质监、卫生等部门协调, 实行多部门联合执法, 形成执法合力, 力争做到查处一例、震慑一批、保护一方, 树立良好监督执法形象。
6.2.3 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无疫区建设管理规划】推荐阅读:
黑龙江十二五规划09-25
黑龙江建设安全监督网06-21
黑龙江培训费管理办法09-12
黑龙江家乡诗歌06-25
黑龙江高考范文12-21
黑龙江密山口岸02-01
黑龙江科技大学就业06-17
黑龙江工程学院12-14
黑龙江林下经济调研02-05